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計劃

下半年教保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38K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下半年教保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下半年教保工作計劃

一、教保工作目標:

1、進一步規範各班組制定的教育教學計劃總結、規範幼兒在園期間一日生活常規工作,常抓教育教學日常檢查督促工作,提高我園教育教學質量。

2創設“講學習、講奉獻、講團結、講精品”的良好園風,培養一批領域帶頭人,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團結向上、快樂創新的師資隊伍。

3、通過全園家長會、上門家訪、博客交流等各種途徑、各種方法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家長與幼兒園在互動中共同成長。

4、以健康教育為突破口,做大做精幼兒園健康教育,凸顯健康特色;着手申報“十二五”課題,完善本園的托幼一體課程。

5.嚴格制度管理,狠抓安全教育,發揚上半年成績,爭取讓孩子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平平安安回家去。

二、教育教學工作重點與措施:

日常教學——

1、各班根據統一規定要求,制定班級工作計劃,選擇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內容,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教育活動組織,合理利用下午的時間有計劃的開展“健康特色”活動,然後利用餐前10分鐘進行教育教學內容和特色活動的複習。利用三餐餐後活動時間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區活動,如:繪畫、閲讀、書寫、手工、結構、探索等,讓各班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輕鬆玩、輕鬆學。園領導每月月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抽查。

2、繼續強調養成教育要求,強調幼兒各種習慣(學習、生活)培養,各班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確定養成教育的階段性目標。同時,本學期強調教師日常工作習慣的培養,規範教師和幼兒的物品擺放。

教師培訓——

通過不斷完善競爭激勵機制,促進教師能力、素質、知識結構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幼兒園的內涵發展,多途徑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主要方法:

(1)成立網絡式園本教研機構,設置年級組長和學科帶頭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模範帶頭作用;

(2)分層搭建舞台,促教師成長;

針對5年以下教齡的老師,一是加強理論修養,學《綱要》,用《綱要》,通過快樂閲讀、分享研討、撰寫讀後感等方式,提高其理論的運用水平;二是通過園領導與骨幹教師跟班,手把手地指導,反覆磨課,提高其教學實踐能力;三是通過園本教研,相互聽課、磨課、説課,分組探討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困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幫助每位同志制定個人成長計劃,明確努力方向,並定期反思和總結。

針對經驗教師,一是挑選他們為組長或學科帶頭人,給她們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二是鼓勵她們在自己所擅長領域裏有所突破,給年輕教師上示範課,或者輪流下到各班聽課,一對一地指導;三是承擔學科培訓任務,輪流給年輕老師進行學科理論和實踐地培訓。四是外出培訓,學習姐妹園的先進經驗。

(3)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鼓勵教師在職學習。組織教師們參加學前教育或相近專業的大本學習,爭取三年內大學率達60%。

(4)加大教師執行力的培養,加大檢查力度,日清日畢,提高工作質量。

( 5)“末位淘汰”:結合“日抽查、周檢查、月評比、期考核”成績,期末進行總評,實行末位淘汰制,將對身處末位的同志實行警告、轉崗或解聘等形式的處理,對成績優秀的同志給予獎勵。

考核內容有:一日活動的組織;教案、教學筆記、論文、聽課筆記、周表、幼兒檔案的撰寫和整理;環境創設;健康語言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勞動紀律;公益活動;家長工作;理論考試等10多項內容。

教研工作——

每週一、週三、週五為坐班時間,週三為小組教研活動時間,由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組織聽課説課評課等實踐性教研活動。週五中午12:10——1:40為集體教研活動時間。

特長教師工作——

體育老師:各班每週一節體育活動,共13節;開展體育特色活動(足球、籃球、輪滑)。

藝術團教師:每天開展大班藝術團訓練;隨時保證有兩個成品舞蹈可以出外演出;每週上一節音樂舞蹈示範課;每週聽年輕教師音樂舞蹈課3節,並進行指導。

美術教師:每週開展全園的美術特長活動;每週上一節美術示範課;每週聽年輕教師美術活動3節,並進行指導。

家長工作——

1、9月初,園內組織召開小託班組家長會,中大班各班召開班級家長會,簽定家長公約,要求家長了解幼兒園制度、課程設置、育兒理念及本學期各班教育和保育重點,幫助家長形成共同的教育意識。

2、新生上門家訪,老生電話家訪。9月底將家訪資料交辦公室。

3、各班繼續豐富班級博客網,每週要求上傳一次以上照片或文字資料,對於家長留言要及時回覆,要讓家長了解本班教育教學內容,家長配合的工作重點、幼兒在園學習、生活情況等等。

親子園——

加大招生編班、教學宣傳工作力度,走入社區,走入家庭開展活動,加強上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