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92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集錦15篇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

《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説,也是最認真看的一本小説。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天小霞的出現,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於很多人來説,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裏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麼認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劃到了極致,而且我自己就感覺我就是孫少平身邊的一個人,一個默默關注它的`人。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作文網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2

在中國,有一篇著作: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説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沒錯,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路遙(1949-1992)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農民家庭,原名王衞國,中國著名作家1992年11月17日因為肝病去世,年僅43歲。

《平凡的世界》如同書名一樣,很平凡,但卻反映出從1975到1985這十年裏中國西北農村的變化:從農業學大寨,到鼓勵發家致富,體現了中國十年間的變化。

當然,書中也有田福堂這樣無奈的幹部,從集體、革命,再到取消集體的憔悴,無奈。體現了一次“XX”所給人帶來的變化。

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説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是啊,這裏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本來是沒有差別的,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的?就是人和人的遭遇不同。

比如我們上學,一開始大家都是一樣的,但一段時間以後,人與人的差別有時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説:“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

自強、自立正式孫少平的特徵,也是我們應學的。讓我們在這平凡的世界裏,感謝不平凡的自己吧。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3

在這個寒假,我閲讀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經過閲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那懵懂的心靈漸漸領悟了“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但只要克服人類最懦弱的本性,那麼自卑也堅強的道理,我想這正是這本書對我而言的中藥意義。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在路遙先生的眼中,這是世界是平凡的,經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感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齊。

看似簡單,卻義不平凡的書,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李氏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在本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那個為夢想而自討苦吃的孫少平。

為夢想,他自願出去當賣勞動力居無定所的攬工漢,雖是自討苦吃,卻也甘之若飴。在這書中,剛出場他穿的是破舊的衣服,吃的是丙菜。但並沒有抱怨這個世界給他這麼多的不公,到之後,他踏進黃原城那一刻開始,就,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樂,而知飢餓、寒冷、受辱、受苦、當作自我的正常生活。

他就像不倒翁,又像彈簧,壓力越大,動力越大。我敬佩他,敬佩他能夠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為了生活去做最底層的工作;我欣賞他,欣賞他能夠這邊脱掉骯髒的工作服,那邊能夠和田曉霞談論文學,和顧養民探討人生;我佩服他,能夠蜷縮在被褥裏,就這昏暗的光亮讀書,心中卻依舊感到崇高和興奮。

《平凡的世界》,他的資料如同它的名字,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給我們展示一幅普通的、而又內藴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曆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曆程。

這本書為我的人生道路填滿了一塊石頭,使我心中充滿了應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我相信,開卷有益,我的道路將日益飄滿書卷的馨香,筆直平坦。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4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對這本書並不陌生。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的一部長篇鉅著; 是一部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全書共三部。曾獲“茅盾文學獎”,被譽為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這本書我在高中時期曾經讀過。那個時期的我比較喜歡多愁善感,內心總是充滿着各種幻想。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非常喜歡看課外書。經常一邊寫作業,一邊偷偷看小説。有時甚至把小説包上書皮,寫上“語文”兩個字,以應付父母的突然來襲。

我高中期間的班主任是個博學的一個老夫子。教室牆上懸掛的國畫、警句都出自他之手,還教我們用抹布蘸紅墨水拓在他裱好的作品旁邊。至今還記得教室右牆上的那幅荷花圖,上面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如平原跑馬,另放難收”他曾經讓我在作業本上抄過十遍。

記得有一陣子,我模仿汪國真,席慕容寫詩。常常寫一些雲霧繚繞,找不着南北的東西,很快被他知道了。我沾沾自喜,拿給他看,又有些忐忑。他好像笑的很輕鬆,隨後建議我多讀些名著。之後在他那裏,我借閲了《水滸傳》、《三國演義》、《茶館》、《家春秋》等很多大家作品。現在想來,老師是想建議我要文風樸實。可惜那時年少,還沒有一點閲歷,便學着大人們歎息,不想卻成了無病呻吟。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便天天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獨闖天下。看了三毛的故事,便開始留長髮,穿長裙,哼着《橄欖樹》一心想浪跡天涯……

