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過年日記錦集【9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1.28W

一天又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年日記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年日記錦集【9篇】

過年日記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過年。

大年三十穿上新衣新鞋,到婆婆家拜年,中午,婆婆已經燒好了飯菜,扣肉,雞湯等等等等,好不豐盛。一陣“風”頓時把飯菜消滅的一乾二淨。

吃完午飯,拿起福字,貼到了門上,增添了氣氛,接下來到了我最愛的環節,就是收紅包,不過左手剛接右手就要給媽媽,不過媽媽有時也會給我幾百,讓我存起來,我打算以後做我的學費。

晚上,回到家後,媽媽把爺爺奶奶接了過來吃年夜飯,爺爺奶奶剛坐下我就一下子把零食全抱了出來,給他們吃。

晚上睡覺時耳邊還不時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好不熱鬧。

回想着那一天,可真高興啊。

過年日記 篇2

過年啦,我們都帶着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回家過年。

我們全家今年要回爸爸的媽媽家,也就是我的老家陝北府谷。西安到陝北需要開車8小時,爸爸媽媽擔心我們會暈車,所以我們先開到了延安。在開往延安的路上就要3小時,一路上我看到了高大的像巨人般的高山,山上還有一些沒有融化的積雪,似乎給山蓋了一層毛毯。爸爸説山上有老虎、獅子等野獸,我又睡了一覺就到延安了,到延安後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又高又大的寶塔山,寶塔山在黑夜裏被燈光照射的五顏六色,非常好看。很快就到了酒店,然後洗漱吃飯,帶着疲憊的.旅程早早的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開車一口氣就回到了老家。我的老家可有趣了,可以滑冰,可以放鞭炮,還看見了母雞下蛋。爸爸帶着我們去滑冰,在潔白的冰面上,我和妹妹翩翩起舞像仙子一樣。回到家院子裏的母雞嘎嘎嘎的叫,然後就下了圓圓的雞蛋。到了除夕夜,和爺爺奶奶一家人團聚在電視機旁邊看了晚會,中間爸爸帶着我們在院子裏放了煙花,大大的煙花在空中升起爆炸,變化出各種顏色。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就到新年了,給爺爺奶奶問了新年好後就安靜的睡覺了。

過年日記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爺爺家過年。農村家家都貼着大紅福字、大紅對聯、掛着小紅旗,有還掛着小鈴鐺,風一吹,叮叮噹噹真好聽。

農村有很多小動物,比如小豬,胖胖很可愛;還有那些老黃牛,哞哞叫着,我還給它們喂草呢。最有意思是母雞生蛋,它們生完蛋,咯咯叫着,向人們報信。一聽到它們叫聲,我就飛快地跑到雞窩裏,就能揀到一個還熱乎大雞蛋。

晚上十二點,爺爺、奶奶領着我到外面放大鞭炮,大炮噼裏啪啦地響着,震耳欲聾。我問爸爸,為什麼姥姥家就不能放大鞭炮,而只能放小鞭呢?爸爸説,因為姥姥家住樓房,樓房高,樓與樓之間離得很近,樓上放大鞭炮會有危險,震碎玻璃;而爺爺家農村,房子矮,房子與房子之間離得很遠,地方很空曠,不會有危險。

過年日記 篇4

在過去的20xx年裏,發生了許多事,如:舉辦殘奧會,温州動車事件,但這些過去的事並不重要,因為新的一年,20xx年來到了。

今年,我在老家——諸暨,過年。下午,父親,母親,大伯,爺爺,奶奶,忙碌着做年夜飯,而我和哥哥,則在一旁打遊戲。

夜幕很快就降臨了,我們守候在餐桌前,看着父親和大伯端上來的一道道美味佳餚,這裏面有香氣四溢的酥魚,肥而不膩的紅燒肉,也有酸甜可口的糖醋里脊和糖醋排骨,還有鮮辣美味的多椒魚頭,令人目不暇接,看着看着,肚子以“咕咕”的唱起了交響曲,閒話不多説,我們開吃了,先嚐一嘗香氣四溢的酥魚,在喝一喝鮮辣美味的多椒魚頭,我和哥哥吃着一碗又一碗的米飯,這可不是應為我們胃口大,只能怪精心準備的飯菜太好吃了。雖然我肚子裏已經裝不下了,但我嘴巴里還在嚼着,沒辦法,因此,我只好忍痛割愛。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於紅包嘛!早已在之前,鑽進了我的口袋裏。

吃完了年夜飯,可肚子也隨之大了起來,現在要放鞭炮了,哥哥帶來的鞭炮,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有火炬模樣的,有那種一長串的,也有航天火箭似的,還有像老虎的.,我們拿出一小部分鞭炮,把導火線點燃,過了一會兒,“砰,碰,噼裏啪啦”

鞭炮炸開了花,響聲如雷,顏色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有的好似美利達聖火,有的彷彿是金黃色的流星,還有的像運河邊上那翠綠的垂柳,真可謂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花繚亂。在這一陣陣爆竹聲,我不禁想到了這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新春送暖入屠舒”。

