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1

昨天,從圖書室借來《孩子你慢慢來》,回家就開始讀起來,吃晚飯也捨不得放下,後來連睡覺都忘了,等讀完,一看錶,已經今天早晨三點多了,想想天亮還要體檢,趕快睡覺。

書放在枕邊,墨香悠然,怎麼也睡不着。

回憶着龍應台女士對兒子安安和飛飛童年生活的記錄,不得不佩服,這是一位多麼睿智,多麼慈愛的母親。她總是帶着慈愛、欣賞的目光注視着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

最佩服的是這位母親教育孩子過程中的教育敏感。

讀故事,幾乎是每一個母親都做過的事情,面對一大批世界經典童話,中國的四大名著,我們這些做母親的有幾個能透過文字,看到文字描寫出的那些不利兒童成長的血腥場面。我們看到惡人惡報時感到的是痛快,感到再可怕的結局施加在這些人身上都不為過,都不過癮。但龍應台女士卻看到了血腥,看到了懵懂兒童身心成長中需要精心呵護的心的柔軟。所以讀《白雪公主》時、讀《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時,讀《水滸》時,她敏感地看看了一個個血腥的場面,從而深思這應該給孩子看嗎?

讀故事可能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事情,但講故事卻不一定人人都會。我有時想,孩子碰到一個能讀書的母親是幸運的,碰到一個能聲情並茂的讀書的母親是很幸運的,而能碰到一個會講故事的母親則是最最幸福的!龍應台女士就是會講故事的母親,而且能持之以恆地給孩子講故事,所以她的兒子們是幸福的。

別以為,會説話就會講故事!真的,講故事不是任何人都會的。小到家庭,大到學校、甚至是社會,一個能講故事的人不止帶給自己的家人、學生、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無限的快樂,還有幸福的體驗。所以,老師們,一定要重視自己講故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如果你想讓你的學生感受到作你的學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面對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我們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龍應台接到某一超市的電話,説鄰居的孩子偷超市的糖被抓住了,因鄰居聯繫不上,超市負責人讓她來接走孩子。她來到超市,才知道,這孩子不是第一次偷超市的東西。面對這樣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如果你是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也在分享別人偷出來的東西,你又會怎麼做?作為超市老闆,你會怎樣做?

我們聽聽:

超市主人小聲對媽媽説:“他真怕了,不要嚇到他。”

媽媽蹲下來,把弗瑞第擁進懷裏,等他稍稍平靜下來,才説:“別害怕,弗瑞第,他們不會叫警察的,我們照顧你。我先要知道你做了什麼。真真實實地告訴我。”

我們能這樣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嗎?我們周圍的超市老闆能這樣對待偷了自己超市東西的孩子嗎?我們的老師,又是怎樣面對犯了錯誤的學生?我一遍遍問自己。

可能是別樣的教育恰恰換來了我所希望的教育結果,所以反反覆覆看着《觸電的小牛》,心中久久迴盪着柔軟的感動。我曾經見過很多面對孩子犯錯誤時歇斯底里地對孩子進行着指責、謾罵的母親,還有老師以及其他長輩;當然也有苦口婆心説教的家長和老師。但我們歇斯底里的指責、理屈詞窮的説教到底有多少進到孩子心裏呢?很少有人去考慮!我們換來的是孩子的反感、牴觸,自身的傷神傷心!摧殘了自己,也硬化了孩子!真真是兩敗俱傷啊。就憑這一點,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就值得好好地讀一讀。

今天中午,體檢回來,炒好了中午菜,孩子和老公還沒有回來。於是拿起這本書再翻。竟然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當然我的兒子早已過了牽着我的衣襟聽我講故事的年齡,馬上就回來的是高我一個腦袋的兒子,我已經很難將他摟進懷裏,但記憶的相冊中那個小小的圓臉龐男孩,依然清晰如在昨天。長大是必然的,面對高高大大的兒子,面對聽話懂事的兒子,我還是很欣慰的。仔細想想,在陪伴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是否如龍應台一樣細心地記錄下兒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呢?沒有啊!所以,提醒那些還沒有或者正在哺育嬰幼兒的女人們,用你們的筆記錄下孩子成長中的故事吧,那不只是母親送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禮物,也將成為母親送給自己的最珍貴的禮物!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2

這個暑假,我讀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作者龍應台用濃重的筆墨和一張張引人深思的照片讓我瞭解到小孩安安從嬰兒到上幼兒園時的情景。

