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7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育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

孩子遇到事情就一直反抗爸媽怎麼辦?

教育孩子是一項很艱鉅的任務,要花費爸爸媽媽很多的經歷。教育路途漫漫,每一位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這段道路上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孩子比較聽話,爸爸媽媽不用花太多的力氣就能把孩子教好。可是有些孩子比較調皮,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叛逆期,在叛逆期的孩子性子就比較急,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爸爸媽媽説什麼,他就是要反抗,就是要和爸爸媽媽對着幹。其實,大家不要過分擔心了,孩子出現叛逆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説一下,要是自己的孩子遇到了這種狀況的話爸爸媽媽應該怎麼樣應對孩子的反抗呢?

為什麼孩子會抵抗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你5歲的孩子雖然在長大的過程當中相對和諧地度過了脾氣暴躁的時期,可是這不意味着孩子接下來都會開始聽你的話了。孩子還做不到你説什麼,他就做什麼的階段。事實上,平時生活中也許當你叫孩子吃晚飯時,他雖然嘴巴上答應了,可是真的立馬跑過來的又有幾次呢;當你讓她撿起自己的亂丟在地上的東西的'時候,他或許都不顧及你的要求;當你跟孩子説了很多次不可以在房間裏踢球時,他也許還是喜歡在廚房裏到處踢球。所以這個時候你的孩子雖然表面沒有開始反抗你,但是有些行為還是在無聲地表示反抗。

你可能很納悶,“這是怎麼回事?是我對孩子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了還是孩子就是不打算聽我的話呢?”不管你信不信,或許你自己的行為是沒有錯誤的。但是事實上就是這些,雖然有點難以置信,幼兒園的孩子想要去挑戰爸爸媽媽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孩子的這個年齡階段,反抗就是維護自己的方法。

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

1、理解孩子的行為

當你叫孩子吃晚飯的時候,他沒有一下子就跑到飯桌前,可能還是自顧自在那邊玩,然後説一句“現在不想吃”。要是你立刻過去把他拉過來吃飯時,他或許就在飯桌前哭鬧,表達自己的不滿,想要讓你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要做的就是温柔的表達你對孩子不想和朋友分開的理解,但是還要跟孩子説自己很辛苦的做完了午飯,不然就冷掉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告訴孩子其實你是和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上思考問題的。不要一下子火氣上來了就對着孩子大聲説話。

2、設定限制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甚至是想要限制。所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定,並且告訴他們限制的具體內容。“不能在卧室吃東西”,“不能夠在家裏踢球”之類的規定。

要是孩子還太小,無法遵從你的規定,那麼就要想想好辦法了,可能孩子會偷偷的把食物拿出廚房,就是因為你規定孩子不能在吃飯前吃東西,所以這時候就要告知孩子,事實上像是水果、奶酪這一類的食物是被允許的。

3、提倡良好的行為

當孩子反抗時,雖然自己覺得火氣很大,想要好好教育孩子一下。但是,當孩子表現的比較差時,孩子自己的心情可能就不是很好。所以,嘗試抓住孩子的良好的行為,同時給孩子一些安慰和鼓勵。記住,教育孩子不代表控制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自己控制自己。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2

經常聽到周遭的的朋友苦惱自己的孩子胃口不好,結合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我想説兩句。

書上説,德國有句諺語,“人的性格取決於食物。”在人們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各種營養元素,如果長期食用比較單一的食品,會造成這些營養攝取過量,就可能對人的性格造成影響。比如:吃馬鈴薯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能發展孩子的美術興趣;吃洋白菜和花菜會使孩子思想簡單,成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輕率的'性格。

以上的這些是不是絕對的,我不太清楚。但是0-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在飲食上也要多加註意。

我餵養孩子有兩個原則:

1、食物要清淡。

2、不要喂的太多。

我兒子週歲之前所添加的輔食都是儘量保持天然原味的,只有清蒸魚為了去腥會加點料酒和鹽。開始添加輔食後,大部分的東西我會做成泥狀喂,菜莖類的就切碎做成湯,不放任何佐料,只保留蔬菜原來的味道。1週歲以下的寶寶根本不需要鹽分,過多或者過早的給孩子吃鹽的話,會給孩子幼嫩的腎臟加重負擔,還可能造成日後高血壓、腦血栓。可是我們卻往往會以大人的口味為依據去為孩子添加輔食,殊不知,孩子根本沒有愛吃或不愛吃一説,有時候他不吃可能是因為不餓或者不會吃,多練習幾次就好了。也不要同時添加幾種輔食,要等孩子習慣一種食物以後再加另外一種。輔食添加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流質到固體的原則。媽媽們,你們有用你們的恆心堅持了嗎?

有很多媽媽覺得,餵養孩子太累,就把希望寄託給了奶粉,總覺得奶粉的營養高於一切,你們有沒有自己嘗過奶粉呢?越是到後面階段的奶粉,糖分越高。因為寶寶是天生愛糖的,越甜的東西他會越愛。糖分攝入太多首先容易損害孩子的牙齒,也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愛吃飯的習慣。我兒子跟我們吃同樣的食物以後,他的奶粉都是按比例減半沖泡的,並且減到早晚兩餐,週歲半以後一餐,兩週歲前完全斷掉。

兒子出生3個月後,我們就給他定餐定量,讓他形成一種規律,兩餐之間添加少量水或輔食。並且寶寶的奶粉量一直控制在150-180之間,不超出這個上限。兩週歲之前,除了水、水果和餅乾,其他零食很少給予。因為吃的過多,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 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腦,有礙大腦的發育。書上也説,如果嬰兒一餓就給他大量的食物,讓他吃的過飽,就會使他認為吃東西填飽肚子是排除難受之感的唯一途徑 ,在他長大之後,這種依賴“吃”的想法會轉化為過於依賴物質。

除了讓孩子適量、適時吃飯外,我們作為爸爸媽媽也應該瞭解哪些食物對孩子大腦有損傷或益處。

對大腦發育有害食物:含鉛類(爆米花、松花蛋)、含鋁類(油條、粉絲)、煎炸食物(薰魚、燒鵝、炸魚)、味精(1歲以內食用味精有引起腦細胞壞死的可能,還會影響到孩子的體格和精神發育)、高鹽類食品(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大腦過早老化)。

