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大全1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大全13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西遊記》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歷盡艱辛取經的故事。

書中有四個不同形象的人。他們分別是富有反叛精神且嫉惡如仇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好吃懶做但憨態可掬的天蓬元帥豬八戒,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捲簾大將沙和尚,慈悲寬厚而軟弱迂腐的師夫唐僧。他們性格各異,卻為同一個目標走向了同一條道路。他們給我留下了四種不同的印象。孫悟空:不為自然艱險,征服邪惡、鋤強扶弱、打抱不平,他掃蕩妖魔鬼怪不僅是為了保護唐僧取經,還是為人民除害,他這種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豬八戒:一方200面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一遇困難就嚷着要散夥,愛佔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常因此出醜,成為惹人發笑的喜劇形象。另一方面,他也還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與妖魔鬥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鬥,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錯就改,還算淳樸憨厚,自有可愛之處。

沙和尚:他雖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但也是不可缺少的。沙和尚是徒弟幾個之中取經信念最堅定的一個。每當孫悟空遭遇不測,豬八戒想放棄,回高老莊,沙和尚總是在勸,使取經任務更為順利。孫悟空被師父趕走,師父又被妖精抓走,豬八戒想回高老莊,沙和尚從中勸豬八戒,孫悟空被大魔吞了下去,師父也被抓走了,豬八戒由一次想回高老莊,沙僧説:“師兄,猴哥肯定沒死,我們要去救師父和師兄呀!”真假美猴王中,沙和尚駕雲行了一晝夜,趕來南海見觀音,求觀音辨認。當孫悟空、豬八戒出去殺敵時,他留在師父身邊,保護着師父。

有時,孫悟空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沙和尚出來調節。沙和尚一路默默挑着行李,他平和、冷靜、有耐心,總是挑着東西,卻不喊累,雖然平時默默無聞,但在緊要關頭,還是他來穩定全局。唐僧:唐僧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又善良但又不分青紅皂白。

唐僧心地善良,虔誠取經,當大唐急需用人時,他挺身而出。當烏雞國國王給他託夢,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就大發惻隱之心,讓徒弟們去營救,幫他解除苦難,再重回到人間。

他見了老鼠變的女人,就派徒弟們去營救。當他打坐時,一隻小蟲從身上爬過,他都不忍心傷害。唐僧取經的意志極為堅定,他不以色亂,人蠍子精百般誘惑,但唐僧還是不以理會,表現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堅定,只以取經為己任。當弟子們以取經路上有妖魔鬼怪、性命難保進行勸阻是,唐僧意志堅定,立夏誓言,決心取回真經。但唐僧經常錯怪悟空,常常善惡不辯,當悟空大肆六個攔路搶劫的.強盜時,唐僧就百般埋怨,譴責孫悟空,時常不分青紅皂白地念緊箍咒。白骨精變成老人、女孩時,唐僧輕信老頭的話,不相信悟空。孫悟空將他們打倒,唐僧聽信豬八戒的話,不明辨是非,仍念緊箍咒。唐僧膽小如鼠,在蛇盤山,白馬被小白龍吞下,他就痛哭流涕,不知所措。當寶林寺主持不讓他們住宿時,他只會抹着眼淚出來。他聽完烏雞國國王被推入井中,就嚇的毛骨悚然。唐僧有時糊塗,不相信悟空,而去相信妖精的話,有時還聽信豬八戒,唉。

讀了這麼久,你們知道真經是什麼嗎?是這本書每個故事帶給你的知識,這就是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曾經迷醉於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來去自如,天馬行空,以致於在家也會模仿一下齊天大聖的言行;也曾經被豬八戒搞笑的行為弄得哈哈大笑,開心之極。於是遇到電視裏重播《西遊記》,總會不厭其煩地看了又看。寒假裏,閒來無事,重讀了一遍名著《西遊記》,對其他三大主角倒沒有什麼太多的心得,只是那個默默的沙僧卻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沙僧在聞名遐邇的取經團隊中,太沒有特點了,心性一般,長相一般,本領一般,連武器也一般,同魯智深一樣,使一杆禪杖,沒有神奇之處。有一個相聲生動説明了他的這個特點:“沙僧在《西遊記》中的台詞我總結了一下,一共四句:‘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和師父都被妖怪抓走了’”確實,沙僧就是這樣的卑微小人物,他挑着擔子,默默地跟在後面,讓悟空和八戒在前面神勇爭先。

他憨厚、勤勞,有時甚至有點傻。但他能做到十幾年如一日地擔着大家共有的`“家當”而不説一句牢騷話,不説團隊成員的一句壞話,盡力維護團隊的和諧。我想一天、一個月、一年,很多人可以做到,但十幾年如一日,就不一定有人可以了。因而在我看來,卑微的沙僧因他的堅持而變得不卑微了。

