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83K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助力鄉村振興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

為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7月22日,xxxx村鎮銀行黨支部與xx市xx鎮安全村黨支部聯合開展了主題為“黨建共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黨建活動,旨在通過開展聯建聯誼、聯建聯幫、聯建聯創活動等方式與安全村建立溝通的`橋樑,努力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xx鎮安全村有“綠茶之鄉”之稱,建有國內知名綠茶品牌的生態綠茶種植基地,全村綠茶產量在xx、xx都名列前茅。近年來,還大力推廣了脆紅李、櫻桃、獼猴桃、柑橘等高價值水果種植。會上,我行業務骨幹為到場的黨員幹部詳細解讀了現有普惠金融產品,並收集其金融需求,力爭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隨後,安全村黨支部胡書記介紹了安全村的村情、民情,表達了今後對xxxx村鎮銀行金融助力安全村發展的期待。我行黨員代表表示“xxxx村鎮銀行黨支部將從共築組織基礎、共強黨員隊伍、共建温馨家園、共架溝通橋樑、共享各項資源等方面開展工作,確保支部共建工作做實、做深、做出成效”。

會後,參加活動的同事們與參會委員及部分羣眾進行了交流,初步瞭解全村產業及信用體系情況,收集相關信息20餘份,為全村信用體系建設做好鋪墊。

下一步,我行將在村委會設立“黨建+金融”服務站,並安排工作人員駐點,開展公益宣傳,提供金融服務諮詢。同時,我行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整合共建資源,拓寬共建渠道,進一步推動深度創新,助力安全村打造“高山綠茶第一村”。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2

近年來,祿勸縣深入推進人才強縣戰略,把科技人才培養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加強人才自主培養,為加快建設人才強縣、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開源引“水”,形成“梧桐花開蝶自來”的強磁場。

引進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院士團隊、雲南中醫藥大學饒高雄教授團隊、上海交通大學許文平教授團隊、雲南省農科院熱作所嶽建強研究員團隊等行業領域優秀科技人才,精心組織項目調研、項目啟動儀式、項目集中服務等活動,推動人才發揮專業優勢,為祿勸縣高原特色農業、乾熱河谷農業、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內培蓄“水”,營造“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軟環境。

縣科工信局創新“老鐵幫你辦”模式,主動服務企業和人才,申報302名科技特派員,其中省級特派員231人,市級特派員71人,87人通過“三區”科技人才認定。持續加強對“三區”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結合“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建成祿勸縣鄉村振興科技人才工作站,採取統一組織服務、培訓、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務產業、服務基層及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着力在配優、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發揮科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高效用“水”,釋放“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新效應。

加快鄉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級,安排53名科技人才掛聯115個貧困村,寫作115個村總結。開展培訓授課約300場次,受訓5600餘人(次),直接帶動345户原建檔立卡貧困户每户增收超過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員深入縣工業園區潤蒼生生產車間、茂山鎮永定村檸檬種植基地、烏東德鎮新村檸檬種植基地、九龍鎮教務營展望合作社林下黃精種植基地、雲南風和樹裏公司當歸種植基地,調查瞭解相關產業發展情況,現場指導解決企業生產方面技術難題,助力科技項目進一步增加效益、釋放紅利。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3

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基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興實施正確方向是實現鄉村穩、農業興的要因素,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目標指向,擁有一支深刻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質“三農”工作保障隊伍尤為關鍵。

留助鄉村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好發展。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選拔培優鄉村振興的人才要着力從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馬”,首先,鼓勵本土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的同時,要制定並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長髮展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鄉村人才的技術優勢,進而帶動產各個業快速發展,帶動致富。其次,從教育、就業、醫療、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條件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本土鄉村人才的.成長髮展環境。通過健全的保障機制的投入,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相信本土鄉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培養新時代人才,共建鄉村振興好發展。新時代的鄉村需要更多新時代的人才來點燃,大學生村官計劃是想鄉村提供人才振興支撐的重要途徑,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三農”工作幹部隊伍提供源頭活水。大學生村官計劃自實施以來,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紮實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們發揮着積極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為鄉村振興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是鄉村振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隊伍。要建立引導並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年輕有志青年紮根基層、服務鄉村振興。

要築巢引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要多方引導返現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等等返鄉做“創客”,鼓勵支持並引導鄉村精英羣體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不僅僅要靠當地政府部門創造便利條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鄉村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更好解決返鄉精英羣體的後顧之憂。栽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營造“靠環境引人才,用服務留人才”的良好氛圍,制定人才、財税等優惠政策,為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升級,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靈魂,鄉村振興必須人才為先。人才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築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4

文化的振興是實現鄉村經濟發展、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動力,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安排,現將文化振興調研成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義和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鎮,全鄉5個村40個農業社,主要是傳統的農耕文化,隨着時代的變遷和一村一品產業的發展,農民的收入逐步上升,過上了好日子、有了好心情,文化娛樂成了人們的精神糧食之一,特別是近幾年,年輕人都外出掙錢,在家的幾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他們更需要精神糧食。

全鄉共有5個老體協,老年舞蹈隊以及多個以村社為主的壩壩舞表演隊,這些年,鄉老體協曾多次組織巡演、自編自演城鄉環境治理節目,宣傳鄉風文明,倡導尊老愛幼,寓教於樂,為義和鄉經濟社會建設事務工作作出了貢獻;義和鄉有獼猴桃產業7000畝,有天宮辣椒6000畝,都是全鄉的支柱產業,如何將民俗文化與產業文化相結合,鄉文化站成立了專門的表演隊,自編自導了《天宮山的小辣椒》《獼猴娃娃》《家鄉》參加第屆長壽文化節榮獲一等獎,文化的發展助推了產業的發展;農家書屋也是不可缺失的,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學生居多,這些年農家書屋為留守學生提拱了學習場地,特別是以“書香彭山快樂閲讀”為主題開展“讀書”活動,很多學生都參加了此項活動,讓健康的生活方式佔領了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隊伍老齡化,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掙錢,家中多數留守老人;二是隊伍建設不穩定,很多老年人因帶孫子不能按時參加;三是隊伍經費不能保證,雖然每年上級財政都會給予一定經費補助,但也只能是杯水車薪,不能讓各項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四是表演隊的活動存在安全隱患,每年節假日表演隊都是以老年人蔘與,這些人年齡日趨增大,活動極為不便,途中存在安全隱患。

三、下一步思路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振興鄉村文化主要從幾個方面着手:一是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總體要求,以羣眾文化需求為導向,加強村級文化建設力度;二是要把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與自然環境鄉結合,以產業促文化旅遊,以文化旅遊助推產業發展。義和鄉獼猴桃產業是一大品牌,可利用成熟季節開展采摘節,吸引外來人口到園區採摘形成產業旅遊助推增收,帶動全鄉村經濟發展;三是積極傳播和發展鄉村文明,服務重建鄉村的知識階層,把鄉村內的文藝骨幹、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返鄉大中專學生加入到文化隊伍中來,不斷髮展壯大文化隊伍,使優秀資源回到鄉村惠及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5

今年以來,xx縣仔細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根據鄉村五個振興要求,立足縣情實際,緊扣補短板、促發展兩個主題,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了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動。

