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優選【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04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傲慢與偏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優選【2篇】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大概是從小聽到大吧,連據它改編的電影都出了英、美、印度三個版本了…慚愧的是,真正拿起來品讀卻已經到了如今這個年齡哈哈哈哈,不過倒也正合適。大概有的人會嫌它寫的囉嗦或是普通,情節太老套甚至狗血,或是覺得十九世紀那會兒的英國背景下的社交太多繁文縟節,一點兒都不清爽。但我讀完卻還蠻喜歡的,説不上究竟哪裏動人、哪裏好,可心底裏對這個故事有冒出來一股美好的情感。

我讀的是比較舊、比較小眾的一個版本,當時隨手從圖書館撈的,莫名記起來有位朋友曾經讓我去讀這本書,原因我弄不清楚。封面已經老舊,連傲慢與偏見這個標題都已經略有褪色,翻開之後裏面的書頁也微微泛黃,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勾劃痕跡。這可能是一個相對比較糟糕的版本吧,有錯別字,很多詞語翻譯的也不夠考究,但説實話,並未太大程度的影響到我的閲讀,影響到我去體會小説中人物的情感、感受那個時代充溢的英倫氣息。

故事並沒有什麼宏大的背景,在十九世紀英國鄉村中的幾個家庭中展開,有關於一羣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物,書裏比較詳盡的描繪了他們的社交、舞會、旅行等等,各種人物關係交錯,社交圈的千姿百態盡顯,最終是構造的婚姻和愛情這一主題。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比較深的就是全書的英式風味很濃烈,時代感也很強,人物之間的對話或者書信大都長篇大論、文雅隆重,十分古典,且非常注重禮儀和形式,然後階層(貧富)的觀念貌似還是挺鮮明的,總之看的時候將自己代入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去感受的話,就不會感覺那麼與己無關、或者讀不下去了,甚至覺得妙趣橫生呢

還是想着重談談人物啦,其實每個人物的特點都挺突出的,不過説實話我從一開始就喜歡男主人公達西和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啦。

無論書裏的賓利先生多麼温和有禮、謙謙君子,我還是更喜歡達西先生。儘管在故事之初,各方面線索所構造出來的他的形象是傲慢無禮、生人勿近而不被人所待見的,但是他也着實有這份驕傲的資本啊,現在許多人稍有資本便沾沾自喜甚至大肆炫耀了,所以他的驕傲也不難理解吧。他的禮貌、謙和大概只給值得的人,真正懂他的那些人對他無一不是好評連連呢。而隨着情節的發展,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也漸漸的浮出水面了,對嘛,日久才見人心,我想我們當真不能僅憑藉一些片面的東西去對人家產生隨意的評判,不知道沒有關係,不瞭解還要瞎説就是罪過了。到小説最後由於對伊麗莎白的那份炙熱的愛情使他審視自我,開始變得禮貌、熱情起來,這一點其實讓我對他更加欣賞了。願意承認自身不足並樂意做出改變,對於一個像他這樣自身條件優異、地位頗高的人來説,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吧。我還挺不喜歡和很剛愎自用的人打交道的…無論在哪裏,謙遜一些的人總會更受歡迎的啦。

再説女主,無論書裏構造出來的簡有多美麗善良、落落大方,我想我還是更喜歡伊麗莎白。她確實不夠美麗不夠驚豔,在最初見面時不能完全吸引人的目光;她也不像簡那般善美,能夠完全無私又慷慨的接收和原諒,她會有自己的計較和情緒,會有一點小心眼,會對人事帶有偏見;但是她聰明又真實,對諸事都有分寸,大方得體,明白事理、懂得審時度勢,什麼場合應當如何表現她都心中有數,她也善良美好啊,會真心真意的擔憂自己姐姐的身體和幸福,會真切的為自己的過激的言辭感到懊悔,為不完全是自己的過錯感到自責,她也很會用心去感受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啊。總之,她的性情更加鮮明,各加觸手可及,雖然有一些不完美的因素,可卻更動人阿。這也不難理解,她為什麼會是貝內特先生最喜歡的女兒了。對於一個女人來説,若是做不到通過美麗驚豔的外表吸引人,也應當努力學着聰慧、明理、懂分寸阿。嗯,我想,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説,聰明一詞已然算是很高的評價了,我一直都超喜歡聰明的人…