對大腦有益的食物:鮮魚、蛋黃、牛奶、木耳、大豆、香蕉、捲心菜、核桃、小米、玉米、胡蘿蔔、金針菜、香菇、馬鈴薯、海帶、栗子、黑芝麻、蘋果、花生、洋葱以及動物內臟。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3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一、讓孩子慢慢完成

那是第一次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第一次看到那麼多小花朵們在陽光下綻放光芒,驚喜地發現厚朴不僅會跟着老師唱歌跳舞,還獨立完成各種“生活動作”,還學會了人際交往,待人接物,深深地感覺到寶寶的成長,感慨萬千。在活動中,老師讓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合作完成手工製作,又粘,又剪,一眨眼功夫,多數作品已展示在作品欄內。可是,兒子卻不緊不慢,不急不躁,加上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當時我一激動也沒多想,就幫忙完成。後來,一次寶寶在早教中心上獨立課,也是手工畫畫課,我在門外觀摩,看着別的孩子都上交作業了,只是他還在慢吞吞地擺弄,我那個急啊,都想衝進去幫忙,但還是忍住了。

課後,我拿着厚朴完成的還算滿意的作品與老師交流經驗時,老師反問了我一句“讓他自己慢慢完成吧!難道你想破壞他的專注力?”我頓時語塞。後來,看到寶寶在幼兒園的作業,深感慚愧。沒想到,這麼個小細節卻折射出我的大失誤,寶寶雖然速度有點慢,但自己的卻得到了提高和鍛鍊。我們不能急於替孩子完成作業,要讓孩子成為主體,讓孩子在慢慢實踐中得到提高。

二、讓孩子學會遵守承諾

我跟孩子解釋的就是,説到就要做到。厚朴喜歡聽睡前故事,但從不邊聽邊睡,反而激動地要求講多個故事,之前都到了10點了還不睡。我想,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這樣下去可不行。正好,《嬰兒畫報》裏有一篇《説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反覆地講他聽,多次解釋後,加入實踐。這個方法就這樣開始了,很快就收到了各種成果,以至於到寶寶上幼兒園沒發現不適應情況,老師都驚訝地表揚厚朴“相當淡定”。

當然,除了厚朴從6個月開始接受早教,過早得到課堂學習氛圍的薰陶和各種鍛鍊分不開之外,我們也是有約定的,比如,答應他坐媽媽的車去幼兒園的要求,答應準時去接他等等。我想,要讓孩子遵守承諾,首先家長要説到做到,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及時去完成,如果家長不遵守約定,孩子就會有樣學樣,養成不遵守承諾的壞習慣。另外,還要做好跟孩子提前溝通,多讓他體會到遵守承諾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只要孩子能做出承諾,那麼孩子的表現往往會出乎大人的意料。

三、用欣賞和表揚的`眼光看孩子

我們家的教育主要以鼓勵表揚為主,我的體會是如果你用欣賞的,表揚的眼光看他,他真的會變的如你所想的一樣。比如,厚朴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抬頭,第一次向前爬,第一次對着我們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邁開腳步自己走,第一次對媽媽説:“寶寶好愛媽媽”。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他的每一個進步都讓全家人欣喜若狂。慢慢地發現他有許多優點。比如,他能熟練背誦三字經、古詩、兒歌,能説出好幾十種水果的名稱、清楚地分辨十幾種顏色和形狀;能認識1000以內的數字,正、倒數1-200數字,5以內的加減法,會熟知並撥打家人手機號碼,會説1-100數字英文單詞、10種水果英文單詞及簡單常用的英文短語

超喜歡音樂,能唱如種太陽、捉泥鰍、找朋友、一分錢、ABC等歌曲,並熟知歌曲名與出處(在哪裏聽過)。隨着音樂,喜歡自編自導自演。熟知班上每個同學的學號和姓名,會清楚地表述在班上的所見所聞,如今天誰沒來上課,和誰成為好朋友,誰搶了他的玩具,誰哭了他去幫忙安慰,還説到哪個老師更關心他,他更喜歡哪個老師等等。有一次,我們還驚喜地發現他居然會彈《兩隻老虎》的頭一句,我們掌聲雷動,他歡喜不已。

只要他每獲得進步,我們都會大方表揚,如“你會彈琴啦,太棒了!”、“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寶寶長大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等。如果他遇到失敗,我們也不過份責備,如“寶寶,積木倒了,沒關係,下次你會搭得更高更好看”等等。讓他在讚美聲中不迷失方向,在批評聲中不缺失自信。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他的不足、特長和興趣,如他的性格比較內向、膽小,不善於表達情緒、表現自我等,對數字、音樂、英文等比較興趣。我們將開展有針對性引導,也貪心地希望能得到老師們更多地關注與幫助。希望他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育兒的三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着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厚朴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4

最近,老師給女兒佈置了一個作業,叫她回來畫一幅畫,帶到班級給同學作示範。

我從來沒見她像這樣認真的:一回到家,便徑自跑到書房,對我們説,“今天我有作業呢,我要先把作業寫好,你們先別打擾我。寫作業時間比較長,如果晚飯做好了,你們也別喊我,我做好了就出來吃。”然後,把書房門關上了。哇塞!這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説的話嗎?起碼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口吻啊!

