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4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

這是第一次參加雙師型培訓,有這樣的一次培訓機會,我很高興。通過參加這次xx的雙師專題培訓學習,我認識到更新理念,轉變觀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雙師型”教師培訓學習,我對“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培養目標、途徑及方法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不斷探索學習、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動手實踐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雙師型”教師。

一、聆聽精彩講座

師訓老師是學校理論科研水平高、實踐經驗強的領導和教師。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着我的心田。他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

二、更新教學觀念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係是基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三、應用軟件

培訓期間,教授們還實實在在的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平時能夠應用的上的一些軟件,拓寬了我們的學習視野。

令我欣慰的是,我從老師的身上學會了很多。每一次講座後,我都會和老師們溝通交流大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在學習中始終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條,堅持和其他老師保持密切聯繫,定期交流各自的感受與作業,使自己能博採眾長、開闊視野。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後,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提高知識水平。不管是以後的教學中還是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新理念,開拓思路,不斷探索,為專業課的課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2

8月30日上午,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參加了《遼寧省中國小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專題培訓會》,受邀的顧之川老師立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課程理念,為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專業的解析。

顧老師説:“語文學習關係着一個人的終身發展。語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學習運用中華通用語言文字。語文教育當然要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讀寫能力,發展思辨能力,培養審美情趣,但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對此,他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為什麼要學語文?語文是什麼?語文首先是工具,運用於人們的交際交流、學習發展。語文學習關係着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語文素養關係着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學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學做人。閲讀能幫我們豐富知識、滋養心靈,認識世界,尋找人生答案。寫作則讓我們用文字發表觀點、交流信息、溝通感情、表現人生。理想的語文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提高中華通用語運用能力,培養人文素養,堅定文化自信,進而啟智增慧,培根鑄魂,立德樹人。

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1.上好語文課上好語文課要做到: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話要清清楚楚地説,書要仔仔細細地讀,作業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這些都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2.多讀課外書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語文知識主要不是從課堂學來的,而是靠課外閲讀。新的統編語文教材把課外閲讀納入語文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掌握閲讀方法,養成閲讀習慣。

3.聽説讀寫並重閲讀和寫作之所以受到重視,因為會考、大學聯考都要考現代文閲讀、古詩文閲讀、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尤其是信息時代,隨時都需要聽和説。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包括面試,考查的就是口語表達能力。不能只是“茶壺裏煮餃子——肚子裏有倒不出來”。

4.注重社會實踐青年成長離不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閲人無數、名師引路、個人領悟”。

假如不讀書,即使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但又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要把書讀“活”,就要聯繫生活,參加社會實踐,不僅包括灑掃庭除,參加小製作、小發明等實踐動手項目,也包括文學社團、編輯報刊、演講辯論比賽、編演課本劇,甚至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等,其意義當然也就不限於語文了。怎樣教中國小生學語文?首先,要了解學生,要為學生未來着想,因材施教,充滿仁愛之心,研究學生,掌握他們的特點,才能與之同“歡快”共“憂慮”;其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論學什麼,激發興趣、樹立信心最關鍵。充分相信學生,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求知慾強、富有理想,在他們看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對學生要以鼓勵為主,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允許異想天開,鼓勵班門弄斧,敢於質疑書本,勇於挑戰權威;最後,要養成享受閲讀、善於思考、樂於表達、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愛讀什麼就讀什麼,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

長達3小時的培訓,在顧老師語重心長、慢條斯理的講授中落下帷幕。這次講座,為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指明方向,使我們更加明晰育人目標,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3

3月7日上午,經開區全體語文教師齊聚在85中學的報告廳,參加了由經開區教文體局組織的“語文教師朗讀素養提升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培訓開始了,李莉老師首先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朗讀《我為什麼當教師》。聽着老師的朗讀,感覺她的聲音是那麼的甜美,讓人如痴如醉。緊接着,她又引用了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的一句話:“朗讀屬於每一個人。”從而突出了朗讀的`重要性,並且再次強調,作為語文教師,朗讀更為重要,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方式。聽了老師這樣説,在場的成員不約而同地點頭,表示對老師看法的認同。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明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朗讀首先要做到準確、清晰;其次是要流暢、自然;接下來是要感情真摯;最後是要恰當的運用朗讀技巧。結合以上要求,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為我們分享了朗讀的技巧。並從兩個方面展開,具體分為:內部心理感受和外在表達技巧。內在心理感受包括形象感受和邏輯感受,形象感受是指調動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綜合感知,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內心“活”起來,“動”起來。講到這裏李老師還舉了朱自清的作品《春》為例,帶領大家邊體會邊朗讀,弄明白什麼是形象感受。另外朗讀者對作品中事物間的邏輯關係的感受,把握好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係。外在表達技巧分為內在語、語氣、停連、重音和節奏。李老師對語氣、重音講解尤為具體,説道“語氣”她説“語”是通過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氣”是支撐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的“氣息狀態”,語氣運用的一般規律:喜則氣滿聲高,悲則氣沉聲緩,愛則氣緩聲柔,憎則氣足聲硬,急則氣短聲促,冷則氣少聲淡,懼則氣提聲抖,怒則氣粗聲重,疑則氣粗聲粘,靜則氣舒生平。且每講一處,老師都有示範。

