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家校協同的心得(通用12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校協同的心得(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校協同的心得(通用12篇)

家校協同的心得1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對教育藝術、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一張嘴、一支筆那麼簡單,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學校和家長的聯繫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實、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全天候的行為和思想動向。誰重視了家校聯繫工作,誰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性。家校聯繫平台的建立是符合當前教育需要的,是當前教育重視的。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教育不能僅僅只靠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家長同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小孩因為生活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環境相對複雜,孩子在家庭中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會延續到學校中。學校老師要更加全面地瞭解孩子的各項習慣和心理狀態、性格特點等,就須得密切聯繫家長,只有老師和家長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有骨幹教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而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堅持。我們都知道要養成一個習慣,最少得21天,在這期間,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的督促,也需要家長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只有學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將好的習慣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對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着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溝通消除偏差,正確看待孩子。

俗話説“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麼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是老師關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的一個體現,並不是老師對孩子有什麼偏見。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搞好家校共育就猶如建設好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境適宜,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協同的心得2

學校與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都是讓孩子們能夠幸福成長,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聯繫,和諧統一發展,教育才有可能發揮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進孩子幸福成長。

然而所有這些宏觀的道理都應該從微觀的細節入手去做。楊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地給我們介紹眾多細節。“五個一”每一個“一”都是細節,都可能被忽視。需要家長和老師都重視起來。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説明,古人早已認為學校和家庭教育是一體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難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緣關係為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動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觸時間最多,瞭解最細,所以父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進行鍼對性的教育。而學校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師也經過專業訓練,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有計劃、有系統,從而更專業地培養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學校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長,如能進行優勢互補,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幸福成長。

家校協同的心得3

家庭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幸福德育的構建,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長是學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學校是幫助孩子起飛的雙翼,只有向着同一個方向、為着同一個目標努力時,學生才能夠真正展翅飛翔。家庭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補充和輔助作用。我校大部分學生來自城鄉結合部,學生和家長素質參差不齊,這是我校開展家校共建工作出發點。教育這項責任僅僅靠學校來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關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重在“合力”上下工夫。必須摒棄傳統家校關係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家長也是學校教育的優秀資源。必須讓這些資源在學校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充分利用,這樣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地變成1加1大於2的效應。我們具體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定期召開家長會

我校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全體學生的家長會,平時又不定期召開各種類型的家長座談會,及時地瞭解家庭教育的動態,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

(二)利用網絡優勢,拓寬家庭與學校互動的渠道。

讓家長與老師面對面互動,儘管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互動形式,但這種方式的互動畢竟要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特別是對於工作繁忙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長來説更是如此。因此,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方便快捷優勢,進行家校互動,也是一條不可缺少的途徑。例如,可以利用網絡,校訓通平台,使家長及時瞭解學校和班級的基本情況和重大活動,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或者是要求學校和教師給與解答的問題等。我們還利用手機微信或微信羣進行互動交流等等。與家長適時交流,及時溝通,快速而便捷。絕大部分家長在同學校交流時都非常理性,使網絡不僅成為接受家長監督的平台,而且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平台,更是家校友誼的橋樑與紐帶。

(三)“家校共讀活動”引導學習型家庭的建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書在人的成長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國文學家哥德有一句名言:“讀一本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法國詩人雨果則説:“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它對於人類之所以必須,在於它是滋補光明的飲料。”,讀書有益於育德,有益於勵志,有利於啟智,有益於明史,兒童受到優秀書籍薰陶,將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正基於此在低年級時我在班級提出了學生、家長、班主任學期內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向家長推薦了《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淘氣包馬小跳》等書籍,每天回家後讓學生和家長共讀書,並在“閲讀存摺”裏記錄下來孩子們讀書的頁數和家長參與活動的感受建議、學生讀書的收穫等。隨着孩子年級的增高,孩子們讀的書難度有所增加,結合一米閲讀的APP使孩子

們在書的海洋裏自由的遨遊,讓書香沁入每一個學生的心脾,讓學生在書香中茁壯成長!

