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6.55K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5篇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區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並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

①學生與自然的關係

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

③學生與自我的關係。範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説説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並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衞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瞭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説出自己的角色。

2、社區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區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瞭解自己所在社區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區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和他人。

(4)瞭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户外休閒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户外休閒活動,並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

(1)述説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説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瞭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於表達自我並願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瞭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具體安排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進度表

(xx—xx學年第一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

一走進技術世界

二家政釘鈕釦

三家政縫沙包

四家政縫鞋套

五家政縫鞋套

六家政針線拓展

七主題研究活動

八主題研究活動

九主題研究活動

十技術初步泥塑工藝欣賞

十一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二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三技術初步捏泥碗

十四技術初步泥筆筒

十五主題研究活動

十六主題研究活動

十七技術初步相框

十八技術初步儲蓄罐

十九技術初步組合筆筒

二十拓展活動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標下的國家課程,按規定每週四節。點軍區教研中心擬出了《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融合》研究課題,四大領域是指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就、研究性學習。根據上級要求,土城國小擬定《發掘本土資源,承揚地方文化》的研究課題。四年級將參與“花鼓”、“九子鞭”、“腰鼓”等的實踐卻沒有成型的教材。從去年開始,省教研室統一編髮了此方面教材,四年級的為勞動與技術之《小木工》,計10課時。這為“摸着石頭過河”又增添了新的導航。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製造和使用木工工具進行動手操作,製作玩具及實用的生活小物件,而且培養學生愛勞動、愛家鄉的能力與情感,開發學生的`智力,為課題研究服務。本期設想:課題方面的研究毫不放鬆,教材內容也認真完成,兩者同步進行。

二、學生基本情況:

我校四年級有兩個平行班級,均有45人。學生主要來源於土城鄉境內,有近一半住讀生。大部分同學聰明活潑,動手能力與參與社會交往活動能力較強,有求知慾和爭強好勝心,願意且可能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加上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民家庭,對木工等基本熟悉,對地方文化初步瞭解。但也有的自律能力比較差。引導學生合作與研究性學習仍然是關鍵,主要安全、正確使用工具依然是必要前提,注重過程仍然是唯一途經。

三、教學目的與要求:

1、通過可設此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1)珍惜地方文化遺產,熱愛家鄉文化;

(2)進行木工嘗試,培養動手勞動情感;

(3)正確使用與保管木工工具,培養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4)在合作與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5)在困難面前想辦法克服與解決,培養迎難而上的品質。

2、使學生在活動中瞭解家鄉特色文化,學會動手操作,製作生活小物件與玩具,為終身學習、終身勞動打下思想基礎。

3、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1),製造和使用工具;

2),觀察與剖析木工等物件,成功製作;

3),將自己的觀點與別人交流,準確表達,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勞動成果等

四、具體措施:

1、充分準備,以身作則,參與學生的活動。以試行的教材為依據,搞好備課,擬出具體任務,探索初步教案,教後進行修改,力爭逐步完善。

2、用心組織,搞好上課。該課程以製作為主。課堂則是活動前的準備與引導,又是製作檢查與評價的陣地。課堂上重點是激勵學生全員參與,以興趣為動力,提高課堂質量與效率;

3、爭取各方面支持,完成該課程。此課程不僅需要老師們的理解與支持,而且需要家長們的認可。只有這樣,工具與材料、製作與保管才能成為可能。

4、搞好資料收集與整理,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

五、時間安排: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校本課程為依託,繼續開展全校性的剪紙活動,彰顯我校的特色文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為: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於讓學生獲取多麼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於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由於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於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説,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範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正因為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四、具體活動安排

1、開學初各班根據學校方案制定班級活動計劃。

2、具體安排(略)。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4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編排上充分體現國小學科知識和技能聯繫較多,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聯繫密切,容易激發興趣。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的專長及當地的資源等情況自由選擇幾個主題開展活動。書中的“學習單”可以為學生自主地開展活動助一臂之力,幫助他們形成主動

