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關於遊記日記合集4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遊記日記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遊記日記合集4篇

遊記日記 篇1

今天,我早早的就起牀了,因為爸媽要帶我去梅花山玩,爸爸説要去早點,不然沒地方停車。

很快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梅花山,剛進門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感覺走進了梅花的海洋。有紅色,有粉色,有綠色,甚至還有淡黃色。。讓人眼花繚亂,真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真不愧是第一梅山。

我邊走邊觀賞,瞧,這棵梅花開的真好,滿樹的梅花挨着我我挨着你,花瓣是粉色的,一層一層的漂亮極了。一陣微風吹來,花瓣飄飄揚揚的飄落下來像一隻只粉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我仔細看了介紹,哦,原來這種梅花叫杏梅,是梅花樹與杏樹的嫁接。

我們繼續往前走,一片茶林出現在眼前,林中有各種各樣的梅花,遠遠望去如詩如畫,我們不約而同的'向這片茶林走去,看看這棵又看看那棵,每棵梅花都讓人讚歎,我走到一株綠色的梅花樹旁,這棵梅花不僅開的旺,而且似乎比別的梅花更香,我仔細看了下,這種梅花叫綠萼梅。

觀賞完梅花我們又去梅花藝術中心看了看,主要是看了梅花盆景,一走進大廳就看到一座梅花雕塑,然後還有一些書畫作品。

這就是南京的梅花山。

遊記日記 篇2

4月29日,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踏上了象山之旅。經過近五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鶴浦鎮。鶴浦鎮在一座島上,我們是渡輪過去的。到了島上,我們好好地休息,為第二天去海邊玩耍做好準備。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牀,整裝待發,等着去海灘。到了海邊,我飛快地奔向海灘,那沙子細細的,柔柔的,真捨不得踩上去。潮水退去的地方露出許多小石子,我跑過去撿,一個浪打過來,我怕被浪捲走,慌忙撿起一塊小石子往回跑,海浪追着我跑,追啊追啊,結果海浪被沙子吸收了。真是有驚無險啊!接着,我和點點一起在沙灘上搭城堡,點點找了好多容器,我把沙子裝到容器裏,再加了水,倒在沙灘上,一座小城堡就做好了。我們用手指在沙灘上挖了四條護城河,再往裏面倒水,結果水都被沙子吸收了,看來護城河是做不成了。我又給城堡加了些別的裝飾,城堡變得更加漂亮了!

離開沙灘,我們來到了花嶴島,聽説這是一座孤島。島上有海石林,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尋找海石林。我們爬上了一座山,從山上眺望大海,真是一望無際。經過一座吊橋,我看到了“傳説”中的海石林,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矗立在那兒真有些恐怖,有些像柱子,有些像垂掛下來的瀑布。那些巖石上還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叫不出名的“硬殼”,聽説是一種海螺,反正我覺得挺噁心的。最好玩的還要數那座吊橋了,我和貝貝姐姐在上面玩的可歡了。

離開花嶴島,我們享受了海鮮大餐,返回了杭州。這次的旅行實在是太難忘了,下次有時間我還要來這裏!

遊記日記 篇3

爺爺給我和弟弟買了中國四大名著。我們對《西遊記》情有獨鍾,對作者吳承恩十分仰慕。就纏着爺爺,讓他帶我們去吳承恩故居。爺爺被我們鬧得不勝其煩,便帶我們去了。

我們到了吳承恩故居,買了票就進去了。進去之後首先看見一座轎子橫在門前,然後我和弟弟爭先恐後地坐進去,盡情享受坐轎的樂趣。之後我們參觀了他的書房,書房的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幾張桌子和一把椅子。

我們又來到了後花園,花園裏有許多美麗的鮮花,一年四季都盛開着。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則在嗡嗡地忙着採蜜。花園的旁邊有一個大水池,池中央有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黃色的石鯉魚,它的嘴裏有顆夜明珠,從珠子裏不停地噴出清澈的水流。池邊的.岸上有一個雕像,然後是吳承恩老爺爺在那裏看書呢!我們在荷花池邊還看見唐僧師徒四人的雕像。荷花池裏開滿了荷花,真有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感覺!

吳承恩故居讓我們留連忘返。當爺爺催促我們回家時,我們還依依不捨呢!

遊記日記 篇4

“伏魔殿”長寬各4米的正方形石結構建築,攢尖疊石頂;朝西的門楣上有篆書斜刀陰刻“伏魔殿”三字;據説這種結構的石屋,在全國已十分罕見,它可以與濟南的四門塔相比肩。大家知道四門塔是國家級保護文物,可見伏魔殿也足以列入保護文物了。殿頂是方圓交錯疊壘在一起的,這種結構既結實又美觀。石屋頂端,有雕刻着渦旋圖案剎頂,有鎮伏作用。觀賞至此,我們不得不讚歎建這座石屋的先人絕對是一流的能工巧匠。

伏魔殿故名思意,就是降伏妖魔鬼怪的地方,據當地人講,如果做了虧心事的人來到這裏,他就不敢進去,他怕身上的邪氣被降伏。可是,他一旦走進去,出來時必定會成為一個善良的好人,大家可以進殿感受一下。

在觀音堂前有四通石碑,在四通石碑中最具考古價值的就是這一通,它上面記錄的是《重修觀音堂記》,它的寫作手法,是參照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其他三通石碑則記錄了觀音堂的重修過程和捐款者名單及當地的景色。“視山之美而茹,摘木之鮮而食。坐石臨流,逍遙徜徉……。”“椒楊成列,佳水向瑩,生香不斷,玉樹連雲,向陽而垂,甘露遙峯,倚空映日……。”恍若人間仙境。

在三泉庵向西行,就是有名的函山書院;因此處三面環山,地勢形象“函”字,故名函山書院。另因我們這裏處於泰山以西,周圍山脈又是泰山餘脈,故又名岱西書院。在到函山書院內之前,我們首先在房子牆壁外側發現有一洞,大家可以猜一猜這個洞是做什麼用的?大家的説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據當地人説這個洞是當時書院用來藏書和經文的,故名為“藏經閣”。您猜對了嗎?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函山書院內,不知您是否感受到了濃濃的文化氣息,大家細觀察這個院子或許您已經發現這所院子,與普通的.院落不同,大家知道,我們北方人建房子,都講究座北朝南為上房,也就是正屋,而這個院子卻沒有,或許在剛進門時,你已經發現,迎面而來的便是北面這道石崖,這不正是一道屏風嗎?另外,由於這裏泉水較盛,雨天時水順崖流下,這裏更像一幅美麗的動態山水壁畫。

在與三泉庵相對的峪南山腰處,還有一處送子觀音堂,為一間,坐南朝北,木石結構,正六邊形平頂建築。室內南牆上方刻有“白雲閣”三字,落款為“甲戌懷二甫建”6字,為平地陰刻隸書。

繞庵外山坡北行,在庵東北的石崖上,有貢生題詩的摩崖石刻,還有“尋花繞寺”幾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