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優選)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1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優選)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各自的鄉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户户開始大量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春聯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如此,還要在窗户上貼福,而且要倒着貼,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春節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説新年快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後,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裏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着,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點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羣煙花飛快地衝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着,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隻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裏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佮,一個不一樣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我們家鄉的民俗風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撈”、“燒大炮”等等。在我的親眼所見中,“燒大炮”是一件最讓我難忘、最可喜可賀的事。

在天堂墟這一帶地方燒大炮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各村莊及墟鎮街道可熱鬧了。這一風俗盛事在蓮塘村和朱所村尤為特別隆重。

我們小孩子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燒大炮活動開始啦!有人把燈籠掛起來了,那火點在燈籠中閃爍着,彷彿在跟現場的人們説:燒大炮正式開始。

人們把現場圍成一個大圈。村長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間,手執着火種,點燃了炮竹。頓時,四、五個小炮從炮筒裏射出來 ,並飛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從天而降……

“轟隆!”一聲炮響,別緊張,現在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圍在現場的人立即爭先恐後跟着花炮,只要撿到了花炮,就會有利是領的喲。當然,花炮也不是隻有一個,還有很多在後邊爭着要上場呢。

燒完大炮後,會有舞獅來助興,還有八音為人們演奏,還有趣味濃郁的曲藝表演來獻給人們欣賞……總之,節目繁多,熱鬧非凡,令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家鄉的燒大炮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人們已經是喜悦滿懷,精神抖擻。這項民間風俗同時會帶給大家美好的祝福,人們祈禱村子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事順利。

家鄉的風俗作文3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蘇泰州,在我們家鄉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小夥伴們,我就給帶大家感受下屬於我家鄉元宵節的狂歡吧!

元宵節作為春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雖然元宵節沒有大年七年級那麼熱鬧,但是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過好元宵節,象徵的整個春節的圓滿謝幕!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一家家點亮盞盞精緻的燈籠,照亮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們三五成羣,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飯,來到非常熱鬧的街市,東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鋪都鋪滿了有關元宵節的商品,大人和孩子們挑選着各自喜愛的東西,臉上洋溢着快樂的微笑,我想這就是屬於元宵節的狂歡吧。

元宵節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孩子們吃着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餡料,用糯米粉包的圓子,寓意着團團圓圓、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着春天的到來,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走出家門,聚集在一起,欣賞着美麗的夜景、享受着春天即將到來的氣息。

元宵節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習俗就數賞燈和猜燈謎了,相傳漢明帝永平年間,皇家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參拜神佛。此後這種風俗便流傳到民間,直至現代,人們為了增加其賞燈的.趣味,便在各種彩燈下懸掛着紅絲帶,在絲帶上寫着謎面,讓大家來猜謎底,大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競猜着,人們絞盡腦汁地冥思苦想,終於猜出謎底,臉上充滿了勝利和喜悦的笑容,我想這就是屬於元宵節的狂歡吧。

走在喧鬧的街上,大人們牽着小孩的手,小孩們手牽着各式花燈,盡情着享受着節日的快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着一年新的開始,享受着美妙的元宵節的狂歡。

家鄉的風俗作文4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日。下頭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説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齊,吃着美味的食物,邊看春節聯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能夠拿着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齊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那裏除夕夜要放“關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七年級早上,持續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春節了,不僅僅能夠盡情吃,盡情玩,能夠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説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們家鄉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必須也有自我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家鄉的風俗作文5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街上的攤位有賣香包的、有賣粽子的、有賣粽葉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環繞,彷彿置身於森林。在這天還有人會喝營浦酒或濁酒,認為能辟邪氣。

南方的端午節會舉行賽龍舟、插艾草、放紙鳶等。在我們這裏會有摔跤、盪鞦韆、鬥牛等活動。我最愛看的是摔跤比賽,尤其是摔跤比賽。兩位比賽選手腰上分別會繫着一條紅色或藍色的摔跤帶,他們單膝跪地摟住對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隨着裁判一聲音哨響,兩人同時向對方身上發力。或勾腿、或抱起對方,總之是誰能把對方摔倒誰就獲勝。最終的冠軍將會獲得一頭披紅掛綵的大黃牛。

所有的`比賽再怎麼熱鬧,都不如我們家裏包粽子比賽熱鬧。粽子起源於人們紀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會學着大人的樣子做幾個,雖然老是掉江米、掉餡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時總喜歡問大人,這樣做對不?那樣做對不?這樣包好看不?最終還是在捆粽子時,把最初的完美敗得一塌糊塗,搞得大人們煩得直搖頭。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鍋,他們還會專門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裏,讓我獨享。

