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模板6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34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模板6篇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1

綜合實踐課程作為一門新課程,我不斷努力、探索,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充實自己,讓綜合實踐課生根、發芽。下面總結一下這學期的工作。讓學生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初步的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即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用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所以把綜合實踐活動課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對一些公眾現象,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了美的體驗。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這學期的各種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通過參加活動學生們獲得了對社會的寶貴經驗,更享受到了無限的快樂。因此我們覺得,不管是稚嫩還是精彩,是參與還是觀看,每一次活動過程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一個腳印、一片風景、一道痕跡、一次體驗!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已經成為是我任教學生這一學期中最開心的日子,將會永遠存留在他們心中。 下學期在社會調查上多下功夫,儘量讓任教的班級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利用調查訪問等探究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2

綜合實踐活動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已突顯了它的價值與地位。它在課程內容的開放性、活動時間的靈活性、學習環境的擴大化等方面都對傳統教學提出了挑戰。其課程資源開發與組織實施的複雜性、艱鉅性、現實與理想之間的不協調性等,導致這門亮點課程在多數農村國小隻是課程表上的一張標籤而已。不久之前,我校也是這樣的現狀,在農村國小真正的實施綜合實踐課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裏,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很遙遠也很高深的課程,它的要求之高,操作之複雜及靈活多變性造成我們一直不敢也覺得沒有能力去揭開其神祕的面紗。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所謂“教書育人”就是告訴我們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而綜合實踐課程的性質則恰恰能夠較好地發揮這一功能,所以我認為在農村國小實實在在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勢在必行。那麼如何在農村國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呢?作為一所鄉鎮中心國小,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在20xx年以前只能説是空有擺設,每到學期末,老師們就從網上下載一些資料以應付學校的要求,而並沒有真正的走進過這門課程。20xx年9月起,根據學校的整體工作規劃,我們將綜合實踐這門課程切實的提到了日常教學中來,主題開發、教師培訓、過程實施、成果形成等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認為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國小長期紮實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首先要解決以下的問題。

第一、觀念的轉變問題。

儘管從學校層面來説我們認識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在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師及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試不考綜合實踐課程,怕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影響學科課程”這種應試心態的制約。儘管綜合實踐課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顯性”遠不及學科課程,顯現的速度也遠不及學科課程快,因而造成對綜合實踐課的開設流於形式而失去實質的內涵。

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採用了以下對策:

1、營造課程氛圍,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課程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新課程,實施這門課程需要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認識過程。然而農村國小的教師及學生外出學習和受訓機會較少,接觸面窄,所以我們採取了以校為本的多種培訓,以解決老師、學生對這門課程認識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教師當中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綜合實踐理論的學習活動,先用理論武裝老師們的頭腦,為開展活動打下理論基礎。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方式向學生們宣傳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決心及活動方案,並專門舉行了綜合實踐活動啟動儀式,這一系列的動作只為了營造濃烈的課程氛圍,提高師生的綜合實踐課程意識,也拉開了我校全面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帷幕。

2、走出去、請進來。

我校地處農村,雖然是一所鄉鎮中心國小,但與城市學校相比,我校的教師與綜合實踐活動直接接觸的機會非常少,為解決這一現狀,我們儘可能多的為教師爭取外出學習聽課的機會,並通過外出教師向我校其他老師傳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新觀念、好做法。通過多種渠道邀請我區綜合實踐課程的'專家或具有成熟經驗的一線綜合實踐教師來到我校,針對我們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給予指導和引領,這一做法受到了老師們的熱烈歡迎,併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3、以點帶面,全校推動。

活動開展初期,若想全校開展,難度極大,因此,我們融會貫通,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先注重在此方面領悟較快,對綜合實踐有自己想法和思路的年輕教師,在一部分班級先行開展,待有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後再向全校推動,這樣既可以加快活動實施的進程,也給了所有老師均衡發展的機會。

4.爭取家長的支持。

家長是學生的家庭教師,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宣傳和培訓,在學生家長的頭腦中建立新的人才觀,較大程度地統一了家長們的思想,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家庭環境支撐。

