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7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6.71K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實習教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7篇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1

半年的實習即將謝幕,回首那些與孩子們相處的日子真是令人難忘,雖然有過傷痛與疲憊,有過彷徨與失落,有過無奈和失望,但更多的是不捨。站在頂崗實習的尾聲,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感激。首先感謝我的孩子們,能認真聆聽一個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老師的教導;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新老師的講課方式並在月考會考出了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當看出老師的臉色不對時就趕緊停下來認真學習;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記得老師對你們的好。

三個多月,歲月見證了我們彼此的成長。頂崗實習對我來説是一次全新的挑戰,第一次自己帶一個班的課,我依然記得初上講台的緊張和茫然,第一次面對那麼多張陌生的面孔時的不知所措,第一次被叫老師後的不好意思。同時頂崗實習對我來説也是一次成長。作為一個還未畢業的大學生,很感激學校能有這樣的.機會讓我深入到中學到一線去鍛鍊自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教學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頂崗實習,我學會了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與學生溝通,如何管理自己的課堂,如何在忙碌中擁有一份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我來説是一份成長,也是一份歷練。

頂崗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一大羣孩子滿滿的愛與感動,滿滿的温暖和力量。當我再次走進闊別已久的中學校園,一股清新的風撲面而來。在這裏我看到了最燦爛的笑臉,感受到了最善良的內心。每天與學生們相處在一起,感覺自己也年輕了許多,置身於學生之中,彷彿自己就是學生中的一員。孩子們用他們最簡單也最真摯的心向我傳遞着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2

一、概述《普通植物病理學》是植保專業本科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涉及病原學、病理學和病害防治學等分支學科,是一門比較綜合的課程,在本專業的培養方案中所處的地位相當重要。該課程分為理論講授、實驗和教學實習三個部分。理論講授和實驗共80學時,4學分,安排在大二第2個學期(總第4學期)進行;教學實習單獨列出,作為一門課程,2周(10個工作日,約70學時),1學分,安排在大三第1個學期(總第5學期)進行。

本次實習的學生班級為植保級2個班,共67人。實習時間為9月16日至25日(2周,10個工作日);實習地點為實驗室、學校內農場及附近鄉村以及校外實習基地(番禺區黃閣鎮);實習內容11項;實習指導教師9名。

二、學生實習成績分佈

學生實習成績最高為93分,最低為82分。具體分數分佈見表1。

表1學生實習成績分佈表

分數段1班2班合計

9011516

80-89242751

總計353267

從上表數字可看出,大多數學生的成績在80~89之間,表明大部分同學對實習的內容掌握較好,達到了實習目的。

三、學生的表現及操作技能

與往屆一樣,這次實習,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習中去。在實習過程中,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發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圓滿地完成了實習任務。

通過實習,同學們在植物病害調查、培養基的製作與滅菌、病原真菌和細菌的分離、培養與接種技術、線蟲的分離技術、病毒的稀釋限點和致死温度的測定、真菌玻片標本製作技術、植物病害標本鑑定和臘葉標本製作技術等方面都得到了鍛鍊,鞏固和印證了所學的植物病理理論知識,加強了理論聯繫實際,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了植物病理學的基本操作技能,達到了預期目的,收到了很好實習效果。

四、實習內容及方法的改進

本次實習在總結上次實習經驗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上一屆11項實習內容,設法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實踐知識。另外,在真菌玻片標本製作技術方面,根據以往的教學實習經驗,本次實習我們作了調整,僅給每位學生布置製作3塊真菌玻片的作業,但對質量提高了要求,凡未達到要求的玻片不準進行封片上繳,在學生完成作業前教師先把好第一關,這樣教師在教學中的工作量增加了,但由於有了這一措施,學生的.每一件作業的質量都提高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學習、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五、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儘管這次實習收到了很好實習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但在實習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後勤人員的工作準備不足,後勤人員與教師的配合還有待改進。建議後勤人員改進工作作風,與指導教師密切配合,共同把實習搞好。

2、學校農場及附近鄉村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種類越來越少,很難滿足外出實習的要求,致使學生採集到的標本數量和質量逐年下降。到離學校較遠的地方去實習又不太切合實際,因為實習經費和時間有限。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3

