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華)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83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華)

《城南舊事》讀後感1

《城南舊事》讀後感 翻開《城南舊事》這本書,不知為何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講了林海音童年時代的生活。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敍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温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這本書是描寫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間英子經歷了許多成長的變故。

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裏:惠安館內被稱做瘋子的姑娘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風聲的德先叔、被施家趕出來留宿英子家的蘭姨娘、英子家的僕人宋媽、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裏,總是任由別人進進出出。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裏面的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國小畢業呢!看着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為本書畫上句點。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因為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上來的,但是它也是從淡藍的天空上升上來的呀。

而她更有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樂於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為了別人家一家團聚,竟把媽媽的金手鐲都拿去給別人做盤纏,這是件幾乎連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這本書也是林海音為了懷念她的童年而寫的吧。 雖然《城南舊事》看後叫人心酸落淚,可是它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親情和友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是離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過正面的描寫和反面的烘托,把每個人物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性格表露無遺,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盈盈浮現眼前:井邊的小夥伴,椿樹衚衕的瘋女人,藏在草堆裏的.偷兒,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着小驢回老家的宋媽,加上聰明伶俐的英子,組成了作者的寫作世界,在這世界裏,帶着人間温暖的風吹遍了每個角落,吹醒了讀者和平的心靈,這是一本散發着芬芳的書,更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它能使人從中領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温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幺,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己。其實這本書就是作者童年的自傳,。整部小説充滿了樸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像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那樣清新雋永 ,讓我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讀後感2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薄薄的一本書,之前讀了一遍,假期又花了兩個多小時讀了一遍。五個小故事串聯成一箇中篇小説,故事看似獨立,又相互聯繫,通過回憶童年往事,描述了英子眼中見到,耳中聽到,心中感悟到的那個悲歡離合的社會。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送別》在《城南舊事》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一年級時,一次是畢業時,意味着從童年的開始到童年的結束。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英子歷經了很多人,文中寫到了“瘋子”、“小偷”、德先叔、蘭阿姨、宋媽等,每一個人都使英子成長。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日莫徘徊”,這句歌詞意味着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別離。作品中英子身邊的人一個個走了,最後英子的爸爸也走了,她終於告別了童年。父親的離世也是英子人生路途上的一個節點,讓她學會了堅強地面對生活,去承擔生活中的責任。小院裏夾竹桃的散落暗示着爸爸的逝世,然而英子卻在剎那間成長起來了,爸爸的花兒落了,她已不再是孩子。這與爸爸對他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慈愛卻又嚴格。“闖練”一詞,一直迴響在我耳旁,的確,學習和生活中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只要勇敢地去面對,總會闖過去的。我也能明白爸爸對我的嚴格和無情了,這只是希望我能儘早地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本書在介紹英子的童年時光時也反映了社會的動盪,人民的貧困生活,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替。秀貞和蘭姨同為女性,但秀貞在世俗的禮教下,孩子沒了,自己也瘋了。蘭姨卻大膽地追求自己的.生活,敢於跳出火坑,並且最終和德先叔走在了起,煥然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女子,一個知識女性。這就是作品中守舊和革新的不同命運吧,讀書總是好的,蘭姨走之前不也教育英子要好好讀書,還有宋媽也是這麼説的。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全書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英子結成了朋友,又一個個悄然離開。作者在寫分別時一反常態,沒有更多地寫分別時的痛苦,而是從側面的問答體現了英子的成長,對離別的認識以及對離別的態度。這就是一個孩子眼中的離別,看似很快就忘了,其實總會有傷感,一個個回憶的故事不就是抒發了英子那淡淡的哀傷嗎?我又想到那麼句話:離別不是最痛苦的,痛苦的是離別後的回憶。然而長大後的英子也會是堅強的,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次次的分別不是造就了英子最後的堅強嗎?人生本就聚散無常,留住相聚時的美好片段就夠了。

《城南舊事》讀完了,匆匆兩遍,我也要與它離別了,故事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也會刻在我的閲讀經歷中。儘管生活中充滿了匆匆的相逢,又充滿了匆匆的別離,但珍惜擁有時的歡愉也就足夠了。用着善良去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是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

《城南舊事》讀後感3

我的父親今年都五十九歲了,他中等身材,皮膚白淨,年輕時也是長的很帥......

