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年復一年中,兒子己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平日裏倒不覺得,偶爾在他熟睡時,看見牀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體,心裏不禁一驚,噢,兒子長大了!就這麼長大了!聲音變了,長青春痘了,毛茸茸的鬍鬚己清晰可見,腳上得穿四十二碼的鞋子了……莫説心理,單是外形上的變化己是足夠大了,這一切變化似乎太快了,我極不適應,這正如龍應台見到十八歲的安德烈的感覺一樣,是啊,那可愛的,讓我擁抱讓我親吻,整天黏着我叫”媽媽”的小男孩哪裏去了?

一邊讀《親愛的安德烈》,我一邊想我的兒子,我和他現在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有沒有問題?他會不會把心理話都説給我聽?我的反覆叮囑他會不會厭煩?他的心裏在想些什麼?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會不會願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裏是個怎樣的人?龍應台和安德烈母子以書信的形式談藝術,談文化,談生活,談國家,談政治,談道德,談煩惱,甚至談愛情,他們通過溝通這種方式,重新認識彼此,更加理解和深愛對方,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處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過龍應台説給孩子的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把這些話也説給兒子聽,希望他能明白,現在的用功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心中有意義的工作,從而獲得成就感和尊嚴,樂在其中。

雖然當父母沒有“上崗證”,但是現在想和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溝通,我還真要學習當父母。龍應台説,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關於這種感受,我有深刻的體會。兒子現在上七年級啦,每天自己騎着自行車去學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傷。欣喜他能很快適應國中學校的生活,又悲傷於它不像小時候那樣需要我了。真希望兒子能好好學習,長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實,當父母的責任非常大,既要讓孩子吃好穿暖學習好,更要身體好,心理健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更重要的是擁有抗挫折能力。現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大的,聽得了讚揚,受不得批評和挫折。時不時就能聽到某個孩子被老師當眾批評跳樓了,某個孩子父母不讓玩手機遊戲自殺了。這是多麼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是少不了的,沒有健康的心智,強大的心理素質,在這個社會上,是沒有辦法立足的,更別説享受生活了。

和兒子一起看《親愛的安德烈》,我們討論對文中某些事情的觀點,又討論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交換看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和兒子之間的話題多了,我試着尊重並重視他的看法,他也認真聽我的意見和觀點。相信“溝通”能使我們母子的關係良性發展,讓我們享受親情,樂在其中!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藴,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温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喜歡讀龍應台,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國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説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説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悦,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台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説:“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為自己的城市、為自己的問題、為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為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為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説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説孩子們不是在為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1)相差三十歲的兩代人,不同東西文化差異,母親與兒子共同的36封家書。

2)一本歷時三年母與子之間的溝通認識的家書。

3)適合年輕人和父母一起閲讀的書,類似的家書文章還有《傅雷家書》。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母與子之間共同努力,三年時間重新認識對方。

龍應台與安德烈,兩代人三十歲的相差,兩種中西文化的差異,他們卻又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簡單的關係。36封家書,母子兩代人的心靈碰撞,中西不同文化對他們個人思想意識的影響。

因龍應台是作家,她筆下的思考和想法在與普通父母相似對孩子關愛之外,更多的是個體獨立的思考與認識,與安德烈長達三年時間通過36封家書,建立起彼此親密的關係,兩者都隨着時間推移重新認識並理解彼此。

安德烈是85年出生,年齡上比我這樣的九零後大出幾歲,龍應台與安德烈的重逢是在分開四年之後,安德烈早已是18歲的少年。而對於我們18歲同樣是新的開始,想着總算可以脱離父母去遠方求學,或是隨心做自己喜歡的事。18歲的我們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有新的.想法和認識,某一方面有會挑戰父母的管教。安德烈家書中提到的他的觀點和看法,有很多的確與年輕的我們相似,而他媽媽龍應台給出的答案和建議,對我們自身也是有益的。

其實,很羨慕安德烈有這樣一位好的媽媽,用母愛的方式去“套”住孩子,願意在青春期的時候再次放低自己,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她是一位可愛的媽媽,也很偉大。同時覺得這無疑是一本好的教育書,喜歡一個媽媽可以與成年的孩子如此溝通討論。

比我小三歲的弟弟在青春期的時候同樣叛逆,以前一個聽話懂事,會時常與我和家人説説笑笑的弟弟,最終變得沉默不語,獨來獨往,而熱衷他覺得對的事兒,卻和他的朋友們侃侃而談。真希望我老弟也看看這本書,可他總是“嫌棄”我沒事寫寫畫畫。

我想,每個人都會孤獨,有時常常在想弟弟怎麼如此喜歡張國榮,或許也是因為一份孤獨,別人無法走近,無法理解,當他在下一個路口轉彎,清秀輪廓淡淡,你看着他的瘦瘦高高的背影,只是感歎——長大了!不必再追上了,他的孤傲是青春的憂傷,憂傷的氣息,漸行漸遠的是回不去的童年,而讓我如此懷念的卻是手拉手的親密,我親愛的弟弟,到底還是滿滿當當的在乎。