中途我不放心,開門進去查看,結果她大聲地對我説,“爸爸,我説了叫你不要打擾我的!”一臉不滿。沒辦法,我只好悄悄地退了出來,和孩子她媽交換了一下眼色,暗自竊喜:沒想到女兒這麼勤奮和要強,儘管吃了個閉門羹,心裏還挺開心的。

女兒長大了!原本在我眼裏,她就是個孩子啊!高興的時候逗逗她,不高興的時候哄哄她,就足夠了。可事實並非如此,不知不覺中,女兒已經長大了,説話有板有眼、做事有條不紊,她是一個有思想、有行為的人!我應該認真審視定位我們之間的關係,應該平等地對待她,理解並尊重她。

專家們都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我以為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她們純真的心靈、本真的行為、天真的語言,完全值得我們學習。父母和孩子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我覺得,作為我們的女兒,壓力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其他家長們都認為父母都是老師,對女兒的教育肯定是不遺餘力、面面俱到的,因此女兒各方面都應該是出類拔萃的,沒理由不優秀的。承蒙各位家長錯愛,其實不然。一方面教師忙着教育他人子女,自己的孩子其實並沒有享受更多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不會刻意地去把女兒雕琢成某一種型號。我覺得我們和女兒在一同成長,父母和子女對對方的`期望值其實是相互的,好比説小班的時候,我們希望她能夠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女兒則希望我們給她好吃的食物,給她買好玩的玩具;而現在的我們則希望女兒能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此時的女兒則希望我們多陪她遊戲,多帶她出去。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對方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覺得我們和女兒一同在成長。

和女兒快樂成長的這幾年裏,我也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也給自己做一個總結和反思。

小孩天性好玩,家長要鼓勵孩子玩,但要有紀律約束。玩耍是小孩的天性,但是如果不懂得控制時間,就會容易上癮,還會影響視力。因此,我們除了陪小孩玩,鼓勵小孩玩之外,還提出了控制時間和場合的要求。比如有的時候,我們帶女兒外出吃飯,中途她提出要打手機遊戲玩,我們同意她打遊戲,但是明確提出10分鐘的時間限制,到了時間就提醒她,她也主動過送來。在家裏看電視,也不超過半個小時。剛開始是提醒,後來她自己學會看鐘表,時間到了,便關電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必須要有紀律約束。

小孩興趣要培養,但不可太多幹預孩子的選擇。女兒到目前為止,參加過不少興趣班,沒少花錢,不過都“半途而廢”了,不為別的,就因為她不喜歡了。有朋友説,你們給女兒報那麼多的興趣班,不怕累壞孩子啊。説實話,還真不是我們主動提出來報的,是她自己感興趣了,就報名了。學過少兒英語、圍棋、舞蹈、鋼琴。少兒英語學了一年半,圍棋只有兩學期,她沒有興趣了,就停了。現在堅持學舞蹈,問她舞蹈累不累,她説累呢,問她還去不去了,她堅決地説,去呢!現在又喜歡上了鋼琴。我的觀點是,她想學什麼,就讓她學,如果她從中獲得樂趣,那她就會堅持,如果她自己沒有興趣,那也不必勉強。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至少女兒開心,我也不心煩。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必要讓孩子從小就不快樂,大凡父母逼迫子女學習興趣班,無非是交了錢心疼,抑或面子上過不去。孩子畢竟是孩子,還沒有到“只要做出了選擇,今生就無怨無悔”的境地。

家長多帶孩子到處走走,接觸大自然,也是一種學習。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的後代,玩伴比較少,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裏獨自玩耍、看電視,這是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前面提到我們參加興趣班,主要是讓她出去玩,接觸同齡的孩子。學少兒英語的時候參加聖誕晚會表演、化粧舞會表演、到鳳凰島植樹;業餘和小朋友到潤揚大橋參加燒烤、到朋友家做客;我們有空帶她到茱萸灣、紅山動物園。一到週末,我便問女兒:是去爬山,還是去放風箏啊?由她自自己選擇。如果時間緊,揚子公園、白沙公園、東園濕地公園、濱江公園等都是好去處……要是時間長了,沒有出去,女兒必定要提出來出去玩玩,有一次答應帶她去爬山,由於時間實在緊,就帶她爬了一次捺山,她也興致盎然。不要認為去那些大地方、遠的地方旅遊才叫玩,不能因為身邊的風景經常去看覺得沒新意,我們成年人覺得沒什麼,可是孩子的眼睛善於發現:春天小草發芽,夏天蛙鳴蟲叫,秋天枯葉凋零,冬天雪花紛飛,如果孩子能把看到的風景、經歷的事情繪聲繪色地將給你聽,那恭喜你,你的孩子長大了就不會害怕寫作文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也存在各自不足,要善於接受孩子的不足。其實,孩子就是另一個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多少有父母、長輩的影子。經常看到各種媒體上介紹各種天才少年兒童,有的時候挺羨慕的,覺得我們家女兒怎麼就比不過人家呢?曾幾何時,我也不停地拿女兒跟人家孩子比:吃得少,長得不夠高,太瘦小……直到有一次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才改變了我的觀點。朋友的孩子才兩歲不到,我們覺得可愛得不行,可是朋友一個勁兒地説孩子的不是,而直誇我們家女兒“聰明”“能幹”“懂事”“乖巧”,溢美之詞幾乎用遍了,我卻頓悟了:我們不能一味地誇讚自己的小孩,但也不能老是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去比。現在的我淡然了,觀點更新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家的女兒沒必要和別人一樣,也不需要照他人的發展模式來成長。她比別的孩子吃得少,是因為她胃口小;她長得瘦小,是因為我們本就不屬於人高馬大的型……盲目地比較,武斷地否定,完全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如果總是拿自己的不足跟別人比,別説孩子,自己的自信心肯定受到打擊。多誇誇孩子,多鼓勵孩子,孩子的不足,家長只有用愛才能填補。

寶寶藝術園的老師們,讓我的女兒學會了吃飯穿衣,懂得了交流分享,這份成長的體驗,是她一輩子的財富。女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也豐富了我的人生體驗,讓我學會了更好地教育女兒,提升自己。如果説有什麼心得的話,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挖掘孩子的優點長處。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父母與子女共同進步”。以上就是我在育兒方面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機會,向其他的家長們學習,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加油!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5

我一向覺得孩子就應在簡單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她無憂無慮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讓她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能夠學到各種知識,透過遊戲還能夠讓她們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敗的苦惱。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學多少文化知識,我們平常關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平時期望她能多參加羣眾活動,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她的社會交往潛力、心理承受潛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潛力。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言。我覺得此刻是孩子性格構成的關鍵時期,融入羣眾對她完整性格的構成是很有幫忙的。

