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學習國學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國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國學心得

學習國學心得1

通過學習經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穫頗多。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經典提高了自身素養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幹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着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經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經典,讓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通過學習經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

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經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學習經典,讓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鬆而灑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經典開始,接續經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學習國學心得2

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品讀國學經典,可以讓思想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馳騁,深刻領悟人生哲理,為你的人生撥開迷霧,指明方向。因此,作為林業局的幹部職工,我認為必須認真學習國學,以此來提高自身素質,助力林業發展。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就要廣泛的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哲理,學會自我審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只有自身道德修養得以提升,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才能實現偉大的人生價值。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也要首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説的就是這個道理。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而是要從自身找不足,進行自我審視、自我反省,在不斷的自我反省中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方案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問題才不會越積越多,矛盾才不會增加,工作才能更加和諧順利,人生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要常懷感恩之心;對待由困難的人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對待犯錯的人要去包容理解他們……國學思想給我們啟發,實現精神上的救贖,教會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毛澤東曾經説“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因此,我們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它對當前工作的重要借鑑意義;尤其對國學中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學習,要努力發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領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則、為人處世之道。在閲讀國學經典的同時一定要思考,要感悟,把國學經典的內涵與工作、生活聯繫起來,通過親自實踐來印證、修正和完善理論思想,使國學理論知識融入實際工作效果,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助力林業工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我們應該以此為傲,大力弘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學習國學心得3

中華古國,悠悠五千載;中華文明,綿綿無千年;中華經典,浩浩五千卷。中華經典的星空裏,羣星閃耀。詩情融花意一體,智慧與激情齊飛。閲讀經典就猶如與先哲同行,聆聽他們對世界、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悟,就會被那蓉智的思想靈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經》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的廣闊胸襟;《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的宇宙萬物的奧妙……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偉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其中不僅藴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澱着一個偉大民族不朽的靈魂。毋庸置疑,國學經典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約定俗成的輔助教學書,成為一種長效的民族素質滋養濟,更是當代學生學習的'模範用書。

是這本書教會了我何為真誠,讓我領略了真誠的無限魅力!以言語温暖他人也是泛愛眾。人生有限,可祝福別人的機會屈指可數,利用好自會喜悦。當老師以真誠心幫助學生,昔日視若無睹的機會驟然間變得清晰可見、觸手可摸。方知沒有哪種職業會比國學經典更有功勞、最愉快,漸漸在享受經典。原來我的生活習慣不節儉,現在的習慣令人讚歎,這一切佳績源於《弟子規》潛移默化間教會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責任感,嚴謹細緻、團結守信、處處為人着想的待人處世方法,鍥而不捨、善思好學的態度。德育和教學並駕齊驅,相得益彰。

我喜歡眼見為實。一本《弟子規》讓我明白立身處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慶幸聖賢與己如影隨形。懂得經典是拿來做的,不知何時起贏得了家長從未有過的尊敬,只因我請了古聖先賢來幫我。

樹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是我們成長的根。我們一定要從小做起,把根扎牢,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做人要孝順父母,尊敬老師,把孝永遠傳下去。我向善啟孝心的國學經典致敬,是你為我們紮下了正確做人的深根。雞蛋原理中,因為雞蛋是幼小的生命,在破碎的那一刻,我們一定會心靈傷痛。我們要喚醒和保護他們那一顆生命同體的仁愛之心。那是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同時,又把自己深藏在心底好久都沒有去關注的東西給喚醒了。

我相信,我們班的每個同學,自小就讀過很多中國儒家的名句和文章,而且很多都是在課堂上經過老師講解的,深諳其中的道理,印象都應該很深刻。可是這些寶貴的東西,在重複的考試和自我的奮鬥中,離我們越來越遠,已經和那些染塵很久的器皿一樣,被埋沒了。

現在,系又把國學經典強調走進我們日常生活,又一落到很現實的行為點上。修身,對古代人而言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但對於現代人又何嘗不是呢?處在全球化的時代裏,我們更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所交匯的國家裏。日復一日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變得急功近利,忘了去關注自己本質的東西。可是拋掉根本,我們會變得一無所有。

古人的話語值得我們好好去聆聽。因為這些話語歷經千年,依然如珍珠般奪目。不學禮,無以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一直被當做人生的基礎課程而備受重視。在人類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講究禮儀已上升成為一個國家或民族進步、開化與興旺的標誌。而我們要做社會的文明人,更需要學習和講究禮儀。以平等心對待別人,幹什麼事情都不要有很強的優越感或自卑感。

真是令人自豪,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領悟到了這個道理;可是也令我們感覺有些悲哀,我們趨之若鶩地去搜尋、閲讀那些外國人士寫的成功之道,卻忽視了自己祖宗留下的東西,甚而將它拱手給了別人。看看現在國外越來越熱鬧的中國文化研究潮,我們真該反省了。

學習國學心得4

種子之所以發芽,是因為有陽光普照的温暖,春風化雨的滋潤,泥土的安全呵護……

小樹苗之所以成為參天大樹,不僅僅是陽光雨露的恩澤,更有風吹雨打的考驗,嚴寒酷暑的抗衡,甚至蟲災的呻吟重生……

我們的孩子啊!中國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正在父母的呵護、老師的教導、社會的磨練中成長、經歷。

該怎樣培養這些生命力旺盛的種子?該怎樣塑造未來的參天大樹?這是中國教育的大事,關於中國學生未來會成為怎樣的人,正是中國教育急需要定位的問題。

千錘萬鑿出深山!千呼萬喚始出來!

欣喜!

20xx年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新鮮出爐了!這也是一個讓中國人永遠難忘的日子!