<城南舊事>中有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當我看到那篇文章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心情的感觸,想起許多童年的往事……

我出生在一個很小的山村,我上學的時候,學校建在高高的小山坡上,每天我和同學一起去上學的時候,就要爬四十四個台階,台階是用大青石砌的,很粗糙,對剛剛上國小的我來説,好像有種高不可攀的樣子,我奶奶總是擔心的説:“小小年紀要爬那麼多台階,太累了”現在我回想起來,還真的感謝那段艱難的路,讓我原本瘦弱的身體強健了許多。

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件事讓我至今無法忘懷。記得那天我是要期末考試了,冬天的早晨,天亮的很晚。天灰濛濛的,外面颳着呼呼的北風,我是那個愛睡懶覺的人,(現在也是呵!)每天我要上學去的時候,總是在奶奶的呼喚聲中,催促聲中起牀。然後匆匆忙忙的吃飯,那天早上我爸爸已經做完隊裏的早工回家了,見我在匆匆的吃飯,説:“晚上勿要困,早上爬勿起”“阿萍,你們今天是不是期末大考呀,”我嗯了一聲,我爸爸打開我的書包檢查我的東西,當他打開鉛筆盒的時候,説:“你的橡皮到哪裏去了”我怕爸爸要罵我,低着頭不敢説,(其實小時候我總是丟三拉四的)“要考試了連個橡皮都沒有,你怎麼回事?”在我不經意中,不見了爸爸的蹤影,我吃好飯,揹着書包上學去了,在離家不遠的小山腳下,我卻意外的碰到了我的爸爸,爸爸的手裏拿着他剛剛從小店裏買來的橡皮,那小小的.橡皮我接過來的時候,還是暖暖的,他沒有説什麼了,就讓我快快去上學,不要遲到。那時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就有了許多的感動,當我爬到第二十個台階的時候,回頭看到我爸爸的身影,在朦朧的晨色中,一個孤單的背影,還沒有來得及吃上早飯就給我去買橡皮,我想他還可能是小店中第一個顧客呢……?他沒有説要我考出好的成績,那樣類似期許,但是那次的考試我好像真的特別的仔細,特別的流暢,因為我在用那塊橡皮的時候,總覺得是爸爸在看着我,爸爸的心在牽掛着我。那一刻彷彿在我的內心深處定格了一下,我想一輩子那樣的場面都印刻在了我的內心深處,無法忘懷了。

有時候我在回想,現在的生活條件不知道要比以前好多少倍,跟現在的小孩子説這些肯定是天方夜譚一樣,他們不會理解的我們那時的生活了,但他們肩上的負擔比我們小的時候卻要重許多,我們父輩們的期許只是希望我們可以健康,順利的長大,當我們是父母的時候,卻希望他們能夠承載我們的夢想,希望他們可以揚名立萬,以前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提醒我們學習要怎麼樣,但我也成績很好,在生活中學會,忍耐和堅持。但是現在我們總會不經意中提醒小孩子要努力的學習,但是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認為學習的重要性,也許當他們到我們這樣的年齡的時候,才會感悟我們的現在的心情。才會覺得那些失落的美好時光是多麼遺憾!

父愛深深,永遠在我內心深處......

《城南舊事》讀後感4

最早接觸《城南舊事》是從國中教材中的《爸爸的花落了》,文中的那份傷感深深印在我的心裏。後來又讀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再次感受了文字背後童年的那份天真,感受老北京特殊的韻味。這幾天,終於有機會拜讀整部作品。

《城南舊事》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以英子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待記錄xx生活的點滴,記載着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xx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對她非常同情,幫秀貞找到離散六年的女兒。秀貞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來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警察局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看到爸爸與蘭姨娘不太正常的交往,以她孩子特有的狡黠保衞媽媽,保衞家庭;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文中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用孩子的天真,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城南舊事》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xx,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敍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温暖的呼喚,其中的很多細節讓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那賣雜貨的小販,那對老師教的文字不太明白的背誦,那曾經的村裏的“瘋子”,還有那過早凋謝的爸爸的花……文章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

故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流淌着傷感的情愫,書中的一切又都像我們不易覺察的緩緩的歲月,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看《城南舊事》,使我的心頭漾起一絲絲温暖,一陣陣傷感,告別童年,告別生活中曾經的那些朋友。

《城南舊事》讀後感5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個瘋女人,或者有一個小偷,你會與他們做朋友嗎?你可能説,這樣的人,躲還來不及呢?正常的人誰會與他們做朋友呢?

還真有這樣的人。想知道她是誰嗎?她與瘋子、小偷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那就跟我一起到《城南舊事》中尋找答案吧。

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痴立在衚衕口裏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引起了英子的好奇。剛開始這個瘋女人秀貞沒有一個朋友,衚衕裏的人都很害怕她、反感她。自從英子來到了這個衚衕裏,秀貞就有了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就是英子。儘管英子的家人都很反對,害怕秀貞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但善良的英子還是經常偷偷跑到惠安館找秀貞玩。

從秀珍瘋瘋癲癲的話語中,英子瞭解到秀珍讓人傷感的經歷,才知道秀珍對住宿在惠安館的讀書人司康的痴情,對生下來就被遺棄的女兒的掛念。為情而瘋秀珍深深打動了英子,英子對秀珍充滿同情。

英子無意中發現自己可憐的好朋友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她們母女重逢,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她們當作盤纏去尋找妞兒的爸爸。單純善良的英子讓秀珍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孩子,讓可憐的妞兒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親媽!多温馨美好的故事啊!

