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集錦1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39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集錦15篇)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

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但由於我不是地理專業畢業,教學中也許存在不少誤區、盲區,學生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再加上學校和學生自身條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練習、測試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本年度教學以中國地理為主,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

三、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設校本課程,教育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的家園。

5、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6、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7、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8、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教學進度:

第1---3周,學習課本第1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4---7周, 學習課本第2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8---9周,複習,迎接期會考試

第10周,期會考試第

11----16周,學習第3、4章第

17周,複習

第20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地理學習,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閲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課標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也不得不承認,在七年級地理的學習中,部分同學仍然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不能按時認真完成,上課精力不集中,導致成績較差。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地理學戲的方法,只靠死記硬背,讀圖能力、綜合能力較差,導致學得太死,不能靈活運用知識,這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必須引起重視。

二、教學目標分析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閲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學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中國的主要產業

本章主要內容是從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學習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瞭解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瞭解我國工業分佈特點,瞭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初步學會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通過本章學習,瞭解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理解國家為改變經濟地區差異大的現狀而實行的有關政策。本章的重難點是工業分佈和鐵路幹線的分佈格局。

四、教學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1.課前準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邏輯,適當補充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考慮教法。

2.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情感。

(二)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博採眾長,提高水平。通過各種渠道聽課,除完成學校規定的聽20節課外,還要從教學平台、網絡蒐集一些優秀課例進行學習,瞭解最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步伐。

(三)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五)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拓展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七)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五、課時安排

每週2課時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2節課第二節

1節課第三節

1節課第四節

1節課測試

1節課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3節課第二節

3節課第三節

3節課複習

1節課測試

1節課期中水平檢測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1節課第二節

2節課第三節

1節課第四節

1節課測試

1節課

第四章中國的主要產業第一節

2節課第二節

2節課第三節

2節課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3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習中國地理,涉及的內容中有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已經在七年級學習過了,因此八年級地理相對於七年級地理而言,要變得容易一些了。同時,相當部分內容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學習起來興趣更濃厚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班級學生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由於地理是“豆芽”科,學生重視不夠,這是一部分學生地理成績提高不上來的重要原因。八年級下學期面臨會考,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的重視,為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主要產業的概況和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學中最重要的三大主要產業。其次是這些主要產業的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中國三大主要產業的分佈、發展和現狀等。

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閲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

2、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

3、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

4、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推行許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及下冊第一章)。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閲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鎮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見,兩個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閲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五、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本章主要是學習地理對我國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及科技發展的影響。其中以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的影響最為重要,特別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和降水三個方面的影響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的教學難點。除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外,本章還需要掌握我國工農業的佈局與發展,掌握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不同地形區的常用交通運輸方式。特別是要理解鐵路、公路和水運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意義。最後就是了解我國四大高技術產業區的分佈及原因。

第五章 中國的區域差異(八下)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六、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閲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七、課時安排

一、中國的疆域與人口8月24日-9月25日

二、中國的自然環境 9月26日-10月31

三、中國的自然資源 11月1日-11月13日

四、中國的主要產業 11月14-11月27日

五、八年級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11月28日-12月18日

12月19日—1月8 期末複習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5

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1)班學生總人數為40人,學生基礎不紮實。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地理學習,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閲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課程標準》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八(1)個班成績較理想,八(2)、(3)班成績很糟糕。由於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要分層次地進行教學,爭取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地理”和“會學地理”。

使用教材及本學期教學內容

本學期使用教材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遼闊的疆域》。第二節《眾多的人口》第三節《多民族大家庭》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地勢和地形》。第二節《氣候多樣,季節顯著》第三節《河流與湖泊》。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第二節《土地資源》第三節《水資源》

第三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第三節《工業的分佈於發展》。

本學期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本學期教學任務: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2、認真完成學校所安排的教學任務。

3、讓學生了解中國地理概況,加強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合空間想象能力。

4、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提高有勝率和及格率。

方法與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6、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互聯網網絡資源,精選優質教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序號

單元內容

課 時

周次

單元序號

單元內容

課時

周次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10

1-5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10

13-15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10

6-10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10

16-19

機動

11-12

機動

20-21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6

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但由於我不是地理專業畢業,教學中也許存在不少誤區、盲區,學生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再加上學校和學生自身條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練習、測試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本教學以中國地理為主,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閲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5、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6、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7、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8、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五、教學進度

第1---3周,學習課本第1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4---7周,學習課本第2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8---9周,複習,迎接期會考試

第10周,期會考試

第11----16周,學習第3、4章

第17周,複習

第20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閲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閲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

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 地理基本技能和閲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五、課時安排

第一週

中國的疆域

課時2

第二週

中國的行政區劃

課時3

第三週

中國的人口

課時2

中國的民族

課時2

第四周—第五週

中國的地形

課時6

第六週—第七週

月考、中國的氣候

課時8

第九周

中國的河流

課時4

第十、十一週

期會考試及分析

自然資源概況

課時6

第十二週

中國的土地資源

課時3

第十三週

中國的水資源

課時2

中國的海洋資源

課時1

第十四周

月考及分析

課時2

第十五、十六週

中國的主要產業

課時2

第十七、十八週

文體節

十九至二十二週

複習考試

六、具體措施

1、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

2、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5、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8

一、主要思想

本學期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將以學校年度計劃為指針,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學科特點的"潤澤課堂"模式,努力提升教學品質,努力實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教學理念.