“少説多做”這個詞也許是對沙僧最好的評語。打妖怪時,即使他出了大力氣,也不會邀功。還有唐僧的表揚,沙僧從來就不去主動爭取,只説師父教的好。孫悟空偷摘人生果那次,雖然他也是參與者,但他不像豬八戒那樣迫不及待,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吃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後還想着別人的,他只是老實本分的吃着孫悟空分給自己的那一份。因而在我看來,卑微的沙僧因他的淡泊而變得不卑微了。

在取經團隊中,悟空的個性太過張揚,八戒俗氣,愛打小報告,矛盾自然也就多了。如果沒有誰來調節,我想他們自個還沒走到半路就散夥了。沙僧在矛盾發生時,運用一切能想到的辦法,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這個團隊能繼續走下去。因而在我看來,卑微的沙僧因他的調和而變得不卑微了。

別看他平時默默無聞,可每次到了最後的關頭都是他來穩定局面。紅孩兒捉去了唐僧,八戒和悟空提出散夥的話,只有沙和尚堅決反對。有時連齊天大聖孫悟空都沒辦法解決的難題,唯獨沙僧想出了辦法,化險為夷。多少次陷入困境,多少次四分五裂,但他卻能在關鍵時刻使人產生敬意。因而在我看來,卑微的沙僧因他的信念而變得不卑微了。

每個時代都有沙僧這樣卑微的小人物,每個成功團隊裏都有沙僧這樣的平凡角色。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精英、都是大英雄,有些角色的存在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沒有領袖的氣質,沒有太深的心機;打不了衝鋒,做不來決斷,説不好漂亮話。枯燥乏味的事,大家不願幹,他們默默地承擔了;眾人泄氣時,他們用無聲的行動鼓舞了大家;大夥歡慶時,他們只是在一邊嘿嘿地憨笑,然而他們卻是每個團隊中必不可少的基石。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電視裏又響起了沙僧那熟悉的話語,我看了看手中的《西遊記》,對沙僧充滿了敬意。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看完了《玄奘西遊記》,再一次看到了真真實實去印度取經的玄奘,而不是吳承恩筆下那個去西天取經的笨笨的唐三藏,頗有些感概。

玄奘十三歲皈依佛門,二十八歲隻身一個遠赴西天求法,經過過無數艱難險阻,終於求得真經返回祖國。十九年的留學生涯,十九年的譯經弘法,玄奘終成正果,安然地去了自己一生所向往彌勒佛淨土。

玄奘的一生,可謂是取經譯經的一生,也是求道弘法的一生,他的不畏艱難,百折不撓,忍辱負重,大智大勇,在一個難以想象的環境中取得了難以想象的偉業。作為一個僧人,它完成了一個僧人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在他的求法過程中,由於他的聰慧和勤學,他在印度和中國都達到了專業的頂峯。無論是民眾和國王都以能見玄奘為榮,以能請他講法為幸,在印度的戒日王和鳩摩羅王對玄奘的尊崇就説明了這點。而那爛陀寺更是以外國留學生身份的玄奘代表本寺進行辨經,多次擊退小乘佛教和外道的挑戰,玄奘儼然成為了那爛陀寺的一個品牌。

在中國,玄奘得到的榮譽和待遇就更高了,唐王一直關心着他,關注着他的譯經工作,並給予他的工作極大的支持,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在這樣一個神聖而正氣的靈魂裏,求經弘法的目的是主要的,其方法和手段則是可以通融的,他並沒有表現出像人們對聖人要求的那種通明。為了求法,他可以偷渡出境;為了博得國王的高興,他可以按他的要求做國王喜歡的事,説國王喜歡呼的話;為了譯經工作能夠得到開展,他可以住去唐皇身邊,隨時聽候差遣;為了自己的信仰,他也不惜打擊的排擠不同意見者......

可以説為了真知,他捨棄了自身。

季羨林先生對玄奘的評價是中肯的:

對玄奘的評價也應該採取實事求事的態度。從中國方面來看,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個繼往開來承先啟後的關鍵性人物,他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家,同時又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政治活動家。他同唐王朝統治者的關係是一個互相利用又有點互相尊重的關係。由於他的關係,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季先生同時也指出:“一方面,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有道的高僧。另一方面,他又是周旋於皇帝大臣之間,歌功頌德,有時難免有點庸俗。”

是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無損於他的偉大。他做人的'方式也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借鑑。因為他的目標的偉大的,其它的問題相比於這遠大的目標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為真理而犧牲的人是勇敢的,但為真理而忍辱負重活着的人才是偉大的!

