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品】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六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六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與體育教師談心》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涉及了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行為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創建等多方面內容。

掩卷深思,作為體育教師,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同時,要積極提煉體育的內涵與精神,並感化和指導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的廣大學生,讓他們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

要引導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明白參與不是做做樣子,運動中並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卻是最關鍵的,運動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體驗卻是豐富而深刻的。積極的投入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動的參與是無效的',實質上也違背了體育的基本要求與精神。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通過體育運動合喜愛的球類運動當中去,獲得運動的快樂,也要組織學生從事一些器械類運動,因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一個技術動作的嘗試和把握,這種體驗更深刻,成功的快樂能迅速地轉化為人的自信。再如長跑運動,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進而,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世上什麼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後喝一杯白開水;什麼事情最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超越了原來一直不能戰勝的對手;什麼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後能站起來,再跌倒後仍能笑着爬起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於不斷拼搏向前的快樂,在於勇於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為樂。

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是人類從古至今、直至未來,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真實體現,更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奮鬥不息的頑強意志,去不斷超越極限、超越自我,創造一個有一個人類奇蹟的原動力。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新課程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三級管理,這意味着原來屬於國家的課程開發的權利部分地下放給學校和教師,從而使課程開發不再僅是學科專家和課程專家的專利,教師也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這樣教師不再僅是課程的消費者和被動的實施者,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課程的生產者和主動的設計者。新課程還使教學內容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

隨着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教參給教師留有的餘地加大。這些都意味着課堂就不僅是課程的.實施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教育教學實驗的實驗室。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同時又是課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的同時,教師更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有人評價我國的中國小教育"兩強、兩弱",即基礎知識比較紮實,應試能力也比較強;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比較弱。我們要努力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

多年來,學校教學一直是分科進行的,不少教師便畫地為牢,把自己禁錮在學科壁壘中,不再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新課程在改革現行分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分科為主、包含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由於課程內容和課題研究涉及多門學科和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綜合型教師。綜合課程的提出和發展緣於對分科教學的批判。長期以來,課程整合的理想和學科割裂的現實困擾着中國小教學。我們不可能囫圇吞棗的傳授、學習或探索科學知識,對其進行分類和分析加以識別是必然的選擇。但是各種分門別類的教育在一個學生身上最終應該發生整合的作用。就課程與教學而言,分析與綜合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總之,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教師要努力去適應這一變化,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博學悦教的人。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廣泛的學習興趣,經常學習新的科學知識,並善於把自己的學習與對學生的教學結合起來,善於將新知識吸收到教學中,用新的科學知識充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教師最需要什麼》,看到這題題目,我也深思,教師最需要什麼?

我想教師需要的太多太多了:創新課堂教學,做一個思考者,上課要有激情,錘鍊你的課堂語言等等,要説最,或許就是一顆對教育事業灼熱的心。憑着這一份熱情,教師自然而然會積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會樂於奉獻,勇於創新。陶行知説:“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會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灼熱心靈中,產生於教師的魅力之中。”但我在教學中最大的體驗是:要放大學生的優點,縮國小生的缺點,毫不吝嗇地讚美學生。

每個人其實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讚美,作為教師,無論何時要想點燃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就必須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在教學中,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充分調動學生蓬勃向上的積極性,讓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在實踐中,教師們更多的是看到學生的缺點,以為用放大鏡尋找到學生的缺點,諄諄教導,並進行嚴厲地批評就可以改變學生,使他們優秀起來。對於學生的優點,特別是後進生的優點,那是會被教師們忽略不計的,他們的`“閃光點”往往會被教師們掩藏在他們缺點的背後,根本沒有被發現。

我任教的一個班級,學生很調皮,班中學習的風氣較差,特別是幾個後進生,經常搗亂,可是班中的凝聚力很強。在學校的體操比賽中,他們班獲得第一名,趁着這一個機會,我在課堂上好好的表揚了他們,並鼓勵他們要繼續努力。以後凡是他們班有什麼成績我都及時表揚。後來的語文課堂上他們都很活躍,積極回答問題,在月考中,雖然其他科目的成績一般,但語文的成績卻又了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我們老師要換一種眼光,變一個角度看學生,變換一種教育思維,也許在你的面前就會海寬天空,教育的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最近,我在閲讀一本書名字叫《不會説話的孩子想“説”什麼》。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

訣竅1: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儘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

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2:儘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儘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

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誌,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麼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麼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後,要讓孩子明白,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誌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誌,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説:“這本雜誌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3: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儘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

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為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4: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

例如,小孩子正因飢餓哭泣時,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説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説:“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蕩着鞦韆,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誇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説:“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5:明白孩子的願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

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後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説:“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裏,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後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説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

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説話,並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儘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説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後,“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為上做出改變並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範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於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為重點,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為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悦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為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説:“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説:“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怕掛水,媽媽對我説:“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為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為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