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四世同堂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世同堂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世同堂讀後感(15篇)

四世同堂讀後感1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説名著,全書分小羊圈、偷生、事在為人三部。小説開始於抗日戰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麗時刻。描述了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人們經歷的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

小説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户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

看完全書,彷彿置身於那血雨腥風的年代裏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志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更深切地瞭解了中華民族活動那段歷史,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所感到悲痛,但是,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感到要愛護自己的國家,要在國家危難的時刻去盡力做,使我們的祖國不受侮辱和侵略。

四世同堂讀後感2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題記

不必説月下獨望洞庭湖,嫦娥悽悽涼涼獨守月宮,詩人獨自依杆前“舉杯邀明月”,也不必説黎明林江傾灑下的一抹陽光,天邊的微微紅暈,單是這充斥着温暖而温柔的黃昏,就叫人心曠神怡,大飽眼福。

我拿起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四世同堂》。家中所有的東西都靜寂地、一動不動地呆在原處,他們懶散地沐浴在夕陽的微光。我捧着書,坐到了光線最密集的地方——陽台,撥開書籤,翻書的聲音悦耳,然後緩慢地隨風飄走,消散在靜寂的大樓中。

樹葉在風中婆娑起舞,對立的大樓一半沉睡在黑暗中,一半甦醒在黃昏中,太陽儼然已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多了一絲違和感。閒了一天在家的.我,沉浸在老舍先生細膩的文字中,書,也儼然與黃昏渾為一體。

看着《四世同堂》,眼前時而是民不聊生的北平,時而是温柔靜寂的黃昏天空;時而是監牢中被日本人折磨得皮開肉綻的無辜老百姓,時而是樓下蕩着鞦韆綻開笑臉的孩童,這兩個極端的世界,使我分不清哪是書,哪是黃昏。

我繼續讀下去,無意間,黃昏帶着它泛黃的光,透過欄杆,直直的射向地面,黃中帶着一絲微紅。微風吹拂,撩起了窗紗的一角,也吹起了人們的微笑。我竟由黃昏中,聯想到了遠方的湖面被飛鳥泛起層層漣漪,枝上築着的鳥巢中響起一些“新生命”的喊叫,天真無邪,顯然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果然,黃昏總能讓人想起美好。

我浸了,浸在了書的世界,書將我的心靈浸的純潔無暇。

我痴了,痴迷無限好的夕陽,讓世人忘記憂愁的黃昏。

隨着一頁頁書漸漸翻去,黃昏,這一篇章也漸漸離我們而去。暗了、淡了、末了、最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無窮的黑暗……

四世同堂讀後感3

在爸爸媽媽的介紹下,我捧起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書中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我。

《四世同堂》講述的是在日軍佔領北平時那兒一户人家由興旺轉為衰落的故事。書中,當我看到“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和日本人一起剝削普通百姓的時候,心中不禁怒火中燒。而當我看到桐芳為了殺日本鬼子和日本鬼子同歸於盡是,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在全書的最後,瑞宣的小女兒小妞子因為吃共和麪,裏面的砂子、穀殼兒卡在闌尾裏而死亡,但與之同來的是日本投降的'消息。但那時,大家怎麼也開不起心來。戰爭帶去人們太多太多了。

合上書本,細細品味。這本書中最讓我氣憤的是那些像“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一樣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就想盡方法來折磨人,想盡方法來討好日本人,為的只是表面上的“優質”生活,絲毫不為北平陷落而感到傷心,反而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來了。但是在最後,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是的。當今生活比以前當時好了很多,但是,我們國家在國際上也聲譽不錯,又是奧運會、又是世博會,看起來光鮮無比,但是其實我們國家仍然還有很多十分不好的現象。就如我們國家比比皆是的貪官,食品問題,還有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就是説人們為一個受災縣捐款三千萬,但最後受災人民總共只收到了幾百萬。而剩下的幾百萬又到哪裏去了呢?可想而知,這些錢應該到了那些上級貪官那兒了吧。那些人就眼睜睜的看着人民吃不好、喝不好,而自己在家裏吃香喝辣、山珍海味。這些人就像書中的“大赤包”“胖菊子”藍東陽,只顧自己,不管他人。

