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7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1

安徽省和縣卜陳村退休教師葉連平出生於1928年,自幼跟隨做外交工作的父親,學會了流利的英語。1978年,葉連平在烏江卜陳村當起了鄉村教師。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和孩子們求知的眼神,讓葉連平對這片土地產生了眷戀。那些年,葉連平多次放棄進城、回家鄉工作的機會,在這所農村學校,一直幹到1991年退休。卜陳村的青壯年大多在外打工,留下孩子跟着爺爺奶奶生活,放學後亂跑,也經常出危險。看到這些情況,退休後的葉連平把附近一些孩子招呼到家裏,免費進行輔導。對於那些父母不在身邊或者失去父母的孩子,葉連平會讓他們乾脆住到家裏。每個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他幾乎都花在孩子們身上。20xx年,當地政府出資,把葉連平家對面的.兩間倉庫改造成教室和圖書室,正式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20xx年開始,葉連平拿出部分退休金,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設立"葉連平獎學金”。自成立以來,葉連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已經培養1000多個孩子,“葉連平獎學金”發放10多萬元,先後獎勵資助130多名留守兒童。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葉連平並不在意,他説他更在意的是時間,他要把餘生的每一分鐘都留給孩子們。近年來,葉連平先後獲得“全國德育教育先進個人”“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2

通過這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對張桂梅先進事蹟的學習,同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自感羞愧。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的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她工作30餘年來,愛生如子,對待教育事業兢兢業業,即使被病魔糾纏也沒有一絲懈怠,仍然帶病忍受着劇烈的疼痛站在講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心中仍然牽掛着她最熱愛的教育事業。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為學校的教育盡一份力,為貧困地區的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學習心得3

彭士祿,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海豐人,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黨的早期領導人、我國農民運動的先驅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時父母犧牲,8歲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投入監獄,此後顛沛流離,幾經輾轉到達延安,在黨的培養下成長成才。上世紀50年代,他響應黨中央號召,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製事業,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製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後,他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引領我國核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原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科技顧問,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xx年3月在北京逝世。彭士祿同志個人成長和家庭發展,歷經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見證黨的`建立、鞏固、發展的百年奮鬥歷程。

他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始終保持着對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許國、科技報國,求實創新、敢於拍板,踐行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為我國核動力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高風亮節、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不息、躬耕不止,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蹟廣泛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認為,彭士祿同志是紅色家風的優秀傳承者,是科學家精神的傑出踐行者,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從黨百年奮鬥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個人成長奮鬥融入黨和國家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