一、工作進展狀況

(一)堅持全局謀劃,統籌推動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對鄉村振興工作高度重視,當好施工隊長,親自探討、部署、調度。3月份,縣委結合縣街道村三級書記直通車工作機制,把直通車開到農村一線、田間地頭,探討部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推動解決衝突困難。結合縣情實際,剛好探討下發《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實施看法》、《關於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和鞏固提升脱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措施》和《關於實行〈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的'實施看法》,為推動今年鄉村振興工作明確了時辰表和路途圖。(二)緊盯重點環節,持續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強化農業農村一對一包幫服務。主動推動xxxx田園綜合體創建,着力克服衝突問題,想方設法推動項目建設順當進行。創新產業發展,大力推動X屯X和X快樂農場等休閒農業項目,其中X共享農場一期建設項目為村集體增收X餘萬元,X航天白茄、黃金白菜等特色產品及古法釀造、一分田、農耕文化長廊等特色項目,為市民供應了更為多元的都市休閒體驗。以高科農業為主的多家農業園縣,引進以色列節能澆灌和自動化限制、航天蔬菜種植、架式栽培等技術,引入智能農業機器人和無人植保設備,農業種植精準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強化人才支撐,不斷優化鄉村人才生態。落實鄉村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對農村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賜予X萬元的貼息貸款。以返鄉農夫工、兩後生、畢業學年返鄉高校生為主體,實施鄉村人才技能培訓安排,重點開展農作物選種、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和農產品加工等好用技術培訓,截止目前已完成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X人。搭建鄉村人才供需對接、服務平台,幫助農村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在X人才服務中心設立人才集體户,開通人才落户綠色通道,主動為來X就業創業人才落户供應便捷高效的服務。(四)持續改善環境,加快建設漂亮宜居鄉村。堅持問題導向,紮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健全督導、調度、通報工作機制,縣級聯合督導開展X次,第三方自查評估開展X次,每月X次在全縣範圍內對人居環境整治狀況進行通報排名,查出的X餘條問題已全部整改,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紮實推動X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村建設收尾,狠抓質量管理,協調各方集中攻關,衝突問題得到有效解決,X月底前將完成建設並達到驗收條件。X月底已完成近X公里低壓燃氣管線鋪設,全縣平原地縣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目標。

(五)弘揚文明新風,煥發鄉村文明新風尚。發揮縣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學習強國平學習平台的作用,深化農村基層開展理論宣講。建好文化服務陣地,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建成和活動兩個全覆蓋。探討制定《2021年xx縣民政局深化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方案》,開展入户宣揚或電話宣揚,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推動移風易俗家喻户曉。(六)堅持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深化主題黨日1+N+X模式,深化開展村黨組織評星定級,讓黨員動起來、堡壘強起來。從嚴從實做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及後備力氣建設,不斷增加村黨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實力,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均提高到X萬元,村黨組織服務羣眾實力顯著提升。持續開展懦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嚴格落實五個一整頓工作機制,從嚴督查指導,提升整頓質效。主動推動農村三資清理規範工作,截止X月中旬已清繳各類款項X萬元,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存在問題

一是鄉村產業發展仍有困難。產業優勢不夠突出,傳統優勢產業距做大做強還有差距,鄉村旅遊產業鏈還不夠成熟。

二是漂亮鄉村距離美起來還有差距。X縣XX眾多,暫住人口基數大,生活污水亂排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村民良好衞生習慣還有待提高。三是鄉村治理體系還不夠健全完善。少數農村黨組織凝合力戰鬥力不強,村幹部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優秀頭雁數量依舊較少。

三、下一步工作準備

(一)搞好結合,統籌協調推動。抓住XX流域生態愛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注意政策爭取、規劃連接,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和佈局,科學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統籌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原則,充分發揮縣委農委議事協調機構作用,用好鄉村振興五大專班運行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協調解決衝突困難,確保五大振興有序推動、齊頭並進。(二)突出重點,確保全面達標。一是要突出做好三產融合發展工作。落實好種糧各項愛護政策,加強耕地農田愛護,強化部門協作,加大執法力度,確保農地農用,擴大糧食生產規模。着力發展好規模型設施農業和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確保增加值有較大提高。主動推動Xxxx田園綜合體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統籌搞好園縣佈局謀劃,力爭高標準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二是突出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根據X項考核標準,加大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學習借鑑有效閲歷做法,抓好人居環境督導考核、自查評估工作,持續提升村莊公共環境質量和農夫健康衞生意識。加快推動農村改廁規範升級和後續管護長效機制落地落實,年底前生活污水處理行政村佔比達到100%,完成X個漂亮鄉村示範村達標建設任務,實現漂亮鄉村全覆蓋。三是突出做好促進農夫增收工作。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着力深化集體產權改革成果,通過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等各種渠道,為農夫增收注入動力力。持續推動好農村三資規範清理工作,盤活集體資源,持續壯大集體經濟,確保實現年底全縣全部農村集體收入突破X萬元的目標。

(三)建強組織,提升治理實力。探究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整街推動、整縣提升、六抓六促工作機制,持續抓好懦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確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頓。深化開展法治鄉村十個一創建活動,推動鄉村治理實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助推和保障鄉村振興。推廣X集體經濟合作社管理運營閲歷做法,規範集體資產運營管理行為,使集體資產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愛護。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6

大興安嶺塔河縣以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積極搭建人才交流、技術指導、科技創新、項目合作的溝通交流平台,促進人才鏈、產業鏈、項目鏈、技術鏈的有效融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持續“選優配強”,築牢組織堡壘。

聚焦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把鄉土人才隊伍挖出來、聚起來、強起來,讓人口變人才,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羣眾致富。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建立後備人才庫,儲備村級後備人才29人、駐村後備人才105人。選派8支駐村工作隊、9名第一書記、16名駐村工作隊員,滿足多元化駐村需求。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為各村招錄鄉鎮事業編制人員21人、選調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鄉村振興千人行動3人,為人才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聘請東北農業大學專家,就春耕種植和大豆植保技術進行網絡培訓,受益農民達100餘人次。積極落實“雙實用計劃”,充分發揮省、地、縣科技特派員作用,通過“名師帶高徒”模式,讓“老師傅”對“小徒弟”在鄉村振興的'各項領域中一對一輔導、手把手教學、面對面傳授,為鄉村提供服務105次,網絡培訓農村技術骨幹400餘人次,不斷實現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鍊“金剛不壞之身”。

突出“知行合一”,繪製振興藍圖。

堅持目標導向,圍繞鄉村振興重點特色產業需要,確定鄉村人才培養具體方向,以人才引領鄉村產業發展。各鄉通過出租農機具、鈎機、異地購置門市等項目,各村集體經濟全部超過10萬元。脱貧户人均收入19196元,較上年增長14.38%,是省脱貧線的4.36倍、國家脱貧線的4.8倍。致力於打造民族旅遊產業,推進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設項目、鄂族風情園傳統民居室內外及民俗館配套項目陸續落實,共投資941.78萬元,進一步完善以鄂倫春民族風情園為中心的民族旅遊產業。

持續擴大“寒地大豆”“寒地龍藥”種養殖規模,推廣“三減”示範基地種植,推行“專業人才+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推動當地人才鏈、產業鏈、發展鏈深度融合。各鄉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家庭農場47家,有機大豆種植3500畝、北藥種植1458.07畝。積極培育農民企業管理人才,研製精裝大豆、山藥煎餅、口袋蜂蜜等適合電商銷售產品,開通抖音、拼多多等網絡店鋪,打通銷售“新引擎”。開庫康鄉開庫康村、馬倫村成為了全省第二個、全區第一個村集體經濟分紅村。20xx年11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平均達到24.61萬元,累計實現從“0”至706.15萬元的突破,為塔河高質量轉型振興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做好“服務保障”,匯聚人才合力。

加強政策傾斜,印發《塔河縣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塔河縣急需緊缺人才首席服務員制度實施辦法》《塔河縣支持本土人才返鄉創業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鼓勵建設人才一站式服務平台,開設人才服務窗口,落實好到人才激勵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棟12户,配備冰箱、電視、洗衣機等電器,為優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條件。

常態化開展黨委聯繫服務專家制、青年人才聯誼會等活動,促進優秀人才溝通交流,豐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舉辦人才匯暨優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動、實用人才技術技能大比武等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優秀人才典型事蹟,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和成就感。舉辦不同主題的“鄉村擂台賽”、鄉村振興農村工作推進會、培訓班等形式加強對農村人才的培養和激勵,落實駐村工作經費、人身保險等保障措施,激發幹事創業的熱情,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7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洮南市文化振興鄉村工作,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我市鄉村振興提供文化助力。

一、洮南市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情況

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前,鄉村文化活動場地較少,羣眾活動單一,主要的業餘休閒活動範圍就是在“牌桌”“酒桌”。近年來,鄉村文化振興的陣地建設卓有成效,羣眾身邊有廣場、有文體活動室、有農家書屋、還有鄉村博物館、鄉鎮影院,為羣眾提供正能量的文化服務。豐富多樣的文化生活逐漸將羣眾從“牌桌”“酒桌”上帶到文化陣地上來。截止20xx年6月,我市農村文化惠民工程(鄉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村級全覆蓋,累計投資6500萬元。洮南市鄉村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文化活動陣地。

