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八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1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八篇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教學目標、內容:

一、發聲訓練部分:

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節奏。)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並説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悦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教學分析:

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觸音樂的學習。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悦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學措施:

1、一年級的新生,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

2、在平時音樂訓練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非常到位。

3、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教學進度及時間分配:每週兩節課。

教學輔導計劃:在課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糾正,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做不同的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各單元分析及課時安排:

第一課:《有趣的聲音世界》,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學唱歌曲《大於和小雨》,培養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種聲音,進而能創造聲音。

第二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通過聽唱歌頌祖國國旗的歌曲,培養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

第三課:《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和培養小朋友對音樂的樂趣通過音樂遊戲開發小朋友的音樂感受力,培養小朋友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

第四課:《音樂中的動物》通過遊戲,模仿,歌唱,繪畫等教學,培養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引發小朋友對動物的興趣和喜愛。

第五課:《動畫城》通過對歌詞有節奏的朗讀隨音樂按節奏走步,分組做遊戲,使小朋友在活動中感受對音樂的認識,通過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進一步熟悉打擊樂器的演奏,啟發小朋友對樂器的興趣。

第六課:《迎新年》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通過唱歌,欣賞和音樂實踐活動使小朋友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色,體驗新春來臨的歡快情緒。

第七課:複習考試人人蔘與歌表演。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根據《新課程標準》闡明的音樂課程性質與價值和課程的基本理念,我經過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特制定了此教學計劃:

1.體現素質教育觀念,明確中國小音樂教育目標,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2.體現基礎教育觀念,打破過分強調專業性的學科體系,從面向全體學生與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設立必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與畏難情緒,突出體現音樂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3.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育觀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身心發展規律。改變過去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體的方式,代之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能力與需要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從“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高度來組織教學。

二、工作目標:

1.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2.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感受力,並能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模仿。

4.通過聽唱一組歌頌祖國,國旗與多民族團結題材的歌曲,教育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尊敬國旗。

5.逐步培養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

6.通過遊戲,模仿,歌唱,表演,繪畫等藝術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7.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音色,旋律等音樂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樂表現力,發展音樂想像力和創造能力;接觸並瞭解國內外優秀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的密切聯繫。

三、具體工作: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有:《大雨和小雨》、《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國旗國旗真美麗》、《彝家娃娃真幸福》、《我愛家鄉,我愛祖國》、《好朋友》、《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兩隻小象》、《在動物園裏》、《我們才不怕大灰狼》、《新年好》、《過新年》、《找春天》、《柳樹姑娘》。

2.欣賞曲目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吹蘆笙》、《蔭中鳥、鴨子拌嘴》、《獅王進行曲、大象》、《小機靈之歌》、《一個師傅仨徒弟》、《活動回家轉》、《獅子舞繡球》。

3.音樂活動有:《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聽聽我創造的聲音》、《用聲音編織的故事》、《音樂探寶》、《聲音的長短》、《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唐僧騎馬咚得咚》、《猜一猜誰在敲》。

(二)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上所規定的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音樂知識:認識碰鈴、響板、三角鐵、雙向筒和鈴鼓;認識聲音的強弱和長短。

3.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本學期共有十五首學唱歌曲,這十五首歌曲都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嚴格要求學生。在欣賞部分,學生了解曲目背景、唱會歌(樂)曲的主旋律是本學期欣賞部分的重點。

2.教學難點:認識碰鈴、響板、三角鐵、雙向筒和鈴鼓;認識聲音的強弱和長短。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