教學目標決定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服務於教學目標。所謂“教無定法”,指的是教學方法的選取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但我以為,時間、地點、人物都只是影響教學方法的外在因素,教學目標則從根本上制約了教學方法。好比如,體育的目標在強身健體,這決定了體育必須讓身體動起來;而不能説,因為場地太小動不了,我們就坐着想象自己的身體在動吧。

所以,請謹記,在評價某種教育教學手法時,一定要先明白既定的教學目標,否則就是南轅北轍、隔靴搔癢。知道了教學目標之後,要衡量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合宜;如果目標合適,再評估其教學方法是否有助於目標的實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既定教學目標;如果沒有完全實現目標,應從哪裏着手去改善教學方法。我認為,這樣一個步驟才真正合乎教學評價的流程,才算是對一位老師教學成果的真正尊重。

還是拿前面講到的晨讀來舉例吧!如果您的目標僅僅是想讓孩子們讀出聲來,那儘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發揮、隨性而讀;但如果您的目標是引導孩子們讀出美感,那就得首先由老師帶着讀,(等於扶着嬰兒走路)等到學生熟練了美的講法後,(可以自己走路了)再由着自己的性子隨意讀。(可以跑了)

另外,順便提一下,想要讓一種教學方法贏得每個孩子的喜歡,這是很艱難的。何況,學習本身大多時候都是枯燥無味的,真那麼有趣的話不得個個成天才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當然是“寓教於樂”,即教育性與趣味性的統一,但並非所有的課堂都能做到這一點。我以為,這種教學效果倘若能在“興趣激發”類型的課堂上實現,便足矣!老師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後,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勤學苦練。

教育教學篇龍老師的行為教育

儘管我們已在開營當天的班組建設課上一起學習了“校規”,但那畢竟是抽象的條陳,而且數量又多;因此想僅憑書面上的章程來規範學員的行為,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行為都是發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的,所以最好的行為教育就是在具體的情境中展開。在情境中進行教育的最大好處是極大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孩子們既容易明白何種情境下不應該犯何種錯誤,又容易掌握當犯了何種錯誤時要如何進行改正。

龍老師就善於抓住時機,適時在情境中展開行為教育。印象最深一次發生在飯堂:老師看到電飯煲旁邊遺落了飯粒後,立即中止了大家的進餐。

“請大家暫停一下,看看這是什麼?”老師手指着飯粒。

“飯撒出來了。”有孩子答道。

“這是不是不珍惜糧食呀?大家知道米飯是怎麼來的嗎?”

無人回答。

“是農民伯伯辛勤耕耘出來的,裏面浸透着他們的汗水。可歎的是,大家知道嗎?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個非洲國家的饑民。”

孩子們耐心聽着。

“大家想想,這位孩子為什麼會打落飯粒?”

“勺子沒對準碗”、“打的時候太急了。”

“有沒有什麼辦法來避免這種情況呢?”

“把碗放進電飯煲裏,飯就不容易掉出來了。”

“很好。那如果實在不小心,還是有飯粒掉出來呢?”

無語。

“應該把它撿進碗裏一起吃掉,不會髒的。”老師把掉落的飯糰拾起放進了自己的碗裏。大家繼續吃飯。

龍老師就是這樣善於觀察,及時捕捉到教育素材。而要利用好這一素材,還得有清晰連貫的教學思路。老師在上述教學場景中展示的教學思路是:這是什麼行為——哪裏沒做好——做不好有什麼危害——為什麼會出錯——怎樣改正——出錯了有沒有彌補方法——親自示範。我發現,自打那次老師指出了這一不良習慣後,再也沒有看到桌上有掉落的飯粒了。

此外,其他諸如內務整理、衞生打掃等,也都在實地進行現場整改。同時,老師在説明道理時,也擅長引導孩子們進入對應的生活場景中,如坐地鐵、路上行走等。這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教師成長篇之團隊合作

在與老師們的相處中,我發現自身要克服的一個缺點是:性子太急。當任務分工不明確時,別人反駁時,團隊效率低時,我都會急躁不安。細想下來,之所以產生這種情緒,根源上還是“我執”太重了。總愛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掌握的就是對的;當別人據理力爭時,又會因對方態度的蠻橫而失去對話的耐心,不屑一顧;但輪到表達自己的主意時,又表達得不好,不能有力地説服別人。究其根源,是在團隊中的歷練還遠遠不夠。

