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華】化學教學計劃三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教學計劃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化學教學計劃三篇

化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分析:

本屆九年級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這樣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從化學考試情況來看:優等生佔30%,中等生佔55%。總體情況分析: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優等生比例偏小,中等生所佔比例太大,其中中等生中一部分人對學習熱情不高,不求上進。而其中的優等生大多對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產生嚴重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九年級才接觸化學,許多學生對此感到無從下手,不會進行知識的梳理,導致學生掉隊,同時學生面臨畢業和升學的雙重壓力等,致使許多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 為了徹底解決以上問題,應據實際情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行“自主互動”教學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驗到“我上學,我快樂;我學習,我提高”。首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分類指導,加大平日課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認真備課、批改作業,做好優生優培和學習困難生轉化工作。

二、 教材分析:

本教材複習時常以以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識,化學基本實驗操作和實驗操作技能和邏輯結構等為骨架。在理論和敍述中結合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發展順序及他們對化學知識的認識順序擬定的。同時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本教材體系的第一個特點是分散難點,梯度合理,又突出重點。以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水、空氣、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這樣使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於教師安排教學和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點較突出。 第二個特點,突出了以實驗為基礎的,以動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塊中都有有許多學生實驗和實驗探究,同時又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 教學目標

1、 理論知識聯繫生產實際、 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學習常見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礎知識,掌握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基本技能,並瞭解化學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養成自己動手操作和能力。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針對會考改革的新動向,把握會考改革的方向,培養學生適應會考及答案的各種技巧。

5、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幾種常見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瞭解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6、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四、 實施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學習。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於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複習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於概念是逐步發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對於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涵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備課、上課要抓重點,把握本質。在平日的備課、上課中要把握好本質的東西,

3、在平日講課中學會對比。 要在區別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掌握時應進行對比,抓住事物的本質、概念特徵,加以記憶。如分子和原子、他們在構成物質時區別很小,不易記憶,要列表分析,就較為容易了。

4、講究“巧練”

在對比學習的同時,練習必不缺少的,關鍵在於“巧練”,要注意分析,習題的數量不要太大,關鍵在於“精”,從而達到“巧練巧學”的目的和完善的結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學實驗。

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在複習中在加強實驗教學的指導和練習。和愛國主義教育。

6、跟蹤檢查。加大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查,搞好今學期化學課的“單元綜合課”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並做好及時的講評和反饋學生情況。

7、加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管理,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場所。講全面,提倡以學定教,以學定講,努力增強講授的針對性、實效性,努力減少多餘的講授,不着邊際的指導和毫無意義的提問,從嚴把握課堂學、講、練的時間結構,根據學科特點和不同課型確定適宜講授時間,嚴格控制講授時間和價值不大的師生對話時間。

化學教學計劃 篇2

以新教育為依據,強化轉變,找出差距,更新思想,做到與新教育的一致性,通過新教育的研討積極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為適應新教育的要求,制定教研計劃如下:

一、 教研目標

1、積極投身於新教育,大膽試行“研究性學習”教學改革,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形成我要學的學習氛圍。

2、加強學科培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學期進一步在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

3、加強教學研究,嘗試創新教育,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期末完成一至兩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

二、具體措施和要求

1、抓好集體備課,通過備、聽、説、評、思活動,取長補短,促進教師共同發展。備課安排:第一、五、九單元 5班第二、六、十單元 3班 第三、七、十一單元 7班 第四、八、十二單元 1班

2、不斷的'學習培訓,溝通學習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3、加強教學工作的責任心,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認真回答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細心批改好每一次作業,精心準備每一節課的教學,在教學上要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新方法。

4、嚴格執行學校教學常規要求的規定,盡職盡責創造性的完成教學任務。

化學教學計劃 篇3

課 題:化學式(第一課時)

課 型: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及其表示的意義,化學式。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瞭解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能力訓練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教學重點: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歸納、講練結合等。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主線:導入新課 化學式的含義 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複習提問

1、什麼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3、什麼叫單質?什麼叫化合物?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麼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四、講授新課

(板書)

(一)化學式的定義

(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1、思考(多媒體展示)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並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 銅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氣 (5)水 (6)氯化氫 (7)氦氣

(8)氨氣

單 質

純淨物

化合物

2、討論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説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麼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化學教案《化學式》。

(2)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碼(説明:沒有角碼是將“1”省略)。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麼是化學式嗎?

(板書) 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説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麼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板書)(二)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麼呢?(它表示什麼物質) 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 ”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麼意義呢?

(2)物質的組成元素——H2O2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3)物質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比——H2O2表示這種物質中氫、氧兩種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1。

3、思考:NaCl是由什麼微粒構成的?這個化學式表示哪些意義呢?

説明:由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化學式不再表示物質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而是離子個數比。

4、思考:H2O是由什麼微粒構成的?H2O除了能表示出上述3個意義外,還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説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又叫分子式。H2O除上述3個意義外,還能表示 物質的1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一個分子的構成情況——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5、討論:2H與2H2中數字2的含義,2H2這一化學符號表示什麼意義呢?

6、多媒體展示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鞏固練習(一):(多媒體展示)

説明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

1、CO2(1、 2、 3、 4、 5、 )

2、KCl(1、 2、 3、 )

3、O2(1、 2、 3、 4、)

4、Cu(1、 2、 3、 4、)

5、2H2O( )

(板書)(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1、多媒體展示思考1中物質分類表,請同學們指出上述化合物分別由哪幾種元素組成?其原子個數比分別是多少?

討論:這些元素在組成這些化合物時其原子個數比是固定不變的嗎?

説明:研究表明,這些元素在組成這些化合物時其原子個數比是固定不變的。這是元素在相互化合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鑑於此,作了一個規定H(+1)、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