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推薦】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彙編五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72W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工作總結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彙編五篇

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轉眼間,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又渡過了忙忙碌碌的一學期了,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也有一定的不足。這一學期我擔任的是五、六年級的音樂教學,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藴涵着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温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一片灼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上

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我認真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情況備教案。《新課程標準》極力倡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以生為本”,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教育目標,“把學習還給學生”。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中我開設了“小舞台”“教你一招”等小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表現欲。低年級的孩子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帶有幼兒的特徵,音樂的興趣應側重激發和培養。同時我還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讓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悦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時候學生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課後我進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評價語言沒有用在點子上,過於頻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我擔任6個班的音樂教學,每個班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備”好學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有所改進。

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讓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二、第二課堂活動方面:

今年,我校在學校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創辦了“音樂興趣小組——合唱組”,這對於我來説是一個學習的平台,是一個進取的平台,我積極地跟其他老師一同配合,一起探討如何引發孩子們對合唱的興趣,如何調動孩子們對合唱的積極性,如何有效地進行鍼對的發聲練習等等,採取了你幫我,我幫她的策略,能夠更好的交流經驗,共同進步,把我們的合唱組辦好。

三、不足之處:

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悦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時候把握不住學生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使出渾身解數也“鎮”不住他們。課後我進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評價語言沒有用在點子上,過於頻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備課是沒備好學生,我擔任六個班的音樂教學,每個班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備”好學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有所改進。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積極參加組裏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閲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揚長避短,不斷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積極參加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閲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揚長避短,不斷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欣賞教學工作,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二年級以欣賞教學為主,為了讓學生能力得到了鍛鍊在練聲與歌唱的中間穿插一些音高與節奏的訓練,這些訓練以遊戲式的集體參與方式出現,如可先聽音高1、5、3、6,然後就這些音以一小節編出不同類型的節奏型,例如:2/4 11 11 ︱ 5 5 5︱3 33︱6 6 ‖先讓學生打出來每一小節的節奏型,等對準拍點後再連貫,然後加入音高全部唱出來。這既緩解了練聲與歌唱之間緊張的情緒,也使學生能學會學以致用,貫穿到音樂的其他領域。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基本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欣賞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一面。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三、課外活動: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綜合音樂會,展示個人特長。,同時也分享了藝術的'愉悦。 本學期加強對藝術大學聯考生的指導,利用晚自習時間對其進行專人輔導。

不足:沒能實現在高二年組建合唱隊的計劃,使學生失去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學習、鍛鍊的計會。

四、考試:

為了使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瞭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採用了歌唱表演、合唱指揮、樂理知識考核三個方面,效果良好。

五、其他:

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

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市裏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閲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什麼樣的教學才是優質、有效的呢?隨着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的紮實推進,我們驚喜地發現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你問我答”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合作創新”,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反思讓我們清醒,在活躍和自主的背後,也透出放任與浮躁,熱熱鬧鬧的一堂課,結果學生收穫甚微,這也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一、注重導入藝術。

導入是一門值得研究的藝術,好的導入就象是一幅名畫、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採用謎語、故事引入和聯繫生活等方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

在講授《兩隻小象》時,我就首先以“森林裏的小動物”幾個謎語導入,學生非常有興趣,並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結合故事展開了一系列的“講一講你身邊的小動物”、“改編動物故事”、“模仿動物聲音”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積極踴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鍛鍊了表達能力,體驗到了藝術的魅力。在《走進樂器的世界》中,我請學生結合自己平時的所看、所接觸,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樂器,學生的興致很高,都滔滔不絕、積極投入。

這樣,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富有魅力的導入,達到學生音樂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讓學生好奇、有興趣的情緒在整節課中得到延續,從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二、注重教學方式。

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輸和訓練,轉向強調教學中的“雙主體”互動關係以及學生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採用藝術感受和參與實踐來增強體驗,改變學習內容單一、高深、繁多的專業化傾向,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他們的藝術視野,組織生動的教學活動,使學習內容變得鮮活充實、易於為學生掌握。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應將精力用在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求上。

1.音樂感受。藝術的魅力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將生活實例與藝術課程相結合,感受藝術來源於生活,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聽到的各種聲音,讓他們在課堂中模仿、表現;帶領學生到室外去“尋找聲音”、“蒐集聲音”,

然後,將學生“找”到的這些聲音對應相應的節奏,讓學生來拍讀,從中感受長短、強弱、高低的藝術要素,使學生懂得藝術與生活密切相聯。

2.參與實踐。音樂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活動。各種遊戲、討論、表演??都少不了學生的身影。在親自的參與實踐中,不僅增進了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的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以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如在《兩隻小象》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表現不同動物形象的音樂中做“學動作,猜動物”的遊戲。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作遊戲中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既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又鍛鍊了他們的動手、動腦以及肢體表現的.能力。

