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2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約糧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8篇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1

本週二中午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習,秦東魁老師非常詳細的講解了居家“六神”所處的'方位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犯六神。學習了本堂課後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向崇尚“節儉”,並且把“節儉”與“勤勞”經常並列作為一種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可以説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如今,正在處於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化建設時期,需要我們每個公民在努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樸素節儉,珍惜財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生活領域,都應該倡導節儉,反對浪費。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不僅取決於有沒有,而是取決於有沒有勤儉刻苦的奮鬥精神。對國家如此,對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發揚節儉的精神,崇儉樸戒奢,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共同維護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節約一粒糧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累積一粒福報,反之,每浪費一粒糧食就是在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報;浪費糧食是一種敗德,是惡行。人還要有顆悲憫之心。當我們吃飽穿暖的時候,還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鐘會有一個兒童被餓死,有10億人正在捱餓,全球糧食危機日趨嚴重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2

中國人口超過14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設備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説,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為此花費鉅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温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説。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飢餓,為此對他們來説,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於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並不多,而且隨着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着飢餓。可以這麼説: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吃別人的東西出汗,吃自己的東西出眼淚,所以只有吃自己中的東西才能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同學們,珍珠為寶,稻米為王,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不可以浪費糧食。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4

上國小前,我在奶奶家吃飯,經常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桌子上掉了很多飯。有時遇到好看的節目,我還把飯碗端到電視機旁,眼睛盯着屏幕,弄得滿地都是飯,沙發上也有不少。奶奶見了心疼地説:“凡凡,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要珍惜啊。”我嘴裏答應着,但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奶奶説多了,我甚至覺得很煩,不就是幾粒糧食嗎,有什麼好珍惜的,超市裏多得是呢。上國小後,我學習了唐詩《憫農》,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盛夏的正午,農民伯伯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裏幹活,汗水一滴一滴的掉進莊稼地裏,飯桌上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他們辛勤勞動的結晶。

老師講解完這首唐詩後,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説:“小朋友們,你們應從小養成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好習慣。”聽着老師的講解,看着詩中的.插圖,我彷彿看見農民伯伯在烈日下彎着腰,正吃力地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種到地裏。於是我慢慢懂得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決心改掉自己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現在吃飯的時候,我不僅沒有把飯粒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而且每次吃飯前,吃多少盛多少,碗裏的飯也吃得乾乾淨淨。有一次,我看見小表弟在浪費糧食,馬上攔住他説:“不要扔,你這不是白費農民伯伯一片苦心嗎?”舅舅和舅媽説我做得對,我開心極了。現在奶奶也經常表揚我,説我懂得節約糧食,長大了。同學們,你們今天節約糧食了嗎?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5

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美德,尤其是我們學生最需要去培養的。這一次就我學校要求學生節約糧食來談談我的體會。

這次學校沒有要求我們節約糧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處浪費的行為,尤其是食堂吃飯浪費的最多。都説糧食得之不易,從種子到發芽到長大到成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學校對我要節約糧食的.要求,大概還會繼續浪費很多的糧食。以往在食堂吃飯的同學,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會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盤,就連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所以説説的簡單,做起來難得多。

這次學校在食堂內貼了很多的關於節約糧食的標語,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囑了的。在通知我們要節約後,我們在食堂打飯,阿姨都會跟我們説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飯菜,不夠再去向她添加。實際上這措施是不好實施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權益被侵犯了,會覺得學校是故意不讓他們吃飯似的。因此我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包括自己也按照學校要求去做的時候,是有些不習慣的。但是於我來説,其實還算好的額,畢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給我大一點,剛剛好,只是有一點不太習慣這樣而已。

在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除了前期大家很難適應後,後面同學們也都努力去適應了,開始知道要去節約糧食,也懂得節約的好處了。畢竟當他們沒有吃飽的時候,阿姨是會再給他們添飯的,完全不會影響他們的温飽。只是大家原來都習慣了浪費,還沒有把節約意識建立起來,因而沒有辦法短期內得到適應。但是看着越來越多的人在努力應學校這個要求去做,浪費的現象還是得到了緩解的,沒有像以前那樣嚴重。雖然還是會有,但是不可避免,畢竟實施的時間不長,那些為了告誡對大家不要浪費糧食的標語還沒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這種意識也就不強,還有待提升。不過我相信隨着時間的加長,大家一定會培養起這個習慣和意識,一定會配合學校做好節約糧食的行動,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節約。通過這樣大的一個措施,也讓我明白節約糧食是我們大家必須要去做到的,因為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6

我看了食品安全進學校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們愛吃的叫辣子的東西真不應當叫辣子,應當叫垃圾,不應當叫辣子還侮辱辣椒呢。

我們喜歡的'燒烤類食品,包含燒烤類食品包含強致癌物質苯並芘。僅此一條,就足以警示人們對燒烤類食品“退避三舍”。

世界衞生組織公佈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我們愛吃又愛喝的一些東西列如:油炸類食品、醃製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火腿等)、餅乾類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麥餅乾)、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麪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燒烤類食品,這些我們又愛吃而它有簡稱“垃圾”的東西,我們能夠不吃加工類肉食品、油炸類食品、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餅乾類食品和垃圾食品,我們能夠自己做,把水凍一個小時水就變成了和雪糕一樣軟的冰了(還能夠用牛奶加三勺白砂糖做)。

垃圾食品有稱(junkfood)是指僅僅供給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供給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剩餘成分的食品,所以我期望大家少吃學校門口便宜的小食品,能夠讓父母給自己做安全的食品給自己吃,這樣才是安全的。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7

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吃飯已不成問題的我們到底要不要重視節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狀是不容樂觀的。20__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總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糧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根據20__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四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為之一,因為浪費糧食就相當於慢性自殺!大家看到,現在鋪張浪費的人越來越多,浪費的花樣百出,雖説目前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口每年淨增長1200萬人,如果現在浪費,以後的中國人只有餓死的份兒!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勞!所以,我們珍惜糧食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旱災等襲來時,國家才能調撥大批救災物資,而其中的糧食成為災民們的第一所需,也許平時在你看來從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會成為別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會説,我也想節約,可如何去做呢?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為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館就餐後,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少盛點,因為吃完了還可以再盛。還有,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為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節約糧食心得體會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着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麼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為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為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為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