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4K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1

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平日裏的點點滴滴中,學生進步時,與他一起開心;學生退步時,與他一起分析;學生氣餒時,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學生犯錯時,教化他而不是責罵他……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人們常常把我們教師比做蠟燭,這就要求我們應該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這就要求我們愛崗敬業,獻身教育。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每到教師節,總可以看見畢業的學生來校看望老師,這時我們感覺到很欣慰,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着我們老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伸斯基説:“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師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係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係,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着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整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説到做到;要求學生説話誠實,自己就要表裏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裏規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動場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美德。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裏的五保户、老複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説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裏的五保户、老軍人共賀節日。

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着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説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為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為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通過德育基地教育,使學生們轉變了觀念。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3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課程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課程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課程活動並不神祕,德育課程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課程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課程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課程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課程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課程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課程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置德育課程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特別是德育課程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係。

德育課程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並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為主體,並不意味着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課程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課程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着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願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4

在公共課教學部陳志強主任、董世勛、尉 萍副主任的部署安排下,我們德育教研室近期要求所有德育教師相互聽課,對陰志平、徐惠敏兩位教師進行公開評課。通過這次的聽課、評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老師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還是收穫多多。

一 、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這是新課標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要求。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因此,在聽課中我特別注意各教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非常重要。

1 只要學生積極回答了問題,應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好,很好。。這表揚鼓勵的話隨處可見。這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 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如何保持下去同樣值得借鑑。教師在每個環節發出的指令清楚準確,不僅藉助流暢清晰的語音語調,還充分利用優雅適宜的體態語,把教師的意圖傳達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也只有同學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無從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這就會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

二、課題的引入自然貼切

本次相互聽課,公開評課大多數老師進行互動式,能夠理論聯繫實際,找準切入點,瞭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聽課的老師們覺得很放鬆。

三、教學環節的設計環環相扣,層層推進。

縱觀所聽的這幾節課,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圍繞目標層層展開,每一個活動都是為下一個步驟作準備。

四、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在這幾天的聽課中,我發現比較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語言很有親和力,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善於利用多媒體,動人案例,提問,遊戲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同學們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五、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

教學改革就要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2、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案。

3、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4、 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以上是我的一點感受,不到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5

自20xx年10月,課題申報成功以來。我們課題組在縣德育辦的要求下。開學初,每位實驗教師備好一至二節教案,課題組長根據他們的內容,擬定好各位教師上課時間,我們共有14節教案,基本上達到每週一節。有極少數教師認真完成了上課,但有大多數老師沒有對德育課題引起重視,還認為是增加負擔。當然在這一階段中,談不上完成的成果。把所做的事情作個總結:

本期課題研究的具體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組織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環境。

我們立足本校實際,以德育創先有新舉措,校園文化有新形象。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德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把課堂教學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明確德育教學目標。堅持以思品課和班隊課為德育主要課程,本校是校長全面抓思品,班主任老師認真完成班隊課。在教學中經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堅持充分發揮學科教學滲透德育的功能,有目的地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陶冶學生情操,對改造內心世界,形成良好的品質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創設活動載體,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學校重點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學生行為的標準,狠抓體驗教育、規範教育。讓學生分別能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體驗,還能在大自然中進行體驗,通過系列活動,促進學生養成學習、生活、衞生、勞動習慣。本期在開展實驗競賽,小製作比賽,六一活動中,成績較為突出。

1、開學初,由少大隊制定好班級德育評分考核方案,加強日常行為習慣的'檢查監督,提高值日質量,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在行為規範方面做到:在校園裏不吃零食,提倡學生不帶零花錢,應該懂得節約是美德;講究環境衞生,在教室裏、校園內、校門口看到任何廢紙雜物都有責任和義務撿起來放進垃圾箱裏。教室裏要做到綠化、美化、藝術化;同學間團結友愛,不打架罵人;由於是農村學校,學生的語言意識是特別差的,所以要大力推廣普通話,開展説普通話從我做起活動,規範全體學生語言意識,樹立文明學生新形象,以普查與抽查相結合,記入班級德育考核之中,要求師生之間交流多使用“對不起、您好、謝謝、沒關係、老師好、同學好”等禮貌用語;禮儀教育更是重要,見車行儀,不亂穿梭馬路,放學回家成路隊。

2、開展光榮升旗手活動。三至六年級各班積極推薦有特長,為校為班級爭光的學生為“光榮升旗手”,每週一輪流升旗,讓全體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3、為了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改變學生的言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在上期的基礎上進行鞏固,再開展切合實際的活動,對隊員的心靈進行洗理,激勵他們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四、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本期制訂有關課題工作的規章制度,有德育課題研究管理條例,其中包括了課題申報、論證、立項、實施、結題、考核、評獎等一系列細則;課題組長職責;課題活動實施方案等,這些管理規範確保了我校德育工作有學年、學期工作計劃,有檢查、總結和考核,有課題申報、指導、結題和獎勵,資料完整,存檔有序。

