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1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

為了在這學期能全面提高一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加上我所教兩個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爭取提高教學成績。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受益。在課前課後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如果能長期堅持,養成習慣,這就形成了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培養學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興趣,也就是學生求知慾,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計算能力是由教師的反覆訓練和學生自身的刻苦練習,長期積累而成的。各種各類練習也為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加上我們這裏的學生的特殊情況,基礎比較差,平時必須加強口算訓練,為提高學生基本的計算能力打好基礎。我將堅持每天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並且對學生的口算練習進行認真地批改,有錯及時讓學生訂正。這樣堅持練習,日積月累,我想是一定能成功的。另外,結合教材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每天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或者是各類基本計算練習和一些基本的.有一定思維性的計算補充作業。每天定時、定量、有計劃的進行練習,既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在舊知得以鞏固的同時,又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使學生在逐步積累中提高計算能力。

四、注重作業的設計和批改。精心設計每一課時的作業,才能儘可能地發揮作業的最佳作用,達到教學的目的。作業不隨意,應該結合當天的內容,對內容進行選擇,不佈置課堂上做過的作業,對佈置的作業一定要精批細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如果我們有強烈的責任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我相信數學教學質量一定會逐步提高的。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2

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 通過這次提高教學質量大討論後,我不斷地反思,如何來提高我所擔任的班級教學質量呢?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

作為一名老師,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儲備一桶新鮮的“活水”,服務於學生,澆開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老師的我首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精巧設計課堂環節

首先要抓住導入環節,設下懸念和情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點燃思維的'火花。導入語是開啟新課,引導學生登堂入室的鑰匙;是承前啟後的橋樑,能使學生“循”故而知新;精彩的導入語能“激活”課堂,使教學氛圍更加優化,教學活動更加順暢。第二要抓過程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投入情感,積極點撥,引導學生把這種情感轉化為理性思考,使學生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的基礎上激情,從而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是抓住結束環節。

三、注重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

我認為要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覺得要講得清楚;第三步要學生聽懂;第四步要讓學生實踐。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激發學習興趣

在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往往會發現學生產生討厭、紀律散亂、不注意聽講等不良行為。我也曾採用種種措施,有時甚至使用強制性手段,力求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利用興趣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已達到預定的教育目標。

五、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語説:“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目標;不良的學習習慣,會給學生的成功增加困難。因此,七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比如説: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經過重複或練習形成自動的行為動作,要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會學會學習,懂得怎樣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會受益終身。

六、寫好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七、注重優生的培養,抓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

九(9)班學生優生少,中等生和差生都比較多,而作為老師的我,不應該對他們有歧視,更應該利用一些課餘的時間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那麼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都會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做好家校聯繫等等,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做好這每一個環節,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能緊扣住了齒輪上的每一個齒,才能發揮其效應。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3

一、在識字中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識字。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係到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強弱。只有具備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提高學習能力,拓寬知識面。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每一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筆畫組成的,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認識筆畫和寫好筆畫是識字、寫字的基礎。認識“點、橫、豎、撇、捺、提”幾種基本筆畫,掌握不同的筆畫下筆和起筆的輕重力度又是基礎之中的基礎。

我們要將這些規律貫穿於整個識字、寫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要着眼於漢語言文字重整體感知、重內心感悟的特點,結合課文安排訓練。“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創新潛能得到徹底釋放,教學活動中就不能僅僅簡單地把生字教給學生,而是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引領者”,積極地為學生主動識字提供條件,引領學生主動尋找識字的一些規律,支持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作文教學中點亮學生靈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在國小一、二年級側重的是識字教學,進入三年級後除了識字教學外,還有閲讀和作文教學等,其中作文教學是最難的一部份。它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素材,通過思考與組織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葉聖陶先生説:“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葉老的話形象地説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係。“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範式”觀點,強調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説;同時着手於學生現狀,着眼於學生未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感悟社會、人生、自然、文學、藝術、現代科技,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性,使學生有話要説。讓學生在生活中長知識、受教育、得到啟發,用情感的波瀾、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傾吐的慾望。陽光明媚、春風輕拂可以寫,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也可以寫,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寫。我們力主提倡學生“真實地做人,真實地思想”,讓學生寫出他內心自然而然噴湧而出的生活感受。

作文教學中的另一個要點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觀。教育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先做好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作文的構思中悟出真、善、美、假、醜、惡,捕捉生活中的靈感,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從而突出作文的個性。堅持寫日記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這樣學生就可在日記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和昇華感情,有助於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同時,教師也可通過日記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有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學生作文自然就會血肉豐滿、有真情實感了。它也許還很稚嫩,但畢竟是一種真實的、鮮活的、可貴的生命的活動,是創作主體個性的張揚。

在寫作訓練中,把字、詞、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結構、邏輯修辭等作為不同階段的訓練任務是作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通過講解和範文,讓學生把握要點。對寫作的靈感的訓練是作文教學的中心任務。靈感來源於思考。來源於觀察,來源於激情,來源於個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師要善設習作情景,激起學生的習作靈感,並給學生充分的習作時間,讓學生自由表達、有創意地表達,這樣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在不同的活動中激勵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大膽運用語言、實踐語言,最終達到自主學習、自我糾錯、自我評價、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

三、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設計

國小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閲讀課文時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時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在傳統的課堂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標準答案,似乎沒有問題就是最好的教學。而今天,新課程強調的是要給學生留下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問題的課不能算是成功的課。在新課程中,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新課程強調的是,通過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究的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學習。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和層次性。太難會使學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損傷學生的自信心,太容易沒有啟發性,學生回答時不動腦筋,思維仍停留在原來的水平。掌握問題難易程度的原則是稍難但未超過學生的現有水平,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及。提問的層次性則要求問題的設計既要考慮適合全體學生又要顧及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力求達到素質教育關於“合格+特長”的要求。

