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58K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1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看的話,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

有一隻蟬,它夏天忙着唱歌,秋天忙着跳舞,一點也不準備過冬的糧食。而勤勞的螞蟻兄弟們已經準備了許多好吃的。

一轉眼,秋天過去了,大雪蓋到大地上,那隻蟬被凍得瑟瑟發抖,餓得肚子咕咕直叫。而螞蟻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們秋天準備地糧食。

於是,蟬去問螞蟻討吃的`。看着蟬狼吞虎嚥地吃着,螞蟻説:如果你在夏天唱歌,秋天跳舞,冬天也只能餓得發抖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不能像蟬一樣,整天吃喝玩樂,不準備糧食,到冬天向別人討吃的;要像螞蟻一樣,勤奮勞動,冬天才不會餓肚子。現在我們應該勤奮學習,長大才有一番作為,才能開創一份大事業。讓我們記住這句古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2

《蟬與蟻》一文提及拉封丹以蟬和蟻為寓言,作者對蟬與蟻看法的變化。

寓言中説道:蟬終天寄居在樹上放歌,不知儲糧,只活了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季。蟻則勤勤懇懇,孜孜不倦,儲食糧,御嚴寒,順利過冬。

寓意是:人們應學習,蟻的勤勞,反之,摒棄喝足蟬的'逸樂。作者認為是也。

但當作者用心聽蟬鳴時,又聽出一點他意了。

蟻儲糧,未必是美德,蟬放唱也未必是惡行。換角度想,蟬只求吃飽喝足,別無所求。蟻,吃飽還得忙於儲糧,只為延其生命,也許生命未延,糧食還沒吃完呢!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蟬和螞蟻》這篇寓言,主要內容是:

螞蟻是個貪得無厭的剝削者,它把所有可食的東西搬到自己的糧倉裏,無論何時蟬都不會跑到螞蟻的面前嚷餓,並且還一本正經地許諾將來連本帶利一併奉還。螞蟻剝削蟬,厚顏無恥,還常常把它洗劫一空,借和還從來不存在於掠奪者的習性中。七月流火,成羣的昆蟲乾渴難忍,而蟬落在一棵小樹,用鑽頭似的嘴,吸着汁液飽滿的樹皮,不久,被螞蟻這些不速之客發現了這口甘泉,它們有的咬蟬翼,有的咬蟬爪,最膽大的一隻咬着咬着蟬的吸管往外拽,蟬忍受不住,飛了,螞蟻成了這口井的'主人。經過五六個星期後,歌手的生命耗盡了,被搶劫時絕不退縮的螞蟻看見了,毫不客氣的把這些美食扯碎,肢解,然後搬回巢。甚至還可以看到蟬雖然奄奄一息,但翼還在顫動,可是小螞蟻們便湧上去向各個方向拉扯,撕拽它。此時,蟬傷心至極。

蟬太可憐了,原因就是因為它太脆弱,不堅強,太容易被別人欺壓,螞蟻,可惡,沒同情心,恩將仇報,不過從它搶劫時決不退縮的做法上又讓人感到一種無畏精神,只是沒用到好的方面。這則寓言雖寫的是昆蟲,但它的中心思想卻是教育我們要堅強,富有同情心,和無畏精神。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4

故事上説: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只是終日唱歌,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蟬為飢餓所驅,只有跑到它的鄰居那裏借一些糧食。結果他遭到了難堪的待遇。而事實是蟬並不靠別人。它從不到螞蟻門前去求食,相反的是螞蟻為飢餓厚着臉皮去搶劫。麻煩越來越多,最後這位歌唱家拋開自己所做的.井。於是螞蟻的目的達到。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不應該貪婪過分,沒有施捨心,也不能過於相信別人,你過於相信別人,得到的卻是痛苦,一個善良的人,幫助的別人,是不圖回報的,如果有一個人很相信你,你卻讓他得到了痛苦,這樣,你會對得起你的良心嗎?要做一個不圖回報的人,善良的人什麼都不會得到,但會得到一聲:謝謝。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5

在書中講了專靠趁火打劫,絲毫不講客氣的乞討者-螞蟻;和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蟬。蟬,一種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多麼炎熱,它都會叫個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飲樹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與音樂間。而螞蟻卻在趁火打劫,卻在蟬身下偷取甜汁,把偉大的鑿井者趕走,雖然甜汁很少,但螞蟻認為喝一口足矣,因為下次還有機會。一等到蟬死了,從樹上掉下來,搬屍者就會把它搬進洞裏。是啊,螞蟻是在準備食物,可那儘量幫助它渡過夏日的蟬!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蟬是隻愛唱歌,但它也不是懶惰;螞蟻並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它生活的一種方法。所以説,思考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不然怎麼會有三思而後行這個成語呢?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6

自從我讀了《昆蟲記》中蟬和螞蟻這個故事後,我才知道了真正的勤勞者。

拉封丹的這個寓言家喻户曉:整整一夏天,蟬不做一點事,只終日站在樹梢上歌唱,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當螞蟻把儲備的受潮食物放在太陽下曬時,一隻飢餓的蟬前來乞討,結果他遭遇了難堪的待遇。

螞蟻驕傲地問:你夏天為何不收集一點兒食物呢?蟬回答:夏天我要歌唱,太忙了。

哈哈,你夏天唱歌嗎?螞蟻毫不客氣地回答,好啊,那你冬天可以跳舞了!