二、具體工作

(1)備課

1.加強備課組活動,堅持每週一次.通過備課組活動,明確所教章節的重點、難點,並及時改變教學設計方式,提高課堂的主動有效性。

2.修改地理導學案.認真研討並修改八年級地理導學案,抓好"引一引、探一探、釀一釀"三環節,體現導學案的導學效果,避免淪為習題冊。

(2)上課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小班化"精神,有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並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學科特點的"潤澤課堂"模式。

2.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凸顯地理學科的技能培養。

(3)作業與輔導

1.作業批改規範、及時.作業批改做到二次批改,對於作業批改中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清晰的再講解。

2.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可課間進行個別輔導,也可通過學生間相互幫扶實現。

(4)專業發展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區裏組織的地理學科開課活動,通過聽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2.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及時記錄每堂課中自身和學生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

三、教學進度

第1周

《疆域》2課時

第2周

《人口》、《民族》

第3周

單元複習

第4周

《地形和地勢》2課時

第5周

中秋、國慶

第6周

《氣候》2課時

第7周

《河流》2課時

第8周

《自然災害》、單元複習

第9周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土地資源》

第10周

期中複習、期會考試

第11周

《水資源》單元複習

第12周

《交通運輸》2課時

第13周

《農業》2課時

第14周

《工業》2課時

第15周

單元複習

第16周

《中國的地理差異》2課時

第17周

《北方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2課時

第18周

《東北三省》2課時

第19周

單元複習

第20周

期末複習

第21周

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

二、學情分析

班級學生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由於地理是科,學生重視不夠,這是一部分學生地理成績提高不上來的重要原因。八年級下學期面臨會考,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的重視,為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的編寫,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建立新的教材結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冊教科書始終如一地注意鞏固和強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基本技能和表達、交流等能力的訓練。教科書結構設計中加大了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共分三節。主要學習中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共分三節。介紹了中國的交通、農業和工業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響交通、農業和工業分佈的因素。

四、 教學任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2、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瞭解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並能分析對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影響。

3、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概況以及取得的成就。瞭解交通運輸網絡和工業、農業的地區分佈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其分佈的因素,學會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5、繼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6、通過八年級《地理》上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突出地理學的和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和特徵的認識。

5.密切聯繫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6.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六、 課時安排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0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編輯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特別是以《標準(最新一年版)》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 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冊)。

三、學生情況分析

總體上講,本屆八年級生是全縣選拔較好的學生,學生來自各鄉鎮,學生差異大,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課堂討論較激烈,具備一定的學習自覺性,求知慾較高。課堂氣氛好,學生思維靈活;四個班當中每班學生上課活躍,尖子生較多。班班 學生積極,差生面小。各班學生學習主動,比較平衡。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教材內容是中國地理為主,分為從世界看中國、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經濟發展 四大部分。八年級地理上冊表現出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教材更多篇幅的圖片和活動的訓練。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處理好整體與差異的關係。

例如:我國的疆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東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帶來了冬季氣候上的南北差異也帶來了東西的時間差異。

例如:我國地形以山地為主,但地形複雜多樣。自然環境存在南北氣温的差異、東西降水的差異。自然環境的差異帶來了各區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區的能源與工業,南方地區的商業與農業,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與畜牧業,青藏地區的高寒景觀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區差異。

又例如:我國自然資源豐富,許多資源的總量都居世界前列。由於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東西差距較大,許多重要的資源分佈不均,在利用的過程中出現極大的浪費。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如何因地制宜地開發可更新能源,保護好現有的能源是我們在這一章節不可忽略的`主題思想。

五、教學總目標:

1、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得到發展。

2、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沒有不及格學生。

3、期考目標:人平均分70以上,綜合成績排名力爭定安縣前三名

六、具體措施

1. 教學中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 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 重點熱點抓輻射 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總之,在本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向學校、學生、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材內容