中國之大,有南北之分。就連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這時南北方總會“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肉粽還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棗嘗快樂,我覺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藴長。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處處洋溢着歡歌笑語。在這個懷念屈原的日子,我們看着傳統活動,吃着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團圓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6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習俗形成了五彩斑斕的中國。每一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宛如一縷縷情思牽動着不同地區遊子的心,在我美麗的家鄉——羅定,也有着幾種充滿特色的風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曾在《元日》一詩當中描寫春節。在春節裏,家家張燈結綵,處處都瀰漫着熱鬧的氣氛。不知是什麼時候,那一個又一個燈籠懸掛在高樓和樹上,它們在微風中調皮地擺動着那福氣滿滿的身軀,還有那些閃着亮光的對聯,也在比拼着誰更有才華。在這一天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起了燦爛的笑容。

在除夕這一天,家家都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看着這一桌子上的'佳餚,簡直就是一場盛宴。大家看着這一桌子的佳餚都咽起了唾沫。隨着爺爺的一聲“開飯了!”大家都立刻坐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大家都吃得油光滿面!

吃過年夜飯,人們不是燃放鞭炮,就是賞煙花。明月當空,一時間鞭炮聲響成一片,空中璀璨的星星不再寂寞,煙花如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朵在綻放,過後又化作無數顆發光的流星從天而降,劃破夜空,逐漸消失……又如同仙女散花一般,壯麗無比……緊接着我們打開電視看春晚,守歲。當12點的鐘聲敲響,全國人民都沸騰了起來,煙花也再一次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不知不覺,春節已經過去了,但那時的快樂令我久久不能平靜,伴隨着舊年的漸漸遠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

在中國,數不勝數的特色風俗各有千秋,中國人民用智慧和團結組成了一個文明的大家庭。讓我們一起好好傳承、保護、尊重傳統文化的結晶,呵護中國這個温暖、智慧、有根的大家庭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7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全中國的人都在隔離當中。當我被“關”得無聊到翻起了以前的相冊解悶時,一張照片映入了眼簾:。畫面上的兩個小孩正慌張地往前跑,手裏還捏着沒放完的小鞭炮呢。這張過年時和弟弟在老家拍的'照片,讓我立馬回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大年七年級。

每年大年七年級,我們都會回到老家。小孩兒們飛快吃完午飯,就從車裏拿起鞭炮,來到一個大山坡上,這是每年放鞭炮的必選之地。不要提醒我小孩不能玩火,弟弟可是這方面的專家,打火機的安全使用方法早已爛熟於心。先放小巧的“擦炮”。這個不需要點火,鞭炮盒子的一側會有一條紅色的小線,拿着鞭炮對着紅線一擦,當擦炮的一頭燃起了輕輕的煙,就馬上往遠處扔,隨着灰色的煙霧,一聲炸響衝擊耳膜。乒乒乓乓,不一會兒我們就放掉了所有的擦炮。

再放“火箭炮”。這是一種火箭外型的鞭炮,火箭下面插着一根小棍子,當火苗觸到木棍,插在地裏的火箭,就會隨着導火索的燃燒飛出去,在空中開了花,又飛速地往下落。有一次,還落在了三姨婆家的彩鋼豬棚裏,引起了所有豬的恐慌。“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等着!”當三姨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怎麼辦?只好溜之大吉了!

正當我和弟弟踉踉蹌蹌地躲着三姨婆的“追殺”時,一旁笑得不行的姐姐,順手拍下了這張毫無美感,卻又温馨滿滿的照片。

去年放鞭炮的快樂,今年沒有體會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等疫情結束了,明年,又將會是一個美好的新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8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熟睡時,突然”啪啪”的聲響給我吵醒了,我起牀一看,才發現爸爸媽媽已穿好了衣服,媽媽提着籃子把雞、魚,放藍子裏,然後我們就出發了,我問媽媽去哪裏,媽媽告訴我要去拜訪老爺,求老爺保佑我們,我似懂非懂。可是為什麼要這麼早出門呢?

等到了,早上7點30分的時候,街上的人來來往往,人來人往,人山人海,我被擠到人海里,感覺像被擠在海綿裏,無法喘息。我來到公廳裏,看到有這麼多人,我感覺我身在大海里,是一粒渺小的沙粒。

到了晚上,這才是高潮啊!正所謂”正月十五鬧花燈”當然是要燈啊!只見一輪明月早早地掛在天空上,有幾顆星星頑皮的眨眼睛,我來到街上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燈海、我很喜歡因為我們可以猜燈謎,到處萬象更新。

街道上,到處燈火通明、張燈結綵,到處是各式各樣的燈,有的花燈是小魚

有的花燈是小貓,有的花燈是白雲我看着琳琅滿目的花燈,簡直讓人應接不暇。

這時,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砰砰”只見九束美麗的煙花像條龍一樣接二連三地在空中綻放,有的作文像菊花,有的像雪花,有的像星辰,有的像花朵,讓人讚歎不已,小孩子則發出“哇哇”的尖叫聲。

深夜了,大家還沉浸在喜悦中,不捨分離,這一天,是大家高興又忙碌又熱鬧的一天。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着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説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着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説:“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七年級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七年級至九年級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着大人們在這一年裏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今天的老家似乎分外熱鬧,村口的老樹上掛起了紅燈籠,拉起了橫幅,遠處還有鞭炮的陣響,桐廬南鄉邊的時節到了!