最終,這隻可憐的蟬餓死了。

可是,在這本書的作者——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看來,這一切都是造謠。其實,蟬才是真正的`生產者。本來我也不信,可看了以後,便對螞蟻有了一種看法。因為這是法布爾親身觀察的經歷

蟬的嘴如同微型鑽孔器,一面歌唱,一面貪婪吮吸着樹裏的汗液。就這樣,它蚊絲不動,聚精會神,沉浸在歌唱和瓊漿之中。

可是,不一會兒,螞蟻就會和其它昆蟲前來搶奪漿汗,蟬被不罷休的螞蟻趕走,昆蟲們趁機痛飲。可是失去了水泵,便很快乾了,它們又去折磨第二隻,第三隻蟬……螞蟻真是一個強盜!

蟬卻是個失聰。只要避開它的六隻眼睛,哪怕在它旁邊放幾十枝爆竹,它也無動於衷。有句俗語用它身上較合適:像失聰那樣大喊大叫。

書是可以治癒笨的。你看,不看書,哪知螞蟻是強盜,哪知蟬是生產者,是失聰?這故事使我知道:螞蟻是強盜,表現勤勞的人不一定是一個真正的勤勞者。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7

七月時節,當我們這裏的其他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絲毫不覺得痛苦。因為此時的它正用它藏在胸部的嘴———一個精巧且尖利如錐子的吸管,刺入飲之不竭的樹幹開懷暢飲。通常,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地唱歌,唱到口乾舌燥時就鑽通柔滑的樹皮,因為裏面有的是汁液,它只要將吸管插進鑽通的孔裏,就可飲個飽了。

如果此時稍微等一下下,我們也許就可以看到它所遭受到的意外煩擾了。因為每當蟬開懷暢飲之時,鄰近很多口渴的昆蟲,也立刻發現了蟬的井裏流出的漿汁,並跑去舔食。這些昆蟲大都是黃蜂、蒼蠅、蛆蜕、玫瑰蟲等,而這其中最多的就屬螞蟻了。

搶食大軍中身材小的傢伙想要到達這個井邊,就鋌而走險偷偷從蟬的身底爬過,而主人卻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讓它們過去。身強體壯的昆蟲搶到一口就趕緊跑開,躲到鄰近的枝頭。不過當它再轉頭回來時,膽子比從前大了許多,忽然就成了強盜,還毫不講理地想把蟬從井邊趕走。

最壞的罪犯就要算螞蟻了。我曾經見到它們緊咬蟬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最後爬上它的後背,甚至有一次一個更為兇悍的強盜,竟然當着我的面,抓住蟬的吸管,妄圖把它拉掉。

最後,麻煩越來越多,我們的歌唱家對此實在無可奈何,只好不得已拋開自己所鑽的.井,可憐地悄然逃走了。於是螞蟻的目的達到了,終於佔有了這個井。不過這個井榦得也很快,因此漿汁立刻就被吃光了。於是這個強盜就再找機會去搶劫別的井,以試圖得到第二次痛飲的機會。

你看,真正的事實,難道不是與那個寓言相反嗎?螞蟻才是不折不扣的強盜,而辛勤勞苦的生產者卻是蟬呢!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8

夏天,蟬喜歡在枝頭上唱歌;而螞蟻則喜歡在辛苦準備過冬的糧食。冬天,蟬上門來乞討,螞蟻説:‘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去跳舞好了!’。這是一個婦孺皆知的寓言故事,從此蟬是一個乞討為生的小人;螞蟻是一個勤勞吃苦的好人。可法布爾先生的《昆蟲記》中的第五卷中的一個篇文章《蟬和螞蟻的寓言》説法迥然不同。

在書中專靠趁火打劫,絲毫不講客氣的乞討者,是螞蟻;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是蟬。蟬,一種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多麼炎熱,它都會叫個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飲樹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與音樂間。而螞蟻卻在趁火打劫,卻在蟬身下偷取甜汁,把|||偉大的鑿井者趕走,雖然甜汁很少,但螞蟻認為喝一口足矣,因為下次還有機會。一等到蟬死了,從樹上掉下來,搬屍者就會把它搬進洞裏。是啊,螞蟻是在準備食物,可那儘量幫助它渡過夏日的蟬!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們判斷一件事情要從多角度考慮,既要看見它的對,也要看到它的錯,説像麻雀雖然是吃莊稼的,但它也是捕蟲高手,狼雖然是吃鹿的`,但是一但自然界失去平衡,狼就會消失,鹿就會太多,森林植被就會減少;貓雖然是捕鼠能手,但它也傳播疾病;毒藥雖然可以消滅老鼠,但它也會要了鷹和蛇的命……這種例子不可計數,導致這種悲劇發生的原因就是人們只看見眼前的利益,看不見日後的結果,結果不能決定一切,不能用一件事,一個結果就給一個事物定性。其實,蟬是愛賣弄喉嚨,但它也不是懶惰;螞蟻並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合理的利用。所以説,思考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不然怎麼會有三思而後行這個成語呢?

曾子曰的:吾曰三省吾身。是啊,我們只指責別人的不對,而我們自己呢!是不是多次反省自己?不僅要多次反省自己,還要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只反省不夠,還要要找到問題和原因,才可以及時的改正。

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我們在幹一件事時要多思考,不僅要看眼前,還要要想日後,不僅看好處,還要看壞處。把三思而後行當作你和我的座右銘,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三思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