整個培訓過程,有老師的講解有師生的練習體驗,課堂氣氛甚是熱烈。當然,任何一項技能的練就都不能一蹴而就,但相信,只要大家按照老師的指導用心練習,我們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大有提高!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4

落日的餘暉柔和地灑向大地,深秋的黃葉在涼風中搖曳生姿,不遺餘力地向世人展示它最後的美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矮樹叢結出顆顆種子。我走在路上,心中如這碩果金秋般收穫滿滿。

今天,我與眾教育同仁們在天立學校聆聽了兩位專家——楊泳、張勝利的師德師風專題培訓會。是他們睿智的思想,橫溢的才華,對思想政策的深度解讀,對教書育人的智慧與執着,對教育事例的做法與見解,使那些上綱上線的條文條例鮮活起來,這樣一場師風師德的盛宴,深刻融入大家的思想中。他們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的榜樣。

“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獲得價值感,讓學生融入課堂。”一語道出老師的價值所在。老師的幸福不就是學生進步與成長嗎?説到價值感,最先讓人想到的是學習,最先讓人想到的便是學困生如何獲得價值感?學困生身上的缺點總是會多一點,不討人耐煩。當發現他們的家庭背景卻不由得讓人很心疼,大多數缺少父母陪伴或者多年見不到父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多幫助他,而不是一味的批評與指責。

我曾在班級羣裏發過這樣一段話:雖説有些人認為知識改變不了命運,有知識的人給沒知識的人打工,那是片面的狹隘的個人意識。80年代那個賣豬肉的北大高材生,人家仍然很成功,個別老闆可能確實沒有太多文化,但不能忽略他後天的學習與經驗。隨着現代中國的發展,學歷必須是敲門磚,有知識的給沒知識的打工現象會少之又少,有很多職業將被機器人、電子智能代替。九年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不管孩子將來做什麼幹什麼職業,我認為孩子在這美好的時光不能浪費,現在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天天揹着書包學習,培養各種能力,這會對他們將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是能夠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和體驗到學習樂趣的,從學習中找到自信使他們的童年有意義。但由於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個體差異等造成孩子最終表現的不同。優點,我們要大力肯定;缺點,不能遮遮掩掩,要幫助他們改正。因為我們是成人、是家長,有義務有責任幫助他們,幫他們找方法,鼓勵他們堅持下去,而不是一味的責備找藉口。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價值感。正如李鎮西老師追求的人生境界:“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白舉杯邀明月豪放地説:“”天生我材必有用。”就連《哪吒之魔童降世》裏的哪吒被眾人唾棄時的表現和救了小姑娘被敖丙感謝時的反映就可以看出價值感是對自己的肯定,這與父母和師傅一直對他的關愛、正面教育是分不開的。所以對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是喚醒他們,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做一名心中有愛言行有德的老師,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童,內心怎能不柔軟?讓愛與德像一顆種子,種在學生心中,讓愛與德像綻放的鮮花去薰陶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時常有人問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你後悔嗎?這時,我總是思緒萬千。現在,我能自豪地回答:站三尺講台,放萬丈光芒,作育苗能手,育滿園鮮花。我別無選擇。尤其是在聽了我們區師德典型宣講報告會的今天,我更加熱愛兒童,熱愛兒童教育事業。宣講員們為我們講述了楊老師帶領專業團隊無私貢獻的感人事蹟,李書記戰勝病魔笑對生活的'大愛情懷;以及用平凡創造感動、用責任書寫精彩的歐陽處長,無償獻血、忘我付出的活雷鋒張老師,讓絕症的孩子創造生命奇蹟的李老師……聽着聽着,我激動異常,思潮奔湧,這不是一般的報告會,而是一堂生動的政治課,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今天的演講十分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的校園充滿愛,愛的光輝金燦燦。

我們的學校同樣充滿愛的光輝。老師們待學生也勝過親生子女。有老師將在校突然患病的學生送到醫院,自己掏錢給學生看病;有老師在母親病危、病故期間,自己熬紅了眼,哭啞了嗓子,病得發高燒,也沒有少上一節課;有老師關心愛護學生,常常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為差生補課。我校四年級學生劉紫怡同學身患重病,急需開刀住院。她父母離婚,父親又得白血病。學校師生知道這一情況,急她家之所急,紛紛主動為她捐款。班上的同學還給她寫慰問信。真是:病魔無情義,師生有愛心。我們學校是一個充滿愛的學校。同學們經常有組織地分別到村五保老人家打掃衞生,慰問老人。給他們送去了三春温暖,獻上一片真情。在我們學校,一人有困難,大家都支援,互助友愛,蔚然成風。