時節裏最忙的地方莫過於家家户户的廚房了。這地方打自一上午就炊煙不斷,煎炒蒸炸,涼拌果盤,全在為中午那隆重的'宴席做準備。農家土灶上多屜蒸籠裏熱氣蒸騰;砂鍋裏筍乾鴨煲 “咕嚕咕嚕”地冒着泡;鍋子裏各種小炒在廚師手裏上下翻飛。這邊水池裏嘩嘩嘩的洗菜聲,那邊擋板上咚咚咚的切菜聲,還有灶孔裏柴火燃燒的嗶嗶啵啵聲,簡直就是一首炊廚合歡曲!

臨近中午,客人們陸續來了。這些客人有的是親戚朋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認識的儘管來,不認識的來了再介紹,多添幾個人桌邊擠擠,都沒關係。過時節就是圖熱鬧,誰家熱鬧誰家就人緣好,旁人看着也高興。

爸爸出去迎客,媽媽沏茶切水果,我一會兒敬茶,一會兒取東西,反正是打醬油。爸爸招呼客人們入席: “來來來,吃點水果,嗑點瓜子”説話間,茶果端上來了。

客人們也到的差不多了,便上菜了。第一道菜是悶燒大閘蟹,紅彤彤的外形與鮮香的醬汁,令人津從口生。接着什麼紅燒豬蹄、清蒸魚、燉牛肉、油燜筍等等都陸續端上。爸爸客氣道:“來來來,別客氣,隨便吃。”大家在你呼我讓中入座了,熟悉的,不熟悉的這時候也都聊上了。男人們抿幾口小酒,臉色微微泛紅,開始説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什麼生意難做啦,投資謹慎啦;女人們吃了幾口菜,也紛紛聊起自家孩子的學習,家常裏短的。整一桌上説談聲不絕,笑聲不斷。主人敬酒,客人回敬,大家舉杯同敬,在“砰砰”的碰杯聲裏祝福彼此,也為時節畫上一個幸福的句號。

飯後,人全散了,但鬧尚存;宴雖完了,但喜還在;親雖別了,但情留存心間。時節不就是用來團聚的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時,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今天,我來説一下我們家的春節風俗。

每當過年的前幾天大街上便會非常熱鬧,市場裏的商店都打扮得紅紅火火,有各式各樣的燈籠,春聯,紅福,年畫等。有些店還準備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放的鞭炮,鞭炮的種類也有很多,有摔炮、煙花、響炮、沖天炮這些是小的,還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禮炮等,市場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這裏買了一大包那裏買了一大袋,像是從市場白拿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該好好犒勞一下家人了。

每當過年的那一天,路上會變得香氣濃郁,走在路上你會聞到各種香氣,因為每家每户都在準備年夜飯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點上蠟燭,祭拜死去的`親人,讓他們也來吃我們親手做的年夜飯。我們還會給他們倒酒,燒紙錢,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對呀,祭拜了他們以後,就是吃年夜飯了,一整桌美味佳餚,看得我眼花繚亂,手中拿着的筷子,不知該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後是放鞭炮環節了,我們會把買來的鞭炮放掉,那時,鞭炮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次第綻放,變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後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了,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風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我的老家在湖源那當然我的家鄉就在湖源!

湖源其實我認為沒有什麼風俗,唯一風俗可能就是這個吧,你猜猜是什麼?

我們家每一年過年,過年前一天,元宵,清明等節日會祭祖。那如何祭祖?我們會在吃飯前記祭祖,桌上會買買許多零食水果,晚上要吃的飯,一根煙,一瓶酒,許多椅子與一隻碗。而且有一個人會拿三隻香,等開始祭祖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去一摸椅子,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去摸嗎?因為我們記住就是為了想念已去世的人們,或者是你去世的親人,這些椅子上面雖然沒有人,但是我們就像椅子上有人一樣,不能去摸,不能去碰。你知道為什麼不能摸,不能碰嗎?你想想你吃飯會有人來無緣無故碰你嗎?有人會來摸你嗎?並沒有,那這椅子上面就是有人的,有人就不能去摸它們?而且在祭祖前要洗好手,必須是要乾淨的手,這一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而且在祭祖的時候,我的叔叔與爸爸,會給他們倒酒,他們每人一隻碗陸續的倒過來,最後再把酒倒到一一隻碗裏去外地一灑,幹什麼?那香最後怎麼處理呢?我們會把它插在家門口的泥土前,就是祭拜土地公公。