(四)開展了家長學校8課時的活動,提升了家長家庭教育水平。

家長需要教育,更需要轉變教育觀念!我校是家校共育的試點校,家長課堂8課時從20xx年開展,一直以來我們學校堅持每月一課,在8課時中老師和專家在給家長講授育子方法,從今年開始,我們家校共育升級到了新高度,突出家校協同育人的理念,調動各行業廣大家長資源,把家長請上講台,豐富課堂內容,開拓學生眼界,拉近親子距離、拉近家校距離。構建家校共育“合力”,不但轉變了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也轉變了他們的教育觀念,同時各班也必須開好常規的家長會,注重與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讓家長在相互交流中使認識和意識都得到提高。要求一次一個主題,解決一至兩個問題,注重實際效果。

通過家校共育的活動,在深化學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生活態度更樂觀,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積極,生活情趣更高雅,促進了少年兒童生命的健康成長,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精神面貌積極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風。但我們深知家長學校工作任重道遠,今後,我們會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前進中不斷總結,面對新形勢探討家庭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實效。我們將繼續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機制,讓孩子們的雙翼更加豐滿有力,展翅翱翔在未來天空裏!

家校協同的心得4

近年來,家校矛盾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戰線的尋常風景。隨着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普及,學生的正當權益不斷得到保護,與此同時,網絡的普及,使得家校矛盾發生後,相關的信息很容易通過各個網站和新媒體得以傳播。

家校矛盾的案例,通常是學生違紀或搗亂,被老師管教,學生受不了委屈,向家長訴説委屈,於是,家長就來學校“問罪”。這種情形下,教師往往會成為弱者。

家校矛盾中,家長一方通常的招數就是鬧。一是跟校長鬧,鬧得校園不得安定;二是向媒體公佈,極力渲染教師的暴戾,誇大孩子所受的委屈;三是通過網絡或新媒體,以誇張的語言,搬出“師德”和“法律”的'條文,對相關學校潑污水;四是向上級管理部門鬧訪,直接堵教育局大門,迫使教育局向學校施加壓力。

家校矛盾鬧到最後,如果家長一方顯示出持久的強悍,教育管理部門或學校為了息事寧人,往往會對涉事教師給予一定的處分。

於是乎,校園裏就形成一道扭曲的風景線,當師生之間產生爭執後,學生圍毆老師,只能是批評教育一番了事。老師被毆打,卻不能還手,一旦與學生髮生衝突,老師即使是捱了打,也要做出深刻檢查,並且承擔一定程度的行政處分。

於是乎,一些老師逐漸開始微笑着面對孩子在違紀,在搗亂,在德行上出現污痕。他們並非缺乏師德,而是被家校糾紛的處理結果弄得膽戰心驚。惹不起,怕得起,你家孩子即便是學業無成、道德敗壞,乃至今後殺人越貨,關我屁事?我管不了他,今後自然有社會去管教他。假如我硬要去施加所謂的懲戒,管不好卻惹來一身臊,挨個處分,好心遇到驢肝肺,何苦呢?

不要動輒對老師們套上師德的枷鎖,老師的崗位其實就是一個飯碗而已,誰對老師們進行道德綁架,就是在耍流氓。

家校協同的心得5

這不,我偶然間在網絡上讀到一個奇葩的文件:《中共安定縣教育局黨組關於給予雷鳴初級中學蔡夫新通報批評的決定》。安定縣是海南的省轄縣。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20xx年11月16日,雷鳴初級中學舉行期會考試,蔡夫新老師監場,考場上,有部分學生講話,蔡老師便提出警告。不久,有個叫黃騰宇的學生又跟同學嘀嘀咕咕。蔡老師制止未果,黃騰宇依然不能安靜下來,於是,蔡老師把黃騰宇從座位上拉站起來,告誡他,如果不聽話就到辦公室考試。

這本來是屁大的一點事兒,哪知道,幾天後,黃騰宇的家長竟然來到學校反映情況。蔡夫新見到家長後,就“在學校沒有要求他配合的情形下”,直接走到辦公室,對着該家長説“我沒有打人”之類的話。我猜,也許,雙方在言語上發生了爭執。

四天後,更奇葩的事情發生了,蔡夫新在兩位副校長的陪同下,到黃騰宇家裏向家長道歉。

緊接着,最為奇葩的事情又發生了。僅僅是涉嫌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方式方法過於簡單粗燥”,有用手把學生拉起來的動作,並且“對待家長的態度不好”,致使該事件沒有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安定教育局黨組竟然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決定給予蔡夫新通報批評。

這種奇葩的通報批評,令人讀了,真的啼笑皆非。對一位教師給予通報批評,必須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不能因為家校矛盾一旦產生,就必須由教師擔責。

在整個事件中,蔡老師根本沒有任何錯誤,不違法,不違紀,更無損師德。學生在考場上違紀,自然要制止。制止違紀行為過程中,將學生拉站起來,這是考場的`正常之舉。警告學生,再説話,就讓他去辦公室考試,也不是妄言。難道,在對待學生考場違紀的行為時,老師要滿面春風,以讚賞的口氣去討好學生嗎?