這本書講述了小孩安安在八個月大時,什麼都不知道,看到什麼奇妙的東西就會問爸爸媽媽,但不太會説話,就抱着他們的褲腿,指着那樣東西咿呀作聲,家長就會告訴他答案。看見一些小東西,只要家長不阻止,安安就會好奇地放進嘴裏“品嚐”。在安安的成長過程中,他以天才能力,學會了瑞語、英語和中文,讓爸媽驚歎不已。當他五歲時,想把二十幾只桃紅色的玫瑰編上一個蝴蝶結,可他繞來繞去,怎麼也編不起來,可他還是繼續編。

安安的童年在龍應枱筆下變得生動、活潑和美好。我們也是一樣,童年都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對不懂的東西我們都想嘗試去做、去學。現在,四年級學完了,準備踏入高段。在高段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能馬虎,不會的題目一定要鑽研到底,不浪費一節課。成績如下降,一定不能氣餒,找出原因,繼續努力,要像安安那樣克服,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要沉下心來,想辦法予以解決。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3

之前讀過龍應台先生的書,自己對龍應台先生的印象,停留在以筆為劍的女戰士身上。總見其冷靜而鞭辟入裏的分析,淡然卻毫不動搖的骨氣,卻未曾想見《孩子你慢慢來》帶來的是一種寧靜淡雅的閲讀感受,在她醉心於人母的温婉中,彷彿自己也洗去一身硝煙。這種對母子生活常態的描述,使閲讀者和作品之間形成一種温柔的張力。在書裏,我們看不到作者試圖對讀者的説教或者尋求共鳴,而是以最樸實細膩的描述來展現他們母子的生活點滴,這種描述本身就是意義。這樣直接乾淨的表達,引領讀者在觸摸到生活的同時展開關於人生諸多議題的思考。

讀《孩子你慢慢來》我想到了“熱愛”。這種愛的熱情,不止是一位母親對孩子與生俱來的`感性,也是每個生命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和感情。

書裏寫道,每天早上去幼兒園的路上,媽媽要給華安作嚮導介紹這個世界。“那路上,也看不完哪!這家院子裏站着棵蘋果樹,那家牆腳爬着株葡萄藤。拄枴杖的老太婆在花園新翻的土牀上放了一隻陶做的兔子、兩隻雪白的鴨子、一頂雨傘似的大香菇,香菇傘底下還坐着一隻綠皮醜青蛙——這些,你説華安會放過嗎?”藉由孩子的眼光,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奇的世界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4

讀完了《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接着看龍應台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龍應台34歲開始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且至今未畢業,人生三書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裏的龍應枱面對孩子從出生,到開始説話、識字、逐漸感受這個世界的過程,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憐,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是對生命成長的的實景寫生,兒童成長中的語言和行為引導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實操價值,如:面對孩子牙牙學語時候對外界的好奇,性意識的啟蒙教育,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成長時期的“偷東西”遊戲,第一次去見二胎家庭時候的做法和説法......

《親愛的安德烈》通過書信的方式展示了兩代人三觀的碰撞與交流。平等的讓人驚訝,坦率的讓人痛楚。直面青春期男孩子好奇的“性,愛,搖搖樂”,一個睿智的父母大至如此,和孩子一起再成長一次。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和探索經歷陪孩子經歷。“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厲害的媽媽,她總是能把我們不知道的事物和知識解釋的有趣又明白”,為人父母,這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兒了啊。當然,裏面也有一些涉及到中西文化差異的辯論,如,對待研究的態度,對父母離婚後孩子的心理塑造和影響......每一個方面都會引起我很多深思,如果此情此景是我該怎麼做?作為一個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者,也依然有很大的學習和參考能力。

《目送》74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深邃,憂傷,美麗。

她筆觸細膩,世間一絲一物彷佛都有了生命,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寫世界各地的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時候,她的筆觸刀光劍影,寒氣逼人。她是有智慧的,這個智慧再經過近70年歲月的打磨,你就感覺那是一把鋒利的劍,點出你隨意暴露的破綻。

我想我還會多讀幾次這幾本書的。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5

這是《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的一段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正是這段文字吸引我繼續讀完這本書。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的長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階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態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麼到班裏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等的話語經常不經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説完後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卻也沒見起到什麼效果,反而更讓自己心裏添堵。文中的“媽媽”是個聰明、睿智、理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一個非常簡便卻又符合兒童身心生長的方法,孩子你慢慢來。這個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也可以較好的運用嗎?班裏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我們在教育時應提出不同的要求:發展水平高的學生,你有能力快點就快點,而對於水平稍低的學生,你慢點老師也等你啊!

