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演講稿

精選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彙總8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4W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當下社會,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彙總8篇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

伯納曾經説過:“生活不是一根蠟燭,而是一把火炬。我們要把他點燃,並努力的傳遞給下一代。因為別人的愛,我們幸福的生活,因為別人的愛,我們感恩,因為別人的愛,我要愛別人,因為別人的愛,我們要承擔生活的責任。”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世間萬物,莫不存感恩於心中。

感恩,就是讓我們承擔起報答那些恩惠的責任。曾經感動過億萬中國人的洪戰輝説:“對一個人來説,選擇責任、選擇實踐良知是最為重要的,不管是你去愛護人,還是人們愛護你,感恩都是不可缺少的”。換句話説,責任為之重要,而感恩為之不可缺少。感恩,不是壓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債務負擔,而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催促我們向上的動力。在感恩的心情中,我們將成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我曾經聽説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店主要麼説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不由分説就把他攆出了店門。天快黑時,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男孩。老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頭銀髮,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嘛?”男孩流着淚告訴老頭,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魯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築工人,前不久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説,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老頭眼圈也濕潤了,問:“你有多少錢?”“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美元。”老頭接過硬幣,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裏,興沖沖地回到了醫院。一進病房,他就開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買回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幾天後,一個由世界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到醫院,對帕特魯普進行會診。他們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終於治好了帕特魯普的傷。帕特魯普出院時,看到醫療費賬單那個天文數字,差點嚇昏過去。可院方告訴他,有個老頭幫他把錢全付了。那老頭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後,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頭花重金聘來的。帕特魯普激動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謝老頭,可老頭已經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遊去了。後來,帕特魯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頭寫來的,信中説:年輕人,您能有邦迪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遠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小男孩的愛感動了億萬富翁,救了叔叔的命。愛是心靈的潤滑劑,願每個人都能播撒愛的種子,讓世界温暖如春。

我想,責任就像肩上的擔子,而感恩就像是水桶的水吧。這也意味着,責任並不是那麼好挑起的,而感恩或許也會成為另一種負擔,讓人負重前行。有愛就有感動,感動是一種責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學感恩。感恩是對愛的追求,對善的堅守;在愛與善之間,我們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實踐自己的責任。同時這一種感恩與責任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責任的最完美詮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父母和上帝賜給我們一個嶄新的肉體,而老師幫助我們塑造一個健全的靈魂。是她們,教會我們如何在書本中汲取知識,是她們,教會我們如何在社會中做一個有用的人,是她們,帶領本是無知的我們走進知識的殿堂,也是她們,帶給我們生命的啟迪。當她們在講台上揮灑汗水的時候,當她們燃燒着生命為我們付出的時候,我們是否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我們能作的,就是更好的接受她們所傳達給我們的思想,並用之回饋社會。因為這,就是老師們希望我們所能做到的報償。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隨地生長的雜草;感恩則猶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及愛心的滋潤,並將感恩之心付諸行動。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學會回報,將感恩之心付諸行動。這些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感恩,其實就是讓我們承擔起回饋社會的責任。讓我們抓住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做好自己,滿載着一個感恩的心,承擔起對自己對他人的責任。

我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知恩感恩》。

xx年10月3日,在貴州馬嶺河風景區,正在運行的觀光纜車突然迅疾下墜,在纜車墜落的那一瞬間,車廂內來自南寧市的潘天麒、賀豔文夫婦,不約而同地使勁將年僅兩歲半的兒子高高舉起。結果,這名叫潘子浩的孩子只是嘴脣受了點輕傷,而他的雙親卻因遭受重創而先後死去。這場災難讓當時只有2歲半的潘子浩變成了孤兒。作為活下來的潘子浩,他這一輩子都應該深深感恩於給了他兩次生命的父母。