令人費解的是,僅僅是孩子在期會考試中被老師批評了幾句,家長就找到學校“反映情況”。不知道這種家長護犢子到了何種地步。黃騰宇的家長來學校“反映情況”時,蔡夫新見狀,主動與家長溝通,説明當時“沒有打學生”也是正常之舉。即便是他與家長產生爭執,身為老師,此舉不違紀,不違法,也損師德。

在安定縣教育局黨組的文件中,提到蔡老師“在學校沒有要求他配合的情形下”就主動找家長溝通。這怎麼是蔡老師的過錯呢?“法無禁止即可為”,沒有哪項規定,要求老師見到家長來反映情況就必須迴避啊。文件把此視為蔡老師的過錯,簡直是強詞奪理。

通讀這一份奇葩的處理決定,我們都會感到,蔡夫新遇到了很窩囊很惱火的處境:一個暴戾護犢子的家長,向教育局進行鬧訪,幾位領導為了息事寧人,以維護本地教育界的良好形象,不惜丟車保帥。一紙文件,給一個對工作負責且有點性格的蔡老師,進行了處分。

家校協同的心得6

這種奇葩的處理決定,想來想去,總是令人覺得哪個環節很憋悶。蔡夫新老師受了窩囊氣,倘若知道批評黃騰宇會導致自己通報批評,幹嘛非要拉站學生呢?不如笑眯眯地找到校長,反映問題,讓他出面去制止黃騰宇的違紀。或者,乾脆任憑學生考場違紀,只要不與他們發生衝突,自己總歸不會挨處分。

在這場家校矛盾中,安定縣教育局的領導們也是窩囊得夠嗆,按照北方人的'口氣講,這些領導有點慫。明擺着家長在無理取鬧,卻沒有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正氣,去直面家校糾紛,為麾下的教育工作者伸張正義,反而為了一己之利和“評估驗收”大形勢,生硬地處分老師。俗語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樣的教育局領導,又憑仗什麼去激勵老師們敬業奉獻、勇於擔當呢?

家校矛盾一旦產生,教師就處於弱勢。家長一旦與老師產生對抗,老師就會被處分。可是,無論學生怎麼辱罵老師,怎麼違紀,家長無論怎麼鬧,都不會被處分。自然而然的問題就是,老師要怎麼做,才能不被處分?

自然而然的答案就是,老師不作為,不幹事兒,不惹事,永遠不會被處分。學生違紀,關我屁事,我去制止,萬一學生家長跟我產生糾紛呢?學生寫不完作業,關我屁事,我去批評學生,萬一學生向家長告我罵學生呢?學生上課玩手機,關我屁事,他升學考試的時候考零蛋,會影響我少掙一分錢嗎?學生惹事生非,關我屁事,在校園裏他無法無天,等走上社會,自會有公檢法教育他,我犯得着去懲戒他嗎?他把我打一頓,誰又替我出氣呢?

久而久之,老師們的頭腦和手腳都被拴住了。調皮搗蛋的孩子沒人管了,校園秩序越來越亂了。教育局領導們要求的政績,也難以輝煌了。

誰都喜歡拿着道德的標尺去要求別人。老師也是普通人,趨利避害是人類本能,老師跟其他人一樣,上有父母下有妻兒,都要養家餬口,保住飯碗畢竟是第一位的。如果為了懲戒學生而惹禍上身,卻沒有人為他們找回公道,那麼,他們選擇明哲保身,又有什麼不可?

正如安定縣教育局這一紙奇葩的處理決定,那幾個教育局的黨組成員,難道不是為了明哲保身?

