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1

這篇課文是丹麥的偉大童話作家安徒生寫的,課文主要寫了:在一個大年夜,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前後擦找五次火柴,最終凍死街頭的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生活的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不滿。

在大年夜的晚上,那些富人們都興高采烈得聚在家裏度祝。有的坐在餐桌前盡情地吃着香噴噴的飯菜,有的孩子正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裏,嬉笑撒嬌。在大年夜的晚上,又有誰會冒着寒冷走出家門去買火柴呢?可那個窮苦的小女孩,她光着頭,穿着破衣服,赤着腳,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走着。難道她不想在家裏過節嗎?難道她不想得到幸福嗎?説實在的,她太想了,但是她卻做不到。因為媽媽去世了,爸爸沒有工作,只好靠她賣火柴掙幾個錢來維持生活,她的命運實在是太慘了。

之所以她沒有回家,是因為小女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個錢,她的父親會打她,她只好蜷縮在一座房子牆角下,划着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她彷彿看到了暖和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雞,美麗的'聖誕樹。讀到這兒的時候,我真的為小女孩的“幸福”而辛酸。但是在資本主義的國家裏,窮人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幸福的。結果呢,小女孩的幻覺一次次地被劃滅了,她的“幸福”也隨之飛得無影無蹤了。最後,她划着整把火柴,想留住唯一疼愛她的奶奶。但是在罪惡的資本主義裏,就連這麼一點點的愛,也不留給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裏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讀到這裏,我的心裏難受極了。

我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遭遇真是萬分同情,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少年兒童們穿着整潔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飯菜,住着舒適的房間,每天還能揹着書包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知識,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呀!我真為生活在社會主義的生活而感到自豪!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2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後,我的心情就好像起伏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資本主義國家太可恨了。

童話的主人公是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出生在一個豪華的城鎮裏。可憐的命運使小女孩在年幼時就失去了疼愛她的媽媽與奶奶。小女孩的.爸爸是個酒鬼,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沒有酒錢了,還要讓小女孩去賣火柴,賣不完還不許她回家。悲劇終於發生了,那天是除夕,街上的行人都穿着新衣,拿着禮物去親戚家拜訪。沒人搭理賣火柴的小女孩。天色漸漸暗下來,雪也越下越大,行人都走光了,可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賣掉。小女孩無奈地走在街上,冷得縮成一團。小女孩坐在台階上,用火柴取暖時多次看見了美好的東西。最後她點燃了所有的火柴,看到了奶奶。奶奶抱着小女孩飛離人間來到了天堂。第二天,人們發現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在台階上。

看完以後,我的眼眶濕潤了,好可憐的小女孩啊!對於小女孩的悲慘生活,我深感同情,她擁有的只是幻想;而我擁有,一切都是真實的。

沉思中,那一幅幅畫面彷彿重現在我眼前:大年夜裏,小女孩在街上坐着,手中拿着未賣的火柴,卻沒有人注意她。想到這,我心中又多了許多的同情,安徒生用妙筆刻畫的這個形象始終不肯散去,使我內心十分的煎熬。

可憐的小女孩!當她哆哆嗦嗦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時,是多麼渴望得到温暖啊!但現實有違人願,她卻只能無可奈何地看着有錢人家的燈火。當時的制度是多麼不公平!

小女孩在飢寒交迫之際,擦着了火柴,並依次看到了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在最後一次擦着火柴時,卻是想要奶奶留住,最終,她懷着憧憬,離開了這個充滿罪惡的社會,與她的奶奶一起在新年的幸福中走去。結局令人心酸又略帶些高興。不知如何出口。

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後感3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

安徒生受朋友邀約去意大利過聖誕節,他乘坐馬車在街道欣賞街頭美景時,看到一個五歲金髮小女孩在街道盡頭孤苦伶仃的賣火柴,身邊幾乎沒有行人也沒有人買她的火柴,他深有感觸,回去之後就寫了這篇故事。

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為了賺錢在聖誕夜出來賣火柴最後凍死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她在又冷又餓的環境下五次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爐,她渴望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噴香的烤鵝,她渴望美食;第三次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她渴望快樂;第四次和第五次看到了久違的`外婆,她渴望被愛。然而當火柴全部熄滅的時候,這一切幻想都不見了,小女孩就這樣孤零零的在聖誕夜悲慘死去。

這篇故事雖情節簡短,但取材於現實生活,反映了很多現實生活的不平等。故事中“少爺的馬車在街上橫衝直撞,小女孩為了躲避飛奔而來的馬車,不小心把媽媽給她穿的大拖鞋跑丟了一隻,當場有人撿起來嘲笑説以後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當搖籃”這等貧富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富人的快樂是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上的,這對窮人是何等的不公平,我唾棄這種不公平。在幻想中她看到温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和慈祥的外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窮人無法實現温飽,無法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

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命運也是當時千千萬萬窮苦孩子的命運,她的美好願望和憧憬也正是他們所想的,美好幻想和現實悲慘交織、對比,我覺得既同情又悲憫,同情他們生活在這種不公的資本主義社會下,悲憫他們無法表述自己的願望,相反,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享受公平的待遇,實現自己的願望,這可以説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