我們重温一下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的一段擲地有聲的話吧: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然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往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而玄奘這種捨身求法的人,當然也是中國的脊樑!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國王不堅持原則、被妖怪蠱惑、和尚被趕出寺廟變成了奴隸!舉國上下沒有人敢和國師頂嘴、生死在於國師的心情並非取決於皇帝。唐僧師徒揭穿妖怪的本來面目造福一方百姓。

唐僧取經路遇一羣和尚被道士鞭打着、做着苦力活。車遲國以前沒有過道士、一直國家做法事都是和尚來完成的。自從不久前來了三個道士、國王感覺他們比和尚更有用,從此和尚就淪為奴隸了。國王是個十分昏庸的人,首先和尚一直用你效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其次就算現在和尚的本領沒有道士高也不能讓別人做奴隸。最起碼和尚也用享受普通公民的待遇,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人不可以忘恩負義、更不能恩將仇報!

妖怪表面上幫助國王求雨、而且還展示了各種法術討好國王!國王冊封三怪為軍事、在國內可是為所欲為;——表面上幫助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幫助你可能是在利用你的信任;要學會用心去分析感受,用錯人可能給你帶來短時間的快樂而換來的是一生的後悔!生活中對你太過於好的人也要注意、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古代無數君王就是栽在最寵愛的大臣或妃子手裏、現在的企業中有多少總裁也是被自己的祕書給拉下水!

三清宮前國王和大臣一起祭拜上仙、突然一陣怪風吹過,國王和臣子認為是上仙顯靈激動萬分。——人總是喜歡自我安慰、遇見不知道的事就安慰自己這是吉兆,吉兆你需要考慮嗎?好事誰不會享受,為啥就不想想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該怎麼處理、現在不想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再想了!投資做生意就想着生意太好了怎麼的、生意好你就花錢享受就可以、這根本就是多餘的想法,最應該考慮是產品適應不了市場怎麼辦!做好該做的事、説好該説的話,人生最忌諱的是想法過多沒時間去做、結果到老一樣也沒做。目標不要太多、太多目標容易迷失方向,用一生的時間做好一件事足以!

國師們喝下悟空他們的尿——在喝的時候就聞到一股尿味但是還是喝下去了、這是為什麼呢?貪婪之心在作怪、矇蔽了智商;現實中被騙錢財的案子時而發生、到底是騙術高明還是被害者智商不在線?其實都不是,多數騙術都是十分低級的伎倆、只怪被騙者過於貪心!不管遇見多大的喜事、得到多大的好處時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顆平常心在特定的時候可以保平安、化險為夷!

國師一次次的敗給悟空、一次次的提出再賭一次——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心態就是身邊的`人比自己厲害就不可以、別人再厲害也無所謂!這是一種通病、妒忌心;許多人本來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卻把精力用在和身邊的人攀比。而本事沒有上去、只好打腫臉充胖子、和身邊的比富、卻發現越比越窮,目光越比越淺!志應在四方、不要把眼光盯在身邊的幾個人身上。

最後妖怪和悟空賭命、頭被悟空偷走——不要在一件事上死磕、如果真的是技不如人,就不要抱有他總是有不如我的地方的想法!人生所有的賭、勝負都於運氣無關;人生所有的成功都與平時的積累有關、要想成功就必須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就開始努力,等你看到希望才開始努力、那麼別人也開始努力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熱門的項目別人做就賺錢、自己做就虧損的原因;因為成功的人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就開始奮鬥了、失敗的人在看到別人成功後才開始了行動!物以稀為貴、做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我從寒假開始閲讀《西遊記》,《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到西天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裏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有人、有神仙、有妖怪,我真佩服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其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尤其鮮明。這四個人物外貌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唐僧是一個誠心向佛、非常善良的人,不願傷害任何一個人,所以經常上了會騙人的妖怪的當;孫悟空,是最重要的角色,他忠誠勇敢、本領高超,在取經之路斬妖除魔,立下了大功。

他對自己的師父、師弟非常忠誠,雖然有很多次唐僧因為過於善良,不但沒有認清妖怪,還念緊箍咒讓孫悟空無法降妖。但是孫悟空始終記着唐僧救了他,觀音菩薩讓他幫助唐僧,所以對唐僧不怨不恨,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唐僧;豬八戒則是個最有趣的角色,長得很醜還貪吃好色,經常怕苦怕累,但他很善良,在降魔的時候也很勇敢,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丟下唐僧;沙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是非分明,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沒有因為美色而被吸引,而保值清醒的頭腦,堅持幫助孫悟空,他的本事沒有孫悟空高,但他的忠誠不比任何人差。

這師徒四個人性格截然不同,能力相差很大,但是他們會合作、互相信任、取長補短,所以克服了一個有一個困難。這讓我們想到了,一個能力再強的人,他也需要別人的`幫助;一個能力再弱的人,只要他願意,他也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能力不在大小,而在他是否可以得到發揮。

《西遊記》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其實唐僧師徒的取經之路就像我們的生活,有喜有憂,肯定會有很多困難,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不懈,不怕困難,那就能像唐僧師徒一樣最後走向成功。學習唐僧的善良,學習孫悟空的忠誠,學習豬八戒的樂天,學習沙僧的正直,不畏懼任何的困難,那成功還會遠嗎?

