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春節的作文 篇1

從農曆十二月廿日開始,每家每户就忙於年事,備辦各式年貨和祭神用品。並對家內進行一次大型的清潔衞生,用竹杆捆紮着竹枝清除屋頂灰塵,謂之"採屯"。廿六日起,各户開始蒸甜果、發果、松果以及做印果等。除夕前,在門檐上掛起一對紅燈籠,開始張貼春聯和在門扇上貼上秦瓊、尉遲恭等古代英雄畫像,以作避邪驅鬼,祈求一年平平安安、進祥納福之意。

除夕夜,閤家男女老少必須齊到,遠在外地及港澳的家人也要趕回來,各人沐浴更衣示辭舊迎新之意。赤石鎮山區一帶的農民則要採集八角葉、石昌蒲葉等煮水經家人沐浴。晚飯前,先拜祭列宗列祖,祈禱祖先保佑子孫平安如意。尤其是巨姓大族,各家各户將祭品集中在八仙桌上,然後擺放在祖祠內。由族長主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祭畢,各户領回祭品。全家始圍爐吃團圓飯。若有家庭成員因故未歸,須盛一碗飯放在桌上,留一座位,以此象徵閤家團聚。飯後,長輩給未成年的晚輩分送"壓歲錢"。已出嫁的女兒不得在孃家過除夕夜。是晚,全家歡歡樂樂、和和融融地待地家中聚談"守歲"。清末海豐文人張鶴有一首《庚子除夕作》的七律,很逼真地描寫守歲時的情景。詩曰:"爆竹聲喧欲曉天,擁衾危坐不成眠。小環偷試迎春酒,侍妾私分壓歲錢。舊疾未痊如織貝,新歡難遇當逢年,何如賣痴呆去,略有聰明不慕仙。"現在除夕守歲,全家聚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至11點交子時的時限,就開始燃放"開門炮",熱烈慶祝新的一年的來臨,自此大門敞開,不再關閉。近幾年來,由於鞭炮易引起火災,故在當地政府明文禁止下,放"開門炮"這項習俗在城裏已不再出現。有的則代之以"電動開門炮"。

正月七年級早餐,各家各户吃"齋菜"。人們穿戴一新,互相拜年。過拜年時,隨身攜帶紅柑(喻大吉)、發果(喻大發)、松果(喻全年錢銀多手頭鬆)和甜果、豬肉等。現則攜帶紅柑、餅乾、糖果之類的禮品。各人互道祝賀恭喜的.吉祥話,以示出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是日不打井取水,不洗曬衣服,不掃地。年八年級是探親訪友的高峯期。按慣例,女婿必須先拜訪岳父母,外甥必須先拜訪舅父,然後再到其他親戚朋友家串門。年九年級,家家打掃衞生,把垃圾附上"紙錢",送出門外,叫做"逐窮鬼"。到了年初五謂之"年庚開"。至年初七遵例吃七樣菜(即將七種不同的蔬菜放在一起烹調)。至年初八節日氣氛才逐漸收斂。

這時期民谷比較大型的喜慶活動有貼春聯,看"虎獅",聽曲藝:

貼春聯。除夕前,家家户户都在門扇和門旁兩邊貼上春聯。春聯的內容既有迎春接福之類的內容,也有標明族源門第的姓氏聯;還有的在窗户和米甕貼上寫着"春"、"福"之類的紅紙。過去貼春聯形式頗為莊重,注重彩頭。有的大户人家請名家書寫。如1942年農曆12月底,柳亞子先生在地下黨的護送下,從香港乘船抵達紅草鎮新村,住進開明士紳楊勝昌先生的大院10多天。此時恰逢春節,柳亞子為大院書寫春聯二副曰:"由來正們須參易,看到宜家在誦詩"、"繡户香風暖,春庭曉景長"。

看"虎獅"。海陸豐地區許多城鎮和農村盛行拳館。拳館一般都設置舞獅隊教練武術,舞獅隊由青壯年30-100人組成。除夕子時一過,舞獅隊就在嗩吶聲的伴奏下出發,首先參拜當地的神廟起鼓,接着在提"舞麒麟"、"舞獅"兩種,由粵東著名拳師劉阿梅率領的公平鎮西北社合興館則增添"舞象"一項內容。舞獅花式莊嚴有序,先行獅詩,按鑼鼓、嗩吶等樂器的節奏耍舞四方。並配有少年飾演的"紫微仙童"以及"大頭佛"、"米翠娘"伴舞伴演,形狀天真活潑、諧趣逗樂,與舞獅者的雄猛威勢相襯托。舞獅畢,獅隊內越出拳師行拳打棍。接着舉行俗稱"搬五彩"的武術對打套路(年七年級忌行)。即兩人各持雙刀對殺稱"搬刀",一人拿尖串與另一人拿盾和刀相廝殺的稱"搬藤牌",若干人同時用棍相鬥的稱"搬棍"。此時,伴奏的樂器昂揚激越,並夾雜着眾拳師的呼喝聲,如效古代戰場的拼搏,富有南派武功之特點;圍觀者如堵,不時發出喝采聲。舞獅隊至元宵前回城舞獅,稱"剎鼓",表示活動結束。

