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精品]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2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樓夢讀後感[精品]

紅樓夢讀後感1

魏了翁曾言:“多少醉生夢死,轉首總成埃。”翻閲這厚重一本《紅樓夢》,又何嘗不是紅樓一夢,妄如煙。

此書只是着意於閨中,故敍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詩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正如現代紅學家周汝昌所言:《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説”。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紅樓夢》是一部以重人、愛心、唯人為中心思想的書,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強的作品。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紅樓夢》最突出的藝術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樣豐富、複雜,而且天然渾成”,它把生活寫得逼真而有味道。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小説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這正是清王朝的醉生夢死。

在這龐大的家族中,何嘗不是處處存在這樣的醉生夢死?

《紫檀香祭英雄無淚》着實能更好的給我們闡釋何為醉生夢死。這首歌由琉璃仙作詞千草仙譜曲,千葉琉璃演唱。曲中有這樣的一處旁白:“這世上醉生夢死的,有兩種人。”一種人沉迷於燈紅酒綠、色相紅塵之中,然而他們的精神卻無比清醒。而另一種人則不同。他們無時無刻不冷靜自若。凡事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他們醉生夢死的是精神。他們越是活的清醒、看得透徹,心裏就越是痛苦迷茫。越是追求完美,就越是與目標背道而馳。比起前者,後者自然更加痛苦。因為前者至少是個人。而後者已經是魔物了。

花好月圓人團圓

細讀這紅樓,豈不是並沒有一個明白人了?在這醉生夢死的賈府裏,算得上人的,估計就是那兩位聲色犬馬的賈璉,賈赦了。賈璉者,捐得一官,不務正業,好色縱慾,紈絝弟子堪比行屍走肉,賈赦者,雖有將軍之職,卻無將軍之風。同賈璉可謂是志同道合了。這樣的人,在社會中只得以醉生夢死,惹人恥笑罷了。

要説看的不明之人,便是這些醉生夢死的人。而成為魔物的,似乎是看得過於明白的人了。果真是應了一句聰慧過夭,林黛玉,賈寶玉,妙玉,薛寶釵等這些悲劇人物的下場,何嘗不是“得益於“他們對於這個社會的清楚認知與厭惡,在旁人眼裏,他們的行為,舉動都與常人有異,性格更是可見一斑。他們渴望的是完美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自身周圍的環境能受到自我的掌控。奈何他們只是極為少數,活動無非限制於大觀園,改變無非逃離不開兒女情長,這樣的局面,幾次的抄檢大觀園,自然可以讓他們徹底絕望。那些不服氣的,以死告終(晴雯),那些放棄的,落魄不堪(寶釵)。這樣的魔物,在這樣的世界,怎能長久?

正如好了歌所唱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説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或許,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須是了。只怕這醉生夢死在當今還苟活於好些人心中。不然,怎會有酒館中,離歌笑的揮筆題下醉生夢死呢?

紅樓夢讀後感2

文: 星星 曾經,我只是一塊頑石。

曾經,父母哀我之愚劣,怒我之不肖。有詩為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上罵!

我敬我的父母,我懷念他們,但我不愛他們。我更愛我的姐姐元春。

當我還很小時,我與元春姐姐同住在祖母身邊,刻未相離。姐姐比我大十多歲,她有時嚴厲,有時仁慈,象一個真正的母親似的,撫育着我。當我三四歲時,姐姐已口傳教授了我幾本書,識得了數千個字。她為我而驕傲,我因她而歡心。然而,姐姐終究還是離開了我,被送入皇宮深院。

當時我好想我的姐姐。每每地,被父親杖責疼痛時,別的孩子往往喊的是媽媽,而我喊的是姐姐。

其實,在別人的眼裏,我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我的大伯賈赦是一等將軍,世襲的榮國公;我的父親賈政是工部員外郎。雖然我很頑虐,幸而我的祖母非常地寵愛我,她總是將我從父親的杖責下解救出來。我愛我的祖母。母親總是很忙!忙着那打理不盡的家務,忙着應對妯娌們的嫉妒。大宅門麼,總是如此!直到我表哥賈璉和母親的內侄女王熙鳳結婚後,母親才輕鬆多了。她將管家的重任交給了二嫂。

母親希望我同我的表姐薛寶釵結婚。她是母親的妹妹的女兒,她家裏是世襲的皇商。母親説這是金玉良緣。

我不願意。我知道母親並不在意我同意與否,可我實在是不願意。

薛寶釵長得很美,人又聰明,學問又高。而且她從不賣弄她這些優點。在生活中,她安分,從時,孝順。長輩們都喜歡她,同輩們都敬服她。“她是完美的大家閨秀。”大家都這樣説。

可我就是不願意這門親事!因為,我懂得什麼是愛情——在這個寂寞的,骯髒的世界裏,唯有我的愛可以帶給我生存的歡樂和情感的休憩。我看不慣我周圍的一切。伯父賈赦強奪民財,欺淫弱女;哥哥賈璉投機取巧,無所不及。我的賈珍哥哥是寧榮兩府的房長,他雖然襲侯位,掌家族,但乾的'事哪一件我瞧得上?連冷子興(母親陪房丫頭的女婿)背地都説他“只一味高樂不了,把那寧國府竟翻過來了”。奴才們也跟着狐假虎威,橫行四鄉。

我也不喜歡我的父親。大家總説他“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可在我的眼裏,他是一個沒才幹的男人,不稱職的父親。他若是有才幹,會在放外任時,任李十兒胡作非為嗎?他若是有才幹,我們家會亂到這種地步嗎?就連呤詩作賦時,他都沒一句好詞句!偏偏還喜歡同一幫文人清客們交遊——看到我稍顯才才華,他就打擊我;遇到我胸懷不快,他不僅不聞不問,還要嚴加指責。他對我的關心連我的丫環所能做到的也不如。他只知愚忠愚孝,也要求我那樣做。

我受不了這一切。我不堪忍受這一切。我以拒絕科舉功名的方式,在我心中抵制着這片烏煙瘴氣。雖然我有時也不得不與薛蟠,馮紫英等來往(他們總比賈璉的奸俗強一點,在我的心裏),大部分時間我都躲在大觀園裏,與我的姊妹和丫環們在一起,她們比起門外的他們心靈上要乾淨得多。

