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精選1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22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精選1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精選12篇)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1

我看罷《世説新語》的“文學第四”,心中有一種很不爽的感覺。這種不爽產生的原因就是太多魏晉的古文人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每天除了辯論就是辯論,用華麗的辭藻去攻擊別人,自己辯過他人就沾沾自喜、貶低別人;辯不過他人便譏諷他人,不願面對自己的失敗。實在令人作嘔。

讓我最不理解、最討厭的兩個人就是支道林和殷浩。雖然支道林被稱為是東晉的大學者、高僧,但我是一點也不想承認這個名號。支道林在自己辯不過他人時,理屈詞窮之時就大聲呵斥對方;在別人辯不過他時,他就嘲笑他人;在別人不願同他辯論時還逼着別人辯論。這些行徑一直令我不願相信他是一位高僧,有學識的學者。聽説他對《莊子·逍遙遊》有着自己很獨到的見解,但他的.言行舉止讓我懷疑他是否對於這種留芳千古的文章有着真正的理解,連尊重他人,不怒不嗔都不會的人,怎能叫做高僧?則能寫出真正自己的見解?

殷浩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經常滔滔不絕地和別人辯論、清談玄理,自己水平不夠高深,還依舊大言不慚的和別人辯論着,所以經常遭到同代人的鄙視,還依舊和支道林這樣的”偽高僧“辯論,讓人看着和狗咬狗沒什麼區別。

可能説得有點重了些,但這些所謂魏晉名士確實令人失望,辯論來辯論去,爭名來爭名去,又有何用?問了很多同學,連支道林,殷浩等人的名字都沒有聽説過。這些古人是多麼悲哀呀!自己活着的時候爭到一點名聲就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能夠留芳千古,哪想到後人連聽都沒有聽説過,可笑,可悲!和同時代的陶潛相比,實在是太過於膚淺了。陶潛也沒有爭名也沒有辯論,就是過着自己的田園生活,表達出自己對於生命的思考,反而為後世所稱讚,所景仰。

這其實也能説明只有那些真正不求名利,能夠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思想的人,才能叫做文人,能夠被世人所銘記。而那些裝模作樣,做學問只求名利的人,雖然表面叫做文人,其實也就是打着文人的幌子來撈名利、撈虛榮心的牛鬼蛇神罷了。

僅是個人見解,持不同意見者可以反駁,我虛心接收。我覺得我並不像支道林等人一樣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2

世説新語是南朝宋劉義慶編寫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説,全書分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則小故事。記述了東漢末年至南朝宋時兩百多年間士族階層的言談風尚和瑣聞軼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藴含着許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僅藴意深遠還描寫的`非常生動,運用了比喻,誇張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講述了陳太丘與一位朋友約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沒有按時預約,陳太丘只好獨自出行,去後朋友才趕來。當從元芳口中得知,他父親已經出行之後,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元芳指責友人不守信用,不講禮節。友人聽後慚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頭也不回的進了家門。元方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自己的爸爸辯護,指責了友人的無禮,但是元方最後連頭也不回就進了家門,這又是對長輩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責友人無禮自己卻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我覺得元方應該寬容原諒那位友人。

世説新語的文章多麼令人深思,看上去覺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細想想又不對,有一篇寫道兩人一起做事一人總是三心二意最後另一個人都不願和他做朋友了。這篇則用小小的兩件事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行,也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

在看完世説新語後,我對事情的思考變得細緻,原本自己做事馬馬虎虎,現在改進了許多。這本書對我影響重大,裏面許多小故事令我難忘。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3

《世説新語》作者是劉伶,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留下的詩篇流傳了千古,為人生性放達任情,與阮籍關係頗密,是為摯友。身為劉伶摯友的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想必擁有着世人都知曉的高尚品行和節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與劉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為西漢時期豪放不羈的代表人物,與他一同出現的往往是不行於禮,品行不端。這種性格除了表現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現在了他的為人處事中。

按照古人的習俗,親近之人去世之後是需要進行服喪,以表達自己作為子女的.孝心和悲傷,通常服喪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間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則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親去世後,阮籍並沒有按照這個規矩進行,仍然參加宴席,並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晉文王宴請眾賓客時,阮籍一如往常的參與,何曾覺得這樣不得體,是不孝,並告知晉文王讓其罷免阮籍的官職。晉文王沒有這麼做,反而維護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懷念母親嗎,並不是,他只是不善於表達,沒有把自己的悲傷表現出來,在《世説新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寫阮籍知道母親去時候的表現,“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哀嚎一聲,並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長時間,這種悲傷並不假,是當時大多數人都無法比及的,那種流於形式的孝子行為,真的要大力推崇嗎?那種悲傷可能就不會是悲傷了,只是向世人證明的一種形式,形式上的悲傷遠比實際的悲傷更為不恥。

阮籍的內心是悲傷的,卻也是慶幸的,他可以在母親在世的時候盡孝,而不需要再母親去世的時候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悲傷,他無疑是豪放的,更是灑脱的。只是他的行為在當時並不被認可,只能在後世被我們稱讚,着實可悲可歎!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4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見,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巨伯所行邪?”賊即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搬軍而還,一郡並獲。