書中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智鬥二郎神等,雖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筆下那精彩的打鬥場面卻能讓我身臨其境。

我想,我們在生活中,也應像他們這樣團結,因為只有團結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不團結,就會成一盤散沙終究會被瓦解。如遇困難,我們應該像孫悟空堅持不懈。就算被指指點點我們也應該像沙僧不卑不亢,要堅持自己,來證明是誰在説謊。

讀了《西遊記》後,我深有感觸。它不像有些書那樣枯燥無味,西遊記中斬妖除魔的情節讓我着實喜歡。《西遊記》這本書真好看,我喜歡看這本書。

文學是比鳥飛的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星閃的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讓我們愛上閲讀吧!它會給我們插上一對夢想的翅膀!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説到《西遊記》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説家吳承恩。在這部小説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深入人心。“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其中的“三打白骨精”。表面看,“三”是指孫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但實際上,故事中還包含着:白骨精三變、唐僧三逐和豬八戒三挑撥。這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內,住着一個兇殘、狡猾,善於偽裝的千年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尋女的老婦人,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尋妻女的老翁,又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唐僧失去了孫悟空的保護,白骨精輕而易舉將其擒獲,只有豬八戒逃出直奔花果山。孫悟空不計前嫌,立即趕往波月洞。途遇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孫悟空將其打死,變成金蟾大仙的模樣。讓白骨精在唐僧面前重現三次變幻的伎倆,唐僧幡然醒悟。孫悟空現出本相,消滅了白骨精及眾妖魔。師徒四人經過此番磨難,重又踏上征途。

讀完了故事,我不禁思考,為什麼白骨精要三次變換成人的模樣吶?變一次不可以嗎?仔細思考,還真不夠。從白骨精角度看,白骨精深知,唐僧師徒如果翻過此山,超出她的地盤,就會被別的妖怪搶走,所以為了吃到唐僧肉,她必須趕快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唐僧,把他搶走。她充分利用唐僧心軟的特點,故意變換成一家三口,當孫悟空把三個人都打死時,讓心地善良的唐僧對他滅了全家的行為忍無可忍。進而硬下心來把孫悟空趕走。從唐僧角度看,第一次孫悟空打死白骨精變的村姑,他本來很生氣,但孫悟空給他看女子帶的罐子裏裝的不是米飯,而是青蛙、癩蛤蟆等,唐僧也開始懷疑女子。第二次孫悟空打死老婦人,唐僧很生氣,但孫悟空巧妙勸慰唐僧,如果他不會念鬆箍咒,不能把箍摘下來,孫悟空無法面對花果山的手下。唐僧無奈,暫且饒過孫悟空這次。第三次,當孫悟空又把變成尋妻女的老人的.白骨精打死時,唐僧再也忍無可忍,他對孫悟空的憤怒情緒達到極點,才會徹底狠心驅逐孫悟空。從豬八戒角度看,每次唐僧錯怪孫悟空,孫悟空跟唐僧解釋原有,唐僧開始動搖時,豬八戒都會在旁邊煽風點火,挑撥離間指責孫悟空,更讓唐僧猶豫不決。讓整個劇情一波三折。從孫悟空的角度看,他一次又一次委屈地被唐僧驅逐,俗話説,事不過三,愛面子的孫悟空的失望情緒也逐漸達到頂點,所以他也一氣之下回到花果山。此時才給白骨精可乘之機,搶走了唐僧。只有白骨精變換三次人形,三次被孫悟空打死,才能把所有故事情節一次次順理成章推向到高潮,才會有後來的跌宕起伏的營救唐僧、化解師徒誤會、降服白骨精等故事情節。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西遊記》整個小説都在弘揚真、善、美,提醒我們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深入思考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隨意冤枉好人,也不要放過一個壞人。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我讀完《西遊記》後,知道了由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除了這幾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仙人、佛主和大大小的妖怪等。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去西天拜佛取經的事情,他們一路上斬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回到東土大唐。在四個主人公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第一:他人妖分明,就説在"三打白骨精"中就只有孫悟空看出村姑、老婆婆、老大爺是白骨精的化身,豬八戒還在唐僧面前打孫悟空的小報告,唐僧還在怨孫悟空。第二: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因為孫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唐僧認為孫悟空三次打死了好人,所以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後來唐僧被白骨精抓去了,豬八戒寡不敵眾只好去花果山請大師兄回來搭救師傅,孫悟空一聽到唐僧白骨精抓去了,就不計前嫌和豬八戒去搭救師傅。可見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碰到困難豬八戒總是説"我們散夥吧!師兄你回花果山當猴王,師弟你迴流沙河,我會高家莊當女婿。孫悟空堅持去戰勝困難;不肯散夥。第三:我喜歡孫悟空機智勇敢戰勝妖魔鬼怪,克服一個個的困難,終於和豬八戒、沙和尚保唐僧到西天取得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如此之宏著怎一個“夢”字解決呢?不錯,《西遊記》它的藝術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內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這兒,我只從弗洛伊德的“夢”論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西遊記》。為了能使《西遊記》的創作與夢聯繫上,我們先來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説創立初期,由於他得天獨厚的文學素養,他選擇了與"語言"有密切聯繫的"談療法"來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來,精神病人被封閉壓抑了的內心障礙,可以經由語言交談而得以宣泄或淨化。可見,精神分析學説在初期階段就與文學理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重視,考察病人的語言反應到對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語誤,筆誤,讀誤的心裏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與作家的文學創作現象聯繫到一起了。這種聯繫實際上在標誌着精神分析學説誕生的`《夢的解析》(1900)一書中已顯出端倪。 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學創作上來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將作家與精神病患者聯繫在一起,而這一聯繫的橋樑就是"夢"。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的寫作也是在做夢,只不過是在非睡夢狀態下作夢,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內心無意識本能的變形顯現,慾望的替代滿足。我們往往會説自己作的夢是混亂,荒謬的,完全是一種變了形的東西。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電視版的《西遊記》吧?那麼你們對西遊取經團的印象如何呢?是不是覺得孫悟空忠心耿耿,豬悟能好吃懶做?還是覺得沙悟淨沒什麼用,唐三藏是非不分?哈哈,其實並不是這樣,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往下看吧。

