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演講稿

關於國小生故事演講稿6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故事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國小生故事演講稿6篇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502班的餘葉雨桐,今年十歲。今天,我很榮幸站在這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老家的故事。我的老家在大山裏,那裏有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和我爸爸一起長大的一草一木。

爺爺是個農民,七十多歲了,一輩子都住在山裏。他出生在解放前夕,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他才七、八歲。那時爺爺全家十幾口人,只有幾間老房子。每當下雨的時候,總是外面下着大雨屋裏下着小雨;颳風的時候,牆壁的上縫隙和窗户上雖然都糊着紙,但屋裏的東西還是被吹得七零八落的,一到晚上就更造罪了——松樹油燈一點着就被風吹滅了,只好黑燈瞎火地上牀睡覺。即便如此,比起大多數人家的茅草房子還是要強多了。爺爺兄弟姐妹七個人,飯都吃不飽,更談不上讀書了,很小的時候便給人家放牛。爺爺總是餓着肚子,穿着幾個哥哥穿過好多年的、補丁摞補丁的衣服,赤腳踩着泥濘的小路,牽着比自己個頭還要高的大黃牛,到山上或田野上去放養。有幾次,遇到牛發脾氣的時候,還被牛角頂傷過。就這樣,爺爺在痛苦的童年中長大成人了,後來成了家,再後來便有了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個“七零後”,四五歲的時候便趕上改革開放了。爸爸童年的時候,市場上的物品還是相當緊缺的。那時候,老家還沒有通電,晚上靠的是煤油燈照明,煤油還是憑票供應的,想要多也買不到。一到晚上,一家人窩在一間屋裏,在桌上點一盞昏黃的煤油燈,大人們坐在桌邊聊天、做針線活,孩子們要麼埋頭湊在燈下做作業,要麼在昏暗的屋裏追逐打鬧。那時候,想做件新衣服,一般要等到過年的時候,平時就只能穿人家的舊衣服。那時候,家裏種的大米還不夠吃,得靠糧站的供應才勉強夠。飯桌上的菜可都是菜園裏種的,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在店裏買到豬肉。那時候,山裏已經通了砂石公路,只可惜的是,我老家離這條通往山外的公路還有好幾裏山路要走。要是哪天去縣城,非得很早的時候就翻山越嶺來到路邊等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一班車經過,有時一等就是一上午。

慢慢地,沐浴着改革的春風,山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現如今,從縣城到老家的水泥路貫通了,平整又寬闊,每天進出的車輛一輛接一輛,客運班車每天也有十幾班了,到我老家門口的公路也修通了,汽車可以直接開到院子裏。“村村通”工程的實施,新農村建設的開展,把我的家鄉建設得越來越美。放眼望去,一幢幢整齊的樓房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彷彿置身美麗的圖畫。農家飯桌上的菜餚豐富了,想吃什麼就有什麼;農家的條件越來越好了,電視機、電冰箱等各種電器應有盡有;農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了,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農民的臉上時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建立65年了,在黨的領導下,國家日新月異地前進着,我們的生活也是一天一個樣。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早日發揮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有用的人,我堅信,我們就完全能夠早日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就完全能夠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就完全能夠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

下午好!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媽媽的禮物》。媽媽告訴我,小時候我很膽小,晚上睡覺前總愛哭,不肯睡覺。媽媽想了很多很多的辦法哄我都沒有用。最後,媽媽給我講故事,我才入睡。從此,媽媽總會在我入睡前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比如美人魚的善良,壞皇后的惡毒,唐老鴨的幽默,可多了。有一天,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媽媽,你給我講的故事都是從哪兒來的呀?”媽媽笑着告訴我:“寶貝,答案在書架上的那些書裏面!”我聽了,連忙奔向書房,翻開一本精美的圖書——《小紅帽》。我被書中那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吸引住了,開始享受圖書帶給我的樂趣。從此,書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着我。

上學了,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了,家裏的書都給我看遍了。今年我過生日,媽媽問我要什麼禮物?我脱口而出:“書!書!我要書!”