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友人,不料遇上了戰亂。友人讓荀巨伯離去,荀巨伯不願意捨棄友人離開,而且還願意犧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動,搬兵走了使全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友人在危難時刻還不忘讓荀巨伯先行離開,而荀巨伯在危難時刻不肯捨棄友人,而且還願意代替友人去死,讓友人離開。表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正是的那種深厚友誼,感動了賊寇,救了全郡,可見這種精神之大無畏。由此可見做人應該講情義,重情重義的人值得被人尊重。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5

這幾天,我看了《世説新語》,這本書裏的一篇篇小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其中,兩篇講孝的'文章尤其令我映象深刻。

第一篇講的是王祥的故事。王祥對待後母朱夫人十分恭敬。有一回他後母半夜暗殺他,剛好趕上王祥起夜,只空砍着被子。王祥回來後,知道後母一定為沒砍着人而遺憾不止,便去後母那請求處死自己。後母終於醒悟過來。

王祥對後母多麼孝順那!雖然知道後母要殺他,卻也毫無怨言,還特地請死,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篇是陳遺的故事。他對他的母親十分孝順,母親愛吃鍋巴,陳遺便準備了一個小口袋,每逢煮食,便把鍋巴存起來,回家時送給母親。一次,孫恩反賊入侵吳郡,袁山鬆出兵討伐,陳遺積攢了積攢了幾鬥鍋巴,沒來得及送回家,便帶着它出征。袁山鬆軍隊被打敗,軍隊潰散,都逃入了山林沼澤地帶,大多數人因飢餓而死,只有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

陳遺時時刻刻記着自己的母親只要煮食,都將鍋巴帶給母親,讓自己因此活了下來。

孝的力量多麼強大啊!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6

《世説新語》這是一本講述南北朝時期社會上流傳的新鮮故事的一本書。那麼何為層次?有錢或有權?現代人大多都這麼認為。但真正有層次的人,他的層次感是從言行中表露出來的。

陳元方,出生在太丘長的家中,也是當時上流社會的人。7歲時,他在門外玩耍時,來了一個人,是他父親的朋友,他是來赴約的。但當時他父親陳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時赴約,而已經走了。朋友得知後很生氣,甚至還心有怨言,罵了陳太丘。陳元方告訴他,赴約遲到是不講信用,對着他的兒子辱罵他的父親,是不講禮,友人聽後自覺很慚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卻自顧進了家門,不再理睬他。

有一個較為廣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歡的方法去對待別人,友人已經無禮,是應該説説他。但是這體現了一個人的層次感,體現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説友人兩句,叫他日後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訓兒子了!相反,他用行動告訴了友人:你這是沒有人會喜歡你的,包括小孩子。

層次,不是錢或權,也不是説出多麼深奧的'話,而是做出最有意義,卻又看似不起眼的一舉一動。深奧,卻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層次感,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敬佩。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7

道義,是一個深不可測而又顯而易見的東西,荀巨伯的故事道義上深不可測,卻又顯而易見。他從遠方來探望病了的有人,胡人來了也不走,這顯而易見。胡人知道了他的事情,認為他太道義,自己太不道義,於是胡人退走了,這深不可測。道義令人費解,令人琢磨,卻有時讓人想知道答案。

義,不僅有道義,還有義氣。義氣在兄弟、友人中常可以看出。兄弟之間的義氣更純厚、更真實。例如相依為命的兩兄弟用僅有的金錢互相幫助。有人中義氣較散漫、較虛偽,有時比兄弟的義氣更純厚。虛偽的是你交到了一個壞朋友,只會和你稱兄道弟,一起吃喝玩樂。反之,純厚的義氣就是你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和你互相幫助,危難之時可以互相助一臂之力。

還有意義,意義雖然和義氣不一樣。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取決於你為什麼去做,如果你不想去做,這事在別人看來再有意義也沒用,因為你感受不到。反之,你想做就有意義,意義只是一個俗稱,意義的意義很多很多,去找到他們,並且是找不完的。

義,只是一個有趣的東西,和π一樣,是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真的,義深不可測。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8

《世説新語》是南宋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説,由南朝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分為德行、言語、文學、方正、雅量、政事等三十六篇,講述了當時名士的軼聞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篇的第九篇。這篇文章介紹的'是一名叫荀巨伯的人,聽説在遠方的友人得了病,便什麼都不管去看他,正值匈奴人攻打這座城。匈奴人已經闖進,問荀巨伯:“我們大軍已到,城中無人,你是何等的漢子,還敢留在這兒!”,他説:“不忍留下朋友,寧以自己的性命來換朋友的命。”匈奴人聽了很是感動,便撤軍了。荀巨伯冒死也要保護朋友,這才是君子之交啊!這就是“真”和“誠”的一種體現,能讓敵人自慚而退,讓我們見到了患難見真情的可貴。

這篇文章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人應該講情義,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他人的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堅守信義,大義凜然,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重義,這些品德值得我們推崇!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9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過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在等候他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遠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的`説:“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元方説:“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着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要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的走進家門。