慢慢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6

寒假有幸拜讀了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感觸很深,書中淡淡的文字,簡單質樸的語言,藴含了一位偉大母親內心深處的母愛。孩子的天真,在書中表露無疑,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談論關於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敍述發生某件事情時,母子間的反應和對話,非常的生活化。

龍應台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温情引領孩子認識世界,鼓勵他們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地成長。她隨時隨地耐心地教孩子認識自然萬物——天上的雲、路上的車……這些文字樸實、細膩,簡潔。讀罷展現在我們面前地是一幅幅歲月圖畫,很美,很温馨,又很有智慧。沒有議論、抒情、感慨,只是簡潔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聽到,觸摸到,似乎又若有所思。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這是書封面上的一段話,正是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一股暖流湧上心來,給了我無限的感動。我也是一個母親,相比之下,甚感慚愧。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過於急躁,盲目否定。如龍應台所説的,孩子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母親慢慢地走。尊重幼小生命,平等對待孩子,不能簡單粗暴的指責,這樣才能培養他們善良、正直、誠實、優雅和擔當……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7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我想,是因為這段文字,讓我愛上了這本書,讓我有機會看到龍應台的另外一面,那個睿智又温柔的女人,叫母親。

“孩子你慢慢來”,我喜歡這個名字,因為它的親切,它的柔軟,它的沉靜。作為一位母親,作為一名老師,我抱着受感動,受教育,受批判的心態去讀這本書,書中沒有所謂的説教,沒有所謂的評判,沒有所謂的建議,卻深深打動着我。

“只有十五分鐘的路程,安安卻走了一個小時零十分”。“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一種對生命個體的敬重;是堅定地相信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內在地藴含着健全發展的可能性;是一種母親對孩子細膩的呵護與理解。

“他爬、他笑、他搖頭,他站起來又一次跌倒,他眨動着圓滾滾、亮清清的眼睛。我總是目不轉睛地看着他每一個動作。”感動於作者對孩子細膩的呵護與理解,同時也懂得了“慢”的內涵:我們做母親的尤其是做教師的,應該有理由靜下心來,慢慢地陪着孩子們走,一路慢慢地領着他們欣賞和享受,耐心等待着孩子們的長大,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愛!這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清晰記得,在深圳大街上四處張貼的廣告“時間就是金錢”,在這個時代,似乎成了一列太擁擠的地鐵,人人必須趕着往前走,否則你便掉隊,趕不上來,讓周圍的人失望,承受各方面無盡的壓力。連我們的孩子都已早早被他們的父母、教師或推或拉入這個趕車的行列,幾乎沒有例外。“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要國小化,國小要國中化,國中要高中化”等讓人難以承受的重成了我們的至理名言。浮躁的社會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態,讓多少兒童本應充滿純真和快樂的童年不在、讓多少青少年本應充滿朝氣和活力的青春不在,醒着的時間就只有一個字——快!要知道,在許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説,卻需要時間,我們不能焦急,只能慢慢等待,要把人生當成是一趟旅遊而不是一場賽跑!只有有了旅遊的心境,我們才會對我們的人生學會欣賞、學會享受、學會快樂!面對幼稚的生命,我們不應催促,我們只有等待,這是人倫,更是常識。

“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是啊,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更是一門藝術。做一個孩子忠實的觀眾或者拉拉隊員,虔誠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時刻牽頭引領,只能望向他蹣跚的背影而已。

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但願,我們的教育真的能慢得起!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8

一直覺得《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一本好書,我們現在,又或者是等到為人父母,都可以讀一讀。初讀龍應台的書,便是這一本《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的作品,幾乎都是鐵骨錚錚,有着女權主義意識,鍼砭時弊的。然而這一本,卻是例外,作者的筆下,不再是《女子與小人》裏的為女權抗爭的胡女士,不再是《野火集》裏追求民主的評論者,有的,只是講述,或者説是記錄,自己作為母親,和兩個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

文中的龍應台,不知是不是初為人母的欣喜,才決定用這樣細膩温情的文字,這樣充滿母愛和童真的片段,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只看了幾頁,我就醉心於她的文字,才發現,這個以筆為劍的作家,竟也有萬丈柔情的一面,也許是同許多家長們一樣,一被加上媽媽或者爸爸的角色,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孩子的成長,欣喜地與我們分享。也許,之所以愛上這本書,也是愛上那種關懷孩子的感覺,不摻雜多餘的情感,只是出於自己的疼愛。讀到後面,在那些文字裏,也找不到一處刻意修飾的温情。龍應台習慣把文中的稱自己為“媽媽”,在大部分的時間裏,她就像是和讀者一起,看着這兩個調皮又可愛的孩子,和他們温柔的媽媽,在這小小的冊子裏,一起經歷天真爛漫的童年。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歲月自然不會總是快樂,無憂無慮的,也會有孩子的吵鬧調皮,會有自己感覺累的時候。然而,在書中,並沒有看到作者絮絮叨叨抱怨的一面,也沒有太深情的言語,甚至於沒有刻意分享的喜悦,沒有標榜自己的教育理念,龍應台只是用自己淡雅的文字,記錄下自己和孩子一起,那些看似瑣碎,不經意的細節,比如媽媽耐心地教孩子認識周圍的事物,偷偷跟在孩子後面看他回家,警惕童話故事裏殘酷、不符合準則的情節,當孩子偷拿了超市東西的時候,手捧鮮花和孩子一起向老闆道歉,也就是在這些細節中,表達自己對於孩子們的愛和期盼,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像樹一樣正直的人”。龍應台在書中説,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大人成長的過程。因為知道了如何去關愛一個更弱小的人兒,如何用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學會了耐心,學會了處理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她始終認為,孩子是上帝給予母親的天使,所以並不遺憾孩子佔用了自己太多的時間,在朋友來歐洲拜訪她的時候,她還得滿足孩子的願望,以致於和朋友交談幾句的時候,還給抽出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當朋友問起她遺不遺憾孩子打亂了自己計劃時,她覺得陪伴自己的孩子是幸福的,也就沒什麼遺憾可言了。