也就在那段時間, 我遇到了《平凡的世界》這部鉅著。書中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面對困境,不屈不撓,同命運頑強抗爭的畫面讓我刻骨銘心。現在已經不記得自己是怎樣迫不及待讀完這厚厚三本書, 只記得這部書對我的影響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它給予我一種來自心靈的`震撼。書中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體驗着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讓人看後回味無窮。書中人物對親情、友情、愛情的理解,讓我學會生活,懂得包容。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浮躁的我,改變了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改變了我對生活、對父母、對學習的態度。我開始感受世界的美好,感覺到周圍的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

這部書看完後,我平靜很多,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每當我騎着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我吸收着新鮮的空氣,眺望着遠方的天空,真是心曠神怡。

參加工作以後,逐漸了疏遠了書本。除了偶爾翻閲幾本雜誌以外,看應付考試一類的專業書籍的時間都微乎其微,更是遠離了小説。但是,對於《平凡的世界》這部書中描寫的情景,我卻常常想起。

慶幸的是,因為近期學校開展的“書香伴我成長”活動,我無意間在教室的圖書角發現了學生帶來的這套《平凡的世界》,驚喜不已之餘,立刻借閲。

不惑之年再讀這部小説,故事中那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更讓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這部現實主義小説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者從1975年到1985年,以孫氏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難的人們。書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屈服,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你有一顆火熱的心,能熱愛生活,不要把不幸當作負擔,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這便是《平凡的世界》給我的啟示。

我不知如何使用自己貧乏的語言向大家描述這本書,就引用別人的一些話吧! 有人説它已經“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還有人説它“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我想若干年後,《平凡的世界》可能會成為像《紅樓夢》那樣被很多專家研究的書。路遙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他和《平凡的世界》一樣永垂不朽!

《平凡的世界》的確是一本值得大家閲讀的書,希望更多的朋友和它結緣!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5

掩卷沉思,酌茶頓悟,又一本書被歲月翻過了,《平凡的世界》用平凡的人把不平凡的事向我們展示了出來,展現的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社會的變遷與覺醒。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孫少安等人物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愛不釋卷。

看完《平凡的世界》,我除了感動便是羞愧,我出生在廣東省一個不是很發達的四線城市,我是平凡人中的一位,但是我覺得我有着不平凡的待遇,從小到現在,我幾乎都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前面的路都是有他們的辛勞和關懷鋪成的,我沒捱過什麼苦,最多在這人生路上累了,歇一歇。沒有孫少平,孫少安的自尊,自強和自立,想到這裏,我便是無地自容,即便是在大學,讀了一個學期,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也許我的知識比他們多,但是他們會思考,望向外面的世界,直到永遠,而我只會將知識温存起來,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得過且過,只在乎今天的快樂,忘記了明天也許即將到來的傷痛。

他們是平凡的,但也不好高騖遠,一個通過自學而達到大學生的思想高度,一個則選擇了煤礦,兢兢業業地工作,對他的工作始終充滿着熱忱,即便自己平凡,也要為別人做出自己的一分努力,這就是路遙世界中的精彩,不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一個漂亮的人,這樣的話只是證明你處事圓滑,而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為自己身邊的人,儘可能地做一些漂亮的事,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在《平凡的.世界》中彷彿變成了稀奇。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競爭激烈,人性缺失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讀一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悲劇,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人生,碌碌無為,甚至於想了結一生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找回自己生活的支點。

《平凡的世界》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葬送自己的一生。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黃泉之下亦不甘。

《平凡的世界》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看完《平凡的世界》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前路,不至於到夕陽西下時,我們還在暮光之城中徘徊……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6