在參加學校“十一五”課題的研究中,我們課題組部分成員能根據自己所上德育活動課,總結活動情況,得出活動效果。從而為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打下基礎。我校為了課題能夠更好地開展,建立了“農村寄宿制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課題研究管理檔案。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6

國小德育即學校對國小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屬於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誌。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着主導作用。

1、確保德育為首

教育的根本在於育人,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優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使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我們要結合《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中國小德育綱要》等德育規章,解放思想,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出發制定實施計劃,要從輿論宣傳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採取切實措施,堅決扭轉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不良傾向。

2、加強家校協作

三字經裏説: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複雜的任務。”可見,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學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長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又是時刻存在的,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起着耳聞目睹的直觀影響。所以老師和家長的聯繫就成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別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了。我們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強家校聯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裏的思想發展、心理變化,並作好學生在校的反饋情況,讓老師和父母都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確的指導。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連接紐帶.只有家校兩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達成共識,才能給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橋樑。

3、營造良好氛圍

我們常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但學生對於實際的意義還不是很明確,我們不僅從理論上對學生進行教育,而更應該教育學生怎麼樣的行為才算是愛祖國愛社會主義,要讓學生知道要愛祖國愛社會主義,首先要愛家鄉、愛學校,讓他們從小事做起;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為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出力,創設優美的校園環境,讓學校內的一草一木都成為教育的陣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薰陶,提高素質;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要開齊上好各門課程。

只有教育思想正確,把學校德育擺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們學校真正辦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基地。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7

今年5月19、20日,我參加了區教育系統中國小德育與安全副校長培訓班。培訓班由區教育局陳煥鵬副局長組織。培訓班首先由廣州市律協教育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韓宇烈作《法律思維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其次分別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人事處處長毛國民作《學校危機事件的應對策略》、廣州市新穗學校副教授石軍作《如何應對校園欺凌》、荔城二小三位校長作《安全、德育工作經驗分享》進行培訓。在培訓班上,各主講人通過深刻的理論闡述、生動的案例剖析,深入解析突發性事件的成因、基本特徵和分級標準,明確指出了突發性事件、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和應對之道,着重強調了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讓我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突發性事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徵、處置原則和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系統的認識。

現在,很多學校在安全工作上如履薄冰,唯恐因為傷害事故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即便如此,傷害事故的發生仍然不可避免。而在傷害事故發生之後,學校及教師常常手足無措,處於被動的地位,對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我認為應對學校突發事件要着重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安全重“預防”。

學校要加強對《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等教育法律法規及的學習。學校領導班子及教師不僅要懂內容,還要讓學校、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心如明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確保在出現學校突發事件時,表現得坦然與自如,而不是惶恐和無措。

二、日常強“管理”。

及時瞭解老師工作狀態,對的崗位用對的人,做對的事。還要將安全制度和措施考慮周全、部署縝密,堅持"只要是想到的安全工作就要落實好"的工作原則。要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各類安全工作預案,在預案中明確教師的安全職責,為確保教師安全職責的落實,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應根據學校人員崗位變動情況與每位教職工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責任到人,強化每一名教師的安全責任意識。

三、處置要“迅速”。

在學校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要堅持處理快速,才會掌握主動權。否則,讓事故當事人牽着鼻子走,就會使學校始終處於被動的境地。對於事故的處理既要避免急於求成,也要避免拖拖拉拉,否則,多耽誤一天就會生出很多變故,讓我們無法應付。因此,在事故發生後我們在積極着手解決的同時,要堅持有缺口就立即打開,及時的把事故的最新消息向上級彙報,堅持服從上級領導的指示。

四、信息要“準確”

謠言止於公開,謠言止於真相。對待當事人、媒體要講真話,要公開事件的調查過程。很多突發事件,正是由於開始捂住真相才釀成大事,只有把事實真相講清楚,才能取得廣大學生、家長及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事故發生後,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涉及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要認真履行好職責,深入調查,及時的把信息反饋給校領導班子,並及時的把已經瞭解和可以確定的事實真相及正在採取的措施向上級領導部門彙報。把用真相防止流言蜚語,變被動為主動,有效的引導社會輿論沿着健康的軌道發展。

五、責任要“擔當”

校長要以身作則,切實承擔起安全穩定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待媒體、家長要先調查事件,主動擔責但不分責,認責不認罰(具體責任等最後司法判定),不承諾做不到的事。要紮實做好安全預防工作,高度重視安全工作。事故發生後,要及時調查清楚事故的責任人,勇於承擔事故的責任。及時向上級溝通和彙報,堅決為學校、為教師當好後盾。處事不避難,勇於擔當。

六、過後要“跟進”