一堂完美的課,不僅要有好的開頭,而且還要有完美的結尾。戲劇、電影、相聲、彈詞等藝術都注重結尾,希望所表演的內容能在觀眾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語文課堂教學則要求結尾能使整堂課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課堂教學的結尾對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歸納、小結的作用,對他們的思維起着整理的作用,對整堂課的教學起着“回爐”提煉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標誌之一。結課的形式與方法很多,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緒靈活運用,應不拘於形式、死板單調。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4

我就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體會。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形成良好的班風。

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風,我認為重中之重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我認為一個班級的學生有了良好的習慣,那麼這個班級也即將有一個好的班風。因此每次接一個新班級,我先是從習慣抓起。而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總是從學生寫字姿勢、讀書的姿勢甚至上課坐的姿勢、就餐不講話、排隊靜快齊、做好兩操等開始抓起。當學生這些好的習慣都養成,良好的班風也就形成了。當然班風正,學風濃,教學質量得到較大提高。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要建立和培養一支積極向上的班級管理隊伍。

班幹部是班級的骨幹,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班級教育管理的好壞,往往與班級幹部力量的強弱、發揮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每次接班後,首先讓學生們民主選舉出一位稱職的班長,接着又通過毛遂自薦等方式選舉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班委會,從而建立了一支工作認真負責、積極向上的班級管理隊伍。當然由於孩子年紀小,他們剛開始不知道自己要怎樣去才能盡責。這就需要我們做指導,比如説衞生委員,孩子們不知道文生委員是幹什麼的,以為就是打掃衞生的。我就跟他説你的主要任務不是打掃,而是監督,每天只有你看到誰的座位底下有紙屑你就提醒讓他們撿起,包乾區髒了,你就去找今天值日的同學,帶他們一起去。通過指導班幹都知道自己的職責,都在班級裏充分發揮作用,團結並帶領全班同學不斷前進。這樣班級的紀律、班上的包乾區衞生、教室衞生、班級板報的更換,教室裏的飲用水等不需我去操心。的確有他們的存在整個班集體都顯得活而不亂。平時為了強調自主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每天都安排一個值日班長,這樣既為為班級每一成員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又培養其自主管理或執行各自任務的責任感,從而為增強整個班級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證。這樣,我便從繁雜的班務工作中解脱出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備課,批改作業、作文上,也有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後進生。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目的的教育。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目標,這樣,才會產生前進的動力。學習更是如此,只有有了明確的目的,才會產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也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因此晨會、班會就成班主任用武之時。我會利用晨會讓學生在班級中找一個比自己稍微強的或旗鼓相當的對手。經常讓他們説説這一段時間內你有沒有超越你的對手,或者哪些方面比對手強、哪些方面還要繼續努力等。通過這種讓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實的、嚐到成功喜悦的直接目標,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動力。或者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同學們輪流講自己知道的社會各行各業人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沒有真才實學,終究會被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讓孩子們對未來有了新追求、有了新的嚮往,並對學習產生了積極的熱情。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還要特殊教育扶助人。

由於特殊學生(貧困家庭學生、智力障礙學生、自控力差生)的種種表現欠佳而影響集體,作為人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會不同程度受到冷落、薄待甚至歧視。這樣教育的結果是差生更差,班級管理更難,教學質量更是難以提高。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多花些心思。學期初我就跟上任老師瞭解特殊學生名單,平時注意觀察他們、與他們談心、聽聽他們的想法,並經常跟科任老師交換意見。特別是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取得共識,配合學校教育好學生。平時也班級開展幫困助困活動,通過"結對助困"等活動,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對貧困學生進行關心幫助,以便提高教學質量。

當然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要做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班主任不斷地去努力探索。以上只是我一些初淺的想法和體會。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5

一、質量(分數)觀從單一分數質量走向全面素養、育人質量。

學生當然得考一個好分數,除了分數以外還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精神追求及綜合素養質量。

在學生不參加學科培訓班、家長不參與檢查作業、不能加班加點,不大量佈置作業,不頻繁考試的前提下,藉助課程科學設置、課堂改革、教師素養提升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要求教學工作以最小的時間,精力花費,科學獲得最大的效果、效益。

二、考試觀從頻繁考試、過度關注評價功能轉向嚴格控制數量、重視診斷功能。

考試猶如給豬稱體重,是無助於提高豬的重量的;頻繁考試猶如對正在成長的果實頻繁摸一摸、量一量,這樣反而會干擾、破壞其生長。

考試具有兩大功能,一是評價,二是診斷。

考試質量分析,便是體現了考試的診斷功能。打個比方,教師像醫生,考試便是學生體檢,成績便是X光透視、CT報告、化驗單。教師需要根據這些材料,望聞問切,進行全面、深入、精細的分析,窮盡影響學習質量的各種干擾因素,尋找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最終開出一劑良方來。

三、作業觀注重挖掘潛在的隱性作業文化。

做作業過程一定伴隨着與之匹配的相應文化。比如:“規則文化,交往文化,作品文化,展示與分享文化,創造文化,成長文化,背後文化能看出學生態度、習慣、教養、品行心智傾向等。“不能窄化作業功能。結合專家論述,做作業有六大功能:鞏固課堂的知識與技能;強化學習的責任心和堅持性;培養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自信;提高元認知能力;增強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鍛鍊自主管理實踐能力。切記“鞏固課堂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僅是作業功能之一,不能窄化做作業功能,強化作業對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

