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演講稿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集合10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45W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道德演講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集合10篇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大家好!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庭當中,在這個家庭裏,有各種各樣的人,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那麼,我們要如何與人與諧的相處,我們要如何處現實的問題呢?

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的班級裏,我們常常會討論,誰的人緣關係好,誰的人緣關係不好,誰的朋友很多,誰卻總是孤獨一個人。人緣好的同學,他們會有很多好的朋友,他們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非常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而人緣不好的人呢?他們往往不會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常常會跟同學們發生矛盾,同樣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這裏就有與人與諧相處的技巧。

講到這裏,我想問大家幾個小問題:課堂上,同桌不小心碰了你的學習用品,你怎麼辦?下課了,同學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是馬上還擊還是微笑着説“沒關係”?當同學遇到了困難,你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還是認為“與我無關”?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每個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我們應該如何與人與諧相處呢?首先就是要寬以待人,以真誠友善態度去感化他人的無理言行,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別人的'自私之舉;第二是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團結同學,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第三要我們要學會溝通,要主動與別人溝通、交流,逐步學會與那些與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第四要努力發現別人的優點與長處,尊重他人,不去打聽、傳揚他人的隱私,不在背後議論、批評他人;第五要學會寬容,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因此,一定要讓自己寬容豁達一些,才能正確處理在與同學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矛盾與問題:當我們與同學有了矛盾之後,要多找找自己的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決矛盾,你才能贏得同學的諒解與尊重;如果你的眼睛裏只盯着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則只會把問題激化,長久下去,同學們都不願意與你交往,你的身邊就會沒有一個朋友。

同學們,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中學生文明禮儀所不可缺的。當我們手捧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與人為善。一聲伴隨着微笑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會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會感到開心。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與容貌,而是取決於以怎樣的心態與周圍人的相處。

在我的演講最後,我想問同學們,你是否想做一個幸福的人,你是否相對一個受人尊敬,被人喜歡的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那麼,從這一個開始,我們就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從我們的小教室開始,與同學們與諧相處吧,然後,再到整個校園,再到整個社會,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社會是與諧的,人們是幸福的,連天空都會是蔚藍的,加油,同學們!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2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

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

蔡嶙説:“借條就在我心裏,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

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人們對道德規範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

“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着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範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説:“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孟子所説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説:“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説:“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儘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儘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3

親愛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日常行為規範,做文明中學生”。

我感到非常自豪能在這裏參加演講比賽,希望通過這次演講,讓同學們對《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有更深刻的認識,用更文明的言行淨化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心靈。

作為一個文明的中學生,不論在校內、校外都要遵守禮儀。你聽:“老師早!老師好!對不起!沒關係!拜託!謝謝你!……”這些聲音在校園裏響起,經常能看到同學們互相幫助的身影,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

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繼續發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嗎?但是在我們的周圍,部分同學存在着不文明的行為。在校園裏,在樓梯上,我們可以看到隨處丟的垃圾,這非常不符合我們美麗的校園。

還有部分同學説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樓梯的扶手,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對此我們是否該深刻思考一下呢?

我們是學校的一員,學校的面貌要靠我們同學共同的.維護,只有我們人人講文明、個個有禮貌,同學之間才會團結友愛,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加温暖、和諧,同學們才會更加健康、茁壯成長。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們的幫助,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

《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它們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記在我們心裏,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實際行動上。

讓我們藉着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管好我們的嘴,不要隨地吐痰;控制我們的手,不要亂扔垃圾;控制我們的腳,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文明美麗的校園。讓的每一個同學都成為文明人,讓文明之花開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4

學生們:

大家好!社會是一個大家,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當中,在這個家裏,有各種各樣的人,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那麼,我們要如何與人和諧的相處,我們要如何處現實的問題呢?

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的班級裏,我們常常會討論,誰的人緣關係好,誰的人緣關係不好,誰的朋友很多,誰卻總是孤獨一個人。人緣好的學生,他們會有很多好的朋友,他們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非常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人緣不好的人呢?他們往往不會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常常會跟學生們發生矛盾,同樣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這裏就有與人和諧相處的技巧。

講到這裏,我想問大家幾個小問題:課堂上,同桌不小心碰了你的學習用品,你怎麼辦?下課了,學生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是馬上還擊還是微笑着説“沒關係”?當學生遇到了困難,你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還是認為“與我無關”?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每個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我們應該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呢?首先就是要寬以待人,以真誠友善態度去感化他人的無理言行,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別人的自私之舉;第二是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團結學生,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第三要我們要學會溝通,要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逐步學會與那些和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第四要努力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尊重他人,不去打聽、傳揚他人的隱私,不在背後議論、批評他人;第五要學會寬容,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因此,一定要讓自己寬容豁達一些,才能正確處理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當我們與學生有了矛盾之後,要多找找自己的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決矛盾,你才能贏得學生的`諒解和尊重;如果你的眼睛裏只盯着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則只會把問題激化,長久下去,學生們都不願意和你交往,你的身邊就會沒有一個朋友。

