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3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1

20xx年5月24日,註定是值得銘記的日子。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遺體送別儀式,在湖南長沙明陽山殯儀館舉行。“我盼行至您的夢裏,良田萬里,禾下乘涼”“知道他走了,一定要來送送他。我們種田的,對他有感情”……各地羣眾手持鮮花趕來弔唁,其中不乏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他們臉上有淚,眼中有光。

人世間,“吃飯的事情”,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件的事情。對中國人來説,“袁隆平”三個字,是嵌入百姓粥飯、天下糧倉的重要符號;對全球而言,他的“東方魔稻”“營造了一個糧食更為富足、糧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穩定的世界”。

雖然今後無法再看到這位一生為民謀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個人心頭的種子,化作千千萬萬個“他”,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這種力量,有着愛國為民的情懷。“糧食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我是學農的,我應該在這方面盡我的努力!”在他心中,國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無上。

這種力量,有着信念堅定的分量。畢其一生,專注田疇,播撒智慧,收穫富足,在千百次的失敗中他依然堅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戰勝飢餓。

這種力量,有着矢志不渝的勇毅。“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更因此立下收徒“門規”---“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這種力量,有着勇於創新的擔當。充分尊重科學規律,敢於提出設想、勇於探索。從選種、試驗、失敗,到再選種、再播種、再觀察……依據事實、發現真理、驗證真理,伴隨他的一生。

這種力量,有着樸實無華的'品質。他留給人們的印象,總與水稻有關,是一位直到入院前還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絕不願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中國“老農”。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斯人已逝,風範永存。他留下的“種子”,將在無數後來者和奮鬥者的代代傳承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關注的目光,同時,在尖端科技領域也有不少“卡脖子”問題,還有一些體制機制障礙阻隔着產學研的深度融合。面對成績與不足,以自立自強的精神在科技領域不斷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廣大科技工作者需要的正是這種力量,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一切工作都要往實裏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用“腳踏實地”的作風成就“頂天立地”的成果。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顆編號為8117的“袁隆平星”光芒閃耀。未竟的事業,科學的價值,我們定會堅守,定去拼搏,定將開拓出更加廣闊的天地。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2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被公認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票”是中國股市唯一的流通股。但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我們的校友,第一印象就是他太普通了,有點像一個從山村出來的農民!你看他膚色那麼黑,身體那麼瘦,皺紋那麼深。

記得有一次,一個畫報刊登他的照片,編輯把照片下面“農民豐收後的喜悦”這幾個字錯配了。雖然這是出版界的小意外,但也説明袁隆平太像農民了。他走在街上,真的屬於那種很快就會淹沒在人羣中的人。

“談雜交水稻”是袁隆平向母校彙報的題目。這個話題似乎也很常見,沒有任何修辭的運用,也沒有任何學術上的賣弄。但我們深深知道,這個看似平凡的話題背後,有太多不平凡的。

1978年,袁隆平和他的七口之家被木板擠在與澡堂隔開的兩個潮濕發黴的茅舍裏,還不時遭受“為教學發愁,想歪門邪道”的冷嘲熱諷。但在這種背景下,他對雜交水稻的研究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普通人能做到這一切嗎?

我們手捧鮮花簇擁着袁隆平,湧向他的演講廳。我們那麼熱情,不比追心目中最紅的明星差。我們知道,我們可能沒有完全理解他説的“雜交水稻”,但我們會用心去領悟大師説的每一句話。

他的第一句開場白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夠了,哪怕我們只懂這句話,也夠了!從袁隆平身上,我們知道了平凡與偉大的關係。

這也是校友袁隆平給我們的主要感受,確實夠了。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3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誰,一個能養活億萬中國人的男人。袁隆平領導的團隊開發的雜交水稻拯救了很多人。這個本該受到大家尊重的英雄,卻輸給了這個逐漸扭曲的時代。

一個名為“YCY獲得年度有影響力的中國表演藝術人物獎”的熱搜在熱搜列表中排名第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袁隆平爺爺因為買了兩部華為手機被網友罵。一個是當紅的交通明星,一個是為國奉獻了大半輩子的英雄。掌聲和鮮花來自令人愉快的“應得”和“應得”。一個被詛咒用自己的錢買了兩部手機。雖然這兩件事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真的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在當今這個網絡名人流量明星層出不窮的時代,無數人都為他們瘋狂。一直盯着他們,給他們列清單,刷人氣,吼其他粉絲。我不討厭幸運的人,因為運氣也是一種能力。但我認為,一個人運氣好,就能獲得“有影響力的中國人”的稱號。然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影響中國。運氣好?也許你説她在努力。是的,我們承認。但是她是以偶像的身份出道的,現在又拿了這個獎,那她肯定有大作了。能站起來的傑作。才配得上她現在被送去的高度。

不過,看看我們爺爺袁隆平。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國家做貢獻,但沒有人關注或稱讚我的所有成就。他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得了未來科技獎,也不在乎老人英語説得流利。他們甚至詛咒他。他們説袁隆平有別墅,豪車,兩部華為手機。他貪財,變了,不會再為國家做好貢獻了。在他們眼裏,如果你是科學家,你一定很窮。不然就是貪財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