青春期的大男孩,19歲高高瘦瘦的個頭兒,清秀輪廓分明,可,我怎麼也讀不懂你的心,我抓不住過去的時光;19歲的你一路向前,跳躍着自己青春步伐,我在你身後眺望着你前進,高高低低的背影,我既然覺得有一絲漠然,冷冷的表情,輕盈地轉身,下一個路口我再尋不到你的背影,最後的視線消失了,彷彿在告訴我——“這段路我自己走,你不必再追了”。親愛的弟弟,我還要等待多久,才能回到小時候手拉手的模樣,我還要守望多久,才能看到你陽光般的微笑。你,離我們遠了。

同樣對於比我小好幾歲的九零後弟弟來講,我是不好評價他們這些小年輕,亦或者是父母也不好評價,每個時代不同,生活的態度與方式也不同,各有各的所愛,各有各的自信,對於這些小的90後,我想只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用“愛”去關心他們。希望他是優秀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温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説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説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為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為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學生總是很敏感的,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 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為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外,隨着交流量的增大,交流的面也自然會擴大,涉及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貼近生活、貼近現實,有助於遏制"高分低能"的現象。

有人曾疑惑,成長真的只是在在獨立與放手之間嗎?讓我們嘗試着縮短心與心的距離,讓我們師生靠得近些,再近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台,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通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啟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台是温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暑假裏,我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讓我感受頗深。此書主要是作者龍應台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5封書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讀者的來信及他們對此的回信,龍應台和安德烈兩母子以書信的交流方式,試圖接觸、瞭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靈,兩人在信中除了交談家事外,還就價值觀念、文化品味、東西方文化差異、政治時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讀來耐人尋味。

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這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讀了這本書,不經讓我想到曾經班裏的一個學生,她的成績很優異,在班裏也是名能幹的班幹部,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媽媽開廠很忙,平時一直要加班,所以沒有時間與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她,希望她能通過閲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孩子想擺脱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這位學生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她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姑娘。龍應台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你的想法的!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多想想,不要緊扣“我是為你好”而“胡作非為”。同時,我們更要注意教育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樣的意思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們也應該多學學,雖然沒有龍博士那樣的智慧,可我們有很多學習的途徑和借鑑的方法可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一直都很喜歡龍應台的文章,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卻不乏哲思與智慧。近來又看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兩代人的促膝長談,在驚歎他們之間無話不談的同時,也發現他們在信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對於我們來説,是那麼真實可觸。

最讓我觸動的是他們這些國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談談菲利普吧,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對於他不喜歡的任課教師,他的處理,他的思考,他的對策,讓我嗟歎不已,至少我在那個年齡,是沒有這麼嚴密的邏輯思維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樣作為19歲左右的大學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見絀:他對於故鄉的懷念,對於國家的思考,對於自身道德的反思,對於社會的觀察……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個成熟睿智的靈魂,獨立善思的人格。當他在思考這些在我看來高深遙遠的社會現實之時,我卻拘泥於看劇,逛街購物。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這些小事都顯露無遺。

其次是他們身上的獨立自主意識。一次,龍應台打算帶他們倆兄弟去中國到處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點。但他們兩個異口同聲地説:“和你一起去多沒意思,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我們要自己去認識謝謝城市。”龍應台就被這樣無情的拒絕了,兩個孩子自己開拓他們的中國之旅了。轉念一想,中國的父母,如果帶孩子去國外,會放人生地不熟的他們獨自行走在異國他鄉,浪跡在那個陌生的國度嘛(他們還並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絕的。他們會選好旅遊地點,訂好酒店,找好搭乘車輛……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孩子們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齡的中國孩子和國外孩子比,略顯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對大四的情侶,他們會像小孩子一樣,逗寵物狗,互相打鬧,所有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成年人應有的成熟穩重。各地的讀者來信也明顯證明這一點:大三的孩子,還需要父母陪讀,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生回鄉創業還是進城就業,還要徵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對於未來的規劃。還要同父母商量;一個快四十歲的.教授,母親仍把他當成20歲左右的孩子……

於是也想到了自己,一個已進入大學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總還把我當成個小孩子。並不是要着急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權,證明着自己的成長,也不是煩惱着他們的叨擾管教,只是強烈的希望他們把我當成一個大人。如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這句話,只有他們相信我能夠獨立完成好一件事,並放手讓我去做,我才會真正成長。“鳥籠裏飛不出雄鷹,花盆裏長不出蒼松”與其沉溺在温暖的港灣,待在舒適區,我更願意前方荊棘叢生,驚濤駭浪。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已經許久了,但至今覺得回味無窮,哲思不斷。這本書對於很多事的看法,已經它提到的諸多我所沒未觸及的方面,都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説,這本書,確實讓我學會了思考,懂得了一些東西。如此看來,也算值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當寫下這個題目時,便覺得一陣心如刀絞。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他們的心態已經在不經意間暴露無遺。也就是説,他們到今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起牀、匆匆忙忙上學、沒完沒了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説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脱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閲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台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説,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説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説,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台説:“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台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温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温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台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裏,隨處都能看見急衝衝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着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裏和媽媽一起去台灣誠品書店,在這裏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着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裏橘色而温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着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台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台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二十一歲,讀完《親愛的安德烈》後我才意識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歲。