在處理學校突發事件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當事人的思想穩定工作,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事故發生後要安排專人對當事人進行後續的跟蹤調查,掌握當事人的思想動態,積極向領導彙報,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8

今天突然看到11年夏天在烏魯木齊兵團二中參加“中國小德育研討會”的聽課筆記,有點心血來潮,認真的讀了兩遍後感覺真的很有理論價值的,所以就再整理一下了。

聽了韓珍德老師的課,有幾點我是很感興趣的。“德育就是要主抓環境衞生”這是韓老師的經驗之談,這一點在魏書生老師的講座中也有所體現。魏老師説“德育的成功就是學校沒有一片紙片”可見兩位專家對校園衞生的重視程度都是很高的。也説明了一個良好的衞生習慣在學生的成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品德塑造不可或缺。在以後的級部政教管理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衞生習慣的養成,讓學生能在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

新的教育法明文規定不準體罰學生,這讓我們衝在第一線的老師感覺非常不安,從古到今教育都是嚴師出高徒,現在讓我們高度的尊重學生,完全的給予學生人權,這樣真的就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嗎?我在懷疑,衝在一線的老師們也在懷疑。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適當的懲戒是有利於教育的。韓珍德老師在他的講座中也提到了處理學生的問題,他的觀點也是“教育的懲戒是必須的”我不反對理想條件下的教育理論:“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中,他就學會負罪感;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這樣的理想條件下的教育方式就要運用到理想條件下的孩子們。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些不良的惡習或者説有了很多不良惡習,我們還用這種理想的教育方式,可能就很難達到我們的教育預期了,這也正所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啊,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靈活處理方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一個孩子的成長沒有經歷一點挫折,他能更加健康的成長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一首歌詞中寫到“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這也説明適當的懲戒,讓學生在犯錯誤時受到一些應有的懲戒,讓他們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更加懂得責任,知道自己的過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學會擔當。這也是我們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是以後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筆精神財富。

任小艾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很新穎:“所有的孩子都沒有錯,只是我們的思想還沒有改變,現在孩子的思想沒有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這一觀點我認為能很好的解釋現在的教育現狀,很多老師都説現在的學生不好教了。其實不是不好教了,而是我們不能接受了。孩子的想法、做法都有點超前不能讓我們滿意,我們提出的要求他們也不能接受。這一現狀其實就是思想的分歧,問題不在孩子而是因為我們的思想還沒有解放出來,還在傳統思想的束縛中。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應該是進步的,我們再不能拿我們上一代教育我們的思想來教育下一代了,與時俱進迫在眉睫。改變從我們老師開始吧!

國家教育政策一直在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考核教育成果時卻往往只看學習成績或者説是考試成績,不同的考核制度就決定了我們不同的教育結果。韓珍德老師説:“在國小不是學多少東西,而是要學會多少習慣,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在教育的公認目標,但是在落後的西部地區教育任然處在學習知識這一目標上,對能力的培養還沒有真正重視起來。當然沒有重視能力培養不光與我們老師有關,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上級管理部門,他們評價教學也一味的只看考試成績,這就促使我們老師忽略了德育,忽略了能力的培養,把考試成績視為自己唯一的追求目標,更有一部分老師也利用這一法寶登上了領導的寶座。這些領導當然也會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他的下屬,視成績為教育的終極目標,從而培養出了一批高分低能“人才”。非常期待國家能真正把考核老師的標準和素質教育的政策接軌。能讓老師真正的可以培養有用的高素質人才,真正把教育目標用在育人上。

中國小德育課堂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12月23日下午2:30在平塘縣平舟實驗國小會議大廳裏,在縣人民政府領導的關心和牽線下,特邀請了貴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冉關芬教授對全縣中國小班主任老師進行了德育、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可以説是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參加本次培訓的收穫和體會:

1、冉關芬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德育、班主任工作二者之間的關係,詳細的講解了德育的俠義與廣義,使我們瞭解德育的兩個目標:一是做一個卓越的人(成就自己),二是做一個合格的公民(遵守規律、規則、維護所在羣體及社會的秩序和法律)。並運用名家説“德”引出了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苟子《勸學》:“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矣”。

2、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為未成年人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努力做到是學生的心理“醫生”,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培養他們的各種生活生存能力,促進他們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3、使我認識到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學問很多,必須不斷學習。我“既然選擇了做教師,就要做好。”要把教育當做一份事業,而不是當做一種謀生的職業。我要把這些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理念學好、用好,但絕不是全搬進去,照本宣科,而是有待於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消化理解,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借鑑經驗,取長補短,並不斷總結、反思,追求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4、充分利用班會、思想品德課、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習慣。對於優生,及時幫助解決心理負擔。對於後進生,耐心疏導和啟發,用智慧的愛發現他們一丁點兒進步就及時表揚,使他們展開自信的翅膀。

總之本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班級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新的班級管理理念運用到班級工作實踐中,使班級工作有新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