聽曲藝。明清以來,海陸豐城鄉流行聽曲藝。是一種唱曲為主的文娛組織,由男女約20人組成。有名的如"永蘭軒"、"遏雲軒"等曲班。曲班大致分為"白字腔"、"正字腔"和"西秦腔"三種曲班,各有其曲藝特色,深為廣大羣眾所歡迎。農曆正月間,城鄉祠堂、廟宇以及富户沿例均請當地曲班唱曲。有的甚至請曲班坐唱通宵。白字曲班主奏二絃,伴以鑼鼓、椰胡、月琴等樂器。唱者按戲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為主唱,非主角男女在旁幫腔,曲終鳴鞭炮,由主人送紅包示禮。至今曲班已逐漸式微,多由收錄機放唱片取代。

春節的作文 篇2

我的春節---我為奶奶洗頭

輕柔的微風撫上我的臉龐,就像一雙頑皮的手,把我從睡夢中撫醒。眨眨眼,陽光從天窗直瀉而下,在空氣中輕快地跳着圓舞曲。我伸出右手,讓陽光傾灑在手上,暖暖的,手暖暖的,身體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車窗外的大樟樹隨着春風翩翩起舞,傳來“沙沙”的伴奏。我躺在車上,仔細想着“春節”便是“Spring Festival”,顧名思義便是“春天裏的節日”——在百花盛開,風和氣暖的春天裏,舉行這全民同慶的盛大節日,在大年三十這天,我們可以全家團圓,見到自己心心念唸的親人,春節還真是令人嚮往啊!

一路上車很少,我們早上7點出發,下午1點就到了。回到老家,站在老屋前眺望遠方,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青綠,就像一幅絕世丹青上畫的深綠幽谷。我深深吸了一口氣,伸了一個懶腰,好舒服!就好像洗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回到了小時候的自由。

奶奶打了一盆水,放在院子裏,準備洗頭。我自告奮勇為她洗頭。

奶奶先衝了一遍頭髮,將頭髮衝濕,又用洗髮水將已經斑白的.頭髮全部染成白色,待到她擦完泡沫,我用水瓢舀起一瓢水,輕輕地澆在這一頭白花花的泡沫上,泡沫就像一顆顆淘氣的雪粒,跟隨着温水,就像坐着一葉葉輕舟,漂流而下流入草叢中。我輕輕地幫奶奶把衣服向後拉,又舀了一瓢水,輕輕澆在奶奶頭髮上,白色的泡沫雖然已經衝沒了,但是奶奶頭上仍然一片黑,一片白。

泡沫衝完後,我幫奶奶把水盆放在面前的矮木墩上,讓她自己在盆裏洗着,我又幫她拽着衣領,以防洗頭的時候洗頭水沾濕她的衣領。

幫她仔細的看着耳朵、脖頸後面是否有“漏網之魚”,洗完後,我又將毛巾遞給她,看她擦完後,又用發繩紮好用夾子夾好,我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

天上的白雲悠悠,欣慰的看着這人間每天走過的形形色色的人,發生的每件事。這,就是我的春節,我的童年,我的年。

春節的作文 篇3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裏,忘不買燈籠,女人們來這裏多是“洗娃娃”。從娘娘宮拴回“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事情。

糖瓜祭灶: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裏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灶王像,點火燒,大年三十再買新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吊錢兒: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圖案,貼在門窗玻璃和橫稜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點綴。貼上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

“破五”: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户户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事歸結到“小人”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意味。

春節的作文 篇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站,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每當念起這首童謠,我就會想到過年(也就是春節)時的情景。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過年時會有許多習俗,比如,貼對聯呀,放鞭炮呀等等。

從上面的童謠不難看出,到了臘八就要準備過年了,臘八時人們就開始泡臘八蒜、熬臘八粥了。我最喜歡吃臘八蒜了,翡翠般的顏色,煞是好看,吃餃子時蘸上泡過臘八蒜的醋,再吃幾個臘八蒜,味道又酸又辣,特別好吃,而臘八粥,是用許多農產品熬成的,好美味!

過了臘八,下一個階段就是小年了,小年好像就是春節的“彩排”,天剛一黑,人們燃起了鞭炮,便有了過年的味道。一大早,街上就有賣糖的,大多數是麥芽糖,我最喜歡吃了。

剩下的時間都是人們準備年貨的時間了。到了除夕,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門外都已貼上了對聯。到了晚上,吃完團圓飯,人們就開始打開電視看春晚,這時候,常常人們笑的樂開懷。到了十二點,鐘聲一響起,鞭炮便震耳欲聾般的'響起,沒有哪一家不放鞭炮,把天空照的跟白天一樣亮。所以除夕是很熱鬧的。

到了七年級就不太熱鬧了,這一天早上,熬通宵的人們拜晚年後,就回家休息了。街上都堆着昨夜燃放的炮皮。

到了元宵節,又是春節的一個高潮,街上張燈結綵,燈不僅數量多,種類也很多。晚上,是最美的時間,去賞花燈,點燈,把夜晚襯托的異常美麗。

過了元宵節,春節的激情越來越淡,人們又開始了繁忙的工作,學生們也開始了激烈的競爭。這是,人們所期望的是下一個年的到來.