我的心上人林黛玉是最理解我的人了。我倆就象是曾前生註定,我的每一縷思絮都牽挽着她的心緒;她的每一滴淚珠都打痛了我的心。她是我全部的追求,她性靈才美,她知我賞我,她用她纖弱的心為我造就了愛的海洋。在有她的日子裏,我曾經如此醉過——而今一切都已成空——留幾句警語與世人罷: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説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幹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讀後感3

那年人間,好不熱鬧,風起風落,門庭若市的賈府之中,來了不少女子,偌大的賈府之中,多了一絲靈動,是是非非便開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以及那一抹悲哀。

芙蓉淚

還記得寶哥哥説,女人是水做的,你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一泉清流。你是那一泉活水,流入了這賈府。初見,你黛眉輕皺,一雙杏眼掩不住風波,青絲垂鬢,好似水出芙蓉。那一天,你迷晃人眼,晃走了你寶哥哥的心。你一生多淚,那淚,訴説着你悲苦的一生;那淚,你又給了你摯愛的寶哥哥,一生一世,你不曾遺忘,也不曾擁有。還記得,你在那沁芳閘邊,拔弄芊芊細手,埋葬着那片片落紅,也埋葬着自己的真心。“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水邊你吟出了自己的心聲;“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在水邊你看透了自己的末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水邊你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也許不是不曾喜歡,而是不能相愛,世間至苦,莫過於此,此生的到來,不過是為了讓你看透世間的污濁。你是芙蓉,宛在水中的芙蓉,聘聘婷婷,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可憐你洗了一身的清潔,換來了一世的靈動,卻在你寶哥哥迎娶嬌美孃的時候,你落下你最後的淚,回到了你的仙境。你知道,你一生的落淚,只是為了還當年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罷,就這芙蓉淚,你拿去吧。

梅花染

在這胭脂繚亂的大觀園內,你如那靚豔寒香的梅花,靜靜地開放着。大觀園的花花世界,對於你來説,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從來沒有人見過你眼中的淚光,是因為金釵步搖換做了拂塵嗎?花花世界之中,你執着的追求那一方一塵不染的清淨之地,忘了凡塵,成為了自己的“欄外人”。青燈古殿,你日日與古佛相伴,時光漸去,唯有佛經記下了你的虔誠,你凌霜傲雪,保持那—份屬於自己的淡寧。讀盡詩書,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卻難守自己的清白。“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可笑,自己一生傲視凡塵,到頭來,卻被賊人擄走,也許這都是命吧。白雪飄零,點紅成梅,“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你與詩書佛經相伴一生,為何迎不來自己的幸福?煮一盞温暖的香茗,舊年時的故事,就像那清澈的淚,遺落在不曾記起的地方,淡淡的禪機之中,隱隱是落寞的苦澀。拾級而上,櫳翠庵外的石階早已長滿了青苔,長亭步廊,也不見當年之淨。而你,卻忘了迴歸。佛像早已蛛網四布,木魚也早已沉默,佛經再也悟不出絲絲禪機。可能,自是來於紅塵,而歸於紅塵,可能這也是一種圓滿吧。

牡丹情

芳華盡謝,唯有你,依舊等候着屬於自己的情。冷香丸的清芳讓人着迷,哥哥的不務正業,讓你不得不綻開笑顏,款移蓮步,做別人的大家閨秀。你不愛花不愛粉,你只是想平平淡淡的,卻不得不步步為營。楊妃戲彩蝶,背後亦是孤獨的,可能,沒有人真的懂你“任是無情也動人”。人人都説你配牡丹也是絕配。是啊,羣芳之冠,也為你最為動人吧。你也是愛寶哥哥,和顰兒的愛比起,你的愛更為小心翼翼而又步履如冰,你把自己的感情掩藏到極致。在這大觀園內,你只有靜靜望着他,渴望着他那一絲絲的心動,但終是無望守候。你“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比起黛玉風露清愁的出水芙蓉,你的美是實實在在的,讓人觸手而即。可憐你嫁入府中,卻贏不來心愛之人的一片真心,等來的只是寶哥哥棄塵出家的消息。淚,在那剎那芳華落了下來,每一滴淚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你的真情,是愛,還是痴。你終於知曉,原來自己的婚事,竟是這般無賴,也罷也罷,就讓這隨風而去了吧。

花魂竟去,獨留賈府在人間矗立;掩卷沉思,紅樓兒女的夢成就了最美的篇章,裏面亦是孤獨的痴情。仰天長嘯,誰奈我何,只願下一世,你我都不再孤獨。

愛,是一座城,

你我都是在城中的人,

只是,你我都愛得太深,愛得太痴。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讀後感4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前面説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説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説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紅樓夢讀後感5

一次偶爾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所以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懾,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撒播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歷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泛動在我心裏,來來回回,模糊中好像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瘦弱卻萬分誘人。她落淚,由於只要放縱的哭往後才會更舒展,笑臉才會愈加開放。閉上眼似乎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目光,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浸其間,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點評黛玉“小性質”乃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以為!由於在這背面,僅僅由於她太介意寶玉了,由於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刻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領會不到。在她某個鬱悶的瞬間,心境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應到來的問好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僅僅由於太難受,所以她只要用詩來宣泄心裏醖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相同潺潺活動,會聚成一泓清泉,弄清着她的悽慘劇。她哭泣,由於她太委屈,她是悽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惜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終身無限傷感,可是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久的離開了這個國際……