1.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情況

我市20xx年以來,洮南市建設完成1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向陽鄉、洮府鄉在省裏為街道編制)。每個文化站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內設電子閲覽室、文化活動廳、電子閲覽室、棋牌室等,配備了電腦、投影儀、樂器、音響、服裝、圖書、閲覽桌椅、乒乓球枱、各種棋類及健身器材。

2.農村文化大院建設情況

我市自20xx年開始建設農村文化大院(含農民小劇團),到20xx年年底已達到全覆蓋。每個文化大院配發了樂器、音響、服裝等文化活動器材。

3.農家書屋建設情況

20xx年以來,洮南市共建設農家書屋221個。認真做到每建一處書屋都能達到省廳要求的標準,所建書屋面積都達到20平方米以上,設有電腦、書櫃、書架、書桌、座椅和不少於20xx冊圖書等必備設施。

4.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情況

根據《推進全省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方案》要求,洮南市從20xx年開始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均按照“兩室、一場、一欄”標準建設,每個村投入資金3萬餘元,到20xx年上半年全部建設完成,每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組合音響、不少於20xx冊圖書、乒乓球枱、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設備等。

5.農村文化健身小廣場建設情況

20xx年以來,我市新建、改建了408個文化小廣場(全市633個自然屯,目前建設完成的佔自然屯總數的61.5%),每個農村文化大院小廣場投入10萬元以上,硬化面積均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時配建了太陽能路燈、健身器材和標牌等,目前已經全部投入使用。

6.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情況

20xx年文廣新局開始對221個農家書屋進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為每個農家書屋配備兩台電腦、一台數字電視,20xx年底已完成221個農家書屋數字化圖書館設備採購、設備發放、安裝工作。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大大提升農家書屋對農民羣眾的吸引力,使農民羣眾切實感受到電子信息對人們生活的改變。

7.鄉村博物館建設情況

鄉村博物館建設,對傳承、發展區域歷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20xx年以來,我市累計申報“吉林印記”鄉村博物館建設項目5個(東昇鄉福民村、洮府鄉萬福村、萬寶鎮鹼土村、安定鎮四海村、胡力吐蒙古族鄉),目前已經全部獲得省文物局批准,相關獎勵資金也正在陸續發放。

8.鄉鎮電影院建設情況

洮南市共有12支電影放映隊,堅持每村每月一場電影,每年免費為農民放映電影2544場以上,惠及全市28萬農村羣眾;20xx年我市又完成洮南市18個鄉鎮影院建設工作,鄉鎮影院建設完成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冬季看電影難的問題。20xx年鄉鎮影院正式進行放映工作,目前累計為農村羣眾放映電影1064場。

二、農村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及特色文化活動開展情況

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前,村屯環境衞生、家庭環境衞生、贍養老人、家庭貧困等問題尤為突出,羣眾沒有提振生活的信心、安於現狀、沒有集體榮譽感。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國家大力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同時,鄉村文化振興的思想建設也逐步佔領高地,近年來,我市共實施十項文化惠民工程,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站點、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廣播電視村村通户户通、村農家書屋達到全覆蓋,送書下鄉、送電影下鄉、送戲下鄉、送培訓下鄉達到常態化。依託逐步完善的鄉村文化陣地廣泛開展的送書、送演出、送培訓、送電影、競賽、評選等文化活動,各項活動的開展對羣眾陶冶情操、弘揚文化、鼓舞士氣發揮了積極作用,激發了羣眾投身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源動力。

1.打造特色品牌,深入開展特色羣眾文化活動

一是以“草原之夏系列活動”特色品牌為主線,積極開展羣眾文化系列活動

“草原之夏”系列活動已成為洮南市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不斷有更多羣眾參與其中,“農村文化大院優秀節目展演”“農民自辦小劇團優秀節目展演”“農民歌手大賽”和“農民書畫展”“農民閲讀季”“農民籃排球賽”“廣場舞匯演”等文體活動,成為羣眾生活一部分;以館、站、院為依託,大力開展“最美家庭”“脱貧能手”等為評選主題的`文藝匯演活動;“志智雙扶”系列活動;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將道德模範故事、村規民約、好家風、好家訓等助力農民長精神的文化力量送到羣眾的田間地頭。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真讓農村長出更多的精氣神,還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內涵充實、形式多樣、符合需求的鄉村文化品牌。

二是以館、站、院為依託,開展符合本地實際的特色文化活動

近幾年,我市在農村廣泛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活躍度越來越高,利用率大大提升,開展的活動越來越豐富,每年舉辦“農村文化大院優秀節目展演”、“農民自辦小劇團優秀節目展演”,“我的書屋,我的夢”走進鄉村少年兒童閲讀實踐活動、“農民書畫展”、“農民閲讀季活動”等等,同時很多社區、鄉鎮、甚至村屯都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包括美術書法輔導培訓、木雕、根雕、文藝演出、大秧歌廣場舞表演。

洮南市農村文化大院活動主要以小劇團、秧歌隊和廣場舞隊為主,其中小劇團45個,秧歌和廣場舞隊321支,每年全市農村文化大院開展活動都在13070次之多,最少的鄉鎮開展活動在400次以上,最多的可達2300次以上,參與人員可達到360000人次。隨着農村文化生活的進一步深入,各個鄉鎮的文化大院活動秉承本域特點,逐步打造當地文化特色,由單一的文化活動模式,逐步拓展到活動的多樣性,從傳統的東北大秧歌、二人轉,發展到廣場舞、健身操、太極系列、美術、書法、刺繡等文化系列活動,可謂異彩紛呈,百花齊放。

三是以“送書下鄉”、“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為契機,豐富廣大農民朋友的業餘文化生活

全市每年都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積極做好“送書下鄉”、“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工作。每年完成送書下鄉兩個週期、送戲下鄉60場以上、送電影下鄉2544場,為農民羣眾脱貧致富送去精神和物質食糧。

2.大力培植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志願者隊伍逐漸壯大

一是培訓基層文化人才隊伍。為培養基層文藝骨幹,我市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例如“館、站、院骨幹培訓班”、“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文化大院帶頭人培訓班”、聲樂班、美術班、書法班、攝影班、舞蹈班等,大大提高了基層文化隊伍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還積極開展“送培訓”下鄉“種文化”活動,文化館、藝術團加強對農村小劇團、文藝愛好者進行培訓,把藝術留在農村,交給農民;文化館、文化廣播總站每年走鄉入村,對鄉鎮文化大院管理員、小劇團創作人員進行業務、文藝輔導和培訓;圖書館每年要下鄉對農家書屋管理員、讀書愛好者進行培訓,提高農民羣眾農業、科技、文化知識能力和水平,帶動貧困羣眾智力脱貧;鼓勵和支持農民小劇團、文藝愛好者創作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文化作品,併為優秀的鄉村文化作品和演藝人員提供展示的平台,洮南市正逐漸形成了一支來自民間、紮根基層、作用突出的鄉村文化隊伍。

二是壯大文化志願者隊伍。20xx年,我市成立了文化志願者服務分中心,並設立文化志願者服務點。目前,填表登記的文化志願者已近200人,全市直接或間接從事文化志願服務的行政管理人員、事業專職人員、社會志願者等人數逾千人。

如今,羣眾擁有煥然一新的精氣神,農業生產幹勁十足,在一起閒談都是誰家勞動致富做的好、誰家兒女孝順、在哪學到了新知識等充滿正能量的內容。文化事業的蒸蒸日上激發了廣大農民羣眾為美好生活不斷奮鬥的信心,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8

xx鎮自20xx年xx月份成立創建辦以來,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嚴格按照縣創建辦、縣推進辦等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充分發揮羣眾主體作用,大力推進“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常態化村莊清潔行動,健全完善全鎮垃圾分類減量和長效保潔機制,切實抓好廁所革命,農户庭院“六個一”整治,使鎮域人居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通過主題黨日、橫幅標語、文明創建倡議書、村村通廣播、網格微信羣等宣傳載體,開展了接地氣、深入人心的宣傳引導活動,多次大規模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下鄉入户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力提高了農户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開展多次專項清理行動。今年以來對全鎮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進行了一次徹底摸排整治,共清理肖家塅老垃圾填埋場等8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清理xx村非法固化物堆場4處,清理志溪河及中乾渠水體障礙物、漂浮物和堤岸堆積的各類垃圾共3次;針對S206揚塵超標、信訪突出的問題,開展了S206公路“見本色”行動:道路“見底色”、設施“見本色”、植被“見綠色”,共清理沿線陳年積垢路段累積10餘公里。