記住記好我們小孩可能過去拿零食,可能會把飯菜搬到另一個桌上去吃,因為祭祖的`桌子是不一樣的,記住的桌子是方方正正的,而我們的桌子是圓圓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春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定是會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對於我來説,安徽的美食是我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家鄉風俗。

在這眾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當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實踐過幾回。第一步不消説,用水與麪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糰子,那外形跟吃撐了的“年畫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餃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幾十倍,並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製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塊麪糰,拇指輕輕按住中間部分,另一隻手拉、扯、捏、扭,直到變皮在手下“規規矩矩”地圓起來。我最享受也最喜的當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專場”。她熟練地將葱、蒜整齊地切成小段,肉沫和着豆角、蒜泥、小葱糊糊塗塗地被奶奶的鍋鏟輕盈地翻炒着,小火炒後的香味總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鹹香、以及綠油油的小葱,“奶奶牌內餡”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讚不絕口。第四步的步驟與包餃子大相徑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曉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來的花紋,這個得講究。先是捲一捲,再是旋一旋,最後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紋路。

全部步驟完畢,上鍋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嚥了。米粑的外皮雖軟糯綿密,但畢竟無味。因此各家會備上一碟自制辣醬,辛爽入味,辣醬各不相同,像我家,便會有一種舌頭髮麻的感覺,卻不是太過於辣。

春節是一年最熱鬧的時節,鞭炮聲聲聲入耳,酒肉味絲絲入心,大紅“福”字映入眼簾,美好的一年總在這樣的團圓中開啟,總在米粑鮮美的味道中開啟......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陣陣劈里啪啦中大笑着向我們迎面走來。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中,不得不提到福州的風俗——舞龍。

提起舞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傳統民俗文化。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因為龍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不過要想更確切地瞭解一種風俗,親身體驗和經歷必不可少。

清晨,穿過爆竹的喧鬧聲,我與媽媽來到了廣場上,前天晚上一聽説今天這裏有舞龍表演,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想來親眼目睹這一場盛大的表演。到場後,場地裏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熱鬧!人們都期待着欣賞這福州的風俗。

表演開始了,一條“龍”在廣場正中央舞動起來。表演的人員上下舞動着“龍”身,使“龍”看上去更具活力和靈性,活靈活現的長龍在雲霧之間自由地來回穿梭。表演進入高潮,四周觀看的羣眾歡呼着,吶喊着,瘋狂地表達着對家鄉傳統風俗的喜愛與讚美。突然“龍”首的一位大漢舞動時動作稍慢了半拍,後面的人隨即亂了陣腳,“龍”身搖搖欲墜,如同將傾的大廈。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中間有三位臨危不亂的大漢,調整姿勢,站穩馬步,用盡平生之力將“龍”身擺正,最終力挽狂瀾。在一旁觀看的`觀眾們驚出一身冷汗,短暫的平靜之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為這三個人叫好。

“咚咚鏘,咚咚鏘。”舞龍在鑼鼓的歡送聲中下了場。望着它那上下翻騰的樣子,人們似乎意猶未盡。

家鄉的風俗是豐富多彩的,也許別處的民俗特色比我家鄉的更為精彩,我們都應該去傳承它,保護它,把它發揚光大,因為它是一種會讓你魂牽夢縈的思念。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回到老家——山東。

每到臘八那天,我們一家在天上還有星星的時候就起牀了,臘八節一定要吃臘八肉,我大姨夫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大塊豬肉,只見他把肉放在火爐上讓它解凍,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讓豬肉變得花花綠綠的,接着大姨夫讓我把肉遞給爸爸,只見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開,刷完酸糕水的豬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兒和香味兒。

吃完臘八肉,就該喝臘八酒了,雖説臘八酒有酒字,但裏面只是用葡萄、梨、蘋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飲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還可以把臘八酒和帶氣的無味蘇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過完臘八就到了小年,這天男人們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們會去集市上買年貨,而我們小孩兒就在田野裏玩摔炮。

又過了幾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殺豬、清理豬的`內臟,而我們小孩兒在屋裏的炕上玩耍。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過去了,豬肉終於烤好了。爸爸拿小刀從豬身上割了一大塊兒的肉讓我們吃,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把整隻豬一起烤,不分成幾部分?爸爸説:“因為這樣可以象徵我們一家圓圓滿滿。”

吃完閤家飯後,我們土家的年也就算是過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