第二、課程資源的開發問題。

課程資源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着綜合實踐課程實施的成效。在20xx年以前,學校的校本課程是美文誦讀,後來提倡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相整合,於是就出現了將誦讀作為綜合實踐的學校主題而造成了教師覺得無活動而搞,無內容可挖的局面,指導老師不知道怎樣將校本課與實踐課區別開來,更不知道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區別,往往就把綜合實踐課上成了美文賞析課或誦讀課,與語文學習一般無二了。由此看出因為主題設定的不合適,課程資源開發的不到位,盲目跟風,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流於形式,形同虛設。可以説我們在最初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中存在着非常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沒有興趣,老師沒有動力。

本學期,我校經過多方面調研,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也為了更好地貫徹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結合我們特色學校的建設,秉承開放性、全面性、靈活性、自主性及實效性的原則,擬定了學校的綜合實踐大主題“科學就在身邊”,制定了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並以此為基點,從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各種能力着手,延展出“科學飲食”,“科學生活”,“科學學習”,“科學做事”四大版塊,為班級課程資源開發及主題的確立明確了方向和範圍。而各個班級又確立瞭如水果、早餐、牙齒、眼睛、背誦、種植等各個學生既感興趣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級主題。 如“科學做事”版塊在本學期主要集中在科學種植活動上,依託我校的地理環境和現有條件,在學校院內開闢了“種植園”供學生種植和活動,學生們在種植園中既可以種植具有地域特色的花生、棉花等農作物,也可以選擇培育自己感興趣的水果類、蔬菜類。主題一出,學生們興致高昂,躍躍欲試,這為進一步開展班級綜合實踐活動打下了充分的人文基礎。種植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農村學校課程資源的獨特優勢,

所以説,在農村有比大城市更優越的自然條件,只要我們能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充分體現地方課程資源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並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條件,注重課程內容的生活性,即選擇適合於國小生所感興趣的具有體驗性的學習內容;注重內容的綜合性,使學生具有應對日趨複雜的社會生存能力。同時應關注知識內容的整合性,充分體現綜合性,面向全體學生,相信我們的綜合實踐課才會有活動可做,有內容可講,有收穫可體驗。

第三、實踐活動的實施問題。

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它是使學生置身於活生生的現實的學習環境中,綜合地習得現實社會及未來世界所需要的種種知識、能力、態度的一種活動方式。因此,它在實施中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上存在天壤之別。

在我們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許多教師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綜合實踐課不知從何處入手。我個人認為綜合實踐課作為新課改提出的一門新型課程,我們何不遵循別人現有的程式而逐漸開創具有自己個性的實踐模式呢?事實上實踐活動課重要的不在於具體的模式,而是在你的活動中是否真正體現了自主探究的原則,是否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習者的積極性,是否把傳統意義上的“要我學”變成真正的“我要學”,從而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交流、感知知識的魅力。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困難重重,進程緩慢,這讓主持這項工作的我心急如焚,寢食難安。老師們不敢放手,引導能力極其欠缺,孩子們不知道如何去活動, 各種能力極待提高……這一切都讓我原來對於這門課程過於理想化的工作設想化為泡影,應該説我校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一度陷入僵局,難以持繼。

在這種情況下,我推翻了原來的工作設想,從源頭上入手,不貪多,不貪快,循序漸進,逐步實施,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功課。

1、綜合實踐課程理論學習貫穿始終,為活動實施尋求理論支撐。

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開展的時間短,雖然經過一系列對教師的培訓,使其從理論層面認識到了綜合實踐這門課程,但是教師在長期的學科教學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套適應學科教學需要的思維定勢和教學模式,一時很難適應綜合實踐課教學的要求,加之綜合實踐課尚處於實驗、摸索階段,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形式上走捷徑的綜合實踐課教學即“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主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繫,排斥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對學生個性的摧殘。因此我們組織教師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始終不忘理論知識學習,為設計及組織活動尋求理論支撐,使每一步活動的設想都有其設計意圖,讓綜合實踐理論支撐我們的活動。