英子搬到新簾子衚衕之後認識了一位年輕人,他為了一家三口的生存,為了供成績優異的弟弟上學,而去偷盜。他所做的一切“是非得已”,他不想做一個“壞人”,他在純真的英子面前反覆問“我是不是一個壞人”,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小象牙佛珠送給英子,並告訴英子記得自己不是“壞人”。不管他的過去是怎樣的,怎樣敗了家、怎樣害母親哭瞎眼,也不管他現在是不是一個小偷,單純善良的英子只看到他現在對弟弟的照顧,對家人的愧疚,對英子的真誠……而那個年輕人之所以那麼重視在英子眼裏自己是不是好人,也是被英子的純真善良給打動了吧。

儘管秀貞陪妞兒尋找爸爸的路上,慘死在了火車下,給英子帶來極為沉重的打擊。偷盜的年輕人被抓,讓英子眼裏充滿淚水,為自己無意中透露年輕人的行蹤而悔恨不已。但這些不完美的人身上,因為充滿最美好的人間真情,而給英子留下美好的回憶。

世間一切也許不夠完美,但只有像英子那樣用美的眼睛去看待萬事萬物,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美好。正像老師讀過的一篇文章的題目《心美,一切皆美》。是的,心美,一切皆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希望我們都能用純真善良的心去感受世間的美好,用我們的純真善良給孤獨苦難中的人帶去幸福,用我們的純真善良去感化走入歧途的人……願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純真善良而變得更美好!

《城南舊事》讀後感6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緩悦耳的鈴鐺聲,童年又重臨於我的心頭。”……讀着這暖暖的文字,我走進了這本書,這本對童年充滿濃濃回憶的小説。那個跟隨爸媽來到城南的小女孩英子,在這本書裏堆積了太多淚水,留住了一個又一個的童年舊事。

書中,那一件件有趣,美好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惠安館》裏的小英子不像他人一樣畏懼小巷裏瘋瘋癲癲的秀貞,而是在知道妞兒是小桂子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讓妞兒和秀貞這一對母女重逢,過上好日子,在這裏我看到了她那顆善良,純潔的心,富有同情心的`她,擁有着如此高尚的品質;《我們看海去》中的一個小偷演扮成一個收破爛的人,時常躲在草叢裏,小英子和小偷的約定展現了她質樸天真的一面,《驢打滾兒》中的宋媽頑強勤勞,丈夫好吃懶做,她悲慘淒涼的命運讓英子痛心;在《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爸爸因肺病去世,小英子一夜之間長大,她懂得了應該承擔起家裏的重任,她變得更加富有責任心,就這樣,童年生涯悄悄地來,也靜靜的走了。

英子的童年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挫折,小英子童稚的雙眼中充滿了她對這個大北京的喜愛,周圍的人一個又一個離她而去,她的內心也充滿了悲哀,可這並沒有讓她放棄生活,而是讓她意識到了自己長大了,該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照料這個大家庭了。

其中最讓人感動的一篇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夾桃花落了,爸爸去世,而“我”也長大了,林海音用那直擊人心靈的語言記錄了爸爸對她深沉的愛,一件件小事串起了爸爸無窮無盡的愛,起初那個嚴厲的老爸,那個用雞毛毯子將自己的女兒從牀頭打到牀尾,到後來教她寄錢,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點一點放手的父親,在國小畢業時無法細聽英子的講話和表現,無法為她鼓掌,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嚴厲、辛勞又慈祥的父親,為了一家的生活,早出晚歸;為了我和妹妹的學習,嚴格要求,一絲不苟。我知道了成長是痛苦的,父愛是如山般的偉大。

今年的七月份,我也即將國小畢業,我也將帶着童年的回憶,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步入人生下一個階段。不管是爭執還是和解,是歡笑,還是淚水,所積攢的點點滴滴將會銘記於心。

三毛説:“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童年,不僅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回憶的開始,所以珍惜這寶貴而美好的童年時光,珍惜這每一分,每一秒,也請記住這一段純真的童年生活,記住兒時一起玩耍的夥伴,記住充滿友情的國小生活,記住那悠揚美妙的歌聲,記住童年一切的一切。

《城南舊事》讀後感7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本長篇自傳體小説,以其七歲至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講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故事。

當我讀完這本書,才發現自己的淚水已經奪眶而出。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樣温暖,觸碰到人心最軟弱的地方。英子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一條小衚衕裏,命運讓她結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兒時的玩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這些人都曾在天真的英子眼中來了又走。這些人都很簡單、在老北京的故事也不復雜,但是透過英子稚嫩無邪的雙眼來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便使我一會笑,一會又潸然淚下。