在教學上,學校全體教師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尊重學生的人格,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鼓勵他們勇於實踐,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在教師面前,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教師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把愛灑滿校園,讓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師愛的陽光之下。這幾年,通過學雷鋒、講雷鋒、做雷鋒、做家訪,老師們建立起了一份份儘可能翔實的學生個人檔案。這份檔案包括以下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入學總成績、單科成績、優秀科目、蹩腳科目等),學生的家庭情況(住址、經濟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從事的職業等),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不良傾向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做到“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您”。在處理問題時,把人和事具體結合起來,把“愛”落到實處。如對下崗職工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孩子、“網吧生”等應區別對待,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今天,我們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以“學雷鋒,愛生愛崗愛校”為主題,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我有責任和老師們一起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努力將學校建設成學風濃郁、管理規範、社會信任的示範學校,努力推進全體教師師德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我們學校走在高新教育師德師風活動的前列。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沐浴着愛的光輝,敢鬥困難,茁壯成長,我們一定會讓愛的金燦燦的光輝灑滿平安校園。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5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問自己:“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如何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在聽了沂南一小夏萍老師的關於《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認識》,以及裏莊國小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於永正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報告》後,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具體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有目標意識,要重視目標的落實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談教學效率。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目標的確定,要依據新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不可有偏廢,制定教學目標還要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落實目標過程中,要有過關意識,每個年級的寫字和朗讀一定要落實,要過關,教學中朗讀是教學中的首要目標,該寫的一定要默寫,該背的一定要背。

二、要做好對話中的首席

課前老師要和教材對話,把教材讀懂、掌握好,課堂上要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不會的。少問、少講、多示範,示範是最好的老師,要惜時如金,儘可能減少課堂時間的損耗。

三、莫把課堂當講堂

課堂是學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是用啟發、激勵性的語言,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四、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學,正如新課標中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文本即教材。課堂上,更多的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和教材對話。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的主角,兩者是相互配合的'。教師是主導者,以教材為橋樑,引導學生在橋樑上開拓,建造;學生是主體者,以橋樑為媒介,不斷拓展思維渠道,用靈活多變、富有創造性的想法去創設更美,更完善的事物。學生是主體者,大膽的質疑,積極的探究,神奇的想象,形成課堂上百花齊放的五彩圖。

正如於漪老師説過的,一堂好課要看學生的知識有沒有增長,能力有沒有鍛鍊。學生是否是主動學習,學的有沒有興趣。課堂教學是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大的藝術性。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努力向四十分鐘要教學成效。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6

xx區教育局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全區國小英語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以“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意在提高全區國小英語教學質量。

首先,由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起作業”平台中結構升級後的板塊設計、基於藍思分級閲讀測評系統的繪本分級練習、新增的自然拼讀板塊設計及教師端的教學資源分享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平台,從李老師的口中得知,城區教學中已大面積應用到這個教育資源平台。很遺憾,在我的教學班級中,對此平台的實踐還是“零”,雖然現在是大步邁向小康的激昂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擁有或使用電腦,還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就當作一個留給學生的階梯作業吧,對於那些有條件或有能力或有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妨試用一下,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其次,由區教育精英公園道國小的劉老師分享了“國小英語複習”經驗,無論是新授課的課後隨堂練習、單元複習、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複習,還是每堂課大量PPT的運用,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劉老師如此細心、縝密的教學態度和背後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雖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鑑作用。

再次,由學習北派名師培訓的優秀教師們分享了她們的心得體會和各自的教學經驗。她們對“單元主題下的輸入”,“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英文繪本與教學課本相整合”,“語音教學與自然拼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分級閲讀”等做了思想與教學實踐上的傳遞。雖然各位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介紹的比較簡短,但可以看出這是教育教學必然之的趨勢。培訓後,對於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聲很高的“熱詞”,我仔仔細細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正是這次培訓,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侷限性,讓腦洞大開。一些教育專家和教師對此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先列,對於我們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學試驗田上需要不斷地思考、學習、理解、接受、再運用。

最後,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平台,每次培訓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上受益匪淺。雖然北派名師學習的教師人數有限,但楊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來把一線的動態和教育聲音傳達給每個老師,是我所敬畏的,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對於這些教學理念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開始,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穫。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7

芳菲三月,繁花滿樹,温暖的春日陽光傾透過窗户灑在面前的桌子上。今天是3月6日,一個與往常不一樣的星期天。我們在學校的階梯教室迎來了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專題培訓活動。

上午,特級教師、教育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睿老師給我們分享了精彩的講座《做有思維力的語文——以國小語文句羣訓練為例》。張老師首先指出,當今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問答大多是碎片式的,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只是一句話一句話地説,表達能力好一點的學生可以流暢地説上三兩句話。學生的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豐富性,使得作文也常出現思維紊亂、言不達意,沒有中心的情況。接着她解釋了什麼是句羣訓練,並藉助生動的教學課例,闡述瞭如何通過“讀——歸——移”“三步教學法”來實現句羣訓練,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語文思維力,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下午,來自馬鞍山當塗縣太白中心學校的張文娟老師充滿激情的講座《敢問路在何方——教師專業成長》,讓我深受觸動,感動、還有一點心動。張老師的講座沒有花哨的PPT、沒有刻意打造新名詞,只是以她自身的專業成長為例,分享了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如何通過閲讀、培訓以及寫作等途徑來實現自我成長。