反思的習慣。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五、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七、教學進度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七個主題:

1、學校主人公;

2、月圓中秋節;

3、海洋深祕;

4、聲音小天地;

5、栽培小能手;

6、玩紙;

7、探尋鐘錶世界。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周次2345678911121415171821

課題學校主人公月圓中秋節國慶假期海洋深祕聲音小天地栽培小能手玩紙探尋鐘錶世界20xx-09-06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5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是學生思想的過度時期,這時的學生比較敏感、自我,為此,本學期,我計劃通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為創建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一門與各學科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它課程具有互補性。

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鑑於以上認識,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即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造性的人格發展。

三、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智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情感的體驗、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的意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

四、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們依據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課程實施措施:

管理策略: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剛剛起步,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觀念更新為先導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分析現狀,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好課程,研究課程,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效和質量。

首先,統籌規劃,制訂出學校、年級、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整體實施計劃。我們依據地方特色與時令、季節特點,讓學生緊緊圍繞校級研究課題――學生“自我”主題的開發,讓學生去設計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問題,作為“短線”活動隨時穿插於其中。隨着活動過程的展開和活動情境的需要,會不斷生成新的目標和新的主題,我們會不斷適時進行補充和調整。

其次,加強向社會、家長的宣傳。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有關計劃及安排。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第三、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的評價必須採用全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主要是學生評價。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6

一、年級的基本情況:

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但不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因此,他們應該逐步培養一些探索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有趣的活動話題,在小組學習中儘量與學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潛力。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和學習態度,使其具備一定的溝通合作、觀察分析、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資料問題的方法,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主動等良好的人格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主人。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專題活動,瞭解學習行為的含義和良好學習行為對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引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談、查閲資料、實踐操作。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通過實踐學習,讓學生融入社會公益活動,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和關愛他們。

通過調查身邊的民間活動,可以瞭解家鄉的產品和悠久的歷史,瞭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調查和訪談,學生可以初步瞭解人與計算機的關係,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增強學生合理使用計算機的意識。

通過防火知識和開展防火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防火意識和在危急情況下為自己和他人採取正確救援措施的能力。

三、活動評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應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各方面的個體表現。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學到了什麼知識,掌握了什麼技能,還要關心學生情緒、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變化,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和合作活動。要引導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自我反思和評價”自己的各種表現,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在現有水平上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化表現,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有學習成功的快感。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活動流程,熟知整個活動操作。

2、努力創造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創造和收穫。

3、利用現代媒體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開放、自主”為主線,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教師教學的觀念,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的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回到生動的社會生活中去,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祕、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二、活動目標

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指導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實施策略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策略。

教師要尊重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自主性、創新性的特點,實踐活動要做到內容開放、過程開放和方法開放。通過課內與課外結合,拓寬實踐活動的空間,充實實踐活動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自主和指導相結合的策略。

實踐活動要遵照新課程的理念,突出實踐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是實踐活動的幫助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在引導學生主動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般活動和專題活動相結合的策略。

在活動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團體實踐活動,又要重點開展《小課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一般與專題結合中,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從而培養創新性學習能力。

四、實施步驟

明確活動主題:本學期初步預設每班開展四次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主題由師生共同探討,並加以確立。

制定方案:對於每次活動都要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方案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活動評價

方式: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實踐中,我們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

自我評價:以學生自身作為評價主體的一種評價方式,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由學生設計一張自我評價表。對於自身獲得的學習結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變化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促進自身向好的方向發展。

他人評價: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評價手冊體現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和過程,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為學生設計一張評價卡,在每一次活動後,由同學、老師或家長來填寫評價卡,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

六、活動安排

擁抱自然

不辭辛苦的“旅行”

知道哪些動物有遷徙行為,初步瞭解不同類別的動物有不同的遷徙方式。學習運用多種方式查找資料,進一步瞭解動物遷徙的原因。增強探究、合作意識,培養認識自然、探究自然的興趣以及保護自然的情感。

