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心得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1

假期我仔細閲讀了《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這本書。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真的收穫很多。作為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日本的基礎教育跟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課堂以聽為主,缺乏討論;考試第一,講究“學而優則仕”;學生有好的成績,卻不一定有好的興趣。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對教育進行了反思,並開始了“寧靜的課堂革命”,使日本的教育大大改觀,現在的學校也同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有着寬鬆的課堂紀律,自由的教育氣氛,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樂趣。

這本書最大的優勢就是提供了很多優秀課樣例供我們分析學習,我們可以結合理論充分體會到先進教學模式課堂是如何實施的。在教學實踐中我也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而這本書正巧對我今後的教學起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寧靜的課堂革命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為各自呆坐的`學習轉向活動性的學習,從習得、記憶、鞏固的學習轉向了探究、反思、表達的學習。學生4、5人圍在一個書桌上,小組合作探討學習;在教學的方式上表現為從傳遞、講解、評價的教學轉向觸發、交流、分享的教學,教師漸漸變為課堂學習的設計者或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教學內容方面教科書只是配角,學生以有探究價值的課題為中心,藉助大量的資料和多彩的活動追求高品質的學習。

書中説到合作性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傾聽。作為學生,要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以及老師的引導,對於自己不懂的問題要勇敢地提出來,同學們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作為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納,胸有成竹的應對,絕對不可以忽視孩子們提出的任何一個細小問題。在傾聽的同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運用適當的連接語或引導語使偏離書本的學生回到正題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提問以及想法猶如一個個音符,而老師要做的事把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響樂似的課堂。學生提問,小組討論回答,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地體現。實際教學中這一點我做的不理想,有些學生在別人回答問題時不尊重他人,亂説話,亂髮言,這就是平時老師忽視了細節。讀了這本書我深刻的懂得了一些小方法。

先進的教學理念也強調了教室的佈置。要用學生的作品裝飾教室來營造出家的氛圍。學校以後的發展趨勢一定是小班教學,傳統的成排成列的桌椅擺放形式將被分小組排座方式替代,因為這樣的座位便於小組探究學習。為了使小組探究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分組也是要考慮文化和能力差距。我們班的人數較多,分組相對就會麻煩一點,通過學習我計劃把合理的分組式學習放在下學期。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對國外先進的理念有了進一步瞭解,我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班級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借鑑。我也深深的認識到教師內心的寧靜是源於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爛熟於心,才會張弛有度地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寧靜是源於具有個性的發展和思考,才會誠實地去想問題、説想法。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2

寒假期間,我細細拜讀了《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一書。這本書是由日本著名的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教授撰寫的。書中記錄了作者所觀察、記錄的教師們以學習為中心的教育實踐的挑戰,提示了創造“學習共同體”教學的要點。讀了這本書,我更加明確了我的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思想。

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維常常由疑問開始。課堂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是訓練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和過程。同樣問題,由教師提還是由學生自己提?絕不一樣,往往是學生提比教師提效果好。其次讓學生自已解決問題。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關鍵還在於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自已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動口、動眼、動腦、動手,教師適時設疑激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積極狀態。

學生為主體,不是不要老師的“主導”作用。一般説來,教師的認識先於學生、高於學生。而學生心理特點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識有限,自學是有困難的。因此,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擺正教與學的關係。教和學是矛盾關係。對學生來説,教師的教是外因,學生的學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教師要為學生服務。要擺正教與學的關係,首先做到尊重學生。教師要放下“師”架子,視已為普通一員置身於“主體”之中。教師還要具有科學的`態度,從實際出發,按着學生認知規律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快樂。教師還要照顧好後進生,課堂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學中要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結構為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講教師聽和學生之間交流的三向結構;再次做到環境寬鬆。教師在課堂上要交換角色,使學生產生平和心理,從而形成一個無拘無束、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最佳氛圍。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讀書心得3

