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計劃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錦集5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6.71K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境教育工作計劃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錦集5篇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要求全面貫徹“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為綱要”,實施環保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的方針,在素質教育中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的民展,使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環保道德行為習慣,確保學校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開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二、意見與設想:

(一)加強組織建設。

1、班子組織健全。

成立以杜學慶校長為組長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定期開會研究部署環境教育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內容落實、考核檢查得力。

2、宣傳有力度。

在師生中廣泛宣傳環境教育目的和意義,做到人人知曉。做到教師每週學習時必談環保的好處,國旗下的講話有環保宣傳內容,學校的宣傳櫥窗、畫廊、板報上刊登環保知識,學校的紅領巾廣播、定時播放環保文章、影視。

3、環保知識滲透到位。

在教學內容中要求教師做到抓住重點、積極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學校在舉辦公開課、優秀教案評比中有意識將環境教育擺放到一定的位置,並在期末測試的試卷中也能體現出環保方面的知識題。

4、狠抓業務學習和培訓。

一是向優秀單位參觀、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二是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學習、教研、體育備課等研討活動,促相互學習、相互提高,使骨幹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三、發揮學校特色作用,強化訓練,導之以行:

1、設立環境教育專項經費60000元,加大學校硬件投入力度,各種宣傳標語佈置高雅、大方、醒目,各室器材、器具與學科基本配套。學校的空餘地全部綠化,課桌椅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各室配套,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嚮往的地方。

2、以特色為突破口,強化為訓練,各年級均要通過區域間的學習和管理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在花木栽培、管理的同時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要增進學生對大自然美好的嚮往,從中打開環保的智慧之門,點燃環保的創新火花。

3、以守則、校規規範學生,以規育人。

以常規管理28條要求嚴格管理學校,以《中學生素質要求》十條、《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二十條、《中學生守則》十條嚴格規範學生。

4、學校乾淨整潔,無一處衞生死角。室內窗明几淨,室外無亂拋亂扔紙屑、瓜皮果殼現象,無攀折摘校園花草樹木行為;中年級能主動打掃,見到紙屑彎彎腰,能經常給校園裏的花草樹木施肥、除草;高年級學生能自覺清除牆壁污跡,維護學校各種秩序,永保校園清潔優美,做到包乾到班、責任到人,檢查、考核經常不斷,任何時候經得起查,經得住查。

5、對創綠內容進行宣傳、考核,使隊員能做到:從班級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做一名綠色天使,當一保綠色隊員。

四、抓道德素質教育的培養,着眼明天、將來。

1、“學校無小事,事事能育人。”創綠工作是培養學生道德素質養成的一項活動。團隊和各班主任要創造性開展好各項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強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衞生習慣。學校將舉行綠色手抄報、美術繪畫、攝影製作、藝術表演等競賽活動,進行評比、獎勵做出貢獻的人。

2、全體教師要在這一創建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導、能動作用,積極指導、積極實踐、積極創新,不斷地研究控討,不斷地總結創建經驗,積極向有關單位和報社投稿,促創建質量的提高。

3、在積極開展好校園創建活動的同時,要引導好學生小手牽大手、校園、家園、社區、社會的環保工作的開展,搞好校園內的垃圾廢品分類處理、家庭中的變廢為寶、社區的環境污染的調查考察、綠色小隊的社區宣傳、重大紀念日的社會活動。通過創建真正使學生心中有環保、心中有地球、心中有人類。

總之,我們將在環保教育中,充分發掘師生創造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充分挖掘校本環境文化資源,努力創設催人奮進的“綠色”氛圍,將學校辦成“花園式的學校”,使莘莘學子在這裏溢智成才。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研究分工:

課題負責人:張希營 楊柏柱 課題主持人:胡新嶺

課題實施人:石海峯

實驗班班主任:魯金民

實驗教師: 魯金民、王豔説、莊雪豔、沈鴻雁、王相連、張倩倩、 葛振玲、車麗

材料組: 劉青國、石立功、高海威、王志華

二、研究措施:

1、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有關課題研究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科研能力。

2、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組織教師到科研先進單位學習、交流研究經驗。

3、對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對研究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4、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三、本學期的主要研究目標:

1、完成學校社會環境狀況的調查與分析。(高海威負責)

2、完成學校、家庭與社會學習環境的調查與分析。(魯金民負責)

3、完成《給學生家長的十條建議》的信息反饋的統計與分析。(石海峯負責)