風與我們的生活

風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查閲有關資料,認識風的兩面性,並系統整理,在班內展示交流。

關注沙塵暴

什麼是沙塵暴?近幾年來,我們當地的沙塵暴天氣呈現怎樣的變化?引導、組織學生記錄今年春天沙塵暴天氣的天數,並通過訪問有關人士或查閲相關資料,瞭解我市近幾年春天發生沙塵暴的天數情況,做好統計比較,研究沙塵暴天氣的變化趨勢。

走進社會

我是社區(村莊)小主人

社區(村莊)是我家,建設、管理靠大家。每個社區(村莊)裏的.人都應該關注社區(村莊)裏的事。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自己的社區(村莊),發現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及時記錄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與同學相互交流。

地名的由來

城市、村莊、社區、街道、公園等都有各自的名稱,這些名稱是怎麼來的?引導學生自主確定研究主題,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等方法,瞭解地名的由來,撰寫研究報告,班內交流調查研究所得。

媽媽,我想對您説

召開主題班會:媽媽,我想對您説。以想對媽媽説的話為主題,每人準備一段發言材料,在全班進行演講,抒發自己對媽媽的愛,體驗媽媽對自己的付出。

體驗生活

老師的一天

老師一天都做了哪些工作?引導學生確定一位教師作為自己的觀察、訪談對象,通過觀察和訪談,瞭解這位教師在一天中的工作,並做好記錄(時間、工作內容),體會老師工作的特點,發表自己對老師這一職業的看法。

家庭生活採購員

家庭生活需要採購哪些物品?與家長商量好,在徵得家長支持、配合的基礎上,承擔起家庭生活採購員的角色,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堅持做一週的採購員,並記錄好自己的工作情況以及家長對你的評價。

動手操作

學烹飪

向家長學習,學會幾種家常菜的做法。班內舉辦烹飪大賽,在同學們面前露一手,請大家嚐嚐你的手藝。

學編織

生活中有許多編織高手,他們編織所用的材料五花八門,如草葉、毛線、竹皮、藤條等等。尋訪身邊的編織高手,向他們請教幾手,把自己編成的作品帶到班級進行展示、評比。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強”為目標,以“弘揚傳統文化,熱愛家鄉;參與實踐活動中,學會求知;自我鍛鍊保健,學會生存”為主題,通過引導、感知、實踐體驗來實施校本課程,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本着研究校內資源,開發校外資源的工作方針,對本土資源進行教育化的開發,使課程的內容更貼近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

二、教材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充分體現了課改的指導思想,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一種教材,體現了課程資源的多樣性,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需要在實驗中不斷地學習、求知,根據學校特點,四年級以愛家鄉為主要教學內容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愛家鄉的樂趣

四、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3人,其中男生有27人,女生16人,學生基本上住在農村,地方偏僻,覺得沒值得留念的,想過那些繁華城市的生活,好處多多。

五、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和愛鄉教育,增強學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斷髮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蒐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使學生懂得家鄉物產豐富,自然風光好,從而引導學生熱愛家鄉,樹立建設家鄉的遠大理想。

六、具體措施:

1、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參與與體驗,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構建開放式校本課程,充分利用車溪風景區、王家壩水庫、人民公社舊址館等基地資源,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相關的教育網絡,拓展學習空間。

3、建立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予的激勵懷評價形式

4、課前精心準備,認真備課,確實組織好活動,不留於形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的興趣。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9

一、班級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動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本質特徵,結合《話説温州》與本校學生實際,本學期主要主要針對《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這個課題開展活動。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的具體實施:

1.小組活動形式。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定期開展活動。研究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2、個人獨立探究。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自己獨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動。

3、班級集體探究。當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究活動,收集資料活動後,可以進行全班集體討論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推動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深入研究。

五、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2、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3、、適當降低活動內容的難度,既做到全面參與,又能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解決問題。

4、考慮到學生年齡小,不易組織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識,活動的開展應以小組活動或集體外出為主,並爭取家長協助。