唏噓之餘,我們不得不再次鄭重提起感恩這個話題。感恩,是每一個人都要有的一份情感和行動。作為子女,應該感念父母的給予生命之恩和養育之恩;作為學生,應該感念老師的教給知識之恩和培育之恩;我們還要感恩同學,感恩同事,感恩朋友,甚至是感恩陌生的人。我們要感恩天,感恩地,感恩大自然。感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其實,我們許多人都知道要感恩,也很想做一個感恩的人。可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感恩之言,感恩之行被一直擱置起來。子女因為忙於在外工作,任憑空巢老人在家淒涼獨守,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留下許多“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因為世俗之風而害羞,子女從出生到父母埋進黃土也沒有向老人説過一個謝字。因為不會感恩,有些人涼了同學、同事、鄰居、朋友的心,因為不會感恩,有些人越來越被指責、被唾棄、被孤立。然而,更為可恨的是一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父母生養子女,被荒唐地認為是父母一夜之歡,是為防老所需。不少人認為父母的養育是應該的。君不見,有吃着父母靠節衣縮食換來的美食而不知滿足的人;君不見,有看着父母在外勞累奔波而不知憐惜的人;君不見,有因為父母給不起零花錢而怨父母無用的人;君不見,有花着父母血汗錢而不努力學習和工作的人。這些人何嘗知道感恩。同學啊,請你摸着自己的第二顆衣釦,問問自己,你是這樣的人嗎?你會成為這樣的`人嗎?人的一生有兩個最大的恩人,第一個是父母,父母對於子女而言,是天底下一等無私奉獻的人,試問,當父母給予子女時,有沒有提過條件呢?有沒有要求歸完呢?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父母到死也沒有向子女有過索取,他們自己養老,自己防老,他們從來不願增加子女的負擔,哪怕是一丁點麻煩,有的父母為子女操勞一輩子,最後連棺材板也是自己準備的,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甚至連個送終的人都沒有。卻還在臨終之前,將自己所有的積蓄交給子女,不帶走一分一釐,赤條條地走了。此情此景,你若在場,能不嚎啕痛苦哭嗎?能不捶胸頓足嗎?能不悔青你的腸子嗎?如若不願意這樣,那麼從現在起,讓我們感恩父母!感恩父母,不要説豪壯之語,不要做驚天之舉,不要許地大之願。不要認為感恩父母就是長大了給父母好大房住,給父母好多錢花。

同學們,感恩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聽父母話是感恩;理解並接受父母的叮嚀,不把父母的叮嚀當嘮叨就是感恩;努力做一個好孩子是感恩;不讓父母操心淘神嘔氣是感恩;努力讀書,好好成長是感恩;勤儉節約,不亂花錢是感恩;體貼父母,勤做家務是感恩;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為父母分憂是感恩。同學們,感恩父母,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你做得到嗎?你能從心底裏去做嗎?你能下決心去做嗎?

今天,藉着談感恩的機會,我還要着重説一個值得我們感恩的人,那就是我們的老師,除了父母,老師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值得感恩的第二個人,老師和父母一樣,也是天底下第一等無私奉獻的人。同學們,看看坐在前排的老師們,看看我們身邊的老師,他們當中有哪一個不是敦敦教誨我們做人的人,他們當中有哪一個不是傾其所有教給我們知識的人?同學,你還記得老師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找你談心的情形嗎?你還記得老師一絲不苟為我們批改作業到深夜的情形嗎?你還記得老師犧牲無數個課間十分鐘、犧牲無數個午間休息、無數個放學後的時間督促我們輔導我們學習的情形嗎?你還記得老師大清早陪伴我們晨練晚上深夜送我們看病的情形嗎?如果你記得,説明你感恩自己的老師,如果你不記得,甚至因為老師批評了你而耿耿於懷,因為老師責罰了你而懷恨在心,那麼,你不是一個懂得師恩感念師恩的人。我們的老師,本來只要上好幾節正課就行了,我們的老師,本來可以在課間十分鐘、在午間休息時間、在放學後休息去除疲勞,幹自己的事,或是修身養性,可是,他們沒有,他們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奉獻給了我們,卻沒有向我們多要過一分報酬。我們這裏有的老師為了學生,甚至連自己的孩子和老人都無暇顧及。許多老師自己深有感觸,帶自己的孩子遠不及帶自己的學生,還有的老師,教了一輩子書,桃李滿天下,卻唯獨沒有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四川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用身體護住自己的學生而獻出了生命,過馬路,一位女老師奮力推開即將被撞的學生,學生得救了,老師卻被壓在了車輪之下。能為學生獻出生命,這就是我們的老師,這甘願為學生付出生命的奉獻絕不亞於我們的父母。老師的這種奉獻,難道不是天底下最無私的嗎?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感恩於我們的老師。