在一個團隊中,是最能培養“經營者意識”的'。要想成為團隊領導者,就得有為團隊“付出”、“奉獻”的精神,而非“索取”、“回報”,貪圖小便宜。領袖的地位,不是由他人任命的,也不是自居的,而是眾人抬起來的。是您有德行,發自內心地願意放下自我,全心為他人、為集體而貢獻生命能量;也要您有才華,具備過硬的本領來幫助集體生活得更幸福美好;德才兼備,方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領袖人物。

有句話説得好,才華是蒲公英,品德是微風,才華只有在品德的助力下才能大放光彩。才華之花朵來源於內在力量的藴積,是自我發奮力強結出的碩果;品德之微風形成於與外界的互動,是集體對個人品質的評價;個人才華唯有藉助於眾人的力量才能使其發揮最大效能,閃爍出最耀眼的光芒。即個人價值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真正實現,是集體成就了個人,而非個人成就了集體。

所以,不能有通過團隊來謀取私利的想法,為團隊、為他人奉獻自我才是合乎道義的做法。當自己的才華還不夠時,就發奮圖強、韜光養晦,不斷壯大自己;品德還不夠時,就“日三省吾身”,直至“無我”的境界。正所謂:“聖人無私,故能成其私”。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4

一個多月的教師實習完畢了!雖然短暫,但這短暫的一個多月的語文教師實習,卻點綴了我年輕的生命,豐富了我的教學生涯,蓬勃了我事業的生機,更為我以後從事教育事業積累了一定的實戰,並寫下了自己的實習總結。

現在實習已經過去,我仍然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不僅感恩後湖中學指導我的班主任指導老師周老師和語文教學指導老師姚肖老師,還感恩我的輔導員肖老師,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導或者老師、同學。正是他們的言傳身教,使我受益匪淺!

此次語文教師實習,我擔任了後湖中學七年級(1)班,全班34個同學,25個男生,9個女生,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班級紀律很不好,而且全班同學幾乎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深入瞭解,該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單親家庭子女和農村遷入城市的家庭子女,有一部分甚至是孤兒。而且該班級學生是經過其他重點中學層層篩選後又經過該學校的篩選後的學生。從這樣一個弱勢羣體走出來的學生,品德修養不高,社會習氣比較嚴重;而且,學習成績和知識水平不高等。

這樣的一個班級不僅僅班主任周老師很惱火,連我們實習生都覺得不舒服。因此,周老師已經在努力地改變現狀,而我們那麼幫助周老師管理班級。而對於語文指導老師,她對我們聽不聽她授課並沒有什麼要求,我們那麼是主動地去聽她授課,並主動地向她虛心請教。我一直有一種感覺:如果我們不主動,我們只能在沉默中承受“0”指導。雖然説——在學生的面前,我們是老師;在老師面前,我們是學生。然而,似乎在一些學生眼裏並不把我們實習生看作老師。這樣以來,心裏就有些不是滋味。然而,我想:不管學生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絕不能不把自己當作老師看待。

帶着這樣的實習心態,我開始正式好好實習了。在見習和實習班主任過程中,進展研究教材、編寫教案、備課、備學生、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其中的酸、甜、苦、辣、鹹,可以説五味俱全。而自己的所見所感,自己所經受的酸、甜、苦、辣、鹹,也只有自己才真正知道,正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啊。然而,古人有詩句説“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今人也説過“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因此,正是自己禁受住了其中的疲勞和辛酸,才有了以後從事教育事業的實戰經歷。我認為:

首先,在班級管理上,必須要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一個班級,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紀律。古人説:“無規矩,不成方圓。”其實,一個班級的紀律,也就是一個班級的規矩。班級沒有紀律或説班級沒有規矩,學習就不能正常而有秩序地進展。只有班級有規矩或説班級有紀律了,教學活動才能正常進展,教師才能讓學生學到豐富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並學以致用等。因此,作為班主任,也首先應該抓好班級的紀律。當然,一個優秀的班級,學生還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班級紀律好,而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班級並不是一個好的班級。因此,班主任在抓好班級紀律的同時,也應該培養(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如何抓好班級紀律、培養(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僅需要班主任老師,而且還需要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要主動和學生溝通,瞭解學生的現狀和他們的想法,並根據他們的現狀和想法,再確定用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去管理好班級,使班級有紀律,這也就是要樹立良好的班風。各科任課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對待不同科目的不同的,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也就是要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樹立,也就是班級管理的成功,也才能稱的上是一個優秀的班級體。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上,語文老師要德才兼備。老師不僅傳授學生以知識,還要引導、培養學生以美好的品德修養。即既要智育,還要德育。語文授課上,語文老師不應該單純的為授課而授課,而應該是以授課為橋樑,培養學生對生活、對人生的觀察力、感悟力、表達力、思辨力以及對自己、對他人的自識與他識等,由此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等。再次,教師應該主動和學生溝通。