4、 研究如何在各科課堂教學中創建積極的.學習環境,出一本《創建積極的學習環境論文集》。

5、開展課題組成員集體備課活動,學習、交流、掌握在課堂教學中情景創設的方法與技巧,使用專用備課,形成模式和特色。

6、開展個案研究。選擇部分優生和學困生作為採訪對象,搞好個案寫作

7、創建積極的學習環境教學策略研究:

(1)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行為策略研究。

(2) 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行為策略研究。

(3) 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學生學習環境的積極創建策略研究

(4) 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研究

(5) 學校外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優化育人環境研究。

(6) 合作學習、互助輔導、自主學習及小組捆綁式評價模式研究。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3

1、結合自然現象,進行環境教育。

(1)、組織幼兒在自然界中採集各種材料(礦石、沙、水、植物標本、種子標本、動物標本…)投放於區角供幼兒觀察、分類、記錄。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然科學的環境。在收集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記錄一些現象,學會在討論中得出結論互相學習。

(2)、在飼養區中養殖一些動物,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慣,探索動物的成長規律,及食物鏈。

(3)、引導幼兒學習用記錄方法和整理探索內容,學會操作實驗器材,充分發揮科學室的作用。

(4)、組織

幼兒充分利用園內植物園地,種植一些蔬菜或瓜果。讓幼兒分組照顧植物,學會為植物澆水,施肥,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

2、結合日常生活的科技產品。

(1)、科技發達的背後,組織幼兒發現科技產品帶給人類的`“污染”學習合理使用科技產品,節約能源及探索科技原理。

(2)、組織幼兒與家長利用廢舊物品及電器零配件,設計一些小產品,進行展示評比。

3、合理利用家長資源。

(1)、組織家長與幼兒共同學習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舉行:“清潔日”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到社區清除垃圾。

(2)、發動家長收集各種材料,做一些小發明參加本園每年一次的“科技節”。

(3)、利用節假日,與家長聯誼、一些到郊外爬山種菜等,與幼兒共同感受自然的環境。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4

我們以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實施方案為依據,再根據中班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能力水平,主要從培養幼兒的環保行為習慣、開展環保實踐行動、變廢為寶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過程體現操作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在實踐操作中提升態度和能力,在自身的行動中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

具體活動安排:

一、環境教育實踐活動。

(一)快樂的垃圾。

1、撿垃圾。

讓幼兒在撿垃圾的過程中感知亂扔垃圾給我們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從而萌發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2、垃圾的分類。讓幼兒將撿回來的垃圾進行分類,將不可回收垃圾扔進垃圾桶。將可回收垃圾進行整理、清洗。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使幼兒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同時也認識了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工作計劃

3、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

這個活動是讓幼兒將清洗乾淨的垃圾作為操作的材料進行創作活動。在活動中大膽想象、大膽創造。使幼兒在創作的過程知道垃圾的再利用性,從而懂得節約資源,減少浪費,也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

(二)我班的植物園

1、收集種子。

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種子,在收集的過程中認識這些種子。並讓幼兒在相互的交流和觀察中認識各種各樣的種子。

2、種子種植活動。

讓幼兒利用帶來的種子進行種植活動。每個班可以種植在幼兒園的種植園地裏,也可以利用蛋糕盒、

廢舊塑料盆等材料作為種植器皿在自己班級的陽台上創設一個綠色風景線,指導幼兒種植多種種子。

3、我是小農夫。

讓幼兒照料種植的種子和植物,並每天觀察植物的變化,用繪畫的方式作好觀

察記錄。讓幼兒在照料和觀察的過程中增進幼兒對植物的熱愛之情,從而懂得去愛護每一株植物。

4、植物園豐收啦。

到植物都已經成熟了,結果了。我們就可以組織幼兒去採集果實和種子。把收穫的果實送到廚房裏的阿婆那裏,讓阿婆做成美味的菜餚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來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孩子們吃着自己種植的果實,不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能讓他們通過種植和收穫的過程去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從而減少浪費。

(三)我和小樹一起長。

1、保護小樹苗。

這是一個前期的準備活動,就是讓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設計保護樹木的環保圖示。也可以讓幼兒口述,教師幫助記錄環保標語。

2、種樹去。

這是一個親子活動。就是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到附近的田野去種樹,給自己種的小樹苗取一個名字,並掛上自己設計的環保標示和標語。讓幼兒在行動中懂得去保護樹木和其他植物。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幼教開學準備國小教師教案國小教師工作計...國中教師教案國中教師工作計.