林海音並沒有刻意想要通過這本書表達什麼,只是純粹地記錄下她隨時間逝去的友人與童年。這“純粹”便是全書的'精髓。隨着時間緩緩走過的駱駝隊,隨着時間慢慢消逝的人、事、景、物,隨着時間悄悄溜走的童真。直到那時的英子也長大了,才明白生活的淒涼。

但是在書中更多的是平凡的暖意、平凡的温柔。只是在暖暖的情誼之中透露出那麼一點淡淡的憂愁——就好像看着駱駝隊一次又一次地來,又一次又一次離去;看着英子生命中出現的那些人漸行漸遠。《城南舊事》即是這樣一本書,淡淡的文字包含萬千種不同的情緒,也包含着人世間的善惡醜美。

《城南舊事》中的每一個故事裏,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經歷,但是最後無一例外的離開了英子。甚至連慈祥的父親也走遠了。英子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她將自己的小世界敞開邀請你細細品味。她的每一個故事都很曲折,但卻又那麼普通。林海音的故事能使你思緒起伏,心中既感到温馨又有説不出的苦澀。“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個故事都那麼感人肺腑。當你捧起書的時候,便好像着了這書的魔,會情不自禁地將感情代入其中,隨着書中的故事又哭又笑。

《城南舊事》便是以“純粹”的記錄而感動人心的,純粹的主人公英子,稚嫩的心不帶一絲心機;純粹的感情,每一次的同伴、每一次的離開,小小的英子開始適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純粹的記錄,樸素的語言中流露出深奧的道理。

老北京過去的故事那麼精彩又那麼普通,每個人都在過着平常又不普通的日子。林海音即是將最尋常的日子當做了不平凡的每一天,所以讀者才可以從她的書中找到共鳴,隨着她的感情變遷。

那樣淡淡的憂愁,來自林海音對老北京城南那條衚衕的思念和眷戀;那暖暖的情誼,來自英子對平凡每一天的重視和珍惜。

如果我們也能帶着像林海音的那種不平凡的心情度過平凡的每一天,那麼我們也可以在瑣碎的生活中找到不尋常的暖暖的感覺。

《城南舊事》讀後感8

寧靜的夜,我倚着窗,在柔和的月色下恬睡,手裏還拿着睡前陶醉其中的《城南舊事》。

恍惚中,我聽見駝鈴陣陣響,近了,更近了……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喧鬧嘈雜。塵土飛揚的馬路邊,一個小女孩趴在窗上,懵懂地看着這個世界——她看見了,這是個紛紛擾擾、喧囂吵鬧的世界;這亦是個憂愁淡淡、哀思沉沉的世界。

於是,一雙不食人間煙火的眼,流露出一絲迷茫、一絲憂傷。

為那潺潺的流水,為那緩緩的駝隊,為那茫茫的人海。

還為隨流水、駝隊與人羣遠去的童真歲月。

悲喜童年,遺留在北京的紅色小院,一回頭,只能回味,無力追逐。

點滴往事,凝固於城南的'黑瓦白牆,一仰天,只能遙望,無法尋回。

那段時光,如枝頭芳香瀰漫的花兒,天真浪漫、不諳世事。

而當花瓣灑落,我們只能惋惜落花青春短暫,還未再看一眼便就匆匆離去。

有些事兒,過了,便是過了,只留得滿地清香。

我猛然醒過來,望窗外仍是一片深邃的星空,心中盪開童年往事的漣漪……

小時候,變化萬千的世界對我有極大的吸引力。

閒暇日子,我總愛拉着外婆的手蹦蹦跳跳地奔向一個草長鶯飛的花園,奔向柔軟的綠地、綻放的鮮花。花園裏有幾株小桃樹,如情竇初開的小姑娘一般,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桃樹枝頭,桃花盛開,散發着醉人的芳香。

忽然,我瞧見一隻粉蝶飛來,撲扇着翅膀停落在樹梢。我興奮地大叫,歡天喜地地跑過去,卻看見那蝴蝶奄奄一息地靠在一片綠葉上,一動也不動。我仔細一看,才發現她的一隻翅膀破了一個洞,洞裏透出金色的陽光。

這時,一隻毛毛蟲跟沒看到蝴蝶似的,慢悠悠地從她身上踏過。一聲聲“咔擦”從葉間傳遞到耳邊——蝴蝶的翅膀粉碎,她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至今猶記得那天黃昏我撕心裂肺的哭聲,怎麼哄都哄不住。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生命的遠去,更因為我所熱愛和信任的世界告訴了我現實的殘酷——造物主在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把一切都想周全,比如這隻蝴蝶,比如《城南故事》中的惠貞母女、奶媽與“黃板牙兒”、厚嘴脣的小偷兒……他們都遭受了命運的不公,而這種不公卻不能被童年的我所理解。於是,看見黑暗的那一刻,我只有痛哭。

而英子卻早早地明白了這一切,她選擇了沉着,選擇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責任。

只是有時候,我彷彿聽見英子在城南的牆角下嚶嚶哭泣,因為生活中的願望與現實的殘酷相差甚遠,更因為她的童年過早地逝去。

在那些時候,我也迷茫:在海灘邊奔跑嬉戲的時光,為蝴蝶之死放聲大哭的日子,為何流逝得這麼快?