在家裏,我們會有意識地給她創造一個寬鬆自主的環境氛圍,平常也把她當作朋友一樣來溝通,不會拘束於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其實我們就是她的參照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她產生影響,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時我們要嚴格地要求自己。

在家裏我們會給她一點獨立的空間,讓她學會自我管理。比如我們房間的一個角落是專門給她置放玩具的,那裏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來整理。這個效果很好,這樣讓她體會到了媽媽平時整理家務的辛苦,還有物件需擺放整齊,從哪裏取來就要放回哪裏。平常在處理問題時,我們都會徵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給他買衣服的時候,會徵求一下她喜歡哪個顏色,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們很尊重他,那麼以後她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思考到別人的感受,多替別人着想。平常我們會盡可能抽出多的時間去與她溝通,耐心傾聽她的心聲,允許她發表不同的意見,創造一種能讓她充分吐露心聲的氣氛,對於正確的觀點,我們會鼓勵,對於不妥當的想法,我們會跟她講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們再適時地加以引導。

總之,我們就應放下家長的架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把她當作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和職責,給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讓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胡紫政此刻已經六歲了,説話、做事儼然是一個小大人了,什麼事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思想。

她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我們欣喜萬分,但也不乏頭痛的事情,性格倔強,自尊心太強。胡紫政很愛“面子”,這大概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我覺得是和紫政在共同成長,她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們是一天一天在學着做家長,她的每一天成長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課題,但相信和成人之間的交往一樣,溝通是最重要的,鼓勵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聲的重要橋樑。每個孩子都有缺點,但每個孩子也有他獨特的個性,我們要懂得欣賞他們最可愛的一面!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6

生了二胎後,為何對大寶有愧欠的感覺?

在生老大之前,我和老公就商量好了,不讓大寶獨自長大,會再給她一個伴兒。童年的小夥伴是什麼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姐妹之情是她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姐姐接近3週歲的時候,妹妹出生了,轉眼4年過去了,這對小玩伴也經歷了多數兄弟姐妹之間情感的和平和戰爭。她們漸漸長大,相處地也越來越融洽了,作為父母的我們打心眼高興。

有些生了二胎的寶媽存在一種奇怪的心理,就是對大寶總是存在愧疚的心理,總覺得自從有了二胎之後,對大寶的的關心都減少了。和多數父母一樣,也曾有過對大寶的愧疚,玩具分配問題,姐姐要不要讓着妹妹等等問題。

自從有了二胎之後,尤其是在月子期間和小寶一歲之前,這段時間是寶媽最忙的時候,而且也是心情起伏最大的時候,有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就會突然火大,如果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小,大寶也需要媽媽的關愛,甚至比以往更黏人,大人常常會因為精力不濟,心情煩躁,對大寶的態度會很惡劣。等脾氣發完,事情過去之後,更會覺得自己對大寶不好,有虧欠于大寶。

想起妹妹剛出生,我剛出月子的時候,姐姐要吃蛋糕,妹妹餓了要吃奶,我讓姐姐等一下,她便一直問:好了嗎?我想吃蛋糕,什麼時候能吃蛋糕?我説等一下,妹妹吃飽了睡着了,我就幫你切。因為等的時間長了,她愈發情緒激動,最後開始哭,我又心煩有心急,大聲喊她出去,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看着她可憐的樣子,我心痛不已,一邊一個寶貝,我們哭做一團。我真心覺得對不起姐姐,她也只是個孩子,媽媽就是她全部的世界,被這個世界拒絕了,她是多麼無助。後來老公回家不停安慰我,給我分析在這個階段情緒起伏較大,是很難控制脾氣的,吼孩子不是本意,不必過多自責。從那之後他下班或休息的時候會多花很多和姐姐玩,我有了時間休息,心情也漸漸平靜,能更好的.照顧姐倆了。

有個寶媽説,大寶四歲多,二寶二十多天了,從懷孕到生產那天大寶一直跟我睡,順產住院四天。大寶晚上跟着姥姥姥爺,白天在醫院隨時能看見我,過來看看妹妹説好高興,他真的有妹妹了,然後問我還疼不疼,就出去玩,玩夠了想我再進來看看。出院後第一天在我牀上睡着了,他奶奶非得抱到她屋,我也不能強制説不讓抱,後來半夜大寶哭着回來了,從此都是跟着我睡。左邊兒子,右邊閨女,最邊上孩子們的爹。生二胎為什麼要委屈大寶呢?寧願自己累成狗也不能委屈孩子,不然我為什麼要二胎呢?

除了這種情況外,大寶有時候也會覺得有了弟弟/妹妹之後,媽媽就不愛自己了。有個網友説,自從有了二寶,雖然大寶也喜歡妹妹,可是大寶畢竟也還小,有時不聽話我説他,他就哭着説媽媽不要我了,而且一直重複説很多遍。真的很心塞,有時明知他的要求無理,卻不忍心拒絕。

有的家裏甚至會出現大寶嫉妒小寶,趁大人不在的時候打小寶。寶貝大一點會因為吃東西,分玩具鬧意見。我家的做法就是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吃的一樣多的話對妹妹腸胃不好,玩具輪流玩。姐姐應該照顧妹妹,但妹妹要聽姐姐的。誰錯了誰道歉,而不是説大寶應該懂事,事事就該讓着小寶。

兩個孩子年齡差過小的話,兩個孩子的矛盾會多些,大寶就會覺得自己會受到偏待,從而處於弱者視角,總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年齡差距大的兩個孩子,老大懂事些,不會為吃的玩的去和小寶爭,但內心卻極為敏感,父母要多和老大交流溝通,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愛還和從前一樣,只有家長不偏倚,兩個孩子之間相處才會更和諧,寶媽也就不會出現愧疚的心理了。

父母不必嘴上老強調公平,會給孩子一種真的很委屈的感覺,久之就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孩子需要的是尊重,不是無條件的順從。用實際行動來表達關愛,換位思考,才更有利於兩個孩子的成長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7