5、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資源,幫助學生順利開展活動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0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

二、學生分析:

1、通過一學年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學生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本科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2、雖然經過一學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3、對活動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4、本年級共2個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綜合實踐活動,愛動腦、愛動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紮實,再加自己不嚴格要求,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學生的發展,圍繞發展學生潛能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教師、教材、學校、社會之間的關係,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2、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其獲得參與研究的積極體驗。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自由活動,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3、重視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5、使學生在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益友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區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和我校整體工作為指導,切實實施教育科研先導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級實施的“綜合素質潛能開發研究”及市規劃辦課題實驗為重點,以教師教育科研素質提高為主線,以校本科研培訓為結合點,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點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實施的“綜合素質潛能開發實驗”是我校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之一。現已基本形成了課堂教學研究、實踐彙報的基本體系。本學期繼續做好實驗工作,在完善實驗方案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四年級的實驗。

2.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課題的研究。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繼續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評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並在實驗研究中取得成績,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結合我校具體工作積極開展“教師大練兵”活動。,科研室做好培訓、指導、考試、反思等各項具體工作。同時有計劃地培養學校的科研骨幹。

三、具體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學校科研計劃。

2.進行“學生綜合素質潛能開發”中“積累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研究”教材編輯工作。

3.進行數學思辨教材的系統編輯工作。

4.進行“xx”課題實驗工作。

九月份:

1.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活動,重點研究各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力爭在各學科課堂教學上有所提高。語文學科在抓好常規語文課程落實的基礎上,重點落實學生閲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閲讀教學中重點開展“讀、悟、累、用”的研究,增強閲讀教學的實效性,鼓勵有總結能力的教師撰寫科研論文。

數學學科:夯實課堂教學,進行“提高數學試卷講評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研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英語學科要繼續夯實課堂教學,進行“提高英語試卷講評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研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繼續進行大練兵活動。

3.強化各學科教師對課標的解讀能力,為參加全區大賽做準備。

十月份:

1.繼續進行民生路國小教師大練兵活動。

2.各學科繼續進行“有效教學,構建生命課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3.各學科教師按區課堂教學大賽的相關要求準備自己參賽的課堂內容,段主任把關指導。

一月份:

1.課題彙報課。

2.總結本學期科研工作。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華天區第二實驗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為依據,在華天區第二實驗國小教研室的指導下,結合北片國小實際,結合我校實際,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腳踏實地、加強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推動學校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

二、工作目標

目前課改已經進入了常態化階段,因此擺在全體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我們已經在這方面開始了探索,本學期我們還需要繼續不斷地努力,盡力達成以下目標:

1、繼續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的研究,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提高教師的指導能力。培養一支有創新意識,能引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師資隊伍。

2、積極探索常態化的微型活動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過程管理,注重資料的積累,記錄學生活動的足跡,保證活動規範有序地實施。積極研討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校本化開發過程中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創新與積累的關係,提高活動效果。

4、積極嘗試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特色——麥稈畫製作進行有機整合,培養學生學的興趣,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獲得一定的技能,努力凸現學校辦學亮點。

三、具體措施

為確保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探索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方法,構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體系,本學期,我們將採取以下策略:

(一)加強校本培訓,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優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對執教老師有很高的要求。本學期,我校執,加強校本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能力,組建一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骨幹教師隊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如利用開學初時間,集體學習學校方案,集體討論各年級主題設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題研究方案。平時,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活動,隨時交流教學經驗,解決教學問題。積極參加校外的各種教研活動,及時地將最新的.教學理念上傳下達,做到有繼承、有突破、有創新。積極鼓勵任課教師及時認真地記好教學反思,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使全體受益。

(二)常態實施與規範管理相結合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要繼續堅持常態化,在這期間,教導處要加強規範管理,促進活動的切實開展,提高課程實施的實效性。

