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過年風俗作文通用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年風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過年風俗作文通用15篇

過年風俗作文1

據説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過年風俗作文2

我們剛學完了《藏戲》這課,讓我瞭解了藏族戲曲的由來,同時也萌生了我對藏族的好奇心。

課後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藏族人十分重視禮儀和饋贈,凡是遇到喜慶,必須相互送禮祝賀,哈達是必備的高貴禮物,多為絲織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黃色和淺藍色,在相互交往中,必熱情款待,送別親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達掛在親友的脖子上,然後相互親切碰額、親臉,以示熱情致意、良好祝願。説話要有禮節,用語分普通話、敬語、最敬語。為尊重對方,一般用敬語、最敬語,如有疏忽,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這就是藏族人的禮儀。

藏族的食物也讓我產生了興趣,經過了解,我知道久聞大名的 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一種主食,吃糌粑時,先在碗裏放上一些酥油,沖人茶水,放上炒好磨細的青稞面,然後用手將面與茶水攪拌在一起。攪拌時,要注意先用中指將炒麪向碗底輕搗,以免將茶水溢出碗外;然後輕輕轉動着手中的'碗,並用手指緊貼碗邊將炒麪壓人茶水中;待炒麪、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裏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裏送。藏族羣眾吃飯——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青稞酒 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羣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必備之飲料,説到這裏我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都不止呀!”

真想到藏族好好見識、見識啊!你呢?

過年風俗作文3

來到四川成都,就看到串串臘腸、一塊塊臘肉、一隻只臘鴨,掛在居民的陽台上或院子裏,在冬日陽光照曬下,油亮剔透,顯得格外誘人和喜慶。此情此景,讓人想到,新年即將來臨。

我的家鄉成都,過年風俗是家庭自制四川香腸。這種香腸是著名的四川小吃,有麻辣口味,還有鹹鮮原味,外表是油裏透紅,切開後是紅白相間。據説臘腸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我之前看過美食節目裏説,一般南方多臘肉臘腸北方多醃漬小菜。因為南方氣温高,過年前把肉做成臘腸可以吃很久不會腐爛。而北方剛好相反,冬季缺乏蔬菜,所以要準備各種醃漬鹹菜。

我奶奶是做四川香腸的高手,微微麻辣的香腸,配上排骨湯、白米飯,倍兒香!我問奶奶做香腸有什麼訣竅嗎?她告訴我,製作香腸的肉的肥瘦比例最好是3:7,要有一部分肥肉,不然太瘦的話香腸吃起來會比較柴。第二,要在香腸晾乾水分以後,就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不然晾曬時間過長香腸的口感就不滋潤了。最後,如果不會操作,還可以將醃好的肉和洗好的腸衣拿到專門灌製香腸的'地方請人代為灌製,但是家庭自制更有趣味。

在四川過年還能吃到很多美食,如紅油抄手、葉兒粑、三大炮。三大炮是我最喜歡的甜品。它是用糯米制成,先分成三小團後,用力拋摔向案板中央,發出“當、當、當”三聲,再澆上紅糖濃汁,送到嘴邊,香甜可口!

今年沒有回到老家過年,但是這裏的風俗,尤其是過年美食,讓我回“胃”無窮。現在大魚大肉已不再吃香,但許多人對家鄉小吃仍然情有獨鍾,那是因為,年味兒就在這香噴噴的美食裏。是啊!當濃濃的香氣漾開之時,滿屋子是那麼幸福温馨。

過年風俗作文4

咱威海的春節只有七年級到初五六那幾天,而我老家那邊在臘月二十就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可以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二十五天。

