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精選傳統節日的作文合集五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傳統節日的作文合集五篇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與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嚐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着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朵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與爸爸媽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有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牀,我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裏,我們有説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與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七年級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着走着,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説你磕什麼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於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包粽子、掛香囊、賽龍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賽龍舟。

吃過早飯,陽光明媚,湛藍湛藍的天空猶如水晶一般。媽媽帶我去閲海湖看賽龍舟,還沒到湖邊,遠遠就聽見了喧天的鑼鼓聲。走近一看,湖邊插着五顏六色的彩旗,岸邊人山人海,八條龍舟在湖面上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地準備着。只聽見砰的一聲,幾條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在湖面上奮勇向前,你追我趕,爭先恐後。身穿紅色衣服的鼓手們緊握鼓棒使勁敲打,步調一致地變換着節奏,水面上泛着層層波紋。看,龍船拉開了距離。我興奮地跳起來大喊。瞬間耳邊傳來震耳欲聾的加油!加油!真是熱鬧極了,人們完全沉浸在這歡樂中。

這時,七號龍船第一個衝過了終點線,船手舉起雙槳,向觀眾揮舞慶祝勝利,有的跪在龍舟上,親吻着龍舟,感謝這條龍舟帶給他們的好運,有的`抱在一起,流出激動的淚水。看着他們,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取得成功。再看那些沒有得上名次的隊員,個個垂頭喪氣。我真想跑去安慰他們:別灰心,下次繼續努力!

這是我第一次看賽龍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細細品味着蘇軾的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3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清明節,春節……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日莫過於中秋節。

農曆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後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裏睡覺。可是已經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麼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説,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裏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製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鹼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麪粉,再加麪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麪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麪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裏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鑽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説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鬆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麪粉我邊繼續跟着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過幾十分鐘後,我高興的大喊:終於做好了一個了。回頭一看大家已經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着急,便繼續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裏觀賞着月亮,吃着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喜悦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遊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隨着春天的濛濛細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一般在四月五日左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據説它始於周朝,距今約有2500年了。

就在這一天,奶奶説要做青團上墳,我也去湊熱鬧,便看着奶奶做了起來。奶奶採了一種叫青葉的草,把那草搗碎,然後把草的汁給擠出來,再把草汁揉到一糯米糰裏,融合起來,那個糯米糰竟然變成綠色的了。奶奶又把肉啊,蘿蔔啊,豆腐乾啊等等一些東西在鍋裏燒炒,過了好一會兒,那些餡都炒好了。最後奶奶把餡包入糯米糰中,放在鍋裏蒸。十幾分鍾後,帶着清香的.青團就出鍋了,咬上一口,軟軟的,可香可好吃了。

就在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去祭掃了祖上的墳墓。奶奶點燃了香和蠟燭,爸你媽媽獻上了菊花。接着他們神情凝重地磕頭禮拜,口中還唸唸有詞,我聽到了一句,好像是“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祭祀完畢,我們一家人就野餐、賞花。迎春花、桃花、櫻花都開了,如天邊的雲霞。春天的野外真美啊!

清明節既祭祖,緬懷祖上的功德,也是踏青遊玩的好日子,我喜歡傳統節日——清明節。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5

説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划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户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説,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瀰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説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裏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於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