文中龍應台對於孩子的愛,也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她尊重孩子的權利,耐心盡到自己的義務,也教導他們不能因為是孩子就能隨意犯錯。她並不刻意要求孩子們去達到什麼目標,但卻關心他們能不能成為有真正道德的人,正因為如此,在看到孩子們能夠知錯改正,內心逐漸成長時,我也總是能夠在字裏行間,細節之處,體會到她作為母親的幸福。不同於“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龍應台的教育觀是“孩子你慢慢來”,她不主張消滅孩子的天性來強迫孩子,不認為調皮搗蛋的孩子就不好,她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善良而純真的,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用平等的身份來對待孩子,孩子如果犯了錯,就應該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讓他們的內心逐漸成長。但是,她也注意不讓孩子過早接觸到過於世俗化的東西,比如比較殘酷的故事情節,她會把《水滸傳》放到高高的書架上,不讓孩子們拿到,講童話故事的時候會警惕一些不適宜的情節。孩子犯了錯,她會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們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武力。慢慢來,因為龍應台希望孩子們可以珍惜他們的童年,期盼他們能夠學會獨立自主,慢慢成長為“正直的小樹”,而不是過早地接觸這個社會,和那些本不應該過早出現在孩子世界裏的東西。並不是跑的早就一定能夠堅持到底,最先衝到終點,慢慢起步,也未嘗不能後來者居上。“你在想什麼,媽媽?”釣魚的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親。母親歎了口氣,説:“媽媽不快樂!”伸手去攬那小小的身體。小夥伴卻站直了身子,摸摸媽媽的臉頰,正經地説:“媽媽不要不快樂,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母親像觸了電似地抬起頭來,不可置信的問:“你説什麼?你説什麼?”“安安很快樂呀。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孩子的內心單純,簡單,慢慢來,也挺好的。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9

“慢慢來卻比較快,來得快去得也快……”聽到這首《慢慢來比較快》時,我不禁想起了龍應台寫的教育小説《孩子你慢慢來》。

這部小説以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孩子的世界,介紹了龍應台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在書中,龍應台因為注意到了童話中的殘酷暴力,而後不給孩子看童話;因為“精英幼稚園”的規矩多、課程多,所以不讓孩子上這所幼稚園……龍應台與孩子彼此尊重,不過早地嚴格要求孩子,凡事都求慢慢拿來,從而過着簡單樸素的生活。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在這本書的卷首語上就有這麼一句話。是啊,凡事都得慢慢來。當你學騎自行車摔跤時,請沉住氣,慢慢來,要不怕吃苦,不怕疼痛,你終究能學會;當你考試取得了不理想的成績,請沉住氣,慢慢來,要發奮學習,弄懂難題,你就會取得好成績;當你比賽失敗的時候,請沉住氣,慢慢來,要相信自己的實力,繼續加油努力,在下一次的比賽中,你會取得勝利!

生活就是這樣,困難坎坷都是家常便飯,就要看你怎麼面對。每當你遇到了困難,都請沉住氣,慢慢來,要相信自我,不着急,慢慢來,一定能成功!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10

我覺得這本書挺適合我來讀的,我家孩子剛兩歲,我覺得他太調皮了,在學校,我覺得學生們又太笨了,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於是假期裏,我決定不管再忙也要把這本書讀完,就當是教育孩子的參考。

龍應台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麼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後,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裏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生的時間和規律。看過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温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温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它本來的美麗面目。

《孩子,你慢慢來》所包藏的母愛,除了一個母親能用心感受到,還有任何一個愛媽媽的孩子都能挖掘。我覺得不管是從媽媽的角度還是一個教師,這本書都值得我們去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