仔細研讀這樣的表格:

您會清晰地認識到一個核心,三個方面,六大素養。

毋庸置疑,中國曆時三年研製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關乎到中國未來的發展!這些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他們將會負責未來中國的發展,只有他們的發展定位是準確的,國家、民族才會有前景。

學貴有思!在理解《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我有深切的感悟:一切的要求,都是為了學生將來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泱泱中華大國,也定然要在他們的建設下更加繁榮昌盛!

結合多年來"國小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談談自己的感悟:

我認為,我們的學生文化課並不缺失,課內課外的教學已經狠狠抓緊了孩子們的時間!從目前學校教育和課外輔導機構的雨後春筍可以感受到。

我認為,我們的學生最缺失的是德育教育課程——獨立、動手、思變、勇敢!

一、獨立

現象分析:從當前的博士生畢業後生活不能自理可以推算,最初的教育開始,我們培養人才的教育模式裏,課內課程就沒有把獨立能力的培養作為社會人才教育的重點納入進來。雛鷹之所以能夠飛翔,得益於老鷹近似殘忍的飛翔訓練,小動物之所以獨立捕食,得益於動物世界弱肉強食的生存規則。然而,我們的孩子們呢?很多年輕人依然啃老,很多老人們依然是兒女們的奴隸!這樣的現象不是人類的進化,是一種讓人憂患的倒退現象。長此以往,未來的國家交付於這樣的年輕人,我們放心嗎?

那些少男少女,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那些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很輕易的就跳樓自殺,那些工作後的年輕一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些畸形的人羣,缺少的就是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獨立的精神。因此,結合核心素養提出的培養全面發展的未來人才這一目標,從小培養孩子們獨立精神,應該是我們強烈的呼聲!

對策建議:

1、教育工作者要有從小培養孩子們獨立性的意識;

2、瞭解孩子成長的規律,有意識創設情境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

3、爭取家校聯合,同心協力幫助孩子們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國小生,應該有獨立上學放學能力,獨立完成作業習慣,獨立穿衣吃飯……

二、動手

現象分析:動手能力的優劣,我們可以從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臨終一問深思:中國缺少的是創新人才!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錢學森生前的疑問,也是錢老的臨終遺言,非常沉重,卻不容我們迴避。於是便出現了11位教授聯名發表了給新任教育部部長及全國教育界發出一封公開信,讓我們直面"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成為教育界有識之士關注的焦點,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學校教育要開闢教育園地,讓動手實踐成為日常必修之課。記得以前的《勞動》課程,編寫了孩子們學習洗衣、燒菜、種樹等動手實踐的課程。如今,這些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的社會實踐課成了紙上談兵。有的學校乾脆連大掃除的動手活動都讓家長或者僱工包辦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其從勞動中體會,勞動中發現的驚喜消失殆盡。我們知道,大學裏才有真正的實驗室研究,國小的實驗室很多時候成為了擺設,中學的生物物理化學考試學科的.實驗也是突擊訓練,讓孩子們在動手試驗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教育雲淡風輕,這怎能培養出創新的學子人才?

對策建議:

1、重視技能課程的教育。各校各班,直至各位老師、家長、學生,要達成共識,動手能力的培養是應該從小開始。學校的實踐性活動,要積極參加。

2、開闢實踐活動的教育基地。鑑於學校教學場地有限,在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教育資源開闢教育實踐基地外,可以聯繫社會上的公共資源,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也可以利用家長資源,引進課堂(例如:方家寧老師科學課上邀請了高中化學老師鬍子鑫媽媽開講"雨水對於石塊的侵蝕"實驗,四兩撥千斤地讓學生懂得了"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導致的後果。)

3、完善動手實踐課程的檢查考核體系。這得依靠教育管理部門着力落實。

4、開展多樣化的創新展示活動。各級主管部門,不要把檢查工作當做自己的尚方寶劍,要開展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樂意創新的學生有展示的平台,展示的空間,從而也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思變

現象分析: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多少孩子意識到:我衣食無憂的生活世界會不會發生突變?變化了的世界將會怎樣?其實,變化的世界才是精彩的世界!當一個人真正成長的時候,對於千變萬化的世界會有接納感,會清醒地意識到,我如何適應這樣的生活。請看:很多中國家庭,年輕夫妻能同甘共苦一起走過來了,等到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卻缺失了,家庭解體了,違背道德的行為層出不窮。官職榮升以後,不能把握自己的社會道德底線了,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有苦可以同當,有福不能同享!這是缺少了"思變"思維的教育。

對策建議:

1、加強挫折教育。從小開始,孩子們就要接受挫折教育。我們不能讓曾經報道的讓國人難過的事情再度發生,日本的孩子有抗挫能力,中國的孩子一樣抗挫感強。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譬如學習上,那些智力超常的,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不能讓他們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要讓他們適當地經歷挫折,讓他們意識到,人的一生當中,世界會變化的,學習第一的自己不是永恆不變的第一。這實際上也是心理健康的必修課。有時候,"苦難和挫折是一輩子的財富"

四、勇敢

現象分析:看到社會上的偷竊扒拿,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現象越來越少了!成人的世界已經非常膽小了……孩子們呢?有些孩子膽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孩子置於"保護殺下,剝奪了孩子鍛鍊勇敢品質的機會,長此以往就造成孩子膽小怕事的個性。我們一直驕傲地自詡中華民族勤勞勇敢!這一勇敢品質,也是人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看到大學生被騙不敢吭聲,看到校園欺凌默默地忍受,看到街頭的混蛋行為無人組織阻止……我們不能只是一聲歎息了,我們的教育要補上一課,教會孩子們勇敢!