2、制定方案,觀看課例,初步模仿。

在活動實施的初期,我校教師對綜合實踐課應該怎樣上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無從入手、毫無頭緒等就是老師們最真實的感受。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多次進行校本主題研討,集思廣益,制定班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其間又經歷了制定—修改—再修改—定稿這樣的反覆過程,力求活動方案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並具有可操作性。接着我們組織三至六年級的綜合實踐老師上網或到外校觀摩課例,並請來綜合實踐專家為我們深入剖析活動課的每個環節,詳細講解,允許老師初期有模仿,再逐步開創。為此,我們組織了全校範圍的開題課活動,雖然還是有許多不足,但我們的課程實施終於邁出了具有實際意義的第一步。

3、注重網絡研討和問題反饋,做好原始資料的積累。

網絡在現代老師們的工作中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提倡各位老師課餘時間利用人教論壇、QQ羣等網絡平台隨時隨地的進行研討交流,遇到問題和困惑及時反饋,依靠其他同仁的力量來解決自身的難題,這一做法收到了極好的成效,也為老師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更好地促進老師的角色轉換和專業發展。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原始資料的積累,雖然這些資料不完美甚至很簡陋很平凡,但它卻能夠最真實的反映出老師及學生在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同時也為日後的反思與沉澱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4、課內課外相結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農村生活融合起來的重要途徑。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提倡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打破學校、教室的束縛,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把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社會、家庭和學校結合起來, 培養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我們農村國小新開展的一門新型科目,沒有現成的路子可走,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摸索和嘗試,並不斷的將這一經驗加以總結完善,才能走出適合自己的特色道路。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校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還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發現很多不足,但是我們有決心,有毅力在這條道路上堅持的走下去,就像一位對我影響非常大的老師曾經説過“做不到完美,但我可以做到完整。”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綜合實踐科組認真貫徹市教育局教研室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有關精神,結合“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工作方案”,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有效實施為目標,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紮紮實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堅持依託網絡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實地研討需要外出的時間比較多,外出活動有時不能得到時間上保證。但是,網絡研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實現跨校級的研討,也可以不受定點定時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本學期,我校積極組織老師們參與區的網絡研討,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共同學習研討,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指導能力。同時,我們還堅持以學校課題博客為平台,把老師,學生的成果以電子形式上傳,既保存了資料又加強了和外界的聯繫溝通。

立足課堂教學,致力於課程的常態實施

本學期,我校按照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課程實施將採用五個環節的實施模式:主題確立—方案設計—活動實施—交流展示—活動評價。在各環節的實施中落實相應的課型,力推各課程的內容,結構和操作程序,從而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在“課內”的質量,保證課程實施的常態化,提升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我校曾有多位教師在廣州市現場會上分別執教了方法指導課、開題課、資源加工課、中期彙報課、成果彙報課等不同課型的研討課。老師們在課型的實踐中有了很多優秀和寶貴的經驗,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理論的水平,從而推動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有效實施,我們在科組內進行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型的實踐和理論探索學習。根據老師們的特長與實際的情況自願形成探究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綜合實踐課程的某一課型進行深入學習和探討,並在科組內交流。通過對系列課型的學習和研討,進一步的深化了老

師們對課程的認識,大大提高了課程的實施效率和水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實現常態化,像語文、數學、英語一樣有生命力,必須立足課堂,建立不同的教學規範,本學期,我校通過落實課型教學,確立常態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序列化、系統化的做法來保證課程的有效和常態實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強培訓與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為了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力爭能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取得長足的'提高,學校堅持採用“請進來,走出去”方針,多次邀請省、市、區專家到校指導綜合實踐工作,組織老師們到示範學校參觀、聽取優秀經驗做法,同時,積極參加市區教學研討活動。