要明析過重作業負擔所導致的多維危害。

大力提倡從作業佈置走向作業設計、作業研究。當前一些教師設計作業能力在弱化、退化,照搬照用市場上練習冊已成常態,造成“狂轟濫炸型”的題海戰術滿天飛,再加上應試成績對教師排名並與績效掛鈎,為了與其它學科教師競爭學生課餘時間學習本學科,留超量作業並互相加碼,這是造成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根源所在。藉助作業設計、作業研究,可以倒逼教師自己研究課標,分析布魯姆的知識雙向細目表,研究核心素養背景下命題新認知、新走向,助推其專業成長。同時,藉助作業設計,能實現作業的少而精,對教材練習或習題進行二次開發、調整、補充,自選、自編或改編作業,改“狂轟濫炸型”作業為“精確打擊型”作業。

四、質量(分數)觀從單一分數質量走向全面素養、育人質量。

學生當然得考一個好分數,除了分數以外還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精神追求及綜合素養質量。

在學生不參加學科培訓班、家長不參與檢查作業、不能加班加點,不大量佈置作業,不頻繁考試的前提下,藉助課程科學設置、課堂改革、教師素養提升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要求教學工作以最小的時間,精力花費,科學獲得最大的效果、效益。

五、考試觀從頻繁考試、過度關注評價功能轉向嚴格控制數量、重視診斷功能。

考試猶如給豬稱體重,是無助於提高豬的重量的;頻繁考試猶如對正在成長的果實頻繁摸一摸、量一量,這樣反而會干擾、破壞其生長。

考試具有兩大功能,一是評價,二是診斷。

考試質量分析,便是體現了考試的診斷功能。打個比方,教師像醫生,考試便是學生體檢,成績便是X光透視、CT報告、化驗單。教師需要根據這些材料,望聞問切,進行全面、深入、精細的`分析,窮盡影響學習質量的各種幹

擾因素,尋找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最終開出一劑良方來。

六、作業觀注重挖掘潛在的隱性作業文化。

做作業過程一定伴隨着與之匹配的相應文化。比如:“規則文化,交往文化,作品文化,展示與分享文化,創造文化,成長文化,背後文化能看出學生態度、習慣、教養、品行心智傾向等。“不能窄化作業功能。結合專家論述,做作業有六大功能:鞏固課堂的知識與技能;強化學習的責任心和堅持性;培養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自信;提高元認知能力;增強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鍛鍊自主管理實踐能力。切記“鞏固課堂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僅是作業功能之一,不能窄化做作業功能,強化作業對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

要明析過重作業負擔所導致的多維危害。

大力提倡從作業佈置走向作業設計、作業研究。當前一些教師設計作業能力在弱化、退化,照搬照用市場上練習冊已成常態,造成“狂轟濫炸型”的題海戰術滿天飛,再加上應試成績對教師排名並與績效掛鈎,為了與其它學科教師競爭學生課餘時間學習本學科,留超量作業並互相加碼,這是造成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根源所在。藉助作業設計、作業研究,可以倒逼教師自己研究課標,分析布魯姆的知識雙向細目表,研究核心素養背景下命題新認知、新走向,助推其專業成長。同時,藉助作業設計,能實現作業的少而精,對教材練習或習題進行二次開發、調整、補充,自選、自編或改編作業,改“狂轟濫炸型”作業為“精確打擊型”作業。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6

一、備課要“新”

在這近幾年的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做練習時不要一題接着一題地指導學生去做,這樣會讓學生缺乏對習題的認識,即使題目做對了也不能完全掌握,更談不上舉一反三。因此,新課改下的語文練習課應推陳出新,提倡有新意、有創意的備課,認真研讀教材,做到以人為本。

二、訓練要“活”

練習不能走簡單化的路子。教師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訓練內容活起來,讓訓練方法多起來。

1、活用教材資源

在練習課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對教材資源進行拓展和創新,在多樣化的訓練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練習效率。例如,教學園地5的“讀讀背背”時,在學生理解、記憶的基礎上,我巧妙利用成語和名言這兩項看似沒有關聯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説寫訓練。學生興致很高,思維的火花瞬間被點燃:“我敬佩萬分地對魯迅先生説:‘您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真是一位難得的天才呀!’魯迅先生文質彬彬地回答説:‘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這樣的整合訓練,學生不僅提高了語言技能,還感受到了文雅的人文氣息。

2、巧用生活素材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練習課上,教師如能聯繫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閲歷、情感體驗來完成練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觀察中的發現”這一單元課文時,課前我佈置學生開展“處處留心學語文,細心觀察有發現”的活動,課上我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簡單彙報,與學生共享他們在生活中觀察得到的小發現。這樣,不僅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了他們的語言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留心觀察的學習習慣。

3、創編趣味習題

練習課上,單一重複的習題訓練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教師可嘗試創編一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趣味習題。如我在教學中常根據習題的結構特徵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編“智力大沖浪”、“芝麻開門”、“挑戰極限”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的習題。同時,我還鼓勵學生根據相關的知識點,自主創編習題,再集體挑選出富有創意和價值的習題讓學生操練。事實證明,靈活多樣的練習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練習的慾望,提高練習的效率。

三、評價要“實”

1、多元互動式評價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練習課的教學評價也要求師生共同參與,注重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例如,學生完成一道練習題後,教師可暫不進行評價,而是先請這位學生説説本次練習題的類型和自己在做題過程中的`一些想法,然後請其他同學交流意見,最後教師再作出評價。這樣不僅便於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狀況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而且也可促進學生評價能力的發展。對於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賞識”和“挑刺”相結合。

2、目標導向式評價

與新課標所倡導的三維目標相對應,練習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從三個方面入手:(1)知識與技能方面,主要指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2)過程與方法方面,包括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的評價;(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教師要善於把握評價時機,從學生的表現和語言中挖掘出評價因素,予以具體的導向性評價,幫助學生認識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3、縱向對比式評價