對策建議:

1、開展勇敢教育主題活動。從小讓孩子意識到勇敢是美德。如果孩子不敢參加活動,我們要了解他怕什麼,為什麼怕。在瞭解的基礎上,有意識鍛鍊,讓孩子體會到,勇敢首先是心理活動的調試。其次才是行為的嘗試,挑戰。要針對性地讓孩子們體會到做個勇敢者是快樂的,是自豪的。

2、宣傳勇敢者事蹟。做個勇敢的人是值得人敬仰的。

"人"!讓我們看看人的兩筆是怎樣寫就的。"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這一撇一捺的人生之路,從最初的起筆開始,我們就應該意識到人生的走向。在學習《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思考中,我們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課本知識,讓我們的孩子通過學習成長成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的教育任務任重道遠!

學習國學心得5

20xx年xx月起我校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頻。原先我對國學僅僅是明白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經典是漢語言文字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藴含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髮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構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學習《論語》的收穫是有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務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樣瞭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涵養,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神貢獻於教育工作,敏而勤學,具有豐碩的實踐經驗,注重道德涵養,

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後世教師學習的表率。《論語》中良多篇章都能夠看到孔子對師德涵養的相關闡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迪。

1。立志有恆,加強涵養。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涵養中的主要感化。他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成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只要本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高尚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勤懇的標的目標。

2。自省自克,悔改遷善。

孔子從意遇事要長於進行自我省察,這是道德涵養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學生隨時對本人的行為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覺問題,避免繼續犯錯誤,這樣就起到了自我監視的感化。孔子認為,道德準繩和規範是公共好處的表現,對個人起束縛感化,因此,需要剋制自我。長於自克是道德涵養的標識表記標幟。

孔子認為,現實中不具有不犯錯的聖人,環節是看待錯誤的立場。他説,“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本人犯過錯,並認為,過錯被別人發覺,是本人的幸運。孔子要求“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本人的社會職責,應注重本身的`學習涵養,節制博識的知識,具有高貴的道德,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透過嚴以責己,身先士卒來傳染打動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實説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簡直,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説教,仍然能對學出發生潛移默化的感化。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懷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需具備的前提。孔子説:“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孔子關懷學生道德、學業的促進以及學生們的餬口與健康環境,他和學生有深厚的交誼。孔子對學生傳授知識毫無保留,做到了“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激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説“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那裏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學生跨越教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成長概念。

7。不竭學習,勤懇立異。

國學經典培訓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式,長於啟發學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論語為政》)。教師必需本人經常複習故業,暢通領悟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覺,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只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並能做一個有道德涵養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學習國學心得6

國學經典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文義通曉、才華擅長、經書熟習、學問通徹的博學之士,更是要培養行誼謹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勵行的謙謙君子。

參加國學培訓心得體會1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後,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麼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説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説出很多,也能説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讚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麼捨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參加國學培訓心得體會2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説,有不少的收穫和體會。收穫可以從兩方面來説: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説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後利用業餘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現在,在工作的環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説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讀中師出來的她們基本功非常紮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鬆應對。原本認為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並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得更紮實。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裏説:“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髮展規律的。由於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事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徵詢建議。最後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畢業的幾個孩子有什麼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説。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建議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展,一個愛繪畫並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展,使她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為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更應該以此做為自身的行事標準。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要有奮鬥的決心,現在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做為一個農民的孩子,我從小就是吃苦長大的。但是我卻很感激少年時的貧窮,它就是一筆財富。它讓我知道一切都來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讓我早早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它更讓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財富。讓我成為一個正直,勤勞的人。現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驟富的人,但是,由於來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塌實。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才過上好日子沒幾年,不能滿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己。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眾多外國學者的關注。她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留學。那些哈韓、哈日、學hip-pop的孩子們都睜開眼好好看看吧。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為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才不愧為一箇中國人。

學習國學心得7

劉金國同志能夠在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勤於學習 ,善於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他的先進事蹟,我門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一、要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好習慣。

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於思考,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餘時間學習,鑽研技術和業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於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説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並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恆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幹的好作風。

劉金國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幹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顧不得照顧家裏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

正是靠着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恆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要養成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好品質。

劉金國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於他們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説明他踏實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懷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什麼事情也幹不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

學習國學心得8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這一句就是教導我們學習文化知識要用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實踐,要理論聯繫實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習到真正的學問,我們才能夠真正起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作用。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如果只重力行,對學問不肯研究,就容易執著自己的看法,而無法契合真理。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這一句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即:用心記,眼要看,口中讀,三者同步,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到真正的學問。讀書時要有規範,讀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這段還未讀完,就跳到另一段。學習某一科目知識,就不能羨慕別的.科目知識,這一科目的知識還沒有學習完,還沒有完全掌握,就不能學習其它科目。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這一句告訴我們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一定要有計劃,一定要刻苦用功,絕對不能投機取巧。遇到難通的地方,要專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達了,這正是 所謂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如果反覆思考,還不能瞭解的話,就用筆把問題記下來,向有關的師長請教,一定要得到正確的答案才可放過。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書房要整理得簡單清潔,四面牆壁要保持乾淨,書桌清潔,所用的筆、硯、台要擺放端正。磨墨磨偏了,就表明這個人讀書的目的心術不正,亂寫字的學生,就表示這個學生的學習心態有問題。我們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環境維護得井井有序,才有益於我們的學習。懂得從人的微小動作去觀察每個人是否有用,有才,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存放經典著作,要有固定的書架或書櫃,每一次讀書之後,要將書放回原處存放。書本有殘缺或損壞時,應補好,你愛書,書就愛你,有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穫,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穫。這一句是告訴我們愛惜經典著作是一件頭頂大事,沒有一件事情能夠比愛惜經典著作更重要。我們要像敬愛尊長一樣敬愛經典著作,要養成有條不紊、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敬愛和尊重,“非聖書屏勿視敝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做為一個學子,從小就要立志讀聖賢之書、學聖賢之教、行聖賢之道,不是聖賢之書,則千萬不能看,若在學習聖賢之教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時,絕不能自暴自棄,而是應以聖賢為老師,為楷模,長期熏習聖賢之崇高品德,做“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榜樣。這一句教導我們一定要接受聖賢之教,學以致用,做人決不能自暴自棄,自己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改變命運靠自己的力量。

