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計劃

精選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3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3篇

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擔任七年級四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班級學生的人數在50人左右。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數學成績並不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高分段學生少,低分段的學生較多,説明學生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學習習慣不夠好。

根據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放在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上,強調學生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重視知識的運用。

二.教學設想(具體措施)

1、教學理念——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

2、日常教學——認真做好個人日常教學工作,把課堂教學作為提高成績的主陣地。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記錄好教學反思筆記。認真批改學生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日常教學中,和學生一起討論研究體驗他們接受知識的方式,與同事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取人長,補己短,共同進步。

3、學生工作——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佈置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好的開頭儘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課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以“練”為主,糾正他們解答題目的不規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學具體措施——教學上開展分層教學。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嚴格要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抑制他們產生驕傲情緒;差生,掌握一些關鍵知識,為他們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扭轉他們的厭學現象,利用空餘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予提問,給後進生樹立信心。佈置作業設置A、B、C三類,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到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得到發展,重點關注好中間的學生。

三,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第一週

9.1—9.5

第一章《有理數》1.1正數與負數1.2有理數分類、數軸

5課時

第二週

9.8—9.12

1.2有理數相反數、絕對值1.3有理數的加減法

5課時

第三週

9.15—9.19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5課時

第四周

9.22—9.26

1.5有理數的乘方、第一單元小結

5課時

第五週

9.29—9.30

數學活動、第一單元複習題、第一單元模擬測試

2課時

第六週

10.6—10.10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2.1整式單項式、多項式2.2整式的加減同類項、去括號

5課時

第七週

10.13—10.17

2.2整式的加減應用;數學活動、第二單元小結、第二單元測驗

5課時

第八週

10.20—10.24

期會考試複習、期中模擬考試

5課時

第九周

10.27—10.31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從算式到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5課時

第十週

11.3—11.7

3.3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練習

5課時

第十一週

11.10—11.14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活動;第三單元小結;第三單元複習題

5課時

第十二週

11.17—11.21

第三單元測驗;第四章《圖形的認識初步》4.1多姿多彩的圖形

5課時

第十三週

11.24—11.28

4.2直線、射線、線段;閲讀與思考

5課時

第十四周

12.1—12.5

4.3角4.4課題學習(設計紙盒)

5課時

第十五週

12.8—12.12

數學活動、第四單元小結、第四單元複習題

5課時

第十六週

12.15—12.19

第四單元測試

5課時

第十七週

12.22—12.26

專題複習:(1)有理數運算(2)整式運算

5課時

第十八週

12.29—1.2

專題複習:(1)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運用(2)圖形的摺疊翻轉

5課時

第十九周

1.5—1.9

學生自由複習,教師個人安排指導

5課時

第二十週

1月9日以後

期末考試

4課時

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四章:

第一章:有理數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有關概念及其運算。首先,從實例出發引入負數,接着引入與有理數有關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礎上,介紹有理數的加減法,乘除法和乘方運算的意義、法則和運算律。

本章的重點是有理數的運算。難點是對有理數運算法則的理解,尤其是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理解。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的概念,合併同類項、去括號以及整式加減運算等。

本章的重點、難點是合併同類項、去括號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本章的重點、難點是列方程。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基本的幾何圖形的初步認識並學習最基本的平面圖形——直線、射線、線段和角的知識。

本章的重點、難點是對圖形的.表示和畫圖、作圖,對幾何語言的學習、運用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獲得數學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會將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幾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過程並學會在實際問題進行應用。

3,初步具有數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採用思考、類比、探究、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動;

3密切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類比、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係,和諧發展的主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逐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3,4)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這兩班共有學生104人。七年級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不是很好,還有待於提高與培養以及加強訓練。同時本學期內還將加強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尤其是運用語言對幾何問題進行推理論證,並培養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等。其次,抓好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記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及時複習,總結前節課知識的好習慣,表揚和鼓勵學生閲讀與數學有關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在學習方法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對稱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檢驗答案。

七年級學生常常因守國小算樹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四、教學策略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湧的狀態。

5,運用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學生進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8,站在系統的高度,使知識構築在一個系統,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繫,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

9,開展課題學習,把學生帶入研究的學習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七年級學期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的七年級(一),(二)班數學教學工作,通過上學期的教學學生的計算能力、閲讀理解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對圖形及圖形間數量關係有初步的認識,邏輯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抽象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部分學生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學生課外自主拓展知識的能力幾乎沒有,很少有學生具有課外閲讀相關數學書籍的習慣,沒有形成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不能自行拓展與加深自己的知識面;通過教育與訓練培養,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對待每次作業並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課堂上能專心致志的進行學習與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和進一步的發展,課堂整體表現較為活躍,積極開動腦筋,樂於合作學習和善於分享交流在學習中的發現與體會,喜歡動手實踐。

本學期將繼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進行探索與發現,以自身的體驗獲取知識與技能;努力實現基礎性與現代性的統一,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操作運算,擴展思路。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是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下數學教材,其主要內容有: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九章多邊形

第十章軸對稱

第十一章體驗不確定現象

課題學習

三、教材分析:

