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選】學期教學計劃三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9.11K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學期教學計劃三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閲讀教學,夯實“雙基”,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和創新意識,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二、教學進度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計劃及本校實際情況安排:高一語文(上),每週5節(必修),全學期總時數80節(其中閲讀課50節,寫作、口語課16節,複習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試等機動14節)。

三、本期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閲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複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課模。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閲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藴。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雖是按歷史順序編排的,古典文化氣息濃郁,但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閲讀興趣,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文知識。加大文言文的練習力度,按照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的宗旨,檢測閲讀水平。

4、用好《讀本》,擴大學生閲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素質。

《語文讀本》已作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組成部分,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閲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閲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切實抓好《讀本》“讀好”的工作。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將《讀本》教學落到實處。

四、本期教學構想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2、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閲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加強教學理論研究並付諸課堂實踐。

3、教學以精讀課文為“範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與技巧。

4、文言文閲讀:(1)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着眼點在於更準確地把握文意。(2)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3)加強翻譯和斷句的訓練。

5、小説單元、雜文單元要注意避免課堂過分熱鬧,加強基礎知識的夯實。

6、一課一練,作到及時反饋。

7、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紮實認真地學習和實踐新課標,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課堂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他們的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3、把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通過提煉,創設學生樂見的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並將課堂和生活很好地連接起來,努力創建快樂的課堂,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

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7、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8、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教育。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德育滲透總體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向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愛自然的教育。

2、培養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以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3、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通過時間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滲透措施

(一)、數一數

1、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通過數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數教室裏的實物。

(二)、比一比

比多少,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1、設置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引出學習內容。

2、提供充分的教學資源。

比長短,培養學生愛護學具的好習慣。

教師提供物品、選取身邊的題材讓學生操作、比較。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幾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創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以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創設遊戲情境,以小組為單位學習5的組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5以內的減法結合課堂教學滲透環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自主探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掌握計算方法。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3、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直觀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

4、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主動探索和發現新知識。

(五)、分類

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1、錄像:商場外景鏡頭,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2、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動手操作,在實踐活動中找出分類的標準。

(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6、7的認識和加減法

1、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衞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感受數學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3、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引導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加強學生“用數學”活動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8、9的認識和加、減法

1、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2、在學習中激發學生愛美、愛家鄉的感情。

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2、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充分利用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認真觀察,抽象出數10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1、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流的能力。

2、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

自主探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掌握計算方法。

數學樂園

1、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創設遊戲活動:送信遊戲、起立遊戲、投擲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11—20各數的認識

11—20各數的認識

能積極主動探索,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

通過動手操作感知數位。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

1、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斷能力。

自主探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掌握計算方法

(八)、20以內的進位加法9加幾

1、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2、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設情境、引入問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

8、7、6加幾

1、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2、初步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3、組織數學遊戲,激發學習興趣。

5、4、3、2加幾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十)、總複習

1、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自覺性。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