從臘月二十開始,家家都有了過年的樣子:家家去買過年用的,比如:春聯,鞭炮,福字、香、紙好多東西。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村子裏的鞭炮聲就響起來了。到了晚上,姥姥便開始忙了起來,她把灶王爺面前擺的破舊的小盤子拿走,換上了嶄新的、精緻的小盤子。我便問姥姥:“為什麼要這樣做?”姥姥對我説:“在民間,相傳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上報這一家人的好壞,玉皇大帝會對這一家人有賞有罰。”説完後,姥姥又忙了起來。我看見姥姥又找出了幾顆糖果,一杯清水,一把料豆和一把稻草葉。我又問姥姥:“這些是用來幹嘛的?”姥姥告訴我:“這些是給灶王爺的,糖果是用來路上餓了吃點兒糖,清水、料豆兒和稻草是給灶王爺坐騎用得。”姥姥講完,突然叫起來:“關東糖要糊了!”“呢?關東糖?是幹啥的?”姥姥告訴我:“關東糖是要把灶王爺的嘴給封上,讓他到天上只説好話!”聽姥姥講了這麼久,我想,哎呀!鄉村的規矩可真不少。

這個年,我是在姥姥家過的。我從臘月三十回到了姥姥家,一直到正月初七回到了威海,聽媽媽和同學們講:今年的.威海,過年一點兒鞭炮聲也沒有,好無聊啊!哎呀!還是在鄉村過年好啊!有過年的氣氛,有好吃的飯菜,最好的是——沒有作業的壓迫。年啪啦的走來,也噼裏啪啦地走去!年希望你再次回來!

過年風俗作文5

藏族人民過年,是按照自己的歷法過藏曆年。藏曆和漢族農曆相近。藏曆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內來臨的。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户户都把髒水污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髒東西跟着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着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七年級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紅桌上擺上象徵性的供品“竹素其瑪”。“竹素其瑪”即是元寶式的長形大彩盆(類似漢族地區的五穀鬥),在一頭裝滿麥粒,另一頭裝滿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點,並在上面插上幾束染了顏色的麥穗和青稞穗,祝望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歡樂的人們在擺着“竹素其瑪”的屋子裏,圍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贈獻哈達,盡情唱歌跳舞,慶祝新春。

春節期間,親友和鄰居之間,都互相拜年,互贈哈達,祝願愉快幸福。並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廣場上和原野中更是熱鬧非常,青年們聚在一起舉行賽驪和射擊比賽,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比賽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點起篝火,彈唱團結祝福歌,跳起“鍋莊”、弦子舞,狂歡入夜。

過年風俗作文6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 "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説吧。

過年風俗作文7

新年踏着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成都的城鄉。這天是成都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新年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着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裏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説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成都“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温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過年風俗作文8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來了。在我的家鄉有一種風俗,那就是在正月七年級這天晚上舞龍。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兒來了一陣擊鼓聲?難道有什麼特別的節目在廣場上表演嗎?

剛一走向廣場,就見到一片火紅的燈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戲的人們響起一陣陣排山倒海的掌聲。十幾位舞龍者有的伴奏樂器,有的'舞着龍,有的在喝彩……

只見那龍,全身都是火紅的鱗片,一片連着一片,中間沒有一絲縫隙。龍頭上長着75度至85度的嘴,頭上兩個龍角向後傾斜,鼻子上長着兩條又細又長的龍鬚,上面還有一雙既圓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龍開始啦!只見一位魁梧的大漢手上舉着一個跟足球一樣大的龍珠,上面鑲着五彩繽紛的花紋。龍看見後,立刻直奔龍珠,隨着龍珠升騰。大漢在龍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掄了幾大圈,龍也隨它,一圈又一圈的盤起。過了一會兒,龍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圍成一個大圈。接着龍珠又上下襬動,龍緊追不捨,也跟隨着上下襬動,猶如海面上颳起了一陣風,把浪吹掀翻了。不一會兒,龍珠直衝雲霄,龍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盤,彷彿這是一座黃鶴直衝太陽。龍珠見狀,馬上緩緩下降,準備落入人間。龍可不想放棄,仍就跟龍珠一起下凡。最後,龍珠邊上下襬動,邊圍着廣場繞圈,龍也在它的帶領下形成連綿不斷的山脈。

這正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講到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過年風俗作文9

春節,就是辭舊迎新的日子,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

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春節就開始了。人們也都開始忙碌起來了。

農曆臘月二十四這天,稱為“掃塵日”家家户户都要進行大掃除,迎接新年。我們家也一樣,媽媽忙着洗衣服,換牀單,我幫着拖地板打掃衞生。一天下來,屋子變得乾淨,整潔。農曆臘月二十九是“小除夕”又為“上供請祖”日。在以前,這天上墳請祖的儀式格外鄭重,家置酒宴,焚香於户外。而現在,這個儀式逐漸消失了,我們只是在家裏進行簡略的祭祀。