學習國學心得9

本人受學校的委派,於20xx年5月23日至7月4日到德國進行為期44天的培訓學習。此次培訓屬於國家教育部與InWEnt(德國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在20xx-20xx年的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之一,目標是提高專業人員隊伍的質量,進而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培訓專業方向是旅遊,此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學習了德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對德國旅遊和酒店專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現將學習情況與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概述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401.2萬人,全國劃分為16個州。此次培訓主要在德國Thüringen(圖林根州)的Erfurt(埃爾富特)和Sachsen-Anhalt(薩克森-安哈爾州)的Magdeburg(馬格德堡)兩所城市進行。這兩個州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圖林根州被譽為德國的“綠色心臟”,承辦方為了能夠讓我們多瞭解德國不同的旅遊資源,在六週的培訓中,特別為我們安排了兩個不同的培訓地點,大家一致認為承辦方為我們選擇的培訓地點是非常合適的。

在德期間,週一至週五的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培訓內容很多,跟我們上課的老師經常開玩笑説我們一個多月學習的內容相當於他的學生要用三年才能學完。培訓內容主要是瞭解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以旅遊職業教育為例的雙元制培訓及開發模塊式課程的方法,以“推介德國旅遊和酒店從業人員”為例介紹用於組織和設計旅遊為人才培訓的示範性方法論方案,行動導向教學中的先進教學方法,旅遊市場推廣,旅遊目的地管理和歐洲旅遊發展現狀和趨勢等。培訓方式主要是集中聽課和參觀交流。

為了比較全面地瞭解德國職業教育和雙元制情況,項目組安排了參觀埃爾富特市的工商業協會、國際職業學院(IBA)、上課所在的ergab職業學校,還參加了萊茵TüV教育集團學生期末實習報告會;還到企業實地瞭解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和學生在企業培訓的情況,比如到圖林根州旅遊有限公司、Radion酒店、歐博霍夫旅遊諮詢處和Panotama酒店、馬格德堡旅遊公司和哈茲.瓦格酒店、德國旅遊研究所和德國最大的旅行社——圖意旅行社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體制和德國旅遊業有了初步的瞭解與認識;同時,我們還參觀了德國不萊梅技術應用學院,初步瞭解德國的高職教育情況;為了擴大視野,瞭解德國的文化和旅遊特點,項目組還組織我們參觀了柏林、魏馬和不萊梅三所城市,對於受過二戰嚴重破壞的後發達國家,能夠對城市文化、古蹟維護復原相當好,旅遊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讓我感觸很深。

在學習期間,我順利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擬訂“餐廳服務員”示範性培訓方案;對“餐廳服務員”十節課模塊培訓內容的設計;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制定一個20人中式自助餐晚宴的項目方案;最後還做了學習成果彙報。

在學習期間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德國人,其中有兩位老師的理論課深受啟發,最有意思的是老師還帶我們參觀了不萊梅一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地下紅酒餐廳和酒窖,深入瞭解了紅酒的知識,對自己今後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們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接近德國的普通民眾,瞭解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受邀到生活老師家裏做客;利用週末到各處參觀旅遊。總之,這次學習安排比較合理,生活雖然有點不適應,但收穫很大。

二、主要收穫和體會

此次出國培訓,大家克服了生活方面、文化差異方面的許多困難,逐漸學會了適應。每個人都嚴格遵守了出國前的紀律要求,無任何有損國格、人格的事情發生。在這次學習中,我們通過聽課、提問、課外閲讀以及參觀訪問等,對德國“雙元制”理論與實踐教學,德國學制體系建設以及德國旅遊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很受啟發。 最大的收穫,就是使我們認識到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與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相比還有一定距離,迫切需要進行改革跟進。

(一)對德國“雙元制”的借鑑。

我認為,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體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值得認真研究、學習和參考。

1.解決學生的就業方面。一般而言,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為要獲得到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為培訓生(或者叫學徒員),這是企業為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企業不招收相應數量的培訓生,則必須向政府繳納相應的費用,由政府出面為社會培養這樣的培訓生),學生在學校時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或三個月進行在校的理論培訓,在企業時則為學徒身份,由企業進行管理,每週3—4天或三個月,學習期限為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行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

2.優化教學內容方面。每個班的學生都是各個企業的培訓生,其培訓的內容必須是企業所需要的,因此,學校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與企業協商並共同確定,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企業日常產品中所需要的,非常接近實際,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喜歡學,老師教學也很有針對性。

3.簡化了學生的管理。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本學員手冊,學生要及時填寫每天的學習或實習工作情況,以便老師和企業及時掌握學生信息。每週1—2天的在校學習,時間短流動性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更加沒有宿舍和運動場所等,學生在校的表現完全由課任老師掌握,如果學生有不良的表現如遲到、缺席等,老師有義務如實向學生所在企業反應,而對學生的處理措施由企業來實施,對學校而言就極大地簡化了對學生的管理。

4.極大地減少了教學和實驗設備及教學經費的投入。德國職業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在學校只是學習基本技能,掌握專業的一般技巧,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團隊精神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並且具有創新意識,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只可能在企業。因此,很多企業把本企業的最新設備要麼直接送到學校,要麼專門做成模型供上課使用,這樣學生就能

很快了解和掌握本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設備,作為學校就可以極大減少設備方面的投入,節省很多教學經費,很值得我們借鑑。

(二)對行動導向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的體會

這次培訓中,我們還學習開發模塊式課程標準的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上必須學習先進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這方面的體會主要如下:

