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集合六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集合六篇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絕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參加了少先隊組織,班上班風好,學風好。但也有幾個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上課時能勉強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就不能自覺了,本學期加強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教學要求: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4、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5、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

1、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4、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説明問題。

(三)知識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初步瞭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5、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時數

第一週 我的自畫像 2課時

第二週 別人眼中的我 2課時

第三週 心中有陽光 2課時

第四周 温馨的港灣 2課時

第五、六週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3課時

第七週 爸爸媽媽的心,我能懂 2課時

第七週 説説我們的學校 1課時

第八週 校園裏的發現 1課時

第九周 給學校畫張“地圖 2課時

第九周 在學校工作的人們 1課時

第十週 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 2課時

第十一週 看地圖,找家鄉 1課時

第十二週 家鄉的山和水 2課時

第十三週 我的家鄉變了樣 1課時

第十三週 家鄉明天更美好 1課時

第十四周 我喜歡過年 2課時

第十五週 家鄉的風味小吃 2課時

第十六週 小城故事多 2課時

第十七週 一起採風去 1課時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學情分析:

學生接觸英語是第一個學期,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習慣也不太好,有待於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教材分析:

三年級教材的特點:內容比較多,情景性強,語言知識點多,但是,它們都是在學生原有知識上的擴展。所經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由舊知識切入新知識的學習,由舊引新,温故而知新,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記憶。知識結構:

本冊《英語》第一單元至第十二單元為教學單元。每單元包括六部分:Let’s listen and say;Let’s learn,Let’s act,Let’s read,Let’s listen,read and write;Let’s have fun。A部分為全單元基本句型、單詞等語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B部分為A部分的拓展,或對A部分進一步鞏固;C部分為語言操練,為學生靈活地運用本單元基本句型提供情景;D部分為趣味閲讀,進一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熟悉語言材料,強化語言綜合運用技能,並培養初步的閲讀能力;E部分為語音歸類,培養學生的語感及自學能力;F部分為各種趣味活動,創設輕鬆學習和運用語言的環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習興趣。第十三、十四單元為閲讀補充單元,供學生自學。另外兩個評價單元,供學生自我檢測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作評價和總結用。 知識內在聯繫: 本期教學目標:

1、能聽、説、讀、寫英語字母N-Z,並能按字母順序背誦、默寫二十六個字母.

2、根據實物、圖片説出所學單詞要求讀音正確。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4、能在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教學措施:

1、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 以課標理念指導教學,突出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點。

3、 力求質量為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英語水平的提高,充分保證學生的自主、自學時間。

4、強化口語、聽力訓練,盡心輔導。

5、形成性評價列入學業學習評價,按照20% 的學習行為和口語學習評價,80%的雙基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為主要目的。

6、單元卷練習:任務,可以提前完成,或者同伴合作。目的在於考核語言的掌握和興趣的維持,不給學生太大的壓力。

7、期末評價原則是:重興趣,重雙基,促能力。 學生輔導:

利用早自習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培優補差工作,紮實抓好英語知識的學習。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共有20個教學周,每週3節英語課。本教科書每單元的教學可用5節課完成,共12個單元50課。複習單元用4節課,每個單元的最後一課以複習為主。

根據教材編寫的宗旨,現將教材具體分析如下:

1、按—功能—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早滲透“重積累“早滲透“重積累”,是指把已學過的詞語或語法與教授內容結合起來,以舊帶新,温故知新,逐步擴展,不斷積累。

二、教學建議

1、教學不要進行淘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儘量讓學生做到單詞、課文能認讀。

2、對每個學生要有不同的標準,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有創造地學。

3、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否標準是興趣。(當然是一定要求的興趣:單詞認讀,能整體認讀課文,對話。)

4、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教師一定注意三年級不能單純地聽説, 三級目標級級把關順利過渡。

5、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充分激發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實施方案

1、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説多練。

3、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引導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任教三年級,三年級是科學教學的起始年級,所以學生充滿了探究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

二、《新課程標準》對本冊的要求:

通過對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步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教學內容分析

《科學》三年級上冊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水和空氣》四個單元組成。本冊共有28個典型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開始,激發了孩子們的課程興趣。

1、植物:通過對樹的觀察,初步掌握觀察的方法,認識到樹與樹葉的特點。

活動安排:看樹,我的大樹,做樹皮拓片,大樹觀察記錄,收集落葉,葉的觀察(顏色、形狀、大小,完整的葉,不同的葉片),描述一片葉的特點,拓印樹葉。

本章是科學活動的開始,應注意讓學生認識到觀察活動是科學重要的方法,初步掌握一些觀察技巧,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的興趣。並指導學生寫最簡單的觀察記錄。在情感上應讓學生在瞭解自己環境的基礎上,熱愛自己的環境。

