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八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95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八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八個方向,能夠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還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識。本單元綜合應用已有的經驗,用方向和距離比較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

編排3道例題和一個練習,把教學內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詞,用方向和距離講述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指出它的位置;

例3,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行走的路線;

實踐活動《實際測量》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知道了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就能確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體的位置不大精確,因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範圍比較寬,而且僅有方向,沒有距離。用方向和距離比較準確地表示物體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實際距離三個具體內容。

·引出新的方向詞。本單元先後教學四個方向詞,它們是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這些詞是人們約定的,不能隨意創造或變化。

例1聯繫原有經驗,航海情境圖上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燈塔2在輪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東北方向叫做北偏東,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兩個新方向詞。在原有方向知識基礎上認識新方向詞,有助於理解詞的具體含義。北偏東即正北往東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解了北偏東、北偏西,再認識南偏東、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準確表示方向。北偏東仍然是較寬的範圍,用來表示方向還不夠精確。教材指出“從航海圖上可以看到,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這裏的北偏東30°方向表示了輪船為端點的一條射線,燈塔1是這條射線上的一個點。因此,方向詞的後面添上角的度數,才能準確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教學這個知識,不僅讓學生學會如何表示方向,還要體會這樣表示的好處。

·用距離準確表示位置。北偏東30°講了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哪裏是燈塔1?於是,量出燈塔1到輪船的圖上距離,根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輪船北偏東30°方向6千米處”準確地描述了燈塔1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個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逐步體會方向和距離能夠確定位置。

2.在平面圖上指出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物體所在的方向與距離,在平面圖上標出它的位置。這道例題裏沒有新的知識,只是理解“北偏東40°方向2千米處”的基礎上畫圖。畫圖通常分兩步,先畫出北偏東40°方向,再在這個方向上畫出相應的點。教材讓學生先畫圖,再交流畫的方法與體會。

·用量角器畫射線。“北偏東40°”是以燈塔為端點的一條射線的方向,在圖上表示清涼島的位置,應該畫出這條射線。畫射線可以使用量角器,把表示燈塔的點作頂點,正北方向為角的一條邊,偏東40°角的另一條邊就是北偏東40°方向。

·算出圖上距離,在射線上描點。2千米是清涼島到燈塔的實際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清涼島的位置,需要這兩點間的圖上距離。平面圖繪出的是線段比例尺,“鳥”選用了比較方便的算法求圖上距離。算出圖上距離4釐米,就能用直尺在射線上找到相應的點表示清涼島。

3.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3説説李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在現實的情境裏應用方向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

李偉家到學校的路線是三條線段組成的'折線,描述行走路線要依次逐段地説,每一段都應説出行走的方向與路程。“兔”和“鳥”描述的共同點是都清楚講述了方向與路程,不同點在用的方向詞上。兩種講述都正確,要提倡像“鳥”那樣説,通過具體應用鞏固確定位置的知識。示意圖上有兩個60°角,其中一個用於描述上學路線,另一個描述放學路線。

4.測定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

受測量工具的限制,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往往不能一次就直接量得。這就需要先通過兩點測定一條直線,把兩點間的距離分成幾段,逐段測量並相加。實踐活動《實際測量》教學這種方法。

認識工具。測量較短的長度,有各種尺供選用。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架橋鋪路......都需要測量較長的距離,僅用尺不能直接度量,還需其他工具,如標杆、測繩等。

測定直線。使用標杆在兩點之間測定直線,是這次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教材通過圖畫表達在A、B兩點間測定直線的方法,先在A點和B點各豎一根標杆,然後在兩點間的C點和D點豎標杆。要使所有標杆都在同一條直線上,一名男孩觀察,女孩在調整。這樣就把A、B兩點間的距離分成三段測量,各段長度的總和就是A、B兩點間的距離。

看懂圖示的方法以後,在操場上選擇相距較遠的兩點,實踐這種方法。

步測。沒有測量工具或者測量要求不高的時候,可以步測。步測需要知道一步的長度,教材指導獲得步長的方法,設計了求步長的活動。學生按教材的設計,就能算出平均步長。

目測。如果對測量結果的要求不高,還可以目測。教材講了什麼是目測,介紹了練習目測的方法。目測技術要經過大量練習才會逐漸掌握,國小生只能知道目測,進行的目測是很不精確的。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大部分學生學生態度端正,能認真聽講,按時、高效地完成作業,但課堂參與的主動性不強。從上學期的期末檢測情況看,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這個學期更應關注學困生。針對這些情況,本組教師在各個班要因材施教,根據具體的特點對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本學期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還應加強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本年級數學學習成績。

本學期還要加強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培養是需師生長期努力的。要從細微入手,持之以恆。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不但要求學生聽老師講,還要用心聽同學的發言。應及時引導學生認真聽同學發言,並請其他學生作出評價,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可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還要培養學生課後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內容有:小數乘法、位置、小數除法、可能性、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數學廣角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會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的能力。簡易方程是國小生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利用數隊表示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在試驗稿四下教材中已安排。)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1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要求:

1、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會用“四捨五入”法取積。商的近似數。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運算定律和公式,理解等式的性質,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面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4、能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錶示物體的位置;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感受可能性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可能性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