捧着佐藤學教授的《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一書細細讀來,他用精妙的筆觸把我們帶到一個又一個課堂上,讓我們在“教學事件”中去觀察、去體會、去發現、去回味。看到了一個教育學者對教師、對學生深沉而理智的關切。讓我對我們教師所面臨的挑戰有了新的瞭解,那就是為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同時也讓我明白,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儘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

一、傾聽兒童的發言

這裏的“傾聽”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是在嫻雅的關係之中相互傾聽彼此心聲,每一個人的細膩思考得到細緻的交流。能夠緊扣當今教師心絃的教學絕不同於以往那種受到喝彩的、熱熱鬧鬧的、華而不實的教學,而是藉助纖細的交響展開的、靜悄悄的、返璞歸真的教學。

書中佐藤學教授給我們列舉了靜岡縣富士市廣見國小的八木靜代老師在三年中課堂的變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二次執教五年級的社會課《汽車工業》中有兩處令人驚歎:第一,在課堂的前方,實物的汽車零部件被拆卸下來展示。兒童們分組設立汽車公司,參考實物的零部件用紙箱板來製作汽車。從零部件的生產到下訂單模擬汽車裝備的整個工程。第二,八木老師同兒童的關係是應答性的,基於課堂中的傾聽關係而形成了對話性的溝通。八木老師的應對策略是:不折不扣地接納兒童的發言,這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反思我們自己的教學課堂,有多少老師能做到不折不扣的接納兒童的發言。我們往往會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或者兒童的發言脱離了我們的預設就會被毫不留情的打斷,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合作學習大部分都只是流於形式,趨於表面。正如書中所述:建立合作學習關係的教師,其活動核心應該是真心接納的“傾聽”。 “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信任和傾聽形成了潤澤、融合而安全的言説環境,也在無意之中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互相信賴和傾聽關係。”教師傾聽並接納學生的所有發言,不管是好與壞,用心接納學生,潤澤學生心靈,也潤澤了課堂,用尊重學生獲得學生的尊重,也引發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從而形成相互傾聽的關係。

二、關注課堂中的“小事”

作為東京大學的一位教授,佐藤學的獨特之處在於他雖然是個教育學者,但他似乎並不把高深理論作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發生在教室裏的“小事”。跑學校、進課堂成了他最大的愛好。這樣的大學教授似乎讓人不可理解,但他對此有自己的主張。在《教師的挑戰》的後記中,他説: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有意無意地漠視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嗎?“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嗎?

害怕數學連書都不翻的芳樹,今天在敏子和秀樹的合作學習中雖然偶有失誤,但畢竟開始做練習題了。總是閉着嘴,躲開他人視線的良子,今天穿着繡着小花的褲子來上學了。這裏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進着每一個孩子學習,對教師來説這比“大規模”改革重要得多。他所追求的是每個孩子的點滴成長。這些在別人看來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卻彌足珍貴。佐藤學在書中介紹的教師是在任何學校都可以遇到的尋常教師。每一位普通教師的小小挑戰與教室中的孩子們才是開拓未來的教育改革者。

三、尊重與信賴

佐藤學提倡的是一種寧靜、潤澤的課堂氛圍,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處於一種自然狀態,不恐懼、不緊張的心態是他們安心學習的前提。濱野老師的課堂正是這樣。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來朗讀,他們在喜歡的段落旁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讀完課文他們互相討論着,自自然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便是快要下課了,他們仍然意猶未盡,想要繼續討論。佐藤學認為,濱野老師良好的教學效果來自於他對每一位兒童的尊重。濱野老師能夠接納每個學生的想法,他不僅僅拘泥於“好的發言”,而且對所有人的發言都寄予期待,在他看來“任何人的發言都是精彩的”,這使學生們能夠自由地思考、輕鬆地交流,從而使整個課堂更加豐富而深入。

但事實上,人們往往只會對那些“有能力”的學生產生尊重和信任,卻很難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學生。只有摘下“能”與“不能”的有色眼鏡,才能看到每個人挑戰固有學習水平的情景,才能看到他們個性化的創造。

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未來教育的門,在那裏可以找到與我們共同成長的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但我們對學生的愛與執著是共通的。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這是對於每一位教師的挑戰,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