或許,童年只是一場美麗的夢——夢,總會有醒的一刻。

其實醒了也無妨,窗外月光皎潔,美好往事可以喚醒心底最純真的回憶。

回憶沉澱在心中,留下一顆種子,一顆愛的種子。

我待她生根、發芽,綻開愛的花朵。

《城南舊事》讀後感9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我對自己説,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林海音抱着對童真的熱愛與對現實的期待,寫下了心血之作――《城南舊事》。

林海音五歲隨父母來到了北京城南胡同裏生活,一住就是25年。《城南舊事》所記述的便是這25年中的瑣憶。在書中,“英子”(林海音)與惠安館“瘋子”秀貞、常遭毒打的妞兒、草垛裏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宋媽、因肺病而逝世的爸爸度過了富有戲劇性的童年生活。

秀貞常倚着惠安館的門牆,對過路的小孩子總是投以燦爛的笑顏,只為了懷念幼年走失的小桂子。生活對秀貞從不心慈手軟,她卻在苦痛與悲傷中學會温柔對待世界,用憐惜回憶着傷疤。

“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唸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正當英子滿心歡喜地領過國小畢業文憑,摯愛的爸爸卻再也抵擋不住病魔的侵蝕。隨着石榴、夾竹桃的葉子片片垂落,爸爸的呼吸漸漸微弱,意識漸漸模糊,最終,他帶着對英子深沉的父愛與對生活的留戀,向世間告別。至親的人永遠離開,仍是孩童的英子如何面對這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再也看不見父親慈祥的微笑,再也聽不見父親深切的教導,再也觸摸不到父親温熱的手掌。英子也曾墜入谷底,撕心裂肺地苦苦求救,祈禱這只是生活的一個遊戲,一場夢境。但現實總是無情,神靈永遠都看不到人間的苦難。在悲痛中,英子還是重拾了對生活的勇氣。因為她明白,如果生活不能總讓自己熱愛,那就讓自己主動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帶給她的磨練與傷痛。正是有這樣的信念與心態,英子蜕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小大人”。

英子的童年有歡笑也有淚水。正如我們的孩童時期,有糾結也有笑語。

我們總是抱怨作業多,抬頭與埋頭所見的`都是“語數英”;我們還埋怨老師嚴厲,呼喊着要尋求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我們何曾記得那一句句深刻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殊不知,讀書,是獲取智慧成本最低的方法。更何況,國小的課業較之漫長的人生之途,它根本算不上一道“障礙”。放眼未來,我們的學習生涯還很長,以後的知識未必容易消化。故此,我們應該向英子學習,積極樂觀地去面對生活給予的挑戰。等到我們老去,再回首,身後定是一片花海芬芳。

合上書,房間裏似乎瀰漫着淡淡幽香。我依舊沉浸在城南那些舊事,彷佛英子正坐在我的對面,寫着她的故事,不時告訴我:“趁着年輕,趁着純真,你要發奮學習,發奮讀書,文字是有温度和力量的,只要多讀書,你的內心才足夠強大……!”我心裏默唸道:向英子學習,朝着理想進發!

《城南舊事》讀後感10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 裏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有爸爸、媽媽、宋媽、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裏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蘭姨娘……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許多事。它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説不出來的天真體現了出來,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地融入字裏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餘,更為讀者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

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着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其深意。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小英子的童年是十分快樂的,身為大小姐的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於是便有了這本《城南舊事》的產生。回憶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爺爺奶奶只有我一個孫女,於是,我便成為了他們的掌上明珠。就連給我餵飯就要跑到這,跑到那,也毫無怨言。記得在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外婆家了,因為在那裏,不僅有許多好玩的東西,而且犯了錯媽媽也不會責怪我。童年的回憶是多麼的美好,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小英子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十分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温馨。《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 城南舊事讀後感四 前幾天,我讀了《城南舊事》。它的作者是林海音。

《城南舊事》全書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用小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童年的那些往事。宛如一縷春風,輕柔地飄過樹林,飄過大地,飄過田野,飄過每一個人的心間。 讀《城南舊事》,英子天真無邪的話語和兒時趣事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的快樂度過時不覺得有多好,反而羨慕大人的世界,整天在家裏嚷來嚷去:“我要長大!”以前總認為童年的煩惱説不盡,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幹什麼都不可以,家長總搖頭説:“不行,你太小了”我簡直恨不得一夜之間就長成大人,想幹什麼幹什麼,“胡作非為,上房揭瓦”…… 直到今天,我該上國中了,那個“六一”兒童節不再屬於我,我的童年也在陣陣叫喊中流逝,童年的生活已成為過去,只能細細品味,無法再次經歷了,我才感到時間的不等人和一陣子迷茫。