各年級自行確定年級活動主題,各班可以自行開發活動內容,上報給教導處,做到活動主題教師明確、學生明確、人人明確。學校將通過組織聽課、查閲資料等方式加強檢查,促進教學質量。

(三)普及學習與特色發展相結合。

本學期,我們將加大特色建設力度,爭取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做細、做大、做強。首先,我們要繼續以校長室、教導處、教師為三位一體,齊頭共抓特色建設工作。其次,我們要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級研討,繼續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加強對教師的二級培訓,擬組織教師再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公開教學展示活動,提高教師執教這門新興課程的能力,提高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體效益,托起辦學特色。在此基礎上,再由各位老師全面推開,利用好各個陣地——班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活動等,組織學生學習,做好普及層面的工作。我們要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美術課、班隊課等課程有機整合,使師生人人蔘與製作,學習製作方法,形成基本的技能。

(四)重視勞動實踐,培養勞動技能

“勞動技術教育”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大內容。但是不可否認,在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認真抓好這個工作。本學期我們要向“勞動技術教育”這一領域邁進,鼓勵教師用好勞動教材,適當開展勞技教育。如一些手工製作活動等,讓他們在活動中有所收穫。

四、具體工作安排

執行華天區第二實驗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任務。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讓學生通過實踐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體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相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要注重開發社區資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注重獲取學生經驗,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知識,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知識,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樂,激發和培養學生髮現、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合作學習和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和完善學生人格,形成一對學生。

三、活動:

選擇和組織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開展活動:

學生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

學生與自我的關係。範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的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談論你在家庭和班級中角色。

(2)簡單描述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愛好和特長。

(3)時刻保持個人清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習慣,維護學校的秩序和整潔。

(4)經常參加洗衣服、做飯、洗碗、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瞭解一般的生活禮儀和普通的相關表現。

(6)瞭解他們與家庭和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説出他們的角色。

2、社區服務中心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和支持系統,幫助自己和他人。

(4)瞭解相關的社會行政機構及其職能,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户外休閒和探險活動。

(1)觀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規劃適合學生的户外休閒活動,逐步學習户外生活的生存能力。

4、人際關係和交流活動。

(1)講述你與家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講述自己與人相處的經歷。

(3)參加各種小組活動,瞭解自己小組的特點,樂於表達自己,樂於與他人交流,養成互相關心、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和學校周圍的環境,瞭解環保與自身的關係。

(2)討論環境變化和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3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較深的瞭解,有較強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個別比較優秀,個別比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級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

2.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措施:

1.重感受促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為了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交流作用,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2.學理論明目標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繫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4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為了讓課堂活起來,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創建綜合實踐活動高效課堂,為此制定本計劃:

一、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體措施:

1、把活動的激情帶給學生

一個合格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老師,首先是情感豐富的人,一個有激情的人。綜合實踐活動課堂需要激情來支撐。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種思想影響另一種思想。”活動課老師應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點燃學生的情感,這樣才能影響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試想,綜合實踐活動中,老師自己無動於衷,沒有激情,活動平平淡淡,索然無味,那學生怎麼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懨懨欲睡呢?又何談課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師只有用激情打造的切實綜合實踐活動課堂,學生的情感才會得到感染和昇華,他們會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學習效率會切實得到提高。

2、把研究的權利放給學生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本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而組織起來的綜合課程。

首先,在研究內容的選擇上必須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師的角度代替學生選題。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實際,讓學生自主確立合理的活動主題,指導學生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自己身邊的問題以及自己有能力解決的問題等,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發現並確定活動主題。在初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教師可作一個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中選擇若干有益的活動主題,供學生選擇。隨着學生能力的不斷髮展,教師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確立活動內容或課題。

其次,在具體活動的實施階段,儘可能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獲得成功。教師要敢於放手,保證學生親歷親為,經歷完整的實踐過程,而不是個別、零散的片段。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走彎路,讓學生經歷“嘗試—錯誤—從教訓中學習”的機會。有的教師生怕孩子出錯,或者害怕活動時間長了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常常包辦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給孩子。殊不知這樣做,綜合實踐活動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課堂就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力,不僅不會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還有悖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權利放給孩子,把實踐的時間還給孩子,才會有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高效局面。

