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1.7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早上,下了一點小雨,空氣很清新。我們在山門前下車,看到旁邊有幾個賣粽子的。那青青的竹葉好像剛從竹子上摘下來一樣新鮮。

這時,一個老外先生悠閒地轉到了山門前,他一頭黃髮,高高的個子,在人羣中十分顯眼。只見他,東瞧瞧,西望望,然後向一個賣粽子的'攤點走去。

我是第一次見外國人,便好奇地注視着他。哦,原來他想買粽子。他用英語問,賣粽子的用漢語回答,實際上是誰也不懂對方的話,可是心裏又都明白:老外問價買粽子。老外掏出來一張10元的人民幣,伸出兩個手指,那意思是:買兩個粽子,10元錢夠不夠?賣粽子的給他裝了兩個粽子,又找了他錢,老外“OK!OK!”地笑着走了。

我們幾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賞裏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着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個粽子,又仔細看了一陣子,這才輕輕放到嘴裏——哎呀,他沒有剝去竹葉外皮,我忍不住笑起來。可能是咬不動吧,他用勁一擠,粽子肉從一個角里像牙膏一樣被擠出來,他就這樣,擠一點兒,津津有味地吃一點兒。周圍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這時,一個小夥子趕上來,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親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語和老外交流起來,還邊説便接過老外手裏的粽子,幫他把皮剝開。老外一個勁説“Thanks”。

正因為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記了下來。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划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於是人們往江中投飯糰,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着在端午節這天要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麼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稜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鹼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着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裏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着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説,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着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温馨!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着一種歡樂的氣氛。隨着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悦,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羣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麼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着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粽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於我來説包粽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後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粽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裏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粽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葉沿着椎體外緣包裹紮實,最後就用繩子打着十字結系綁着粽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粽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粽葉散了,粽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着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粽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於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粽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於完成了他的粽子。

比賽仍在繼續,笑容仍在充溢着整個教室,而我卻陷入沉思,學習難道不就同包粽子一樣嗎?要善於思考,發現問題嗎?

端午節日記 篇4

“加油!一二……”這是哪傳來的聲音?喔原來是我們小記者在賽龍舟呀。

今天是我們小記者在當陽夏令營活動的第二天,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團隊精神,把我們帶到了青龍湖,進行賽龍舟的比賽。

前兩場,我們都力勝對方。可對方隊員卻大叫不公,,説他們男生少,鼓手差,暈船多。老師只好調整。

調整後,兩隊的實力就差不多了。我們隊也都知道,接下來的比賽要想取勝可不容易了,要靠團結,而不只是力量了。

“好,開始!”隨着鼓手的'一聲吆喝,比賽開始了。“加油!一二!加油!一二!”我們伴隨着鏗鏘有力的鼓聲大聲的吶喊着,心中燃起了鬥志。大家隨着口號聲,一起用力,一起使勁。

已經超過他們了。我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只件他們手忙腳亂,正互相埋怨,前面的在劃,後面的在説,動作極不一致,更沒有領頭羊喊口號。我心想,我們還是團結力量大呀!

可漸漸地,我有點體力不支了,但終點還沒到。休息會兒嗎?不行,我要堅持,為了勝利,我要堅持,為了團隊,我要堅持,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我也要堅持。最終,我們隊取得了勝利。

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在賽龍舟中,不僅要團結,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更是這樣!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據説,這是為了懷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日記 篇6

一年當中,五月初五端午節最有意思,吃粽子、插艾蒿、戴香包、系五彩線、掛葫蘆。從七年級忙到初五可好玩了。

七年級早上媽媽就給我係上五彩線,戴上香包。家裏門上掛上五彩小葫蘆,小笤帚。據説這些物件都有五種顏色。初五的早上還要在門外插上艾蒿,這些象徵着辟邪,保佑一家人吉祥安康。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媽媽包粽子,媽媽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看媽媽包粽子很好玩,我就纏着媽媽也教我包。媽媽沒辦法,只能我當一回指導老師了。媽媽把着我的手,先把粽葉的`一頭折成個三角形小碗狀,再把糯米和大棗裝進去,然後用粽葉的另一頭蓋在上面,包嚴實了,最後用馬蓮捆好,一個有四個稜角的漂亮粽子就完成了。我和媽媽一會兒就包了一盆粽子。

端午節的早晨,太陽還沒出來,媽媽就把粽子、雞蛋煮熟了。滿屋濃濃的粽香,房門上掛着五彩葫蘆,門外插着艾蒿,温馨而快樂。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給爸爸、媽媽講屈原的故事。粘粘的粽子,蘸上一點兒白糖,香香的,甜甜的,真耐人尋味。

端午節日記 篇7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我小時候是在贛榆長大,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也有很多習俗,我現在仍記憶猶新。日記一年級日記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裝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黃色的新衣服,領子下面縫着一個長長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個“貓”型的臉,還繡一個“王”字,下面掛着許多“心”型的墜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來一擺一擺有趣極了,伴着荷包裏面裝着香料香氣撲鼻,當時的心情不知有多麼得快樂。衣服袖子下面還縫着兩小塊長方型的紅布條黃布條;兩個小手腕還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線穿一個桃核繫上,據説這些都是為了避邪。

穿戴整齊後,然後開始品嚐媽媽包的粽子,粽子用長長的竹葉包的,裏面有的包肉、花生、紅棗、總之都有糯米。接着媽媽把放在粽子鍋裏一塊煮的鵝蛋、鴨蛋、雞蛋裝在用五彩線編織的網裏,放在我的脖子上掛着,我小心翼翼保護這三個蛋,等到上幼兒園時和小朋友玩“碰蛋”遊戲。到中午時媽媽用許多艾葉、蒲草放在水盆裏給我洗澡,説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黃塗耳朵眼……

這些就是我的家鄉贛榆端午節那天的習俗,我喜歡這習俗,喜歡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給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