3、延伸活動。

鼓勵家長和孩子定期去管理自己種的小樹苗。給小樹苗施肥、澆水,修剪等。並讓幼兒學習記錄小樹苗的觀察記錄。讓幼兒在管理和記錄中增強愛護植物的情感,懂得要保護植物。

(四)環保運動會。

1、前期的準備活動:收集各種廢舊材料。讓幼兒在收集的過程中懂得節約資源,不隨便丟棄物品。

2、親子活動:製作小型體育器械。

這個活動是讓幼兒和家長用收集來的物品進行再利用,在創造。使廢舊物品變成可以讓幼兒玩的體育器械。如:用報紙做成紙球、紙繩、紙棒等;用大紙箱做成山洞讓幼兒鑽;用易拉罐作成高蹺、梅花樁、拖拉玩具……這個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和幼兒感受到廢舊物品經過改造後也能成為一件有意義的東西。

從而去節約資源,減少浪費。同時這個也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3、環保運動會。

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體育器械,開展環保運動會。發展幼兒跳、爬、鑽、投擲、平衡等動作技能。讓幼兒在獲得快樂的同時進一步懂得去珍惜生活中的廢舊資源。

二、變廢為寶系列活動。

1、汽車。(用各種的材料來製作不同的汽車)

2、廢紙的再利用。(用廢紙來製作各種物品)

3、體育器械。(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體育器械)

4、一次性物品的再利用。(用一次性的物品製作不同的東西)

5、花盆和花瓶。(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花盆和花瓶)

三、幼兒環保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我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中班幼兒行為規範:

1、不忘早晚刷牙,要保持個人衞生。

2、不開無人燈扇,不浪費糧食,要節約每一滴水,要節約紙張。

3、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看到垃圾會自覺地撿起。

4、不摘花攀折樹枝,學習照料動植物。

5、不大聲吵鬧喧譁,會愛護公物。保持桌面、牆面、公共場所的整潔。

(二)措施:

我們將會把這些行為規範的培養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通過示範、講解、圖示、值日生、環保小衞士以及隨機教育等方式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幼兒從自身做起,來帶動同伴、帶動家人和周圍的人。

以上的實施方案都是預設的,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將根據幼兒現時的發展能力和出現的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使環境教育的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使環境教育成為我們棉花幼兒園的特色教育。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5

一、總目標: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終身教育,在幼兒中開展環境教育是奠基工程。初步讓幼兒知道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幫助幼兒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做個環保小衞士,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的職責。因此,我園本學期將貫徹《規程》和《綱要》精神,把環保教育為一大重要工程,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創設有特色的綠色學校,能使我園的小朋友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他們一生的環境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工作思路及措施要點:

㈠完善管理體制,努力建設一批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敢於拼搏的師資隊伍。

1、完善管理機構,充分發揮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的職責,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環境教育工作,為創市級綠色幼兒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2、訂閲關於環境保護教育的有關報刊、雜誌,擴大教師知識視野,拓寬教師的環保知識層面。

3、建立學習――反思――實踐——再學習的激勵機制,加強教師相互間的溝通和了解,建立一種合作、尊重、關心的環境因素,並在這樣的環境中陶冶幼兒,影響幼兒。

4、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併為他們成為環保教育行家裏手創造一定的條件。

5、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活動,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形成一種比、學、趕、幫、超的競賽局面和團結向上、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

㈡優化幼兒園環境與培養環境意識,環境道德觀念一起抓。

1、實施綠化、美化幼兒園行動,使可綠化地全部得到綠化。

2、將不可綠化地經人工處理進行綠化,進行植物栽培,使之成為一道綠色屏障。

3、設立專門環境保護教育宣傳櫥窗,增設“只有一個地球”、“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珍惜資源、節約用水”、“環境教育,從小抓起”等有關環保宣傳畫、大幅標語和“珍惜資源、節約用紙廢紙收集箱,“請節約物質”的開放式遺物箱,形成處處會説話的大課堂。

4、把培養幼兒環境道德觀念、規範大家的環保行為,講文明和重環保聯繫起來,從愛護身邊小環境開始,從而為保護地球大環境出力。

㈢將環保知識滲透在日常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在主題探索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把環境教育滲於其中,寓於其中。