3、把科學的方法導給學生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實際困難,諸如設計和修訂活動方案、設計調查問卷、現場採訪、蒐集處理信息、撰寫調查報告等,如果我們教師一味的放手棄之不顧,沒有科學的`方法指導,僅憑學生已有的經驗是不可能做好的,學生的調查研究和探討是不可能有效到位的。教師不僅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更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因此,教師必須適時的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把科學的方法導給學生,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大膽嘗試摸索總結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導課,如《設計採訪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如何撰寫調查報告》等課型,對學生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有了科學方法的指導,學生的活動不再是盲目的、低效的。在學生活動感到困難時,教師給予適度的引導和點撥,引導學生開展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指導他們及時修訂實施方案,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活動中遇到困難的小組,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創設必要的條件,幫助調整研究計劃。活動結束後,小組要提交活動記錄報告,內容包括活動形式、活動過程、活動結果等。教師要認真審閲研究報告,提出該小組活動中的優點與缺點,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4、把展示的機會讓給學生

成果的交流與展示這個階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指導和協助學生整理資料,形成結論,共同商量將活動得出的結果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是學生寫的日記、拍的照片、收集的實物、編寫的報紙,佈置的板報等等。教師要給足時間組織學生充分開展交流和展示活動,如:《小小蔬菜博覽會》,《國中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報告會》等,把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展示和推廣。通過展示,我們讓精彩於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秀出自己的別樣的風采。學生品嚐了成功的滋味,這也將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參與到下一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5、把評價的空間留給學生

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評價過程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通過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評價很多時候也是一種賞識教育,而不是專門給他找毛病的過程。活動的評價應貫穿與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必須要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指導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使學生知道參與的結果,看到自己的進步,深入地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指導學生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引進民主的評價方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共評,在交互式的評價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斷進步。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為下一次的活動的進步爭取成功的機會。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5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國定校行的必修課,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後的一門核心課程。它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包含了經歷——感受——探究——瞭解——理解——掌握——運用這一全過程,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繼續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發展”為指導思想,認真開展三——六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增強孩子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轉變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

二、研究目標

1、使每位學生能將自己學習活動的過程形成比較完整的系列素材,並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出活動的實際情況,引起同班和評價者的'重視,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2、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判斷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能通過利用各種符號與工具,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善與他人溝通,並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與資訊。

3、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樹立起自己是記錄自己學習過程資料的著作者和負責人的意識,逐步養成不斷反省學習活動,評價學習成果,改進學習方式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規劃組織與實踐能力。

4、通過對教師的評價考核,進一步端正教師的教學思路,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從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研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

5、評價側重於過程,體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他人的一種平等對話精神。

三、研究策略

1、進行有效的管理。

學校計劃、年級計劃層層落實。教師認真制訂年級計劃,帶着問題積極、認真地開展小組活動,提高實踐指導水平

2、組織有意義的校外活動。

適當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校外活動,如參觀博物館、污水處理廠、社區調查等。但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參與。

3、開展好教研活動

(1)本學期要認真組織綜合課研討活動,進行研討和評議,及時分析總結工作中的得失,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提高。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老師要在課前向同年級教師學習,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3)認真進行總結和評價。通過記錄表,力求實事求是地把每一個活動情況及經驗及時、準確地記載下來。在此基礎上,組織全校老師、學生參觀,交流。另外,每個教師結合教學實踐和自身的研究,寫好研究性的文章。

(4)加強研究,優化教學。我們要一起學習相關理論,提出活動中的困惑,共同解決問題,並把活動中好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4、完善學生、教師評價制度。

活動後師生正確的評價有利於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有利於提高今後活動的質量。本學期我們將進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動,努力提高實踐水平。

對學生的評價通過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是學生互評;其次是家長評價;最後是教師評價。這樣,不但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