課時

主要知識或重點知識

1

1-1遼闊的疆域

2

地理優越、國土遼闊、34省級行政區名稱、位置、行政中心、簡稱

2

1-2眾多的人口

2

人口特點、增長趨勢、人口國策;民族政策、民族分佈特點

3

1-3多民族的大家庭

2

56個民族、民族的分佈

4

2-1中國的地勢和地形

2

地勢地形、山區面積廣大

5

國慶放假

2

6

第一次月考

2

所教內容

7

2-2中國的氣候

2

我國南北温差、東西乾濕、季風氣候顯著

8

2-3河流和湖泊

2

眾多的河湖、黃河的治理

9

2-3河流和湖泊

2

長江的開發

10

3-1中國的自然資源

2

自然資源與我們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11

期會考試

2

複習考試

12

3-2土地資源

2

土地資源的利用、分佈、利用

13

3-3水資源

2

水是寶貴的資源、時空分佈、節約、保護水資源

14

3-3水資源

2

15

4-1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2

先行官、交通運輸網

16

第二次月考

段考後內容

17

4-1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2

選擇、轉換交通運輸方式

18

4-2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

農業與我們、農業的分佈

19

4-2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挑戰與對策

20

4-3工業的分佈與發展

2

工業與我們、空間分佈、高新技術

21

鄉土地理(海南地理上冊)

2

海南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

22

期末複習、考試

2

第一章——第四章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1

一、基本情況分析:

該年級現有學生70人,而且七年級地理基礎打的比較紮實,成績很好,這給八年級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總體上講,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還很差,主要是靠死記硬背。而且隨着學科的增加,學生可利用的課外時間也相對減少,也給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教學目標

本期主要學習內容為中圖版八年級上期,包括:陸地與海洋、多樣的世界氣候、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其中,前兩章為重點內容,而且為會考必考章節,難度相對較大。

三、能力培養

針對該年級學生讀圖、識圖能力較差的問題,本期主要加強學生在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地圖冊和填充圖冊。並加強學生這方面的專題練習,教會學生如何去讀圖,如何在圖中去尋找有效信息,如何正確地解題。並能把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而得到紮實掌握的效果。

四、教學進度安排

1周:海陸分佈

2周:海陸變遷

3周:世界的氣温和降水

4周:世界的氣候類型

5周:學月檢測

6周:氣候與人類活動

7周:人種和人口

8周:語言與宗教

9周:聚落

10周:半期檢測

11周:學習與探究----聚落髮展與景觀變化

12周:國家和地區

13周:國際合作

14、15、16周:八年級下部分內容

17---20周:期末複習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針,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地理學習,學生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學習世界地理相對比較容易。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所以應重點在教法上以面向中等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同時兼顧兩頭,讓優秀生更突出,讓落後生有進步。爭取通本學期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地理,會學地理”,並且會應用地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思路和方法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5、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網絡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6、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7、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具體措施

1、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2、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5、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理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準備充分的素材。不斷自學,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7、每次單元測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教學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7、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海陸分佈2課時

第二節海陸變遷2

單元複習2

單元測試2

第二章多樣的世界氣候

第一節世界的氣温和降水2課時

第二節世界的氣候類型2

第三節氣候與人類活動2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

單元複習2單元測試2

第三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人種和人口2課時

第二節語言與宗教2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總複習6課時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3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習中國地理,涉及的內容中有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已經在七年級學習過了,因此八年級地理相對於七年級地理而言,要變得容易一些了。同時,相當部分內容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學習起來興趣更濃厚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所教的一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閲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所教的班級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同年級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見,所教的班級學習地理的興趣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閲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教學目標:優秀率:30%,合格率:80%。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閲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五、課時安排

第一週中國的疆域1課時

第二週中國的行政區劃2課時

第三週中國的人口1課時

中國的民族1課時

第四周—第五週中國的地形4課時

第六週—第七週中國的氣候4課時

第八週中國的河流2課時

第九周自然資源概況2課時

第十週中國的土地資源2課時

第十一週中國的水資源1課時中國的海洋資源1課時

第十二週秦嶺—淮河線2課時第十三週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課時第十四周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2課時

共計新授課26課時,其餘時間用作檢測和複習。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4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又是一個新學期,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地理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推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下冊)。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教材內容是中國地理為主,分為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區域差異四大部分。八年級地理上冊表現出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教材更多篇幅的圖片和活動的訓練。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處理好整體與差異的關係。

例如:我國的疆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東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帶來了冬季氣候上的南北差異也帶來了東西的時間差異。

例如:我國地形以山地為主,但地形複雜多樣。自然環境存在南北氣温的差異、東西降水的差異。自然環境的差異帶來了各區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區的能源與工業,南方地區的商業與農業,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與畜牧業,青藏地區的高寒景觀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區差異。

再例如:我國自然資源豐富,許多資源的總量都居世界前列。由於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東西差距較大,許多重要的資源分佈不均,在利用的過程中出現極大的'浪費。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如何因地制宜地開發可更新能源,保護好現有的能源是我們在這一章節不可忽略的主題思想。

四、教學總目標:

1、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得到發展。

2、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取得優異的成績。

五、措施

1、教學中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側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總之,在本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向學校、學生、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特別是以《地理課程標準(20xx年版)》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加強備課質量,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重組後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本年度教學以中國地理為主,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

與文化。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災害,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與文化:重點介紹了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及繁榮地方特色文化。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設校本課程,教育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的家園。

5、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6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7、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8、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