兩位專家老師,一個引導我們該“如何教”,一個反思我們要“如何學”,她們的講座,正是當下的我最需要的“雪中碳”。

以前在教學時,我常依賴教師參考用書和教學設計用書,上課也多是在此基礎上“照葫蘆畫瓢”。“如何教”這個問題在我甚至沒有真正思考過。直到統編教材使用後,教材的難度更大,加上“雙減”政策的落實,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不進反退,我才真正地開始思索“如何教才能更有效”。正在我一籌莫展之時,張睿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我課堂上那“吐哺式”的交流,對學生的`語言訓練是無效的,句羣訓練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今後在閲讀教學時,我明確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課前要仔細研讀教材,結合課後習題;課堂上拋出問題後為學生搭建支架,引導、鼓勵學生以句羣的方式回答問題。同時,認真分析課文中的句羣特點,鼓勵學生進行模仿練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始終堅持説和寫的句羣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如何學”這個問題,其實我心中也有答案,只是我怕,怕讀那晦澀難懂的教育專著,怕絞盡腦汁地寫論文,怕在各種培訓中忽略對孩子的陪伴……於是,就在這各種各樣的“怕”中繼續碌碌無為。反觀張文娟老師,她在燈下不知道“啃”了多少本教育教學專著,她要求自己三天必須寫出一篇文章投稿,她為了準備比賽,幾個晚上可以不睡覺……她就這樣,像一顆種子積極主動地生長,正如她所説的“只要你願意,沒人能阻擋你成長的步伐!”對比之下,我是何等慚愧!但,我又是何等地幸運,能親耳聆聽她的成長經歷,激發我生長的動力。

春天,是生長的季節。讓我們像張雲娟老師一樣做一顆種子,安靜地生長,主動地生長,勇敢地生長,快樂地生長,持續地生長!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8

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的職業很辛苦,好像所得到的歡樂很少,對於班主任工作更是不願去做,認為苦,累,有時又不被人理解,而萬老師和賈老師的報告,不僅似一股甘泉灑在了我們的心中,更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們的心靈之窗。

首先, 來自廣州佛山南海區九江中學任教的賈老師的《小活動,大德育——活動體驗型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講座,更是讓在座的班主任心生感慨:活動雖小,威力其大!是的,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小舞台,但它卻能展示我們的大智慧!

賈老師的講座讓我們沉思班主任工作的深層意義。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門極具挑戰的管理學,可是,在我們剛走上講台時,是不知道“管理”兩字是怎樣寫的!所以許多班主任工作了多年,辛苦了多年,付出了多年,最後收穫的或許是學生的怨言、領導的不滿。“用正確的時間做有效的事”,要達到這種工作境界,定要明白何謂“管理”吧。

(一)班集體的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包括個人管理、制度管理、權變策略、核心理念等範疇。當班主任,一定要知道“核心理念”的深義。沒有文化理念管理的班集體必將成為一盤散沙。作為班主任,應當與同學們一起分析高中學習的目標,集體中每個個體的目標和價值。一起制定班規、班訓、班旗,一起與同學們構築有特色的班集體。

這樣,班級的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在班集體文化管理這方面,賈老師老師做得非常好。他與同學們共同創設的班級目標,小組討論甚至採用辯論的形式制定班規,老師則是為同學們服務,電腦操作記錄學生們所指定的班規,表面看讓同學們平等的空間,,實際上是老師就像如來佛祖一樣,既給力學生極大地發展空間,但又讓孩子自覺主動的為班級服務,又不脱離班級學校的管理,尤其讓我贊同的是當他們的班規與學校大規則衝突時,老師又會民主的讓學生表態,個人服從於集體。自己制訂的班規,他們就做到了言出必行,他們班的手機“零分”事件,更讓我感受到了賈老師的智慧,既巧妙地處理了此事,又讓學生覺得老師很民主,這樣他們就會更喜歡自己的班級,更會做事情一直勇往直前。而這前行的動力,來自於賈老師老師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

這不正是老子所説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智慧嗎?賈老師不是牽着學生的鼻子在前面走,她隱在學生的身後,讓學生在前面“衝鋒陷陣”,可是她所創設的班級特色文化,卻時時在前面引領着學生前進!

(二).正面接觸敏感話題,走進學生心靈

聽賈老師的報告不同於以往的一些報告,好多是空談理論,而到了真實工作環境中,卻很難操作,在班級的管理中,它不僅介紹了使用的班幹部如何聘用,更精確到了課代表的'使用,三個課代表,一個負責課前領着學生做預習工作,一個管收發作業,另外一個則統計作業情況,並報班級祕書處按版班規處理,細想自己平時的工作,課代表有,但是由於沒有給孩子確切的明確分工,有時就造成了很多工作的上的被動,尤其是對於國小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及時的點撥與指導。