為人處世應該講理守信,想友人那樣自己不遵守承諾卻還反怪太丘不守信,還對着太丘的孩子大罵其父真是不該,元方的做法讓友人慚愧,沒曾想自己竟還不如一個孩子懂禮。

兩則故事中,第一則告訴我們的是一個“義”字,第二則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信講理。聰明人都明白,我們應該向那種重情重義的人看齊。

《世説新語》有許多小故事組成,每一篇都只有短短的幾行,但讀起來有如微小説,善於抓住人物特點。寥寥幾字卻包含了人物的性格、神態、動作等內容,言簡意賅卻又意藴深長,值得大家思考。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10

《世説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一本書。全書用文言寫成,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幾句話,但就在這些記錄人物言行舉止的文句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魏晉時代濃郁的政治氛圍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讀了《世説新語》裏的一篇文章。這則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的反對。王朗不解地説:“正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華歆最後答應了。後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又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説:“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為情況緊急拋棄他呢?”世人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作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現更貼近喜歡的答案。但是,後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那個想拋棄那個人的真正寡情人卻是王朗!關鍵時刻,心裏只想着自己,沒有責任心,太自私。而華歆,雖一開始拒絕,但一旦答應了就堅持到底,這説明他既是一個重誠信、守承諾的`君子,又是一個遇事深思熟慮、穩重靠譜的人。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就是説,只有合理的的承諾,才有實現的可能。承諾之前必須深思熟慮,量力而行,不能為了沽名釣譽而輕易許下承諾;而一旦做出承諾,就必須負責到底,因為承諾即意味着責任。

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華歆一樣才行,做一個有責任心、敢擔當的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11

今天早上早讀結束後,趁着媽媽還在做飯,我從書櫃上把《世説新語》拿了下來,先從喜馬拉雅上聽了別人的範讀,然後我把自己不會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後才用媽媽的手機錄的講書。

我已經堅持講《世説新語)六天了,今天我讀了一篇小古文,講的是管寧與華歆的故事:管寧與華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兩個一起在園中刨地種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看見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映,繼續刨地;而華歆卻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詳片刻後又扔了。之後又有一次他們坐在同一張席子上面讀書,有一輛非常漂亮的'車從門外經過,管寧依然在認真的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看,等他回來之後管寧割開了席子與他分開並説:“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通過這一則小故事我們也發現了管寧,華歆這兩名主人公對金子與熱鬧兩件事的做法。雖然面對金錢的誘惑都選擇了放棄,但是華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強的管寧,誰能面對金錢而視為糞土呢?相信我們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寧一樣。在看書時聽到一點動靜就想出去看看怎麼回事,這一點直接就説明了華歆當時在讀書的時候心不靜,這也讓他與管寧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以後在挑選朋友的時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説新語》這本書,是一本特別好的書籍,裏面全部都是一個一個富有滿滿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譯,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薦大家去閲讀。

劉義慶《世説新語》讀後感12

原文:《世説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文法評:本文主要講了管寧與華歆絕交的事情。而絕交的理由,作者只選了兩件事來闡述。一件事是見“片金”的不同態度,另一件事是讀書時見“乘軒冕過門者”的不同態度。這兩件都是發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道德小事,而絕交是大事,可見寫作的手法是“以小見大”。一般人關注一般事,對大事由於種種原因,一般人是不願“真誠”關注的。所以在中國,關注大事是“大人物”的事,小人物關注大事那是“發牢騷”,不足一論的。因而寫文章,最好是“以小見大”,方有“立足”之地。

文意評: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意淺顯,比較好理解。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因為這兩件小事而絕交,似乎不能接受或者説管寧自己也有“問題”。但站在過去的生產能力下,華歆的經濟頭腦與學習動機是值得管寧與之“分道揚鑣”的。

古代為什麼強調對人道德素養的要求以及重視對人道德的評價?這主要與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個人生產能力有密切的關係。社會生產能力越低下,越強調人集聚進行生產的重要性;個人生產能力低下也會對人與人的合作有更大的依賴性。無論人集聚,還是人與人合作,都對人的'忠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沒有對他人的誠信、對合作組織的忠誠,那合作不能繼續,組織也會瓦解。而在交往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讓別人信服,才能領導、管理大家。所以社會需要用“道德”來評價個人,個人也才能憑藉自己的“道德”高尚而成為國家的人才,組織、領導大家。這就是古代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道德的養成是需要個人追求的,個人的積極性影響了個人道德的水平。

管寧在學習的時候,看到華歆道德養成的個人動機偏低,意志偏弱,害怕自己受到不好的影響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管寧的價值選擇中,要失去較高的道德水平,那寧願失去“朋友”,所以一定的時候,管寧肯定是會與華歆絕交的!

現代社會生產能力、個人生產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從這個方面看,有些人就放棄追求“道德修養”了。但現代生活的組織化卻在不斷加強,如各種各樣的單位、企業、協會等機構,讓每個人都同時加入了好幾個“組織”,人一生下來就同時加入了好幾個組織,像加入了家庭——子女、加入國家——公民、加入企業——被保險人等。而組織化的基本素養也是“道德”。所以現代人學習“管寧與華歆”的故事,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