 五、教學措施:

1、通過數學課內外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目的。

2、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3、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好地消化,課後通過適當的練習進行鞏固。

4、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儘量使學生思想開闊活躍,不受壓抑,不因循守舊,不沿襲傳統。

5、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多創設學習情景,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和理解數學。

7、控制好課後的作業量。

8、給學困生更多的關心與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六、教學進度表:

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9月1日——9月13日)

第二單元位置(9月14日——10月19日)

第三單元小數除法(10月20日——11月9日)

第四單元可能性(11月10日——11月20日)

第五單元簡易方程(11月20日——12月15日)

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12月16日——1月4日)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1月5日——1月10日)

第八單元總複習(1月11日——1月15日)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內容: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例1。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等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繫,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平行四邊形硬紙片,一把剪刀。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文主題圖,觀察主題圖,讓學生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當學生找到圖中學校門前的兩個花壇時。師:觀察圖中學校門口前的兩個花壇,説一説這兩個花壇都是什麼形狀的?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生:會計算長方形面積,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可是要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我們必須要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用數方格的方法探索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引導用數方格子的方法來計算。

説明要求: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現在同學們一齊來交流一下是是怎樣數的,請把數出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同桌合作完成,彙報結果:用投影展示學生填寫好的表格,觀察

表格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平行四邊形

面積

長方形

面積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用數方格這個方法能任意數出其他平行四邊形面積嗎?為什麼?哪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能用這種方法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2)分組合作動手操作,探索圖形的轉化。

各小組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思考一下;能否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自己會算面積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轉化成一個什麼圖形呢?各小組組織學生動手實驗、合作交流開展探究活動。各小組代表把拼剪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並説一説演示的過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用多媒體演示平移和拼的過程。剪——平移——拼。

(3)小組交流彙報,歸納敍述出自己的推導過程。

給學生出示討論題目:A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變了沒有?B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C能否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引導學生説: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多指幾名學生説一説)

引導學生用字母公式表示。

3、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自學例1。

(1)完成例1。師:例1是給出我們什麼數學信息呢?我們根據什麼公式來列式計算,學生試做、並説説解題方法和解題過程。

(2)現在課本主題圖中學校門口兩塊花壇的大小這個問題現在可以解決嗎?怎樣解答呢?小組內交流,指名彙報。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填空。(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5釐米,高是3釐米,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平方釐米。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8米,高是5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米。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是60釐米,底是9分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2、完成82頁的1-2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嗎?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你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解答一些實際問題嗎?

單元備課

五、多邊形的面積

主備人:王裕美

一、教材簡析:

1、本單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和組合圖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這些圖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們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到這一單元結束,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就基本學完。

組合圖形的面積在義務教育的教材中是選學內容。本單元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之後學習,學生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中,要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進行計算,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和麪積公式的運用,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聯繫比較緊密,本單元教材把它們編排在一起。突出了以下特點:(1)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在認識這些圖形時是按照四邊形和三角形分類編排,學習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則以長方形面積計算為基礎,以圖形內在聯繫為線索,以未知向已知轉化為基本方法開展學習。(2)體現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3)注意練習的探索性,形式多樣化,以促進學生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練習的編排減少了直接用公式計算的習題,安排了較多的應用問題、變式題、用間接條件求面積及畫一畫、分一分的操作性習題,並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思考題。習題探索性加強

另外本單元還安排了兩個“你知道嗎?”,介紹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和數學家對平面圖形面積的推導和計算方法,豐富學生對我國數學史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利用方格紙和割補、拼擺等方法,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2.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難點:

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

關鍵:

1、通過實驗、操作、拼擺、割補等方法,使學生經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合理運用轉化方法,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為學生提供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進一步體會面積的現實意義,使圖形的面積知識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繫。

四、教學建議:

1.重視動手操作與實驗。

本單元面積公式的推導都是建立在學生數、剪、拼、擺的操作活動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單元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既要做好引導,又要注意不要包辦代替,一定要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切忌由教師帶着做。通過實際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引導學生探究,滲透“轉化”思想。

“轉化”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本單元面積公式的推導都採用了轉化的方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加強指導和引導。通過操作,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為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後的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繫,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切忌由教師直接演示講給學生。利用討論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轉化——推導的過程敍述出來,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3.注意培養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面積計算公式和計算多邊形面積,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方法。教師注意不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種固定或簡單的途徑或方法上,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

五、課時安排:

本單元可以用8課時進行教學。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6)班共有學生46人,男生23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討能力不高。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七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

1、在數與代數方面,包括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並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3、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以及“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基礎知識和技能:

①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③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④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以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⑤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⑦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⑧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②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樹立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③引導反思促進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當堂、當天的學習活動,適時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上要實事求是,並以肯定的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④創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學以致用,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藉以激發和保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⑤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難點: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旋轉。

五、教學措施:

(1)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2)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3)注意學生動手操作,凡是能讓學生動手的儘量讓學生動手。在統計等內容裏適當地讓學生作一些初步的社會調查彙報展示實踐結果。

