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三年級教學計劃集合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教學計劃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教學計劃集合5篇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二年級有三個教學班,這些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一、 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枴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本學期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本冊三個單元共12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涼了要添加衣服;

2、秋遊出發前準備什麼,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

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二)積極、愉快地生活

1、快樂的暑假生活,我的心願;

2、團團圓圓過中秋;

3、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為快樂。

(三)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潔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2、“好書大家看”同學間的友情;

3、“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四)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祕的月亮”發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遊戲”發揮想象力;

3、製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揮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國小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國小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四、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教案,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樣化。

3、採取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

4、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同學們養成愛思考愛生活的習慣。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的:

1、創建民主、和諧、愉快的心理寫作環境,誘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引導學生從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入手,寫真實的事,表達真實的情感。

2、提高學生的閲讀欣賞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尋找精彩,獲取快樂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4、通過閲讀—習作—評價—賞析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修改習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點撥基本寫作方法,掌握常用習作模式,穩步提高動筆能力。

三、教學難點:

提倡主動探究式學習,注重情感品質薰陶,鼓勵個性化表達。

四、教學內容

周次

習作內容

第一週

美麗的秋天

第二週

品析上週作文,評議修改。

第三週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第四周

賞讀佳作,評議修改習作。

第五週

動腦筋解決問題。

第六週

賞讀佳作,評議修改習作。

第七週

一次有趣的活動。

第八週

賞讀佳作,評議修改習作。

第九周

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十週

賞讀佳作,評議修改習作。

第十一週

冬天的快樂

第十二週

考試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們在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後,在升入三年級以後開始使用《品德與社會》,對教材內容懷有一種新鮮感。

二、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認識: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三、對《品德與社會》教材特點的認識:

最大特點:迴歸生活。教材內容的選擇與呈現,都力求通過兒童的視角,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體驗、感悟。教材還具有綜合性、主題呈現、活動設計、北京特色、資源分享等特點。

四、本冊教材的內容框架:

本冊教材共三個單元,十一個課題。第一單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長”,有四個課題。第一課是我的家庭,第二課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課是我成長的故事,第四課是我會做的事情。第二單元是“可愛的學校”,有三個課題。第一課是熟悉的學校,第二課是在學校工作的人們,第三課是學校周圍探祕。第三單元是為我們生活服務的人,有四個課題。第一課是在郵局工作的人,第二課時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第三課時是我能為大家做什麼。第四課時一次買報的體驗。本冊教材的基本理念是:讓道德教育存在與兒童的全部生活中,讓道德培養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促進學生在發展中生活;選取有意義的教育內容,引導兒童生活;追求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本冊教材體現《課程標準》的綜合性、社會性、生活性、倡導自主的體驗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問題解決式學習。本冊教材通過使驗和經驗並初步運用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認識社兒童獲得豐富的、連續的、不斷深入和擴展的社會生活的體會生活,使學生獲得有關社會生活的基礎知識和繼續深入探究社會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法。

五、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幸福的家庭伴我成長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導學生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瞭解父母撫育自己的故事,懂得孝敬父母和長輩,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於家庭幸福。

我在家能做什麼

引導學生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給父母添麻煩,願意分擔家務,懂得關心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一家人説説心裏話

引導學生懂得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溝通,相互平等,願意與家人説説心裏話,得到家人的理解與幫助。

我們都是好鄰居

引導學生學習鄰里之間相處的常識,做個好鄰居,懂得愛護家庭周邊的環境和設施。

第二單元可愛的學校

我和同學

引導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同學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同學之間遇到問題時友善的處理等,引導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以誠信為重,這是同學之間交往的重要準則。

愛我們的老師

引導學生學會向老師表達愛,懂得尊重老師們的工作。

我愛班集體

引導學生做班級的小主人,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努力為班集體作貢獻。同時感受到集體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我為學校自豪

引導學生了解學校近年來的發展變化,讓學生髮現學校變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學生調查、訪問的基礎上懂得學校裏有很多讓學生感到自豪的故事。以自己的學校為榮,為自己生活學習在學校自豪。

第四單元為我們服務的人

看看我們的社區

引導學生通過採訪、調查等方式,瞭解自己周圍生活的環境和各種設施,初步形成對社區的感性認識,懂得生活環境和設施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訪訪社區裏服務的人

引導學生通過採訪、調查等方式瞭解身邊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從而尊重並感謝他們。

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對社區活動的瞭解和參與,初步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我也來關心社區的事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社區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培養學生積極參加社區建設的意識,增強學生的公民責任感。<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關於民族的文化,培養學生愛祖國愛民族的精神。民族團結教育是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的需要,是西部大開發的需要,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團結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為了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以課本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為載體,學習民族的發展史、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培育兄弟民族之間的感情,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稱。