取經團的實力

不知你是不是覺得取經團裏就一個孫悟空厲害,其餘的都是渣?可真正的事實是:豬八戒和沙悟淨可能比孫悟空還厲害。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原著版的《西遊記》的第十九回中,孫悟空為了教訓豬八戒,與它從二更時分直鬥到東方發白,就是未拿下。據説最後還是豬八戒肚子餓了才敗下陣來。更何況豬八戒還是天上的二十萬水軍教頭,實力又會差嗎?

再説沙悟淨吧,原是天上的“捲簾大將”因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而被貶下界來。然而大家知道“捲簾大將”是什麼意思嗎?“捲簾大將”是負責保護黃帝的人,也就是貼身侍衞。而“捲簾”二字,就是負責在黃帝上下馬車的時候將車門的簾子捲起來的。一個帶刀侍衞天天在黃帝身邊保護他,這代表了什麼,相信不用我説了吧。

所以呢,真正的西遊記取經團實力可不容小覷哦。

豬八戒的身份

豬八戒在大家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好吃懶做、色膽包天、還是痴呆低俗?哈哈,在知道他的身份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不知大家可否記得,當年孫悟空是什麼罪名?沒錯,大鬧天宮。然後就被壓在五行山下,還壓了五百年之久。而沙悟淨呢,失手打碎了琉璃盞,就被貶下界了,還受七日一次的飛劍穿心之苦。最後他們隨唐僧而去,看似沒什麼,其實是受到利益的:孫悟空不必再被壓在山下,沙僧不必再忍受飛劍穿心之苦。而豬八戒呢?醉酒狂言,冒犯了嫦娥,就被貶下界了。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嗎?你可能會説它不是變成了豬嗎?那只是豬八戒在投錯了胎,與懲罰無關。它跟唐僧西行有得到什麼嗎?成了菩薩,受人尊敬?當年它當水軍教頭時一樣受人尊敬,那時它還能吃香的喝辣的呢。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豬八戒是玉帝安插在取經團中的“內奸”。更何況在西行中,豬八戒經常讓唐僧念《緊箍咒》,甚至讓唐僧把悟空給趕走了!再加上前面説的豬八戒與孫悟空實力差不多,更加讓豬八戒坐實了“內奸”甚至是“暗殺”孫悟空的位子。