也許,童年就像書中説得那樣令人流連往返;也許,童年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美好但已失去的夢;也許,童年有如一絲絲的裊裊青煙,轉瞬即逝;也許,童年好似一個小時候的生活記錄片,時常在我們的腦海裏播放,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童年的花兒凋零了,童年生活也就永遠地離去了……

《城南舊事》讀後感11

全書就是從“英子”她自己出發,描繪了她孩童時代的幾件事,從“英子”純粹的視角下,記錄了往在北京城南那裏所經歷的瑣碎的故事。語言很簡單但卻很細膩,剛剛看完的時候只是覺得她的童年有點豐富精彩,但仔細回想起來卻是有着一股淡淡的憂傷縈繞在其中。經常在衚衕口等候自己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的好朋友,被家人撿來的妞兒也是英子的好朋友,在英子的幫助下,竟然發現二人是失散多年的母女,英子竭盡全力想要幫着秀貞帶小桂子(妞兒)團聚離開,結果在趕火車的時候母女兩個卻慘死在車輪下。英子昏迷了十幾天,全家搬到了新簾子衚衕,在新家附近的.草叢裏,她認識了逼不得已偷東西來供自己弟弟上學的賊,但是因為英子無意中的指引,警察抓走了這個年輕人,英子又失去了一個朋友。後來,蘭姨娘來到了英子家,英子覺察出了爸爸對蘭姨娘的曖昧情緒,便想辦法把蘭姨娘和在家中同住的德先叔撮合到了一起,兩人墜入愛河一起離開了英子家。宋媽的丈夫來接她了,原來,宋媽的閨女讓她丈夫給了人,兒子小栓子也死了,宋媽走了又回來,縱是不捨得英子一家,也還是坐着丈夫的驢車離開了。英子長大了不少,馬上就要畢業了,但是爸爸卻病倒了,他的夾竹桃散落了一地,弟弟妹妹靜悄悄地坐在院子裏玩,英子接到了通知爸爸病逝的消息,那一瞬間,英子長大了。這些細細看來無不是悲劇,但閲讀的時候卻沒有那麼地傷感,更多的是感慨。

“英子”的童年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失去中不斷成長,有遺憾嗎?當然是肯定的,秀珍和妞兒好不容易相見,卻慘死。宋媽那麼善良,丈夫卻那麼無能,孩子去世的消息一年多了才知道,説了一聲再見,便是永久的告別。到後來那個五十多歲仍然一個人的女校長,她的初戀愛上的是她的妹妹,她也便坦然接受。

全書其實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波濤洶湧、大起大落。但透過英子,剩下的更多是真情,剩下的是時間。我們無能為了去改變時間所帶來的,過去會遺忘,但遺忘是記得的到來,就好像英文的“forget”裏面也有“get”。我們本能的會遺忘過去那些悲傷與陰暗,留下那些感動與幸福,但回想起來可能會笑,但也會心酸。

在離開惠安館前往新家的途中,英子想:一切都過去了嗎?我將來會忘記嗎?

一切都過去了嗎?我將來會忘記嗎?

會過去,也永遠過不去;會遺忘,也會永遠銘記。

“物是人非”、“人走茶涼”在這本書中是帶有温度的,就算有深深的無力感,那也是摻雜着蜜糖的蠶絲將我們深深裹住,累了能進去喘口氣。出來便是破繭成蝶,讓我們見到的是更好的自己。爸爸的花落了,那熟悉的駝鈴聲又響了起來,而那個“英子”也成了最好的“英子”。

《城南舊事》讀後感12

如果説瓊瑤的小説,在轟轟烈烈中似一塊甜膩膩的奶糖,那麼,林海英筆下的《城南舊事》就似一杯香茗,在午後沐着温暖。

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沒有驚天動地,沒有刀光劍影,而正是這司空見慣才給予人最美最温馨的感受。

秀貞,一個清純的女子,一個柔弱的女子。她的情,太濃;她的愛,太深。她把自己束縛在“思康”的情懷裏。秀貞選擇了苦苦等待,她也就選擇了生命的終結。

“我要反抗!”在《城南舊事》裏,只有她,能説出這樣的話;只有她,真正的這樣做了;也只有她,一個受壓迫的女性終於嚐到了甜蜜的愛情。她就是蘭姨娘。蘭姨娘,是那樣的聰明、温柔、和氣、年輕、美麗又受大家歡迎。她同宋媽一樣,命運很悲慘。

但她又不同與宋媽——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淚,很苦,卻只能往肚裏咽。蘭姨娘覺醒了。她覺得封建的傳統無法給予她幸福、快樂和自由。她反抗了。她,衝破了封建家庭的牢籠。她,敢於去尋找自己的幸福生活。蘭姨娘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蘭姨娘是有志氣的,是敢於去向惡劣的'社會去反抗的。這,是沒有人可以不敬佩她的。畢竟,在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還有許許多多受壓迫的婦女是不懂得抑或是不敢反抗的!