emmmmm,還有,像書中的迪莉婭那樣的蠢女人…如果是我妹妹,我大概會被氣個半死吧。她的無知是好是壞無從評判,不過至少於她自己而言是好的,正因為無知所以她對於自身的幸福與否都無法產生一個清晰的認知,輕易就滿足於眼前的生活了,這大概也是傻瓜容易快樂的原因吧。而她的放蕩和輕浮卻不是那麼容易被原諒的了,尤其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私奔大概是很離經叛道的一件事情吧,如果不是達西的慷慨與豁達,出面擺平,指不定事情會糟糕到哪裏去了。

看到一篇書評中所寫的:

"奧斯丁的老實就在於她徹底的承認大多數女人最終的,唯一的生活目的就是尋找理想男人。這也是她的作品永遠具有價值所在,這是永恆的人性。無論是19世紀英國的鄉村還是21世紀的曼哈頓,無論她是村姑還是女博士,愛情與婚姻是她們畢生的追求。而且她深深的知道金錢的價值和作用,她不是否定一切物質價值的浪漫派,她是個現實主義的理想者,她要求的無非是金錢與愛情完美的結合。其實,這正是大多數女人的理想。"

很有道理,也很真實啊。

再説如題的"傲慢與偏見"。傲慢指的是達西,確實,他的出身、地位、資產遠遠高出一大截,而伊麗莎白不夠高貴的出身、某些言行粗俗的親戚在那樣一個時代裏是不容忽視的消極因素。偏見指的是伊麗莎白,由於某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及機緣巧合使得她對達西先生的偏見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厭惡的程度。他們之間一場情感的爆發和轉機是在房間裏的求婚,由於這場情緒的大爆發,達西才意識到原來伊麗莎白對自己的成見和誤會竟已那樣深。因此他寫了一封宂長的信為自己辯白,伊麗莎白的情感也開始發生轉變,首先為自己激烈的言辭感到愧疚、然後為達西在彭伯裏對舅父母的禮遇有加感到感激、接着就是好感、喜歡、憧憬…

最終自然是達西放下傲慢,伊麗莎白改變偏見,兩個人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圓滿大結局呀。我就喜歡happy1ending!儘管那麼多人覺得大圓滿結局多少有點掃興或是缺乏意味,但我總覺得很好。傲慢與偏見的結局,簡直是皆大歡喜阿,幾乎每一個女孩最終都得到了和自己相match的歸宿…所以這豈非又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積極向上的理由麼?,或是覺得十九世紀那會兒的英國背景下的社交太多繁文縟節,一點兒都不清爽。但我讀完卻還蠻喜歡的,説不上究竟哪裏動人、哪裏好,可心底裏對這個故事有冒出來一股美好的情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2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一:

暑假學習之餘,我看了一本《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

其實這本書,在七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了,但當時對於劇情的繁雜很沒有耐心,看了幾章就沒有了興致,便一直擱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過再看開頭幾章時還是覺得很無趣,到後來明白才這裏是在為以後的情景埋伏筆。一眨眼,三十幾章已經過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顯地被作者刻畫出來了。

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裏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着鼻子走。

説實話,我並不認為伊麗莎白被騙説明他是一個”愚人”。人,總是先入為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我説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着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説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

合上這本書,仔細地品味一番,方才發現,整部小説,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輕鬆幽默的格調。伊麗莎白的嘲笑諷刺,正將那些自視紳士、淑女的貴族的本來面目暴露無疑。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兒為家庭快樂,幸哉?不幸哉?