儘管她的故事完畢了,可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懷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心裏的塵土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閉的傷感像塵土相同在空中飛揚、旋轉、搖動《紅樓夢》寫了一個我們族由盛而衰的悽慘劇故事。這個宗族悽慘劇的暗影籠罩着《紅樓夢》裏一切的悽慘劇。《紅樓夢》裏寶黛的悽慘劇、十二釵的悽慘劇,由於其主人公大多具有真、善或美的本質而成為悽慘劇主人公。可是賈府的實權階級終究的衰落也具有悽慘劇性質嗎?關於《紅樓夢》來説,特別如此。如果説主體性哲學之注重悽慘劇,是旨在着重悽慘劇與存在體會、價值體會的同一,那麼,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注重悽慘劇,則是旨在着重悽慘劇與前史的同一,而這一“前史不過是追求着自己意圖的人的活動罷了”,所以,馬克思主義的悽慘劇詮釋就修建在對前史開展、社會關係、經濟關係的剖析的基礎上.悽慘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消滅給人看。關於賈寶玉來説,賈府有其價值,這兒供給給他“錦衣紈絝”、“飢甘饜肥”的日子,供給一個大觀園讓他能夠在其間一廂情願地過其藝術人生;這兒有他的親人、親屬、朋友、情人。在物質上,他依賴於賈府,在愛情上,他並不期望這個宗族衰落下去。在他看來,賈府的負價值首要在於它的控制人物逼迫他讀他不願意讀的陳腔濫調文章、走他不願意走的中舉當官的'人生道路、應付他不願意應付的官場俗套。他對這個宗族是既愛又背叛的。所以他關於賈府的衰落並不覺得是“活該”、“咎由自取”、“不配有更好的命運”、“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是覺得可悲可歎。脂硯齋的批語多處點明晰這一點。在第2回正文“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筆墨詩書之族,現在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處眉批:“文是極好之文,理是必有之理,話則極痛極悲之話。”賈府的一代不如一代、後繼無人的危機在作者心裏觸發的是極度沉痛的情感,沉痛建根據作者對這個宗族的愛與憐惜之上。又蠲了幾件事,單拿我和鳳姐姐作筏子禁他人。最是心裏有估計的人,豈只乖罷了。”黛玉道:“要這樣才好,我們家裏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裏每常閒了,替你們一估計,出的多進的少,現在若不節儉,必致後手不接。”寶玉笑道:“憑他怎樣後手不接,也短不了我們兩個人的。”黛玉供認,她儘管行動上不管家,但她心裏與探春往一處想。而脂硯齋自己,據説是作者的老一輩.也有這種宗族愛情以及對宗族衰頹的哀痛。

我覺得紅樓夢很美觀的,期望我們多看一下。

紅樓夢讀後感6

詩歌和宿命是你全部的世界。初顯詩才是在元春省親之時: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雖有歌功頌德之嫌,但立意高遠,境界開闊,遠非眾姊妹可比擬。

在你還未入住大觀園之前,你的這首詩中已經把大觀園比作“別紅塵”的“仙境”了。但是在滾滾紅塵的包圍之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個遠離名利喧囂的樂園,是註定不能長久的,最終的被抄檢是她必然的命運。然而又唯有在這樣的仙境之中,紅塵之外,才會開出你和寶玉那至真至純的愛情之花。不幸的是大觀園像虛無的夢一樣,像午夜的曇花一樣,俯仰之間已是狼藉一片。你的那場纏綿悱惻的愛情之劇註定要和大觀園一起謝幕。

然後你又為寶玉捉刀,寫下: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樑。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自然淡遠,別具一格。真可謂字字珠璣,句句齒香。

你不僅有詩才,你對詩歌的悟性亦讓人叫絕,同時也加速了你的死亡。

有一次梨香院內笛韻悠悠,歌聲婉轉,唱的'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開始是側耳細聽,繼之不覺點頭,又繼之心動神搖,又繼之如醉如痴,以至於站立不祝

唉!只怪你太聰穎,對詩詞一聽便透,假如你愚頑到一無所知,又怎有“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只可惜,你的芳心已被你對詩歌的超人的悟性喚醒,

你的心湖從此不再寧靜,時時波瀾翻卷。

有一年春天,桃之夭夭,一陣風來,落紅遍地,你便哭道:“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由花及人,你想到:“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於是你希望:“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吟哦,卻成了你生命的讖語。

我在紅塵中只能祝願天的盡頭有你想要的香丘。

哀哉!痛哉!詩歌成就了你的一生,同時也葬送了你的性命。

你在海棠詩社第二次社日時寫到: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藴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説到今。

從詩中可以看出你已經知道自己詩魔纏身,又是臨霜寫又是對月吟。難道你忘記你初到賈府時賈母對你念過《四書》已經極大不滿了嗎?

記得你還在凹晶館聯詩悲寂寞。當時湘雲吟道“寒塘渡鶴影”,你對道“冷月葬花魂”。湘雲拍手讚道:“果然好極!非此不能對。好個‘葬花魂’!”因又歎道:“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你現病着,不該作此過於清奇詭譎之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黛玉呀,世俗的東西你不屑一顧,不願爭取,但是詩歌的舞台你寸土不讓。悲乎哉,你如此的才華橫溢又鋒芒畢露,怎能自容與姐妹們中間呢?又怎能見容於賈母,見容於賈府呢?

真正為你添的一生病的是寶玉捱打後你在他送你的舊帕上寫詩。詩道: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你詩興大發,欲訴心中無限事,“還要往下寫時,覺得渾身火熱,面上作燒,走至鏡台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自羨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

説你不知,或許冥冥之中你知道,不然的話,臨死之前,你為何要焚此稿以斷痴情呢?

嗚呼!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欠命的,命已償,欠淚的,淚已幹。你為詩也為情流盡了淚,這就是宿命。儘管你的淚乾了,可它卻久久地濕潤着我的心,塵世中的我祝福你在淚水鋪就的天堂之路上不再坎坷。

紅樓夢讀後感7

説來慚愧,自以為是文學的忠實粉絲,我卻沒有好好讀過最經典的那一部——《紅樓夢》。

小時候,看過幾本連環畫、小人書,沒留下什麼印象。十幾歲時,遇到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開播,那時文化荒漠,電視機也沒普及,每天晚飯後,很多人擠在一部小小電視機前全神貫注,我也是其中之一。電視裏的人物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劉姥姥……

感覺所有的演員主角配角都演得好極了!裏面的化粧服飾真是美極了!所有的台詞配音插曲也美極了!電視劇最後的演職人員名單中,還有一排紅學家的名字,如今還能想起來幾個,導演的名字也還記得。總之,電視劇大獲成功,這部經典鉅著,第一次以電視的形式,幾乎普及全民。也許是太年輕,還弄不懂複雜的人情世故吧,當時並沒想讀小説,一套三冊的原著就擺在父親的書櫃裏,我隨便翻了翻,終究沒有下文。