孫少安,孫玉厚家的長子,為了減輕清貧家庭的擔負,國中畢業就停學在家協助父親務農,供還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學。由於他才能突出,不只是家裏的主心骨還當上了消費一隊的隊長,在雙水村頗有名望。但也由於一無所有的家庭,他忍痛放下了田潤葉的感情,而跑到山西娶了個姑娘。生活的艱苦讓他逐漸沉穩,他開端湊錢創辦磚窯,但由於僱傭的燒磚教師是個水貨,讓他的多年心血全都付諸流水,為此他的家更是寒上加霜,但生活不會孤負有心的心,他得到朋友親人的協助和支持,終於完成了鹹魚大翻身,成了當時最先富有起來的農民,讓鎮長和百姓都刮目相看。

他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從小就熱愛讀書,特別是世界名著,他都一五一十,在學校裏,由於家裏的清貧他只能穿那件最薄弱的外套,和吃最不堪入口的黑米膜,同窗們看不起他,不搭理他,卻又羨慕他的學識和才能,他代表學校去黃原縣扮演講故事,他打乒乓球的技術能取得縣裏第一名。高中畢業的少平也由於家庭貧窮而選擇了放棄上大學的時機,他置信生活的貧窮壓不倒剛強的'他,像是《鋼鐵是怎樣煉成》裏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他孤身一人到城裏打短工,卻不測博得了田曉霞的愛。由於機緣巧合,和他的人品學識俱佳之顧,進了煤礦區當上了一名榮耀的礦工,屬於國度工人。後來由於表現好,肯吃苦,有氣魄,當上了段長,成了勞動模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的意志,反而在錘鍊他的力氣,讓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7

最近在繁忙中抽時間讀了路遙的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一書,字裏行間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很多的場景令人感動。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小説。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上世紀1975年至1985年這十年間城鄉社會生態,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展示了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階層普通人們的社會生活。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強,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錯綜交織,紛繁多彩,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説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這是黃土高遠上千上萬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遙們講述的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

人生就像這本書一樣,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像主人公孫少平那樣對生活從來不低頭,不斷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種讓所有人都為之歎服的人生之路。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8

路遙先生著作《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這部小説的內容主要是描述孫少安和孫少平在當時社會變革下,艱苦奮鬥的故事。

我們先説孫少安,他是一個孝順、機智、吃苦耐勞與樂於助人的強人。他家生活貧窮,所以他不能去上學了,在家裏務農,幫助家人過光景。隨着改革開放的政策實施,少安在這個關鍵時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在村子裏開辦了自己的制磚廠,經歷過失敗,經過朋友幫助,他的生意起死回生,辦的越來越紅火。除了好的政策,少安娶了踏實肯幹的秀蓮,給予他足夠的動力和信心;如果沒有秀蓮的支持,恐怕少安很難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接下來説説孫少平,他比少安貌似更幸運點,他在家人的支持下,一直學習讀書,使他得精神世界得到了巨大的滿足,故而他想要擺脱種地當農民的現狀,想要衝出去,不管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想當平平凡凡的普通人。現實卻很殘酷,高中畢業後,他只能回村當國小教師,後來也是在政策改革下,他選擇了外出闖蕩,當過攬工漢,雖然傷痕累累,但是內心充滿歡愉;去了煤礦,每日黑身子掏炭,精神世界卻一直得到滋養。同時他和曉霞從一開始的害羞相處到愛意滿滿,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曉霞因為在洪水中救人壯烈犧牲,不能如約與他在古塔山相見,他心如刀絞;而他因為在煤礦救人,眼睛旁邊受傷,留下了深深的傷疤。

少安為了改變家庭貧窮而創造財富,少平為了生活的尊嚴而活着。日子就是這麼艱苦,可誰又不是邊走邊哭,卻還得繼續努力向前。現如今,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做不平凡的人,前路漫漫,且行且成長。

最後,以路遙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止休的奮鬥!只有選定了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才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9

生命裏有着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樣的愁苦和感傷?