媽媽滿口答應。生日那天,媽媽搬回來一個黑色的大怪物,放在書房。媽媽説:“這就是你的新書。”我才不信呢!媽媽打開這個怪物,輕鬆點了幾下,又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一篇《小木偶奇遇記》出現在屏幕上。我驚奇萬分,忙問媽媽是怎麼辦到的。媽媽告訴我詳細的操作方法,我很快迷上了這本大書。但他總得有個名字吧?媽媽説,這就是電腦。我恍然大悟!

自從有了電腦這本大書,我常常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1個小時,有時甚至忘記了吃飯,忘記了休息。現在,我每天都會把從書裏讀到的故事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可開心了。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祖國也是養我們的父母,是祖國養了我們。是因為沒有祖國我們不可能有住的地方,也不可能有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沒了這些人不可能有我們。現在祖國的科技還可以,但是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報效祖國,我們也要回報祖國。

祖國現在中國的交通安全。我們要多學一點知識,當一名老師可以教自己的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讓自己的學生回家告訴自己的家長,要遵守交通規則。當發明家的發明一個感應器,在車輛高速行駛有人在前方一米遠自動熄火。大家要多遵守交通規則,一場車禍我們將又失去一位中國同胞。自己想一想有沒有家人為車禍離你而去,同樣中國同胞也不想。一個親人離去你將會很痛苦。每年因車禍死亡約有十萬多人。千萬要記住喝酒不要開車,每年將會少死很多人。國小生要多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成為國家的棟樑,長大以後可以報效國家,成為一個忠孝兩全的人。

我還希望同學們不隨便亂丟垃圾,可以綠化祖國,讓祖國成為一個美好的家園。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愛我的祖國,你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藍藍的天空上飄着幾朵雲,一個扎着紅光生的小孩在陽光下,快活地與清澈的小溪嬉戲。

放眼望去,小城四面環山,在青山綠水映照下生輝。(鏡頭換轉)“丁零零,丁零零”人民公社書記的辦公室裏的手搖電話響了起來,正在開會的書記急忙拿起電話……“喂喂,聽不清楚啊……”電話又掉線了。1963—1963年集安—通話只有兩條突先電路。那裏全縣都是手搖電話,在“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根本無法提升,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吃飽穿暖。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吹出去的泡泡,在空中只停留幾秒就破碎了留下的只有人們對現實的無奈。生活,就像一杯開水,無色無味。金燦燦的稻子在陽光照射下,燦爛奪目這時已是深秋時節,人們正在忙這收穫,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90年代初期祖國脱去了舊裝換上了新衣。人們的生活正在一點一滴地變化。

此時,在祖國人們的生活字典中,又多了四個字:信息時代。以前被人們視為金子一樣寶貴的老師電話,已經被淘汰了,程空電話走進了千家萬户,它成了人們相互聯繫的一座橋樑。電話,這個貌似遣返的物產,被人們視為時代的“寵兒”。人們倒掉了那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換了一杯清澈爽口的茶。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1)班的何季靜,我很榮幸能在這裏代表六(1)中隊給大家做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13歲,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脱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蹟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着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衞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衝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後,他的英雄事蹟傳遍瞭解放區的每一個村莊,感動着每一個鄉親們。王二小的英雄事蹟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講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國小生故事演講稿 篇6

同學們:

當你們看着可愛的動畫片,玩着迷人的電腦遊戲,坐上快速的列車,接聽着越洋電話的時候,……你可曾意識到科學的力量,科學不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翻開20世紀的壯麗篇章,我們發現人類在這百年中不僅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更創造了無數科學奇蹟。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説家凡爾納的虛構,當時讓人不可思議,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飛機、遠射程炮等,在20世紀都一一成為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

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參加科技“五小”比賽、閲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現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臟起搏器,已經不算新鮮了。

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衞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裏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工合成胰島素、斷手再植、雜交水稻、爆炸原子彈和氫彈、發射人造衞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

爺爺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騰飛插上了翅膀。主席曾對青年説,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説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麼,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同學們,我們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國小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餘多閲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無論是美國的挑戰者號爆炸,還是全球計算機病毒的升級,從來都不能阻止人類的科技進步。“知識就是力量”,培根這句膾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勵了多少渴求知識的人。如今,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