三、注重教學評價與反思。

藝術課程由原來過於強調等級化考試、比賽獲獎選拔,轉向着眼於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評價方式。採用自評、互評,並充分利用學生的藝術檔案夾實施過程性評價。藝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關注對學生藝術學習過程的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並注意調動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比如,在以舞蹈切入的《小孔雀,告訴你》一課中,課前我讓學生欣賞楊麗萍的《孔雀舞》,然後全班一起用手模仿孔雀頭,再跟老師學幾個孔雀舞的動作,並以小組為單位表演出來,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評價;只要學生盡力參與進來,我就在指導的同時積極給予肯定。因為,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學生的關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採用這種評價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新一輪課程改革無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儘快的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斷的總結、反思中,會有更多的收穫是生活的進一步昇華,從而逐步的增強學生的藝術感覺。

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喜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和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示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發明音樂。

一、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運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晰的咬,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時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懂得音準的和節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本學期,在教學上我偏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重視樂理知識地傳授,終究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幹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示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但可能對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還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幼稚的表示,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鬆,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而有恃無恐。

三、成績方面:

本學期,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比賽活動。在三獨比賽中,獲一個無錫市三等獎,一個**市一等獎,兩個**市百強獎,另外,還有兩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在**市的中學生文娛匯演中,也獲得了三等獎 ;此外,教師論文在比賽中獲江蘇省三等獎。

四、努力方向:

1、今後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掌握尺度。

2、介紹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誌,如:反覆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

3、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4、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

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5

音樂與其説是一門聲音的藝術,不如説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它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其比別的藝術更能直接地作用於人的情感、人的心靈。同時音樂更是一門美的藝術。它用情感、陶冶美的心靈,培養美的情操。這種美的陶冶,雖然需要漫長的積累,持久的滋潤,需要潛移默化,但它的效果卻是刻骨銘心的,要提高審美教育在課堂中的地位,教師就必須自覺地積極主動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在因素,挖掘審美內容,通過提高審美水平,精巧地完成美育任務。

一、從育人出發,進行審美教育。

我在教學中,都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內容,體會歌曲所表

達的思想感情,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如教學《不再麻煩好媽媽》我先從談話引入,再進行歌詞學習,讓學生找找哪些詞要讀重些,通過這樣,再進行小結:媽媽愛我們,她平時為我們操了很多心,所以我們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為媽媽多分擔。

二、音樂美是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教材

音樂美包括:節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及和聲美等,歌曲是

最自然、最流暢、最優美的音樂表現形式,我們要通過教唱歌曲,讓學生在音樂中陶冶情操。

1、節奏美是低年級學生最容易體驗的,除了設計各種節奏

讓學生練習外,要更重視學生理解所學歌曲本身的節奏。如教學《過新年》這課時,讓學生為其中的“咚咚鏘”伴奏,通過伴奏,讓孩子進一步瞭解歌曲節奏,通過伴奏,又增加了氣氛,更好地烘托出歌曲的氣氛,不僅為學習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又進行了愉快的審美教育。

2、教師範唱是學生直接體驗音樂美的一種有效形式。如教唱

《小紅帽》這首歌時,我精心設計了範唱這一環節。範唱時,我突出了一個“情”字,又不失一個“動”字。在突出“情”字方面,我處理了幾個圓滑音的唱法,把圓滑音用得圓滑、連貫並加上用手劃弧線,顯得特別親切、可愛又自豪表現小紅帽活潑、快樂、天真的神態,這幾個音也正是學生容易唱錯的地方。在“動”方面,我在範唱時,準備了一頂小紅帽戴在頭上,邊唱邊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説説故事,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歌曲的故事內容,加深印象,有利於學生的表現。

三、根據聽覺來逐層深入感受美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欣賞教學就是讓學生聽賞各式各樣

的音樂作品,通過對音樂的感受和審視來達到的教學目標。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樂曲的感悟可分為初步聆聽、理解聆聽、評價聆聽三個階段。由於受生活經理、文化素質、欣賞情趣、性格特點、藝術修養的制約,學生欣賞能力有限,因此教學時必須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當然美育僅僅是這些還不夠,還要充分展示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一個知識豐富、充滿睿智的音樂教師形象,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美的榜樣,陶冶學生美的心靈,培養學生美的情操,使學生無時無刻都處於美的沐浴中,讓學生感受到美其實到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