家校協同的心得7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學校,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懲戒和強制,是必不缺少的教育措施。可是,時下的社會環境和校園氛圍,剝奪了學校和老師進行懲戒和規訓的權利。一旦老師對學生進行很輕的懲戒,都容易被視為“打罵學生”,當家校矛盾一旦爆發,教育管理部門就容易為了息事寧人,給教師們處分。

10多年前,南京彭宇案發生後,其判決結果引發了國人道德觀的大滑坡。有了前車之鑑,人們遇到老人跌倒時,就不敢前去攙扶。

如今,一個又一個老師,因為對學生嚴格管理而捱了處分。這就導致教育界的彭宇案,一次又一次地產生負面效應。老師們在對學生的管教中,會自覺地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久而久之,我們的教育,會因為缺乏足夠的懲戒,而導致某種意義的'德育淪喪。

在今後較長的時間內,類似的奇葩處分決定,恐怕難以絕跡。這裏,只能衷心祝願那些敢於管教學生、勇於擔當的老師們運氣好一些。再就是,我們這些學生家長,請對孩子的老師給予足夠的尊重,不要動輒告狀鬧訪。家長鬧訪,貌似佔了上風,其實到頭來,坑害的依然是自家的孩子。

至於安定縣教育局的黨組成員們,數年後,想起這一紙荒唐的處理決定,我真想知道,他們的臉會不會紅一陣子。

家校協同的心得8

上週,學校舉行了開學初第一次家長會。週二下午放學後是我們高年級舉行家長會的時間。家長們挺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除了極個別家長有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到校開會,絕大部分家長都按時來了。家校互動的多些,會更有利於我們開展工作,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會的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語數英三科教師分別針對各科學期初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本學期的規劃和家長進行了交流,之後班主任做了總結。通過這次家長會,家長不僅瞭解到孩子最近兩週的在校表現,還增長了知識: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如果錯過了最佳時機,可能再也難以彌補;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每個孩子發現最佳的天賦,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傍晚了,家長會結束了。有些家長還沒有回去,或想了解更多自己孩子的情況,或想向老師反映孩子的近況......我也是在這期間,通過和家長的談心,瞭解到自己班級裏個別孩子的一些情況,而這些信息,僅僅通過孩子的在校表現是觀察不到的。比如,其中一個孩子,一直品學兼優,卻連續幾天都不能及時完成任務,都是後來補上的。問到原因,支支吾吾,撓撓頭,説是家裏有事。家長會後,他媽媽和我説了最近家裏發生的'事,我又瞭解到更多信息:看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溝通,我差點兒誤解孩子,還以為孩子説謊呢。班裏另外一個孩子,平時一起作業經常不能及時完成,自從上學期後半學期成績下降了不少。由於平時都是和爺爺一起生活,這次家長會也是爺爺來參加的。通過交流才知道孩子父母最近離異,父親賺錢養家,顧不上帶孩子。孩子的事情只好由爺爺代管。爺爺年紀大了,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欠缺,再加上孩子自制力差等原因,導致孩子表現不如以前。有了對孩子們進一步的瞭解,我覺得更能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了。

感謝這次家長會,它讓我收穫了很多,明白了更多。溝通的重要性不能忽視。

家校協同的心得9

首先非常感謝開發區一小在我們的孩子即將踏入國小校門之際為我們家長帶來這樣一場如及時雨般的培訓,聆聽之後,原本忐忑的內心稍稍安定下來。

那麼我們家長應當如何在孩子六年的國小生涯中,做好陪伴和監督的雙重角色呢?通過本次培訓,我認為家長們應當着重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所謂良師,並不是要求孩子完全按照家長的意願學習和生活,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在這些方面,我們應當充分尊重孩子,另一方面認真對待孩子的每個問題,孩子會提問,證明他在思考,作為家長應當大力鼓勵這種思考行為,即使不能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也要儘自己所能給予相對客觀的答覆;但充分尊重個性不代表放任不管,我們家長應當努力配合學校讓自己的孩子高質量地完成學校佈置的學習任務,這是一切自由的前提。所謂益友,就要求我們家長摒棄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高質量地陪伴玩耍和學習,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的進步。

二、努力營造家庭的學習氛圍。

我們的孩子恰好生活在這樣一個電子產品氾濫的時代,即使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都因為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存在大幅減少了相互之間的交流,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個好時代,藉由電子產品的平台,我們擁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因此電子產品可以用,但要引導孩子把它作為優秀的學習工具,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就要以身作則,不能沉迷於遊戲和肥皂劇,我們可以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陪伴孩子學習,這樣都有助於家庭學習氛圍的營造。

三、從孩子踏入國小的`第一天起。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家長,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係到孩子長達十幾年的學習生活,有了良好的習慣,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將會更加高效,但好的習慣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需要我們家長長時間的堅持和監督。