二十幾歲時,戀愛結婚出行遊玩工作學業,忙得不亦樂乎,哪裏靜得下來。

三十幾歲時,帶女兒逛書店,偶然看到劉心武的新書,講紅樓夢幾大釵之謎,重點講秦可卿身世之謎。我因為特別喜歡電視劇中秦可卿的扮演者,覺得她有一種説不出的高貴典雅憂鬱氣質,那段故事,當時電視裏演得很是隱晦,有些事情一個鏡頭就過去了,我一直沒看懂,又想劉老師本是中學語文老師,後來專職作家寫小説,怎麼如今研究起《紅樓夢》了?也是有點好奇,所以就買來劉老師的書,想看看究竟。看過後確實解開了電視中的謎團,於是趁熱打鐵,借卧病之機,把小説中寫秦可卿的幾回反覆看了幾遍,頗有收穫,至於其它部分,因為女兒尚小,家事操心,沒有大段時間翻閲,就又擱置了。

直到20xx年2月,有一天偶然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蔣勛老師的一篇短文“紅樓夢其實是一本佛經”,這個標題令我眼睛一亮,很受觸動,潛意識覺得一針見血,講得很到位。那到底怎麼個到位,為什麼是一部佛經呢?一下子喚起我想認認真真讀一遍《紅樓夢》的熱情和決心。此時女兒已上高中住讀,一週有3—4天時間屬於我,突然有這麼多閒暇時光,我感到如飢似渴,馬上打開曹雪芹先生的原著,一回一回一字一句讀了起來,這一讀不打緊,好像有一股魔力深深吸引着我,完全停不下來。

古人講,四十而不惑。就是説,人到了四十歲左右,經歷了少年求學、青年成家立業、中年養兒育女,有了一些生活的經歷,好多事情該慢慢明白了。確實如此,經過多年生活的摔打、磨練、積累、沉澱,我第一次靜坐下來,用一種完全有別於以往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這部經典,一邊讀一邊感慨一邊做記號,很多生活中迷迷朦朦的疑惑,居然在這部小説中得到驗證,找到答案,受到啟發,進而領悟。

頭三個月,除了上班、買菜、鍛鍊,我幾乎足不出户,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熄燈就寢,所有業餘時間,都在讀《紅樓夢》。有時去學校開家長會或接女兒,也會帶上書和紙筆,坐上地鐵就開始看,在校門口站着等待的時間,也手不釋卷。之後的兩三個月,很多的閲讀感受,像泉眼裏的小水泡一樣汩汩汩地冒出來,無論做飯、洗衣、走路,滿腦子都是《紅樓夢》,好像有一羣小仙子、小精靈在裏面跳舞,我走到哪她們追到哪,一個勁地跳,一個勁地催促我,要我把那些感受寫下來,我被鬧得終日不得安寧,終於妥協,五月下旬,拿起了筆。

我一邊寫着,一邊在微信朋友圈上試着發連載。一開始,也不敢多寫字,微信是個微平台,短小評論是可以的,若是長篇大論,很怕騷擾大家,引起反感,打字也很耗時費眼。沒想到,第一篇短文發佈後,朋友們給了我熱情的響應和鼓勵,支持我大膽講出心裏的感受,期待下一篇儘早發佈。一位同行的妻子邀請我加朋友,表示她也很喜歡《紅樓夢》,希望和我互動交流;一位朋友發來《紅樓夢》的交響樂,和我分享。我很受感動和鼓舞,努力把那些零碎的火花們組織得通順一點再拿出來。不過,為了控制篇幅,我還是儘可能地精簡語言,有時連標點符號都省略了。

時隔一年,又有一些新的感受和領悟不斷冒出來,不斷滋養着我警醒着我,我也會記錄下來,但還是覺得,那三個月一口氣閲讀後的第一直覺,雖然膚淺幼稚,卻最真實鮮活,所以還是原樣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一部從從小便耳濡目染的名著。兒時,不願品兒女情長,懶得念胭脂紅霜,導致最後只記得雍容華貴的服飾,精緻奢侈的屋舍,還有寶玉黛玉等幾個名字。學時,只粗粗瞭解個別內容,無耐性、心思品讀原著甚至影視劇,自然無法從旁物表象中觸及到那種憐惜讚賞、感歎哀傷,所以渾渾噩噩學了半生,依然不知作者何以痴,痴所何,更談不上解其中滋味。

第一次知道紅樓是四大名著之首時,心中猶豫片刻——不解其有何資質能被稱首,但也沒有任何質疑之念頭。紅樓似一深不見底之潭水,人人可見,人人可品,至於瞭解之深淺,所見之奧祕,因人而異。

如今,我算是粗略瞭解了完整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小説前半部分除了黛玉及甄家的悲慘遭遇外,其餘皆是洋洋灑灑的權勢之便及尊貴和諧。後半部分讀到探春出嫁那一節時,我便管不住自己的眼淚了。“原應歎息”中,看似高貴無比的元春揹負着家族的興衰使命,忍受着與親友分離的孤寂,身處的是不得不獨自面對權勢紛爭的險惡情境。迎春安分守己,與世無爭,最後卻落得個替父還債,委身嫁人的下場,這樣一朵恬靜的春花被殘忍折枝,卻也無處伸張,只能在無盡的苦痛中鬱鬱而終。探春聰慧能幹,純真率直,在王熙鳳因病放權時積極改革,欲使賈府如活水般運轉起來,可在那個男兒無能的環境中,她哪有時間哪有機會一展身手呢,最後還不是被權勢利用,就那樣被隨便拿來贈予強兵以求和解,不知等待她的是多少悲苦與折磨。探春遠嫁當日,只有平時咋咋呼呼的生母趙姨娘淚流滿面,這或許就是作為探春生母的小人趙姨娘的唯一善意,也是探春命途中該有的唯一牽掛吧。惜春,不問世事,一心只求清淨,想要逃避那個紛繁雜亂的環境,但生於其中,長於其中,難以獲得真正的清淨,最後賈家衰敗,惜春流落街頭,以化緣為生,算是完全解脱了,可能偶爾想起賈府的種種,但落葉飄零,風過無痕,靜靜地平凡地活着,所到之處未嘗不是片淨土。