教師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實施縱向對比式評價。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善於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對比,有交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7

對於高校教學而言,教師的教學質量是教學效果的表現,是學生學習效果的衡量,那麼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

“學到老,活到老”,知識更新速度的步伐加快,教師要是課堂鮮活,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讓學生了解行業,熟悉企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瞭解行業前沿,加強實戰經驗的積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認真備課

備課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學手段、備練習、作業的設計與輔導等。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的表現力,利用視頻、圖片讓課堂變得生動。

三、搞好教學設計,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不喜歡死氣沉沉的課堂,沒有活躍氣氛的課堂不是好課堂,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作為老師要把教學過程設計的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設計良好的互動環節,是整個課堂節奏緊湊

互動很簡單,但是好的互動才能起到作用。良好的互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變的生動,有利於學生掌握課堂所授知識。

五、認真佈置和批改作業

要有選擇地佈置作業,作業分量和難度要適當,不使用現成的練習冊或習題集進行不加選擇的佈置作業。作業數量要有彈性,分必做與選做,按學生實際,分層次提出要求,避免機械的重複訓練,杜絕

把作業作為處罰學生的手段。對學生練習、作業的批改,做到及時、細緻,記錄好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重視講評,提高練習課質量。語文(基礎知識)、數學、英語的作業原則上都要批改,特殊情況下每次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他科目一般不佈置作業,如有佈置,都必須批改。批改的符號要規範、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發現學生作業中的獨特見解,要表揚鼓勵並有激勵性評語。提倡教師作錯題筆記,即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並認真分析及時講評;鼓勵教師對學困生堅持面批,並與家長保持聯繫,瞭解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

六、積極開展教學反思。每堂課後、每個月、每學期都應該對課堂教學、教研工作進行反思,思考每堂課的教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思考每次開展的.教研活動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課堂的管理水平,在反思的過程中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具體要求如下:

1、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做到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並在自己教學設計中寫出教學反思;

2、在教研活動過程中進行反思;

3、每次質量監控的測試後要教學反思,並寫出質量分析。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8

xx區教育局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全區國小英語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以“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意在提高全區國小英語教學質量。

首先,由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起作業”平台中結構升級後的板塊設計、基於藍思分級閲讀測評系統的繪本分級練習、新增的自然拼讀板塊設計及教師端的教學資源分享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平台,從李老師的口中得知,城區教學中已大面積應用到這個教育資源平台。很遺憾,在我的教學班級中,對此平台的實踐還是“零”,雖然現在是大步邁向小康的激昂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擁有或使用電腦,還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就當作一個留給學生的階梯作業吧,對於那些有條件或有能力或有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妨試用一下,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其次,由區教育精英公園道國小的劉老師分享了“國小英語複習”經驗,無論是新授課的課後隨堂練習、單元複習、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複習,還是每堂課大量PPT的運用,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劉老師如此細心、縝密的教學態度和背後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雖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鑑作用。

再次,由學習北派名師培訓的優秀教師們分享了她們的心得體會和各自的教學經驗。她們對“單元主題下的輸入”,“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英文繪本與教學課本相整合”,“語音教學與自然拼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分級閲讀”等做了思想與教學實踐上的傳遞。雖然各位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介紹的比較簡短,但可以看出這是教育教學必然之的趨勢。培訓後,對於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聲很高的“熱詞”,我仔仔細細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正是這次培訓,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侷限性,讓腦洞大開。一些教育專家和教師對此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先列,對於我們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學試驗田上需要不斷地思考、學習、理解、接受、再運用。

最後,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平台,每次培訓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上受益匪淺。雖然北派名師學習的教師人數有限,但楊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來把一線的動態和教育聲音傳達給每個老師,是我所敬畏的,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對於這些教學理念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開始,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穫。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9

在國小教育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是擺在每個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素質教育不僅要對學生現在負責,還要對學生將來負責。因此,要落實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是關鍵。那麼,如何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學習,我獲得了以下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牢牢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

1、每一個學生,包括後進生,即學習困難生,都是教師培養的對象,讓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應是每一位教師崇高的職責。教育是教師終身從事的一種事業,而不是一時謀生的職業,因而要忠誠於教育事業,樹立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堅信每個學生都有成材的資格和可能,即使沒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有一雙靈巧的手,照樣是人才。教師是為了明天工作的,是塑造未來的,要教育每個學生,為自己設計規劃美好的前景,並全力以赴去實施。

2、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要有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並將它落實到每期,每天,每節課的具體工作中,要了解理解學生,承認個性差別,尊重信任學生,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嚴格要求學生,對每個學生負責。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試金石。

3、教師要提高業務能力。教師要接受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培養學生如何生存,如何學習、如何辦事、如何創造、如何進行觀察、如何有效地思考等等。

二、在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應以“綱要”為依據,運用教育規律,樹立“提升層次,增加信任,適度超前”的管理理念。暢通雙向溝通渠道,幫助教師端正思想,使他們迸發出巨大的熱情和潛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正確地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使全體教師的敬業精神得以提高,人人都能注重形成良好協調一致的師生關係——這是有效地進行教育活動,完成好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抓兩頭促中間——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

在管理要求上,根據計劃制定必要、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保障教學秩序的有效運轉,堅持常規訓練,開展評比,持之以恆,養成習慣。

在管理內容上,着力抓好“六認真”落實工作,提倡功在課前,杜絕上無準備的課,實行年級組長籤案制。切實抓好課堂40分鐘,保證做到六不——不缺課,不隨意調課,不遲到,不早離,不拖堂,不處理與本堂課無關的問題。作業批改做到批改及時無誤,做好記錄,即時反饋,提倡面批,隨時補救。