我希望我們國家能越來越好,減少那些不好的情況。

四世同堂讀後感4

《四世同堂》這本書,據書上寫,這是老舍寫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講述的是革命時期日本鬼子闖入北平,小羊圈人原來正常的生活,被搞得不像樣子。

對於這個變化,小羊圈裏的各家人也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從軍的從軍,反抗的反抗,毫無變化的毫無變化,甚至還有人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高興,成為日本人的走狗。讓我最印象深刻、表現截然不同的二人分別是錢默吟先生和冠曉荷,先説錢默吟先生吧!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後,不但沒有傷心,還因兒子的死是因為幹掉了一車日本人而驕傲,當鄰居冠曉荷把他兒子的死因告訴日本人,日本人派人來抓他時,他也沒有一絲恐懼,反而昂首挺胸,被捕了後,他也一心只想着消滅侵入中國的日本人,被人救出後,他便開始對外界宣傳反抗日本,並給那些反抗者出主意,這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一心把入侵者趕出中國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我。再説冠曉荷吧!在日本人侵入北平之前,倒也沒什麼事,日本人來了以後,他就一心幫助日本,全然不顧自己是個中國人,他相信,只要幫助日本就能獲得利益,於是便無恥地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得到了利益,便更加瘋狂地幫助日本,弄得整個小羊圈烏煙瘴氣,大家都討厭他,可他卻全然不顧。還和他老婆一起,和一些漢奸、日本人稱兄道弟,親密無間。最後他得了胃病,日本人怕傳染,就把他埋進坑裏,他卻還一心以為,日本人能救他還要給日本人下跪,真是不可救藥,令人鄙夷。

老舍用他的.神奇的筆,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反抗日本侵略者、毫無動搖的錢默吟先生、瑞全,陰險狡詐的冠曉荷、藍東陽等,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場景的重現,讓我們看到人們美好的一面,和人們醜陋的一面。真不愧為老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四世同堂讀後感5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説。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説,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衚衕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衚衕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現抗日戰爭時期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説,全書分為《惶惑》《偷生》《饑荒》三部,近百萬字。

小説以抗日戰爭時期北平一個普通的小羊圈衚衕作為故事展開的具體環境,通過祁瑞宣、錢默吟、李四爺等眾多小人物屈辱、悲慘的經歷,生動真切地反映了北平市民在抗戰中惶惑、偷生、苟安的心態,以及他們在這段屈辱的歷史裏所經歷的人性掙扎,再現了那個時代眾多普通人在國破家亡之際緩慢、痛苦而又艱難的覺醒歷程。

小説氣魄宏大、視野廣闊。在抗日戰爭這樣一個宏大的歷史框架下,老舍先生用小人物們的故事記錄下整個民族的脈動,用一個普通的小羊圈衚衕,濃縮了整個北平“亡城史”,也深刻地展現了戰爭時代廣闊中國的面貌,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微縮抗戰史。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規模較大、寫作時間教長的作品,也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描寫平民戰爭創傷的長篇小説,堪稱中國抗戰文學史上“力透紙背的書寫”

四世同堂讀後感6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於把《四世同堂》看完了,總共有1200來頁,分為三部,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真實地紀錄了革命戰爭期間中國首都的社會現狀,展現了滿目瘡痍的真實圖景。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侵略行徑,特別是文化侵略,更是深入骨髓的膏肓。中國為什麼會千瘡百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敢站出來,青年人中雖然有一部分充滿了戰鬥熱情,願意用自身的大無畏付出來改變社會現實,比如瑞全,他可以遠離家鄉,積極投入戰鬥,為解放事業貢獻青春和鮮血。

可更多的年輕人卻沒有把國事放在第一位,雖然他們也深刻體會到了社會的黑暗,並決心不向日本鬼子投降,但在艱鉅的生活壓力背後,他們屈服了,他們想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還有父母,這些讓他們裹足不前,比如瑞宣,他也是個充滿鬥爭精神的青年,但在艱鉅的家庭責任之下,他只能委屈求全了,因為他不忍心年事已高的祖父,不忍心病怏怏的母親,不忍心尚小的兒女,於是,他只能持觀望態度,只能苟且偷生,只能苟延殘喘地生活在生存邊緣。除了這部分人,還有社會的蛀蟲,他們腐蝕了社會的發展,是中國窒息的根源,就如冠曉荷,就如瑞豐,他們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反而想趁着被日本鬼子佔領而升官發財,顛覆了人性的本真,毀壞了中國人的'名聲。