小的細節是我們都可能發現的,但是貴在堅持和悉心指導。其次他的報告中提到了班級的一個重要活動“愛情話題”,這對於我們一般的班主任,無論是國中的還是高中的,可能都會採用不出現事情就不説,能迴避就回避,更別説公開的讓學生談論自己對愛情的看法這一問題了,優勢越是這樣的遮遮掩掩,反而使那些豆蔻年華的孩子想入非非,甚至因此誤了自己的學業和前途,或者説還會出現一些混沌期中的書呆子型的學生。賈老師不愧是優秀的班主任,無論任何事情都採用了極妙去處理,他採用的是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有的學生起初都不願參與,不願意吃那個開心扉説出自己對愛情的看法,有的甚至害怕同學嘲笑,賈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打消了孩子的顧慮。

最終,學生的成果讓老師聽報告的老師無不為之震驚,很難想象那是一羣高中生的作品,他們的一些觀點並非我們成人所想的那樣,他們的思想很好,並且也體現了當代高中生心理和年齡特點,並且緊跟時代步伐。最後賈老師又以高質量的課件向學生展示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不僅對學生的做法加以肯定同時又向學生展示了自己對愛情的觀點。真的是一劍雙鵰,不僅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透明度,更以此活動走近學生,一個小的活動體現了大的德育工作。

其次,來自北京的優秀教育專家××老師,更是把自己三十年餘年的經驗和老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語言真摯、感人。

(一).職業的幸福感使她全新投入教育

××老師説:“教育是温暖的,我們要用透視的眼睛看學生的需求,教育就如同種樹,要讓樹木成才,需要我們不僅付出努力,還要用真心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努力為學生做到“喚醒心靈期待成長 引導生活 創造可能 彌補缺失”,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教師的工作需要堅持與積累才能形成教育的智慧。

在她的的經歷中充滿了挑戰,我佩服××老師迎難而上的勇氣。工作中,××老師很細膩同時又很積極樂觀,再難的工作被萬老師一講也覺得很有意思,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個個有問題的學生有了進步,突破了人生的節點。她講到班中有一個男孩子腦部受過損傷,話説不清楚,別人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説什麼,動不動就喜歡打人,和他有關的事情總是那麼令人頭疼。××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她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那個男孩發音,最後終於能正確地發音了。

當××老師在準備一節對自己非常重要的公開課的時候,這男孩的家長主動要求讓自己的孩子迴避,可××老師卻堅持讓孩子在自己的課堂出現,她堅持自己的課堂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老師用自己的堅持挽救了一個孩子,也從此改變了那個男孩的一生。萬平老師真正感受到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也把這種幸福撒播給了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二)藉助文字力量服務班級管理

××老師的日記教育法更令我印象深刻,學生從最開始的只能寫出一句話到後來能把日記編寫成冊。這需要老師的極大耐心和恆心,並且××老師利用日記連續關注其學生成長轉變,通過多篇日記的積累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同時一篇篇日記也構成了學生的成長足跡。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令我困惑,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聽了××老師的教育方法,我反思自身教育教學工作,被××老師的觀念和方法深深折服,其實教師的工作,看似平淡,然而每個點滴的舉動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它會影響着每個孩子的成長,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一生的。

(三)不忽略每一個學生

“我期望瞭解每一個孩子的生活”,“我願意讓我的每一個孩子的心燈都點亮着”,伴隨着××老師充滿激情的表白,我心倍受鼓舞。

在講座中,我們共同分享了××老師的班主任管理辦法,為使全班家長能夠及時瞭解班級的整體教育情況,她建立了《家校直通車》,定期印發給全班家長,使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結合班級狀況對自己的家庭教育進行反思,及時調整……

不忽略每一個學生!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她有記工作日記的習慣,無論多忙也要補記一下工作日誌,回憶一下當天有什麼遺落之事:哪個孩子病了需要致電慰問,哪位家長來電需要回復,哪位同學的個別問題沒能及時解決等等,想到了,便放下手頭的事情,馬上解決,不再拖延……

這一次為期三天的培訓,讓我見識了這麼多的教育達人;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事業”;讓我知道了什麼叫“激情”;讓我明白了什麼叫“魅力”!當然,還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是我一生中求之不得的財富。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自己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課堂,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9

本人作為一名從教20多年的鄉鎮一線教師,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但還是跟不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和各種技能,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通過這次培訓,我的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加強,視野逐漸明朗,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得到提高,把培訓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之中。通過培訓我認識到:“課後研究”、“師生互動”、“人文滲透”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通過這一階段的`培訓學習,我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和刷新教育教學新理念。本人通過聽專家講授,觀看視頻錄像,參與班級討論,認真做好學習筆記,獨立完成作業,落實了培訓各項工作要求。當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教育家説過,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只有一桶水,要像一汪永不幹枯的清泉,時時澆灌着一棵棵幼苗,使他們茁壯成長。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還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技能,以適應社會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者,才能為祖國培養有用的接班人而貢獻自已的一份力量。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0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

為期四個月的“國小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工程培訓”活動結束了,半個月的理論學習以及三個月的實踐,讓我學習着、收穫着。

首先要感謝各級領導為我們搭建了這樣的一個學習平台,讓我有機會聆聽到專家們精彩的講座。

在短期培訓中,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分享快樂!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精彩專題報告,有優秀的教學案例,有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