所以説,豬八戒的.所作所為很可能是為了給“暗殺”做準備。

沙和尚的心機

大家看到題目肯定很奇怪,沙僧明明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淳樸”的,怎麼會説他心機呢?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請你先想想,自打加入取經團來,沙僧打死過幾次妖怪?幾乎每次沙僧打怪,看到孫悟空和豬八戒一來就把主戰場讓給他們。這不是大方,相反,沙僧在自己的心中打着“如意算盤”呢:“反正我也打過了,到頭來的好處也有我的一部份,現在這麼努力幹嘛?”正是這份心態,西行的成果中,沙僧得到的最少——“金身羅漢”。按佛家的排行來算,佛第一,菩薩第二,羅漢第三。這還是因為牽馬有功。注意,這不是挑擔有功,而是牽馬有功,大家不要被電視劇所迷惑了。

《西遊記》其實還有更多的奧祕我還沒有探索出來,你有什麼發現嗎?有的話就趕緊告訴我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隨着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文學的追求日益不同,新的文學作品也層出不窮。但是難得的是那茫茫書海中永垂不朽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有四大人盡皆知的著作,而今日此時我有幸拜讀明朝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先生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故事;用細膩的筆觸為讀者鋪開了一幅生動多彩的畫卷——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的威武神氣、三打白骨精時的神勇英姿、車遲國鬥法時的鎮定自若……這些經典的故事情節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應早已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吧。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但是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難終得真經的故事又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

在唐僧取經的途中,沒有優越的條件,沒有奢華的排場;有的僅僅只是那三個各不相同、有時還會惹出麻煩的徒弟。那一道道磨難與考驗,一次次的酸楚與艱辛,但是不管怎樣,他們到最後都沒有放棄。在這一場大冒險中,唐僧師徒三人常常風餐露宿。食物只能靠本領高強的孫悟空去摘些果子勉強將就,有時甚至連一碗齋飯都討不得;深山老林裏斷垣殘壁的破廟也是他們時常休息就寢的地點。“哎呦,這還取什麼經啊,師傅都被抓走了,我乾脆收拾收拾包袱回高老莊算了!”這是其中一回唐僧被妖怪抓走後他的其中一個徒弟豬八戒所説的話。話雖如此,但他並沒有真的像他所説那樣做,即使再難,他也陪着唐僧來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而唐僧的另外兩個徒弟孫悟空和沙和尚更是忠心耿耿地追隨着唐僧,不曾有半點退縮之意。

此刻,我不禁反思。我是否有着唐僧他們取經時的堅韌?我做事往往都會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説的善始容易善終難。有時我也會反問我自己:為什麼現在自己的條件如此的優越,父母對於自己的要求幾乎也是有求必應,但自己卻往往眼高手低,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善始善終呢?為什麼當初不能再堅持一下呢?或許情況就和現在不一樣了。有時這種堅持往往成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可我現在卻是恰恰缺乏這種堅持。我不知道堅持下去的動力在哪。可現在我明白了,堅持自己所做的事並不需要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需要遵從自己發自內心的意願,僅此而已,便已足夠。倘若自己傾盡全力,但結果卻差強人意,我想這於已經努力過了的自己而言無疑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成功;因為這是對曾經的自己的一個全新的突破——堅持完成了一件事不是嗎?或許就因為這一次的咬牙堅持、一次質的改變,將來的道路會更加寬敞。如果堅持到底了,我們也能像唐僧一樣取得“真經”,找到那一本最適合於自己的“經書”,受益終生。

《西遊記》帶給我的感悟一言難盡,我現在所領悟到的也言盡於此。到這兒我只想説,《西遊記》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給了我們更大的空間去想象、去填充原著中所沒有描畫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世界上的名著數不勝數,但是最讓我感動的是《西遊記》。

《西遊記》貌似在講述唐僧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而我感覺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着力傳揚的是一種“西行”精神。我就是被書中人物的西行精神——堅持精神感動了。

唐僧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最後卻能去西天取經成功,這其中固然有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然而,最大的法寶應該是堅持。正是唐僧他一直堅持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且一直在不斷地努力,最後他取得了成功。

很多人在面對初次失敗時,都有勇氣重新站起來,然而,在多次失敗後,仍然堅持的人就很少了。媽媽時常告誡我: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只有充滿自信而百折不饒的.人,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頂峯。

回首走過的歲月,我從小就不喜歡堅持,遭遇挫折時,往往會選擇放棄。這種惡習在我小升中時也曾表現出來。那次考試失利,自己很是痛苦。當時,真想放棄理想,感覺它只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遙遠夢境,無法實現!