1本書的前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元一次不等式”,都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而這三者本身也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徵,相互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從實際情境出發,基於學生現有的認知準備,引入並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方程,方程組和不等式都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有效的數學模型,並學會尋找所給問題中隱含的數量之間的等量或不等量關係,掌握其基本的解決方法。前兩章的最後都設置了一小節“實踐與探索”,目的在於通過實例,與學生一起解剖分析,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逐步共提高這種能力。

2“多邊形”與“軸對稱”這兩章的內容是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涉及三角形,一般多邊形的邊角的一些關係,以及一種特殊的圖形——軸對稱圖形,通過觀察與操作,感知確認最基本的結論與最為簡單的變換——軸對稱中隱含的數學不變量關係,同時輔以數學説理,給學生一定的理性訓練與圖形變換的思想,這兩章將繼續七年級上學期教材的思路,讓學生進一認識數學推理的基本格式,直至學會運用演繹推理的程序解決一些較為簡單的數學問題,逐漸實現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有機結合。

3“體驗不確定現象”一章,讓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現象,它們出現的機會各有不同,有的是必然發生的,有的是不可能性發生的,也有的是可能發生的。實驗是認識實際問題所隱含的數學本質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己動手,反覆實驗,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數據,體驗不確定現象中所隱含的數學規律,用數學語言表述各種正確的見解。

4課題學習的確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活動形式,本書設置了兩個課題學習。

這一課題既是對“多邊形”一章的小結,又是一種拓展。通過這一課題的學習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到的三角形與多邊形的知識解決圖形鑲嵌的問題,鞏固所獲得的一些研究方法,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研究策略和經驗,美工從中加深理解有關的數學知識通過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增進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紅綠燈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實際情境,交通法規又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從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重要的研究課題,通過實地調查,收信數據,分析數據,尋求問題的答案,在這一課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並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運用數據與圖表等式邏輯表達自己的觀點,體會實驗工廠是認識不確定現象的極其有用的手段,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瞭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方程(組)的解等基本概念,瞭解方程的基本變形及其在解方程(組)中的作用。會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並經歷和體會解方程中轉化的過程與思想,瞭解解方程(組)解法的一般步驟,並能靈活運用。②瞭解三角形的內角、外角及其主要線段(中線、高線、角平分線)等概念,會畫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線、高線和角平分線,瞭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瞭解幾種特殊三角形與多邊形的特徵,並能加以簡單的識別,探索並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質與外角和,理解並掌握三角形三邊關係,探索、歸納多邊形的內角和祕外角和公式。③通過具體實例認識軸對稱探索線段、角和圓等圖形的軸對稱性,瞭解線段中垂線的性

質和角平分線的性質,會畫軸對稱圖形並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能利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瞭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質和其識別方法。④讓學生知道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區別,感受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和現實性,體會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本對正確估計總體是十分重要的,會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並瞭解它們各自適用範圍,體驗隨機事件在每一次實驗中是否發生是不可預言的,但在大數次反覆實驗後是有規律的。

2、方法與過程目標:①通過實踐與探索,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體會數學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歷從具體問題中的數量相等關係,列出方程,體會並認識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數學模型,經歷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有關多個未知量的實際問題,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通過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經歷把“二元”轉化為“一元”的過程,從而初步體會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為“已知”,化複雜為簡單的化歸思想。②體驗探索、歸納多邊形內角和的過程,學會合情推理的數學思想,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體驗證明的必要性,初步學會説理。通過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和畫軸對稱圖形,探究軸對稱的性質,並利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③通過實踐體驗隨機事件的隨機性和規律性,並學習用分析或實驗的方法判斷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本文章由提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和探究中,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合作意識;通過欣賞豐富多彩的圖案,體驗數學美,提高審美情趣;在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索中通過體驗成功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增強解決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五、教學重、難點: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重點是從實際情境出發基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入並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有效數學模型,並學會尋找所給問題中隱含着的數量之間的等量關係,掌握其基本的解決方法。難點是在實踐與探索小節中通過實例運用方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2、多邊形與軸對稱是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涉及三角形、一般多邊形的邊角關係,以及一種特殊的圖形——軸對稱圖形。重點是通過觀察與操作,讓學生感知確認電子錶基本的結論與最為簡單的變換——軸對稱中隱含着的數學不變量關係,同時輔以數學説理,給學生一定的理性訓練與圖形變換的思想。難點是數學説理。

3、統計的初步認識一章,簡要地介紹了統計數據分析問題時所採用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抽樣調查方法,重點是使學生學會統計數據、分析處理數據,合理使用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這三個有代表性的數值,較為正確地描述所得到的眾多數據。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實例體會隨機事件存在的內在規律。

4、課題學習重點是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在實踐探索加深理解有關數學知識,通過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增進應用數學的信心與能力。

六、教學進度: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2月10日——3月5日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3月6日——3月27日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月28日——4月20日

期中複習及考試4月20日——4月30日

第九章多邊形5月09日——5月23日

第十章軸對稱5月24日——6月5日

第十一章體驗不確定現象6月6日——6月13日

期末複習及考試6月14日——

七、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六認真工作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的主要途徑,認真研究教材,體會新課標理念,認真上課、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同時讓學生認真學習。

2、通過介紹數學家、數學史和數學趣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建構,營造民主、和諧、平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發現快樂的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

4、通過實踐探索,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和多種途徑探求問題的解決方式。

5、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7、進行分層教育的探索,讓全體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