在管理操作上,加強督促檢查。做好一日“三看”:一看教師到校情況,看教師是否按時到校,是否參加“三操”,是否進班指導學生學習;二看學生到校情況,看學生是否按時到校,是否認真讀書(學習),是否有打鬧現象;三看各班教學情況,看教師是否做好課前準備,是否認真上課,看學生是否認真聽課。一月“三查”:一查教師備課情況;二查作業批改情況;三查輔導轉化情況。一期“三抓”:期初抓計劃制定;期中抓師生考查;期末抓總結。一年“三評”:一評優秀教師;二評優秀學生;三評優秀教科研成果。

1、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作為教育的落腳點,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實際水平的基礎上主動地充分發展和提高。

2、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對待學生學習上的不足,用各種方式對他們給予鼓勵,要千方百計地為後進生創設成功的機會,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一次次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身心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同時尊重、偏愛、認真指導學習困難生,並善於發現、挖掘其學習與發展潛力,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3、在課堂教學中要以真才實學,真情實感培養專業能力,訓練科學思維,教會學習策略。課前精心設計,課上精心施教,教師要多學習,多想辦法,在對學生教育中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有效教育。

因此,爭做合格教師,優秀教師,理想教師,應該分別成為教師素質的基本目標,較高目標,最佳目標。

一個人民的教師,要有高尚的追求。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沒有追求,就沒有發展。只有真誠地熱愛生活,嚮往祖國和人民美好未來的教師,才能全心全意地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每一個學生,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全部知識,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0

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當下仍流行的課堂教學評價還沿襲着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觀,已經失去了它對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甚至異化為教學改革的障礙與阻力。因此,重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我們是在深化我省中國小“指導—自主學習”教改試驗的進程中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新體系的探索的。我們認為,首先必須把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與課堂教學的改革目標統一起來。

其次,這個教學評價不是終結性的,應該是診斷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對課堂教學的價值作出判斷,而且要對課堂教學增值的途徑提出建議。

第三,評價者與教師在課堂觀察中應有共同關注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課堂上學生的狀態。任何教學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狀態才能實現,而不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直接結果。

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也有如下五個觀察的維度:

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語言的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應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除了觀察教師在自己講授時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學生身上,還要觀察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的注意中心是否在於學生活動的反饋與調節。

開放的課堂更需要教師機智的品質。必須觀察教師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還要觀察他是否靈活果斷地採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

某位地理教師上課,課前由值日生掛地圖,值日生故意把地圖掛反了,想看看教師怎麼處理。教師並沒有生氣,而是説:“學地理就要達到這種水平,從地圖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麼。”接着他提問,學生不能應答,他説:“我們還沒有學到這種水平,今天還是要把地圖翻過來。”這種上課的機智,學生學到的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是待人處世的一種能力、一種行為方式、一種文化。

心理學研究發現,雖然有的教師很有經驗,對學生很負責任,但學生的發展並不理想。心理學把教學態度分成兩類:一類為非交往性態度,另一類為交往性態度。前者與教學效果的相關係數極低,後者才會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強調對學生的交往,一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負責;二是呼喚課堂上教師的熱情與寬容,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坦率與自發性。

教學水平有三個相互貫通的層面:授受知識、啟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觀察教師對這三者整合發展的關注與自覺性,鼓勵教師向更高的教學水平努力進取。其二,把主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為一種教學境界去追求。

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應成為教師改進教學過程的行動指南,應杜絕把課堂教學評價當作教學管理的棍棒。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而不是評價的靶子。須知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學生學,也不能代替教師教。課堂教學評價如果脱離了改進教學過程的本真目的,而獲得其他功利性的社會價值,就會成為教學的災難。這是特別值得我們警惕和注意的。

課堂評價機制多種多樣,但對於學生分數的個人診斷分析,及班級情況診斷分析這一教育評價機制,對於初次接觸這一項目培訓的我來説,能有這種學習的機會,覺得很榮幸,這次培訓,歷經兩個月的培訓,我收益匪淺,收穫頗豐。

通過學習使我明白教學不能一味的關注學生的成績,不應以分數的高低來評估學生的能力。在培訓階段,魏老師的報告中國小教育評價的方向與未來,從評價中心的成立,當前教育評價的頑瘴痼疾,管辦評分離的現代教育治理結構,認知診斷功能的學業評價等的學習,使自己明白新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綜合全面的評估,為今後更好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通過學習構建校本教研新生態專題報告,對我感觸頗深,研究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學中相當重要。過研究型的教育生活。發現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狀態,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後的教學中,從評價結果入手,樹立全人發展觀,實現學生的全方位會診,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新評價旨在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參考,新得評價體現正是基於現實,積極改進,全面發展,面向未來,為學生終生髮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6月份中的優秀評價案例解讀環節中,每位老師通過自己的評價分析很好的將班級,個人學業診斷將班級級學生進行了評價,為今後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瞭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樣去評價,怎樣因材施教,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深感做為一名教師,需有先進完善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更應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機制和策略。

總而言之,這次培訓是十分成功的,對我來説可謂收穫多多。我要以此學習為契機,切實提高對評價教育的認識,將自己所學運用於課堂,服務教學。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課堂評價中真正走出來,運用新型的教育評價機制去教學,去教研,讓自己的研修之路長青,一路綻放異彩。

第二,學習。雖然此次培訓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評價這一理念,自己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運用中游刃有餘。並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更好的服務於自己的教學。