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貧瘠厚重的黃土高原上曾經有這樣一羣苦難的人,他們機械式地生活,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個政策可以塑造他們,明天一個決定也能夠摧毀他們。幸運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膽的生活着,不敢有一絲作為。他們樸實平凡的就像腳下的土地、風中的塵埃,他們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身體裏藴藏着無窮無盡的力量。但他們守舊、落後、睏倦、貧窮,就像煙波浩渺的海綿上隨波逐流的船隻,沒有方向,沒有出路,人生只能任由命運擺佈。這種無助的感覺就如同青藤紮根在心裏,越揪越緊,以致讓人窒息。

本書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形象地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難的人們。當少安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獨自承擔起家庭,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麼的讓人惋惜,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裏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他的潛意識裏認為自己給不了潤葉幸福,他知道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家的。他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

當少平在村裏不當教師後,他沒有向命運屈服,不願一生只為填飽肚子而活着。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着他到外面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盡心盡力地幹活,成為一名優秀工人。但是,這一切絕不是靠運氣。在他闖蕩過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訴我們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爛的行李,告訴我們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訴我們他的求學精神有多麼頑強。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着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0

正值暑假,門外似火球的太陽將人烤得心煩意亂。與其在家外受驕陽的炙烤,倒不如在家裏找幾本好書讀一讀。本着這個想法,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選擇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通過閲讀《平凡的世界》,我真正感悟到了“無論哪個時代,勞動者都是幸福的。”作家路遙以平凡、樸實的筆觸寫出了人性的光輝。字裏行間流露出的親情、友情與責任擔當温暖人心。

善良的蘭花嫁給了“二流子”王滿銀,一把手拉扯兩個孩子,沒有怨言,死心塌地地過光景,讓我看到的是農村婦女的辛勞、樸實和不畏勞苦;孫少平不顧往日恩怨衝入洪流中救下跛女子侯玉英,讓我看到了這個年少後生心中的坦然大方、心胸廣闊與英勇無畏;田潤葉堅守心中最初的愛情卻因二爸的前程不得不委曲求全,讓我看到的是痴情女子內心的脆弱、敏感;孫少安執意不讓妻子賀秀蓮為自己盛飯時挑稠的盛、不讓她為自己拿白饃饃,讓我看到的是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在缺糧少食的年代和高強度勞作下仍顧及全家人的情義。你看,《平凡的世界》中的諸多人物看似平凡而實際不平凡的光輝品質,這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卻是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他們身上發光發亮的精神品質對今天的年輕一代仍有啟迪和教育意義。

在那個年代,人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躍然紙上,讓人看得揪心,不禁為之動容。儘管是在那樣的條件下,文中以少平、少安為代表的諸多普通勞動者仍沒有被現實無情擊倒,反而愈前行愈勇敢。

路遙在文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路遙是這樣寫的,他筆下的人也是這樣做的。少安十三歲便輟學回家出山上工,少平在安溪縣讀書時,每頓只吃兩個高粱面饃,更不敢奢求有一份肉菜,卻依然想方設法看各種進步書籍來武裝自己。孫玉厚年過半百仍出工賺工分。他們為的不光是自己,更多的都是心繫親人,他們時刻在為一家人的未來而打拼奮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唯有奮鬥才能讓其足夠絢爛多彩,唯有像文中孫玉厚父子三人一樣,在艱苦境遇中仍摸爬滾打才能在平凡的世界中彰顯不平凡!