2、通過讓幼兒參觀、考察、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和師生的雙向溝通,鼓勵幼兒和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意識,主動創造精神和觀察動手能力,激發幼兒的興趣,初步建立具有我園特色的綠色活動課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堅持以“兩個為主”、“五個結合”的原則開展環境教育。“兩個為主”——以滲透教育為主,以遊戲為主。“五個結合”——幼兒環境教育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結合;幼兒環境教育與幼兒發展水平相結合;幼兒環境教育與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相結合;幼兒環境教育與環境紀念日活動、節日活動相結合。幼兒環境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

(1)把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內容滲透到各科教學、各種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重視隨機教育。

(2)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進行環境教育,並把環境教育與幼兒年齡特點;發展水平;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環境紀念日活動、節日活動;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

(3)把握環境教育的契機開展環境教育,以幼兒能夠理解的社會環境熱點問題,把孩子的視野引向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走出幼兒園,以大自然、大社會作為環境教育的課堂。

(4)切實把環境教育作為幼兒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幼兒教育的實質是從知、情、意、行上幫助幼兒由被動的感受環境轉化為積極地對待環境,主動適應環境、愛護環境、創造環境、為成為未來環境的主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5)把知識、情感、理解、態度、行為等教育要求放在教育幼兒保護環境的層面上來審視,不把它作為外力施加給幼兒,而是使之成為幼兒自身的需要,真正達到提高幼兒環境意識和養成良好行為的目的。

(6)通過環境教育,使幼兒活潑、開朗、情緒愉快、樂於參與活動,善於觀察、積極探索聯想、幻想,懂得講衞生,愛護環境,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㈣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在自己教的科目中,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有關環保知識的教育。比如常識教學中,結合“水”、“聲音”“空氣”等等,可以告訴幼兒乾淨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的身體有益。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用小青蛙捉害蟲來做計算題,同時借即教育幼兒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可以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我們也可以根據環境的廣泛內容,創編一些環境教育的教材,這樣就不會只侷限於教材上少量內容了。

㈤在德育中滲透環境教育。

通過德育教育,使幼兒掌握社會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要幼兒初步樹立起來的環保意識影響他們的'日常行為。比如要輕輕搬動凳椅,做客敲門要輕輕有禮貌,要愛護公物、花草樹木等等,對幼兒的日常生活有意識地引導,幫助他們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㈥在遊戲中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除了在教學中進行外,還可以結合遊戲讓幼兒進一步得到更好的引導。利用生活中無毒無害的紙盒、飲料罐、碎布等廢舊材料進行遊戲,從中懂得要減少垃圾、利用廢物、節省材料的意義。

㈦結合各種紀念日、節日活動對幼兒滲透環境教育。比如:植樹節、愛鳥周、環境日、等等,都可以進行專題環境教育,使更有系統地接受環境知識的教育。

三、環境教育活動中注意的問題:

1、不同年齡班,教學內容和深度要有所不同。小班生活範圍狹窄,缺乏生活經驗,應注意從他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又容易引起他們興趣的東西入手;中班幼兒稍有所經驗,思維能力也加強了,可以增強他們的一些難度;大班幼兒可以增加一些抽象事物,如向他們介紹動植物與人的關係等。

2、注意教育內容的直觀性、通俗性,教育方法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教育活動的經常性和持久性,如此才讓環境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四、環境教育活動具體安排:

1、9月20日開始分組學習環境保護法及有關知識的文章資料,並做好筆記。

2、9月9日至9月15日以班為單位制定一份班級班務(包括環境教育)計劃,各班做好創設綠色學校的家園聯繫欄“環保小貼士”的設立。

3、9月完成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宣傳欄工作。

4、繼續完善垃圾分類桶等環保設施。

5、繼續豐富種植園地植物類種,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6、9月25日各年段或各班撰寫好“我愛綠色”主題周活動方案。

7、10月幼兒園做好綠色倡議書的傳發。

8、10月2日-10月8日各年段或各班開展為期一週的《我愛綠色》主題周環保系列活動,各班老師制定好活動的計劃及具體內容。

9、10月份親子利廢利舊自制環保圖書;利廢利舊自制環保體育器械。

10、9-10月各班開展好環境綠色佈置(區域、主題牆等)工作。

11、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社會宣傳活動,讓幼兒親身實踐,感悟宣傳環保的意義;

12、10月-12月之間開展環保小衞士進社區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