現代社會,當家長不容易,當“優秀家長”更不容易。曾聽“知心姐姐”盧勤説過,現代孩子心目中的家長是,懂一點英語,懂一點電腦,化一點淡粧,能跟自己朋友式的交流。時代在變,教育在變,觀念在變。現在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提高了,孩子對家長的要求也提高了。我們作為家長,要適時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家長。

現在的社會,每個家長工作都挺忙,但再忙也不要忽視與孩子的親子交流、親子互動。

一、言傳身教,多溝通交流

在家裏,作為家長,對孩子説過的話一定要算數。對孩子承諾過的東西一定要履行,要以身作則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不要誤導孩子愛説謊。記得有一次,女兒要去學鋼琴,我對她説:“你要認真學,放學後媽媽和你去書店買《班尼兔》套書。”後來我忘記了,她生氣地説:“媽媽你説到,做不到,沒有口齒!”説得我臉都紅了,從那以後我對她説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因為你是孩子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力量很重要。平時我還會和孩子多溝通交流。比如放學的路上,逛商場的時候,隨機教育,通過身邊的任何事情、任何東西隨時隨地跟她説,引導她觀察,説出她的感受。每天的睡覺前,我都會和孩子互相分享交流,讓孩子跟你分享幼兒園的趣事,而她也願意聽你分享單位裏難忘的事情。這樣促使我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相互溝通得很好。

二、積極參與親子活動

現在的社會,每個家長工作都挺忙,但再忙也不要忽視與孩子的親子交流、親子互動。平時多跟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如打羽毛球、滑冰、去體能訓練場攀爬等。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增進交流,培養性格,增長見識。每次幼兒園的活動,我都積極抽空參加,如確實不能出席要及時跟她溝通,不要讓孩子到時失望。每次老師佈置的小製作,我都會和孩子一起商量製作什麼,選什麼材料,然後一起剪剪貼帖。平時我也喜歡搞一些家庭聚會,相約一些同齡的小朋友一起參與玩遊戲,大食會等,讓家長與孩子都有一個放鬆、玩樂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參與的過程很有樂趣,很享受,也很重要。

三、培養良好的興趣習慣

我們的孩子馬上就要升大班了,現在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良好的興趣習慣。現在孩子能自己刷牙、洗臉、收拾書包、自己洗澡、自己獨立睡小牀。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得益於幼兒園老師的諄諄教誨。每天睡覺前我都會和孩子講故事,互動。孩子講一遍,媽媽講一遍。讓孩子的表達能力、朗誦能力得到提高。我還有意識地訓練她寫好自己的名字,每晚寫一篇日記,讓她口述,媽媽作記錄。一個行為持續21天,就能成為習慣。我高興我的女兒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庭教育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要有耐心、細心,有智慧。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要用新時代的尺子來量量自己,學點新知識,變個新形象,當好新時代的父母!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8

幼小銜接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新起點,也正是我們家長們非常關心的事情。

説實話,孩子很快將結束幼兒園大班的學習,進入國小教育,我的心情既欣喜又焦急。欣喜的是兒子長大了,馬上是一名國小生了,可以學到更多知識;焦急的是作為家長我沒有頭緒,怎麼才能使孩子在進入國小後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呢?雖然在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向孩子傳授很多知識,但國小是對兒童進行正規學校教育的專門機構,孩子一上學就要獨立地參加學習,開始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計劃接受課程,這與幼兒園學習的要求與形式都不同。為此,孩子在入學前該做哪些準備呢?

通過在家庭中的教育實際體驗,我有以下幾點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幫助孩子定位角色:我是國小生了!

其實在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兒子回家的時候已經會問我:爸爸,我讀完大班是不是要讀國小了?當時就很驚訝,幼兒園老師已經這麼早讓寶寶知道國小的事情,讓他已經有了這個概念,現在想來,真的不嫌早。而現在,我們家長更要幫助孩子定位這個角色,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個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能自己做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向辦法解決。

二、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入學這意味着孩子從家裏到了學校,開始了集體生活,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在集體生活中與許多人接觸交往難免會發生一些糾紛、摩擦和矛盾,若處理不當,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要讓孩子學會尊重與寬容,遵守班級的紀律,關心和愛護集體。

三、自己整理習慣的養成並愛護學習用品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連書包都是父母幫助理好。這一點,在我上次參加家長會後,我已經刻意地每天會提醒孩子,晚上睡覺前先理好自己的書包,放好第二天要用的書本。但是,我兒子好像不是很愛惜書本,一本練習本沒寫幾頁,封面就已經弄的髒兮兮的。故我認為愛護學習用品也是非常重要,好的習慣的養成會影響他以後的生活。

四、讓孩子學會傾聽

幼兒園的教學大多是在遊戲中學習,而國小教學都是以老師教授為主,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在講,孩子一定要學會傾聽,若孩子沒有認真傾聽,老師在講,他就顧着自己玩,一個橡皮擦就可以津津有味地玩一節課,有的小孩不玩的話自己發呆,根本沒有聽進去,這樣一節課下來孩子聽課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五、要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種習慣

現在我們會將兒子每晚的功課固定化他自己也會知道每天睡覺前要完成哪些功課,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學習就變成每天應該完成的事情就想睡前刷牙一樣自然。

六、養成做事迅速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做事迅速的習慣。這一點是我非常擔心的問題,由於兒子,在家是要花很長時間吃飯,到了國小肯定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同樣地,小孩早晨起牀時也十分拖拉,到了國小肯定不能一下子適應。所以,我也是有點着急,聽完講座後,我跟妻子就想了很對對策,要儘量在國小入學前,能讓兒子能做事儘量加快一點,不能拖拉。

綜上所述,以上是我總結的基本的入學需養成的習慣,對於即將入學的孩子來説養成良好的習慣比獲得知識還要重要,良好習慣地養成,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很生活都大有好處。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教育孩子更難。非常感謝幼兒園老師,讓我們家長有了思想準備,

讓我們能提前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的一些準備工作,讓我們的孩子能順利地進入國小的教育。謝謝!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9