人性中透露出來的善良是畫在我心中的又一筆濃墨重彩。“善人者,人亦善之。”無論是少平還是少安,他們都是極其淳樸善良的人。少安在磚廠效益還不是太好的時候,對村民也是能幫則幫、絕不含糊;少平在遇到小翠被欺壓的時候,不惜拿出自己全部身家幫她脱離苦海。這一切讓我們看到淳樸的勞動者身上的光輝。善良並不是他們的本性卻是他們的選擇,他們的善良使自身靈魂得到昇華。不止主人公身上的閃光點吸引着我,同樣那些小角色的出現也讓我看到什麼叫做“情滿人間”。王世才在煤礦下勇敢的用生命挽救下工友;田潤葉奮不顧身躍入洪水猛流中挽救另一個小生命;河南打鐵的師傅收留素不相識的少安,使他免受深夜之凍。

全篇最為之動容的另一條主線則是“責任”。責任是孫少安身為一隊隊長的身先士卒、辛勤勞作;責任是田福軍在“意識形態主導生產”的時候依然堅持實事求是的底線;責任是喬書記親臨基層跑遍各縣所體驗的民生疾苦。何謂責任?責任是活者不只為自己而是立志改變自己生存的環境,使親人與別人的生活更加美好。選擇承擔責任必定很辛苦,要想放棄不難,但堅持承擔一定很酷。

作家路遙帶給我的並不只是這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更多的是一次對艱辛生活的感悟與體驗。我從中看到的不是少平與少安而是千萬個以少平少安為代表的基層勞動人民,是他們骨子裏散發出來的人性的光輝深深打動着我。以後的人生無論是失魂落魄還是得意洋洋,我都將讓自己的心靈停留在平凡的世界裏,停留在充滿美好的黃土高原上。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1

每個時代有英雄或者説代表人物,但平凡的人才是時代的負荷者,才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翁。平凡,這樣一個洗盡鉛華的詞,從口中讀出來,無端端的就讓人有歷經磨難之後的淡定從容而又寬厚良善之感。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説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説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詞藻都沒有。整部作品平淡而又質樸,在路遙的筆下,一個平凡人的生活圖景就浸潤在這幾十年的時光裏,普通,但又藴含着勞動人民特有的淳樸與堅強。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黃土地的世界,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他們在這個荒涼的土地上貢獻了一生。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苦難與拼搏,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等這些平凡的元素為我們展現了勞動人民瑣碎而坎坷的生活。作者為我們闡釋了平凡和苦難,這才是生活的意義,人生就如同一個苦行僧的修行過程,我們要嚐盡困苦,才能修習圓滿。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醜惡,人情世故都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一一折射出來。

輕易地,我就對文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因為自己的家鄉就在農村,感覺裏面這些平凡而深刻的人物形象不經意間就會與自己的鄉親們重合。看這本書的時候,淡淡的熟悉感一直充盈着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糧食作物,播種收穫,父母兒女,還有不時的分別與團聚。家庭中有過節時的歡悦,有結婚時的喜慶,也有喪禮是的悲涼,還有親人去世的哀傷,更有日常生活中小口角和平時的小娛樂,這就是鄉村人的生活。雖説人生如戲,但戲台上的情節是緊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融合在幾幕劇裏。但人生充滿着瑣碎的矛盾糾葛,纏繞而又糾結的小細節,你牽着我,我絆着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説還休。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是存在的,但平凡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電視劇裏的這些情節抵不過日常生活中的細水長流,天冷的一句噓寒問暖,天熱時的一碗綠豆沙就足以慰藉我們乾涸的心靈。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2

路遙,共和國同齡人,原名王衞國,是陝北榆林市清澗人。説起清澗,有兩大文化遺產,一是路遙,一是沁園春雪。路遙出生在農村,高中畢業後,在鄉下教過一年書,後去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並開始文藝創作。期間發過很多小説,但有兩部頗為有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人生》我在大學的時候有幸看過,畢卷後也唏噓不已。近日又看了《平凡的世界》,沒日沒夜地看,不知不覺間三天功夫竟看了百萬餘字。