總之,首先應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後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家校協同的心得10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老師的報告,着實受益匪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在學校,在老師,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製作一份個人和家庭檔案、組織一次親子活動、拍攝一張成長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楊老師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五個一”,既加強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促進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又避免教育孤掌難鳴,讓教育更順利的進行,促進孩子的更好的成長,同時也很好地增進了親子關係。

我覺得在家校合作共育的過程中,還要努力搭建家校互通平台,開發多樣的家校共育方式,通過會議、活動、課程、互訪、管理等的實踐舉措,將家校的教育力量整合起來,凝聚成教育合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教育。

家校協同的心得11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單靠學校教育的教學改革是不夠的,要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必須構建一個教師、家長共同參與,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並共同發揮作用的開放的、立體的大教育環境。

家長和學生有着親子血緣關係,其天然的親子之情是無可比擬的。心理學常識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親密,互相之間情感的感染性越強,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則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雖然常有家長述説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只聽老師的話,但家長的一句話抵教師的十句話的情況也同樣存在。在現實的教育中,我們也深深感覺到,我們在學校裏對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剛使學生在思想行為上有了一點進步,但經過週六、週日兩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師幾天或幾個月的教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可見家庭參與教育對學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極大的影響。家校合作教育有利於做到優勢互補,使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長在教育子女時也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學校方面的指導。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各項有關決策、措施的制定請家長參與,既增強家長在學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同時,由於家長最瞭解學生的成長經歷,瞭解學生各方面的需要、興趣、愛好,家長參與制定的決策才更具有針對性。

家校合作中家長通過家長委員會行使監督權,最大限度的保障兒童的權利。

家校合作使教師把與教育對象的成長密切關聯的各方面因素聯合起來,達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在家校合作中,學校與教師理所當然起到主導作用。一方面,社會擔負起對家長的教育責任;另一方面,教師有責任面對不同的學生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方法指導,並與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達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過程中,要求家長主動到學校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參與學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動中成為一名策劃人、組織者和參與者。在教育問題上,與家長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合作關係。家校合作中家長主動參與是關鍵,有了家長的參與才可能稱得上合作。作為班主任積極主動地接納家長作為合作伙伴,從實際中讓家長真正介入到班級的事務活動中。在班級裏,選擇那些文化層次高,熱心於教育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委員協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級事務,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把學校以及班級的目標和活動通過家長委員告知所有的家長。同時收集家長對學校及教師的意見。通過家長委員與其他家長溝通,營造一種良好的合作氣氛。另外,我們要暢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間坦率而又真誠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關係的基礎。班主任與家庭之間通過各種媒介和人際交流來傳遞信息。例如:

1、傳送喜報。班主任把傳送喜報作為交流的手段,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如有趣的發言、比賽的結果、好人好事、學習成績等點滴進步,都以喜報的形式向家長彙報。這種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級通訊網絡。目前電話已經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級中,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組設立一個聯絡員負責把教師的要求傳達給家長,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電話向同學或老師瞭解情況,形成一種互動交流。

3、建立班級微信羣。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羣,根據本班的特點向家長介紹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針對一些家庭教育問題開展討論。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4、利用校訊通這個平台,實現家校的溝通和互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和家庭作為並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一個方向行動,要知道,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互對立的立場是極為重要的。”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無論是我們教師還是家長,都是要牢記的。

家校協同的心得12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互動問題。對於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圍繞疑點問題開展互動,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慾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激活。

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既是互動式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開展。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條件。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於不主動發言的學員,教師可以採取“拋繡球”的方式,觸動其思考回答問題,也可點名回答。

互動式教學相對於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的,其主要特徵在於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對話”。在教學理念上,傳統教學看重的是經過教學後學生的成績,而互動式教學則着重於教學過程中“教了什麼”和“學會了什麼”,是一種提倡師生交流的教學指導思想。

在教學方式上,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而互動式教學強調師生及學生互相之間開展討論、交流和溝通。在師生關係上,互動式教學也區別於傳統教學方式,師生關係、教學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從單純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接受式學習改變為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和創新慾望,提升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新事物的`創新能力。

為了把互動學習落到實處,要做好以下幾點:

1、訂定計劃,並嚴格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

2、目標意識,確立一個目標,有利於學習中的堅持。

3、範圍的確定,從所用的教材到知識面要先確定下來,除特殊情況,一般不能改動,不能今天以這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它為主了。

4、注重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開展學習上的比賽,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

5、自我檢查與相互檢查。

總之,互動式教學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交互、反饋和融合,使得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是一個對話的過程,理解的過程,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