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品】會計學習心得體會4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7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計學習心得體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會計學習心得體會4篇

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很高興終於唸完了《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關於會計之類的課程,這個學期雖然學習時間不長,但還是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下是我對會計學的一些感觸與想法。如有不足之處,敬請老師指教。謝謝。

經過半年的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會計學基礎的知識。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經過老師細緻的講解,使我對會計這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有了一定的瞭解。深知會計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業運作中。

在學習當中我瞭解到會計要素,如果對會計要素進一步細緻劃分的話,就產生了會計科目,會計分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樣,會計電算化、會計制度設計、財務管理、審計也都要以基礎會計為基礎,所以,基礎會計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我認為,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基礎作用。建立和實施會計制度規範了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了真實完整會計信息,規範有序的會計制度也對企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會計部門是企業的信息中心,為了規範企業的會計核算,我們必須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不做*賬。必須以《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為基礎和準繩進行會計核算,話説回來正是因為基礎會計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從態度上應該重視它,認真學好它,提高學習的興趣。在強調它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基礎會計畢竟只是基礎會計,它的內容是基礎的,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一定把它定位在這樣一個高度:對基礎會計中的知識以課本知識為主,不要進行太多太深的擴展,對會計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個全面的基本瞭解即可。

説實話,剛開始學習這門課時,我覺得很枯燥,不過在後面的學習中讓我越來越有興趣,主要是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老師告訴我們,學習會計學,要注重原理的學習,吃透原理,活學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記硬背,基礎會計學主要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原理,包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例如,學習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時,不能就方法論方法,要理解其理論依據;既要學會應當怎樣做,又要弄懂為什麼要這樣做。要防止鑽入具體業務處理,而忽略對其原理的學習。我們要善於將討論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後面闡述的會計核算具體方法的運用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對會計學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學活用的基礎是吃透原理,因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照這一要求,我們在學習會計基礎這門課時,必須處理好識記、領會和應用的關係。識記是指能認知有關的概念、原則、方法的含義,並能表述和判斷其是非。這是最低層次的要求,對課程內容的學習不能停留在識記這個最低層次上。較高層次是領會,即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關的基本概念、原則、方法,並能表述其基本內容基本原理,分析相關的區別和聯繫。但識記和領會還不夠,還要會應用,這是最高層次的要求。所謂應用,是指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去分析有關的理論問題,處理某些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和賬務處理。

其中,簡單應用是指能應用學過的一兩個知識點去計算、分析、處理某個業務問題。綜合應用是指能應用學過的若干個知識點綜合地計算、分析、處理比較複雜的業務問題。我們在學習會計學基礎課時要把書上的基本概念之間的關係弄清楚,事實上,每門課的學習方法都是一樣的,都是要下功夫。把知識點構建一個體系,再説,會計學的基本概念如此之多,更需要我們用心去學。會計學是一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學好了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企業管理會有相當大的作用。

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過三年半的專業學習後,在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本人於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絲印器材供銷公司財務部進行了為期六週的專業實習,以下是此次實習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包括瞭解賬户的內容和基本結構,瞭解借貸賬户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户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判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使我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並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

我將來步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本次實習的目的!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準沒錯,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真的是無從下手。這次實習,我是做會計,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才做了兩天,就感覺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變得煩躁了,而會計最大的忌諱就是心煩氣燥,所以剛開始做的幾天,那真是錯誤百出啊!!幸好有老會計楊姐的指導和教誨才是我逐步進入狀態。

幾天過後我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對於各個會計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瞭解並且對於我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兩週的實習更加有意義。此次的實習為我們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生活,瞭解在社會中生存所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

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從而意識到我以後還應該多學些什麼,加劇了緊迫感,為真正跨入社會施展我們的才華,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

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與同事們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討論時,我提出瞭如下的思路,對新會計準則進行另類的思考。

一、產品名稱:《財務報告》;

二、產品標準:《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通則》;

三、生產流程:會計核算體系;

四、生產工藝:會計政策;

五、質檢部門:會計師事務所;

六、使用對象:投資者、股東和債權人。

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中型企業的設置為: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也可以單設一名税務經理。一般由會計核算部編制《財務報告》。

先看看生產流程,每個企業都有獨自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管理理念,即使相同的行業,各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的側重點也不相同。所以,每個企業都要建立與自身相適應的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這套體系必須貫穿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

會計政策是企業根據國家的財政和税務政策,結合自身的核算特點,制定的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選擇,可以進行税收籌劃,也可以改善財務指標。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企業內部看,業務部門就是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其他部門則是輔助材料配套供應商。從財務部門內部看,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和税務經理是生產流程的上游環節,而會計核算是加工生產環節。

從會計人員的職位看,處於生產流程中的,是技術工人和生產主管。設計生產流程和工藝的是財務經理。 當企業向外提供《財務報告》時,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則由註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意見分四類: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拒絕)表示意見。 這份質檢報告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股東對企業經營的滿意度,債權人對企業的信用評估。

也是直接影響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當《會計報告》這個產品有生產的標準、生產的流程和工藝、有專門的質檢部門,它是可以通過oem生產的。所以,一些大的跨國公司,把會計核算外包給專門的會計師事務進行帳務處理,並編制會計報告。而公司財務部門主要工作集中在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和税務籌劃上!