三是規範化管理。將山塘、河道保潔工作認真梳理,與桃江縣環保志願者協會緊密聯繫,積極探索山塘、河道保潔新模式,簽訂了“守護志溪河”服務項目,鎮域內40餘公里的河道保潔效果明顯;對羣眾反映強烈的火車貨運站進場出場運輸車輛污染路面問題進行了整治,規範了火車貨運站進場出場運輸車輛的'管理;同時積極向上對接,進一步摸索鎮區建築垃圾管理辦法及垃圾分類漚肥回收處理機制。

四是其他工作。順利推進了楊家灣、麻園坳“六個一”村創建示範和金沙坪“整潔”村建設,加速推進汪家衝、劉家灣、栗子山、檀樹界的廁改工作,有序推進汪家衝、劉家灣創建省級衞生村,軟橋、周家潭創建市級衞生村;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以村規明約的形式倡導各村對垃圾處理進行有償收費。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9

20xx年來,我鎮在區委、區當局的領導下,依照省、市、區的工作要求,依照財產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饒的總要求,以農業強、農村子美、農民富為目標,全鎮各相關單位鼎力整合各職能部門的力量,齊心協力,紮實推進農村子人居情況整治、精準脱貧攻堅和新農村子扶植等各項工作,鄉村子振興工作取得了必然的成效。現將有關環境陳訴請示如下:

(一)領導看重,落實工作機制,各部門力量整合。

我鎮高度看重,把實施鄉村子振興戰略工作列為鎮的中心工作任務狠抓落實,並樹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一是樹立了強有力的'領導機構。鎮成立以鎮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第一副組長,鎮人大主席為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併成立了相應機構、人員,確保工作落實。二是落拭魅鎮領導掛點,工作組駐村子的工作制度。鎮領導班子分手掛點聯繫各村子,並落實了鎮工作組包片駐村子開展工作,指導和督匆匆各村子實施鄉村子振興戰略的工作機制。三是指導各村子成立村子民理事會介入村子場扶植。目前,我鎮20户以上44條自然村子全部依照要求成立了村子民理事會,並充分施展其在村子務治理、組織鄉賢、村子民積極介入村子場扶植的作用。

(二)紮實全域推進農村子人居情況綜合整治工作。

我鎮納入農村子人居情況整治的自然村子共59條。目前,20户以上的44條自然村子都成立了村子民理事會,訂定了村子規民約、組建了新農村子扶植項目管護工作小組、配備了保潔步隊、訂定保潔制度,落實情況衞生門前三包。村子理事會應用鄉賢回籍祭祖、回籍節慶等運動,組織外出鄉賢捐資。全鎮農村子鄉賢共捐資350多萬元用於新農村子扶植。

依照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的要求,我鎮全面開展農村子情況綜合整治運動,重點整治農村子垃圾、水體污染、畜禽污染、亂搭亂建、飲程度安、村子場髒亂差等。通過普遍鼓吹,引導和發動村子民羣眾積極介入,讓羣眾在介入整治中感想感染情況的變更和帶來的好處。形成了各人着手,户户整治,村子村子文明的優越氣氛。20xx年以來,全鎮農村子共拆除了破舊房屋525間16923平方米,清除垃圾6352立方,復綠面積28397平方米,種植綠化樹8202棵,完成村子道巷道硬底化83公里,鋪設污水管網46。8公里,扶植公廁39座,污水處置懲罰池24座。通過全面綜合整治,村子容整潔,各村子面貌日新月異,村子莊的人居情況獲得較好的改良,村子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三)紮實開展扶貧攻堅戰工作。

我鎮共有貧困户392户,貧困人口801人,至20xx年,我鎮預脱貧人口共有363户748人(此中20xx年xx户227人;20xx年127户338人;20xx年64户xx人)。

20xx年我鎮危房改造户21户,現有xx户已動工,還有2户未動工。全鎮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0%落實了就讀國小、國中、高中(中職技校)、全日制高等院校(大專)生活費補助及學雜費減免。全鎮貧困人口100%參加了基礎醫療保險,100%納入了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全部或部分丟失勞動才能的貧困户100%納入了低保和五保保障。貧困户60週歲以上白叟100%享受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落實幫扶資金使用。20xx年以來,我鎮共收到專項扶貧資金877。5038萬元,現已支出資金867。75萬元,資金使用率達99。83%,主要用於家禽牲畜、果園種植、農業加工等貧困户幫扶步伐落實,以及入股豐多采果蔬基地、牛鼎力種植、農貿市場等財產項目投入。

紮實推進貧困村子村子集體項目。一是改良村子中生產生活條件。將瓦北進村子路由3。5米拓寬到5米,同時增設了太陽能路燈,辦理村子民出行難問題;新建了上瓦村子與新村子的機耕路555米,改良村子中農業耕耘條件;新建了村子委會醫療衞生站,配備齊全醫療用品,辦理了村子民觀病難問題;開展了全村子自來水改造工程,辦理了村子民飲用程度安問題;加快推進上瓦和釘羅山2座7米寬的橋樑扶植,現正在扶植施工;扶植約300平方米的瓦北村子居家養老運動中心,現已完工;村子委會旁的農產品流通中心也現已扶植完成。二是增加貧困村子村子集體收入。投資26萬元,為村子集體購置了1台拖拉機和1台收割機,並出租,每年為村子集體增加1。88萬元。投資11萬元,在瓦北村子委會樓頂安裝12KW光伏,每年為村子增加集體收入1萬元。

紮實推進貧困村子新農村子扶植。經區考評定檔,瓦北村子地塘崗、光星、羅屋、蒲塘、那心、上瓦、瓦一、瓦二、北城等10條自然村子選定為陽東區新農村子示範村子,上級支持示範村子扶植資金1032萬元。在充分尊重徵求村子民意願的前提下,瓦北10個示範村子共肯定工程扶植項目40個(分為xx個子項目),主要是環抱村子道及巷道硬底化、村子場扶植、文化室、環村子路、牆面美化等創建項目全面推進示範村子扶植工作。目前,40個扶植項目已全部動工,此中,已完工項目35個,已驗收項目34個,已送財審項目15個,已結算項目3個,共付出扶植資金1030。03萬元,資金使用率達99。81%。

(四)省級新農村子示範片扶植初顯成效。

紮實推進項目扶植,晉升農村子宜居程度。目前,我鎮省級新農村子示範片一期工程共228個扶植項目(涵蓋了片區所有30條自然村子),工程已全部竣工。第二期共75個扶植項目也基礎完成。4條村子文化標項目已全部竣工。示範片扶植中尤其看重辦理村子巷道硬底化、村子村子通自來水、村子莊垃圾污水管理、改廁和居民外立面改造及貧困户的基礎生產生活等民生問題。

科學籌謀特色財產,匆匆進村子民增收。我鎮高度看重成長示範片內各村子的特色財產,尤其是鄉村子旅遊業等,專門邀請省社科院旅遊籌劃所前來量身打造旅遊籌劃,積極探索三園模式,着力推出一批鄉村子文化旅遊示範村子、農家樂示範户、旅遊產品展銷示範點。一是容身財產優勢,成長高效農業傑作園。以我區被定為國家級今世農業示範區為契機,突出良洞村子壽長蠔、雙門村子黑美人西瓜、北環墩村子糯米餈荔枝和番荔枝、楊屋村子蓮藕、大澳漁村子蝦醬等農產品優勢,形成一村子一品的生態農業成長。目前,示範片已成立了22個農業互助社,帶動了周邊200多户村子民配合致富;楊屋村子建成了380畝的蓮藕種植基地,良洞村子有海淡水養殖場1300多畝,雙門村子的300多畝黑美人西瓜。二是依託山水資源,打造休閒看光生態園。我們突出田園看光、濱海旅遊等資源特色,以XX旅遊板塊綜合開拓為契機,培育以遊艇、垂釣、趕海為主的新興濱海旅遊。三是厚植傳統根脈,培育絲路文化體驗園。在扶植中,我鎮應用鄉村子文明旅遊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緊張舉措,鼎力成長農業看光遊、民俗風情遊、休閒度假遊等旅遊財產,晉升標緻鄉村子扶植品位。同時,深挖大澳古漁村子的歷史文化和鄉風民俗,共計劃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用於古商會、古銀庫、古商業街、風情館、環山休閒步道、遊客辦事中心等的補葺掩護與扶植。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了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廣大農民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這樣的小康社會才能得到包括億萬農民在內的全體人民認可,才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農業要比以往更加註重保供給、提質量、穩物價,繼續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壓艙石”和“穩壓器”的作用,繼續為國家宏觀調控留出迴旋餘地和騰挪空間,為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贏得戰略主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底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觀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全力以赴消除貧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農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1