第三,實踐。學習即研究,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1

我覺得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效果,因為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因為師生是課堂的主人。那麼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認為: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一名合格的老師,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儲備一桶新鮮的“活水”,服務於學生,澆開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老師首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注重堂課的教學質量,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提高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呢?我認為要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要講清楚;第三步要學生聽懂(要簡單,不要講得太繁雜);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抓好常規,養成良好的學習好習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學習、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學習成績正是靠習慣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只需教師稍加提醒就能堅持住,它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讓學生把理論運用於實際的一次次實踐。它不但能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體驗,得到多方面的發展,獲得多樣的快樂與收穫,而且也是團結協作的好機會。它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挖掘學生的潛能,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次機會。學生在嘗試到了課外活動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技能,樹立了信心,更有助於激發對學習的嚮往和熱情,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抓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班級中的後進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為老師,不應該對他們有歧視,更應該利用一些課餘的時間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如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做好家校聯繫等等,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環節。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將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能緊扣住了齒輪上的每一個齒,才能發揮其效應。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白“自學催生自信”的道理。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去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2

3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國小數學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在上午,通過聽取二小的劉老師和賈老師的示範課,使我明白了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把當堂問題正確處理,怎樣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糾正,使學生不在出錯。下午,聽取了田校長和各位老師們的經驗介紹從中學習到很多關於數學教學的先進教育理念及方法,尤其在考試技能方面感受頗深,之後教研室孫老師做了全縣數學學科教學質量分析,結合具體題目向各位老師作了詳細介紹,還通過數據和圖表讓每個教師清楚地看到全縣國小數學的教學質量情況,更讓我瞭解了自己所帶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聽完後受益匪淺,尤其是聽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分時,更是讓我詫異,同時更加堅定了我認真研讀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決心。

今後教學中要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認真完成,作業佈置採取分層佈置,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作業內容,減少不完成作業的人數,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業,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針對學生的馬虎、不認真,要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在這個錯題本中記錄每一次自己做錯的題,每一單元結束後自己總結錯在哪裏,怎樣改正。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審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準備相應內容的口算題卡和計算題卡,每天進行口算練習和計算練習,為了更好的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學生的

生活實際貼近,把數學問題轉化成相應的生活中的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認真讀題,反覆讀題,把自己的朗讀能力在讀題中展示出來。

3、重視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要認真研究教材,對不同的題型舉一反三,讓學生真正掌握每一種題型的方法,從而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教學質量分析會既是對上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又是今後課堂教學工作的指導。相信在上級領導的引領下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我所任教的班級教學質量將會進一步提高。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3

學校領導讓我做一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經驗介紹,其實坐在這裏,我真的是忐忑不安,經驗實在談不上,只能把這幾年來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如當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興趣與自信的培養並舉

在自己的學習生涯,我就偏愛數學,這份喜愛讓我獲得了不少榮譽。因此,我深知,要讓孩子

們學好數學,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要喜歡上我的數學課,當然首先得先喜歡上我這個人。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於是,我努力營造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在我的課堂上,孩子們是自由的,他們暢所欲言,無所顧忌。在我的眼裏,錯誤成為探索者的驕傲,差異是同學間學習的資源。現在二(5)班的樓品成媽媽一見面,就會給我提起剛上一年級那會兒的事。這位媽媽自己是個高中老師,平時也很細心,每天都會與兒子聊學校裏的事,那天她問兒子有沒有受到老師表揚?兒子非常開心地説盧老師表揚了他,是因為他回答錯誤了。她媽媽一頭霧水,便打電話詢問我是否有這事?我如實地告訴她:在分析了錯誤原因後,我的確當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揚了他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並感謝他,提醒了我們其他同學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想這樣一來,我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剎那間縮短了,無意間提高了孩子們課堂上質疑問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同時,學習中又少不了自信,有了自信,他才勇於去探索其中的奧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因此,課堂上,我努力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為他們每一次精彩的發言喝彩,為他們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而讚歎,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數學學得不錯,很受老師的賞識。每屆一年級新生接班時,總有幾個家長會跟我説發現孩子的數學可能會有問題,數學反應不夠快。每當這時,我都會跟他們説:“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充滿希望,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説他數學不行。這樣的暗示只會讓他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只要你認為他行,他就真的行。”當然,也有個別學習中確有困難的,那也只能是自己心中有數,而不能顯露於色。

二、兩頭與中間的學生齊抓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經常聽到“抓兩頭促中間”或“抓中間促兩頭”的觀點,但我努力實踐着

兩頭與中間的學生一起抓。

班級裏的數學學習,少不了優等生的帶動,而優等生的挖掘,則需要老師的有意引領。在課堂上,我努力做一個旁聽者,儘可能讓他們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在一次次的闡述分析中,語言的組織更具條理化清晰化,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徹。作業中,提高對他們的要求,一般不允許粗心的錯誤在他們的作業中呈現,面批時,如果發現這樣的錯誤,我都不會指出,請他檢查後再改,直至沒有錯誤。而作業優勝的`評比、免做等獎勵措施的實施,自認為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優等生的促進。

中等學生常常是被忽視的一個佔班級多數學生的羣體。他們既不冒尖,又不落後。其實在這些中等生裏有一大部分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家長的鼓勵,幫助提升到優等生的行列一點問題也沒有,他們缺少的只不過是信心和機會。課堂上,儘管他們很少有精彩回答的瞬間,但我都會把重新闡述同伴發言的機會給他們,並毫不吝嗇地送上一句:聽得真認真,會聽的孩子一定是會學習的;解題時,儘管他們拿不出最出色的解題方法,但當他們極其耐心地一個一個湊出答案時,我會再送上一句: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老師非常佩服你!