農曆臘月三十又稱“除夕”,它在每個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消災祈福”。現在又對它賦予了新的意義——“閤家團圓”。在這天,不管職位是高還是低,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都要匆匆地趕在除夕前,回家去吃一頓年夜飯。

除夕也是我最喜歡的日子,這一天,我們一家三口都穿上了新衣服,打扮整齊,帶上大小的禮物去外婆家吃團年飯。一進家門,就看到滿桌的美味佳餚,讓我垂涎三尺。好不容易熬到吃飯的時候,我立即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大人們嘮着嗑,敍着舊,邊吃邊開心地聊着。這時,我們小孩就乘機去説幾句祝福的`話,必定會得到許多的紅包。

飯後,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在晚會歡樂的樂鼓聲中,精彩的小品,幽默的相聲,優美的舞蹈,動聽的歌聲依次呈現在我們面前。一家人看着笑着,濃濃的親情在屋中蔓延。

農曆正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是以前人們互相走訪拜年道賀的日子。而到了當今,人們利用這個大假出門旅遊、家中上網、朋友聚會。

這就是我眼中的春節,最中國的節日!

過年風俗作文10

寒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要去白鹿塬影視城,走在路上我説:“媽媽我們來玩成語接龍吧。”因為我小,媽媽説不會的可以用詞語代替,一路上我們説了很多成語,有的成語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的,我也是長了不少成語的知識。忽然聽到媽媽説“我們到了!”此時我和媽媽心裏是又激動又興奮。

我們走過了古老的城牆和一個長廊,我看到街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玩具和美味的小吃,真想每一種都品嚐一下!哦,對了!我還看到了舞獅子,一個人舉着獅子頭,一個人拿着獅子披風,兩個人扮成獅子跳桃花樁,從最低的梅花樁到中間的梅花樁,獅子配合着鼓點,胸有成竹的在梅花樁上跳來跳去,隨着鼓聲越來越密集獅王發起了挑戰,他向細細的鋼絲走去跳到了最高的桃花樁現在獅王離地面已經有六米多了!我和媽媽都驚呆了!大家一起鼓掌為精彩的表演喝彩。

看完表演媽媽説:“你一定要向扮演舞獅子的兩個人學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的精神!”

看完舞獅子,我又看見了小糖人。火上有一個熱鍋,鍋裏面有融化的糖。因為我屬牛,所以阿姨幫我做了一個可愛的小牛。阿姨拿起大勺子先畫的是小牛圓圓的.小臉蛋兒、粗壯的牛角、圓溜溜大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龐大的身體,還有強壯的四肢和尾巴。阿姨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進行造型,一氣呵成。當造型完成後,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剷起,粘上竹籤。小牛在阿姨的手下顯得栩栩如生,非常的可愛。

到了傍晚我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假日!

過年風俗作文11

春節傳説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説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過年風俗作文12

照老杭州人的習慣,春節的序曲差不多在過年前一個月就開始了。家家户户從這時開始就要包粽子了“粽子,粽子,一年到頭了!”這是一年最後才吃的。在這個月裏,差不多家家都包粽子。一個個的粽子掛在窗前,好像是一道綠色的簾子。

除此之外,這個月還要做臘肉。把一條條新鮮的五花肉放進一個裝有醬油的缸子裏,封起來,過年前幾天,掛在陽台上風乾,為了過年擺出大魚大肉的樣子。到過年肉色you人,一股肉香撲鼻而來,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口飯。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炮竹。這爆竹啪啦啪啦的響,還照出一片火紅,喜慶又紅火。第二件大事就是穿新衣,男女老少都穿上了各自的新衣,顯得又精神了幾分。