1、以工作流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設置。

在德國以行動導向教學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在手工業中產生了,隨着社會發展不僅適應社會,還適應行業,甚至國際行業的要求。行動導向學習的目標就是學生學習掌握完知識後就能運用到工作中,而不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才能上手。因此課程的開發和設置也是根據各行業中每個工種和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來設置的。在課程開發時一般會組建一個調研小組到企業一線進行調查,小組成員由行業協會人員、企業人員和教師所組成,根據調研各行業企業崗位情況來研究開發設置模塊式課程標準。我們還學習了開發課程方案的流程圖,這樣做就能緊密結合職業的要求,培養出的學生能馬上勝任工作。在德國的行業協會有統一的培訓章程,職業學校就遵照培訓章程安排教學計劃。

2、行動導向教學流程

德國教師的備課相當於設計學習情景,一門課一般由幾個老師一起參與進來,以完成項目任務為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並承擔教學任務。例如推介一家會議酒店,需要計算機、市場營銷、企業流程和會計老師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塊式的教學方式目標性很強,學生學完後馬上就能用在工作中。學習瞭如何用框架設計自己的教學,首先確定學習目標,由目標推導出學習內容,要達到這一目標要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使自已的備課思路更加清晰。

3、行動導向中的先進教學方法

在這次培訓中收穫最大是學習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德國有一個二十年不變的教學方法圖,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從中取出,根據社會的發展,對於已有的教學方法的運用也在不斷的在改變,這些教學方法加上現代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讓學生更有效的掌握技能知識就是先進的教學方法。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以讓學生動手為主進行教學,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還對我們親身運用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分組練習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讓我更實際的掌握這些方法的`使用。

(三)從德國人身上受到的啟發

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德國人。在歐美髮達國家中,德國人素以 勤奮能幹而著稱。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為“公蜂”。他們這種敬業 精神、狂熱的幹勁,頗出乎以刻苦耐勞著稱的國人之意外,很值得我 們學習。另外,由於是德語授課,有些專業術語翻譯過來較難理解, 語言交流上尚有一些吃力,在課堂上有些問題往往需要老師講解多遍 我們才能理解,經常導致授課進度延緩,但是老師並沒有為此而犧牲 培訓質量,而是延長授課時間保證培訓質量。

但有些時候你又不難發現,他們工作似乎“慢慢騰騰”的,與想 像中的爭時間、搶速度的現代化特徵大相徑庭,不由地令人懷疑所謂 “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説。但是經過幾天的體味後,終於初步瞭解了 其中的原由,原來,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們

普遍遵循的信條。辦一樣事,計在百年。始作時多投入財、力、工時, 乍看似有些“浪費”或”沒必要”,卻保證了完美無瑕、一勞永逸,雖 慢猶快。在埃爾富特看到的任何一座房子很可能都有上百年的歷。據介 紹,一個世紀以來懸吊電車系統從未出過事故。正是由於不片面追求 “多、快”,而注重“一步一個腳印”,盡善盡美,才能夠真正做到“好、省”。這與中國古語“欲速則不達”之寓意異曲同工,很值得借鑑。

三、對職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1.班級人數儘量少。德國的班級都實行小班制,這樣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動手,同時老師也能全面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雖然中國的國情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德國的模式,但從這裏可以借鑑的就是人數不能太多,要有一個最低限度的規定。

2.多與企業聯繫。德國的學生都是企業的培訓生,培養目標很明確,教學內容很具體,這都是“雙元制”的特點決定的,我們情況有所不同,但從此可以獲得啟發,在平時教學時多與企業聯繫,或儘可能與企業聯合辦學,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學生畢業後也能儘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3.加強老師的職業培訓。在德國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教師很不容易,要經過多道嚴格的考驗,例如,實習老師在3年見習期間有3個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他,分10次給其評分,最後還要經過考試才能成為合格的老師。而我們的教學體制,成為一個職業教師相對比較容易,大多數教師沒有實踐經驗,且平時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參加各種培訓,知識多拘泥於課本理論,這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很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引進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教師和既能從事酒店教學又有較強實踐經驗和酒店實際問題研究能力的專業教師。讓教師在企業真正參加工作半年以上;此外,建議聘用酒店的管理者做兼職教師,建立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這將對學校旅遊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發展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

4、建立統一的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大綱。目前我們各校的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有針對性,培養的學生不能馬上勝任崗位工作,應組建一個課程開發設置小組對不同工種的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

5、加大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投入。要上好一堂課光靠一張嘴一個黑板一支粉筆遠遠滿足不了現代教學模式,先進教學方法的使用也離不開多媒體設備,而目前我們中專學校運用多媒體設備上課的專業老師少之甚少,只有幾間教室能用上,這樣單一教學如何能提高教學質量呢!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有了初步的瞭解,對德國旅遊從業人員的的培訓方案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學方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使自己在教學中創造更好的佳績,為學校的教學再上一個台階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習國學心得10

20xx年的12月7日有幸參加府谷鎮的德、慧、智的學習。通過國學會的張會長的指引,我感觸於五千年國學智慧的博大精深,古往今來,堅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成就了眾多偉人,“修身”則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審視歷史過往和當今案例,其如因果邏輯,不可或缺。萬物皆有道,做人做事也有道。從邊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簡單,有誰不會呢?其實不然,做人做事是一門很難掌握的學問。每一個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都渴望着成功,而且很多人為了心中的夢想,付出了很多,然而得到的卻很少,不夠勤勞,可為什麼偏偏落得個一事無成的結局呢?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認真思考。

一方面是內修心。所謂修心就是要修養我們的心智、心性、心情。就此而言,心智的修煉一是可以通過學習來提升,記得張會長在會上講“我們不僅要學習馬列主義,還應該學習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精華,如學習國學”,我認為要學好國學,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要對國學智慧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如:四書中《大學》是成功學、《中庸》則是反映中國式的成功之道、《論語》《孟子》如我們人生的“交通規則”,五經中《周易》是哲學思維通過簡易變化彰顯進取精神、《尚書》是政治思維書以道事。

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為人之道才是根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先做人,後做事。做事與做人是硬幣的兩面,二者緊密相連。不會做人,就沒有根基;做事是立身乘人之本。做事一時成功,不能成為真正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那麼,做人做事有哪些道呢?