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這是收穫豐厚的日子,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時光。

下面,我將把自己此次培訓學習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1、加強了師風師德建設。

聆聽有關“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講座,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增強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自我進取的意識。

2、獲得了實用的教學技巧與理念。

帶着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培訓課堂。

其中了令我記憶猶新的有:李冰霖老師的《自由習作與有效指導》,特別是李老師帶來的二個習作指導課例,使我感受頗深,受益良多;鄭夢如老師的《國小語文課外指導》,講出了語文課外閲讀在生活學習中地位與作用,認我樹立了新的教學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李春喜教師的《走進説課》讓我一睹説課的真面目;徐敏教授的《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讓我明白課堂要上得實在些,講究其實效性等等。

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我喜悦的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

3、提升了教育教學技能。

通過專家教師們的現場授課,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教育技術”,更新了理念,還得以真正認識到如何使計算機能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師電腦應用能力,讓青年骨幹教師都能熟練掌握並應用簡單的課件製做並能獨立製作課件。

4、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培訓中論從理論還是教學上,這都是一個讓我進步的有效良機。

在回到一線教學實踐中,我主動為老師提供教學研討,還積極參與各類交流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請教,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撰寫反思、心得,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這次時間雖然短暫,但是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及許多教學上實用的東西。

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培訓。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1

學一次,長一志,用一世,優秀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這是我對培訓學習後的感歎。聽專家講座,感歎他們的博學多思,驚人的創意和精闢獨到的分析。培訓短暫,但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結識了一批新朋友,接受了一些新鮮觀念,點燃了我們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們前行,激勵我們在教育這片沃土生根發芽。細細回味幾天的學習內容和多年工作的實踐,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理念引領,深入人心

對於一位老師來説,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價值的理念引領,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問題,有利於我們找準發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蠻幹。李海林博導論述“教學反思的五個層次”,吳軍老師講述“制定教學目標的四項原則”,馬衞平博士闡述的“五問快樂體育”等等這些理念,就可以在我們實際工作當中加以運用,讓這些理念穿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指引我們理論聯繫實際把工作做實做好。

二、認識提高,目標確定

培訓過後,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反思過去的教學現象,應該認識到一些不足,如: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不夠,要麼過於小步子教學,包辦代替現象嚴重,要麼放手難收,缺乏指導,小組合作交流處於形式化的狀態,耗時低效;學生學習缺乏規範;學生學習缺乏感悟體驗或創造;重活動輕技能……教師為了追求某個現象,而顧此失彼,使教學發生偏頗。面對這些問題,要“知不足,方進取”,要集思廣益,確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有目標,效率高,目標不明,辦事不行。我們要聯繫實際,確定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

每一階段要抓住某個重點,並持之以恆地實施推進,不斷給自己提出要求,化壓力為動力,不能混混而已,人要有所為,一步一個腳印地朝着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邁進。

比如,這次在學校上研究課《少年拳》,我為自己確定:第一階段做到課前要充分思考,預設教案,做到沒有思考不進課堂(教學設計)。第二階段做到課堂上培養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學生(學生探究)。第三階段做到師生互動(營造氛圍)。第四階段做到注意收集信息(教學反思)……以上各層目標可以綜合實施,也可以分階段,每一階段哪怕實施一種,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質效地提高教學。

三、結合實際,反思實踐

學習的`關鍵是要能學為所用,要在聽中學,做中學,把學到的要做出來,做過的要説出來,理論聯繫實際,行為跟進,求真務實,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帶來一些行為上的變化,從改變自己開始,再來改變學生,並且不斷地反思實踐,提升自我,漸入佳境,做個具有專業化素質的教師。

1、講究策略抓重點。

目前,有一些常規課教學容量不夠,教學重點抓不住,難點沒突出,節奏緩慢,負荷量不足,學生學習狀態不佳,導致效果不好。應該對這些現象進行歸因分析,不要課前少思考,一定要講求教學策略,吳軍老師強調的要善於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到媒體中找答案,到課外書中去找答案,在學生交流中找答案,這就是一種教學策略。教好每一節常態課,向常規課要質量,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課前充分思考,充分預設,做到智慧地教,讓學生聰明地學,培養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學生,促進他們可持續發展。

2、課例研習最有效。

教師不是教書匠,一流教師,教人;二流教師,教書;三流教師,教“應試”。我們要在教學中養成教研一體的意識,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多元智能得到開發,特長得到發揮,並逐漸養成培養自己教研一體的良好習慣,課前多思考研究,天天動腦筋上課,這樣會有無窮的樂趣,課後多反思,在反思實踐中學會與自己對話,與同伴對話,與理論對話,與實踐對話。正如李海林博導談到的:學生學到了什麼?你實際上在教什麼?我看到了什麼?每個環節達成的原因是什麼?沒達成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改進?讓上課與自主反思交互發展,螺旋上升。長期下去,相信每位老師都可以成為一流教師,教出讓家長滿意的學生。