國小五年級數學科教學工作計劃

(4)、變式題的訓練: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加強變式題的練習,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更好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5)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創建教學的問題情境,屬於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六、課時安排及進度

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訖日期

教學內容

教時

備註

3.1~3.5

圖形的變換

3.8~3.12

圖形的變換

3.15~3.19

因數和倍數

3.22~3.26

2、5、3的倍數的特徵

質數和合數

3.29~4.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4.5~4.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4.12~4.1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4.19~4.23

分數的意義

4.26~4.30

真分數和假分數

5.3~5.7

分數的基本性質

5.10~5.14

約分

5.17~5.21

期會考試

5.24~5.28

通分

5.31~6.4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整理和複習

6.7~6.11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6.14~6.18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6.21~6.25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6.28~7.2

統計、數學廣角

7.5~7.9

總複習

7.12~7.16

期末考試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習的主動性遠遠不夠。當然,班上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學生,也有很多思維活躍、善於思考的學生。 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在下學期的數學教學應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1、幫助後進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加強課後輔導,對其作業降低要求。

2、深入調查學生的作業要求,改進作業的佈置及檢查方式,增加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作業。

3、強化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把學習習慣的好壞與期末數學成績的評價相結合。

4、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課堂“數學之星” 的評選,嚴格要求的同時鼓勵學生上進。

二、教學內容

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徵,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並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 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徵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8、 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實驗教材的編者為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80課時的教學內容。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五年級數學備課組以國小教務處工作計劃為指導,以課改為契機,以學校總體工作為依據,以提高教研質量和教學質量為目標,全面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建立以學生髮展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深入“三環·五模·六度”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提高備課組教師的教學水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編制導學案,向課堂要質量;以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為指導,加強數學教學的研究,實施開放式教學,全面提高五年級組教學、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 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結合前期的課改探索歷程,分析課改中的得與失,探索課改的新舉措、新動向。在工作中要務實推進導學案的使用,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確定適宜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系統把握教材和適當整合其他教學資源編制教案,讓導學案真正發揮實效,建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對話交流、動態生成、合作共享,實現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協同發展的課堂。

(二)本學期,五年級數學組在教學方面落實“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導學案和教案。

(三)我們將立足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教研活動安排,進一步開展“三環·五模·六度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積極參與並主動承擔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升五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

(四)通過聽課和評課以及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素養,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 工作措施

(一)加強備課組建設

1.整體構建備課組,進一步規範備課組活動制度:每大周開展一次備課組活動。提高備課組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全組數學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共享。

2.強化備課組長的責任意識:在統籌全組工作的前提下,備課組長分工負責。

(二)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個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為此我們必須要構建理想的知識結構。組織備課組教師學習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加強教學理論學習與業務知識的學習,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用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開展課程改革工作。

全組教師都應把學習視為職業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莫忘給自己“充電”:讀讀專著,翻翻教學雜誌,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頁,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三)做好教學中的常規工作。

1.備課:做到心中有教材、有課標、有教法、有學生。導學案設計要真正起到“導”的作用,並且根據教學實際及時做好導學案的修改和教後反思的記錄工作。

2.上課:要求在課堂中落實新的課程標準,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在“自研課”“展示課”中真正得到鍛鍊與發展,提高四十分鐘的效率,關注每一位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聽課:珍惜每次外出聽課的`機會,把經驗帶回來,在備課組活動中交流;加強組內互觀課活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4.評課:備課組加強評課研究活動,教師人人蔘與組內評課活動,並且要注意評課的質量,學會看出關鍵問題,抓住主要問題來評課。

(四)備課組長帶領本組成員做好每課時研究工作。

認真進行集體研討、集體備課,優化導學案,及時發現問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五)以課題研究為主題,提高教師合作教學能力

備課組確立一個教學研究專題,以專題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基於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數學教師合作叫研究”的課題研究為核心,加強備課組教師的合作意識,共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六)配合教導處加強質量監控,提高教學質量。

(1)做好學生優秀作業的收集工作,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2)教學中科學安排學習進度及學習要點,制定補差補缺的計劃,制定提高優秀率的措施。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合作學習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及統計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2。掌握因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援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8。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措施

1、以課改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積極進行教研創新,不斷增強工作活力,讓課堂發揮最大效益,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2、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後聯繫,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3、不斷學習業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具、掛圖、投影儀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並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4、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5、製作必要的數學教具,為有效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而準備。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課堂學習較主動積極,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期重點是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繼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自己探索出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會用“四捨五入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圖象會不一樣。

3、使學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使學生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4、給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在原有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嘗試、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較熟練、靈活的運用面積公式計算它們的面積。

5、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並能正確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瞭解什麼叫“中位數”,並會找出“中位數”,會區分“平均數”與“中位數”。

7、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知道編碼的組成;體會編碼的實用性;並會自己設計簡單的編碼。

教材重難點

1、小數乘、除法。

2、簡易方程。

3、多邊形的面積。

開學初,通過摸底考試,發現本班有優生11人,差生11人。為達到優生更優,中等生創優,差生爭優的目標,本期採取如下措施: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 ——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後培優補差。

5、每週進行簡單測評,瞭解學生情況,建立學生學習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