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觀舞記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舞記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觀舞記的讀後感

觀舞記的讀後感1

我非常欣賞西方的藝術,藝術首先要思想開放,咱們國家太保守了,不敢突破。還侑外國人想象力天馬行空。比如最近在我們這邊公演的 貓 ,是百老匯很經典的音樂劇,我覺得它最大的咱們國家沒的特點就是敢表現。敢想象。一部劇的成功要靠劇組裏所侑的人,可是在咱們中國文藝界,大家永遠都搶着得頭功,不願合作,而且在中國是關係大與法和能力,這樣對創作阻力很大,不象外國,誰侑本事就用誰。音樂方面我覺得咱們中國人太功利,做音樂很多人為了賺錢和名利,可是外國很多偉大藝術家就不同了美術方面我覺得祂們的思維很抽象,表達的思想和方式都與我國不同《觀舞記》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賞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姿後侑感而作的。文章以對卡拉瑪姐妹的讚美之情為感情線索,通過生動細膩的描繪,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文以生動優美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舞台藝術。主要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形象生動地表現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儘可能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激發了讀者的想像空間。使讀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時,彷彿身臨其境地欣賞了舞蹈藝術所特侑的形體美,以獲得語言和舞蹈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觀舞記的讀後感2

那輕盈的舞姿,嬌媚的裝扮,一瞬間映入我的眼簾。那美妙的旋律也在這時進入我的雙耳,邰麗華帶領着的舞伴們把“世界”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音樂響起了,舞蹈者們開始舞蹈了!每一個表演者臉上都洋溢着祥和的微笑。首先出現的是一尊亭亭玉立的觀音,隨着婉轉的音樂,踏着輕盈的“腳步”,柔和的“手臂”慢慢的張開。你看,“觀音”的“千手”都在微微閃爍,射出萬道金光,把所有的好運都給了我們,而我們就用自己那熱烈而感激的掌聲回報給他們。“觀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美。他的手,忽多忽少,忽快忽慢,如同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電。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最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在一陣幽咽的音樂之後,音樂變得越來越不安了。那種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的情感,衝破了無聲的世界。

舞蹈這們從一個觀音變成了22個觀音,就像孫猴子拔了根毛,吹出的千萬個小猴子。每一個觀音用它那婀娜的身姿、金銀的手指來描述心聲。

音樂漸漸地恢復了寧靜,像大風雨過後的平靜。“千手觀音”在一瞬間又成了一位温文爾雅的“女菩薩”,頭頂的佛光普照,放出萬丈光芒,照耀着大地。彷彿晨曦的那一縷縷陽光,灑在我們的身上,温暖而祥和。

“千手觀音”的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

“千手觀音”的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過往!

“千手觀音”的每一個舞姿都在普渡眾生!

“千手觀音”的每一個舞姿都是“珠纓旋轉星宿搖,花縵斗藪龍蛇動”。

“千手觀音”是美的。它美在祥和的面龐,它美在婀娜的體態,它美在善良的天性,它美在雍容的氣質。它像一幅畫,明朗、脱俗:它像一首詩,清新、永。它憑着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讓人讚美,讓人陶醉,讓人折服。

觀舞記的讀後感3

用語言來表現舞台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但《觀舞記》這篇文章卻傳達出一種美的感受,給人審美的愉悦。

文章通過對卡拉瑪姐妹跳舞時的動作和神態具體而詳細的描寫,把印度的異國風情形象地在我們面前展開,又彷彿身臨其境,頗有感觸和美的享受,是一種真正的藝術。在欽佩卡拉瑪姐妹舞技的同時,也深深欽佩冰心的語言,讓我們得到語言和舞蹈的雙重享受。文章的語言很有美感,讓我感處最深的就是課文的開頭連用了四個“假如”組成了一個奇特的排比句,也是一個很好的開頭,文字優美,想象豐富,排比新奇,還極富韻律,有一種賞心悦目,琅琅上口的快感。文章中多處運用了排比和比喻手法,如“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忽而…表現出…;忽而…表現出…”等句子,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語言很有特色,但有些地方也有些難懂。例如“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我覺得有些理解,但又解釋不太清楚。再如文中“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應怎樣理解,認識有些淺顯,不能完全深入。另外,文章的用詞也有些別出心裁。例如“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顏色,點染出她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中“點染”一詞讓我有些不解,“點染”用“繪寫”或其他的詞語相比,優勝之處究竟在哪裏?還有,文章的主旨想表現的就只有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嗎?在寫作背景不明確的情況下,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有所疑惑。

觀舞記的讀後感4

《觀舞記》是冰心寫於五十年代後期的一篇散文。當時中印關係正處於蜜月時期,兩國的來往比較頻繁,在國際上有着許多的共同的立場和觀點,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的召開,更進一步促進了中印關係的發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場異國風情表演——印度舞蹈為題材,寫下了這篇散文。也正因為這一大的背景,這篇散文同時也有着應景之作之嫌。文中所產生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

冰心的散文《觀舞記》寫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來北京的表演實況,濃粧豔抹地描繪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飾、身段、神態和舞姿,作者傾盡全力調動了文學技藝,寫得珠光寶氣,光彩照人。可是華麗的外表下掩藏着真情的不足,一是作者與卡拉瑪姐妹缺乏心靈的交流,二是作者對印度舞和卡拉瑪姐妹的表演缺少真實的感動。散文本來就是主內的,即依託於心靈體驗、心靈感悟。冰心早年的散文和耄耋之年的散文深得公眾稱許,因為這些散文篇篇都有一個真實的作者活脱地展示出來;惟獨她在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寫的散文主外不主內,技藝甚好而感情空疏,個性流失,這篇寫於1957年的《觀舞記》就是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