3、追求卓越求發展。

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否則慢進則退,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以避免不能適應新形勢要求。教師要追求卓越,應做一個愛學習的教師,更要做一個愛思考的教師,才能避免“學而不思則惘”,在思考的基礎上,努力實踐自己的想法,相信會有所收穫的!通過聽專家的講座,及在網上同學友們的交流,我再次認識到學習對一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無論從知識面的拓展上,還是專業知識與技巧的提高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做到。如果不思進取,滿足已有的只會固步自封,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學習是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因此,無論是為了專業成長的需要,還是為提高自身素養,都要不斷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一個有思想的博學教師。那樣,教學生才會充滿自信,意氣風發,學生才會欽佩你,愛上你!從現在做起,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同時,也是為了磨練一下自己人生的鬥志,和鍛鍊自己在繁忙生活中擠時間的能力,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實,時時散發着誘人的清香和魅力!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的懂得,教師要追求卓越求發展,就得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於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從指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學會説話、學會合作入手指導學生參與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學會自評、互評,與學生平等相處,深入學習小組與學生合作、探究、互動,讓舞台給學生、讓精彩給學生,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讓學生同樣追求卓越求發展。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骨幹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使自己具有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創新性的學生,這樣才能讓我們向卓越型教師邁進!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2

作為一名幼兒學段的老師,兩次隨教體局師訓科組織的中牟名師隊伍進行提升學習,收穫頗多。如果説揚州行時讓我有所思,而武漢行卻讓我所悟。同行的都是國小、中學的優秀老師,專家的講座和參觀的學校也都是國小和中學,雖涉及到幼兒園的內容不多,但也有很多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這次武漢學習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大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無論國小、中學和幼兒園,我們的教育目標都是培養什麼樣的未來人,教師要關注的是孩子們怎樣學的問題,我們該有怎樣的教育觀,該怎樣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該怎樣尊重孩子們的學習特點和方式,真正做到以孩子為主,將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習真正作用在孩子們身上。

這次培訓,在聽講座和參觀學校的過程中不斷地反觀自己日常的教育行為,專家講座是引領,也是解惑,也更堅定了我的信念。

一、解讀“立德樹人”、提升專業素養

最早接觸“立德樹人”的概念是在《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展規劃綱要》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實行)》中把師德放在了首位,那時我也僅僅是將立德樹人停留在師德教育建設的層面上,很少主動和教師的核心素養、課堂教學以及教育行為進行銜接。武漢教育科學院的朱長華副院長在《核心素養和教學變革》報告中,以高瞻遠矚的理論架構和娓娓道來的教育實踐的事例闡述,引領我們明白教師的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是“熱愛學生的人格魅力和通過學科知識引領價值觀形成的教學能力”。而今天,我們是否敢理直氣壯地説:自己已經為培育中牟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好了職業與專業上的準備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我和各位名師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師核心素養的養成上,我們欠缺的`還很多,還需要不斷努力學習、研究、自覺修煉自身的核心素養。

王校長在《淺談中學教育管理者的心智修煉》中談到,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樹人,他指出:一是擺正成人與成才的關係。“成人”重於“成才”,“育人”重於“育才”;二是怎麼做。找準“立德樹人”的切入點、結合點。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幼兒園在這方面理念是非常正確的,從我園的課程設置上也已經體現出來了。我們除了開展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基礎課程,還開展了“早期閲讀”特色課程和以“傳統的節日文化教育”為主題的園本課程。今後,我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研究,爭取將我們的課程推廣開,讓更多的孩子收益,引領我們中牟幼教走向更專業的方向上來。

二、立足課堂教學,提升專業素養

聽了靖國平《做具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師》講“鷹乃學習”的教育觀點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很久很久耳邊一直迴響着“鷹乃學習、鷹乃學習…”孩子們坐在課堂就是學習嗎?什麼是真正的學習?只有讓孩子主動習得才稱得上學習,這也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以幼兒為本,我們真正做到以幼兒為本了嗎?誠然,我們離真正的以幼兒為本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無論是朱長華副院長分享的《貓》的課程設計和課堂實踐還是華東心理學教授張文分享的從《灰姑娘》故事課堂教學康孩子的教育方式,都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生動地課堂是給予孩子的興趣和學習方式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喜歡學習,才會愛上課堂。反觀我們日常的課堂教學,我們該做的是減法,去掉那些華而不實的形式,去掉老師過多的預設,把自主學習還給孩子。這樣做,並不是説老師放手,老師就輕鬆了,反而印證了前面提到的教師的核心素養,教師要有跨學科的知識,要懂孩子。針對幼兒園教育而言,教師要會觀察孩子。在今後工作中我要將幼兒行為觀察記錄和撰寫教育故事常態化,以此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這次名師培訓班學習,我深深感受到教體局領導對我們名師培養工作的重視,特別是蔡科長冒着酷暑從頭至尾和我們一起學習讓我深受感動;馮老師和蔣老師更是為我們做好所有的後勤服務工作讓我們沒有一點後顧之憂,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快樂;和中牟的五十多位名師在一起,更感受大家的學習的熱情。蔡科長在開班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讓我震撼更引發我思考,促我行動,他鼓舞我們不僅自己要在專業成長的路上要越走越遠,還要帶領的團隊一起發展。更告誡我們要沉下來,才能走的更遠,才有可能成為躍龍。

