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7.29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兩思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健全德育、美育網絡,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改革進取,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創新型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並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教材分析

1、全冊教材知識體系:

本冊教材的知識內容是整個國小階段的難點,其中包括了9首歌曲及十五首欣賞曲,二聲部歌曲相對較多,欣賞曲難度加大,外加相關的樂理知識總體來説本冊教材相對難度較大。

2、全冊教材知識編排特點:

本冊教材的編寫注重愉悦性、藝術性、思想性、可行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培養審美情感為目的,以知識技能為手段,採用綜合訓練這一形式來進行歌唱技巧,視唱聽音、節奏等方面的實踐與運用。

3、全冊教材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學生審美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感情地背唱3—4首歌曲。

難點:多聲部的合唱及難點節奏的掌握。

4、全冊教材教學目標:

認知:各種樂理知識的彙總複習。

技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培養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對祖國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通過兩年的音樂教學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有氣息支持的、有力度變化地歌唱;然而歌唱的狀態還不能持久地保持,氣息運用不夠靈活自如。在齊唱時,學生的聲音已經能夠做得比較整齊、統一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平時注重要求聲音的整齊,提倡學生輕唱,導致有小部分學生在獨唱時變得沒聲了。今後,要特別培養學生自信大膽地表現歌曲。另外,六年級學生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目標比較明確,能夠主動的參與學習。但是由於長期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對待音樂學習上態度不夠認真,思想上沒有重視音樂學習。上課不太愛發言,也不太願意表現自己,對自己要求不嚴。並對自己的音樂能力評價過低,失去對音樂學習的信心,從而沒有毅力去堅持課外練習有部分同學表現十分明顯,但是他們都比較喜歡音樂。

知識水平分析:

整個年級音樂基礎不夠紮實,節奏、音準很難把握。學生除了能哼唱幾首簡單的歌曲以外,其他音樂能力比較薄弱。部分同學能夠簡單的樂器,但不夠熟練。簡單的樂理知識,歌唱技巧,讀譜視譜雖然已經接觸過,但都是沒有很好的掌握,直接影着現階段的學習。

後進生原因分析:

1、思想上沒有重視音樂學科,不如語文、數學那樣能夠經常性地進行鞏固練習。

2、學生本身基礎就不夠紮實,再加上對自己音樂素質水平評價過低,對音樂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

3、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忽視了對他們的關心、指導和幫助。

四、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要求:對自然界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自己用聲音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能聽辯不同的男女聲音。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聽辯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能夠感知音樂的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與情感的要求:能聽辯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出簡單的描述;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的'要求:聆聽歌曲能輕聲哼唱和默唱,能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器對音樂作出反應。

(二)表現

1、知道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並能在歌唱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幾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能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與齊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樂器的要求:學習豎笛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樂曲的情緒風格,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的要求: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三)創造

1、探索音響和音樂的要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的要求: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能夠根據歌曲或樂曲的內容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的要求:能夠創作6~8小節的節奏短句;能夠創作6~8小節旋律。五、主要教學措施

教學對策: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音樂新課標》,領悟其中的思想、方法,鑽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課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放手讓學生表達、演唱,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力求使每堂課的設計新穎、耐聽。課後,及時寫好教學反思,虛心聽取學生意見,及時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效率。

2、對音樂上的特長生,要經常給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學有所用。對音樂有困難的學生,降低學習的要求,多鼓勵、少批評、歧視,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鼓勵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學生平常唱歌時依賴慣了鋼琴,要逐步訓練他們脱離琴聲進行清唱,依靠手中的口琴進行獨立識譜。

4、歌曲演唱時,方法仍需指導。尤其是變聲期的男生要教育他們輕唱、不喊叫,保護好自己的嗓子,儘量使齊唱時音色整齊、統一。

5、欣賞教學時,仍需提醒學生在完整聽音樂時要靜心、不分神,有想法聽完交流,在班級同學面前大膽發言。

6、音樂評價較全面,包括課堂表現、歌曲演唱、口琴的吹奏、樂理知識,最後還有附加分。期中、期末兩次大檢查,結合平時表現,最終總評出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國小六年級共三個班,200多人。兩班學生熱愛音樂,喜歡唱歌,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掌握一定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