1、做人人品比才華重要

人品不能直接當飯吃,但毫無疑問的是人品是立身之本,對人生成敗、事業興衰影響非常大。品行不佳,不僅害人,也會使人在社會上喪失很多機會。人生道路,只有牢記“最重要的是人品”這句名言,才是做人的基礎。

2、做人從良心開始

做事必先做人,做人從良心開始,這不是空話、套話,而是被很多成功認識證明了的。真正的感動人心、成就大事的往往是心靈最深處的力量。沒有歪門邪道,沒有勾心鬥角,沒沒有大講排場,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這就是憑良心做人的力量。

老子的《道德經》中也説:“天道好還。”所以凡事從良心先行才是處事之上策。因為一切背離良心的謊言終會被拆穿,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若被拆穿得早,就是人們所説的“現時報”來得快;若一時未被拆穿,日後還得處處陪着小心,一切謹言慎行,用越來越多的謊言去堵住原來的謊言漏洞,把自己弄得個身心疲憊不説,還免不了最終的“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候一到,馬上就報。”做人只有做到讓別人對你事事放心,別人才會願意把身家性命託付給你。只有生活在這種人人互助、真誠關愛的環境之中,我們才能談事業、談成功。

3、做人要講究誠信

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更通俗的話説誠信就是實在,不虛假。孔子經常教育他的學生要“言必信”,這就是要求説話一定要算數,説道做到。許諾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對不應辦的事情或辦不到的事情,總要對自己所説的話負責。一旦許諾,就要千方百計地去兑現。否則,就像老子所説:“輕諾必寡言,多易必多難。”一個人的誠實與信譽是他獲得良好人際關係,是否守信用對事業成敗也有巨大影響,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

信譽是一個人最響亮的名片,是金字招牌。在做人辦事時,一定要讓你的信用代表你,覺得你是一個可靠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容易,因為它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功利,需要實實在在地付出、奉獻。真誠待人、克己為人的人,也許偶爾會被欺詐,但他們會真正實施受人歡迎。對一個處處為他人着想,絕不為個人利益放棄誠實的人,人人都會真誠接納他,願意和他交往。

但我們有些人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有時候通知開會,有的人來不了也不請假;有時候單位有急事臨時電話通知有的`人到單位來處理,有的人不來也不説明原因,等等,這些行為都反映出一個人的誠信問題,下次誰還敢相信你呢。

4、做人要懂得謙遜

做一個謙遜的人首要的是不能驕、矜。因為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驕矜不忍危害很大。作為領導驕傲自大,不能以平等的態度待人,就會失去人才,失失去人心。作為普通工作人員,自以為是也難以成事。只有謙虛、聽勸、忍耐驕矜之情的增長,謙和對人,才能無往而不勝。

如果一個人喜歡自大自誇,就算是有了一些美德,有了一些功勞和成績,也會喪失掉。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看不起他人的工作,就會失去自己的功勞。固執自己的見解的人,會不明白事理;自以為是的人,不會通達清理;自傲者,不會獲得成功;自誇的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不會保持長久。驕矜的對立面是謙恭、禮讓。要忍耐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自我約束,剋制驕傲的產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謙受益,驕至敗,幾千年來都是這個道理。成功的人,未必都是完美,也未必都是很快樂,但他們有項特質是常人所沒有的,就是專心致志,就是勤奮。勤奮是通向美好人生的階梯。在日常工作上,它需要用誠實的品格來支撐,需要用精明的技巧來激勵,需要用美好的理想來引導,需要從做小事、做好小事開始。而且,在你看來也許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有心人而言就是難得的機遇,也就是説,即使是機遇,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看得見、抓得住的,這是需要平時積累的一種高素質。

以上就是我聽了德、慧、智後的幾點心得體會,談了這麼多,歸納到一點總結為就是: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做事是做人的體現,人不管身份高低,要做個好人。不論大事小事,要做點實事。“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我們必須以老老實實的態度做人,以踏踏實實的態度做事,只有這樣方可成事。

學習國學心得11

20年9月,我參加了學校的留學項目,到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印第安納大學學習,有很多收穫體會。

學習氛圍。到美國以後,不知道是不是語言不通的原因,總覺得自己需要多花時間學習,在美國的這一年可以説是我大學四年裏最辛苦的一年,其實每個學期的課程比在國內少了將近一半,可是花在學習上的時間確實比在國內多,特別是第二個學期。還有一點感觸很深,就是美國學生的悠閒,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特別是進入夏季,在學校的草地上,基本上隨處可以看見拿着書本曬着太陽的美國學生,悠閒但不散漫,總覺得這種情形在國內是看不到的。

學習難度。説實話,去美國之前,一直以為美國的課程會很輕鬆,結果恰恰相反。以前以為美國沒有考試,結果每門課最少都有兩次以上考試;以前以為美國的課程沒有作業,結果作業非常多,讓我有種回到高中的錯覺。也許是因為以前有這些錯誤的認識,所以反而對這些事情有了更深的感觸。説實話,雖然在美國學習生活比在財大要累,但是卻覺得更加充實,或者説更有滿足感。

關於美國的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説,有點失望,老師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其實後來仔細想想,似乎從來沒有人説過美國的老師一定比中國的老師好,後來自己再想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看法的時候,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學習的關鍵不在老師,在自己。