瞭解學生各方面狀況,便於班級管理和“因材施教”等。在實習過程中,學生每天早晨來到學校而晚上晚自習過後返家,在這一時間段,學生都要在學校度過。除了學習,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對於剛剛邁入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教師主動和他們溝通,特別重要。溝通的時候,主要是要鼓勵學生,引導他們向好的一方面開展。有一句話這樣説——“有生命就有希望。”我覺得很對,只有學生平安,才能為學習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在當今這樣的社會,要教育他們首先要有自我平安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老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想法,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學生了。如此以來,教師做到很好地管理好班級,甚至做到“因材施教”,都不在話下了。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5

近半年的頂崗實習已接近尾聲,在這個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下面主要針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時間緊湊,有國慶、元旦、月考、霧霾放假等各種活動,讓一週2節課的課時減少了幾節,整體比較緊張。

教學上,瞭解學生學情,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能幹的課代表,基礎知識學生自學,我負責難點講解和知識結構的協助梳理。在日常教學中,給力的課代表能夠做到的我都放手交給他們。從留作業到判作業,從整理知識點到監督同學們背默知識點,當然作業內容和要求是由我來安排。為此我們特地建立了地理課代表羣,課代表們討論交流,互相競爭。有的課代表素質不夠高,需要悉心培養,有的是性格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因此,慧眼識才非常重要。

每學習一部分內容後就進行一次摸底考試,一學期以來共有5次考試,通過幾次考試,我對每個學生的大概水平有了瞭解,有的學生是天生適合學地理,有的學生基礎太差無法理解地理概念,這部分學生是重點幫扶對象,有的學生有基礎但態度不嚴肅,不認真,這部分學生是潛力生,但是想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還是很難的。給學生分層定目標,幫助他們突破自己,取得進步。

在天津地理不參加會考,是會考科目,內容並不多,但是七上的難點很多。這就需要我去做好難點突破的工作。每節課15分鐘的講課時間,中間穿插故事和地理趣事,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每節課必須有練習時間,學生聽了一會就忘記了,學生練習獲得認可或否定後,會有深刻印象。在教學中,我打破了一節課講一節的規律,將後兩章的內容綜合起來,系統講解,形成全球概念。在複習中,對知識分模塊分類別,有相互聯繫的點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形成知識網絡。

這個一個學期的實習教學工作讓我對地理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分層教學和突破重點非常重要。另外,枯燥難懂的知識和有趣的故事相結合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更進一步提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要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創新,開拓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漸創造出自己的教學風格,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次的實習讓我感觸很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我要為做一名優秀教師而奮鬥!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6

兩個月的實習眼前就要完畢了。在實習中,我的收穫很多,學習了不少東西,鍛鍊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各方面的修養。我實習的學校是英德市第一中學,開展前途很好的一所學校。在這樣的環境裏,我看到了一種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就是説,在這樣的學校裏實習,實在是好不容易的。在實習過程中,我珍惜這個時機,利用所有可用的條件,進展教學,做實習,提高了物理授課能力。

實習期間,完成任務情況如下:聽課40節,教案23篇,上課64節,考試假設幹次,綜合實踐課次數6次,參加班會5次。下面,我對兩個月的實習工作作以下總結:

作為一個團員,作為一個教師,要珍惜這樣來之不易的好時機。我在學校學習了物理授課方面的不少知識,但實踐很少,這次的實習是實踐物理教學方面所學的知識的重要環節。

首先,在培訓期間,我嚴格要求自己,努力鑽研,提高了語言水平和教育教學理論,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聽到兩個月的實習的消息,我心裏很快樂,我認為這樣的實習,我實在很需要,可以説是及時雨。實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驗證自己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深入實踐,提高物理教學能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良好的實習環境。