而班中極個別的學困生,我並不強調他們在思維上的創新,更追求在基礎知識上的紮實掌握。對於他們,如果等到作業錯誤時再給予補習,那隻會花費更多時間,若是到學期結束時,那就幾乎是零。所以,很多時候,在新課結束時我都不忙着佈置課堂作業,而是先安排基礎知識過關。針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出幾個題,每個孩子獨立完成。目的就在於及時瞭解孩子課堂學習的效果。通過觀察孩子解題的過程,在與他們單獨的交談中,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為學生的錯誤準確把脈,及時、有針對地進行補救,把孩子的這個錯誤抹殺在萌芽狀態,不致於在其它作業時蔓延開來。而面對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我也習慣於給孩子們逐個單獨訂正,儘管兩個班的作業訂正會佔去我們很多時間,但我一直堅持着這麼做,在我看來,這樣既可以給其他做對的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同時也能把對學困生的輔導真正落到實處。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4

教師要進行成功的教學,不僅要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理解其內涵和意義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還是要在情感上認同,大膽去除傳統模式化教學的束縛,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學的理念將其自覺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主動地摸索、反思、積累教學經驗,儘快探索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方法。優質課比賽總結會發言。

一、刪繁就簡,標新立異

新的課改教材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諸多的改進,而教師因受傳統教材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擺脱不了束縛,該少説的不少説,該精講的不精講,顧此失彼,所教內容既無重點,也無重心,讓學生無所適從,造成課堂效率低下。其實,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課改教材無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礎上的重新編排和取捨,使之更趨科學合理,很多內容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挖掘教材,並把教材內容讀懂吃透。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節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該合併的合併,該分解的分解,該講的地方精講,不該講的地方不講,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數學主要的學習方式。

二、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數學教學是教師思維與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從信息論的角度看,這種溝通就是指數學信息的接受、加工、傳遞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信息的轉換,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那麼,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首先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説。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應以學生主體功能的發揮是否充分來衡量。離開了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沒有意義的。教師的“導”要具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要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於數學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識的應用,都貫穿着人類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充滿着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親自參與這些創造性活動的過程,從而實現開發智力和能力、提高創造思維的品質、增強創造力的目的、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於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1.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數學概念的形成一般來自於解決實際問題或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義常隱去概念形成的思維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不僅可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2.參與公式的發現過程。數學公式定理形成過程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經過觀察、分析,用不完全歸納法、類比等提出猜想,而後尋求邏輯證明;二是從理論推導得出結論。教學中的每個公式、定理都是數學家辛勤研究的結晶,他們的研究藴藏着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而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結論和推導過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並且學生對這樣的問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引導學生參與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3.參與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決數學問題要指導學生按照弄清問題、擬訂計劃、實現計劃、回顧四個步驟來進行。例題教學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應啟發學生對一個數學問題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聯想、思考、探索,這樣既加強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繫,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雖然學生獲得上述結果要花許多時間,但做這樣一題的價值要比做五題強,同時學生活動自由了,參與意識增強了,思維更活躍了。因此,花點時間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將學生規定在某種思路里,即沒有真正給予學生參與權和自主權,也會導致學生思維不活躍、不寬闊。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習與學生、教材與學生相互作用的場所。在課堂上應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喚起學生對數學的酷愛,讓他們在迫切的需求下學習,使他們把數學學習成為自覺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三、利用設問,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1.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的需要與學生原有的數學水平之間存在着認識衝突,這種衝突能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衡量問題情境設計的標準有兩個,即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直接有利於教學目的。

2.啟發引導,保持思維的持續性。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但怎樣保持這種積極性,使其持續下去而不中斷呢?

(1)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數學學習是通過思考進行的,沒有學生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多少思考時間。實驗表明,思考時間若非常短,學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簡短,但若把思考時間延長一點時間,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地回答問題,這樣合乎要求和正確的回答率就會提高。當然,思考時間的長短是與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密切相關的。目前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後,不給思考時間,要求學生立刻回答。當學生不能立刻回答時,便不斷重複他的問題,或者另外提出一些問題來彌補這個“冷場”。其實,這是干擾學生的思考,“冷場”往往是學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靜,實際上思維活動卻很活躍。

(2)啟發要與學生的思維同步。教師提出問題後,一般要讓學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時教師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要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

(3)要不斷向學生提出新的教學問題。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是教學思維的動力,且是思維的方向,數學思維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提出新的數學問題,為更深入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動力和方向,使數學思維活動持續不斷的向前發展。合適的數學問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①問題要有方向性。這是指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要使學生的思維趨向於教學目標。②問題的難度要適中。這是指問題不宜太難和太易,難易之間要有一定的坡度。③問題要有啟發性。有的教師往往把啟發式誤認為提問式,認為問題提得越多越好,其實問題並不在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是關鍵性的問題,是否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塊打破成三塊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教師問:“若帶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I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Ⅲ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這就是一個極為關鍵性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它引起了學生的深入思考,併為學生學習用“角邊角公理”奠定了基礎。

3.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上《平行四邊形》一節時,整節課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氣氛熱烈,學生回答也不錯。但課後筆者發現沒有一個問題是學生主動提出來的,這樣教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於是筆者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逐漸把問題習慣於拋給學生、要求學生回答轉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與引導學生思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

四、平時教學中應善於與會考和競賽內容接軌

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善於把學習內容與會考或競賽內容接軌。講課過程中,可讓學生在學習新課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在不自覺中接受會考試題或競賽試題的薰陶。在平時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做題,特別是各種會考題或競賽題,做完後善於總結,並把各種題型分解在每一節內容中,讓類似題型貫穿於學生的訓練中。

參加會考或競賽,要想獲得好成績,不是靠一個月兩個月的輔導就能見效的。首先教師要多做題,頭腦裏要有東西,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課堂上要多滲透。平時為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每堂課都會留下一道或兩道有一定思考價值的數學題寫在黑板上,或競賽題或會考題,讓不同層次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展開討論,從而在討論中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很多教師走入了一種誤區,認為學生多做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於是題海戰術成了很多教師的法寶。殊不知,這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談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了。