《四世同堂》是我認真看完的最長的小説,雖然我不喜歡歷史,我自認為這點是非常不對的,雖是興趣使然,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盡力地去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就如這部小説,它真實地展開了中國社會發展洪流中的一角,為我從中窺探歷史提供了機會,雖然社會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我相信仍然有它的價值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瞭解它,品評它。

四世同堂讀後感7

一口氣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彷彿置身於那血雨腥風的年代裏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更深切地瞭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而激發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模的戰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爭與和平》;無悔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賞的中國作家,之前也不過看過他的話劇茶館和幾個短篇《馬褲先生》、《抱孫》、《眼鏡》 等等。他那不着痕跡的幽默讓我徹底折服,他筆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畫肖像,看似誇張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卻又發現如此神似。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產物,可是卻也會一代代遺傳到今天的我們身上;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塑造了中華民族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筆下,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讓人掩卷深思。

四世同堂讀後感8

在一個民族危亡之際,才能體現出它的優劣。這是現代作家老舍寫的《四世同堂》讓我感觸頗多。這本書同時也昭示古老民族的浩然正氣,是我們國小生必讀的書。

故事講述了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日本將北平城佔領。住在小羊圈的祁家四代在日本侵略時發生的巨大變動。其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祁家第三代—祁瑞恆,他自始至終沒有投靠任何勢力,做了一位普通人授課老師,看着自己身邊一切變化之快,日新月異,卻又在授課之時來教育學生,精忠報國,成為國家的能人賢士棟樑。

讀完《四世同堂》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想着,是什麼力量,讓祁家(除祁瑞豐)和錢老人不被金錢和權利腐蝕,不會像別人放棄尊嚴來獲得權利,而他們用尊嚴和一死來捍衞自己的國家,自己的親人。是什麼樣人信念讓他們如此對待呢?這,便是堅持一件事情,到死也不會退讓半分的信念吧!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好吃好喝的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種信念。

在平時,我寫不好的題目,往邊上一去,就不理了。可我讀完《四世同堂》之後,我便想試一試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感受。

我寫了一道很難的奧數題,寫了五遍都沒想好,我急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奈之下,我又理清思緒慢慢想,呵!靈光一現,有了!急忙寫了下來,驗算一下,對了!我果然可以寫好!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不畏懼困難,勇敢前進,就一定會戰勝困難的。

四世同堂讀後感9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四世同堂》,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個便籤,上面寫着三句話: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閲讀的文學經典;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老舍: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尤其是老舍先生説的這一句話,最讓我記憶猶新,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愛意。

首先,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裏的26位主人公,他們分別是:桐芳,祁瑞宣,高亦陀,韻梅,李四爺,祁老太爺,孫七,天佑,馬老太太,錢先生,小順,祁瑞全,妞子,祁瑞豐,丁約翰,長順,冠曉荷,白巡長,大赤包,小文,藍東陽,文若霞。招弟,高弟,胖菊子,小崔太太等。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説經典名著。小説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户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敍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的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忠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的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傑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多年來的寫作經驗,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讓人廢寢忘食。

四世同堂讀後感10

有一天,我無意間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我從未讀過的書——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那本書好像有着一股神祕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便把它抽了出來,開始細細品讀……

《四世同堂》這本書,圍繞着一個小衚衕裏的幾户平凡的人家展開故事。時而令人歎氣,時而令人憤慨,時而令人興奮,時而又令人自豪。在書中,我看到了在北平淪陷時,錢家、祁家、冠家等不同階級的老百姓為生存做出的`選擇。冠家為了討好日本人,做出禽獸不如的事。而祁家、錢家對日本人十分痛恨。錢家二少爺與日本人同歸於盡,錢老人最後成了地下工作的聯絡員;祁家大少爺祁瑞宣是知識分子,他甚至忠孝不能兩全,他選擇在家中盡孝,成了地下報刊的編輯,同時,他告訴街坊鄰居們中國沒有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小星星,不很亮,但卻能給身邊人們帶來希望。而老三祁瑞全選擇了盡忠,離開北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這本書中並無什麼華麗的詞藻,只是平淡樸實的語言,卻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花草樹木都寫出了神韻,常常會引起讀者深思,給予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在遇到困難時,就應當勇敢的站起來;遇到外敵時,就應當奮起反抗,如果順從,就是自掘墳墓,《四世同堂》裏冠曉荷的遭遇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不顧別人,一心只想佔便宜,害了不知多少無辜之人。為了升官發財,他一遇見日本侵略者就點頭哈腰,連自家的房子被侵略者佔有時,還不忘向他們鞠躬行禮。,最後也得到了惡有惡報的下場,大快人心。