桐鄉街道位於蘭考縣城城鄉結合部,下轄村(社區)大部分地處縣城規劃區內,城市化水平較高。按照《村莊分類類型及發展控制與指引》,堅持規劃先行,優化村莊分類,結合各村(社區)現狀,將19個村(社區)分為三類,分別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整治改善類。

(一)堅持產業跟進建設產業發展示範帶

按照縣裏提出的“強龍頭、補短鏈、聚集羣、創品牌”產業發展思路,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桐鄉街道合理佈局、優化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模式,提出“一廊三帶”產業發展規劃,一廊即:以桐城大道為生態廊道,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提升產業附加值。三帶即:建設美麗鄉村示範帶,打造高場社區、盆窯村為美麗鄉村示範村,將盆窯村定位為都市休閒村莊,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打造文化旅遊品牌。以魯東溝兩側為產業發展示範帶,涉及高場社區、東北場村等6村(社區),銜接多方資源,加大整合力度與農投公司合作流轉土地1864畝,其中調整1000畝設施農用地,作為新發地產業發展示範基地。以化民路兩側為產業及鄉村旅遊示範帶,調整道興大道西側500畝設施農用地,發展高效特色農業。

(二)堅持提升基礎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環境

聚焦解決農民羣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村莊規劃、道路、廁所、人畜糞污治理、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問題,讓廣大農民羣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推進廁所革命把改廁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着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大廁所革命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獎勵機制。通過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督查指導,高質量完成4300户改廁任務,改廁率達99.37%,為有效做好糞污治理,建成大三格化糞池一座。開展綠化提升工程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在鄉村道路綠化18千米、造林80畝、植樹3750棵,通過空心院治理,建成生態遊園8處,綠化面積25畝。河道綠化6條、長度10千米、造林62畝、植樹2850棵。廊道綠化種植8800棵、發展林下生態經濟1600畝。提升村容户貌通過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清一改”“清零”行動,助推農村垃圾有效治理。按照“十無一規範一眼淨”“五淨一規範”標準,打造美麗庭院880户。優化村組通硬化路,打造優良路線循環圈,形成“城鄉暢、鄉村通、村組達”的公路網絡。

(三)堅持打造特色品牌優化鄉風文明建設

從激發內生動力向鄉風文明推進,我們圍繞“文明新風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先進典型塑造”三大行動開展工作,大力強化鄉風文明建設。廣泛開展公益宣傳營造鄉風文明濃厚氛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開展鄉風文明宣傳教育,利用廣場遊園、宣傳欄、宣傳牌、宣傳條幅、文化牆等多種形式宣傳核心價值觀。建立完善村民公約、鄉風治理組織,組建桐鄉“好聲音宣講團”、鄉、村兩級志願服務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站。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七個一”標準,整合資源,建設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包括(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台、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中心室內文化活動室設廣播室、農家書屋、電子閲覽室、棋牌室、兒童樂園等多功能活動室,室外文化活動廣場配套設施齊全。組建文化活動隊伍,通過廣場舞比賽、文藝匯演,激發羣眾內生動力。積極塑造典型以道德力量助推鄉風文明,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舉辦桐鄉街道“快樂星期天.孝老愛親餃子宴”暨蘭考文明户評選表彰活動,一個個廣場舞、紅歌、戲曲、腰鼓隊、兒童歌曲文藝節目表演、一場場“牽手父母來義診”活動、一次次“愛心人士”捐助,幾百人圍坐在一起品嚐着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享受着這一幸福時光、羣眾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截止目前已評選文明户1560户,通過敲鑼打鼓的形式將獎狀和獎牌送到文明户家中,併為文明户釘上獎牌,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羣眾爭當文明户的積極性。在人民廣場舉辦桐鄉街道“德尚桐鄉、愛在奮鬥”蘭考縣三屆新風尚集體婚禮,新風尚集體婚禮簡約而不簡單、簡約而不失隆重、77對新人乘坐新能源集體婚禮巡遊車巡遊蘭考大半個縣城,沿途數萬名市民、志願者、文藝團隊為集體婚禮的新人們點贊送祝福。在活動主辦地蘭考人民廣場,77隊對新人攜手共走新風之路,走進集體婚禮現場,數千人齊聚人民廣場,載歌載舞、賓朋滿座、鑼鼓喧天,新人們肩並肩、手牽手走上紅地毯,喜結連理,唱響屬於他們的幸福讚歌:拜天地、求婚送花、集體宣言、互動遊戲等,一個接一個精心策劃的婚禮環節及精彩的文藝節目,給新人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記憶。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到場祝賀、為新人主婚、證婚,不僅讓新人們收穫浪漫愛情、甜蜜愛情,也收穫着未來和希望,更收穫政府對他們最好的關懷,也鼓舞了更多青年繼續這種新風尚,做時代新人的楷模,用奮鬥贏取幸福生活。在蘭考禮堂舉辦桐鄉街道“德孝之星”六屆頒獎晚會,評選出600名“德孝之星”,將他們積極向上、真真實實、鮮活感人德孝事蹟搬上舞台,縣“四大班子”領導親自頒獎,在舞台上給予這些身披綬帶紅花、光鮮亮麗好婆婆好媳婦們榮譽和褒獎、用舞台的光環激發廣大羣眾見崇尚模範、爭當先進,匯聚無窮的道德力量。樹立發掘孝老愛親、敬業奉獻典型,設立了“桐鄉孝老愛親榜”宣傳欄,並在上榜户門前釘“桐鄉孝德之星”牌子。制定“德孝之星”長效機制,通過表彰獎勵、媒體宣傳、立榜示範,用身邊的事感動身邊人,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激發羣眾愛家孝老、勤勞致富、奮發有為的生活熱情,為加快鄉風文明建設提供精神支持。

(四)堅持探索工作機制提升社區治理有效能力

桐鄉街道下轄5個城市社區,建成45個居民小區,目前已全部融入城市功能網格,納入城市統一管理。為加強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我們探索了“做強基層黨建、做優民生服務、做牢穩定根基、做精社區管理”的“1145”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法,1即:“一個引領核心”統籌社區規範化發展,成立街道“社區管理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創建推進、紅色物業、活動策劃四個工作組,優化配置街道幹部隊伍下沉社區與幹部形成合力,探索新型社區治理模式,搭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網格黨組織,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效果。1即:“一個服務中心”夯實社區管理基礎,發揮社區黨組織基層堡壘作用,在黨羣服務中心按照“8中心1站1廣場”標準,設置黨員活動、便民服務、綜治警務、文體活動、老人照料、兒童照料、醫療衞生、志願服務等8箇中心和應急管理服務中心站、室外文化廣場,最大程度加強了黨在城市基層的領導能力和服務能力。4即:“四項工作措施”提升社區管理水平。一是搭建居民議事平台。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三級協商”居民自治組織架構,創新“1+2+N”工作模式,實現社區治理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二是創新矛盾調解模式。創建“三調聯動+”模式,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資源與法律服務、心理疏導相結合,形成合力,切實為社區羣眾排憂解難,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米”。三是豐富便民服務項目。實行首問負責制,做好一站式服務,延伸上門式服務,形成羣眾“點單”,社區“接單”高效辦理機制。四是實行網格化治理。建立“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四級網格防控模式,明確責任主體、人員分工,發揮一中心四平台“指揮棒”作用,運用網格通APP“上情下達”,“下情上報”,達到區域治理“一張網”。5即:“五支專業隊伍”強化社區管理力量。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抽調黨建、宣傳統戰、綜合治理中心、民政、物業管理等部門人員組成一支社區治理工作創新專班隊伍,全面指導社區治理工作開展。以社區“兩委”幹部為核心,第一書記、街道幹部下沉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和網格員組成一支專業化管理服務團隊,讓居民“不出樓棟、不出社區、有事有處説、遇事有人辦”。以協商民主議事會,駐區單位聯盟、社會組織聯盟和物業公司聯盟,組建“一會三盟”社會聯盟隊伍,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精準化、精細化服務。以“有事好商量”協商民主議事會為核心,社區物業、樓棟長、單元長等組成一支居民自治隊伍,讓居民來管理自己時事情,推動社區治理持續發展。以社區“桐心黨員服務站”為核心,黨員服務隊、社工服務隊、巾幗服務團、共青團志願者等組成一支志願服務團隊,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和居民幸福感、滿意度。