我們都有這麼一種體會,許多學習數學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觸數學題後,卻仍能解出一些很複雜的數學題。為什麼?這裏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掌握了數學解題的思想和方法。中學數學中處處滲透着基本數學思想,如果能落實到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思維活動上,就能在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方面發揮出一種方法論的功能。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才會遊刃有餘、水到渠成。其實,對會考或競賽試題,只要少加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每一道題,都包含着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那種考試過程中靠碰熟悉題提高成績的做法説到底就是碰運氣,是不可取的。教師的精力應該用在平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上。

六、講課的同時給予學生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把教學看作是知識的傳授是傳統的教學觀點,也是落後於時代要求的。學習方法指導,簡稱數學學法指導,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只是為學生的認識的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即幫助、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教師應該做的是善於“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應更突出給予學生學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做作業的習慣,都加以引導,使之更趨科學合理。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七、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講究藝術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着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着學生的情感,所以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教學語言不僅要準確規範、嚴謹簡約、還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事實上,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這樣,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八、善於與學生交流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與學生只有實現心靈的零距離,學生才會打開心靈的窗口,接受教師所傳授的一切。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要有寬鬆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其聰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只有相互信任,教師輸出的各種信息才會在學生頭腦裏暢通無阻,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實踐證明,學生喜歡熱情和藹、敬重學生、耐心指導、誨人不倦的教師。有的教師雖然有比較精深的專業知識,對教材的分析、講授能力強,但是由於不善於和學生建立真誠合作的關係,師生之間存在感情隔閡,教與學不能協調配合,結果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

總的來説,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是基礎,正確的學生觀是前提,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愛好是關鍵,優良的教學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保證。

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15

“雙減”工作的總體目標分為兩個方面。在校內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步提升,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迴歸校園。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温。

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羣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作為一線教師,更是站在了“雙減”工作的主陣地上,更要認真學習領會並貫徹到學習工作中去。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搖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

首先,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1、課堂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如果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流,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不會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二是隨意提問多,激發思維少;三是關注形式多,實質落實少;四是重複作業多,有針對性的作業少。

2、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聚焦課堂,積極改課堂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樂,要結合實際,改課堂教學方式,着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其次,精編家庭作業,構築反饋體系

1、課後作業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加速知識內化,形成系統知識結構的有效手段。要因材施教,就要佈置有針對性和分層次性的作業。教師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作業,或同時提供兩種以上的作業方案,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利,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真正達到課後鞏固的目標。

2、教師還要注重構築作業反饋體系,採用合適的方式檢查、評價作業完成情況使教師對教學效果心中有數對學習成果印象深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指導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學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我們教師不是要在課堂上教

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是教和學的統體,學生的學法直接得益於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愛學習,自覺地去學習,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雙減教師怎麼做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積極更新教育理念。

老師們要理解為什麼要進行“雙減”?“雙減”之後,我們要朝哪個方向思考和改進教育教學?因為“雙減”,家長、社會對教師工作又有了更高規格的期待,所以,教師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雙減”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切實提升自己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識,才能用更加創新的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創造新的經驗方法。

2、充分鑽研教材教法,發展素養,提升能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作為教師,不僅要加強專業學習,提高教師職業技能,還要聚焦“雙減”,加大力度豐富教育教學理念。學習比較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觀摩優秀教師課堂實錄,充分鑽研教材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水平,以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類型,助力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力,讓學生體會課堂學習的樂趣。

3、以生為本,植根課堂。

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通過深度鑽研教材、精準聚焦目標、巧妙設計活動、科學合理實施、理性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以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4、提高作業練習的設計水平,降低作業量,提升作業質量。

“雙減”嚴控了考試測驗的次數和規模,全面發展固然重要,但測試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師們不妨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練習題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創新作業的內容與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課程學習的獲得感?所以,老師們還是要多學習作業管理有成效的老師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

饋的管理水平。從源頭上降低以刷題為習慣的作業模式,降低作業總量,提高作業的訓練效果。

5、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時時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學這一條“知行合一”的行動研究的.道路某某。在這條路某某,我們會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調整提升。然後我們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循環往復、螺旋提升進而深度發展。

教育教學,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勤於學習,勇於實踐,善與反思,樂於分享。只有這樣,“雙減”政策下的教師才會有更加清晰的奮鬥目標,我們的教育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雙減背景下對學習的思考

“雙減”政策落地,更加需要教師鑽研教學,精心備課,抓住課堂主陣地,切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之一,需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情緒飽滿,積極思考的課堂學習狀態。

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着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理解學習的過程,把握學科的本質及思想方法,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高級的社會性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成為既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礎紮實的優秀的學習者,成為未來社會歷史實踐的主人。

剖析深度學習的概念,正與“雙減”政策落地,教師對課堂的孜孜追求不謀而合。在此“雙減”背景之下,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可以這樣開展:

1、確定課堂學習目標,定位於學生,提高備課時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為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做到心中有學生,備課時以學生的學情為起點來確定一堂課的學習目標,當堂達成學習目標。

2、設計教學過程,既兼顧基礎,又注重設計深層思維的問題。根據布魯姆學習層級理論,層次越低越基本、越關鍵,層次越高越複雜。我們可以用布魯姆學習分類法的知識來評價、設計教學過程。就像紮實的地基上才能建起高樓一樣,紮實的基礎概念能批判地、創造性地思

考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布魯姆的學習分類法有助於選擇適當的學習層次和類型激發學生思維,備課時,設計教學過程除了設計一些記憶、理解的問題外,同時設計一些應用、設計、評價、創造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3、當堂內容當堂清,當堂達成學習目標,做到課內消化吸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當堂學習內容當堂清,不把作業帶回家。回家沒有書面家庭作業,學生多閲讀,從閲讀中汲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閲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