課 號 內 容 課 時 周 次

1 《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 1

3 《布娃娃彈琴》 1 2

4 《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1 3

5 《大鼓和小鼓》 1 3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 4

7 《國旗國旗真美麗》 1 4

8 《彝家娃娃真幸福》 1 5

9 《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1 6

10 《吹蘆笙》 1 7

11 《好朋友》 1 7

12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1 8

13 《快樂小舞曲》 1 9

14 《蔭中鳥、鴨子拌嘴》 2 10

15 《兩隻小象》 1 11

16 《在動物園裏》 1 12

17 《獅王進行曲、大象》 1 12

18 《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1 13

19 《小機靈之歌》 1 13

20 《一個師傅仨徒弟》 2 14

21 《唐僧騎馬咚得咚》 1 14

22 《勞動回家轉》 1 15

23 《新年好》 1 16

24 《獅子舞繡球》 2 17

25 《過大年》 1 18

26 《找春天》 1 19

27 《柳樹姑娘》 1 20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孩子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1、總情況: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一 至四班的音樂教學,學生啥樣還真的不知道呢。大部分以6週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會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小孩子肯定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的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活剛剛入學。天生活潑好動、爛漫天真,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據年齡特點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分析

國小一年級音樂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説、爸爸媽媽對我説。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一年級上冊共編成8個主題單元,《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過新年》。基本內容包括:欣賞、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為主,生動活潑。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歌唱的知識,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

2.學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等。

3.學習樂理知識,能初步理解樂曲。

難點:1.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

2、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情操。

3.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4.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

5.重視學生鑑賞音樂的美。

6、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 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 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內容和要求

1、能夠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喜歡的音響。

2、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活動,配合歌曲、用身體做着動作。能夠與他人合作,進行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兒童歌舞等表演活動。

六、教學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並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範唱,並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鬆、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説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並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説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着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

7、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七、教學進度

周 次教 學 內 容課 時備註
第1周第一課 好朋友(總課時:2課時)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認識幾種音樂學習標誌


1

第2周2、表演《拉勾勾》 、聆聽《口哨與小狗》

第二課 快樂的一天(總課時:3課時)

1、聆聽《快樂的一天》、《其多列》
1



1

第3周2、學唱《其多列》

3、 學唱《跳繩》
1

1

第4周第三課 祖國您好(總課時:3課時)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聽《祖國頌》,編創與活動

2、唱《國旗國旗真美麗》編創與活動
1



1

第5周國慶休假1



1

第6周3、唱《同唱一首歌》

第四課 可愛的動物(總課時:3課時)

1、《動物説話》

1



1

第7周2、《三隻小豬》、《快樂的小熊貓》

3、《我有一隻小羊羔》
1

1

第8周第五課 靜靜的夜(總課時:3課時)

1、聆聽《搖籃曲》、聆聽、表演《小寶寶睡着了》

2、學習《閃爍的小星》,編創與活動


1

1

第9周3、編創與活動:探索聲音的強弱,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

機動複習、期中測評
1

1

第10周第六課 愛勞動(總課時:2課時)

1、聆聽《勞動最光榮》,唱、表演《洗手絹》

2、聆聽《三個和尚》、表演《大家來勞動》,編創與活動


1

1

第11周第七課 小精靈(總課時:3課時)

1、表演《小青蛙找家》

2、聆聽《小青蛙》、編創與活動


1

1

第12周3、聆聽《野蜂飛舞》、表演《小蜻蜓》

第八課 小小音樂家(總課時:3課時)

1、聆聽《號手與鼓手》、表演《法國號》
1



1

第13周2、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表演《布娃娃彈琴》

3、聆聽《星光圓舞曲》、編創與活動
1

1

第14周第九課 遊戲(總課時:3課時)

1、表演《火車開啦》

2、聆聽《火車波爾卡》、編創與活動


1

1

第15周3、聆聽《捉迷藏》、表演《躲貓貓》遊戲

機動複習
1

1

第16周第十課 過新年(總課時:3課時)

1、聆聽《小拜年》、編創與活動

2、表演《隆咚鏘》


1

1

第17周3、表演《新年好》、聆聽《平安夜》、編創與活動1
第18周



第20周
複習期末測評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編排特點與重點訓練項目

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以下基本理念:

1、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2、以審美為中心;

3、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

4、加強實踐與創造。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二、學生學情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 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教學要求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作出相應動作;

5、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

1、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三)創造

1、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歌詞的創作活動;

3、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樂於與他人蔘與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四、創新教學設計

1、認真備課,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 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 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 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程安排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摘要: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6