同學們,現在,你還會因為老師批評你責罰你而怨恨嗎?你還會因為老師佔用你的課餘時間而惱火嗎?你還會因為老師多佈置了幾個作業題而公然抗議嗎?感恩老師,同樣無需豪言壯語,無需驚天動地,更不要你送什麼禮物。你只要認真聽課就行;你只要完成好作業就行;你只要不違反紀律就行;你只要不讓你的家長來學校過多地為難老師就行;你只要做到能理解老師支持老師就行;一句話,你只要不要老師為你過多地操心勞神就行。還有,你只要在外面看見老師不躲避,不視而不見,親熱地叫一聲老師就行,你只要若干年後,還記得你的老師姓什麼叫什麼就行。感恩老師,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同學,你會嗎?你從心底裏認同嗎?你行嗎?你會下決心去做嗎?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3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對這一人道中的知己就有深刻的懂得,也把它當做人破於天地間最基礎的素質。我國古代知恩圖報、與人為善的故事良多,這是我們最可貴的精力財產,它教誨着我們怎麼做人,我們是後輩們的模範,做好我們這一代,讓我們把這一傳統美德傳承給我們的子弟們!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十分飢餓,就去訊問他的病情。那人説:“我已經三天沒吃貨色了。”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麼,他説:“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着。(勵志歌曲)當初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品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籌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招架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出險。宣子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覆説:“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為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援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潦倒時,在城下釣魚,漂洗絲絮的老婦中有一位見他飢餓,便拿飯給他吃,一連多少十天如斯。韓信感謝,説未來必定會答謝她。她卻凜然説:“男子漢連自己都不能贍養,我伶憫公子才會送飯,哪裏圖什麼回報!”韓信當前作楚王時,找到那位漂母,贈她千金。

《世説新語》:顧榮應邀赴宴,見烤肉者垂涎,便將本人的那份讓給他吃。同席者嘲笑顧榮,他説:“一個人終日在烤肉,怎能讓他連烤肉的味道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他逃難南遷。每到危難之際,總有一個人隨身維護他,顧榮問起起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古往今來,象這種知恩圖報的事例太多太多,我也不逐一例舉,感恩與報仇之間的打動讓我們的意識一直地得到提純,我們感恩母親、我們感恩老師、我們感恩友人、我們感恩別人、我們感恩社會!

古代社會中“感恩”的意思已經更加的普遍,對於個別布衣百姓來説,就是慶幸自我的安居樂業後,對身處艱苦中的人們以一種惻隱與慈善並想去關愛的心態。簡略的來講就是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心態。“感恩”對於已經佔領絕大多資源的富人來説,就講求一種取得與回報的心態,想為社會、庶民做點什麼的心態。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回報社會”的心態。當然也有少數本性涼薄的“白眼狼”、“為富不仁者”。受國恩不報者,國棄之,受民恩不報者,民唾之!

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的大國,經濟的起飛,公民人均收入的進步,少數人也富饒起來了,但國民的素質仍是錯落不齊,建設協調社會也需要每個國民的“公民心識”的覺悟,要存在一箇中國人的根本素質,懷着對我們巨大祖國的感激之情,以一箇中國人的良知去回報我們的國度和人民!自5.12地震以來,我們看見了我們的團結、我們的抗爭、我們的凝集、我們的良知、我們的感恩、我們的感動,一方有難,八方聲援!無數個感動的霎時讓我們催然淚下,也讓我們振奮與驕傲,我們可能挺起胸膛自豪的向世界説:“我們華夏民族是感恩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理,是大智慧。理解了感恩,學會了感恩,你就會覺得快活和幸福。

讓我們去感恩祖國跟國民吧!祖國事大家庭,我們在這個大家庭生養成長,她是土壤,我們是花草;她是天,咱們是雲;她是海,我們是水珠;我們是因她而生,我們也能夠為她而亡,由於我們是中國人!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4

美麗校園像一棵葱鬱大樹,我們像快樂小鳥棲息其中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遊戲。可是,雛鷹總要離開大樹懷抱,向着更高更遠目標飛翔。現在我即將畢業,離開母校,我依依不捨。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着它成長;小草感恩大地,因為大地給它生存空間;我要感恩我母校,因為他叫我為人處事和掌握知識本領。