四春及紅樓中的其他的女子都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一朵朵嬌豔美麗的鮮花,被上天賦予生動美妙的靈魂來到世上,但無論當權者,還是小姐、丫鬟,命運皆由不得自己,她們堅強悲壯地開滿“大地”,任憑風吹雨打,除寶玉外無人憐惜,最終無奈凋零,鮮嫩的殘瓣隨泥淖深陷渠溝。“寒潭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黛玉的映射晴雯是芙蓉花仙,清純明媚,而前世為絳珠仙子的黛玉似能掌管萬花或為萬花之命歎息,所以才有“葬花”一舉。之前黛玉因無法確定寶玉是否為知己而以淚洗面,後面寶玉受命在外,眾花漸漸凋零,黛玉哭的是心疼,是牽掛,是悲傷,是無奈,是惋惜,是無助......

眾女子中,除了機敏聰慧、純真善良、主動追求幸福的小紅,也只有寶釵和襲人似乎有一個好一些的結局,但仔細一想,名利為重、處事圓滑、八面玲瓏的她們,在那萬物皆散的時候,素來憐惜女子的`寶玉都沒能深情地望她們一眼,這其實是再寒心不過的了,她們屬於塵世,也能存活於塵世,無關清潔。

湘雲,黛玉的反面。對於不盡人意的世事,我們要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麼委曲求全,以樂觀求一生機,電視劇版湘雲的結局剛好證明了這一點,家族衰敗,她不得不用僅有的樂觀委身於錢權風月之地,此時的湘雲肉身雖在,但靈魂卻不復當初,空持一具軀殼在塵世中摸爬滾打,人靜時再默默拭淚。這何嘗不是映射着我們?想跟愛的人平淡清淨地生活,想以琴棋書畫為伴,卻不得不追求錢財物質,權利名譽,攀比、心機、虛榮滲透了生活,這是樂觀?!

對於小説中的男人,我實在不願為它們任何一人敲寫一字,人類所有的惡習,人性所有的弱點都在它們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現實中紅消香斷無人憐,但在理想世界中,我們可以努力一點,賞習黛玉的才華,憐惜善良可愛的人,待到飄零那日,做到無所謂風向,不歎息過往,足矣。

紅樓夢讀後感9

一個女人,一生的眼淚,卻換來一段殘缺而又不完整的感情;一個男人,一生的呵護,卻終究敵不過金玉良緣的流言蜚語。她,林黛玉,那個傾國傾城的貌;他,賈寶玉,那個多愁多病的身。這部文學作品,堪稱文學史上的經典,也許正是因為這經典,將我這個愛文學的女孩子牢牢地鎖住。説實話,我從五年級就喜歡《紅樓夢》,可能那時候我年紀小,而這本書多講的愛情故事,家裏人不大同意我看它,但我覺得這沒什麼,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過程或説都會有愛情這段經歷。當傾國傾城遇上多愁多病之後,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林黛玉雖然在愛情中是一個失敗者,但在言行一語雙關方面,卻不得不令我佩服。“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説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説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含蓄又不減妙力的話,被她説的如此完美無瑕,不得不説,林黛玉對於文字也是別有一番研究。“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她的詩中總帶着一種別緻的美感,但也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在裏面。《葬花吟》中“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她的孤寂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沒想到,她的命運與這首詞是如此的相似。只有寶玉一個知己,除了他,在這慌繆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誰能給這個潔尚的姑娘幸福呢?這一切,又豈能是她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呢?所以,她終究被這黑暗的世界所吞沒!可悲!可歎啊!

林黛玉在文學史上算是一個成功的女性,但不免會有些弦外之音,有人説林黛玉尖酸,刻薄,會使性子,有心計,不僅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的她的出生,她的背景,自從來到榮國府,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唯一的一個卻承受不了封建社會的壓力。我覺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亞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當然,每個都有每個自己的優點。

當我再次翻開這本《紅樓夢》時,每個主人公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悟,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傾國傾城的林黛玉和多愁多病的賈寶玉......《紅樓夢》讀後感13

那個時代的女子,悲哀在沒有話語權,不能做自己的主,都是男子做主,只有男子才能拿主意。未出嫁時靠父親,兄弟,叔父,你的嫁娶是他們挑選,他們説了算。遇到個好的,自會替你謀劃,挑選,像探春,如果不好的呢,只為錢財或為別的,鴛鴦的兄長,迎春的父親,就連巧姐差點被賣,也是舅舅,賈芸等在攛掇邢夫人,邢夫人也不知底細。

雖然薛蟠胡鬧,但起碼還是男子,不至於讓薛姨媽,寶釵等讓人覺得無可依靠,後又有薛蝌料理。就如鳳姐如此能幹,還只是打理家裏邊,家外邊都是賈璉去走動。湘雲如此豪爽的人,也只是只能由叔叔做主自己的嫁娶。湘雲把寶玉叫到跟前説:如果老太太忘了,你要記得時常找人來接我。

從這裏開始喜歡她,喜歡她的勇敢,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説出這樣的話,(有點示弱撒嬌的感覺,但又不是)直接就説我需要你時常來接我。而黛玉和寶玉,每每話到嘴邊就是説不出來,一個怕多心惹惱,一個怕情理不容。寶玉病了,寶玉的丫鬟讓黛玉去勸勸,黛玉不去,覺得現在不是以前小時候了,該避避了。而黛玉的心思,上無母親可做主,下的丫鬟也説不上話,就是鳳姐薛姨媽開玩笑也不是當真,也不會去攬。

同樣無父母,湘雲豪爽,在賈母面前大笑大説,會説出:“如果老太太忘了,你要記得時常來接我”就是老太太忘了,她也諒解,也不猜疑,然後讓寶玉記得。不知是不是因為唯獨黛玉的是愛情,才這樣吃醋,敏感,使性子,容不得別人,除了黛玉,也沒有寫哪一個女子的愛情。尤三姐愛而不得都剛硬自殺了,黛玉兩次病重都是因為聽説了寶玉娶親,還都是自己故意尋死,第一次發現是誤會的時候,馬上就好了。