面對新學期的到來,我真正體會到了肩負重任的感覺,相反,卻給了我更進一步搞好工作的動力,為了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個人工作和學校工作同時起飛,充分發揮自身能力,特做如下計劃:

一、學科內容與學生概況

本學期我任高一的歌唱課。根據校區的安排及個人情況,我將在任好音樂課的同時認真學習和研究思想品德,不能侷限於音樂專業,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

二、工作要求與設想

為保證教學工作的實施,再工作中自我要求如下:

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安全,學習和生活、深入瞭解和引導學生。

2、為人師表,言行得體大方,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完成學校臨時交給的任務。

3、深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啟發和誘導學生的參與性參與性。

4、參與學生活動,注意觀察並引導部分“不出頭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各項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5、積極參與學校及其校區舉行的`各種有益的活動,並進行記錄與總結。

6、在工作中不斷總結與思考,虛心聽取和請教各位教師以及有關領導的意見和見議。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初定計劃,不當之處,望各位領導給予指出。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狀況分析

國小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每班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總體目標

1、以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發展為核心。

2、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

3、體現人文學科的共性與音樂教育個性的統一。

4、體現教育創新的時代要求。

三、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説,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悦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

1歌曲《快樂的音樂娃》;聽《玩具進行曲》11歌曲《牧童》,律動《摘蘋果》童謠誦讀

2歌曲《小手拉小手》欣賞《快樂小舞曲》兒歌誦讀12歌曲《牧童謠》,欣賞《捏麪人》《天黑黑》

3歌曲《動物説話》,欣賞《你聽,什麼敲響了》13歌曲《小猴子》,欣賞《野蜂飛舞》,童謠誦讀《小猴子》

4歌曲《你早》;歌表演《嘎嘎小鴨子》律動14歌曲《小螞蟻搬米粒》欣賞《獅王進行曲》情景表演

5歌曲《多快樂》,欣賞《娃哈哈》15歌曲《隆咚鏘》欣賞《放鞭炮》《秧歌調》

6歌曲《太陽》,律動《唱吧,跳吧》16歌曲《堆雪人》欣賞《乘雪撬》律動《秧歌舞》

7歌曲《上學歌》;欣賞《放學歌》;17綜合複習

8歌曲《不能告訴你》欣賞《跳繩》,演一演18期終考核測試

9歌曲《小樹葉》,聽《小蘋果》律動

10歌曲《雁兒飛》,欣賞《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片段)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國家教育方針,貫徹義務教育理念,努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二、 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三個班的音樂課。學生初上學,根本不知紀律為何物,坐不住,不會聽。一(3)班的小朋友,人數是三個班最多的,上課紀律比較糟糕,組織性也很差,控制起來稍有難度。一(2)班的小朋友紀律明顯好一點,有個別小朋友音樂感覺很好,歌聲很動聽。一(1)班的小朋友中,有幾個學習積極性很高,樂感稍差一點。孩子們雖然在幼兒園裏也天天唱歌,但是對音樂知識瞭解甚少,一切從頭開始。所幸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也很好奇。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容易一興奮一高興就喊了。他們愛表現的心理還是比較強烈。他們不能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是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樂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

三、教材分析

一年級上冊基本內容包括:聆聽、演唱、知識與技能、編創與活動。總共8課,還有歡樂谷。這8課,分別是《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過新年》。

其中唱歌:共計16首。要求正確的唱歌姿勢、坐姿,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學習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聳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確。能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隨教師的要求整齊地開始和結束。唱遊: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節拍的變化,有表情地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注意音樂與動作的配合,樂感的培養。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

四、學段目標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五、具體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作出相應動作。

5.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

1.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三)創造

1.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歌詞的創作活動。

3.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樂於與他人蔘與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六、教學重點

1. 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七、教學措施

1.抓好並鞏固課堂常規,正確的姿勢,有明確的目標給他們。

2.紮實的訓練和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樂理知識等)

3.充分運用音樂課自身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4.充分落實每課的重點,教師要注意引導,在課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糾正,儘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不能知識走過場。

5.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並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