路遙,他取着筆名的時候,大概就是借鑑了路遙知馬力,堅持和時間,才能評定一個人的好壞,而作者的小説,無時無刻不提醒着讀者人的堅毅及生活的苦難。

平凡的世界,對啊,這世界多平凡,因為它就切實存在在那裏,沒有思想沒有哀樂,颳風下雨,霜凍冰雪,見怪不怪。但人心人生可以不平凡,因為人可以選擇,哪怕在他人眼裏,一個唯唯諾諾活了一世的老農漢,他依然可以不平凡。

孫玉厚一生,勤勤懇懇,一生務農,是個十足的農村人,他的理想很簡單,就算自己累死,也想要兒女可以出人頭地。他作為一家之主,自覺虧欠一家人太多,對啊,這就是一個男人,在成家立業後,都會難過的一件事情,明明沒人責怪他,而且不斷安慰他,兒女也懂事聽話,能幫就幫,但依舊無法消除他的愧疚感。直到最後一刻,他的兒子,花錢在村裏建起學校,那一刻他哭了,他知道一家人為這一刻付出了多少,嚐遍了多少苦辣,他孫玉厚的腰桿子,終於在這一刻可以挺起來來了,他真的是卑微了太久太久了。

孫少安,十三歲就幫助父親操持這個家,家活農活樣樣行,又有一身男兒氣魄,年紀輕輕就被推選為一隊隊長。他國中讀書優異,但他知道不能再接着讀書了,他要幫助父親,供養老小,讓弟弟妹妹讀書。但他依舊去考初升高的試,考了全縣第三,他要讓別人知道,不是他考不上高中,是他不能再去讀高中了。他也知道在那一刻他和潤葉的人生,就徹底分道揚鑣了。雖然潤葉後來送信為他表明心跡,但他始終不肯接受,他知道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和秀蓮結了婚以後,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他辦的磚廠也越來越有起色,雖然中間有過一次大難,但終究命運沒有背棄他,就在他感覺到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他的妻子秀蓮生了肺癌,離開了他,人生吶,你真讓人可愛可恨。

孫少平,故事的男主角,故事一開場就等眾人領飯走光後,一個人撿剩菜剩飯,當他知道有一個漂亮的女生和他一樣的遭遇後,自然而然兩個人走在一起,後來這女子又和班長好上了,這種沒戀又失戀的感覺,真是有多懊惱。高中畢業以後,他回村當了一段時間老師,後來學校拆遷,他也再次務農。但他不甘心,年輕的心啊,都想去外面闖闖,他在黃原攔工,都説知識就是力量,但在中國的勞動市場,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書生,書生都是吃不起苦的,甚至擦破點皮都得嗷嗷叫。他第一次感受到,生活有多艱辛,但他倔強執着,不想回去,不想面朝黃土背朝天,那樣太可悲了。在黃原他見到了他高中的書友田曉霞,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思想覺悟,拋開社會地位,他們的心是如此接近,他們漸漸地,對對方有了愛慕之情。哪怕他孫少平,是個出賣苦力的攔工漢,她相信這個男人是個有些豐富內心世界的強人,這正是他想要的。孫少平被礦務局錄取去當礦工的時候,他很高興他終於有個正式的工作了。要知道那個年代,要當工人,那也是千難萬難的。在離別前,她倆上了黃原的古塔山,在大樹下,田曉霞和他説了《熱尼亞。魯勉採娃》的故事(我看到這段刻意去搜了這個故事,他的結局讓我有種不好的預感),這段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田曉霞説他們也要像書中約定的那樣,兩年後同一個時刻再來這裏相會,不管他們在做什麼,人在哪裏。孫少平一把抱住田曉霞説好。是的,他們在一起了。後來臨近相會時間,田卻死了,孫在那天,依舊一個人趕赴了那個約會,他在同樣的一刻,走到那顆大樹下把採摘的花,放在他們一起坐過的石頭上。礦場事故,他為了救人毀容,又逢金秀表白,他拒絕了,他知道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定格在那黑黑的礦場,但他不難過,他反而高興,那是他熟悉的環境,繁重的勞動使他忘卻煩惱,那就是生活的意義啊。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3