(五)堅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紮實推進生活富裕

脱貧攻堅時期我們解決了羣眾基本生活保障問題,生活富裕是讓羣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僅讓羣眾腰包“鼓起來”,還要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滿足羣眾物質和精神需求。一是持續保障充分就業。提升羣眾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探索“支持能夠發展產業的羣眾發展產業,幫助沒有產業發展能力的.羣眾在產業發展中穩定就業,鼓勵沒有穩定就業能力的羣眾勤勞致富”的工作思路,選聘村級協管員、公益性崗位就業,藉助“春風行動”等大型現場招聘會,讓羣眾參與進來,尋求崗位,依託蘭考富士康園區,讓羣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二是做好產業興旺文章。優化調整產業佈局,依託“一廊三帶”產業發展示範帶、產業及鄉村旅遊示範帶,着力引進“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產業發展示範基地。加快盆窯村都市休閒村莊建設,發展高效特色農業。三是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利用舊村室,建設集休閒娛樂、午間臨休、康復保健等功能為一體、兼顧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生活居住的姜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利用閒置農家院建設集棋牌室休息室等功能為一體高場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四是盤活資源提升附加值。全面盤活3400畝圍村林,以圍村林為產業發展平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用活林下土地資源,實行種植、養殖相結合產業模式,發展林糧、林菜、林禽等林下產業,實現農林牧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目的。加大村內空心院、空閒地的整治,對騰出的土地優先用於農村加工業、為二三產業騰足空間,加快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

三、搶抓機遇開啟美麗鄉村建設新篇

(一)在美麗鄉村莊建設中。我們深下功夫,幹出彩做標杆。高標準打造楊槐村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如今的楊槐樹村農户庭院設計佈局美,擺放有序整齊美,衞生整潔環境美,養花種樹生態美,文明風尚和諧美。充分釋放土地利用空間,精心打造主體景觀。在村域內種植月季、臘梅600餘棵。集中連片種植棗樹4000餘顆、梨樹5500餘棵。對村西側楊樹林進行提質改造,打造鄉村郊野環境的生態化休閒空間。利用空閒地建成設施完善佔地6000平方米的休閒廣場。

(二)在拆牆透綠工作中。我們提出“三借兩分”工作法。三借即:藉助宅基地改革拆除圍牆,藉助項目建設拆除圍牆,藉助鄉村綠化拆除圍牆。兩分即:分類實施,先拆除年久失修的庭院、門樓、院牆,改造提質提升院內顏值,讓庭院“靚起來”,既美化了環境,又提升了品質。分步推進,先徵求羣眾意見、建議,結合羣眾意願與羣眾攜手共建、共同參與,每栽一顆樹,讓羣眾笑開顏,每鋪一塊磚,讓羣眾暖心田。

截止目前。僅高場社區、東北場村已提質改造29户、拆除配房11間、拆除門樓23座、拆除圍牆2300餘平方、鋪設地磚1900餘平方,種植月季、臘梅800餘棵、石榴樹400餘棵、棗樹5500餘顆、梨樹6000餘棵、槐樹2400餘棵、冬青20000餘棵,村域綠化面積110餘畝。

(三)下一步我們招賢納士攜手共繪桐鄉新篇章

以“泡桐花開千頃澄碧”蘭考首屆桐花節為契機,整合鄉賢資源、凝聚鄉賢智慧、彙集鄉賢力量,打造“鄉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在我們桐鄉鄉賢反哺桑梓的動人故事從未間斷,一樁樁、一件件,詮釋了鄉賢濃厚的故鄉情懷,釋放了巨大的發展能量。值得一提是,我們唯一一個國家級美麗鄉村盆窯村,就是由蘭考縣鄉賢聯誼會會長程道興出資建設。一次次“快樂星期天.孝老愛親餃子宴”暨蘭考文明户評選表彰活動的舉辦離不開鄉賢的贊助,一屆屆“德孝之星”頒獎晚會、“德尚桐鄉、愛在奮鬥”蘭考縣新風尚集體婚禮的舉辦離不開鄉賢的贊助,脱貧攻堅時期貧困户穩定就業、發展產業離不開鄉賢的帶動。為攜手鄉賢全面參與鄉村振興,我們開展了“舉鄉賢、頌鄉賢、學鄉賢”活動,成立桐鄉鄉賢聯誼會,在盆窯村加快建設“鄉賢館”,在“德孝之星”頒獎晚會上為鄉賢代表頒獎,搭建鄉賢返鄉平台,架起溝通交流、共謀發展的橋樑,激發更多的鄉賢關注支持家鄉發展,為鄉村振興獻計獻策、出資出力。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2

社會組織具有非政府、非盈利、純民間的獨特性,在鄉村振興中具有政府和企業難以發揮的作用,因而探索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策略路徑,引導和推動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就成為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系,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的重要內容。

一、慈善社工雙驅動,助力鄉村振興

(一)積極打造“四個共同體”,社工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解決村內的問題及需求,長壽區連續多年購買鄉村振興社會工作服務,建立社會工作室,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運用社區發展模式,調動村民的參與、互助合作,積極打造“四個共同體”,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1.打造產業共同體,助力產業興旺。社會工作者積極鏈接相關資源,邀請農業專家開展柑橘種植專題培訓班,邀請各類專業人員開展政策解讀、管理經營、直播與電商帶貨等主題培訓課,組織開展“四有四送”創業幫扶。社會工作者在與村委會的合作中資源鏈接,聯手企業組建勞務合作社,解決村民勞動就業560人,其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村就業48人,當年村級集體經濟增收5.6萬元,村民人均增收約3000元。

2.打造文化共同體,聚力鄉風文明。一是挖掘村內閒置資源,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邀請醫療機構開展健康講座,募捐公益基金購入血糖儀等醫療器具,開設“週五健康日”常規服務。二是大力弘揚傳統優良文化,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與村民領袖一起制定村規民約,開展“村規民約”專題學習小組,幫助村民制定家風家訓,開展“最美家庭”、“孝心兒女”等系列評選及表彰行動,運用繪本閲讀、互動遊戲、有獎問答、實操練習等介入方式,逐步改變村民思維方式及生活習慣。

3.打造生態共同體,促進鄉村宜居。一是開展環境衞生整治行動。協助村委會面向全村展開“三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宣傳及落實。二是開展環境衞生維護小組活動。通過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學習宣傳活動、“環境美如畫,受益你我他”環境衞生維護小組活動等,引導村民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帶來的長遠利益,學會怎麼做才能保護家鄉生態環境。三是建立環境衞生保護志願者隊伍。牽頭組織村內積極分子建立環境衞生保護志願者隊伍並定期進行環境衞生志願服務,同時制定落實灣落環境衞生評選制度,調動村民保護家鄉環境的積極性,讓保護環境的服務形成常態化。

4.打造治理共同體,優化治理成效。一是搭建治理平台。社會工作者通過與村支兩委密切合作,定期參加黨日活動並藉助活動契機講解“三事分流”工作法,引導基層議事協商時將羣眾訴求和矛盾問題按照“大事”“小事”“私事”進行分類處理。二是社會工作者協助村委會組建“五會”,進行自治組織規章制度建設、會長副會長等負責人選舉,開展居民領袖能力提升培訓小組,積極引導協會負責人進行協會人員招募、協會活動開展等工作,實現村民自治組織專人專管。三是社會工作者挖掘黨員資源,培育社區能人,通過與村支兩委密切合作,定期參加黨日活動並藉助活動契機分享國內外社區自治優秀案例等,引導村民黨員做好帶頭工作,發揮黨員先進作用。