4月,廣東省教研室黃x主任和廣州市教研室的鄒立波科長到校指導廣東省綜合實踐活動樣本學校的創建工作,並且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指導意見,為我校的創建工作指明瞭方向;5月,廣州市教研室李偉成主任對老師們進行了論文寫作的校本培訓,提高了老師們對實踐中成果的表達能力;我們還多次邀請鄒立波科長對綜合實踐的老師們進行專題講座,例如:綜合實踐活動論文、案例的撰寫指導、學生小論文、小報告的撰寫、學生成果的收集等培訓講座讓老師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收穫不少。另外,天河區教研室盧秉珍書記也多次來學校指導,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發展建言獻策。

同時,我們還堅持走出去學習,吸長補短,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學校組織老師們參加了在白雲區太和一小、白雲區竹料一小、天河區員村國小舉行的廣州市綜合實踐現場研討活動;參加了在龍口西國小、匯景試驗學校、長湴國小舉行的區內實地教學研討活動,還組織老師們到白雲區江高中心國小取經學習省綜合實踐活動樣本學校的創建工作。

本學期,在專家的指導和引領下,在實地教學研討的聽課、評課中,老師們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了更好的理論基礎和具備更強的實踐指導能力,使老師們的專業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三)重視階段性總結,完善成果管理

為了不斷促進老師們在活動中反思提高,也為今後的活動課教學留下第一手教學資料。本學期,加強了科組管理,重視活動階段性的總結,不僅要求老師們對主題活動結束後進行案例的撰寫,還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一些成果資料做好規範的整理和管理,並在學期末進行各班學生成果展示活動;同時,教師要根據每一階段的活動情況,對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動中的實際情況,經常進行反思,並形成論文。對典型問題科組要組織統一學習、討論、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時進行總結與推廣;不但要求每位教師講好優質課,而且要求他們要整理好課堂實錄,並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與反思,在整理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提高。並把近兩年來,教師在開展課題研究中形成的論文、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等成果集萃成書籍。

(五)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

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綜合實踐科組將繼續嚴格執行 “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工作方案”的計劃,致力於課程的深度開發和課程的常態實施。

1、編寫校本特色讀本

進一步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當前的綜合實踐活動都沒有現成的教材,大家都處在一個摸索期,我們想在現有基礎上自己編寫出一套關於書法特色方面的校本教材,使今後在研究的程度上有一個新的提升。

2、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建設。確保校本開發建設和實施有章可循,保障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

3、進一步規範和完善檔案資料的管理。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擔一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根據學生興趣選擇了教材裏的幾個課題,圍繞着這些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還根據學校大隊部的相關活動組織了幾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學校,瞭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彙報中學會了讚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果。

為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本學期,我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大隊部活動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而且提高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才智,受到家長、老師和社會的好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更喜愛綜合實踐活動,更積極主動地做好每次活動的策劃,為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我指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收集整理數據,在活動中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會了調查訪問的技巧,知道了如何有效收集整理數據,如何與陌生人交流,收穫良多。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着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很有必要。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而言,本學科可以從:當今的社會是法制的社會,人們常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廣大青少年知法、懂法,是其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是進程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治本之策,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對廣大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步驟。所以在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進《環境保護法》等等,讓學生了解法律,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事情。

總之,這學期裏,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鍊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本學年四年級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瞭解自然,瞭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彙報中學會了讚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如在與語文學科的密切配合中,開展班級讀書會,舉辦讀書節,展示學生的才藝,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更喜愛文學知識,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構建校園文化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岱東國小四年級學生雙休日活動,調查岱東人民近20年來的生活變化,調查岱東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這些小調查都貼近學生生活,學生都比較容易進行,學生通過協作、考察、蒐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並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如這一學年,我們四年級學生走進社區,宣揚環境保護主題,倡導社區居民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都覺得自己扮演了主人翁的角色,為環境保護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另外,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這學期學習了做茶杯套、編制手提包、做校服上的小標誌,在農場裏親手種植了玉米,學會了肉餅蒸蛋,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這個學年裏,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鍊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6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歸納重點、積累知識、擴大語文視野、提高對語文知識運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等。本文就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施提出幾點看法,使得綜合性學習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最終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