我是大班董欣萌的媽媽,此刻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作為家長首先要經常與老師溝通,因為孩子一整天都在學校,老師付出的最多,也最瞭解孩子,與老師經常溝通家長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能夠更快的讓孩子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小孩子是最沒有耐性的和堅持力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的督促。

其次家長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時間時陪她玩她願意玩的遊戲。玩的時候你能夠問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樣能夠明白孩子是怎樣想的。遇到事情時和她商量,與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換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麼情緒,什麼感受,交孩子有一顆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與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興了,也不願意説是什麼原因,能夠先放一下,把話題轉移,過一會在問,她就會説,這時你要幫她分析讓孩子變的大度些,在一齊玩是件開心的事不要計較小小的過失,誰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錯時要讓她主動去道歉。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要説明原因,講道理,分析這要求對她來説好的影響有多大,壞的影響有多大,讓她自己比較一下。雖説孩子的心裏不高興但基本上都會主動放下。

如果孩子同樣的錯誤出現了兩次以上,就要提醒她這件事情不就應出錯的。媽媽以前與你説過,並告訴她這次能夠原諒。如果再出錯就務必要嚴厲起來,不能心軟。事後要告訴她媽媽的本意也不願意這樣,是因為你把媽媽給氣急了。媽媽也是為了你好。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麼就要表揚她,寶寶這天真棒,真是個好寶寶。並適當的給些獎勵比如“三個吻”或是給點吃的或是玩的,她都很高興。大人不要輕易的對孩子許諾,如果許諾了就必須要對限,當時不能及時對限諾言就務必解釋清楚。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當大人出錯時要與孩子説“對不起”。她會記住的,她出錯時同樣會與你説“對不起”。記得有一次是我把她的什麼東西弄壞了,我不記得了,當時我沒有説話,也沒有對她説“對不起”,她就攆着我讓我與她説“對不起”。當時我就笑了,心想我怎樣還不如孩子呢,然後我説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了。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我的女兒要上幼兒園了,在小班的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年紀,作為家長,其實這時的幼兒並不怎麼好去管理,那我對自己的孩子的一個教育就有一個深刻體會,我就在這談談我的育兒心得。

三歲的女兒,性格正是調皮的一個年齡段,我作為她的媽媽,在對他的一個教育的過程中,我都儘量對他温柔去引導,但是也不會缺乏嚴厲,畢竟這時的幼兒心靈還很脆弱,一旦過於嚴厲,就很容易傷到孩子的內心,是不利於她的成長的。所以我在處理她做錯事情方面,都是温柔與嚴厲並存。

孩子在幼兒園和家裏不是一個樣子,在家裏就比較調皮,通常都會去惹惱到我,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個體會,但是在這裏,我也想説,當面臨幼兒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況時,一定不能直接開罵或者開打,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膽小害怕,這兩個方面都是不行的,一定要以正當的手法去進行教育,我們育兒是不能用暴力的,一定是要注意的。比如我家孩子,在家特別的能鬧騰,通常只是叫她不要鬧了,乖一點什麼的.,是不可能的,這時就不能温柔了,要嚴厲的制止,再去跟她講道理,首先就是要叫她安靜下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在孩子犯錯時,我們不能打罵,而是要先跟他持平説話,要互相尊重,要讓他意識到你是講道理的,這樣她才能去認真聽父母説話,不會去反抗,然後造成孩子害怕和父母憤怒的場景,這是要去避免的。我女兒現在上了幼兒園,到了家裏,一鬧起來,就經常會打碎東西的事情發生,我其實也是生氣的,但是當自己一憤怒,孩子就開始害怕,根本就聽不進任何話,心裏本能的去反抗,因而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我都會先冷靜下來,再去跟她好好説話,儘量以温柔的口氣問她打碎東西的原由,一點點的把原因問出來,才能去找解決的辦法,才能去對她進行教育,如此才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錯誤的,然後讓他改正,爭取不要在下次還犯一個錯誤,不斷的去糾正他們的言行。

我們作為家長的,總是為兒女操碎了心,但是在對兒女的教育方面下點功夫,我相信他們的成長就會是順利的,未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很好打的人,不會走歪了路。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1

我對孩子的期望和大家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每天開心快樂,想讓她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後更好的融入社會,能夠處理好以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對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視,我們刻意的去培養她,要有良好習慣,讓她從現在的有意識行為向無意識轉變,我會不厭其煩的跟她説飯前要洗手,每次都提醒,到現在她自己吃飯前主動去洗手,不再問為什麼,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我會跟她講,洗手是為了洗去細菌,或者把細菌放大説成蟲子,讓她感到洗手的重要性。我想這就是習慣的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很長,可能每次我嘮叨讓她洗手的'時間比她洗手的時間還長。

在孩子吃飯的事上,我花的時間比較多,我女兒近一年來體重沒有一點增加,每次吃飯各種理由,蔬菜不吃,肉也不吃,飯嫌多,湯太燙,弄得我實在沒有辦法,後來發現女孩還是比較愛漂亮的,就從這裏下手,蔬菜吃了眼睛會變亮,吃肉可以長身體,穿更漂亮的裙子,喝水嘴脣不會裂縫,鼻子不會流血,這樣才能像公主。其次還要給予各種鼓勵,表揚,算是能把飯吃完,但我估計時間不會太長就會不管用了,這種方法只能管一時了。實在沒辦法時只能採取措施,收零食、不讓看電視、再不行就罰站了。在這方面我做的確實不好,也是無計可施了,説説都不怎麼像心得了,有點牢騷了。

動畫片每個孩子都喜歡看,關鍵是現在電視台一直沒完沒了的放,這個台結束那個台開始,弄得孩子整天有的看,所以這個問題也比較棘手。我對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次不超兩集,看多了馬上干預,在看電視的時候坐姿和距離必須不停地提醒。我女兒這個年齡還沒有能自己主動不看的控制力,在這個問題上我最容易的犯得錯誤是,光顧自己做事忘了時間,甚至有時候沒時間陪孩子,主動要求孩子去看會電視。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長時間看電視習以為常,感覺我叫她去看的,有底氣,長時間看電視也就順理成章了。為這事我專門買了個鬧鐘,這樣可以及時提醒自己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還有在叫孩子關電視的時候一定要到她面前和她説清楚,因為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很投入,你叫她的時候她基本聽不到,就是她答應了也可能是條件反射,這個時候也不能怪孩子不聽話,要到她跟前好好跟她説,把她的思維從動畫情節中拉出來。當然這個時候正好是廣告時間最好。這個問題我覺的還是比較好處理,畢竟我可以控制電源,就是一時不高興,可以馬上用別的事情來轉移。