蘭姨娘,她的覺醒,她的反抗,共同織就了她的幸福彩錦。悲慘是相同的,思想是不同的,選擇是不同的,命運必定是截然相反的!

宋媽永遠只能是那個“宋媽”。她的思想觀決定了她只能做一個女人。一個不懂得覺醒,不懂得反抗的女人。宋媽,很勤勞,很樸實,很善良,也很能幹。她像每個中國農村婦女一樣,對於生活有着一種十分執着的韌性。可是,宋媽又是一位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的農村婦女。她的丈夫也受封建思想的迫害,把一個女兒送人,一個兒子也不慎淹死了。

宋媽卻只是哭,哭啊哭啊,竟沒有一絲對丈夫的怨恨,她在“夫為婦綱”的封建思想下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順從;宋媽卻只是哭,哭啊哭啊,竟沒有一絲對黑暗社會、封建思想的憤怒,她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生孩子的工具,麻木、迂腐、沒有思想。

不,宋媽的的確確只是一個農村婦女,一個女人。她竟不懂得反抗呵!或許,她懂一些吧,只是,她不敢——當然是不敢的!宋媽的悲劇,是封建時期婦女的悲劇,更是所有不懂得反抗抑或是不敢反抗的女人的悲劇!反抗啊!鬥爭吧!否則,留下的只有苦澀的淚!

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有一個主角離英子而去,直到父親的花兒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相思情、離別恨,刻骨銘心的痛,使英子變得成熟,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英子的童稚,單純與真實卻也看到了那籠罩着愁雲慘霧的封建社會,那童稚過早的充滿了哀怨,那單純愈來愈迷茫的失去了前方,還有那真實也過多的氤氲了惆悵… …

我真的看到了,聽到了,也想到了——這世界或許就是如此,複雜而又簡單,宂亂而又清晰,矛盾而又和諧,可笑而又悲涼。

曾經,在城南留下了一段或喜或悲的舊事。

舊事,我的情;城南,我的夢!

《城南舊事》讀後感13

閒暇時,翻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故事中一幕幕童年生活的情景有着莫名的親切感,酸甜苦辣都有,卻回味無窮。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已經熱鬧非凡。在城南,住着一個小姑娘,她叫英子。六歲的小姑娘英子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瘋”女人秀貞,似乎她的身上有着許許多多特別的故事,吸引自己。秀貞告訴自己,曾經她與一位大學生暗中相戀,而且懷孕了。後來,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獨自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小桂子。小桂子被被家裏人扔到城根下,後來再也沒有了消息。英子對她同情萬分,就在她身邊當她的好夥伴。英子意外得知自己的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簡直是一模一樣,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急忙拉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激動萬分,便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希望一家人能夠團圓。不幸的是,母女倆在途中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來,英子一家搬走了,搬到了新簾子衚衕。英子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年輕人,他的嘴脣很厚。英子覺得他是一個善良和藹的人,但也分不清他是不是好人。年輕人為了讓自己的弟弟讀書,犧牲自己,不得不去偷東西賺錢。有一次,英子在荒草地上見到了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的暗探發現,帶人把這個年輕人抓走了。英子看見他被抓走,十分傷心自責……

九歲那年,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家中,英子知道了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意外掉進河裏淹死了,女兒也被狠心的丈夫賣給別人,心裏難過萬分,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別人家帶小孩。英子快要國小畢業的時候,爸爸病倒了,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宋媽被自己的丈夫接回鄉下。英子的媽媽帶着英子和弟弟妹妹離開了衚衕……

讀着《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快樂時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我腦海中慢慢放映……緩緩前行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裏的老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殘留着英子的腳印,也篆刻着她的快樂。這些故事雖在書中讀到,卻感覺自己就是文字中的主人公,自己似乎昨天、前天還在做這些類似的事。作品藉着她天真無邪的童年純淨的眼睛看盡了人世間的真實世界的世態冷暖、悲歡離合。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回憶錄,其中有喜有憂。這本書,用文字描述了我們生活着的真實的世界,真實的情感。讀這本書,彷彿重新遊歷一遍自己的童年生活,又彷彿再參悟一遍現實生活的冷暖因果輪迴,還彷彿翻看了幾十年來城鎮面貌的變遷……老北京的畫面,老農民的淳樸,白牆黑瓦矮房子的安詳,石子小巷的清幽……久久無法在我的腦海中散去。

讀一本作品,能掀起沉睡內心已久的美好一角,是一種甜甜的感覺。

《城南舊事》讀後感14

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説,把他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林海音

她默默地想,默默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悦耳的鈴聲,童年彷彿臨於心頭。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愚騃而神聖的。小説以一個孩子——英子的視角記下她遇見的人,經歷的事。旁知的敍事特點讓作者本人站在情節之外,純真的眼神,客觀的描述,亦給讀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