讀完《平凡的世界》感想好多,可真要寫讀後感,卻又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落筆,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解讀損害了路遙先生的本意。《平凡的世界》 白紙黑字的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着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其次,這部小説給我最大的感觸最深的就是最精闢的一句話“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説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這裏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四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説:“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4

羊肚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一個在那山上喲,一個在那溝。伴着這首耳熟能詳的陝北民歌,我們開始本次的內容:淺談路遙老師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文學史一部擁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初次瞭解到這部小説是國中時期,那時每天下午放學後,準時守在收音機前,聽李野莫老師的評書,我已深深被他生動的講述和故事情節所吸引。

時隔6年,我已上了大學,平凡的世界又再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出現在我的世界裏,當時我瘋狂追劇,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觀後分享會。在分享會後,我決定把小説認真地看完(以前都是走馬觀花的看)。直到今天電視劇和小説已被我刷了不止5遍,還是非常喜歡。

這部小説為什麼非常受歡迎,從藝術方面講:它的藝術表現形式上就有三種以上,從內容方面上講:這部小説描述的是我們的真實生活,尤其是從農村長大的80後,90後,大家幾乎都可以從小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非常貼近讀者的心靈,來完成吸引讀者。

曾經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段子:“我們在讀小説時,一直以為自己是孫少安;可是回到生活,發現自己像孫少平;再被生活無情的摧殘之後,又覺得自己像王滿銀;最後發現自己練王滿銀都不如。”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最後用電視劇中經典的對話結束。

少平:“我活着,不只是為了活着”。

曉霞:“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是有另外世界的人”。

少平:“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活的不平凡”。

曉霞:“只有永不遏止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烈的凋謝”。

願大家以後的日子都過的不平凡,加油,少年們!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5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我總幻想着自己能擁有蜘蛛俠的超能力拯救地球,變成奧特曼打怪獸,成為這世界中的主角。然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路遙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就算是平凡,也能成為自己世界的主角。

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小説的.兩個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並沒有什麼讓人震撼的經歷,也沒有什麼輝煌的成就,他們只是生活在這平凡世界中一對平凡的兄弟。哥哥孫少安為了讓弟弟妹妹有更好的條件讀書,很小就輟學下田種地。沒有多少文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吃苦耐勞,勤奮能幹,僅僅十八歲就成為生產隊的隊長。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終於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自己奮鬥的步伐,他的願望是讓全村人乃至鄰村的鄉親過上好日子,從黑饃饃吃上白饃饃。最後,他成功了。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吶,做到了不平凡的事。

相比於哥哥,我更敬佩弟弟孫小平為了夢想從不放棄的情懷。他是一個普通人,父母三代都是農民。他的命運註定讓他紮根農村,像父親爺爺那樣一輩子無風無浪地生活下去。但是,他不甘命運,他的志向是天,是地。他渴望進入大城市,領略美麗的大千世界。即使他在外遭人白眼,背脊的肉傷得入目不堪,全身的財富只有一個壞得不能再補揹包。受苦時,委屈時只能一個人在黑暗的角落低聲落淚。他卻從不忘記自己的初衷,咬牙堅持。最後他成為了煤碳工人,我們應該為他而高興,他的生命在重重苦難中得到了昇華。雖然他追逐夢想的途中沒有豐富的物質財富,飽受精神的孤獨,但是他有強烈的自尊,在連遭生活的苦難、愛情的傷痛和精神的摧殘後,始終堅持自我,追求心靈的高貴與精神的富足。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世界。每個人都有着一顆不平凡的心。他們為自己夢想不放棄,飽受困難,他們平凡,卻塑造了非凡的命運,生命得到淨化。水匯於海悄然不息,花開於世默默無聞。在這平凡的世界中,煥出不平凡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