大年七年級要趕早起,大家搶着放頭炮,預示一年財源滾滾。經過一晚上的折騰,但大家都好像神采奕奕,一齊去拜年。還記得那天我去外公外婆家拜年,一進家門就看見貼在門後的大大的倒“福’,在往裏走,一股酒肉香迎面撲來,讓人垂涎三尺,可到了陽台卻一陣刺鼻,昨夜的垃圾都沒倒了!我忙叫外公:”外公,這幾包垃圾不能倒嗎?堆在這裏臭死了!”外公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説:“杭州人的`習慣,七年級不能掃地倒垃圾。奧,來這兒喝茶吧!”我跟着外公拿了一杯菊花茶。菊花宛在水中央,旁邊幾顆枸杞點綴着,一幅淡雅的山水畫出現在眼前。我喝了一口卻差點噴出來。我叫:外婆,這茶怎麼是甜的?哪兒搞錯了吧!”外婆不緊不慢的説“沒錯,這個東西叫糖茶,象徵甜蜜,喝兩口!”“噢~~~~”我頓時茅塞頓開。

春節是五千年的文化縮影,是中國人的特色,是中國人的特色!

過年風俗作文13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一個歷史或傳説,這些傳説有的是真實的,也有的`是虛假的。

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的時候,我們可以逛廟會、賞花燈,每家每户都必須要貼春聯,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熱鬧了。

春節這些特點是從一個傳説中演繹而來的。傳説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隻怪獸,山下有一個村莊,村裏的人過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獸下山來覓食,它找了很久,最終喜歡上了吃小孩。然而這一天剛好是正月七年級,人們便把這隻怪獸叫做年。連續幾年,都在這同一天,許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們開始害怕起來。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個同樣的、奇怪的夢:一位老者説:“年怕紅色、怕鞭炮聲,大家只要有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七年級到了,年下山來了,來到山腳還是沒有進村莊,因為它看到村莊裏到處都是紅彤彤一片,心裏害怕起來,還看見幾個小孩在放鞭炮,它嚇得慌,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出來了。村民們知道了這個喜訊,開心得不得了,於是就把趕走年的這一天叫做大年七年級。

年,因為嚇壞了,再也沒有下過山,有人説它在山上餓死了;有人説由於那一次的原因,它嚇壞了,回到山中就嚇到死了……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我要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瞭解它們的由來,讓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更加透徹。

過年風俗作文14

大年七年級我們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七年級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壓歲有諧音“壓祟”的意思,所以長輩受拜以後,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而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

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説: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説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説法。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

其實我們的`春節還有着許許多多的風俗,值得我們去了解它,還有去傳承它,不要讓它變成一個回憶。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溝通,從中獲得快樂。所以在過年之際,我們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與家人失去團圓的機會吧!

過年風俗作文15

“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

隨着“噼裏啪啦”的爆竹聲,我們興高采烈地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過春節,也就是過年。在大年七年級的這一天,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

從我記事兒開始,在除夕的晚上,爸爸會在我們家門上,貼上紅色的、非常喜慶的春聯。母親會給我們做一大桌子可口飯菜,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地圍坐在一起,一邊吃年夜飯,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吃着、看着、説着、笑着、高興着,時不時還會對節目或者演員品頭論足一下。一直到很晚很晚,直到我瞌睡的.熬不住了,在母親的再三催促下,我才回去睡覺。爸爸母親他們到凌晨才回睡覺,人們稱之為“守歲”。

大年七年級早晨,母親給我穿上顏色鮮豔的新衣服,全家人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奶奶家,給奶奶爺爺拜年。每年春節,我們一家、姑姑一家和大伯一家,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奶奶家,一起過一個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新年!進門先是給奶奶爺爺、姑姑姑父、大伯大媽等長輩磕頭拜年,他們會高興地給我發壓歲錢。

我特別喜歡過春節。因為,這幾天我不用寫作業,不用彈琴,什麼事都不用幹,可以完完全全地放鬆,就只剩下開心地玩兒了。不管去哪一個親戚家拜年,都可以得到紅包,還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零食,再餐上一頓豐盛的美味佳餚。真可謂是美哉!美哉!

這就是我的家鄉過春節的習俗。總之,一個春節下來,我的肚子圓了,腰包鼓了,人也玩兒“瘋”了。啊!真“爽”!過年真好,過年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