大學生活已然兩年,每天思慮的不再是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雖然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發呆、電影和看書上,但看着周圍的同學開始埋首於實習和考研的事情,寫大把的簡歷參加大把的面試,心裏不免也有一點忐忑慌張。有時會整夜整夜的睜着眼睛,憂慮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別是當朋友問起以後的路怎麼走,是工作還是考研時,我發現我還沒有想的那麼遠,於是也就閃爍其詞搪塞了過去。

二十一歲,是該看清未來方向的時候了吧。也確實已經過了塞上耳機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齡,不可以再任性耍賴,不可以再自以為是,不可以再覺得自己獨一無二不可代替。連承認自己的侷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這個事實也變得理所當然。誠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們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願,也要承認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數人頭上才有的光環。如若與其對比,只能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而毫無意義。

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眾人。MM對安德烈説:“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卻也讓我想起電影《後悔無期》中的一句的話:在大城市,有關係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吧~

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霧,只有靠自己的雙腳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關於學業、感情、工作,現實中殘酷的一切,該來的總會來的,與其到時候不知所措睜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説,美好永遠是建立在現實的殘酷之上的。我不贊同,卻從千萬個例子中舉不出一兩個來反對。

安德烈問MM,當我們開始談事業、結婚、家庭時,怎麼有人已經身在其中了?二十一歲,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來説,都是徹徹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説,“成年人”這三個字的意義對他來講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為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度。孩子會説大人總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幹自己不喜歡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後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該是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個“不得不做”的圈,然後乖乖的呆在裏邊對生活的妥協。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這樣的妥協之前,我們應該為擁有“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權利而努力。

最後,關於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從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最早知道龍應台,是讀到她的那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後來有一年的婦女節,百家講壇做了一期節目叫《女人説話》,包括葉廣芩、張抗抗、李銀河在內的許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講座,龍應台講的是自己在擔任文化部部長的經歷。四年前,我買到《孩子,你慢慢來》一書,幾年間不知讀過多少遍,而且還向身邊的很多媽媽做了推薦。後來又從一期《讀者》上了解到龍應台出版了新書《親愛的安德烈》,在網上尋尋覓覓了好久,終於買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來》和《親愛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覺很有意思。前面書中的安安,是個長着一頭鬈髮的小男孩,睜着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媽媽把這個世界一一介紹給他;而後面書中的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大小夥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間隔着三十幾年的歲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龍應台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為了重新認識長大了的兒子,也讓兒子瞭解自己,龍應台邀請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寫一個專欄,以書信的方式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裏面收入的即是龍應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書信,説實話,裏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對於母親,兒子有着太多的不認同,大到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態度,小到穿着打扮;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

怎樣消除這樣一種隔閡?龍應台的選擇是一方面堅守自己的陣地,一方面主動出擊,通過書信與安德烈討論問題、交流認識,尋求有效的溝通。這對於我們做父母的是一種很好的示範,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認同我們的過去,小時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聽他們憶苦思甜,被他們諄諄教導時,我們不也是那樣的牴觸嗎?今天輪到我們做父母,同樣沒有特權讓孩子聽自己説,讓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説起來輕鬆,做起來何其艱難!“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不容易啊。”龍應台如是説。

三年的通信,龍應台得以瞭解安德烈,而安德烈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來逐漸明白了MM這樣做的意圖,而且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

我在想,龍應台做為一個有名的學者,做為一個對世界、對社會、對生活保有警覺、保有體察的母親,她能給予孩子一種引領;然而,平凡、渺小如我們,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自己卻感覺還是個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給孩子些什麼呢?想起來不免心慌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這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兩代人相互瞭解、溝通的方式。龍應台和安德烈,他們談對政治、國際、民主的主張,談品味、談音樂、談對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樣年紀的我,卻無法説出自己的獨立想法,深感慚愧。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父母親,杜宇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他、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知識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裏,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只有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着你重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遊學,在機場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羣中穿插,等着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説這次遊行留給我什麼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爭取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制度下(只要有錢就行);三,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四,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

“我發現我在心裏對自己説,你面前坐着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裏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裏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

“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説話,傻就不假裝聰明。”

“我像你的兒子一樣,發現要找一條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術刀分割開來。狠狠地把他們視作獨立的別人,看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把兩代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釋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本書不僅僅在自我成長方面給予我營養,更在親子教育方面給與我更多的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也就是説,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個性: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哀麼?之後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明白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因此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應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就應不多吧。畢竟自控潛質但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正因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刻,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潛質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但是問我用手機的狀況,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但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但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因此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