1.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有充足的時間作為保證。

這裏的時間不是指課內的時間,而是指課外學生用於查找資料、相互討論、總結反思的時間。因為綜合性學習的目標的最終指向不是某種知識的達成度,而關注的是活動的實施過程。所以,要是綜合性學習達成好的效果,就應該在過程中下大功夫,讓學生有充裕的課餘時間反覆閲讀、思考、記述、討論,落實每個環節。

2.語文綜合性學習面向全體學生,關照個別差異。

綜合性學習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是向全體學生提出的,而不是隻針對部分優秀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探究活動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分享到探究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悦。當然,對於某些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應該考慮在適當時機給予他們恰當的學習任務。

此外,教師還應該依據學生髮展需要,抓住教育時機,用好課程資源,善於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着眼於人的和諧發展和全面發展。比如,綜合性學習常常要與家庭生活發生密切的聯繫,這就便於形成學習生活化和生活學習化,能直接通達學生的家庭背景,甚至進入到學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領域和感情世界的敏感之處。這就有可能觸及學生家庭生活的底層和文化背景,激活學生的心靈世界和生活體驗。甚至觸及學生家庭生活中的隱痛。面對這些,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教師應該有善待之心和體察入微的細心,關愛、保護這些在學習活動中的.弱勢羣體。使之共享學習資源,如果處理得當,恰恰可以成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的契機,語文綜合性學習也許因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語文綜合性學習妥善處理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的關係。

應該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教師過多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替學生分組、替學生選擇論題、替學生擬定活動提綱等,二是教師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旁觀者,或者是節目主持人,基本不給學生提供建設性意見,不指出學生的偏差和錯誤,不控制活動的發展節奏。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讓學生通過活動掌握某一類型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學生必須是活動的主體。活動應該是自下(學生)而上(教師)的。由教師設計出的任何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儘管有的可以利用學生來實踐,也是不足取的。因為它背離了學生的主體活動,把學生推到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應該特別強調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必須是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教師可以適時地,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不能過渡的參與。

4.語文綜合性學習要考慮活動的效果。

和語文課本的教學相比,語文的綜合實踐課沒有一個檢測的體系。是一個可開展也可不開展的課型。語文課本的教學效果有平時的大、小測驗和期中、期末的考試作為檢測手段,這就強制地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是務實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只是教師的一種自發的自由組織的活動,開展的多少,不直接影響傳統的教學效果。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造成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無序化和隨意性,造成語文綜合性學習只注重過程不考慮效果的局面。這樣就無法保證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對於語文的教學也就得不到好處。

5.語文綜合性學習應是一項貫穿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活動

國中語文教材語文綜合性學習。那只是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樣版。如果我們就依照教材的安排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也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不同,就不可能開展同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的一項適合學生水平發展的,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活動。學生詞語方面有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展詞語積累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寫作方面有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展寫作訓練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所有活動的開展都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一兩次的活動就想達到某種效果是不可能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活動工程,它是在一個個很小的活動中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一次次薰陶,是個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創造力的過程。活動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它應是一條貫穿於學生語文學習的線索,一頭連着課堂,一頭連着社會。學生應該是被這條線穿起的一顆顆珠子,在運動中碰撞,在碰撞中昇華。教師只能做一個接線的阿婆,什麼地方的線段開了,教師就把它接起來,教師永遠不能去充當被線穿上的珠子,否則,就會造成上面所提到的種種現象,使我們開展的活動失去意義。

6.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時刻把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綜合性學習有許多跨學科的內容,這些其他學科知識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是學生在不同內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開闊視野,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他的最終指向仍舊是語文本身,所以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該時刻把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為重點,而不能捨本求末,越俎代庖。強求其他學科知識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把語文課上成地理課,生物課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總而言之, 語文綜合性學習給傳統的語文學習輸入新鮮的血液,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方面,我們主要應該從國中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各方面能力的整體提高、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等方面來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另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利用、建設、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關心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