學生們,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中學生文明禮儀所不可缺的。當我們手捧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與人為善。一聲伴隨着微笑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會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會感到開心。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以怎樣的心態和周圍人的相處。

在我的演講最後,我想問學生們,你是否想做一個幸福的人,你是否相對一個受人尊敬,被人喜歡的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那麼,從這一個開始,我們就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從我們的小教室開始,與學生們和諧相處吧,然後,再到整個校園,再到整個社會,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社會是和諧的,人們是幸福的,連天空都會是蔚藍的,加油,學生們!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

剛過完五一小假,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這個特殊的節日。這是我們青年人的節日。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 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

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 在校園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學生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有的學生穿拖鞋,有的學生偷偷地躲在校園的某一個角落吸煙,有的學生帶起了耳環染起了發;還有的學生一到上課就睡覺……

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校園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麼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學生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為有的學生認為校園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學生認為那是酷的表現……

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校園生活的表現。

我們在校園裏,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如果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後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我們每個人在這裏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説校園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裏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説校園是一支枴杖的話,我們要拄着這支枴杖攀登高峯,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説校園是一隻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着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

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學生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那就讓我們現在作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將來作一名有素質的好公民!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6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同學們,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順,是漢代汝南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大。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家裏的重活,他總是搶着幹;有好吃的東西,也總是第一個想着母親。有一年,發生了王莽叛亂,又遇到大饑荒,柴米特別昂貴。他買不起米,只好到樹林裏摘野果充飢。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軍。一個士兵看到他籃子裏的桑葚,厲聲問道:“你籃子裏的桑葚一邊是紅的.一邊是黑的,到底是什麼意思?”蔡順回答説:“我買不起柴米,只好採野果充飢。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給我母親吃的,紅色的桑葚酸,留着給自己吃。”赤眉軍聽了,感動於他的孝心,就送給他三鬥白米和一頭牛,讓他帶回去好好供奉母親。

平日裏,爸爸媽媽總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個人沒有心,只有一具軀殼,會受到世人的鄙視。

在家裏,母親總是以身作則教育我。每次買水果回來,先選個大的,讓我給奶奶送去;吃飯的時候,她不僅給我和弟弟夾菜,也往奶奶碗裏夾,還對我們説奶奶年紀大了,要學會照顧奶奶。媽媽開藥店很辛苦,晚上回來還忙這忙那,卻勸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媽媽會給奶奶買衣服鞋襪;過年了,她和爸爸帶着我們提上禮物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時時處處,媽媽都在以行動告訴我,做人,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長大些,是父母一口一口餵我們吃飯,一句一句教我們説話,一步一步扶我們走路。當我們做錯事時,父母會耐心地教育我們;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臉上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説,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同學們,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父母眼角的皺紋;如果你留心,還會發現父母頭上新生了白髮。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哪!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都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着向母親感謝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尊敬長輩,孝愛父母。在家裏,我們要主動幫着做家務,減輕父母的疲勞;父母回到家,我們一張甜甜的笑臉,一聲親切的呼喚,一杯香濃的熱茶,都能驅散父母的辛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在學校,我們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懷着感恩之心來孝愛父母吧。只有這樣,你才能稱得上一個無愧於天地之間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孝愛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嗎?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能代表167班進行本次國旗下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的底線。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當今的中國,發展教育已成為了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掛在家長與學生口中的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發展教育固然重要,可我們似乎忘了,自古以來,中國的許多名人大家就在傳講道德,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至今還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們青年人需要接受教育,但我們需要的是全面的教育,而“道德”這一課,不僅需要老師在知識上的灌輸,更多的是我們自身的感悟與實踐。