也許我們往往需要經歷了才能長大,我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到美國這幾個月,感觸多的同時也想了很多,也許很亂,不過卻是最真實的感觸。我到美國校園的第一天,我就覺得這是一個應該要學習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國內的高中應試教育太過嚴苛,到了大學的第一天就想着放鬆,然後這一放似乎就有點收不回來了,我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但是這確實是我最真實的感受。

其次,説句實話,我比較喜歡美國的考試方式,雖然平時會累一些,但是起碼期末考試的時候相對沒有這麼累,而且我覺得平常有一些考試的壓力,也許會學得更好。其實,關於這個想法,來自於學習美國聯邦税法的時候,每次快要單元測試的'時候就在想,這要是在國內多好,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其實我更喜歡這種教學方式,因為我不用每到期末就開始緊張,可能因為我自己比較懶惰,平常多考試,不會讓我覺得學得很厭煩,或者説讓我學起來比較有動力。

再者,我覺得美國老師上課好像更注重實用性,他們對理論的講解相對偏少,可能因為我在國內和在美國都學了税法,對這門課的感受是最深的,在美國的教科書上是看不到税法條款的,當然不排除是因為美國的税收條款太過於複雜的原因,但是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解的內容確實更多的是圍繞怎麼樣進行納税申報,同時,基本上比較重要的內容都會在星期五也就是在機房上課的時候,帶着我們實際進行一遍操作。

説到實用性,有一件事情一定要説。就如我在內容中講到的一樣,在商業法律環境這門課上,老師曾經讓我們去法院聽一次審理,説起來不好意思,就為了這個我們一羣人跑當地法院跑了3次,第一次還跑錯地方,還有一次在那裏傻等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現在想想,我想説這是一筆財富,也許數額不大,但是對於我這個年齡來説,還是相當可觀的:在那樣一個陌生且語言不通的國家,完成這樣一件事情,其實是意見相當有滿足感的事情。這是一種經歷,最少它讓我知道,很多事情遠比想象中不一樣。

最後我想説,美國9個月的學習生活讓我明白了兩件事情:第一,我真的非常討厭期末考試,因為比起這種一次定生死的考試方式,我更希望能將平常的努力體現出來,在我第二個學期的學習中,我一共選修了4門課,4門課中有3門課,即使不參加最後的考試我都可以通過這門課,這個結果讓我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國的時候能夠放鬆心態,輕鬆面對,如果説一定要對學習的課程有什麼意見,我的意見很簡單,那就是加大平常成績佔的比例,減輕期末考試所佔的比例,畢竟學習不是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的事情;第二點,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上的所有課程的老師,沒有喜歡讓學生自己上台做報告的,基本上都屬於比較喜歡考試的。聽一起上課的同學説,有很多課程老師很喜歡讓學生自己作報告,這些報告有點類似於我商業預測課上老師喊交的那份報告,根據課上所學的內容,選擇某一個主題然後進行分析、研究,據説在一門需要介紹食品的課程上,美國學生還買了一個很大的披薩去。其實,提出這個來説,是我覺得在國內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的東西太少,或者説老師太過於信任我們,總是要求我們去看,但是不要求我們把看了的結果寫下來或者表達出來,而這樣放縱我們的後果就是到最後看的人太少,根本達不到老師希望的效果。

九個月的時間不長不短,卻讓我明白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學習可以很輕鬆,但是這種輕鬆是有代價的。輕鬆的背後是付出更多的努力。

學習國學心得12

聽説“學習強國”要增加“挑戰答題”時,我是期待的。當然,我也暗笑自己,還是如此不穩重。

昨天早上,睜開眼打開手機學習,果真,挑戰來了。早餐準備好,開始,還有點小緊張呢。這個答題可是實實在在的“考試”,涉及面廣,每道題才給30秒!必須很快速地讀題。最要命的是沒有提示,看來,真的是挑戰,這更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和興趣,我從不服輸,尤其對於考試。“山南水北為陽“,兒子教過我,可是,四個答案都含有山山水水南南北北,我手一抖,選錯了。不怕,可以分享復活,當然,不能打擾別人,分享給自己就好。許是看詩詞大會的緣故,許是出的題相對簡單,許是讀書時語文基礎知識背的還行,詩歌題沒有問題。

成功答對5道題,積分沒有變。再來,連續成功做對11題,我十分興奮,只是,仍然沒有積分。好吧,第一天,模塊可能沒有完善好,享受這個過程就好。

我很開心,找到了考試的感覺。同時,有些喜歡“學習強國”了。

説實話,當初註冊“強國”時,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後來,看到消息説,積分可以兑現景區門票,躍躍欲試卻興致一般。後來,每天30分是每個人的任務,極不喜歡被強迫做事,但,又從不願違背指示,於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付着。

那個晨,打開視頻,當收音機聽,少年一本正經地説:“老媽,我覺得,學習強國對你們事業單位很有必要,我們不僅要提政治強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科技強國,也要走文化強國之路;尤其是你們,承擔的是教育人的任務,必須要有理論支撐。”這小子,説得好像挺在理,接着,他又講了一大堆,好吧,文科生,我講不過你。不過,不知不覺間,當初的牴觸情緒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習慣了每天看看文章、視頻,做做題。

其實,認真看,“強國”的內容真的不錯,經濟、政治、地理、歷史、文化、生活,很全面,尤其是專題考試,真的能學到不少知識呢。另外,形式多樣:慕課、英語口語、身邊的感動,我激動過,還流過淚。

那天,少年説“學習強國”可以聽廣播了,還專門嘗試了一番。真的呢,還有“聽音樂”。不錯,不錯,越來越豐富的內容可以滿足擁有不同愛好的我們,總比抱着手機刷抖音強多了。

如果非得要進行學習,那就認真學點東西,每一天一點點收穫就好。如果這是任務,那就快樂地接受,既然推不掉,沒必要再抱怨。我不是黨員,談不上政治覺悟,只是做好非做不可的事而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意義,安心接受,與之和平共處。