來到實習地後,學校讓我擔任三個班的物理課。這個對我來説很重要,而且是我盼望的時機。之前,我擔憂學校能否給我上課的`時機,時機來了。我要珍惜,後面的事情就靠我的努力了。我進入教學實習後,更端正自己的實習態度,抓緊時機,認真開始了上課。樹立時機觀念,激發自身的努力和熱心,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學習學校的規章,自覺遵守校規校紀,接近配合學校的安排部署,勝利完成了實習任務。

實習期間,不怕苦,不怕累,樂意承受學校和指導教師交待的任務,並認真完成了。配合指導教師的工作,謙虛學習指導教師和其他教師,認真參與教學教育研討活動,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理論知識,為未來的工作打好了根底。

學校給我安排三個班的物理課,是高一37、38、39班,每週上4節課,這個學期已開始就開始上課了。承受任務後,我立刻動身,認真準備,全面地開展了課堂教學。

上課前,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聽課、寫教案、備課、授課、總結、批改作業方面都下力氣,有效地進展了教學。上課前,聽指導老師的課,學習授課特點和教學方法,學習組織課堂和課堂用語,具備了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學習後,我心裏一下子覺得很踏實,感覺到了這堂能上。

寫教學方案時,認真學習教材和教材分析材料,體會課本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等重要環節。認真分課時,保證的教學的正常運行。

寫教案時,全面研討教材和學生情況,詳細指定教學環節和步驟,結合課改要求,結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寫好了教案。寫完後,通過了指導教師的批閲。

上課時,面對眼前的學生,我心裏想,我是老師,肩負了神聖使命,我的一切行為為了孩子,影響孩子,我要認真,要千萬認真。樹立這種信念,完成課堂教學的所有環節,努力完成了教學任務。我發現了,我的學生喜歡我,在他們的話語和對我的行禮中,我看到了一種尊重感。在他們那裏,我感覺到了一種成就感,我可以斷定,我的實習有很大收穫。當然,這種收穫和成就感,與我的行為和態度有密切的聯繫。你對他們怎麼樣,他們就對你怎麼樣。上課時,對不同的學生進展不同的教學。用層次教學方法,面對每個學生,把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進步。尖子生得到了更大的進步,後進生的進步也快,後進生也得到了一定的進步。下課後,我又反省自己,回憶課堂教學,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優點。下節課,發揮了優點,補充了缺乏點,提高了教學質量。時時刻刻負責自己的學生。認真學習指導教師和其他教師的教學實踐,並應用自己的教學上,提高了教學能力。

為了不斷自身的物理授課能力,提高授課技能,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經歷,也聽了其他老師的課,提高了教學能力。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7

在三個月的英語教學實習中,先後完成了聽課、評課、議課、試講及正式講課任務。期間,指導老師、實習老師們、學生們都給了我很大幫助與啟示。現把自己教學實習所作、所見、所感、所得一一回顧,作如下總結。

一、對聽課、評課、議課、試講及正式講課等教學情況的概述。

自9月610號起開始聽課,先後聽課大約有100多節,並且作了聽課記錄。聽課後,與指導老師、實習老師交流,將心得體會記在日誌中。聽完公開課後,也與實習老師們一起評課議課,獲益匪淺。在自己正式講課前,認真備課、修改教案;曾多次試講.自第一次走上講台正式講課後,就不斷聽取指導老師,實習老師們及學生們的意見,在不斷總結與改進中探索有自己特色的講課技巧與風格。先後在高一(1)班、高一(6)班講課4個單元;

評講考試試卷3次及周清試題若干次;批改作業,早、晚自習輔導也不曾落下;監考,閲卷,組辦英語文化季活動,參加學校的各種教研會議、各項活動也都盡力做到最好。

二、對自己英語課堂教學優缺點的總結。

結合指導老師、實習老師、同學們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思考,我對自己此次英語課堂教學優缺點做如下總結;

1.課堂流程整體把握不錯,上課有章法,遵循純陽學校規定的“四步流程教學法”或“PPP”教學法等。

2.課堂上教態自然,教學耐心;常微笑,常鼓勵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3.講解知識點的同時,能注意學生能力、策略、情感及態度的培養。

4.板書的設計與書寫需要提高;課堂舉例要有意義,要舉經典例句。

5.講具體的一節課要有重點,要有簡明的課堂小結。

6.聲音要再洪亮一些,有升降。

7.對睡覺、玩手機的學生管理應該嚴厲一些。

8.在講解知識點時,要按照考試大綱分輕、重。

三、對英語課堂教學與考試的思考。

在聽課與講課的過程中,我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覺得作為一個好老師,不但要對基本的專業知識有深刻熟練的把握,還要對考綱、考點十分了解,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考試與課堂教學的關係並將其應用於實際教學中。這樣在講課過程中,讓學生們打下紮實的英語基礎的同時,考試也能考出好成績。