二、教材分析:

課本包含“歌曲”、“唱遊”(包括律動、歌表演、音樂遊戲、集體舞)“讀譜知識”、“綜合訓練”、“欣賞”部分,並附有器樂訓練部分,各部分內容之間有一定的聯繫。

“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各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

課文中大部分欣賞曲後增設了“聽聽想想”內容。目的是通過具有提示性的練習和提問來培養及發展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學習新的樂譜知識,如滑音、裝飾音、切分音、變音記號——升記號和降記號等並學習基唱法。

2、通過學習歌曲,能準確地表現歌曲中的情緒。

3、通過樂譜知識的'練習,加強讀譜知識的運用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4、通過欣賞感受各種樂器的音色、形狀和演奏方式,瞭解音樂家的生平。

四、教學時間及內容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3 第一課 春意 3

3——4 第二課 亞洲絃歌 3

4——5 第三課 DoReMi 3

6——7 第四課 黃河之濱 3

8——9 第五課 火車印象 3

10 期中測試 2

11、13 第六課 美妙的音樂 3

13——14 第七課 音樂宮(測評) 3

14——15 歌曲《快樂的晚會》等 3

16 綜合訓練 2

17 欣賞、器樂訓練 2

18 期末測試 2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一樣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構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景分析:

我擔任六年級三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六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不好,識譜本事也較弱,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兩聲部的合唱,對歌曲的聲音統一、音準節奏的把握還存在必須問題。針對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及時研究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對教學資料進行拓展,增強音樂教育實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資料包括歌曲、讀譜知識、綜合訓練、欣賞、選用教材及鄉土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補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國民歌一首,外國民歌一首。

綜合訓練以多聲部發聲練習與創編旋律練習為主,提高學生的合唱本事與創作本事。

欣賞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訓練學生的分析音樂作品的本事,並能用自我喜愛的形式表現出來。

器樂訓練以豎笛吹奏練習為主,能夠準確表現音樂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緒等的變化。

四、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

引導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做共產主義接班人;培養學生的團體主義思想,瞭解一些西方音樂文化,提高音樂修養。

2、審美教育。

用熱烈而又歡快的情緒,簡便、柔美、富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經過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欣賞和感受美的本事。

3、技能訓練。

培養學生的豎笛吹奏本事,會自我看譜,讀懂力度、速度等音樂符號,用豎笛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鼓勵學生大膽創編旋律,併為自我創編的旋律配上歌詞,用豎笛或其他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的創造本事得到發展。

五、教學重點:

經過多種形式的發聲練習曲及二聲部練習曲來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學生更好的表現歌曲;感受樂曲的速度、力度、強弱的'變化,分辨並表現感受到的音樂情緒,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學難點:

經過節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訓練,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音樂表現力。

七、工作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必須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本事及創新本事。

(3)進取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教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和教學本事。

(4)進取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豐富教學資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因材施教,對不一樣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徵求學生對教師的意見,不斷改善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進取和其他學科溝通,進取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1、本學期任六年級三個班的音樂課,每個班級都有將近50名學生,對藝術課來説,大班的眾多人數給課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大部分男生已經進入變聲期,使得他們不願意唱歌。並且由於青春叛逆期的到來,學習任務的加重,許多學生有了較強的個人觀念,和自己的'審美趨向,認為教材歌曲不好聽。其中一部分學生是外面接觸過多流行音樂,對教材歌曲不喜歡的。另一部分是課外也不接觸任何音樂,對課內音樂也不感冒的。而女生到了這一時期也變得很沉靜,不像中低段時熱衷於主動參與,特別是不願意個體參與。

3、三個班中六(2)、六(3)班學生上課積極性相對較高,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也很強;六(1)班課堂紀律不錯,不過對音樂不太有熱情的學生也是他們班多些。