七年級下學期,我讀《西遊記》,深深地被書中人物的西行精神感動了。唐僧師徒吃盡常人不能忍受的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來真經,我要向他們學習。期末前一個月,我堅持每天起早摸黑刻苦學習。最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我考了班級第一名,年級排名一下子前進了七百多!老師同學都説我創造了奇蹟,其實是堅持把我推進了成功的大門。

雨後的夏天,岸邊的楊柳顯得分外的妖嬈。鹽瀆公園綠草如茵,我一個人獨處,坐在花壇邊上再次翻閲吳承恩的《西遊記》,頓時醒悟:堅持目標對於成功是多麼重要!唐僧四人正是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而且他們不斷地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最後走向了成功。每次考試後,老師讓我們對照目標,為何能實現目標的總是那些勤奮學習的同學?原因就在於堅持。有些同學堅持了,並且堅持了很久,也有些同學沒有堅持,或是堅持得不夠。於是,便有了學習上的前進與倒退,成功與失敗。應該説,明確的目標是我們生活的起點而不是成功的終點。要想從起點走到成功的終點,就須我們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努力,也就是堅持。苦心的堅持比什麼都重要。只有不斷地努力,鮮花才會向您盛開,掌聲才會為您響起……美好的人生從此才會與眾不同。

著名的新東方總裁俞敏紅在《贏在中國》演講時説:人生是條不平坦的道路,每個人都是匆匆的過客,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有的人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是真正的成功其實就看誰堅持到最後。別人看不到希望都放棄了,而您卻百折不饒地堅持到最後,我堅信您一定會看到成功的曙光,成功一定會向您招手……不錯哦

書山無路勤為梯,學海無涯苦作舟,名著《西遊記》之所以感動我,是因為他不僅豐富了我的視野,而且還給我啟迪,培養了我走向成功必備的精神!我愛您——《西遊記》。

西遊記讀後感 篇11

《西遊記》有着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天上地下,龍宮冥府,人物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可以無拘無束地施展其超人的本質。其中的許多人物,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牛魔王,白骨精等等。往往既有神性和魔性,又有人性,還有社會性,作者把這三者結合得很好。因此顯得妙趣橫生而又合情合理。

我最喜愛的人物當然的天不怕,地不怕,大鬧天宮的孫大聖嘍。孫悟空是《西遊記》的第一號人物,我喜愛他的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揚善、充滿了鬥爭的精神。他用他的智慧幫助他的師傅一次次脱離生命危險,他總是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就算是在別人的眼裏看做不可能的事。他都可以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所以我們也要學習孫悟空樂觀的精神,他總是充滿正義感。最討厭以強欺弱,雖然後來他參加取經隊伍,頭上戴着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動,但是他的火眼金睛能夠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無窮,他始終是戰勝妖魔鬼怪的戰鬥主力。

豬八戒則與孫悟空相映成趣,八戒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質,同時也有很多引人發笑的東西。取經路上的髒話,累話比如挑行李,背死屍,埋人頭,掃垃圾等等,都是他來幹,不過只要有機會他就偷懶睡大覺。與妖精們鬥起來豬八戒也是十分勇敢的,但是有時候也找藉口上廁所逃避戰鬥。他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身上的許多小毛病:好吃貪睡,愛佔便宜,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他有時耍點小聰明,結果反而弄巧成拙。但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他憨厚純樸,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我還是蠻欣賞豬八戒着個人物的。

儘管和孫悟空,豬八戒着一猴一豬比起來,第三位徒弟沙和尚顯得故事很少,生氣不足,但他乃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大聖和八戒外出時,由他來照料師傅。如果沒有沙和尚着個徒弟,唐僧就很危險了,經也取不成。

唐僧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到去西天會有很多艱難險阻,但仍然永往直前義無反顧。但另一方面唐僧又是相當窩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總是一籌莫展,最糟糕的是他太糊塗太慈悲了。孫悟空主動除妖時,唐僧總是斥為“有意作惡”,“不知好歹”,甚至閉上眼睛大念其緊箍咒,使孫悟空無法戰鬥除妖,結果自己往往遭災受罪。除了這四人之外,《西遊記》裏還寫到大批是神佛和妖魔,各有是特色。《西遊記》裏的有些故事雖然運用的武器和戰術不驚人,但能思想上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例如“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妖怪變換花樣化裝為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發慈悲,只有孫悟空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白骨精戰鬥到底,終於取得了勝利。

在吳承恩的筆下,取經一事的宗教意義已大大淡化,僅僅具有象徵意義。它給我們的啟示在於為了實現某一崇高的目的,人們必須艱苦奮鬥,長期堅持勇敢地戰勝一切敵人。

西遊記讀後感 篇12

吳承恩先生寫的《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裏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對它百看不厭,愛不釋手。再讀西遊記,不再是當初的那份淺薄,也不是為了欽慕某個人或某項本領,而是一種對人生的領悟。

孫悟空,童年的純真

孫悟空是書中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西遊中林情空總是主角,我如磁鐵對鐵用的吸引,讓人不自覺就把目光投向了他,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和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和一切困難鬥,絕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陡然發現那就是我們純真的重年,總是無優光德,自由自在,充滿純真的朋皮,也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看着他,彷彿自己也回到了金色童年,勾起了幾絲甜蜜的回憶。