通過培訓讓我的思想越來越深刻,瞭解到國小、中學的教育重點也更加拓寬了我的眼界,明白教育的大方向,我也更加自信我們幼兒園的培養目標、方向是非常正確的,接下來我要努力借“他山之石”更好的開展我園教育實踐活動,爭取帶領大家共同成長。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3

週末有幸聆聽了安徽省特級教師張文娟老師的專題講座《敢問路在何方——淺談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感觸良多。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張老師以自身專業成長路程為例,從閲讀——安靜地成長、培訓——主動地成長、磨練——勇敢地生長、研究——快樂地生長四個大方面講述了自己是如何成長為一名“有幹勁”、“有鑽勁”、“有韌勁”的老師,把自己成功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

張老師告訴我們多讀、多寫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無論是讀教育類、專業類書籍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我學習,都彰顯了學習永不停息,成長的腳步才會堅定有力的道理。

一、閲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根

如果把教師的專業成長比作一棵大樹,那麼閲讀就是扎入土壤的根。讀的書越多,根就扎得越深,樹就會枝繁葉茂。呂叔湘先生曾説過:“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改革,根本的問題是語文師資問題。教師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學生。”而提高語文教師專業水平的捷徑只有讀書。讀書才是教師最好的備課。讀什麼書呢?張老師在講座中告訴我們要讀語文專業的書。讀本專業的書是為自己的教學水平奠基,是厚實素養的關鍵。讀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這類書讀起來雖然有些難,但是這些“磨腦子”的書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真經,讓我們更好地成長。當然前沿語文教學雜誌也應該是我們的案頭書。最好每年都要訂一份相關的語文雜誌,因為這些雜誌緊扣熱點,能幫助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還有一些和語文有關的雜誌也應該好好讀讀,比如《讀者》、《意林》等。

除了上面這些白紙黑字的書,還有一種“書”也需要我們用心閲讀,那就是讀名師。閲讀這類“書”,我們成長的腳步會不斷加快。語文老師專業成長的巨人就是“名師”,名師的教育理論、教學實錄、課堂視頻是我們迅速成長的加速器。拜讀名師是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重要保證。在教學之餘,我們應該多親近名師,拜讀名師。張老師還將她經常觀看的名師公眾號、網絡平台,參與的qq研討交流羣都推薦給我們。她告訴我們只有在不斷拜讀、研究、反思、揚棄、優化的過程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寫作是專業成長盛開的花

整場講座中,張老師還分別從“為什麼寫”、“寫什麼”、“怎麼寫”和“怎麼投稿”等四個方面,分享了她的寫作之路。很佩服張老師筆根不輟的那份堅持,看到她把自己一百四十多篇的作品羅列呈現在大屏幕時,驚歎!這不僅是一份堅持,更是她從心底發出的一份熱愛。回想自己平時總是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拒絕寫作很是慚愧,其實那都是在為自己的懶惰,自己讀書少找理由。只有當我們讀的書多了,感悟自然才多,寫起來才會水到渠成。

現在的學生可學習的途徑太多了,我們老師也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唯一。常説老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但是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只有不斷吸取養料才能補給我們的所需,學生的所求。而張老師的這場講座就是一股動力,時刻鞭策着我們左手閲讀,右手寫作,讓自己磨出“金針”,更加自信地站在講台前為學生的未來負責。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4

此次培訓,旨在培養教師核心素養,提升教學技能,鼓舞大家勇擔教師重任。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以下學習體會: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我清楚地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提升個人的素養和知識能力,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教書育人是建立在高度責任感上的,作為老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給學生以積極恰當的引導,要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學中的'公平性,對待學生一視同仁,要懂得傾聽與尊重,讓學生願意信任你,讓學生學會自立,讓學生學有所得。

二、在工作中要不斷學習的新的技能,豐富自身技能。我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更新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新的理念更加做到因材施教。激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反思,並對工作有了新認識。

三、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問題,通過這次遠程培訓我認識到課堂的組織和授課的方式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有相應的技能和教學方式來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各學科的課程要求完成身心的素養成長,在學科的延伸中讓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形成個人自主自律的核心素養。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體會到對一名優秀數學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更清晰的認識。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在教育事業的這條道路上前進。

教師素養培訓心得體會15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從教育局領導到學校校長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飢似渴地接受着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劉華蓉教授報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機和輿論應對和李雯教授的“學校安全工作理論、政策與實踐”,對指導實際工作有較大幫助,使我們不僅瞭解了全國學校安全的現狀,也對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處理校園突發事件和應對各種媒體,理解什麼叫“媒治”。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不能心存僥倖。餘祖光副所長的講座,使我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影響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認識,理解了什麼叫“工業文化缺失”。聆聽了孫霄兵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的解讀,明白了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知道了做為一個人才,不只要懂外語,更要懂國際規則、懂中國國情。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鋭,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就像聽課時孫部長説過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長跑,要一直堅持下去。”學習也是如此,要讓讀書學習已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借市教育局開展“學習工程”的東風,重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