讀完整本書,我得出一個道理:一個民族,沒有應有的血性,任人宰割,這個民族註定不會長遠。

四世同堂讀後感11

老舍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很多,除了駱駝祥子,就是《四世同堂》了,這部小説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在遇到困難時應當勇敢的站起來,遇到外地時應當奮起反抗,而不是順從,否則就是自掘墳墓。在我們國家遭遇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和欺負是,很多老百姓為了得到一時的利益就放棄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讓更多的同胞遭受困難,這些人必將受到人民的唾罵!

故事講述了北京淪陷區裏祁家、錢家、冠家等各階層普通人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一樣選擇,祁家人和錢家人對日本人十分痛恨,錢家二少爺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而冠家人去出賣自我的同胞,從日本人手中獲得好處,當衚衕裏所有的老百姓都艱難的生活着時,冠家卻因為勾結日本人生活的有滋有味。之後的錢家人為了報仇去和日本人周旋,進行了反抗。

在書中,我們看到冠家人一開始討好日本人,做出了禽獸不如的事情,而之後對日本人沒有利用價值了,變被日本人無情的拋棄和迫害,他們種下的惡因也所以收穫了惡果。可見,對待敵人,我們應當團結一致,哪怕是做出些犧牲,也不能改變自我的意志,這是民族存亡的'精神信仰。

在日本侵華的時候,個人與國家命運的選擇擺在了所有人面前,而此時,國難當頭,卻仍然有很多意志力不堅定的人為了個人利益出賣民主和國家,為敵人做事,這是我們國家的恥辱!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向我們展示了面臨外辱的時候,哪些人能夠堅定信念,不忘國恥,哪些人會出賣同胞,賣國求榮,這些漢奸必將遭受懲罰!

四世同堂讀後感12

初讀《四世同堂》,我不禁為瑞宣的躊躇而滿懷無奈,也曾為他有一腔愛國熱情而被家庭拖累、被瑣事纏身而感慨萬千。

現在重新審視瑞宣,雖然他滿腹經綸,學貫中西,但傳統文化的思想已經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百善孝為先”、“中庸之道,以忍為先”的思想像枷鎖般束縛了他的身體。他愛國、正直,卻想兼顧“大家”和“小家”,而變得優柔寡斷。為了生存,在英國府找工作,卻能昧着良心原諒自己,祖國大難之時,為了小家不赴國難,作為一個有良知有學問的中國人,説出了“除非你培我一個證明文件,證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的話語,那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底線:不能報國但要保全自己的情操,不當漢奸,不背叛自己的國家,讓老三革命,自己照料家人。家庭觀念充斥着他複雜的內心,使他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報國的良機,為了爺爺四世同堂的夢想繼續傳承而敷衍了壓在這代青年身上國家興亡的重擔,被自己的良心譴責。

然而,他敢於自我改變、自我救贖,在民族存亡的動盪時期,錢先生堅貞不屈、誓死報國的`一系列行為,這個愛好和平,卻甘心為國家、為真理和信仰獻出生命的詩人,在瑞宣心中猶如旗幟標杆,振奮了他的心靈,讓他又看到了勝利,燃起了希望。經歷了太多世事滄桑,他鼓起勇氣,配合老三做起了地下工作,讓我又看到了一個朝氣蓬勃的瑞宣……