考試、大學聯考並不與我們在大學裏所學的教學法對課堂教學的要求相矛盾。考試是形式,是一個讓老師瞭解自己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一個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的助推器。只是現在好多老師對這一手段、助推器的理解不對,應用的不是很好,所以因此導致了一些問題。現在的考試內容過於機械,頻率過高,老師、學生,甚至領導、家長對考試的意義存有不當的理解,以致對英語課堂教學產生不良影響——上課以考試為目的。這恰恰是本末倒置。考試,重知識,輕技能;重語法與詞彙,輕情感與策略。從而誤導老師上課也如此。所以我認為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仔細研究考綱、考點並把它靈活的運用到課堂上,並且善於出考試題,出有質量的考試題,更加善於讓考試服務於課堂教學。當然做到這些需要學校領導的認可與支持。這些都是我以後的努力方向。

四、對英語課堂教學與英語教學法的思考。

實習期間和許多實習老師一樣,我也覺得在大學所學的教學法在這很難應用,是我們所學的教學法有問題嗎?是它太先進而不能應用於這裏的落後實際嗎?到底問題在哪?

首先在這我自己得重新審視一下大學裏所學的教學法了,思考後對它有以下三點新的認識,覺得它在教學中至少起到了“三條線”的作用。

第一條線,它是一個標準,不管我們衡量一節課上的好壞,還是評價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我們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用教學法課上學到的知識去衡量。這遠比只看考試成績要合理的多。既然是標準那也就是方向,也就是我們作為老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參考標準。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簡單地説既要有學識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課堂上教學嚴謹又要不乏幽默,課下與學生打成一片,時刻提高自己。這些道理我們讀懂,但具體怎麼做才能有學識魅力,才能有人格魅力,這些我們就得參照教學法課上所學,一點一滴的去慢慢學習、積累、探索了。

寫教案從何下手,修改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評課,議課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與學生交流以及上課處理意外情況應該朝着哪個方向;到了總結與反思的時候,那些是要改進的,哪些是要繼續發揚的等等這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我們都需要參照教學法。

第二條線,它相當於一個脊樑、一副骨架支撐起了課堂教學這副身軀;相當於葡萄枝,把一個個像葡萄一樣既好吃又好看的獨立活動連成一節課;相當於曲譜,只要放進歌詞就可以成為完整動聽的音樂。脊樑、葡萄枝、曲譜我們不常看見,也不大關注,但他們的存在卻不容忽視,他們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些老師課堂教學也組織了不少活動,氣氛很熱鬧,學生很活躍,但整節課似乎顯得有點混亂,學生不知學到什麼,教學效果如何都難以測定,讓人總感覺不知是多了點什麼,還是少了點什麼。感覺一節課就是用幾個活動簡單堆砌起來的。這樣,幾節課的重複與堆砌就是一個單元的教學,幾個單元教學的重複與堆砌就是一學期的教學。而教學法不同,它讓我們的堆砌有了章法,有了結構,可以堆出高樓大廈,也可以堆出藝術作品。總之,它讓我們的課堂活了起來,不必遵循什麼死理,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讓我們的教學活了起來,可以四處走動。

第三條線,它相當於一個橋樑性的東西,讓我們的教學從應試教育平緩的過渡到素質教育。

我們老是説應試教育害人不淺,對學生以“分”定能力高低;對老師以“分”定工資多少。這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埋沒了他們的潛力,甚至扭曲了他們的人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嚴重,高分低能等後果;同時浪費了老師的心血,甚至還要被家長唾罵,打擊了老師改進教學的信心,從而整體影響了國家的教育事業。因此不少人喊着要取消大學聯考,取消考試才能實現素質教育,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過度,需要一個橋樑,至少在理論上需要教學法這樣一個橋樑。當然要實現素質教育還需要很多條件,例如高素質的老師是必不可少的,寬鬆的政策與相應的硬件設施也十分必要。但作為一名免費師範生,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按照教學法上的要求去提高自己,去認真準備好自己的每一節課,為國家教育事業儘自己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