小説以1923——1929年的北京城南為背景,以小女孩英子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小説中關於北京的傳統風俗、服飾等描寫極為細緻,絲絲入扣,可見作者對北京的熟悉。

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惠安館傳奇”中,對心上人始終不渝,對失去的孩子念念不忘的秀珍,因為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就被視為瘋子,她真的瘋了嗎?在她瘋瘋癲癲的外表下藏着一顆世俗之人無法理解的痴心。

為了供一直考全校第一的弟弟讀書,他幹着自己不齒的行當,卻又不願意讓別人説他是壞人。他自己不上進,他希望別人上進;他自己沒有明天,他希望別人擁有美好的明天。這樣的人卻不能安然地走在陽光下,只因為他是一個小偷,這是何等的悲哀!待到他日,他是否還會記得曾許下的“我們看海去”的誓言?英子會記得,我們也會記得。

因為不堪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蘭姨娘休了自己的丈夫,住到了英子家裏,她不僅給英子打開了一扇新奇的窗户,也讓英子早早地看清了大人之間的關係的複雜。她最後愛上了一個進步青年,並與他共同奔赴他們理想中的美好的新生活。

陪伴英子童年的宋媽,原本是為了改變家裏窘困的狀況,才丟下自己的孩子,到別人家裏當奶媽,她在別人的孩子身上傾注了自己作為母親的全部感情,對他們無微不至,疼愛有加。可結果卻是自己的兒子死、女兒失。她在尋找女兒未果的情況下終於決定回家,在臨行前仍對主人家的孩子千叮嚀萬囑咐。這樣善良的人,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留在英子腦海裏的不單單是驢打滾兒的香糯,還有對宋媽的不捨和思念。

有人説,父親是因為愛花才有了英子等姐妹,父親死了,花落了,花魂是跟着故人去了嗎?父親的花兒落了,英子也長大了。她已經學着給大人安慰,學着當做別人的依靠。

林海音説,多少年後,城南遊藝園改建了屠宰場,城南的繁華早已隨着首都的南遷而沒落了,偶爾從那裏經過便不勝今昔之感。這並非眷戀昔日的熱鬧生活,那時的社會習俗不值得一提,只是因為那些事情都是童年經歷的,那是真正的歡樂,無憂無慮,不折不扣的歡樂。

經過時間的洗滌,停留在我們內心深處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原來都是歡樂的。

童年,那些如青葱般的歲月承載者我們成長的軌跡,它不是一座孤島,被遺忘在夢的角落。它在我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們帶着這些印記,走完一生。

《城南舊事》讀後感15

《城南舊事》寫的是林海英在北京城南的趣事。她的童年是那麼令人嚮往;那麼讓人羨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慧安館的故事。慧安館主要是講小英子幫助一個在別人眼裏是瘋子的人找到孩子。林海英寫出童年幼稚真實的感覺把我深深的感觸了。我更觸動我的是小英子那刻骨銘心的童年。不過,小英子在國小六年級時就沒有了爸爸,讓人覺得很可憐,也很惋惜。小英子那麼小就沒有了父親,卻還能堅強樂觀的長大,讓看實覺的很佩服。更何況還成了一個大作家,更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讀書心得:童年卻不能繼續了!夾竹桃落了,英子長大了,不能再是小孩子了想想小英子的不幸,又想想我們的幸福,我實在感到太慚愧了。當小英子幫媽媽幹活,領弟弟妹妹時,我們卻依偎在媽媽的懷裏撒嬌。當小英子幫媽媽煮飯時,我們卻在外面玩。當小英子幫家裏作家務洗衣服時,我們卻坐在電視機旁看動畫片……就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英子卻成了一個大作家,生活的坎坷磨鍊出了小英子這樣的一朵永不低頭的梅花。《城南舊事》這本好書就像一盞明燈指引着我走向成功的`道路。莎士比亞曾經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談話。這句話説的一點兒也不錯,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城南舊事》就是一本值得我們仔細體會琢磨的好書。

這些天,我看了一本好書,名字是《城南舊事》。這本書是被稱作台灣祖母屆的人物林海音所寫,講述了林海音童年在城南時的悲歡離合。

這本書的內容是:林海音五歲時跟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一住就是二十幾年,這裏也就成了她的第二故鄉。林海音在這條衚衕裏,認識了許多朋友:小桂子,小栓子,妮兒等,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這本書描寫了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間英子也經歷了成長的變故。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裏:惠安館內被稱作瘋子的姑娘秀真,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着特別的理解和看法。她有分不清的事,比如分不清海和天,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起來的,但它也是從蔚藍的天空中升起來的。她的身上有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有顆助人為樂的心。有一次,她為了讓別人一家團聚,竟然把媽媽的的手鐲拿去給他們做盤纏,這幾乎是一個成年人都不可能做的事情。這讓我想起一句俗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