然而,此時此刻,龍年的腳步已經臨近了,龍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過年日記 篇5

中國人最重視新年,新年是中國最熱鬧的節日。因為中國人認為新年是一年的開始,寄予着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而新年所含有的眾多中華名俗文化,更是豐富多彩。

是大年三十,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坐在電視機前,準備看新年聯歡晚會。媽媽告訴我什麼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新年(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這時媽媽給我講起了有關新年的風俗。比如: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人們常説的.小年。傳説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去述職,人們為了讓灶王爺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

到大年七年級的凌晨,守歲的人們又把灶王爺請回來,希望灶王爺能給全家福氣。“送灶王爺上天”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臘八面、去倉頡廟上香。再比如:潼關正月十五前不擀麪等等。

啊!原來中國的年文化這樣豐富呀。

過年日記 篇6

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麼,人們過年一般幹什麼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習俗了。

大城市裏,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潔自己房子,貼對聯,購買年貨,然後把買來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團年飯。人們吃完團年飯後,就

規定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家看電視轉播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除夕是這樣過: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後,就自家門前貼對聯,家家户户院裏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户户燈籠都亮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户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七年級,城市和鄉村人們,都帶着年貨,有去廟裏上香;有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一家一起出去遊玩。

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習俗。

過年日記 篇7

新年來了,我們家真是一團糟,我的零食袋到處都是,這下媽媽找到了讓我勞動的最佳理由了,媽媽笑眯眯的對我説:“淼淼呀,你看你吃的零食袋到處都是也該打掃一下了吧,否則,哈哈!以後你別想吃零食了。”我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把我的零食袋全給撿了起來,媽媽又發出指令了,你看你吃零食時掉得哪些東西再把地掃一邊,我明白媽媽的意思,是説,在掃你的地的時候,順便把地上那些灰塵給掃了,掃完了,媽媽又來了。你再看看你那些零食踩在地上都粘上去了再拖一拖,我又拖了一遍。

又過了一小時,。媽媽又找了許許多多的理由,終於我把家打掃乾淨了,我又發話了“媽媽那些或有好多地方都不是我造成的,你應該付我收拾家的.費用,也不多100吧。”媽媽一聽眼睛轉了一圈馬上説道:“我也給你算一次總賬,保護兒子費,奶粉費,照顧費```````````總計:4038去掉零頭,哈哈再幹40年吧。”聽到這話是我開始發昏了,40年你要累死我呀!這麼長的時間還去掉零頭,我乾脆給你打工吧,媽媽又來話了。“記住我只有在過年大掃除時採用這筆錢,其他時候我一概不要你掃地幹家務。”我的媽呀,我媽怎麼這麼絕,其他時候不讓我幹。

過年日記 篇8

過年,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裏面卻飽含着快樂,大家知道“年”的來歷嗎?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下吧!

古時候,有一種兇猛的野獸,叫“年”,這種野獸經常擾亂人們的生活,每逢春節就出來吃居民的雞、鴨、鵝,害的居民沒有安寧的日子。後來,人們通過很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年獸怕紅色、怕吵鬧、怕火。人們每逢春節就在門口掛紅色的對聯,生起火堆,放煙火。家家户户還不停地吹吹打打,熱鬧極了。人們稱這為“過年”。從此,年獸再也不來騷擾人民了,這個習俗也流傳了下來。

過年很熱鬧,小孩可以向大人要紅包,今年春節,我不費吹灰之力,就掙到了許多壓歲錢,這些錢我想自己存起,但媽媽説:“放在我這裏長大了再用。”我依依不捨的把錢給媽媽了。年的春節是快樂的,除夕的晚上,我看到了數不清的煙花,有綠的,有黃的,有紅綠相交的,還有……數不清的煙花,在四周燃放。鞭炮聲,火花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繪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卷,譜成了一首首有滋有味的交響曲,讓人賞心悦目,應接不暇……

春節使我懂得快樂是團聚的時刻。 快樂是全家人坐在餐桌旁邊有説有笑,讓所有人共同快樂。

過年日記 篇9

今年的農曆十二月三十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也就是是我們平常説的過大年。

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超市。街上熱鬧非凡的`場景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的了,只有道路兩旁掛着的紅燈籠和沒回家的人們大包小包的年貨,預示着要過年了。

啊!終於到了物美超市,我們直奔二樓看過年要購買的東西。不一會兒就有了滿滿一車,有薯片、可樂、雞、魚、乾果……好多好多東西,我也看到其他人也是滿滿一車的年貨,還有人一車都裝不下,甚至再提一個籃子,可見人們對過年有多重視了。到付錢的時候一看呀,五百多塊,這個數字太驚人了。但不過仔細想想也是,現在過年不花點錢才叫怪呢?

我們回家的時候已經聽到了放炮的聲音。

過年有吃有喝可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