我女兒還有個毛病就是不容易接受批評,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比較堅持(其實是錯誤的),前一個階段一直認為1+1不是等於2。我就是讓她數手指也是不承認,可能她是礙於面子或是真的不知道,有時候我會堅持,想讓她明白1+1就是等於2。最後的結果是她轉移話題,甚至直接走開。這種問題遇到過好多次,説她的錯誤時,她基本上不會直接接受,有時她很反感。雖然在她這個年齡我不想刻意的讓她學考試中遇到的知識,但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很着急,怕她以後會變得很任性。現在我找到了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側面讓她瞭解她認為“正確”的事,從動畫片中,還有就是點讀機,當然最好是老師説的。在動畫片中出現1+1等於2了,讓她重複看兩遍。隔段時間再問她時,她會很好的接受,但是要對她以前的錯誤隻字不提,這樣在不傷害她自尊的同時讓她改正錯誤,學到正確的知識。

在孩子活潑、勇於表現這個方面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可能是遺傳原因,我們夫妻的性格都比較內向,不善言表。所以教育女兒時有好多弊端,目前女兒特別內向,不肯主動發言,不善於表現自己,遇到有點困難的事容易逃避,我們一直鼓勵她獨自做點事情,能夠主動地和別人溝通,效果都不是明顯。這是我們最困惑的事情,當然我們以後會繼續去尋找好的方法讓她不斷進步的。

最後祝孩子們健康成長,老師、家長平安幸福!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2

寶貝四周歲了,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由最初的:身體健康,吃好玩好!漸漸的發生了改變!

1、認識世界。

我們在他入園前,帶他走了很多城市。期望能夠用他自我的心和眼更多的自我感知世間萬物!經過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來提高他的情商!

2、明事理。從他出生到此刻,我和爸爸無時無刻不在和他講道理!不指望他每次都能聽得懂,但堅信總有一天他能明白我們所説的這些道理!

3、尊重他每一次自我的想法,鼓勵他對事情看法的多元化!期望他做個有想法,有主見,有個性的男子漢!

4、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是最大的!我和爸爸努力做到以身作則!培養出他健全的性格;完整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上學、工作,走向社會,都離不開父母、家庭環境的影響。從開始就注重對孩子思想品德培養,無疑對孩子的成長起着關鍵的作用。做好對孩子的啟蒙教育,不僅僅關聯到一個家庭,孩子今後成什麼樣人的問題,更是關聯到國家、社會安定和發展的大問題。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的前提條件

“人能夠改造環境,環境也能夠造就人。”説實話,我是個性格直爽的人,過去也最不善於孩子,有時孩子不聽話,雖然捨不得打,但也總是連説再嚇,但之後我發現孩子的畏懼心理在增長,而且學會了去爺爺、奶奶那裏告狀。針對這種狀況,我首先有意識地創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氣氛。夫妻間有問題,不當着孩子交涉。孩子淘氣,耐心地説服,並且夫妻互相補台,我批評了孩子,事後由我愛人再進行教育,並強調母親批評她是為她好,是愛她的表現等等,使孩子在父母中沒有親疏的感覺;其次,注意語言禮貌。第三,用音樂創造美的環境,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

二、從生活習慣開始,注重孩子品德教育是培養孩子的重要環節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就首先要從我做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體會到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培養孩子的.基礎,而注重孩子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的培養則是目的和關鍵。現代社會生活中,個性是我國獨生子女家庭佔絕大多數的狀況,如何培養孩子自強自立,避免成為温室裏的弱苗,是值得每個家長思考的問題,在這方面我主要採取三種方法:第一、愛護孩子但不溺愛。例如,孩子經常提出到外邊吃麥當勞、肯德基等問題。階段性的外出吃飯,不但能夠改善平淡的生活規律,同時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和適應外界的潛質,但我認為,如果孩子為此採取哭鬧的辦法,家長絕不可放任。第二、有張有弛,寬嚴相濟。對待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分析內在原因,首先林分明孩子是否故意。有一次,我正在休息,孩子把屋裏弄得到處是水,我一看火就來了,但一問為什麼玩水,孩子卻説是在洗自己的手絹,並問:“你不是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從中我體會到教育孩子決不是單純説教、打罵就能解決的。第三、尊老愛幼構成家規。隔輩親是現代家庭中普遍現象,而長輩的溺愛往往造成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沒有樣貌,在這方面,我不但自己尊重公婆,並且直接與公婆交換看法,對他們提出教育孩子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在我們家中,上

下構成了尊老愛幼的環境。

三、幼兒園是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

我的孩子是今年9月份入園的,孩子有生以下遇到的每一位老師是那麼善良、慈祥。剛入園時,孩子在班裏最小,吃飯時不會用牙咀嚼,只是一味地吞,吃不了幾口,又往外吐,是班上的老師,耐心地一點點教孩子吃飯,孩子第一次感到飯菜的香味,是多麼高興呀,有誰知道老師付出多麼大的辛苦呀。在不到兩個月的時刻裏,在三位老師的教育指導下,學會了十幾首兒歌,學會了尊敬長輩、自己吃飯、穿鞋、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孩子生病不舒服,老師都及時帶她去醫治。孩子在幼兒園理解系統、正規教育的同時,作為家長,我每一天接孩子時都主動向老師詢問一下孩子一天的表現,學了哪些新知識,配合老師一齊鞏固學會的知識,平時給孩子購置一些幼兒喜愛的圖書、錄像帶,培養孩子對善醜的分辨潛質。