其實很多書都是來自於身邊的生活,所以我們看到別人不好,也要自我反省下。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二:

簡·奧斯汀的經典著作有很多。今天我有幸閲讀了《傲慢與偏見》。這本書令我愛不釋手。《傲慢與偏見》主要描述了伊麗莎白·班納特對費茨威廉·達西先生的傲慢所引發的偏見,同時間接通過簡·班納特與彬格萊之間的關係、達西對韋翰的態度強調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後來,伊麗莎白進一步對達西的認識,以前的'偏見煙消雲散,最後喜結良緣。

看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

首先,我認為我們不能夠因為一個人傲慢而對他產生很嚴重的偏見。我們應該給每一棵草以開花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他實實在在的自我。有這麼一個故事:“我替朋友照料庭院。朋友是個辛勤人,院子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寸草不生。我卻很懶,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我從不去拔它,任它們瘋長。春天過後,那一株株破土而出的草開了花。

花形如蘭花,可惜它是蠟黃的,不像野蘭,花朵是紫或褐紅的。我找朋友,朋友説,我發財了。這是一種蠟蘭,一棵至少價值萬餘元。朋友歎息,他幾乎毀掉了一種奇花。如果他能耐心地等它開花,那麼幾年前他就能發現它的。”不要盲目地去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個人,那麼,我們將會得到多少的人生“蠟蘭”啊!伊麗莎白要是能夠看到達西真正的優秀品質,一定會高興地接受達西的求婚,早早的成為彭伯裏莊園的女主人。

其次,我們不能盲目地相信一個人,也不能盲目的懷疑一個人。韋翰的殷勤使伊麗莎白受寵若驚,而達西的冷靜卻傷害了伊麗莎白的感情。她把兩個人都看錯了。內在的韋翰揮金如土,品行惡劣;而達西雖高傲,但處處表現紳士分度。

最後,我們不能輕易的作出一個決定。達西認為簡沒有真心愛上彬格萊,所以拆散了他倆,導致麗萃對他的嚴重偏見。父親讓麗迪亞去布賴頓,結果她和韋翰私奔了。我們在做決定之前,應該要明白它所造成的後果。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我們千萬不要後悔自己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其實,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

《傲慢與偏見》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之所以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不膩,是因為其中深奧的道理,優美的語句,環境與背景好像栩栩如生,讓人身臨其境,足見名著的魅力。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三: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奧斯丁,喜歡上了他的諷刺藝術,喜歡上了他的現實主義。他那不矯揉造作的語言風格讓我酣暢淋漓,對現世的感慨,對人物的抨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為之傾倒。不得不説,他真的是以為很偉大的作家。

接觸《傲慢與偏見》是八年級時,某天在家閒來無聊時,偶然發現了這本書,這本讓我到如今都不能忘懷的書。從開始的不以為然到現在的神魂顛倒,它讓我領悟到了很多很多。我曾孜孜不倦的奮讀它到深夜,也曾為了它和老媽打了幾個月的.“游擊戰”,她藏我找,不亦樂乎。如今再次翻開這本書,一些回憶又湧上心頭。

我喜歡伊麗莎白的直率,她的才情、她的人生態度、她的生活理念都令我折服,儘管在當時那個社會,這一切都是不被允許的,都是違反社會常理的,但這些品格卻讓讀者們深深領悟到了人生。

我也喜歡簡的温柔大體,通達清理。在和賓利的愛情中,她毅然決定相信這份愛情,決定守住這份情意。結果,當然是她成功了,她獲得了愛情與一生的伴侶。我羨慕他們的愛情,更羨慕他們對愛情的矢志不渝,永不離棄。

在小説中,貝內特太太應是個十足的老古板,她智力貧乏、孤陋寡聞、喜怒無常,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個黃金單身漢。沒遇到一個有錢的單身漢,她便要將其視為自己某位女兒的“合法財產”。恰恰是這種反面人物的描寫,讓這篇跟充滿了趣味。

奧斯丁的小説對話是最有趣味的,在《傲慢與偏見》中,這一點展露無疑。在小説中,達西乘賓利小姐彈起一支蘇格蘭小曲的當兒,邀請伊麗莎白跳舞:“貝內特小姐是不是很想抓住這個機會跳一曲裏而舞。”達西這話雖説的有些傲慢,但是他主觀上還是在討好伊麗莎白,也可以看出,從這時起,達西就已經喜歡上了伊麗莎白。

《傲慢與偏見》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本書。他沒有《老人與海》中轟轟烈烈的鬥爭情節,也沒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奧斯丁在記敍情感故事表達了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喜歡奧斯丁,喜歡《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