(二)關愛“一老一小”,慈善組織幫扶困難羣體

1.“星星點燈”讓留守兒童不孤單。長壽區愛心幫扶協會與長壽區有關鎮街和相關部門聯袂開展助學活動,採用了遊戲互動、陪伴成長的方式,通過“陪伴”與“結伴”相結合,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建立了看護支持網絡。20xx年以來,協會結對幫扶農村貧困學生330餘人次。

2.“呵護夕陽”讓貧困老人更温暖。長壽區愛心幫扶協會組建了日常關愛網與特殊緊急援助網,在節日之際組織愛心志願者定期走訪貧困留守老人,陪老人聊天,為老人購置藥品與生活用品,組織文化娛樂活動,發放慰問物資,為老人義務理髮、刮鬍子,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感。

(三)築建童夢工程,助力提升困境兒童福利

1.童夢主題服務,相幫健康成長。長壽區青年公益發展中心先後在長壽區江南街道、鳳城街道、渡舟街道、晏家街道等近20多個村社(含學校)為300多名困境兒童開展了近20多次童夢陪伴主題服務活動,為他們送上童夢心願包同時陪伴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2.童夢助學工程,助力完成學業。長壽區青年公益發展中心通過“機構社工+民政部門+村社”的'工作方式,以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為長壽區55位貧困兒童提供一年的學習生活補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二、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困境,內驅不足外驅乏力

(一)社會組織“內驅”不足

1.結構不健全不合理。長壽區社會組織的總體結構失衡,依法登記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基金類社會組織發展滯後,養老照護類、農業農村類的社區社會組織數量稀少,教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一支獨大。

2.自主發展動力不足。經費來源不足,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現有社會組織很少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

3.發展規模小結構散。社會組織內部組織建設不規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鄉村社區型社會組織很多都缺乏完整的組織章程;社會組織自身缺乏參與鄉村振興等相關工作的目標意識。

4.資源匱乏與專業人才嚴重缺。社會組織動員普遍存在資源缺乏、籌資能力薄弱、專業人才不足和管理水平不強等問題。

5.創新能力有待加強。鄉村振興是個全新領域,既沒有經驗可循,沒有可以直接參考套用的現成做法,也沒固定模式,尤其是針對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來説更是需要考驗創新能力。

(二)政府“外驅”力度不強

1.綜合支持匱乏。缺乏政策、法規的指導與規範,缺乏與之相配套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更缺乏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項目、資金、税費、名譽、資源等綜合扶持辦法。

2.扶持力度仍顯不足。政府對社會組織的激勵力度不夠,對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的優惠措施不夠多;政府對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機制不健全;對社會組織税收優惠政策力度不足。

3.績效評估機制不健全。當前政府對社會組織績效評估的意識較為薄弱,第三方評估機構也不多,如此既難以確保既定目標任務的實現,同時也不利於組織開展下一個活動。

三、補強內外驅動,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一)明確角色。

要理順與政府的關係,明確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角色定位,確定自身職能職責。政府將包括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村規民約等村民自治實踐、新型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文化事業建設等鄉村振興項目合理地委託給相應的鄉村社會組織承擔,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村民受益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社會組織必須明確自己在鄉村振興中是一個獨立的主體,需要增強自身的獨立性建設,不能照搬政府管理模式。

(二)提高振興鄉村的能力。

1.加強機構建設。建立完善理事會、會員代表大會、監事會等議事決策機構,定期召開會議,發揮議事決策機構的作用,經常性面向會員等服務對象開展經驗交流、考察學習、資源鏈接、與政府部門牽線搭橋、信息共享、能力培訓等服務活動,通過提供質價相符的優質服務來吸引、凝聚會員等服務對象,確保社會組織發展壯大。

2.增強籌資能力。積極參與政府相關部門購買服務;合理利用政府的資助,比如通過提供承辦或協辦“長壽湖鐵人三項比賽”等大型體育賽事、長壽沙田柚等地理標誌農產品申報、特色農產品行業標準制定、本土文化遺產宣傳與保護、鄉村振興職業技能人才培訓班等優質服務項目;精心打造品牌,加強與企業合作,爭取更多的資源資金支持;對自身的資金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投資。

3.加強人才管理能力。想辦法解決優秀人才的户口、津貼、社會保障等現實的問題,儘可能聘用專職人員從事社會組織日常行政、財會等日常工作;加強現有專兼職人員培訓教育;完善內部考核與激勵機制。

4.提高創新能力。需要在資金籌集、人才管理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向發達地區學習,並結合自身實際應用和創新,在運作模式上,可以和村委會、企業或者村民聯合,結合當地實際,探索鄉村振興的新形式、新手段和新途徑。

(三)加大激勵力度。

1.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大力支持發展能夠承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的社會組織;出台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可操作的實施細則;設立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專項經費;推動建立公共財政對社會組織的資助和獎勵機制,為社會組織提供啟動資金、活動經費補助、工作經費補助等專項資金扶持;加強項目扶持,將社會力量能夠承擔的鄉村振興等公共服務交給社會組織承擔。

2.完善綜合監管機制。明晰部門職責,形成協同管理合力;健全社會組織退出機制,研究簡化註銷登記的操作辦法;加強社會組織誠信徵信等自律建設;加大社會組織行政執法力度。

3.建立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加強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社會組織的信譽、績效和目標價值的評估,完善評估制度,並把評估結果和税費減免、星級認定等激勵機制結合起來,激勵社會組織更加積極地參與鄉村振興。

(四)大力培育農村社區社會組織。

1.實施培育發展計劃。建設一批支持平台,對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活動場地、組織運作、活動經費等綜合服務;形成一套扶持政策,多渠道加大財政補助、福彩公益金資助、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社會支持的力度,推動政府資金、社會資金等資源向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和服務項目傾斜。

2.實施能力提升計劃。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從工作力量、工作方法、工作內容和工作資源等方面給予支持,不斷提升社區社會組織的組織管理和服務能力。

3.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開展“鄰里守望”系列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共建共治共享”系列社區協商活動、“和諧社區”系列社區治理活動、“文化鑄魂 ”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3

在這次實習過程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比較瞭解了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登記賬簿、以及編制報表的會計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我是瀋陽城市學院酒店管理學院的XXX,在我們這個暑期,為了

積極組織動員青年學生深入到基層,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圍繞科技支農幫扶、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我決定到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島經濟開發區李屯村進行社會調研,在八月初,我來到了李屯村居委會,向村長和書記了解本村的經濟狀況,並向他們宣講鄉村振興政策,給他們講解現在國家最新的經濟政策,希望他們能通過最新的政策,讓李屯村實現真正的鄉村振興,我也通過這次社會實踐,瞭解了當代鄉村的基本狀況,也通過這次活動,增長的自己的見識,以後的每個假期,我都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提高自己。

實踐意義:此次社會實踐,讓我不拘泥於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親身體會實際會計操作通過此次的社會事件活動,我收穫了很多,我懂得了,要搞好鄉村振興,我們就要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瞭解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增強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在今後的每個暑期中,我都會參加此類的實踐活動,來提高自己。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4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xx鄉脱貧攻堅開展情況報告如下,如有不妥,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工作開展情況脱貧攻堅工作

(一)落實責任不打折扣當前,我鄉結合“兩聯一進”和“大走訪、大排查”、“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走訪羣眾,加強各項惠民政策宣傳以及繼續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

一是嚴格落實脱貧攻堅主體責任和幫扶責任,做到脱貧摘帽後,政策不摘、責任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摘;

二是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户、幫扶到人”的扶貧要求,進一步壓實壓緊幫扶、駐村幹部責任,要求幫扶責任人及時更新户檔資料;

三是加強駐村工作隊管理力度,持續深化駐村工作隊責任,嚴格落實駐村工作隊要求;

四是紮實開展“1+n”幫扶力量暨“兩聯一進”羣眾工作全覆蓋工作,每月召開聯席會,落實聯席會責任要求,及時解決脱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