時間像匆匆流水,飛快離去。回憶像一絲暖暖春風,吹過我心頭。又似一股甜甜泉水,流過我心間。一轉眼,我已經上七年級了,從一個什麼都不懂小孩,長成一個充滿夢想少年;從一個A,B,C,D都不懂國小生,成長到一個能用英語寫文章中學生;從一個只會1+1=2國小生,成長到一個能列方程會做幾何中學生;從大字不識一個國小生,成長到一個能寫600多字作文中學生,這一切都應該感謝我母校--博鰲國小,和全體老師。難忘離別時眷戀。在這裏,我們曾經有過彷徨、快樂、感動、失敗和成功;在這裏,我們學會了做人、做事和做學問;在這裏,我們沉澱着濃郁書香;校園內,飄逸着爽朗笑聲;峯華國小一草一木都銘記着我們歡歌笑語。晨曦與繁星可以為證,教室可以為證:在這裏,我們度過了自己最寶貴青春年華!我們應該感恩母校!正是她以恢宏博大學術底藴,教會我們為人做事道理和為國奉獻本領。

在我成長11年當中,有很多值得讓我感恩人。其中,就有讓我學習到很多知識母校,還有就是教會我如何做人老師。這是我人生當中第一個起跑點。有這些老師幫助我邁好了步子,讓我成功要走上中學大門了。離開,是為了完成母校寄託在每位畢業生身上期望;離開,是為了趕赴一場盛大人生宴會,完成我們肩負使命。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母校為我們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她不要求回報,她只希望我們能張大成材,成為國家棟梁,這同時意味着我們就要和母校分離,就在這個時候,我們卻沒有能力為母校作點什麼。

如今,我已經上六連級了,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母校,是她給了我良好成長環境,是她發掘了我潛力。等我長大以後,無論幹什麼工作,都會回到母校,儘自己最大努力力把學校建設得更好,我相信有母校作我堅實基礎,我一定回成功!

今天,我們傾聽着那美妙交響詩,在校園裏健康成長。明天,我們勇敢地上路,走在奔向理想大路上。為了美好明天,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體驗歡樂;汲取營養。此時此時刻我想起了一首詩:梅花潭水升千尺,不及我與母校情。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能站在這裏為大家演講感到無比的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校》。

如果你要問我世上最難忘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説:母校!如果你要問我世上最偉大的是什麼?我會自豪地説:母校!如果你要問我世上最令人懷念的是什麼?我還是會説:母校!

我們是母校的學子,母校是我們的家園。這裏有我們尊敬的師長,親愛的同學;這裏有我們窗明几淨的教室和宿舍,勃勃生機的花草和樹木;這裏更有我們勤奮學習的身影,不甘人後、勇攀高峯的理想。

我們的母校又是一個歡樂幸福的大家庭。每當換季時,每當同學們生病時,每當有同學面臨輟學時,學校領導、老師們總是伸出援助之手,給予我們親人般的關懷和愛護。同學之間有了什麼困難,也都互相幫助,就如兄弟姐妹。這一切都感動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對母校產生了一份特殊的,濃濃的感情。

母校,在您的懷抱裏,我留下多少回憶。曾記得我們那模糊不清的讀書聲,曾記得,老師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講解,曾記得,我與夥伴們在操場上玩耍,親愛的.母校,雖然您的教室不大,雖然您的操場不寬廣,但是,我仍然深深地愛着您。

“滴水之恩,以學為報”,在這特殊的校園,讓我們心懷感恩,體驗感動,學會報答。就讓我們從現在起,跟隨着老師的教育,踏着時代的步伐,學好各科文化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為我們以後的美好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努力奮鬥吧。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校》。

同學們,告別五彩斑斕的童年,告別那快樂美好的國小生活。踏入了xx二中開始了我的國中生活。美麗多姿的國中生活讓我的人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讓我這棵小樹貪婪的、痴狂的吸吮着知識的陽光雨露。

轉眼三年的時光匆匆而過,今日我要背起行囊,迎接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驗。即將離別母校,這裏的每一棵樹都那麼親切,不經意的一次次駐足觀望,教室裏的每一棵樹都那麼親切,不經意的深情注視……每一位親切的老師,每一個可愛的同學,那感人的故事,一件件都在放大着、拉長着,清晰的定格在我的記憶裏。

三載的'時光,難忘的母校,讓我有太多的留戀;教室裏見證離我拼搏奮進的身影,花壇邊,國旗下,留下了我朗朗的讀書聲,操場記錄了我火熱青春飛揚的身姿,宿舍裏留下來我們青春年少的歡笑與歌唱……