如果黛玉和寶玉成親,黛玉是不是就會愛惜自己多一點也不可知?但那就不會是絳珠草還淚,不會是悲劇,不會是薄命司。寶釵會想不到她與寶玉的親事會要了黛玉的命嗎?還是她終究只聽哥哥母親安排,可她平時也是個替母親哥哥拿主意的人呀。賈母為何會説我也沒心腸了。

紅樓夢讀後感10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插曲,但聯繫香菱的一生遭際來看,這個插曲的描寫是作者頗具匠心的安排。脂硯齋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説:“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為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香菱是小説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後四十回寫她死於難產,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設計。在情榜當中,香菱位居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這樣,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就使悲劇性更為強烈了。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為師,並在黛玉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泊成篇。最大的問題是,全詩沒有表達真情實感,了無新意。詩中所用“月桂”“玉鏡”“冰盤”等,詞藻陳腐,所以黛玉説“被他縛住了”,即不能從前人的套子中跳出來。她的第二首詩就有所進步了,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漸漸放開了手腳。但“玉盤”“玉欄”等詞語仍有陳舊的氣息,而且全詩在詠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題,所以黛玉説“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香菱的第三首詩是這樣的: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是成功的。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相關。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尤其是頷聯,對仗工穩,言淺意深,堪稱精妙。它最大的優點,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詠月而懷人,流露了真情實感。這樣,詩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內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説明了她自己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説明了一個道理,即小説四十九回寫眾人看了她第三首詩所説的“無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為名正言順,她做副冊第一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是今天讀者的閲讀難點之一。許多人草草看過,以為作者無所用心,這是可惜的。書中詩詞,往往是與故事情節融為一體的,每個人的詩作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詩作,還點明瞭人物的處境與命運歸宿。如上引香菱詩第三首中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實際就是在説香菱目前的情況。因此,仔細品味書中詩詞,也是欣賞《紅樓夢》的樂趣之一。

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還表達了自己對詩藝的一些看法。他特別強調詩要有新意,要寄情寓興,不能以詞害意,這是一種通脱明達的認識。從課文中,讀者還可以瞭解到作者比較欣賞唐人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儀的優秀詩人。

香菱要學詩,不拜身邊的寶釵為師,卻去找黛玉,這也是合乎小説情理的一筆。寶釵博學多才,詩也寫得不錯,但她並不看重這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寶釵生性沉穩,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黛玉的這種表現,是她性格中另一側面的反映。從某種角度説,黛玉比寶釵其實更容易相處,也更同情弱者。

課文中寫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雲、寶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襯人物。但作者輕點淡染,也頗見精神。如寫湘雲健談、探春機敏,就符合她們一貫的表現。

紅樓夢讀後感11

曾經,我只是一塊頑石。

曾經,父母哀我之愚劣,怒我之不肖。有詩為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

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上誹謗!

我敬我的父母,我懷念他們,但我不愛他們。我更愛我的姐姐元春。

當我還很小時,我與元春姐姐同住在祖母身邊,刻未相離。姐姐比我大十多歲,她有時嚴厲,有時仁慈,象一個真正的母親似的,撫育着我。當我三四歲時,姐姐已口傳教授了我幾本書,識得了數千個字。她為我而驕傲,我因她而歡心。然而,姐姐終究還是離開了我,被送入皇宮深院。

當時我好想我的姐姐。每每地,被父親杖責疼痛時,別的孩子往往喊的是媽媽,而我喊的是姐姐。

其實,在別人的眼裏,我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我的大伯賈赦是一等將軍,世襲的榮國公;

我的父親賈政是工部員外郎。雖然我很頑虐,幸而我的祖母非常地寵愛我,她總是將我從父親的杖責下解救出來。我愛我的祖母。母親總是很忙!忙着那打理不盡的家務,忙着應對妯娌們的嫉妒。大宅門麼,總是如此!直到我表哥賈璉和母親的內侄女王熙鳳結婚後,母親才輕鬆多了。她將管家的重任交給了二嫂。

母親希望我同我的表姐薛寶釵結婚。她是母親的妹妹的女兒,她家裏是世襲的皇商。母親説這是金玉良緣。

我不願意。我知道母親並不在意我同意與否,可我實在是不願意。

薛寶釵長得很美,人又聰明,學問又高。而且她從不賣弄她這些優點。在生活中,她安分,從時,孝順。長輩們都喜歡她,同輩們都敬服她。“她是完美的大家閨秀。”大家都這樣説。

可我就是不願意這門親事!因為,我懂得什麼是愛情------

在這個寂寞的,骯髒的世界裏,唯有我的愛可以帶給我生存的歡樂和情感的.休憩。我看不慣我周圍的一切。伯父賈赦強奪民財,欺淫弱女;

哥哥賈璉投機取巧,無所不及。我的賈珍哥哥是寧榮兩府的房長,他雖然襲侯位,掌家族,但乾的事哪一件我瞧得上?連冷子興(母親陪房丫頭的女婿)背地都説他“只一味高樂不了,把那寧國府竟翻過來了”。奴才們也跟着狐假虎威,橫行四鄉。

我也不喜歡我的父親。大家總説他“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可在我的眼裏,他是一個沒才幹的男人,不稱職的父親。他若是有才幹,會在放外任時,任李十兒胡作非為嗎?他若是有才幹,我們家會亂到這種地步嗎?就連呤詩作賦時,他都沒一句好詞句!偏偏還喜歡同一幫文人清客們交遊------看到我稍顯才才華,他就打擊我;

遇到我胸懷不快,他不僅不聞不問,還要嚴加指責。他對我的關心連我的丫環所能做到的也不如。他只知愚忠愚孝,也要求我那樣做。

我受不了這一切。我不堪忍受這一切。我以拒絕科舉功名的方式,在我心中抵制着這片烏煙瘴氣。雖然我有時也不得不與薛蟠,馮紫英等來往(他們總比賈璉的奸俗強一點,在我的心裏),大部分時間我都躲在大觀園裏,與我的姊妹和丫環們在一起,她們比起門外的他們心靈上要乾淨得多。