2、瞭解少數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的服飾各有特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由於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自然、經濟環境不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瞭解各少數民族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

3、懂得我們應該要維護各民族大團結,中華各民族人民親如兄弟姐妹,互相幫助,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維護祖國統一。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中華大家庭》按照《剛要》關於民族知識啟蒙教育的內容標準編寫,適用於國小階段三、四年級學生。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即前言、目錄、和課目。

課程內容包括兩個模塊,模塊一(第1課)主要從整體上介紹56個民族的情況,讓學生了解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模塊二(第2~12課)具體介紹我國56個民族的基本知識,讓學生知道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大家庭,初步瞭解56各民族的基本特徵,形成民族團結的基本意識。其中,第2~11課每課介紹5個民族,第12課介紹6個民族,共56個民族。

四、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學生除了學習教科書的知識外,鼓勵引導學生要多書報、多聽新聞報道,試着瞭解少數民族的發展變化,瞭解少數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資料的蒐集和收集,加強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輔助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瞭解一些少數民族的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尊重少數民族的情懷。

3、課堂上貫穿“自主學習,互動交流,探究發現”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少數民族,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少數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數民族,幫助他們發現和解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他們在樂中學,做中學,在愉悦中學習成長。

4、有些內容距離學生現實生活比較陌生,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學中要本着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習興趣、接受能力來組織教材內容,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學習內容上,注重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繫,在呈現方式上,注重文圖結合、靈活展現,在活動內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五、教學安排:

教 學 內 容 課時周次

1、偉大的中華民族 2 1至2課

2、漢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2 3至4周

3、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2 5至6周

4、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2 7至8周

5、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2 九至十週

6、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2十一至十二週

7、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2十三週至十四

8、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2 十五至十六週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5

教科書內容安排循序漸進,容量適度,使所有學生了解寫字的基礎知識,掌握一般的寫字規律,逐漸掌握鋼筆字的書寫技能,能夠按筆順規則使用鋼筆寫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

一、教材分析

1、目標要求適度

教科書內容安排循序漸進,容量適度,使所有學生了解寫字的基礎知識,掌握一般的結字規律,逐漸掌握鉛筆字的書寫技能,能夠按筆順規則使用鉛筆寫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並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體現寫字規律

本冊教科書以教基本筆畫、偏旁為重點,從簡到繁,由淺到深。每教一個筆畫和偏旁,配以與之相應的漢字。

3、緊密聯繫語文教科書

寫字教學時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編排充分注意與語文教科書相聯繫。

4、合理設置板塊

新授課一般由“寫寫筆畫”“描描寫寫”和“自己練練”三個板塊組成。板塊之間層次分明,各有側重。

5、引導自主探究

教科書注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書寫規律。每課設計了兒童化的提示語,提醒學生在練字過程中,注意觀察每個筆畫的形狀、位置以及與其他筆畫的對應關係。

6、重視習字興趣

通過板書設計、漢字描紅、漢字書寫、多種評價方式等,讓學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習字。

二、教學目標

1、能按“寫字歌”中“身直, 紙正, 頭正,肩平”要求做到用規範的姿勢書寫鋼筆字。

2、能用正確的握筆方法書寫鋼筆字。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學習掌握基本筆畫橫折、豎折、豎提、橫鈎等的書寫技巧。

5、鋼筆字工整入體。

6、培養學生對書法的濃厚興趣。

7、結合書法傳統文化,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8、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9.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三、重難點

1、進一步瞭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各種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佔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化。

2、寫字時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5、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對漢字書法的鑑賞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十五人,大多數學生對寫字不重視,在作業中表現出字跡潦草,結構不勻稱,沒有掌握硬筆字的運筆方法與規律。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書法訓練,最基本的寫字常識都不清楚。他們寫字的時候很隨意,不僅不能端正地寫還經常出現錯別字,紙面也不能保持清潔,塗抹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學生不能規範自己的寫字姿勢,身直,紙正的持久性較差,對於坐正、肩平、身直,三個一(一尺,一拳,一寸)的規範寫字習慣,在近期內將作為寫字的常規重點訓練,從頭做起。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本學期,學生寫鋼筆字興趣較高,大部分學生對寫字有了新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能注意到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做得不夠好,本學期要多加指導,加強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漂亮。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適當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漢字起源與發展的知識,介紹一些古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採用書法比賽、作品展覽等方式鼓勵學生好好寫字,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寫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他們的寫字興趣。

2、認真上好每週一節的寫字指導課,優化寫字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做到訓練有度,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使學生體驗到書寫的樂趣,樹立信心

3、重視寫字課教學,先講後練,提示注意點,再讓學生去練習,使學生的練習能夠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寫字水平。

4、要做到課堂指導和課後練習相結合;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係;處理好寫字教學與課外書法活動的關係。

5、培養和發展學生們的書法興趣和特長,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到寫字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寫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