如此,依然開心。

學習國學心得13

愛是一朵花,愛是一塊寶,愛是那雙粗糙有藏着絲絲暖意的手;拿一根根飄落的銀髮,象徵着天下父母心!而我們,以為那是理所當然的。學習國學,猶如來到智慧的天堂,挖到最美好的`東西—愛。有心慚愧,有些內疚,有些興奮,有些感動,使我無法表達整天呵護我們的恩人—父母。

《弟子規》是叫我們做人的道理。在還沒學國學時,我是一個“假小子”,我行我素,偷懶,父母説一句我偏頂,不懂仁慈、忍耐,是父母親生氣、傷心,完全違背“孝”的天理!還跟兄弟姐妹吵架,不和睦相處,沒人敢更我玩,我不但不回頭,反而怨天尤人,用欺騙演示自己的過錯。

自從學了聖賢知識,我找到生命大門的鑰匙!翻翻《弟子規》,我只做到一個:晨必灌,兼漱口。聽某些人説,《弟子規》不好!應該先學知識,怎能把學習放到最後呢?可我覺得,不孝順=不聽父母話,如果某天貪玩,不聽父母話,不學習,豈不很傷父母心嗎?突然,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的用心良苦!我以後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

凡是善事我都做,而且用“心”做!不讓父母操心。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還要幫老師、父母分擔工作,落實《弟子規》,學習聖賢人的博大精神。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假如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孝順父母,多謝指教!)

父母給我們的一切,簡直無法形容,但我會以行動來回報。感恩父母,感恩老師,你們給我的一切簡直無法報答!,我還要感恩同學,是你們陪我一起成長,使我不會感到孤獨。

假如我是風箏,你們就是拉線的人;假如我是一座好房子,你們就是建築師;假如我是一本好書,你們就是作者!拼拼我的記憶,你們有哪一點不是為了我們?我一定改掉惡習,學會孝順、禮讓、包容、謙虛…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爸爸媽媽,我真想對你們説一句:“I love you!”請接受我的懺悔吧!(我希望爸爸媽媽明白,我,長大了!)

學習國學心得14

在國外生活兩年有餘,回望留學路,雖然艱辛但我並沒有後悔!

記得當年申請學校也沒有什麼中介可以諮詢,完全憑自己一手之力,找資料、遞材料……飛赴加拿大的時候,還好有一個同伴,是父母好友的女兒,兩個人去同一所學校。説起學校來,當時我還是有些心理波動,雖然是去國外讀書,剛開始讀的卻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學校,在人們眼裏就相當於美國的社區大學。她心想自己怎麼着也好歹是個重點高中的尖子生,考個重本沒啥問題,甚至有希望去清華北大之類的名校。而且當時人們的收入沒有現在這麼高,家裏雖然條件不錯,但還是一筆蠻大的支出。這樣的'決定多少有些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覺。現在回憶起來覺得自己並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

落地才知要租房

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時我的簽證實際上已經下來了,但是負責的簽證官休假了還沒有寄出,而到四月份我就必須要出去了,弄得我很着急。還好,我趕得巧,在出發前拿到了簽證。因為當時申請加拿大留學雖然比美國容易,但是拒籤率仍然接近一半。

回憶當初的懵懂無知,我並不覺得害怕,反而有些新奇。當我們兩個人下了飛機,負責接我們的華人朋友問她要住什麼地方的時候,我們兩個都傻眼了。原來她們以為申請好了學校,來到學校就會有人給安排宿舍,殊不知在加拿大都是自己租房子。不過事情比想象中的簡單,我很快找到了一家華人家庭並住了兩個月,後來搬到學校附近跟人合租房子。

現在回憶起來,我覺得不怕的原因是,在那邊其實什麼事情都挺簡單的,只要你肯問,總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一套辦事的程序就在那裏。這是加拿大給我印象裏的好處之一。學校的名字叫做Seneca College,現在已經是加拿大最大的社區學院,而我所讀的專業是會計。我們四月份到了加拿大,等到九月份才正式開學,我們便多學習了一些語言課程。

在加拿大沒有受過歧視

來到加國,在生活方面我適應得還算比較快,租房、買菜做飯等等,沒有難倒這個從小就獨立自主的小姑娘,而且有一個好朋友形影不離。剛到加拿大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感覺一個貴字,比如坐公交車雖然一塊多加幣,但換算成人民幣也要十來塊,在國內是打的的價錢。而且,那個時候國內往加拿大打個電話一分鐘就要20多元,感覺很奢侈,通常一週才打一次電話。

那時大陸的留學生不像現在這麼多,所以也很少聚成一個小圈子,與當地人和其他國家來的學生交朋友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在加拿大,不像在一些歐洲國家,當地人會有一種明顯的優越感。加拿大是一個移民的國度,來自各個國家的人都有,所以文化上比較多元,大家會互相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人因為你來自哪裏而歧視你。反倒是當時的港台生面對大陸來的學生會有少少的優越感。那個時候香港剛剛回歸不久,大陸的經濟也沒有像現在一樣崛起,許多香港人對前途都感覺比較迷茫,所以留學生之間的看法也會有少少的不自然,不管怎樣,在加國的生活已經開始了———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都與這個國家密不可分了。

學習國學心得15

近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國學經典,通過學習漸漸的瞭解了書中的意思。

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典浩如煙海。

國學經典中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着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作為教師,假如我們能感受到這些,那我們的心中肯定會少許多怨言,肯定會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教師。真正好的老師應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老師就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

就像孔子所説的那樣要“愛人”、“知識”。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對學生多些瞭解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對成績差的`學生應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正確地引導,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轉變,只是遲早而已。

國學經典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讓我們一起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