2、動物:通過對動物的觀察,初步瞭解動物的一些特徵,以及不同動物的異同點。仍然重點是對觀察能力的培養。

活動安排:尋訪小動物(做好調查記錄),蝸牛的觀察(身體、殼、吃食物、運動、爬行的痕跡、蝸牛賽跑),蚯蚓的觀察(觀察方法記錄、反應等),螞蟻的觀察(觀察方法設計、身體),金魚觀察(方法、對象、記錄)。動物的共同特點(總結歸納)。

本章應在第一章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的方法。特別是讓學生學會找到不同的觀察點,嘗試從已知的問題找到未知的問題進行觀察,比如對蝸牛殼的觀察就是這方面的內容。通過繼續指導學生寫觀察記錄,鍛鍊其交流能力。在情感上應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不要破壞動物們的正常生活,使其懂得尊重生命,尊重環境。

3、我們周圍的材料:觀察的'材料,初步瞭解材料的不同性質。

活動安排: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觀察記錄周圍常見的材料),研究常見材料的特徵(哪種材料硬、比較韌性、它們吸水嗎、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運用研究所知材料的特徵(磚瓦和陶器、器瓷、給材料分類)。

本章對周圍的材料的觀察,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過程,應讓學生了解到這樣一個過程是科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知道材料的特徵。進一步指導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4、水和空氣:通過對水和空氣的觀察,初步認識水和空氣的特徵。

活動安排:水(我所知道的水、水在哪個袋中),水和食用油(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誰流得更快一些(流動比賽),比較水的多少(比較水誰多誰少、比較水多多少、認識量筒),我們周圍的空氣(我們知道的空氣、空氣存在嗎、比較空氣和水),空氣佔據空間嗎(空氣佔據空間吧、空氣佔據空間的變化),空氣有重量嗎(空氣有重量嗎)

本章應讓學生了解到比較這一個在科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一定的測量常識。情感上可以適當教育學生一些水環境和空氣環境知識,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習慣。

四、教學經驗、方法

1、應用新課程理念,用好《大綱》、《教材》、《教師用書》三本書;

2、記錄試教過程——教育敍事研究;

3、敞開教室的門——共同研究;

4、用探究的方法學習科學。

5、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6、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7、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8、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國小三年級為起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我擔任三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三年級共有學生43人。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剛接觸到英語,他們對英語感到好奇,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會因遇到困難,而遭受挫折。學生學習習慣也不太端正,有待於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使之有所進步。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根據實物、圖片説出所學單詞要求讀音正確。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學習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學習的信心,具備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具有認真聽大聲説仔細讀正確寫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用英語進行直接思維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重點: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2、能在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在相應的情景下學會説相應的話來進行簡單的交流。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班級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兒童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七、教學進度安排表

1 周 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 時 第1周 8.27~9.2 開學準備 ? 第2周 9.3~9.9 Unit 1 Hello(A) 2 第3周 9.10~9.16 Unit 1 Hello(C) 2 第4周 9.17~9.23 Unit 1 Hello(B) 2 第5周 9.24~9.30 Unit 2 Colours(A) 2 第6周 10.1~10.7 國慶節放假 ? 第7周 10.8~10.14 Unit 2 Colours(B、C) 2 第8周 10.15~10.21 Unit 3 Look at me(A) 2 第9周 10.22~10.28 Unit 3 Look at me(B) 2 第10周 10.29~11.4 Unit 3 Look at me(C) 2 第11周 11.5~11.11 Recycle1及會考複習 2 第12周 11.12~11.18 Unit 4 We love animals(A) 2 第13周 11.19~11.25 Unit 4 We love animals(B) 2 第14周 11.26~12.2 Unit 5 Lets eat(A) 2 第15周 12.3~12.9 Unit 5 Lets eat(B) 2 第16周 12.10~12.16 Unit 6

Happy birthday(A)

2 第17周 12.17~12.23 Unit 6 2 第18周 12.24~12.30 Happy birthday(B、C) 2 第19周 12.31~1.6 cle 2 2 第20周 1.7~1。13 2.複習Unit 1 --Unit 6 ? 第21周 1.14~1.20 期末複習考試 ? 第22周 1.1~1.27 考試 放假 ?

三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有兩個班,每個班有學生31人,其中三(1)班的大部分學生聽話、乖巧、文靜些,三(2)班的學生則反之,加上本班男生偏多,學習能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但因剛接觸到英語,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二、教材分析

本冊是國小開設英語的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方法措施

1、考慮到國小生好動愛玩的特點,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四、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Unit 1 Hello 6課時

Unit 2 Look at me 6課時

Unit 3 Let ’s paint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Unit 4 We love animals 6課時

Unit 5 Let’s eat 6課時

Unit 6 Happy birthday 6課時

Recycle 2 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