二、 教 材 分 析

(一)十一冊各單元主題及組成內容

1、《同一首歌》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話 》

6、《勞動的歌》

(二)本冊表演曲目的特點解讀

1、曲目減少:全冊表演歌曲共9首,表演曲目與五年級相比有所減少。

2、以民歌為主:9首作品中有3首外國作品,5首中國民歌作品,還有一首中國現代作品。從比例來講,更側重於通過各種中外民歌的學唱來感受中外民歌的風格特點。

3、合唱曲目:9首歌曲中合唱佔4首,這樣的比例,與五年級相比,大大減少。

(三)各單元欣賞曲目的特點解讀

從這一冊的欣賞作品來看,知識重點是民歌,包括中國和外國的。編者在這一冊裏面要踐行音樂新課程十大理念中的“弘揚民族音樂”和“理解多元文化”兩大理念。要求教師自身對中外民歌的知識要有一定的儲備。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有兩個班。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並有較豐富的表情,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並能識讀簡單樂譜,進行跟琴視唱,但在唱歌的技巧運用上顯得比較薄弱,咬字、吐字顯得不夠清晰,缺乏氣息的支撐,缺乏對音樂美感的正確認識。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使用的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編著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教材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注意了對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的啟發、培養,更換了大量曲目。本學期共有六課,每一課都有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部分組成;同時,本學期加強了樂理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學以致用。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啟迪智慧、陶冶、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鑑賞能力,培養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4、瞭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加強節奏練習。

5、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自己設計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動,並參與表演,同時加強豎笛吹奏的練習。

難點:對音樂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五、教學措施: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教學滲透,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計劃對於整個學期教學的進行有指導作用,通過我們提供的六年級音樂十二冊教學計劃,可以使教學有序的進行!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教材組成員們通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

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

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説,首先是因為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為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一)、新編音樂教材的理念及教材編寫的主要思路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

音樂課應該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二)、教材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有十課再加一個遊戲宮,每課都有三個部分組成: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長短,並且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

2、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音樂遊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通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並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着。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國小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學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音樂的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學科的審美性,堅持以學生為本。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力求課堂教學有效多彩。

4、採用多元評價體系,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

五、課時安排。

第一課《問聲好》 2課時

第二課《時間的歌》 2課時

第三課《童話故事》 2課時

第四課《跳起舞》 3課時

第五課《愉快的勞動》2課時

第六課《小動物的歌》2課時

第七課《音樂會》 2課時

第八課《生活多快樂》3課時

第九課《美麗的動物》3課時

第十課《新年好》 2課時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我擔任六年級三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六(1)班、六(2)班、六(3)班。六年級的學生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本事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在歌唱方面許多男孩子進入變聲期,所以歌唱的音準存在問題。六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較好有必須的識譜本事,但兩聲部的合唱學生掌握起來較慢。針對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及時研究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對教學資料進行拓展,增強音樂教育實效性。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上冊共有七課,分別是《芬芳茉莉》《悠揚民歌》、《美麗童話》、《京腔京韻》、《讚美的心》、《兩岸情深》《七色光彩》。其中演唱曲目有《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樂譜,歌譜,曲譜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欣賞幾首樂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本事。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很多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本事針對現有的教材根據班級的情景對教學資料進行調整,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必須的音樂知識,對音樂書上的二聲部歌曲能基本唱出。這學期需要注重聽音、創編練習。欣賞時重點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特點,經過各種樂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現來感受音樂的資料、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到達感性欣賞和理性欣賞的統一。

三、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本事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堅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本事。

3.培養表現音樂的本事。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四、教學資料: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一樣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堅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明白其作用。

(2)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3)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堅持音記號。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經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明白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所以,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五、教學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必須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本事及創新本事。

3.進取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教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和教學本事。

4.進取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豐富教資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因材施教,對不一樣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徵求學生對教師的意見,不斷改善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進取和其他學科溝通,進取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9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二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本冊教材內容有: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

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歌唱,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

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

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逐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

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範,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55人。其中男25人,女30人。在唱歌、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每班還有四五個音樂上的後進生五音不全,我們要多給這些同學一些關心和愛心,使他們儘快的喜歡起音樂來,讓他們高興起來,儘快脱掉“樂盲”的帽子。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 ,需要學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賞。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2、學會課本上的全部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3、學會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在學習中能靈活運用,並能隨着音樂做即興表演。

4、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生平事蹟,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們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