總之,培養孩子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不能期望透過一天就立竿見影,家長要有心理準備,有、有步驟地進行。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3

告訴各位爸爸媽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育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活動,一個好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慢慢地走向優秀,但是要是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的話也會造成一個原本比較好的寶寶走向歧途。正確有效的教育辦法能夠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讓孩子能夠走向成功,可是如果是不恰當的教育辦法那麼反而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使原本比較優秀的孩子慢慢變得懶散,變得失去信心,變得頹廢。那麼怎樣的教育辦法才是有效恰當的呢,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走向成功呢?接下來就為家來講述一下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教育孩子。

1、培養孩子積極生活態度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風順。有逆境相反也有順境,要是你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你如果可以端正態度積極面對生活,那麼各種各樣的困難自然也會隨之迎刃而解。因此,一個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心態。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裏面可以為孩子講一些歡樂的故事,在這些快樂的故事裏面可以向孩子傳遞積極的生活能量。並且,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爸爸媽媽要是遇到困難的話,也應該表現出積極的態度,這樣才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2.、教育孩子自信獨立

保護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天性,但是,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一天天變老,爸爸媽媽不可能一輩子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都陪在孩子左右。所以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教育他獨立面對生活。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最好首先是讓孩子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要是有機會的話,爸爸媽媽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出難題,看看孩子一個人是否能夠解決這些難題。並且,爸爸媽媽要時刻鼓勵孩子,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人自信了,自然也就會獨立了。

3、讓孩子學會分享

分享不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的快樂,同時在分享的過程中還可以增強與他人的交流。當孩子學會分享,他的朋友也會逐漸增多,就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生育政策的實行,獨生子女現在佔據了大多數,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都是掌心裏面的寶貝,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帶着孩子外出參加活動,爸爸媽媽也可以約其他小朋友到家裏玩,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和別人分享,這樣也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4、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適當的機會表達出來自己的感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更是一種磨合。大部分的矛盾的產生就是大家沒有好好溝通,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兒造成的。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小事,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舉例來説,爸爸媽媽最好是經常問一下孩子在學校裏面發生的事情,問問孩子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自己想表達的事情。並且,對於家裏的一些事情,爸爸媽媽最好也是問問孩子的想法。如此一來能夠讓孩子感覺被尊重,並且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4

國小階段,學習太寬泛了,只要孩子感興趣她都會學習,而我一向覺得我們中國的教育就是把學習侷限在課本知識上的學習,抹殺了孩子對很多東西的興趣。所以我一向鼓勵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學什麼,孩子有很多的想法,她會把自己所喜歡的當成今後的職業,她説自己喜歡化粧,今後要做化粧師,因此她經常在網上看化粧視頻,這一過程她瞭解了顏色,而且很多視頻都是英語的,這也給她創造了聽英語的環境,這一過程也讓她更加熱愛畫畫。因為孩子的牙齒不是很好,我經常帶她去牙科醫院,之後孩子説覺得牙醫看牙很搞笑,説今後想做牙科醫生,我告訴她這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這也讓她更加關注自己的牙齒,我也準備有空多讓她瞭解學習牙齒的生長。她説自己喜歡打羽毛球,我就陪她打,雖然她打得不好,但是這也是身體協調潛力的學習和發展。

我的一個觀念是,學習是一個慢慢地過程,慢地要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此刻太急於求成,那麼只能讓孩子反感學習,此刻孩子還小,還對很多東西很神祕的時候,讓她自己順其自然地去發現。幼兒園時欣怡因為在學習班學習游泳而害怕水,開始我很急,因為周圍的很多孩子都會游泳了,因為我覺得這麼好的'學習機會不能把握,孩子哭得很厲害,最後我放下了,但我對我自己的放下表示很後悔,我覺得就應堅持,但是此刻孩子也自己慢慢的學會一點點了,也喜歡游泳了,我回頭想想還是要順其自然,慢慢來!另一個例子就是學鋼琴,此刻孩子也喜歡鋼琴了,鋼琴這以前在一段時間是她最厭惡的東西,我們也是慢慢來,我不要求她必須每一天都要練,但告訴她有時間要想着鋼琴,我給她找優美的鋼琴曲,等她喜歡上這個曲子,她就很想有一天能自己彈奏出來。讓她學鋼琴不是為了今後能上舞台表演,而是為了讓她能熱愛音樂,有必須的藝術修養,陶冶情操!

游泳和鋼琴這兩件事情真地讓我堅定了:趁此刻孩子還有能夠慢慢來的時間,順其自然,我們務必要培養好她的主動性,要保護好她的興趣,等基礎打好了,今後高樓才能蓋的即漂亮又結實!

而對於學習方面,很多孩子在國小之前學過拼音,數學和英語,但是我的孩子出了認識一些字,其他都沒有學過。因此在國小剛開始的1個月,對孩子來説真的是很難的,尤其是拼音,我沒有讓孩子死記硬背,其實對於死記硬背大人都不喜歡,我一向認為和人文音樂體育學習的不同,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務必要堅持學以致用,因此在拼音學習的艱難過程中,我讓孩子註冊了此刻很流行的微博,讓她自己在上面打拼音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孩子喜歡電腦,我把電腦鍵盤的英文都貼上拼音,讓她自己輸入想要説的話,還有寫日記,不會寫的字,讓她用手機拼出來,照着字寫。學以致用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個生活的過程,只有學會了知識才能更好的生活!

對於英語學習我們也是提倡慢慢來,不可速成。以前也為要不要送孩子去學習班學英語而猶豫,但是此刻我們自己的做法我感覺也不錯,尤其是在這個寒假,孩子以前都只能説英語單詞的,突然能夠連貫的把4句自我介紹的短句了。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和我們每一天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聽的英語是有關係的,雖然她都聽不懂,但是反覆聽讓孩子對英語產生了十分好的語感,包括也經常給孩子聽英語歌曲,此刻她能區別出英語和其他的外語。

記得她以前有一天她在微博寫的一句話是:我很厭惡上國小!但是此刻問她,她説挺喜歡的,這説明老師和我們在共同為孩子慢慢的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