我的心上人林黛玉是最理解我的人了。我倆就象是曾前生註定,我的每一縷思絮都牽挽着她的心緒;

她的每一滴淚珠都打痛了我的心。她是我全部的追求,她性靈才美,她知我賞我,她用她纖弱的心為我造就了愛的海洋。在有她的日子裏,我曾經如此醉過------

而今一切都已成空-------

留幾句警語與世人罷: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説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幹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讀後感12

春夢隨雲散,花飛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二人的杯具貫穿始終。薛寶釵雖不是此感情杯具的當事人,但也有着相當高的地位。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説,“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主角,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説。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

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着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説,“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脱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愛,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於寶玉後,雖説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説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説話從不造次,不該説的話絕不多説,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留意,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説,説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説;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説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説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説説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願,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麼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愛,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聯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畢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後,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後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痴痴歎,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常聽人討論,寶釵悽慘還是黛玉悽慘?可縱觀全文,細細評之,你便會覺得這個問題已不重要了。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紅樓夢讀後感13

曹雪芹的長篇小説《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奇特的一部小説。

我讀紅樓,感悟最深的大致可分為兩點。

第一,有感於《紅樓夢》的藝術魅力。《紅樓夢》之因此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並不僅僅僅正因它在資料上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更重要的因素還取決於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從小説的人物看,它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近五百人,而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數十人,例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薛寶釵的温柔敦厚,賈寶玉的如傻似狂,王熙鳳的詼諧幽默等,這些典型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特徵,早已成為人類藝術畫廊中千古不朽的藝術典型,在銀屏上盛演不衰。從小説的情節結構上看,《紅樓夢》改變了以往長篇小説情節和人物故事單線條發展的單調模式,創造了一個完整宏大而又渾然天成的網狀藝術結構,四大家族及眾多人物,情節結構安排巧妙,雖然多條線索齊頭並進,互相聯結,卻又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從小説的語言上看《紅樓夢》,曹雪芹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加以豐富的發展,使小説的敍述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準確洗練,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小説中的人物語言堪稱經典,作者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就能傳神地勾畫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那段,王熙鳳説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似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裏心裏放不下。只可憐我這妹妹這麼命苦,怎樣姑媽偏就去世了!她這幾句話,不僅僅誇獎了林黛玉,而且讚揚了探春姐妹們,還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充分顯示了王熙鳳圓滑世故的特點。

除此之外,小説中的超多詩詞歌曲根據人物的不一樣性格而作,更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第二,有感於《紅樓夢》的主題,《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關於它的主題,歷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魯迅所説的那樣:“道學家看見淫,經學家看見易,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但我們細讀原著,就會發現,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題,其實就是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和無奈,是留戀完美的人生而又對人生美中不足的哀惋與感歎:人生為何要生老病死、離合悲歡?

小説中透過不一樣人物之口,反覆吟唱的這一旋律,正是作者歷經世間榮辱後的人生感悟,也是《紅樓夢》乃至歷代文人所極力探索的永恆主題之一,例如,元春貴為皇妃,但卻覺生活“終無意趣”;迎春誤嫁中山狼,不久便被折磨至死;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卻“生於末世運偏消”,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遠嫁異域;惜春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獨卧青燈古佛旁”史湘雲雖然“英豪闊大寬宏量”,但最終卻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的妙玉帶髮修行,結果“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其他諸如香菱、晴雯、尤二姐、尤三姐等等,乃至大觀園“女兒國”中所有的女兒們,都無一不是以背劇結局而告終的,但是,曹雪芹的這種人生感悟是用心而非頹廢的,他對人生乃至世間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當人生與世間的真善美被無情地毀滅時,他才在憐惜悲憫中發出了無奈的感歎,綜觀全書,《紅樓夢》主要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這一既詩化又真實的理想世界中展開故事情節,以“無故尋愁覓恨”的賈寶玉為主人公,透過他的獨特視角和親身經歷來感悟人生,探索自然,充分展示了青春少女及世間之美被毀滅的無情和無奈。

以上就是我對《紅樓夢》的淺談,自《紅樓夢》誕生以來,就受到了普遍的讚賞和喜愛,紅學各派各持己見,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14

《紅樓夢》一段令人可歎、可憐的愛情故事;一幅對社會、對閨閣情完美詮釋的畫卷;更是一段曲折、悽美的神話。

《紅樓夢》是以金陵四大家族的興衰做背景,又以寶、釵、黛三人的愛情為主線,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勢力。

説到紅樓夢就不得不説一下它的主角:黛玉、寶釵、寶玉。

黛玉——賈府千金賈敏的女兒。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精通詩文,才華橫溢。但由於從小寄人籬下她便形成了“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高傲性格。於是她的她的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既寫出了白海棠的別樣嬌媚,又在無形中將黛玉的高傲性格和獨立的人格、純潔品性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她精通詩文,才華橫溢可終將無法擺脱她“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的命運。

寶釵——出身於皇商大家,同樣精通詩文,才華橫溢。由於她自幼接受嚴格的封建閨範教育。所以在更多的時候她可能更在意封建禮教,以致於她喜歡寶玉但從未表達,心甘情願的將自己的終生大事交給別人來做決定。她在勢力陰冷的賈府中,她學會了八面玲瓏、“隨分從時”便顯得圓滑與世故。

寶玉——賈府最受寵愛的貴族公子。他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濁臭”於是他同情奴婢。他憎惡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當他的.表妹林黛玉來到賈府,他又將對女性的博愛移於黛玉一生。他們性格相似,志趣相同,熱愛生活,嚮往自由。於是他不顧一切的愛上了林黛玉,以致在夢裏説出這樣的話:“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説木石姻緣。”

可是他最終中了“掉包計”害的黛玉最終焚燬詩稿,嘔血而亡。在死的時候只説出:“寶玉,你……你……”

林黛玉的的慘死,寶釵的青年守寡和寶玉的出家,這一系列的事情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大觀園的當家人——王熙鳳。

她是一個有着驚豔面容的女人,但是她卻有着一副與臉不相配的蛇蠍心腸。當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她為討賈母歡心曾説:“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想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可是到後來她卻導演並參加了一出撕心裂肺的的愛情悲劇。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像當時的社會竟可以只為一己私利而無形的去殺死一個人。這是多麼的黑暗與腐朽啊。而她也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掌權者的一個縮影。