老舍先生也借瑞宣的口説出了許多他想敬告世人的道理,瑞宣從苦悶中覺醒走向反抗的過程,是體現在他身上的國民精神弱點被逐漸清除的過程,是他不斷擺脱傳統文化影響的過程。老舍先生對瑞宣的心理描寫之細膩,也看出了作家在瑞宣身上傾注了豐富的情感,使我們看到了充實的、有血有肉的瑞宣。

四世同堂讀後感13

終於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口氣讀了下來。這是一篇不錯的長篇小説,雖然小説最後以悲劇結尾,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看出那些愛國的人民對祖國的忠誠和愛戴。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

瑞宣是祁老太爺的長孫,雖然他同瑞全一樣希望去參加革命,但終究放不下這個家。瑞全則不同,他毅然幫助王排長離開北平,親手殺了自己的初戀做了特務的招弟,把一個新一代的青年刻畫的淋漓盡致。

書的另一個重點,便是漢奸了。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他們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迷不悟。大赤包在獄中仍一直讓別人稱她冠所長。冠曉荷,他對日本人永遠是必恭必敬,直到臨死,日本人要將他活埋的時候,他也沒有異議,就連日本官兵對於他的這些態度都稱之為“良民”。祁瑞豐,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也都是中國人的敗類啊!

我想,這篇小説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生活,去享受沒有戰亂,生活美好的每一天!讓我們去熱愛祖國,去熱愛生命,這才是老舍先生寫下它的初衷。而不要像那些背離祖國,悲慘的漢奸一樣,被世後萬人唾棄。

四世同堂讀後感14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書中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語言,就像一篇日記一樣。但是這本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書卻讓人有一種説不出來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語言下隱藏着無可比喻的美。

讀着這本書,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感到悲痛,但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守舊的.以四世同堂為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實的祁天佑掌櫃,時時在新舊思想中掙扎的祁瑞宣,受盡迫害而奮起反抗的錢詩人,樸實善良的李四爺夫婦,自私自利的冠曉荷夫婦……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

最令讀者熱血沸騰的,是貫穿全書的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是魚,國家是水,離開水,只有死亡”面對這樣質樸濃烈的愛國情懷,試問有哪一個讀者不會被從心底裏深深感動?這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華英雄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自己的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衞自己的祖國!反之,有一些勢利小人,一心想攀龍附鳳,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出賣國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們難道不悲哀嗎?

對於《四世同堂》這部文學鉅著,不論我讀多少次,最最打動我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愛國深情!讓我們的淚水隨着書中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奔流,讓我們的熱血隨着書中人物的英勇抗爭而沸騰!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屬於我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自已身上有屬於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而時刻驕傲地挺直中國人的脊樑!

四世同堂讀後感15

在今天早上,我把《四世同堂》這一本大部頭書讀完了。

我是用了不出一個星期讀完的,雖然這本書真的長,卻非但沒有宂餘質感,讀到結尾竟有意猶未盡,餘音繞樑之感,這是唯一一部名著給我比網絡小説還好看,還暢快的書。

這本書的任務形象的塑造尤為成功,每一個人名,背後都像有一個活生生的人,各個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轉場自然,人物也十分熟悉,根本沒有不認識,陌生的情況,閉上眼睛,肯恩個並不能想象處樣子,但性情是那麼鮮明,每一個人都不能代替,每一個人又那麼普通。

這無疑讓人感到真實,讀完之後,真的讓人有在衚衕中住了好幾年的感覺。

作者的語言有鮮明特色,是正宗的白話文,非但不讓人有粗俗之感,在嬉笑怒罵的筆調中,又帶着對人類的温情。

在《四世同堂》中的壞人,做的那麼喪盡天良的事情,卻不得不讓人感到可憐,那是愚蠢的可憐。在每一個漢奸家庭中,都有戰士,在一個四世同堂的老實家庭中,也處理一個漢奸,每一個漢奸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都有可憐可恨之處。

書中的北平,又可愛之處,又可憐之處,《四世同堂》甚至可以比擬一本地方誌,可説從各行各業各階層描寫了日偽統治下的北平,再從人物的各個事件中描寫北平的人和事。那些慶祝廣州失陷的遊行,哪些舞台上的粉戲,日本發的混合面,街頭的消毒。

結尾的突然,當然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也釋然了,這是從地下組織反抗日本的行動結束來着,多麼美好的結束。《四世同堂》真是一本值得閲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