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民族文明素質的體現。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品質,怎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規範,又怎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仔細想想,這些都無疑是一個習慣問題。古羅馬西塞羅説過:“習慣是第二天性”。就像你早上起牀就想到刷牙,這本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為什麼現代中學生連這些起碼的道德習慣都不能做到。而現今,走出校門,就能看到這樣一些畫面:公交車上的乘客對站着的老人視而不見;遊客面對近在咫尺的垃圾桶卻隨手把垃圾丟在了地上;路邊的花草被踐踏得奄奄一息也無人顧及??這些都是生活中十分細微的問題,可大多數的人選擇了忽略。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熒幕上看到了這樣一些鏡頭:在雅安地震的災區現場,許多醫生、軍人、志願者正在為了一條條生命而捨生忘死,來不及去考慮種種危險與困難。在他們身上,我們似乎能看到有一道道光芒在閃爍,它照亮了每一寸土地,温暖了每一縷春風——那就是道德。的確,大災之後有大愛,可是我們仔細地想一想,難道非要有天災人禍降臨在眼前,人類才肯重新點燃內心的道德之火嗎?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

我們的道德底線不應該隨着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消磨,相反,我們更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讓它不斷在實踐中堅固。老師們,同學們,從你我開始,讓道德成為我們心靈深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8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紀律和規則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在校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渡的時期,有無數的紀律和規則告訴我們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

我認為,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加入自律的行列,就會發現周圍的事物、環境就會大不相同。

自律並不僅對我們現在的學習有益,當我們結束自己的學生生涯走上社會的時候會發現,自律對我們在今後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響。

當我們還是學生時,犯了錯誤我們可以有從頭開始的機會,可是在社會上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每一次失誤或者錯誤負責,承擔後果,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讓我們互相監督,做到自覺自律,為我們現在的學習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為我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新的一天裏,我們要面對冉冉升起的朝陽繼續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今天的奮鬥就是為了明天的成功。

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同樣的,我們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就是遵守《中國小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學校校規,這對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誠實,要敢於吃苦,做事要有毅力。他們教我們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如何對別人有禮貌。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時光的流逝帶走了童年的樂趣,我們漸漸長大,變得成熟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

我們捫心自問,看看《中國小行為守則》和《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你、我、他、她,誰能完全做到呢?是的,也許你會説:“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如果我們不努力去做,我們怎麼能成為合格的中學生呢?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只有努力做正確的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區分善與惡的能力,才能有正確的道德選擇與正確的道德行為能力,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合格的中學生。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9

同學們: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三禮”教育、誦讀《弟子規》、倡導讀名人傳記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使文明禮儀的風氣、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深入到大多數同學的心中,很好促進我校優良校風的形成。

但也有一部分同學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比如説有些八年級、九年級同學在A樓向樓下亂扔粉筆、故意從樓上向樓下路過的七年級同學潑水,上週甚至有一位同學故意的從樓上向樓下扔一隻椅子,幸好下面當時沒有行人,如果剛好師生路過被扔到,這將出現嚴重事故,以上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嚴重違紀的;也有同學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有的同學出口罵人,不尊重他人;有的同學隨手亂扔垃圾;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這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麼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同學紀律觀念淡薄,不遵守校規校紀;也有同學抱着僥倖的心理,缺乏公德心……,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不良行為和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我們在學校裏,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如果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後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行為和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最後得到的那將是法律的嚴懲。據調查大量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均開始於不嚴格要求自己,法紀觀念淡薄。

我們怎樣才能杜絕這些不良習性呢?我想,首先應該端正自己的思想,樹立人生目標,多學一點知識,注重禮儀、講道德、遵規守紀;其次,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和體育鍛煉,妥善地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我們也可以多和身邊的朋友談一談自己的煩惱,和老師一起説一説學習中的困難,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克服這些不良的習性,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變得充實而快樂!

同學們,請問你是願意做一個遵規守紀的中學生,還是做一個讓老師、同學見了都搖頭的人?你是願意當一個為班集體增光添彩的人,還是做一個為班集體丟醜、抹黑的人?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在這裏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説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裏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説學校是一支枴杖的.話,我們要拄着這支枴杖攀登高峯,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説學校是一隻展翅飛翔巨鳥的活,那她會承載着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脱離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那就讓我們現在作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未來作一名有素質的好公民!

我的講話完了。

謝謝!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10

學生們,記得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就好似一個人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無生命可言。道德其實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近得觸手可得!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會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會收穫一個品格。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着豐富的道德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舉手之勞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花草。這樣,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一次次地得到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湖。

每每看到電視畫面上一幕幕救援隊救援的情景;捐款箱前一條條長長的隊伍;醫護人員精心照料災區病人…… 總有一股暖流湧入我心田,眼睛也不覺得濕潤了。災難無情人有情,道德的力量無窮盡。

可有“正面”就有“反面”。一些喪失道德的人趁玉樹危難之時,發起了國難財,一桶水賣50元。更令人氣憤的是有些人居然打起救災物資的'主意……這些人的行為是可恥的,永遠遭受道德的譴責。

學生們,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衞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