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聽《會計基礎知識》一課有感 會計學是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是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研究如何對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活動進行計量、記錄和預測,在取得以財務信息(指標)為主的經濟信息的基礎上,監督、控制價值活動,促使再生產過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一 門經濟管理學科。當前,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市場經濟的日漸成熟,會計學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信託作為四大金融工具之一,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託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信託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此時,會計學在信託業的管理中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信託業工作者,就必須要對會計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瞭解。

聽完餘蒙同學的課後,我回去仔細看了其製作的PPT,對裏面的會計基礎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其中,我為了正確地瞭解其中的會計核算流程,特意去圖書管查閲了有關資料。從中我瞭解到會計核算方法只是三種會計方法中的一種,另外兩種會計方法是是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檢查方法。所謂的會計方法是指會計主體作用於會計客體的途徑、手段和方式或反映和控制企業、事業、行政、團體等單位的經濟活動所運用的業務技術手段。而會計核算方法則是指對會計主體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連續、系統、完整地核算和監督所應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户、複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報表等七種方法。

1、設置賬户,設置賬户就是根據核算與監督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需要設置會計賬户的數量、名稱,每個會計賬户所包含的內容、計量、記錄和核算的方法與要求,以及各科目與賬户之間的內在聯繫。從上圖可知,設置賬户是進行會計核算的前提。設置賬户包括設置總分類賬户、設置明細分類會計賬户兩種。設置賬户的作用在於:能夠反映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及結餘情況。實際工作中,賬户格式的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賬户名稱、日期和摘要、憑正號數、增加和減少金而,在賬户的左右兩方中,到底哪一方記增加額,哪一方記減少額,取決於各賬户所記錄的經濟業務內容和所採用的記賬方法。

2、複式記賬,複式記賬是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繫的賬户中進行全面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複式記賬的理論依據是會計基本等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該等式所反映的是資金平衡關係。複式記賬的經濟內容是會計要素,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獨立的含義,並以不同的具體形式存在着,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都會引起每一個具體形式的價值數量變化,就使複式記賬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記賬組織體系。複式記賬按記賬符號,記賬規則、試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和收付記賬法。採用複式記賬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聯繫地反映各項經濟業務的全貌,並可利用會計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和試算平衡公式,來檢查賬户記錄的準確性,它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記賬方法,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目前我國法定的記賬法是借貸記賬法。

3、填制和審核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按一定格式編制的、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憑證。對於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都必須由經辦人或單位填制原始憑證,並簽名蓋章。所有原始憑證都要經過會計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審核。只有審核後並認為正確無誤的原始憑證,才能作為填制記賬憑證的依據並作為登記賬簿的依據。認真填制和審核憑證可以為記賬、算賬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從而保證會計核算的正確性,還可以檢查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確有關部門和人員在辦理幾個及業務中的責任,通過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使有關責任人在其職權範圍內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並利用憑證填制、審核的手續制度。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制。

4、登記賬簿,登記賬簿就是把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按其發生的順序,分類地記入有關賬簿,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善的數據資料。其中,賬簿分為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二者都是用以提供會計核算指標的賬簿。總分類賬對其所屬明細帳起着統馭和控制的作用。明細分類帳對其總分類帳起着補充和説明的作用。對於需要提供其詳細指標的每一項經濟業務,應根據審核無誤後的記賬憑證,一方面記入總分類賬户,另一方面,記入有關明細分類賬户,記入總分類帳簿的金額與記入其所屬的'明細分類帳簿的金額應該相同。

登記賬簿的作用十分重要,首先,可以系統地歸納和積累會計數據資料,為企業高層管理企業提供數據參考材料,同時為編制財務報表提供資料,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賬簿的核算資料,為開展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提供憑據。

5、成本計算,成本計算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成本計算對象分類和分配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以確定該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成本計算是現代企業進行經濟核算的核心環節。通過成本核算,可以確定物資採購、生產和銷售的成本,瞭解企業實際成本的高低,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以便採取措施,促使企業的成本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

6、財產清查,財產清查是指通過實務、現金進行盤點,對銀行存款和債權、債務進行核對,確定財產的實存舒爾,並查明實存數額與賬存數額是否相符,有無物資短缺與毀損,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保證各項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以及保正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7、編制財務報表,財務報表是以日常核算資料為依據,全面反映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經營效果和現金流量的報告文件,它是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我國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先進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附註。編制財務報表可以給經營管理者或股東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收益等信息歸納資料,以便管理層和股東作出經營決策。

在聽餘蒙講課時候,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知識,使得我對七種方法以及會計核算流程只聞其名而不知其意。因此我去學校圖書館專門查閲約翰的《會計學原理》以及代義國的《會計主管業務實戰》這兩本書,以期能更深入地瞭解會計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上述是我對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的簡單瞭解,作為一個會計學的門外漢,只能粗淺理解,要想進一步研究,需更多的時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