《紅樓夢》雖譜寫的是一場悽美悲涼的愛情故事,但又無不突顯我國古代詩詞之美。

像:寶釵的:“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就將白海棠的另一種美描繪的妙不可言。

湘雲的:“隔坐香分三經露,拋書人對一枝秋。”便將供菊寫的惟妙惟肖啊。

探春的:“半牀落葉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用秋後之淒涼景象襯托殘菊的別樣感受。

《紅樓夢》闡述了一個時代的作者對這個時代的見解,從描寫一系列在大觀園發生的事情,也寫出了社會的黑暗與勢力。一羣看似知書達理的青年們,他們卻是那個時代人物最真實的縮影,也是社會最真實的縮影。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這是《紅樓夢》的引子,它是對男女情愛的感歎。

他們説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理由有很多:黛玉的多疑,寶釵的圓滑,賈母的利益等等,其實細想起來,造成寶黛悲劇的難道不是社會嗎?

黛玉父母雙亡,家中已經喪失了權勢,又加上她由於長期的寄人籬下而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多疑。和她太過孤高的性格致使她沒有寶釵那麼受歡迎。所以最後被元春扼殺了,還聽從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原本的不幸加上了一層厚厚的霜。由於賈母等封建貴族的一己私利,才導致了寶黛釵悲慘結束。

這不得不發人深思,什麼樣的社會才不會造成像寶黛釵一樣的悲劇。

紅樓夢讀後感15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夢裏,誰的輕吟?循聲而去,我想要追尋,卻見冷月移牆,浮香暗影,那花下的歌者,不見了蹤影。

我於是黯然,坐下。又有一片柳絮飛落,在我眼前飄蕩,像是詢問。我低下頭,想你。黛玉、黛玉。

黛玉是美的。“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閒靜時如嬌花照月,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曹雪芹定是最鍾愛黛玉的,才有了花神一般的黛玉。絳珠草為何物,不知,但若能幻化成此般美人的,恐怕也是絕美的植物。正是這種美,集萬千愛憐於她一身,這美給了她愛,給了她自憐的情思,卻也是因着這美,“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絕美與悲劇往往相生相伴。我們今天説這美往往就懷着一種哀歎的情感,彷彿若不是這愁,此美便寡淡無味了。

黛玉是孤獨的。先是由她的身世所致——幼年喪母,寄人籬下時父親又去世,她的多愁與孤寂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正是在此般伶仃之境下,小小的她就因喪失了至親,蒙受心靈上的創傷。她的老師賈雨村説她“不與凡女子相同”,不語但靜思,才思敏捷。可這樣深深藏匿自己於靜默深處,不正是她受命運傷害的自我防禦嗎?失去了的痛苦叫她多疑,於是她更加孤獨,縱使大觀園內姐妹成羣,長輩們寵愛有加,而她卻只將萬縷情絲深埋心底,旁人一句不慎便觸及痛處;她是那麼渴望着愛,渴望着陪伴。所以縱使對寶釵疑心重重,只經釵大道理一勸,便視為姐妹,肝膽相照,袒露心扉。雖然在人羣裏她嬉笑玩鬧,卻終究是習慣獨自一人,獨自掃花、獨自吟花,獨自傷痛、獨自落淚。

黛玉是叛逆的。這也正與她的孤獨相連。她的叛逆,在大觀園裏或許是一種乖張;但放在歷史背景下,這便是一種勇敢,一種反抗。她明白寶玉與自己有着相似之處——不願為世俗所羈、不屑被功名所累。於是她與寶玉的愛情有着精神上互通的支柱,綿長而沒有決裂的可能;於是寶玉引其為知己,在寶釵、襲人等勸其瞭解“經濟學”交涉官場時,他憤然地説“林妹妹不曾説過這混賬話!”也正是因此,黛玉的孤獨昇華至一個更加崇高而又永恆的位置——這是在傳統思想裏與歷史決裂的孤獨,這是對封建思想無所不在、肆虐人心的反抗,而這就註定了她的悲劇、她的不遂人意,她的苦淚及她所受的折磨。但卻正是這種叛逆,給了黛玉對立於“病西施”的一面——她的頑強、她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倔強,她的力量。

黛玉是善良的。這善良裏包含着太多——聰慧,才情,善解人意。她因聰慧而知人冷暖,她因有才而“花草總關情”;她因善解人意而樂於向地位低下者予以真情。於是,她真誠地教苦心學詩的香菱作詩,在寶釵勸香菱“你本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得成個呆子了”時,她卻笑着鼓勵:“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於是她悲吟五美,為她們讚歌為她們歎息;於是她傷懷落紅,為它們的歸所思慮,苦心護其“還潔去”,不使其“污淖陷溝渠”。難免的,每分善良都伴着十分善感。黛玉的善良有時也更多地出於悲己,轉而將這種自憐轉化為憐憫他人他物。但這又何妨呢?正是因此,她的'善良才顯得更真,更無須造作。

黛玉更是痴情的。她渴望愛,因而遇見了寶玉便傾其所有地去愛。然而她又有什麼呢?無非是生命與血淚。前世便下定的決心,她是為淚而生的;可這淚便是她生命的源頭啊!日日夜夜的思念,青燈照壁,冷雨敲窗,閨中人的淚不盡,滾滾沾袖漬,一滴一滴可是在燃她的生命啊!於是寶玉的病榻前,她無聲抽泣;於是在寶玉與其他姐妹嬉玩時,她只是獨自飲啜;一次次地,心為他所傷,淚直流,卻總不變痴心;一遍遍地,病由他而生,卻只有掩門自忍。“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終於一日,淚已盡,生命的源泉亦枯竭。我以心相許,你卻最終棄我而去,錯錯錯!只有在香魂歸天一刻突出一句帶血的悲喚——“寶玉、寶玉,你好……”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黛玉去了,大觀園裏少了一位才女,仙境重歸一位花神。她的淚已還盡,卻引人淚流無數。為你痴、為你醉,你的才思,你的痴情,只蓄我滿心話,説不出。夢已醒,唯有長歎你芳名——黛玉!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