三載的時光,難忘母校的老師。

一方不大的講台是您的駐地,一直靈動的粉筆使您的工具,一顆摯熱的心是您對學生無悔的真情6曾記否,百合比賽您揮舞着雙手凝聚着我們萬眾一心的力量;曾記否,您嘶啞着嗓子為我們講課,教室裏又是怎樣的鴉雀無聲;曾記否,我生病時您的目光裏又有多少焦急與關愛,然後放下一切,快速的載我奔向醫院……

老師,我謝謝您!

xx二中,我謝謝您!

xx二中,我的母校,我的血液裏流淌着你深厚文化底藴的正本清源;我的性格里傳承着你的勤奮進取,自信堅強的精神風骨。

今天我出發,帶着你的性格出發,融着你的血液出發,有着眷戀與不捨,更有着憧憬與激動。

請相信,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一如既往,秉承xx二中的性格,我們青春洋溢的臉龐,永遠不會顯示怯懦,我會搖起奮鬥的雙槳,滿載豐收和喜悦,駛向成功的彼岸!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老師》。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很多很多的人,但我最感恩的是我的老師。

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着平凡:像一股暖流,滲入我們的心田;像一種呼喚,讓我們孤獨的心靈找到了回家的路;像一陣春風,給我們温暖和温馨。我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美麗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台,是他們奉獻的戰場!

師生情,是人世間最嚴肅的情:犯錯誤時教導我們的是老師;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老師。一個讚揚的眼神,使我萬分開心;一句温暖的問候,讓我渾身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

下課後,在走廊裏看到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也是感恩!

用優異的成績,用可驕的成功,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更是對老師的感恩。

感恩老師,您給我前進的動力;

感恩老師,您給我飛翔的翅膀;

感恩老師,您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

感恩老師,您給我放眼世界的慧眼……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永遠不會變,讓我們勤奮學習,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我的老師!

謝謝大家!

與感恩演講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追思先輩,心懷感恩》。

清明節剛剛過去。《曆書》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

然而這麼一個生機勃勃的日子又是怎麼成為祭掃先烈的節日的呢?我們還得先從其起源傳説開始談起:相傳春秋時期一直對晉文公忠心耿耿的良臣介子推不願邀功請賞,便辭官退隱山林。晉文公採用了放火燒山的下策試圖將其逼出,但介子推堅守節操至死不出,被燒死在山中的老柳樹下,並在一旁留下了“割肉奉君進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的遺囑,一片忠心赤城。而在我們一般人眼中,清明似乎也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孝文化的體現。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看,在我們面前迎風招展被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讓我們的思緒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在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從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的女俠秋瑾,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戰火中出生入死,在監牢裏堅貞不屈,在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春秋時期道家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壽”,北島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都是先烈們的寫照。托爾斯泰曾經説過,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清明的祭掃也正是對這個人在世間的深度的認可,並賦予其超越時間的延續。生來世間走一遭,能實現自己所有願望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抱憾一生的,或者是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幸夭折的人。而清明便是實現他們未盡夢想的最好機會,只不過,這次換了我們來將這些願望與夢想延續下去。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而活。我們現在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之氣,學習並傳承他們的思想和精神。

首先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從內心深處感悟他們積極崇高的思想,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樹立堅定的信念,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能勇敢面對而不是逃避和推卸責任,做一個勇敢正氣的人;我們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言行舉止文明有禮、謙和有度,學習先烈們的“舍小我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樂於助人,做一個陽光大氣的人;我們要學習“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堅毅與團結,認真對待學習和生活,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品質,做事盡己所能、審時度勢、機智果斷、不吝付出,做一個聰慧靈氣的人。

其次,清明時節,我們追思先輩,而當下我們更需心懷感恩。今天,埋頭苦讀的你也許有學業的壓力,也許有不少委屈與苦楚,但我們所謂的苦與累在已逝去的革命先輩的生命面前,是那樣的渺小,如此的蒼白。面對天地蒼穹中那一顆顆高貴的靈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揮霍自己的青春,更沒有任何理由去推卸身上所應擔負的社會責任。放下我們的抱怨,帶着感恩的心去學習,多一份對社會的擔當,相信所有的苦與累也會豁然開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