豬八戒,青春的萌動

説到豬八戒,他的本事可比孫悟空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高輝高大,他就像我們青年時好高騖遠。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裏老想着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説不圓;他有時還不時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八戒意味着成去八項事,讓一個青年成去心中的萌動,並不可行。他肌像人生的青春期,青春開始萌動,開始對異性追求,也是開始創業的黃金時段,可身上卻總是有着.些缺點,懶情、貪吃等。陡然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的青年時代,雄心萬丈卻又屢屢出錯,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剛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悟淨,中年的麻木

沙悟淨在西遊記中似乎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着擔子走在最後面,臉上總是一個表情,卻又充滿幹勁,勤勞似乎不好説,是種逆來順受吧。他脱去了稚嫩,也失去了激情,有的只是麻木。這就是中年人的'真實寫照啊!人到中年,嘗過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歷經了種種挫折,已經對它們麻木了,只是扎扎實地前行。

唐玄奘,老年的頓悟

師傅唐僧,雖説沒有孫悟空的本來,豬八戒的話絡,沙和尚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唐玄奘,似乎眼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氣質更是脱俗,每句話都充玄妙,令人再三品味,不得不稱讚他是名智者。但,我認為他更應該是一位老者,經歷了滄海桑田,就如老年對生命的感情,充滿了理性的光輝,服中有一絲迷茫,全然是一片淡然,一種智珠在握的感覺,即使奉山前於前,也不改色。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八戒的懶惰,沙和尚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着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如一部西遊記,想要成功並沒有想象中的容易,正如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般。用智慧:當生活中遇到麻煩或挫折時,我們應保持冷靜,用智慧解決、團結協作的精神: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取長短,團結他人,只有這樣在學習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經,修成成果!

西遊記讀後感 篇13

西遊記,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和《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被譽為四大名著。

西遊記,一部唄拍了無數次的神話小説。它用魔幻的手法將人帶入一個美麗奇特的世界,讓人回味無窮它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講述佛教的事而改編的。在這裏玄奘被稱為“唐三藏",並且還有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在他們取真經的路上,有多少的妖精,還有他們自己之間的誤會。當唐僧總是相信那些變成人的妖怪時,我們總會在心裏喊着"不要相信他,他是妖怪,他會把你吃掉的",而他的大徒弟孫悟空每每將唐僧救出來,都會讓他不要太慈悲,不要太相信別人,可唐僧卻總是説"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可是每每還是被妖怪抓走了。他的二徒弟,一個好吃懶惰、貪生怕死的傢伙。不過在緊急時刻,他也是會挺身而出的。他的三徒弟,沙河尚:一個老實的人,他雖然沒有悟空的帥氣,八戒的可愛,不過他的忠心讓人印象深刻

我最喜歡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因為他勇敢、除惡務盡、神通廣大。當他和妖怪打架時,那帥帥的姿勢,讓人不喜歡都難。尤其是那對火眼金睛,讓人羨慕的'不得了,一眼就能看出誰是妖怪,誰是好人。而且他還特別的正義忠心,。他有一次被師傅誤會,被趕回花果山,但聽説師傅被妖怪害了,雖然嘴上説"我已不是他徒弟,他怎麼樣關我什麼事"可是心裏還是急的要命,最後還不是去救他師傅了嗎。大家就應該學習悟空這種精神。悟空還很調皮,總是揪着豬八戒的耳朵去逗八戒。所以怎麼看悟空都是一個寶。雖然我最喜歡孫悟空,可是其他人也有他們的特點,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了任何一個人味道就會變了。

比如説沒有沙和尚這個人,就沒有挑行李的人了,那這個任務不就落到豬八戒的身上了嗎?那豬八戒不就沒有偷懶的時間,就不會那麼可愛。在説,沒有沙和尚,那説來説"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在來説説唐僧吧,如果沒有他,怎麼會有西天取經者回事,怎麼能體現出他的善良和不知好歹,有怎麼能體現孫悟空的帥氣。

西遊記這本書,不僅僅寫了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它還反映了人們與一切困難鬥爭,絕不低頭退縮,要勇往直前。也反映了正義的力量是多麼偉大。這九九八十一難不僅讓我學到了,也讓我感受到了:人就要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一想起之前自己不好好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不禁感歎為什麼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現在起,像自己的目標前進,無論成與敗,至少我努力過,我盡力過,這對我來説就是進步,就是成功。因為我曾堅持到最後!

西遊記就像春雨一樣,滋潤我;像狂風一樣,教導我;像陽光一樣,給我光明,讓我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