(二)駐村幫扶持續推進

一是結合“兩聯一進”、“大走訪”活動,全覆蓋入户走訪貧困户評定脱貧質量,對脱貧質量不高的已脱貧户做好“回頭看”“回頭幫”工作。

二是全面落實縣委政府關於“黨政一把手”走遍貧困村、貧困户的方案方針,我鄉8個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各自負責村的貧困户進行全覆蓋走訪,鄉黨委書記對我鄉149户貧困户中的120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走訪,剩餘的28户進行電話交流走訪,其中聯合村的高小林目前聯繫不上,已安排幫扶責任人與村書記、主任負責聯繫並調查瞭解基本情況。

(三)就業幫扶促農增收為切實提高xx鄉脱貧户、羣眾增收,使他們收入能夠穩定、不返貧,xx鄉積極動員各村組織羣眾和脱貧户積極參與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招聘會,同時將現場招聘會引進xx鄉。我鄉組織50人次到黃埔大酒店參加現場招聘會。

(四)項目建設方面目前,我鄉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項目有2個。其中,xx鄉草坡村黨蔘加工廠項目240萬,現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370萬,按照縣級領導的要求需要對項目規劃內容進行從新編制。草坡村壯大集體經濟100萬項目,即札撻藏家農家樂打造,編制方案已完成並上報縣上,由縣上上報州上審核。涉農整合項目已全面開工,並在7月底前完成。鄉村振興工作:我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要求,開展全域旅遊環境整治村莊潔美行動,對全鄉7個村村寨內外環境衞生,河道、道路沿線垃圾進行了大清理,同時將衞生保潔工作責任壓實給村兩委;按照村容村貌整治,對有礙觀瞻,喪失功能的建築物進行拆除,目前草坡村、斜坡村、聯合村已全面按照土地增減掛鈎項目要求,對房屋進行撤除,並對村內空地進行綠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落實力度有所弱化。部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到村開展工作的次數少,一些工作流於形式,未將“大走訪”、“大調研”及“兩聯一進”做實,落實力度較弱。

(二)個別人員內生動力還需加強。我鄉羣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政策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個別貧困户還存在,要錢要物,對扶貧工作產生了依賴性,還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

(三)老齡户中收入問題亟待解決。xx鄉貧困户中因年齡超過65歲而不能擔任生態護林員的,在此次清理過程中共有21户38人其中五保户4户4人。這些户生態護林員崗位取消後收入驟減,從而影響脱貧質量,給我鄉的.脱貧攻堅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也增加了社會矛盾。

(四)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目前草坡村黨蔘加工廠項目240萬,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但是資金未撥付無法支付前期費用和項目進度款。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370萬,從新編制方案時間緊、難度大,對項目按期完成的進度將有所推遲。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脱貧攻堅方面

一是落實政策強宣傳,結合“兩聯一進”羣眾工作全覆蓋,加強與聯繫户的溝通,瞭解聯繫户的所求所需和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做好脱貧攻堅政策的解釋,加強脱貧攻堅典型的宣傳和推介,強化就業政策的宣傳,積極引導脱貧户通過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確保收入穩定。

二是通過“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核實貧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户“一超六有”指標達標情況,對照xx年最新指標情況逐户核實,進一步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對於不達標的情況及時梳理、因户施策、對標補短,防止出現返貧。

三是定期研究脱貧攻堅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細化措施,並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脱貧攻堅各項任務得到落實。

四是對標省、州、縣相關文件,繼續做好檔案資料規範整理,檔案資料及時更新。

(二)鄉村振興方面

一是結合我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示範村建設詳規,廣泛動員羣眾參與項目實施,全力發展優勢產業(花椒種植)、打造我鄉的特色產業。

二是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統籌有序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堅持科學謀劃,分類指導,制定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具體行動計劃,全面配套添置污水處理站、水源地保護、垃圾填埋場、垃圾池、垃圾清運車等收集設施,真正建立起户集、村收、鄉運的辦法,實現增點擴面。

三是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抓手,積極繼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民宿示範打造等建設工作,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推動各村突出優勢發展鄉村特殊產業,鼓勵引導羣眾、特別是貧困户積極投身到鄉村發展創業中,拓寬可持續增收渠道。

助力鄉村振興總結15

近年來,街道緊緊圍繞省、市、區相關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強化領導,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協調鄉村振興工作。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齊抓共管,勠力同心做好鄉村振興工作。

二、着眼產業興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大力培植農業龍頭企業。xx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在xx註冊,投資超千萬元的xx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永護村。二是積極開展企村聯建工作。街道9個村均與企業聯建,並通過省平台審核。其中,xx村食用菌生產基地項目,生產投資小、見效快、週期短,已做好前期準備,項目投產後,將帶動周邊農户生產致富。三是培養髮展規模化經營和特種種植業。xx村、xx村建成2家新型家庭農場,經營面積300畝以上。xx村王xx家庭農場已形成機械一體化生產運營規模。xx村多肉種植户秦亦楠創新銷售模式、擴大生產,形成電子商務銷售和網上直播特色產業鏈,年銷售達200多萬元。

三、着眼生態宜居,努力改善農村環境。一是大力實施植樹造林。按照“見縫插綠”工作思路,積極植樹造林,加強林木培管。xx村、xx村、xx橋村等村先後被評為省、市綠化先進村,xx村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二是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巡河治河,20xx年共疏浚河道10條,總計4.15公里,整治黑臭水體6條,打造生態樣本河7條。三是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村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推進農村户廁改造,20xx年完成改廁3292座;村村設立回收點,開展廢舊農膜和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村村做到日產日清,生活垃圾統一由街道收運。組織評比“美麗庭院”、“最美庭院”,開展“四好農村公路”建設,道路交通標誌全部更新,杆線實現地埋,主幹道、東飛西路等配備了路燈,各村均建成小遊園,鎮容村貌明顯改善。

四、着眼鄉風文明,繁榮發展先進文化。一是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利用“黨建+”微信羣、農家書屋、遠程教育等平台,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將黨課理論送進村、組、户。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弘揚向善向上社會正能量。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開展“農民讀書節”暨全區農家書屋主題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協助區歌舞團組織開展8場送戲下鄉活動,66場送電影下鄉活動,組團參演省農業農村局組織的“情暖三農、送法下鄉”宣傳活動。三是大力弘揚鄉賢文化。扶持培養一批產業帶頭人、文化鄉賢等鄉土人才,通過多種形式,弘揚新鄉賢文化,在xx村、xx村建設文化大禮堂,倡導鄉風文明,提升村民素質。大力發揮“夕陽紅黨支部”作用,建成土山村國學培訓基地,編寫村志《土山歲月》。

五、着眼治理有效,切實加強社會治理。一是壓實綜治工作責任。與各村(居)、企業、學校、衞生院等單位簽訂綜治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職責,嚴格考核。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集社會精細管理、羣眾多元服務為一體的基層社區管理服務新模式。二是加強特殊人羣管理。加強社區矯正隊伍規範化建設,落實社區矯正人員日常走訪、集中教育、社區服務、常態監管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教育幫扶作用。三是築牢社會維穩防線。妥善處理各種信訪問題,改進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時調解各類民事糾紛,切實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四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大力開展“防範非法集資”、“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等主題普法宣傳活動。落實法治惠民工程,深化法律服務“六進”活動,將法律援助從“等上門”變為“走下去”,讓羣眾真切享受到法治帶來的“紅利”。

六、着眼生活富裕,全力推進脱貧攻堅。一是全面落實國家扶貧政策。重點聚焦“六個精準”,鎮村幹部既當“宣傳員”,又當“指揮員”、“戰鬥員”,幫助困難羣眾脱貧致富奔小康。二是全力落實到户幫扶措施。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堅持把攻堅的重點羣體放在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上,實現羣眾需求與政策幫扶的無縫對接。三是努力實現脱貧目標。截止到20xx年底,全街道現有建檔立卡低收入户149户341人已全部脱貧,做到“兩不愁三保障”(吃不愁,穿不愁,醫療、教育、住房有保障)。兩個經濟薄弱村村營經濟年收入均超過5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信心、奮發作為,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積極創建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先進村,努力補齊短板,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不斷開創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